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2016新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2016新
检验科生物安全制度2016新

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

目录名称页码

一、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 (1)

二、工作人员安全防护制度 (3)

三、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 (5)

四、标本采集运输制度 (6)

五、菌、毒株保管制度 (8)

六、尖锐器具安全使用制度 (9)

七、废弃物处理制度 (10)

八、安全应急处理制度 (11)

九、实验室准入制度 (14)

十、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8)

十一、检验科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 (19)

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

1.目的

根据卫生部《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为加强科室实验室管理,确保检验质量,防止实验室污染,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科实验室按照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标准管理;本规定使用于本科所有实验室。

3.具体内容

3.1 本科实验室是进行临床检验和教学科研实验的场所,不作它用。

3.2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在独立进行工作前还需在中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上岗培训,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开始工作。

3.3 实验室工作人员、外来合作者、进修和学习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及其岗位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主任的批准。

3.4非本室人员到实验室做实验,须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

3.5非实验有关人员和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在实验室内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6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被告知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

3.7进入实验室时,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当知道防护服已被危险材料污染应立即更换。离开实验室区域之前应脱去防护服。

3.8禁止在工作区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形眼镜。长发应束在脑后。在工作区内不应配带戒指、耳环、腕表、手镯、项链和其它佩饰物品。

3.9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吃饭、饮水等。以上活动应在检验科专用休息室内进行。3.10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戴手套,以防生物危险、化学品污染,冷和热,标本污染,刺伤、擦伤等。在工作完成或中止后应摘掉并放入垃圾袋中,教医院污物处理中心处理。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

后应例行洗手。

3.11鞋应舒适,鞋底防滑。在从事可能出现漏出的工作时可穿一次性防水鞋套。3.12对污染的防护服应用黄色塑料袋封装好,交医院洗涤科处理。工作服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

3.13实验结束后,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检查门、窗、水、电以及室内存放的高压容器等,杜绝不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安全。

3.14离开实验室时,应向交接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

3.15实验结束后,关掉仪器设备电源开关、拉闸,将仪器设备整理好,实验现场整理干净。用肥皂流水充分洗手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工作人员安全防护制度

1、目的

为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第二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和卫生部2002年发布的行业标准WS233-2002《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特制定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2、适用范围

生物安全措施适用于检验科各专业组。

3、具体内容

检验科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守标准化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其内容如下:

3.1检验科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而且每年要接受一次最新的培训。

3.2实验室人口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生物安全级别,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进入。

3.3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穿戴工作服和手套,离开实验室时,工作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工作服送至医院洗衣房中洗涤,不能带回家中。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3.4禁止在工作区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3.5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3.6严格遵守锐器使用管理办法,防止锐器损伤,如受锐器损伤,按“医学生物实验室事故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3.7试管离心前,观察试管有无破裂,离心管套底部有无缓冲垫,以避免离心时试管破裂,造成实验室污染。

3.8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具体方法参照“实验室消毒、灭菌措施”。

3.9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活,如高压灭活。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需,具体方法参照“实验室消毒、灭菌措施”。

3.10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等)。

3.11必要时收集从事危险性工作人员的基本血清留底,并根据需要定期收集血清样本,应有检测报告,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3.12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包括离心、剧烈震荡或混匀、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容器内部的压力可能与大气压不一致)均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工作人员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如眼镜、口罩、面罩或其它防溅装置;

3.13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实验台表面或设备时,需戴手套。当检测工作结束时或手套破损时,应摘除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戴手套不能接触“洁净”设施表面(如键盘、电话等),也不宜到实验室外。

3.14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养成让手远离口、鼻、眼及其它粘膜的习惯,减少实验室感染的危险。

3.15人员暴露于病毒或其它感染性微生物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同时参照“医学生物实验室事故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3.16强致病性微生物,如SARS病毒、结核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参照“SARS病毒、结核杆菌等强致病性病原菌标本检测的消毒灭菌及防护”。

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首先对实验室的风险级别进行分析,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尤其对检验科内风险级别较高的、接触高危标本几率较大的区域如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室予以高度重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更好地完成自已的工作职责。

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

1、目的

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2、适用范围

本制度使用于本科室所有实验室

3、具体内容

3.1实验室设施结构和通风设计

3.1.1验室分区:

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3.1.2单向气流(负压):

外界清洁区半污染区

3.2实验室内设置和准入

3.2.1在主实验室内应合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3.2.2非实验有关人员和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

3.2.3实验室工作人员、外来合作者、进修和学习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及其岗位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的批准

3.3个人安全防护装备

科室配备有实验室防护服、面部防护、手套、呼吸防护等安全防护装备

3.4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

3.4.1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在独立工作前须在中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上岗培训,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开始工作

3.4.2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被告知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

3.4.3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所有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

标本采集运输制度

1、目的

为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防止实验室污染、交叉污染和周围环境污染,特指定本指导原则。

2、概念

强传染性样本是指含有SARS病毒、霍乱弧菌、爱滋病毒、炭疽芽孢杆菌、结核杆菌等具有强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样本。

3、具体处理原则

3.1标本采集

3.1.1为避免交叉污染,检验人员原则上不直接进入病区采集标本,如必须进入时,应穿隔离衣加一次性防护服,戴口罩(12-18层或双层口罩)、双层帽、防护镜、戴三双手套。

3.1.2详细登记有关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以及标本采集日期。

3.1.3采集的标本放入带盖的容器内,盖紧盖子,加注特别标识,密封送检。采集标本时不能污染容器外部。

3.2标本运输

送检的标本要求密封包装,放在专门运输用的容器内,加盖,由专人运送。运送过程严防破碎和外溢。送入检验科由专人签收。

3.3标本前处理

标本编号、接种、血清分离等步骤原则上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使用专用的离心机,离心时使用密闭的离心机转头或密闭样品杯。

3.4标本检测

标本尽量集中在专用区由专人进行检测,以便标本、仪器、环境集中消毒和处理。尽量避免标本分散到多个实验室。

3.5标本检测后处理

检测后标本以及检测过程中使用过的污染废弃物一律集中放入带盖专用污物桶

内,用有效氯2000-2500mm/L消毒液泡,4小时后再进行煮沸清洗。

3.6标本的保存

分析前标本根据实验需要合理保存。分析后已发出报告的标本原则上不保存;如有特殊需要保存的标本,应保存在加锁的专用冰箱,并作特殊记录,专人管理。禁止将标本放入普通冰箱,以免造成其它物品的污染。

