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_汤小丹等)课后习题答案(1(6章)整理后)-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_汤小丹等)课后习题答案(1(6章)整理后)-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_汤小丹等)课后习题答案(1(6章)整理后)-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_汤小丹等)课后习题答案(1(6章)整理

后)-

第1章操作系统介绍

1。设计现代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回答:(1)有效性(2)便利性(3)可扩展性(4)开放性(2)哪些方面可以(2)。操作系统游戏?

A: (1)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操作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为什么操作系统要抽象计算机资源?

A:操作系统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了一层输入输出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级抽象;第一层软件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抽象。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增强了系统功能并隐藏了硬件操作的细节。他们一起实现了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着解释多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A:主要驱动力来自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四个方面:(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设备的持续升级;(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5.什么是离线输入/输出和在线输入/输出?

a:脱机输入/输出是指预先将带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并在外围机的控制下将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纸带这种模式下的输入和输出由外围设备控制,并在与主机分离的条件下执行。在线输入/输出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由主机直接控制。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A: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他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该能够及时接收和处理该命令,并在用户可接受的时间延迟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及时接收的问题,可以在系统中安装多通道卡,使主机能够同时接收用户从各种终端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以临时存储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为了及时处理问题,所有用户作业都应该直接进入内存,并且每个作业都应该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每个作业可以在短时间内运行一次。8.为什么引入实时操作系统?

A: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运行。实时操作系统的引入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实时控制领域和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需求。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试着举个例子

A:硬实时任务意味着系统必须满足任务的截止日期,否则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测的结果。

,例如,控制运载火箭等。软实时任务意味着其截止时间不严格,偶尔会错过任务的截止时间,并且对系统影响很小。示例:网页内容更新、火车售票系统

12。试着在交互性、及时性和可靠性方面比较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回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需要类似分时系统的实时性能,

这是由可接受的等待时间决定的。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由控制对象所需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该截止时间通常在几秒到几毫秒的数量级,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小于100微秒(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之间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的特定服务程序。与分时系统不同,它们可以为最终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要求系统高度可靠。由于任何错误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灾难性的后果,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采用多级容错措施来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13.os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a: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是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性是并发性14.处理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A:处理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处理器调度;流程管理:为作业创建流程,取消已完成的流程,并在运行过程中控制流程的状态转换。进程同步:对多个进程(包括线程)的运行进行co-

11

调整通信:用于实现协同过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处理器调度:(1)作业调度根据某个算法,从备份团队中选择若干个作业,并为其操作分配所需的资源(内存分配是首选)(2)进程调度:按照一定的算法从进程的就绪队列中选择一个进程,为其分配处理器,并建立一个操作站点来执行该进程15.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A: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展内存分配:为每个程序分配内存内存保护:确保每个用户程序只在自己的内存空间中运行,并且不会相互干扰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转换成内存空间和相应的物理地址内存扩展:用于实现请求调用功能、替换功能等。16.设备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a:主要功能有:缓冲管理、设备分配和设备处理、虚拟设备等主要任务:完成用户的输入输出请求,为用户分配输入输出设备;提高中央处理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利用率;提高输入输出速度;17.文件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a:文件管理的主要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读写管理和保护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管理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以方便用户并保证文件安全。18.什么使操作系统异步?

a:操作系统的异步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进程的异步,它以不可预测的速度前进;第二,程序的不可复制性,即程序执行的结果有时是不确定的;第三,程序执行时间的不可预测性,即每个程序何时执行,执行顺序和完成时间是不确定的20.在微内核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A: C/S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1)数据分发处理和存储(2)便于集中管理(3)灵活性和可扩展性(4)应用软件的简单改编

21。试着描述什么是微内核操作系统

a: (1)足够小的核;(2)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3)应用机制与策略分

离原则;(4)采用面向对象技术23.什么是微内核技术?微内核通常提供哪些功能?

a:将操作系统中的更多组件和功能放到更高的级别(即用户模式)来运行,让内核尽可能小,以完成操作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这项技术被称为微内核技术。微内核通常提供进程(线程)管理、低级内存管理、中断和陷阱处理以及其他功能

24。微内核操作系统的优势是什么?为什么它能有这些优势?

a: (1)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2)提高系统的可靠性;(3)便携性;

(4)为分布式系统提供支持(5)结合面向对象技术

第2章过程管理

1。什么是前兆图?你为什么要引入前瞻性地图?

A:优先图是DAG(有向无环图,名为DAG,用于描述进程间执行的上下文

2。画出以下四条语句:

S1 = a:= x+y;S2 = b:= z+1;S3 = c:= a–b;S4 = w:= c+1;

A:它的先行图是

3。什么程序并行执行会产生间歇性特征?

A:当程序并发执行时,它们共享系统资源,需要相互协作来完成相同的任务。因此,这些并发的

2

进程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使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处于间

歇状态。4.为什么程序在同时执行时会失去它们的紧密性和可重复性?

A:当程序同时执行时,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此这些资源的状态被多个程序改变,导致程序操作的封闭性和可再现性的丧失。

5。为什么要将过程的概念引入操作系统?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A:为了使程序能够在多通道程序环境中并发执行,并控制和描述并发执行的程序,进程的概念被引入操作系统。影响:支持程序的并发执行6.试着在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方面比较流程和过程?

