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2021新版)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2021新版)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2021新版)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

(2021新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02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2021新版)

【摘要】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已经初步达成一致,提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应从宿主、载体、插入基因、重组DNA、基因表达产物和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考虑,已制定法规的国家主要着重于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评估。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实质等同性

转基因食品是由基因改良生物加工而成的食品。近20年来,转基因食品断问世,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进入人们的食物链.由于转基因食品含有新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极大关注。从转基因技术诞生时起,人们就对转基因食品引发的各种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更是关注的焦点。

1转基因食品的风险

转基因食品出现的历史不长,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危

害研究得还不是很充分,所以许多科学家担心转基因食品会产生潜在的危险.现在,关于转基因食品危害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基因食品的过敏性。

食品过敏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有食物过敏史[1]。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过敏物质.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物质形成的基因转入植物中,则会对过敏人群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转入过敏源基因的植物不能被批准商品化[2]。

(2)转基因食品的毒性。

转基因生物中含有抗虫作物残留的毒素和蛋白酶活性抑制剂,既能使咬食其叶片的昆虫的消化系统功能受到损害,也有对人畜产生伤害的可能性。

(3)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标记基因与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转入目标生物中,用来帮助筛选和鉴定转化的细胞、组织和再生植株。标记基因是安全的,

但是有些学者担心抗生素标记基因能水平转移至肠道微生物或上皮细胞,从而降低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但是这种可能性极小,这主要是因为DNA从植物细胞中释放出来后,很快被降解[3-4],即使DNA完整的存在,DNA转移并整合进入受体细胞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4)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

现在许多学者担心将转基因生物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去,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生物中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生态平衡.转基因生物如果生存竞争力强,就会改变自然的生物种群,打破生态平衡.就目前研究看,转基因生物同野生生物相比,其生存竞争力并没有增加,所以一般不会影响生态平衡.科学家还担心转基凶生物利用自身的抗逆特性在攻击自己的特定目标时,可能会间接或无意地伤害到生态系统内其他生物的生态.美国的约翰·E·罗西(JohnE.Losey)等人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转基因玉米花粉伤害大斑蝶的报告[5].但是美国国会基础研究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关于转抗虫基因作物对大斑蝶的威胁被过分夸大了[6].

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由于转基因食品实现了基因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转移,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是必要的。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已经初步达成一致,提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应从宿主、载体、插入基因、重组DNA、基因表达产物和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考虑,已制定法规的国家主要着重于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评估。

经济发展合作组织(OECD)于1993年提出了“实质等同性”原则[7],根据“实质等同性”原则的程度,可以把转基因食品的安令评估分为3类.第1类是实质完全等同的食品,例如,用转基因大豆生产的食用油;第2类是除引入特性其他实质等同的食品,如引人抗虫基因的植物;第3类是非实质等同的食品[8].第1种情况,也就是转基因食品或食品成分能证明与传统食品或食品成分具有实质等同性,可以认为该食品与传统食品具有相同的安全性,所以不需要进一步的专门评价.第2种情况,即转基因食品除了某一插入的特定性状的差异外,转基因食品或食品成分与来自传统食品或食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