菌、毒株保管制度

1、目的

为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必须进一步加强菌(毒)种的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室。

3、具体内容

3.1菌种或毒种的保存种类

3.1.1标准菌株: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ATCC29212粪肠球菌、ATCC13883肺炎克雷伯菌ATCC90028白色念珠菌等,由温州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3.1.2保存丙级菌种:如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

3.1.3如实验室检出甲级菌种或毒种,应立即消毒、灭菌处理。任何人不得私自保存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等传染性强的菌种。

3.2菌种或毒种的保存方式

3.2.1需氧菌采用半固体保存,35℃培养18-24小时后置4℃冰箱保存一个月,每月传代一次。

3.2.2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嗜血杆菌等苛氧菌的保存:将对数生长期的培养物混悬于0.5-1.0ml无菌兔血小管中,置-20℃冰箱保存即可。

3.3微生物室设立菌种专管人员,实行组长负责制,菌种保存于有锁冰箱中,房门专人加锁,确保菌种安全。保管人员变动时, 必须严格交接手续。

3.4建立菌种保管及发放登记册,包括细菌名称、分离日期、鉴定日期、鉴定方法、耐药机制、签发者等并注明使用、转移、销毁情况及原因,见附表。

3.5凡科研、临床新药试验需要转移菌种,须填写使用申请,经微生物室组长签字同意后,方可在菌种专管人员处签名领取。

3.6各种菌种应按规定时间转种,一般在转种三次后作一次全面的鉴定,注意菌种有无污染及变异,如发现污染及变异时,应及时更换。并做好相应记录。

3.7菌种或毒种的消毁必须有科主任、微生物工作人员在场,并注明销毁情况的原因,作好记录。

3.8菌种保存范围及向外单位转移,应按国家卫生部的规定执行。

尖锐器具安全使用制度

1、目的

为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以便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特制定检验科锐器使用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检验科各专业组。

3、具体内容

检验科锐器包括刀剪、注射器针头和破损的玻璃器皿等,使用时稍不小心就有可能刺破或割破皮肤而发生实验室感染。因此,有必要制定锐器使用管理办法以强化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使用锐器的意识。管理办法包括锐器的贮存与使用以及事故性刺伤、划伤或擦伤的处理两方面。

3.1 锐器的贮存与使用

3.1.1刀剪、玻璃器皿应放置在坚固的容器中。

3.1.2实验室使用针、注射器及其他利器要特别小心,以防止刺伤、划伤。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

3.1.3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时,用过的针头禁止折弯、剪断,重新盖帽。用过的针头必须直接放入有消毒液的容器中,一次性注射器用后放入消毒液中消毒,由医院废物处理中心处理。非一次性利器(如刀剪)的消毒参照“实验室消毒、灭菌措施”。

3.1.4处理破碎的玻璃器皿,污染的针头、利器时必须戴手套,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3.1.5试管离心前,观察试管有无破裂,离心管套底部有无缓冲垫,以避免离心时试管破裂,造成实验室污染。

3.2 事故性刺伤、划伤或擦伤的处理

使用锐器进行致病微生物实验时,可能无意中刺伤或划伤皮肤,引起严重的实验室感染。一旦发生这种意外,必须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同时参照“医学生物实验室事故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并按规定报告预防主管部门。

废弃物处理制度

1、目的

防止废弃标本中病原菌引起院内或社区感染,所有废弃标本必须严格消毒处理。

2 、适用范围

各种体液、粪便、盛入标本的各种容器、物品

3、具体内容

3.1各种体液标本(尿、胸水、脑脊液、睡液、胃液、胸液、关节液等)集中回收到一起,每100ml加漂白粉5g或有效含氯液2500m/L浸泡作用2-4小时倒入厕所。

3.2固体标本及痰、脓、血、粪等加入2500-5000mg/L有效含氯溶液或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搅匀作用2-4小时后倒入厕所。

3.3确诊为肝炎、结核病的标本集中收集在一起,采用5000-10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作用时间6小时再倒掉。

3.4容器的处理:纸质和塑料可集中收集后统一焚烧。玻璃或搪瓷容器用2000mg/L 有效氯溶液浸泡2-6小时清洗,压力灭菌后再使用。

3.5所有剩余标本或装标本的容器及一次性用品均应采用密封不漏水的污物袋(箱)存放。并有专人进行消毒或烧毁。每日至少处理1次。

3.6每日运出的废弃标本作好登记。

3.7每日运出废弃一次性塑料物品:空针、试管、标本杯应作好登记。

安全应急处理制度

1.目的

根据卫生部《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为减少涉及潜在传染性材料、化学品或有害物质的不利作用和事件的发生,提供实验室内可能遇到与危险相适应的紧急医学处理措施,特制定本规程。

2.使用范围

本规定使用于本科所有实验室。

3.具体内容

3.1少量的样本溅泼在工作台面或地面时,以0.5%次氯酸钠或过氧乙酸覆盖1小时后洗去。

3.2标本离心时试管破裂,应戴手套,用镊子将试管碎片夹出。离心机内塑料套管用2000ppm有效氯消毒液浸泡4小时;用2%戊二醛擦拭离心机,半小时后用清水擦净。

3.3手和足被样本本污染时,以0.2%过氧乙酸洗涤消毒;污染工作服应立即更换,用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交医院洗涤室处理。

3.4被大量烈性传染病的病原菌污染时,除采取上述应急措施外,立即封闭现场,上报实验室负责人及省防疫站,请防疫人员研究处理。

3.5误服微生物悬液者,立即用含漱,洗胃,催吐等方式处理;若标本溅入或接触到皮肤上,立即用0.2%过氧乙酸浸泡消毒;溅入眼中者,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每隔1小时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视具体情况作针对性的处理。

