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繁殖历史的演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扦插繁殖历史的演变

日期:2007-08-30 来源:南京园林作者:黄文盛我要评论()

扦插是一项传统的植物无性繁殖技术。早在三、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探索了扦插技术。以后随着技术的改进,它与压条、嫁接等繁殖方法一样,广泛地应用于农林生产.成为无性繁殖的重要手段。

1.我国扦插繁殖技术的历史

宋代吴子良诗云:“清看三丈树,原是手中校”。意思是说有些三丈高的参天大树,原来就是手中拿着的小枝条长成的;如何才能使手中的小枝变成参天大树,在当时就是运用扦插的方法繁殖而来的。

扦插也称为插枝、插条、插木,是人们把切断的一段植物枝条(有时是一段根、芽或其他营养器官)的基部插入基质(插壤)中,使基部产生不定根,上部发出不定芽.形成一个独立生长的个体。扦插用的这段枝条叫做插穗,扦插成活的新植株称为扦插苗。

当插穗从母体上被剪下后,其切口受其体内愈伤激素的作用,能产生恢复伤口的组织,并能产生不定根和不定芽,这种现象归因于植物的再生作用。扦插就是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再生作用,人为地增加植物个体的一种方法。

插穗虽然是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却保持着和母株一样的遗传性,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和母株一样生长、发育,并开花结果。扦插苗和用种子繁殖的苗木有所不同,种子是由双亲(父本和母本)生殖细胞结合而产生的,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这种苗叫作实生苗,这种繁殖方式叫有性繁殖。扦插苗是由植物营养器官直接生长、发育而成的植物,是母体生长的延续,没有经过有性过程,因此,扦插苗是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产物。无性繁殖除扦插外,还有嫁接、压条、分蘖等方法,而扦插是最简便易行、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

扦插繁殖的柏株从外部形态上看,与种子繁殖的植株没有多大差异,但幼苗期的根系两者有显著的不同。实生苗的根系是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成,这种根称为实生根系。扦插苗的根系来源于母体枝条上的不定根。称为茎源根系。扦插苗根系的主要特点是主根不明显,根系入土较浅.但随着树龄的增长,它与实生苗根系的差距逐渐缩小。

如果说我们的祖先从树木的“连理枝”上得到启发而发明了嫁接法,那么,扦插法的发明也是受自然界营养繁殖的启发。在自然界,常有鸟兽、风力或流水,折断和冲走一段植物枝条的现象。当这些枝条落在潮湿且适宜生根的土地上后,便生根发芽,长成独立生存的新植株。在俄罗斯有一种秃鼻鸦,会折断爆竹柳的枝条去筑巢,在飞行途中枝条经常掉下来,落在潮湿的地方便生根、发芽,长成小树。还有一种河狸.它穴居在森林地区的河边,洞口开于水中,河边生

长的柳树常被河狸折断,用来筑穴和筑水坝,以防水位降低时洞口暴露,这些树枝有时也能生根长成大树。更有趣的是在秘鲁,有一种鸟叫“卡西亚”,它能把柳枝折断插到河边湿润的地方,以便吃从柳枝上发出的嫩芽,当地人常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河边竞长出一片柳林来了,人们把这种鸟叫做“植树鸟”。此外,我国古代用柳枝作篱笆,以后发现柳枝全活了,并能长成和母株一样的树,这就是《诗经》上说的“折柳樊圃”。这些现象都给人们以启发,于是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用扦插来繁殖植物。

扦插最初只作为一种易生根植物的繁殖手段,以后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有很多花木、果树主要靠扦插繁殖,而甘薯扦插已成为繁殖甘薯的唯一方法,有些柳树也主要靠扦插繁殖。以后,人们利用扦插能保持母株优良性状这一特性来繁殖优良无性系,利用植物的“芽变”来培育新品种,因而扦插又成为人们选种、育种的一种手段。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诗经·齐风》中即有“折柳樊圃”之句。北魏《齐民要求》中也有“枳

