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硬启动过程

主板硬启动过程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类 2009-09-06 12:38:41 阅读13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首先主板将从由ATX电源,CMOS电路,开机电路组成的加电系统控制下得到一级供电。具体工作细节为:当ATX电源接通220V~时,ATX电源内部的串联型稳压电源产生SB5V待机供电,虽然ATX电源内部的开关电源也开始了工作,但是此后被由SB5V产生的5V高电平控制了震荡芯片而停止工作,以后的控制交由开机电路控制了。开机电路与CMOS电路同时得到SB5V-SB3.3V的供电,同时CMOS电路的实时时钟震荡器产生32.768Khz的正弦波供给开机电路与CMOS电路,此时开机电路的工作条件得到了供电和时钟,随时随地可以接受开机键的触发了。当有人按动了开机键时,开机键上通过电阻来自SB5V-SB3.3V的高电平会产生0-1跳变,也就是“↑”上升沿的出现,使开机电路的核心受到触发,从而输出有效电平控制执行级元器件导通将ATX电源14脚由SB5V产生的5V高电平对地泻放,由此ATX电源内部的开关电源不再被控制,开始了工作,输出各项供电电流送到主板上。

上述步骤可以参阅图A,此过程即主板加电过程。

如上图所示,主板的供电系统第一个加电环节就OK了。重点测试点为:①CMOS跳线电压,正常为3V。②32.768Khz晶振两脚间电压0.2V。③开机键有无高电平。④开机键高电平可否跳变。⑤ATX电源14脚电压。⑥ATX电源14脚外围元件好坏。⑦开机键到控制核心的信号通路。⑧核心到ATX电源14脚外围元件控制信号通路。⑨核心损坏。

其次,主板上的DC-DC直流转换电路将ATX电源提供的5V,3.3V,12V静态直流转换成CPU,BQ,NQ,DIMM所需要的动态直流,具体过程见CPU,BQ,NQ,DIMM等直流转换电路工作原理。

于是主板上的各个硬件得到了工作所需的第一个条件,供电。

与此同时,主板上的CLKSYS时钟系统也得到了来自供电系统的正常供电,其内部的震荡器开始震荡,产生了14.318Mhz的方波CLK信号送给系统时钟电路的控制器,而后芯片收到ATX电源8脚PG信号触发,控制器在频率跳线或者CMOS软设置的指引下输出调节后的14.318MhzCLK信号给内部的各个分频器,经不同倍频调节,各分频器输出各个硬件所需要的各种频率的CLK到达各个硬件的CLK信号输入端。见图B

至此,主板上的各大硬件又得到了第二个工作条件,CLK信号。

NQ内的复位控制芯片也收到了来自ATX电源8脚的PG信号触发,瞬间开始工作,只是工作一瞬间,输出一个3V以内的0-1-0跳变电压,即RST#,此信号经外围执行电路转换成两路再输出,一路正向0-1-0跳变电压的叫做PCIRST#送给周边设备,包括BQ,AGP,PCI等等,另一路反向的1-0-1跳变电压的叫做IDERST#送给IDE

接口,负责硬盘的复位控制。当BQ被复位后,会随即输出0-1-0跳变电压的叫做CPURST#(结束靠CPU-DC-DC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的PG信号控制)。

例外的是462接口的CPU,它的复位信号是由NQ直接提供的。而并非BQ。

此时,主板上的各大硬件的三大工作条件到齐,可以开始工作了,上述所有过程加在一起就是主板的硬启动过程,检测这个过程可以通过0系统化检测,条件齐全再上CPU,DIMM等硬件进行下一步的软启动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