3.6除特殊情况外,禁止在实验室使用针、注射器及其他利器,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禁止用手对任何利剪器剪、弯、折断、重新戴套或从注射器上移去针头。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如被针刺、刀割或其他形式的割伤,致伤口与病毒标本直接接触,或者带病毒样本碰到皮肤,应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清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给予必要的预防和相应的抗生素处理。对于毒性较强的病原体,必须立即向有关负责人报告,根据不同病原体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予以较详细的登记;

3.7 腐蚀品大量溅泼于人身上、应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如溅泼在工作台面或地面上,应及时冲洗台面或地面,执行者应佩带个人防护用品;

3.8易燃品引起火灾应使用CO2灭火机灭火,切断电源,除救火外,其他人员按安全线路撤离,同时报警寻求消防部门援助;

3.9水银温度计断裂,用毛细管吸走水银。

3.10化学品进入眼睛的处理

3.10.1必须立即紧急处理,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球,并送眼科医生处理;

3.10.2可用一次性吸管吸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冲水时要将两眼张开,一面冲水一面转动眼球至少15分钟,越早将药品清洗出来,眼睛受害程度越小。

3.11吸入有毒物蒸气的处理

在实验室中如呼吸到有毒蒸气时,可能会感觉到头昏目眩,甚至昏倒。此时应迅速离开实验室,到室外空气流通处休息。对昏倒的患者其处理办法为:

3.11.1将患者迅速抬到室外空气流通处;

3.11.2解开患者的钮扣、领带等衣物束缚,平躺通风处;

3.11.3如果呼吸微弱或已消失则要赶快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通知相关科室医生。

3.12化学灼伤的处理任何化学药品(不论水溶性与否),当溅落在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用肥皂清洗。当落在皮肤上的药品属强酸或强碱时则立刻用大量冷水清洗,如大量药品喷洒到全身,则应马上除去衣物并冲水浴。

3.13衣服着火时紧急处理

3.13.1不可奔跑

3.13.2用防火毯或实验衣包裹身体灭火

3.13.3可在较大空地上翻滚以便灭火

3.13.4用安全淋洗设备冲洗或用灭火器灭火

3.14触电时紧急处理

3.1

4.1症状较轻者:即神智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可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3.1

4.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将伤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3.1

4.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3.1

4.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2比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2次,心脏按压1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也应按2比15的比例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3.1

4.5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3.1

4.6以上情况(3.14.2-3.14.5),均需立即通知相关科室医生及时处理。

3.15 遇火灾、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时,视建筑物或实验室遭破坏程度,隔离污染区和污染源,有效消毒、疏散工作人员,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实验室准入制度

1 目的

明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或所在岗位职责涉及病原微生物操作和管理的一切人员,包括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质量监督人员、安全监督员、废弃物管理人员、洗涤人员、保洁人员和其它工勤人员、外来单位参观、学习、工作人员以及中心职工跨科室开展实验活动人员等人员的准入。

3 职责

3.1 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病原微生物操作和管理人员准入制度的制定和更新。

3.2 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批准病原微生物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准入。

3.3 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本中心病原微生物操作和管理人员的准入工作的实施。

3.4 科室/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操作和管理人员准入工作的实施。

3.5 质量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责任范围内病原微生物操作和管理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检查。

4 准入原则

4.1 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成员

接受有关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及本中心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熟悉重大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和上报程序,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

4.2 科室负责人

接受有关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熟悉国家相应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熟悉本科室病原微生物相关人员、环境、工作内容和相应的生物安全要求,熟悉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和上报程序,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

4.3 实验室负责人

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和相应的实验室工作经历,接受有关生物安全知识的培

训,掌握相关政策、法规、技术规范,掌握本实验室病原微生物相关人员、环境、仪器设备、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和工作内容等情况,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有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

4.4 实验室技术人员

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熟练掌握有关标准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通过所需的生物安全知识、技术考核,获得相应的上岗证,按要求参加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培训,掌握相关技术规范,掌握与所承担工作有关的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风险,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4.5 质量管理部门或人员

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和相应的实验室工作经历,接受有关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掌握相关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熟悉责任范围内实验室相关追踪曲线、环境、设备、设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和工作内容等情况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关键控制点,能够及时发现生物安全隐患,熟悉生物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和报告程序,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责任心。

4.6 实验活动辅助人员

专职消毒人员、废弃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清洁人员等与实验活动相关的人员应掌握责任区域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人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4.7 安全保卫部门或人员

具有相应的安全保卫工作经历,接受有关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了解本中心或所在实验室相关基本情况以及安全保卫要求,能够及时发现并快速消除一般安全隐患,能对较严重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或方案,熟悉生物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原则和程序,具备火灾等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能力,有较强的责任心,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4.8 健康监护部门或人员

具有相应的工作经历,接受有关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掌握责任范围内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工作的原则和程序,以及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的人员救护知识和处置程序。

4.9 外单位参观、学习、工作人员

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进入实验室的申请必须获得必要的批准,申请进入实验室并参与实验活动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教育和工作经历,并按要求参加培训。批准程序详见本手册《进入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批准程序》、《进入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批准程序》。

4.10 中心跨科室职工

按中心《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和《进入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批准程序》、《进入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批准程序》要求准入。

5 准入制度

5.1 所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在满足上述准入原则的前提下,了解潜在危险,必要时在生物安全知情书上签字。

5.2 按本手册《进入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批准程序》、《进入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批准程序》的有关规定发行批准手续。

5.3 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

①身体出现开放性操作;

②患发热性疾病;

③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

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

⑤娠妊;

⑥已经在实验室控制区域内连续工作6小时以上;

⑦其它原因造成的疲劳状态。

5.4 项目准入

凡是进行某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项目负责人需提出书面申请并向生物安全委员会提交“实验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和“实验室微生物操作操作规程”,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入。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建筑流程

1.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储藏室、培养基和试剂室等;潜在污染区指卫生通道及更衣室;污染区包括标本存放处理室、临床生化检验室、临床微生物检验室、临床免疫检验室等。

1.2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排水系统良好,便于清洗和消毒。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手卫生设施配备完善,有皂液、设干手设施(一次性纸巾),配备快速手消毒剂。配备洗眼器,冲淋装置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2消毒管理