棘之篱,折柳樊

圃,斯其义也”的论述。这说明我国古代早就用柳枝作为菜圃的篱笆,也就是已有插柳的记载。在公元前390年《战国策》卷23(魏策二)一书中,也有“惠子日:杨横之即生,侧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的记载。另《战国策》里亦云:“夫柳,纵横颠倒,树之皆生。”公元二世纪崔寔在《四民月令》里载有“正月可掩树枝”之句。“掩”,即把树枝插入或埋入土中,让它生根发芽.也就是今日之扦插或埋条。贾思勰对扦插的好处和插法说得非常具体,他称果树扦插繁殖“胜种核”.“核三四年乃如此大耳”,即扦插苗生长比实生苗快三、四倍。他还说到扦插能保持母树的优良种性,不象实生苗那样易发生变异。贾思勰还对杨树的垄插法,如插穗的长度,扦插的具体操作法等,做了具体说明.这些方法到现在还沿用着。他还记载了许多果树如葡萄、安石榴、柰、林檎等的扦插方法。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在《有木诗》中记载,“有木名弱柳,……折条用樊圃”。唐时张膂在《朝野佥载》中叙述,在唐太宗时,河北一老人在黄河洲渚上拾到一枝柰条,五十年中在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交界处大量繁殖,当时人称“朱柰”.就是现在的中国苹果。宋代《月令粹编》中记述了草本花卉的扦插方法,使扦插从木本扩大到草本。清代陈吴子在《花镜》中讲解扦插的应用,就更为完备了,他认为“草木之有扦插,虽卖花慵之取巧捷近法,然亦有至理存焉。”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对扦插的理解已十分深刻,对扦插的应用也很普遍。

1.1对扦插时期的掌握

东汉崔宽在《四民月令》中记载,“正月尽,二月可剥(修剪)树枝:二月尽,三月,可掩树枝”(“掩”即插或埋条)。《齐民要术》中说石榴扦插在“三月初,取枝大如手大指者,斩令长一尺半,八九枝为一窝…”。《汝南圃史》中云,“凡扦插花木……二、三月间,萌芽初动时。”《农桑衣食撮要》中记载了各种植物的扦插时间:“二月,签(即扦插意)诸色果木”,“葡萄二、三月间皆可插栽”,“梅雨时插嫩枝(指栀子)易生根”。《花镜》中说。扦插“待二、三月间,树木芽蘖将出时”进行。也就是说,扦插时期应考虑到季节、天气、植物的生长状态等因素。一般落叶树应在休眠时期较好,“须冬至,立春前”,稍迟以清明、谷雨为宜;而常绿树或嫩枝扦插.则以梅雨季节为宜,这仍是当前扦插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1.2插条的选择和采取

对硬枝扦插(即休眠枝扦插)的插条,古人也提出一定的选择要求和标准。如《诗经》和《种树书》等古书中提出要“砍取直枝”、“大如拇指”的要求。对柳树扦插一般提出要“大如臂”,主要是指插干直接造林.不是育苗。对嫩枝扦插,《齐民要术》和《广群芳谱》等书提出:“六、七月中取春生少枝”、“少枝蘖青而壮”、“选取嫩发条取下”。即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嫩枝.而且指出用这样的枝条扦插“长倍疾”。在《地现小识》和《三农纪》中关于杉木插条的记述,已明确提出用根际萌条当插穗效果好。可见当时已注意到在发育阶段从年轻的部位采取插穗,不但成活率高,而且生长快。《齐民要术》中对安石榴还提出“其斯根栽者……”.即把根截成短条扦插,也就是现在的根插法。

1.3插穗扦插前的处理

在文献中,对插穗的处理、运输和贮藏,尤其对插条剪口的处理都有记载。《群芳谱》中指出,“……截去两头,火烧铁器,烙定津脉”,《王祯农书》中谈到插条下端要“削成马耳状”。两书中提出的扦插前处理.有其科学道理:烙切口能减少插穗切口的水分蒸发,削成斜切口(马耳状),能增加切口和土壤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收十壤水分。古人也主张秋冬间采取插条.经过越冬贮藏,插穗易于生根成活。插穗截取的长度。古书记载较详,如《齐民要术》中说石榴插条要截取一尺半,杨柳插穗一尺以上,比现在用的一般插穗要长些。

1.4扦插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