2.1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对空气地面、桌面等物体表面,每日消毒2次;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10ml)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可用500mg/L含氯或其他符合要求消毒剂消毒,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去除残留消毒剂。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剂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去除残留消毒剂。特殊感染按消毒灭菌制度执行。遇有工作服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抹布和拖把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消毒洗净晾干。

2.2对于明显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的操作,特别是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又含有高度传染性微生物的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做好个人防护。

2.3若离心时出现离心管未密闭、试管破裂、液体外溢的情况,应清洁消毒离心机内部,特别是有可能受肝炎病毒或HIV污染时,清洁后有效氯2000mg/L消毒剂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去除残留消毒剂。

2.4必须作好废弃标本及其容器的消毒处理工作,采集检验标本或接触装有检验标本的容器,特别是装有肝炎和HIV检验标本时,应戴一次性手套并且用后放污物收集袋内,集中烧毁。

3工作质量

3.1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按“标准预防原则”做好防护,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3.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重复使用的物品做到一用一消毒。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

3.3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3.4严格遵守有关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规定,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及主管部门的有关法规制度进行管理。需要存贮的标本严格按相应的隔离要求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3.5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按医院有关规定开展工作,相关人员应按要求参加培训。

4废物处理

4.1实验室产生的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后,再按感染性废物放入医疗废物袋中。其他实验室的血液、血清、分泌物等标本收集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做好标识和交接登记送医疗废物暂存处。

4.2灭菌监测效果做好记录。

检验科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保障全院工作人员和患者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必须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根据国务院《化学品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检验科各专业组。

3、具体内容

3.1危险化学品使用与管理

3.1.1 危险化学品的申购、领用要坚持专人审批、专人领用、专人保管。检验科将审批人、领用人、保管人名单送保卫处备案。人员变动时,须经实验室主管批准,做好交接工作,并及时通知保卫处。

3.1.2 建立危险化学品帐册,从购进、入库、领用、使用、处理都必须及时、准确作好记录,做到帐物、帐帐相符。

3.1.3 剧毒品的管理必须从严。领用剧毒品时必须有领用监督人到场。坚持五双制度——双人收发、双人记帐、双人双锁、双人运输、双人使用。用多少买多少,用多少领多少,剩余物品及时存放于保险箱内。定期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3.1.4使用危险化学物品的实验室与个人,必须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使用单位在危险化学品工作场所应建立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和措施。

3.1.5储存化学危险品,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3.1.5.1化学危险品应当分类、分项存放,相互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3.1.5.2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

3.1.5.3受阳光照射易燃烧、易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

3.1.5.4化学性质防护和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同一仓库或同一储存室内存放;

3.1.5.5存放剧毒物品的部门必须备有保险箱,存放剧毒物品的保险箱钥匙应安全保存;

3.1.5.6化学危险品的存放区域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

3.1.6 化学危险品发现丢失、被盗时,应当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保卫部门。

3.2危险化学品的养护

3.2.1化学危险品入库时,应严格检验物品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

3.2.2 化学危险品入库后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在贮存期内,定期检查,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渗漏、稳定剂短缺等,应及时处理。

3.2.3 库房温度、湿度应严格控制、经常检查,发现变化及时调整。

3.3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

3.3.1废弃危险化学品各单位应专人负责分类收集,妥善贮存,容器外加贴废弃物品标签,容器封闭可靠。

3.3.2废弃剧毒品、危险化学品的处理,应向保卫处提出书面申请,上报公安局获准后,由保卫处定期回收,送至有资质单位处理。

3.3.3 各实验室不得自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严禁随意排入地面、地下及任何水源,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流程.doc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为保护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防止病原体通过实验室向外环境扩散,避免实验室感染,制定本制度。 1、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 鞋、戴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无菌操作,静脉采血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 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 用时间不得超过24 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不得随意丢弃,放入医疗废物 专用袋。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报告单以打印单发放。 7、检验科及实验室应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医务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 洗手。操作场所配备速干手消毒液,安装洗眼装置。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 级报告。 9、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6 、储血设备应专用于血液及血液成分,每周清洁消毒 1 次,每月对冰箱内 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和霉菌。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培养皿细菌生长菌落< 200CFU/m3 且无霉菌生长。 7、严格无菌操作,采血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并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8 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 理。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参照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手册》以及《贵州省卫生厅关于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规定》和医院??管理及“三甲”创建中有关实验室安全的要求,开展一系列,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管理,提高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认识 1、完善实验室安全层级管理体系。 2、广泛宣传,树立安全意识。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实验室安 全培训。科室将通过板报、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实 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建设实验室安全的工作氛围。 二、综合整治、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成效 1、定期检查。每个季度组织人员进行实验室安全的全面检查 2、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三、实验室安全主要工作安排 1、个体防护用具的完善,力争在有生物安全要求的部门配备 规范的防护服(如隔离衣、连体工作服、围裙)、一次性使 用橡胶手套、安全眼镜、护目镜、洗眼装置、防护罩(面 具)和应急淋浴设备(洗涤设施)。 2、实验室硬件设施的完善:完成实验室装修,明确实验室分 区,绿色环保实验室

3、连续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安全全面检查: 1)所有仪器设备是否都经过安全使用认证? 2)在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之前,是否进行了清除污染工作?3)生物安全柜和通风橱是否进行定期检测和保养? 4)高压灭菌器和其他压力容器是否定期检查? 5)离心机的离心桶及转子是否定期检查? 6)是否有盛放玻璃器的安全容器和是否配备并使用供丢弃锐器的容器? 4、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1)在重要地点放置急救箱; 2)在显著和必须位置张贴生物安全标志; 3)与医院职工保健部门共同制定与实验室工作有关的免疫计划; 4)举行正确的生物安全操作的培训,鼓励实验室成员报告潜在的暴露事件 5、实验室培训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1)职业暴露和化学危险品溢出后的应急预案; 2)实验室安全的全面认识。

检验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

检验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 1.在检验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本科室的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 2.各检验单元有防范处理检验不良事件的预案,预防其发生。 3.各检验单元应建立检验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4.发生检验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发生检验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检验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由科主任报告医务科,并交书面报表。 7.科室应认真填写“检验不良事件报告表”,由本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科主任应负责组织对缺陷、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分析整个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科主任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医务科,医务科要将处理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一周内连报表报送检验科。 8.对发生的检验不良事件,组织管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 发生不良事件后,科主任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本科室的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10. 发生检验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理。 11. 检验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执行。 12. 检验科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检验科质量管理手册-科室规章制

XXXXXXXXXXXXX 中医医院检验科 《质量管理手册》二○一八年一月

目录 科室规章制度 (3) 一、检验科工作制度 (3) 二、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3) 三、检验科查对制度 (3) 四、检验标本管理制度 (4) 五、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 (4) 六、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 (4) 七、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5) 八、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5) 九、仪器管理制度 (6) 十、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6) 十一、检验科登记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二、检验科卫生制度 (6) 十三、检验科信息反馈制度 (7) 十四、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7) 十五、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7) 十六、检验室科废物处置管理规定 (8) 十七、检验科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8) 十八、检验师职责 (9) 十九、检验士职责 (10) 质量安全管理重点与指标 (11)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2)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文件 (12) 检验工作制度 (12) 临床检验科质量管理规范 (16) 病理科临床科室联席会制度 (17) 检验科室间质评不合格的项目、分析处理、和改进措施 (17) 室内质量控制文件规范 (18) 检验科室内质控失控处理程序 (27) 检验项目的有关程序 (28) 检验科标本验收规定及对不合格标本处理程序 (32) 检验科质量管理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33) 特殊项目审批许可 (34) 开展医疗新技术、新技术准入制度 (34)

科室规章制度 一、检验科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二、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1、检验科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制订各项检验的操作手册,生化、临检等检验,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3、对各种仪器,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标定后使用。使用合格的检验试剂,定期检查有无过期试剂。 4、应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对检测中出现的失控项目要停止报告,查出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有记录,然后报告。 三、检验科查对制度 1、建立健全查对制度,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差错发生。 2、每次检验,检验师应对结果进行复核,并签上姓名。遇疑难问题,应及时报告科主任。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正式 版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检验科要根据具体条件,需要拟订安全技术规范,切实遵守,并定期检验落实情况。工作人员要熟悉电路总开关,灭火水龙头,灭火器的存放位置及使用方法。 2 菌种、毒种、剧毒试剂及贵重仪器物品应指定专人保管,要有防偷防盗措施,单独建立帐册,记录进货及领用数量、领用人及日期。科室要有严格的定期检查制度。 3 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如触电、失火、玻璃割伤、针头刺伤、烧

伤、不慎中毒、传染性标本的污染等,实验室应有应急处理的方法,有关人员均应熟悉。 4 实验室的用电设备、电源线路、煤气、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是否符合使用要求,要正确使用,特别不能带电检修仪器。 5 使用强酸、强碱、腐蚀、有害、易燃、易爆品时,应在适当的环境下正确操作,防止腐蚀、灼伤、中毒、火灾和爆炸等时间发生。 6 注意门、窗安全,防盗防窃。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JCI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与适应X围 对可能发生在检验科里的突发事件和危险,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并对每位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及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使员工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保证仪器设备良好运行,做到防患于未然。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2 政策 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所指定,要XX验室员工和在场的其他员工、病人共同遵守,是预防一切危险发生的安全保障。 3 定义(无) 4 流程 4.1 实验室防火防爆 4.1.1制备与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实验室,要求通风良好,能防日晒,并远离热源。 4.1.2储备有易燃易爆物质的仓库内严禁烟火,严禁明火取暖和明火照明。 4.1.3易燃易爆物质要分类储存,搬运时应轻拿轻放,对其进行各种作业时,严禁使用能打出火花的铁质工具。 4.1.4储存可燃、易燃性气体的库房和使用气瓶时,严禁易燃气体和助燃气体混合在一个气瓶内,或两种气体混放在一个库房内。气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 4.1.5遇水燃烧的物质,必须注意防潮、防水。 4.1.6氧化剂的储运和运输应注意与有机易燃物隔离。易燃固体以金属容器包装

少量可装入玻璃瓶中,使用氢气等易燃气体的实验室,符合防爆要求,通风良好。 4.1.7电器防火 4.1.7.1 引起电器火灾的危险主要有电路短线、超负荷、接触电阻大、电路设备发生火花或电弧、静电放电发生火花等。为防止发生短路而发生火灾,必须严格执行电器安装,维修规程,并注意导线绝缘必须符合电路电压和工作状况的需要。 4.1.7.2 在腐蚀气体的房间,导线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4.1.7.3 潮湿房间采取防潮措施,为防止电路在短路时造成的严重后果,应去掉电路上过多电器设备。 4.1.7.4 导线与电路的连接要固定,以防产生大的接触电阻。 4.1.8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防火防爆训练,掌握灭火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参加演习。 4.2化学危险物的管理与使用 4.2.1腐蚀品应在近离地面处储存以减小掉下的危险。 4.2.2严禁氧化剂与易燃剂存放在一起。腐蚀性化学品要单独存放。例如:乙酸或乙酸酐等有机酸应与硫酸、硝酸或高氯酸等强氧化剂分开储存。 4.2.3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腐蚀性物品场所的工作人员,应该戴手套和其它个人防护装备。 4.2.4急救设备:使用腐蚀性物品的场所,应设有合适的急救沐浴设施和洗眼装置。 4.2.5易燃易爆液体应在合格的容器里储存。分装时应有明确的易燃和可燃性标记,工作储备量控制在最低限度。 4.2.6易燃或可燃性液体的储量超过1000升,至少应有1间专用储藏室。 4.2.7 储存可燃性液体的仓库应远离明火和其它热源。 4.2.8可燃性液体如需要在冰箱内存放,该冰箱的设计必须符合避免产生蒸汽燃烧的要求。实验室所有的冰箱门都应标明可否用于存放易燃、可燃性液体。 4.3 实验室防毒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1.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1.1紧急事件电话和办公室联系方式 救护车/火警/警察120/119/110 生物安全负责人:医院院长(负责人) 生物安全办公室:检验科主任 实验室平面图、紧急出口、撤离路线: 1.2生物安全管理机构 生物安全负责人:医院院长 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医院主管院长,主要管理部门和检验科负责人 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人:检验科主任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各专业实验室或专业组负责人 生物安全办公室:设在检验科办公室内,主任:检验科主任成员:各专业安全员1.3职责 1.3.1生物安全负责人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法定代表人为生物安全负责人。生物安全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是: ◆负责建立本单位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落实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定期召开生物安全管理会议,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批准和发布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危害评估等重要文件。

◆保持与生物安全办公室的联系。 1.3.2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人 各专业实验室主任为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人,其主要职责是: ◆全面负责本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决定并授权进入本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监督有关法规和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纠正违规行为并有权作出停止实验的决 定。 ◆任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具体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负责制定和实施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 ◆负责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以及处理意见向生物安 全办公室报告。 ◆负责对涉及感染性物质的研究计划、方案以及操作程序等,实施前的生物安全 审查。 1.3.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的主要职责是: ◆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以及技术规章方面的咨询工作。 ◆就技术方法、程序和方案、生物因子、材料和设备进行定期的内部安全检查。 ◆纠正违反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 ◆在出现潜在感染性物质溢出或其他事故时,协助事故调查。 ◆检查和监督实验室废弃物的有效管理与安全处置。

检验科设备管理制度

检验科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对设备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 范围 适用于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报废等。 3. 定义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 4. 职责 4.1技术负责人提出设备的配置需求; 4.2各专业组负责本专业设备的购置申请的提出、使用、日常维护、定期维 护。 4.3医院设备科负责设备的采购,组织设备的验收。 4.4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标识、建档,组织设备的检定、校准等。 4.5科主任负责设备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 5. 工作程序 5.1 设备的采购和验收 5.1.1设备的申购由科室提出,并到设备填写《医疗设备仪器购置申请表》, 在申请表上简述购置该设备在诊断、治疗上的意义, 及经济效益等,并 标明需要国产还是进口设备。 5.1.2严格执行《医疗设备验收制度》。 5.2设备档案管理

5.2.1设备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建立设备档案,内容包括: a)设备标识; b)制造商的名称、类型识别和序列号或其它唯一性的识别; c)制造商的联系 人、电话; d)设备到货日期和投入运行日期; e)当前的位置; f)接受时的状态(例如新品,使用过,修复过); g)制造商的说明书或其存放处; h)证实设备可以使用的设备性能记录; i)已执行及计划进行的维护; j)设备的损坏、故障、改动或修理; k)预计更换日期; h)各项中提到的性能记录应包括所有校准和/验证报告/证明的复印件。内容应 包括日期、时间、结果、调整、可接受性标准以及下次校准和/或验证的日期,适 当时,还应有在两次修/校准之间需进行的维护检查的次数等,可根据制造商的说 明来确立可接受准则、程序和进维护验证和/或校准的频次(适当时),以满足本要 求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5.2.2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设备总表,在设备有变化时应予以更新。 5.2.3设备的唯一性标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责任人。 5.2.4对计量设备进行标志管理,用不同颜色的标志贴于设备的明显位置。 a) 合格证(绿色):用于检定、校准合格的设备,自校准合格的设备。 b) 准用证(黄色):用于部分功能或量程能满足检验工作需要,而其他功能或量 程有不合格的多功能或多量程的设备或降级使用的设备。 c) 停用证(红色):用于检定或自校准不合格、损坏待修或报废的设备、停用的 设备。 5.3设备的使用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培训教材[精编版]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培训教 材[精编版]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制 度及流程 文件编号:LFKER -18~01 第A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2018年1月1日 临汾市凯尔锐医院院检验科

目录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刘维华 成员:李莹婕岳亭如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与持续改进 2、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手册》,拟出程序文件,标准化操作规程;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 3、在医务科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定期或不定期、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检查,每次对查出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都要详细记录。督促本科室工作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4、对科室的质量控制进行检查和考核,分析科室质控数据、临床反应情况、质量缺陷问题,查找质量隐患。 5、经常到临床科室听取其对检验科各方面的要求和建议,及时改进和加强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检验质量,满足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 具体职责分工: 刘维华:负责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李莹婕:协助主任负责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实验室室内质控规则 室内质控是实验室内部对所有影响检测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控制,目的是控制本实验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提高常规工作前后的一致性。室内质控品的选择质控品应当选用与人血清基质相同、分析物含量均一、无传染危险性、稳定性好、瓶间差小、有较可靠的靶值或预期结果等。我室目前常规开展了生化、血液学. 一、质控品的保存和使用 购买回质控品后,严格按照要求保存,并做好标识。使用时应根据实验用量,有规律、有计划地对其融解,不要一次融解过多。冰冻状态融化使用时,应轻轻摇匀,切忌剧烈振摇。未用完部分可在4℃冰箱内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质控血清在室温的放置时间,加样完毕后及时收回放进冰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质控血清内各成分相对稳定,从而使监测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得到保证。 二、均值和质控限的确定 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确定质控图的均值和质控限,将质控品应与常规标本一起测定。根据20次质控结果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外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均值和暂定标准差,以此暂定值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和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 以最初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

检验科制度及岗位职责

检验科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目录1检验科工作制度 2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3、检验科查对制度 4、检验标本管理制度 5、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 6、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 7、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8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9、检验科仪器管理制度 10、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11检验科登记制度 12、检验科卫生制度 13、检验科信息反馈制度 14、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5、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6、检验室科废物处置管理规定 17、检验科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18、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9、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20、检验科主任工作职责 21检验主任技师工作职责 22、检验副主任技师工作职责 23、检验主管技师工作职责 24、检验师职责 25、检验士职责

检验科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检验科要根据具体条件,需要拟订安全技术规范, 切实遵守,并定期检验落实情况。工作人员要熟悉电路总 开关,灭火水龙头,灭火器的存放位置及使用方法。 2 菌种、毒种、剧毒试剂及贵重仪器物品应指定专人 保管,要有防偷防盗措施,单独建立帐册,记录进货及领 用数量、领用人及日期。科室要有严格的定期检查制度。 3 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如触电、失火、玻 璃割伤、针头刺伤、烧伤、不慎中毒、传染性标本的污染 等,实验室应有应急处理的方法,有关人员均应熟悉。 4 实验室的用电设备、电源线路、煤气、给排水系统 的安全性是否符合使用要求,要正确使用,特别不能带电 检修仪器。

5 使用强酸、强碱、腐蚀、有害、易燃、易爆品时,应在适当的环境下正确操作,防止腐蚀、灼伤、中毒、火灾和爆炸等时间发生。 6 注意门、窗安全,防盗防窃。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推荐版

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 文件编号:XCJ-f01-01~30 第A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 50346-2004)、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及《江苏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试行)》(苏卫科 教〔2007〕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编制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

目录生物安全手册总则 生物安全组织结构生物安全委员会成立文件、任命文件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安全组织管理图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领导、职责与权限 准入制度 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感染性材料的管理 健康监护制度 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生物安全管理及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制度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 菌毒种管理 实验室微生物安全准则 检验科消毒及废弃物处理制度 实验室危险品管理规定 实验室内务管理规定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烈性传染病实验室人员防护制度 实验室安全评估综述 实验室风险评估方法基本概念 风险分级 岗位安全风险 病原微生物 评估机构和依据 风险评估内容 具体风险评估实验室设备和技术 个体防护用具 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 消毒和灭菌处理 高致病微生物保存和销毁 感染物质的运输 危害化学品,火电安全 应急预案 附1 急救 附2实验室设备和技术 附3实验室设施用品及使用说明

附4废弃物处理流程图 附5高致病微生物处理流程图附6负压BSL-2工作流程图附7紧急撤离路线图 附8实验操作自查 附9记录表格

检验科质量安全制度流程和操作规范

精心整理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 流程 文件编号:LFKER-18~01

目录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刘维华 成员:李莹婕岳亭如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与持续改进 2、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手册》,拟出程序文件,标准化操作规程;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 3、在医务科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定期或不定期、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检查,每次对查出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都要详细记录。督促本科室工作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4、对科室的质量控制进行检查和考核,分析科室质控数据、临床反应情况、质 二、均值和质控限的确定 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确定质控图的均值和质控限,将质控品应与常规标本一起测定。根据20次质控结果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外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均值和暂定标准差,以此暂定值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和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以最初

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规均值和标准差,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 三、室内质控图的绘制 我室主要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 四、质控规则的选择 1.1_2s:1个测定值超过X士2s质控限,这是L-J质控图的警告 限; 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存档的质控数据包括:当月所有项目原始质控数据;当月所有项目质控数据的质控图;上述所有计算的数据(包括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累积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当月的失控报告单(包括违背哪一项失控规则,失控原因,采取的纠正措施)。 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每个月的月末,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应将以下汇总表上报实验室负责人:当月所有测定项目质控数据汇总表;所有测定项目该月的失控情况汇总表。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模板

生物安全手册 1.目的 预防各种感染因素对微生物实验室、实验人员和环境的污染。2.适用范围 整个微生物实验室。 3.岗位承担人员职责 微生物实验室负责人督促执行, 相关工作人员负责执行。4.具体工作程序 4.1.微生物危害评估 4.1.1.感染性微生物危险度等级分类 4.1.1.1.危险度1级: 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4.1.1.2.危险度2级: 个体危险中等, 群体危险低。病原体能够对人或动物致病,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社区、牲畜或环境不易导致严重危害。实验室暴露可能会引起严重感染, 但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而且疾病传播的危险有限。 4.1.1.3.危险度3级: 个体危险高, 群体危险低。病原体一般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 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体向其它个体的传播, 而且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4.1.1.4.危险度4级: 个体和群体的危险均高。病原体一般能引起

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 而且很容易发生个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传播, 对感染一般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4.1.2.实验室分级: 4.1.2.1.根据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将实验室各分为四级。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 一级最低, 四级最高。 4.1.2.2.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 4.1.2.3.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4.1.2.4.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主要经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一般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4.1.2.5.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 经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 当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与上述情况类似的不明微生物, 也必须在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待有充分数据后再决定此种微生物或毒素应在四级还是再较低级别的实验室中处理。 4.2.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程序 4.2.1.总则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编号:SM-ZD-85036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 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牢固树立“医疗安全第一”的观念,既保证患者安全,亦保证自身安全,杜绝事故,减少差错和纠纷。 二、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按时上、下班,人人在岗在位。 三、注意设备的安全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四、加强医患沟通技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谅解和平等协调的医患关系。检查时告知说明检查的利与弊,检查的必要性、可靠性及不确定性等,在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情况下,也减少执业风险。发生医疗纠纷的,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应耐心沟通,争取理解,如患者未能理解或仍有较大分歧,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五、急重危症患者及时处理,凡在本科室发生医疗紧急情况,全科同志均有责任和义务紧急处理:(1)就地检查病人神志、呼吸、心跳、血压等;(2)简单的心肺复苏;(3)电话通知急诊室或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协助抢救。

检验科质量安全制度和流程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文件编号:LFKER -18~01 第A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2018年1月1日 临汾市凯尔锐医院院检验科 目录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刘维华 成员:李莹婕岳亭如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与持续改进 2、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手册》,拟出程序文件,标准化操作规程;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

3、在医务科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定期或不定期、对本科室 医疗质量进行检查,每次对查出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都要详细记录。督促本科室工作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4、对科室的质量控制进行检查和考核,分析科室质控数据、临床反应情况、 质量缺陷问题,查找质量隐患。 5、经常到临床科室听取其对检验科各方面的要求和建议,及时改进和加强检 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检验质量,满足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 具体职责分工: 刘维华:负责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李莹婕:协助主任负责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实验室室内质控规则 室内质控是实验室内部对所有影响检测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控制,目的 是控制本实验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提高常规工作前后的一致性。室内质控品的选择质控品应当选用与人血清基质相同、分析物含量均一、无传染危险性、稳定性好、瓶间差小、有较可靠的靶值或预期结果等。我室目前常规开展了生化、血液学. 1、质控品的保存和使用 购买回质控品后,严格按照要求保存,并做好标识。使用时应根据实验用 量,有规律、有计划地对其融解,不要一次融解过多。冰冻状态融化使用时,应轻轻摇匀,切忌剧烈振摇。未用完部分可在4℃冰箱内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另外, 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质控血清在室温的放置时间,加样完毕后及时收回放进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完整版)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目录 一生物安全手册总则 二生物安全组织结构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五实验室防火安全制度 六实验室用电安全制度 七实验室化学危险品使用准则 八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 九实验室消毒及废弃物处理制度 十实验室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总则 目的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手册。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适用范围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修订国家及卫生部门涉及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发生修订更改时,本手册应相应作出修订。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及职责 一医院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全面负责医院生物安全工作。 责任人:刘锐军医院法人 二检验科成立生物安全三级管理组织。 一级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人科主任 1. 由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内生物安全管理文件的制定。 2. 督促、检查各个专业组遵守、落实生物安全情况。 3. 设立生物安全监督员一名。 4. 组织全科定期、不定期的学习生物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二级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人专业组长 1 负责本专业组生物安全工作。 2 全面落实生物安全管理有关本组的相关制度。 3 对本组的生物安全工作要有管理、有检查、有落实记录。 4 组内监督员:由本专业组长兼任本专业组的生物安全监督员。 5 全面传达相关会议内容,在本组内要达到知晓率100%。

检验科管理制度2017

检 验 科 管 理 制 度2017.10修订

目录 1.检验科工作制度 (3) 2.生化室工作制度 (4) 3.免疫室工作制度 (5) 4.体液室工作制度 (6) 5. 检验科新职工上岗制度 (7) 6. 新项目、新仪器、新业务培训制度 (7) 7. 检验科主任职责 (8) 8. 检验师职责 (9) 9. 质量控制制度 (10) 10. 检验科质量管理目标 (11) 11. 失控及失控处理制度 (14) 12. 样本管理 (16) 13. 检验报告管理 (20) 14. 受检者信息和隐私管理制度 (21) 15.向临床征求对检验项目设置合理性意见制度 (22) 16. 检验试剂与校准品管理制度 (23) 17. 废弃物处理程序和责任人 (24) 17. 检验报告单发放制度 (25) 18. 检验报告单审核制度 (26) 19.检验报告单双签字制度 (27) 20.检验报告单复检制度 (28) 21.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29) 22.检验报告时限(TAT) (35) 23.检验科与临床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36) 24.检验科与临床科室间协调会议制度 (38) 25. 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9) 26.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监控指标与考核标准 (40) 27. 检验科标本保存及处理制度 (41) 28. 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流程 (42) 29.温湿度管理制度 43-44

检验科工作制度 1.根据本院医疗和体检工作需要,以病人为中心,遵纪守法,不断提高业 务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遵守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及 技术操作规程,审查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2.检验科负责全院各科室就诊病人的临床检验、免疫、生化等方面各项的检查。 3.化验单由临床医师逐项填写,要求项目齐全、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诊化验应在化验单上注明"急"字,以便及时将检验报告返回临床。 4.收取临床标本时应严格按照各专业组的标本采集要求收取,坚决拒收不符合要求的标本,以免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急诊检验标本应立即检测并尽快发出报告,不得以任何借口延误检验。 5.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完成检验项目。 6.对仪器应定期校准、保养并按仪器要求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温度、湿度)且要定期对环境进行检查、记录、适当的调整(开空调或用加湿器)。仪器出现问题时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并填写报修单,及时请工程师维修。严格执行科室的“试剂采购制度”,作好试剂的验收检查,按试剂要求进行储存并定期检查试剂有效期。禁止使用过期试剂。 7.认真执行各室的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坚持作好每个工作日的室内质控并认真记录结果,失控时应按各专业组的“失控处理步骤”查找原因,认真处理。各专业组应认真作好室间质评,确保检验质量。 8.检测病人标本遇有异常结果应与病人的既往结果前后核对,必要时重复检测并与临床联系。检测结果应登记保存或打印存根以便查找。打印和填写化验报告时,执行本科室的“报告单审核发放制度”。 9.严格执行各专业组的“实验室安全措施”,对检测后的标本,应遵循“标本留验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10.各专业组对贵重仪器、试剂等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属于国家强检的仪器、量具应定期强检。注意实验室水、电及门、窗、安全生产,防火防盗。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护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防止病原体通过实验室向外环境扩散,避免实验室感染,制定本制度。 1、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无菌操作,静脉采血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不得随意丢弃,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报告单以打印单发放。 7、检验科及实验室应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医务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操作场所配备速干手消毒液,安装洗眼装置。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9、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6、储血设备应专用于血液及血液成分,每周清洁消毒1次,每月对冰箱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和霉菌。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培养皿细菌生长菌落<200CFU/m3且无霉菌生长。 7、严格无菌操作,采血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并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8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1.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法令、法规,保障工作人员、病人和进入临床实验室人员的安全,保证仪器设备、有毒和易燃、易爆试剂的安全使用,使工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和条件下完成日常工作。 2.科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3.建立易燃、易爆、剧毒药品的使用、管理登记制度。 4.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有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5.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6.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病人操作前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8.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9.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按医疗垃圾处理。 10.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必要时还需进行消毒。 11.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消毒处理,防止扩散。 12.菌种、毒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13.专人保管剧毒药品,剧毒药品应有两人保管,存放于保险箱内,建立剧毒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14.对压力设备和贵重仪器责任到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督查。 15.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以实验室为单位,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16.保证实验室电、水使用的安全,防止超负荷用电。使用电炉时一定要有人看守。使用电高压消毒锅时,一定要遵守操作程序,以防爆炸。下班前一定要检查水、电开关,关好门窗,注意防盗。值班人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17.易燃、易爆药品的贮存,应有专用的危险品库,并符合危险品的管理要求。剧毒药品应有两人保管,存放于保险箱内。 18.使用强酸、强碱、腐蚀、有害、易燃、易爆品时,应在适当的环境中正确操作,防止腐蚀、灼伤、中毒、水灾和爆炸等事件的发生。 19.保护好防火设施,保持走廊通道畅通,便于火警时人员安全撤离。 20.使用煤气的实验室,要防止中毒或失火事件的发生。 21.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以外事故,如发生医疗暴露等事件,要严格按照医院制订的应急处理方法处理,不得延误。 22.每天下班时,各实验室应检查水、电安全,关好门窗。值班人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23.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感染,防止泄密。 24.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