答:(1)动态是一个过程最基本的特征。它通过创建来产生,通过调度来执行,由于缺乏资源而暂停,并通过撤销来销毁进程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的指令,是一个静态的实体。(2)并发是进程和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引入进程的目的是使其程序能够与其他进程同时执行,而程序不能同时执行。(3)独立性是指过程实体是能够独立运行的基本单元,也是能够在系统中独立获取资源和调度的基本单元。没有建立任何过程的程序不能作为独立的单元运行。7.试着解释印刷电路板的功能。为什么多氯联苯是过程的唯一标志?答:印刷电路板是过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数据结构其功能是使一个不能在多通道程序环境中独立运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元和一个能与其它进程同时执行的进程操作系统根据印刷电路板控制和管理并发进程

8。试着解释过程在三种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a: (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分配给CPU资源的进程;(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输入/输出请求;(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输入/输出完成。9 .为什么要引入挂起状态?这种状态的属性是什么?

A:引入挂起状态有五种不同的需求:最终用户需求、父进程需求、操作系统需求、交换需求和负载调整需求挂起的进程无法接收处理器调度。

10。在过程切换期间要保存什么处理器状态信息?

A:进行进程切换时,要保存的处理器状态信息包括:(1)进程当前的临时存储信息;(2)下一条指令地址信息;(3)过程状态信息;(4)过程和系统调用参数和调用地址信息11.尝试解释导致创建流程的主要事件

A:导致流程创建的主要事件有:用户登录、作业调度、服务提供和应用程序请求12.尝试解释导致流程取消的主要事件

A:导致进程被撤销的主要事件有:正常结束、异常结束(跨境错误、保护错误、非法指令、特权指令错误、运行超时、等待超时、算术运算错误、输入/输出失败)、外部干预(操作员或操作系统干预、父进程请求、父进程终止)

13。创建流程时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A: (1)在1)操作系统发现创建新进程事件的请求后,它调用进程创建原语CREATE();(2)申请空白印刷电路板;;(3)为新流程分配资源;

(4)初始化过程控制块;(5)将新流程插入就绪队列。14 .取消流程时要

做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a: (1)根据终止的工艺标识符,从印刷电路板组中检索工艺印刷电路板,并读出工艺状态(2)如果终止进程处于执行状态,则立即终止进程执行,将调度标志设置为真,指示进程在终止后被重新调度(3)如果过程有子过程,应终止所有子过程,以防止它们成为不可控制的过程(4)将终止的进程拥有的所有资源返回给父进程或系统(5)从队列或列表中移除终止处理印刷电路板,并等待其他程序收集信息15.试着解释是什么主要事件导致这个过程受阻或醒来?

回答:a .请求系统服务;b .开始一项行动;c .新数据尚未到达;没有新的工作要做。17.为什么一个进程应该在进入关键区域之前执行“进入区域”代码?在退出之前,您想执行“退出区域”代码吗?

3

A:为了实现多个进程对关键资源的互斥访问,必须在关键区域前添加一段代码,用于检查要访问的关键资源是否正在被访问。如果关键资源没有被访问,进程可以进入关键区域来访问资源并设置被访问的标志。如果关键资源正在被访问,进程不能进入关键区域,实现该功能的代码是\入口区域\代码;退出关键区域后,必须执行\ exit area \代码来恢复尚未访问的标志,以便其他进程可以再次访问关键资源。

18.同步机构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什么?为什么?

A:同步机构应遵循的基本标准是:空闲接纳、忙等待、有限等待和等待接纳的原因:进入它们自己的关键区域以实现进程的互斥

19。试着从物理概念上解释记录信号量等待和信号。

a:等待(S):当S值> 0时,表示这些资源在当前系统中仍然可用执行等待操作意味着进程请求这种类型的资源的一个单元,将系统中这种类型的资源的分配减少一个。因此,它被描述为s值:= s值-1;当s 值

传热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杨世铭-陶文铨)]

第一章 思考题 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 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试 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 dx dt q λ-=,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 -沿x 方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 )(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面传热系数;w t -固体表面温度;f t -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4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 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 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 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 烧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小,壶底的热量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 6. 用一只手握住盛有热水的杯子,另一只手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握杯子的手会显著地感到热。试分析 其原因。 答:当没有搅拌时,杯内的水的流速几乎为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自然对流换热,自热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小,当快速搅拌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热水有更多的热量被传递到杯壁的外侧,因此会显著地感觉到热。 7. 什么是串联热阻叠加原则,它在什么前提下成立?以固体中的导热为例,试讨论有哪些情况可能使热 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答: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的和。例如:三块无限大平板叠加构成的平壁。例如通过圆筒壁,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不相等,可能造成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8.有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杯A 与B ,注入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热水后不久,A 杯的外表面就可以感觉到热,而B 杯的外表面则感觉不到温度的变化,试问哪个保温杯的质量较好? 答:B:杯子的保温质量好。因为保温好的杯子热量从杯子内部传出的热量少,经外部散热以后,温度变化很小,因此几乎感觉不到热。 第二章 思考题 1 试写出导热傅里叶定律的一般形式,并说明其中各个符号的意义。 答:傅立叶定律的一般形式为:n x t gradt q ??-=λλ=-,其中:gradt 为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n 是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q 为该处的热流密度矢量。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现实型文学:也称为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了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 6、剧本: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7、散文:一种体裁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是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题)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象征型文学是寄寓意蕴,以变形描写来拟人(物)的形象,是现代派文学,来表现哲理的。 现实型文学是再现生活重视细节描写,虚构而见不出虚构,表现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本质的。 理想型文学是表现理想以夸张幻想来再造的虚构幻想的形象表现浪漫主义的反映理想。 或(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1、(高度的概括);2强性大(强烈的抒情性) 3、音乐性(停顿、平仄和押韵) 小说的基本特征: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散文的基本特征:1、选材广泛,现实性很强 2、形式自由,手法多样 3、形聚,构思精湛(形散:选材五光十色,联想自由驰骋,手法多种多样,结构灵活多变;神聚:立意深远,一线串珠。)4、真人真事,事情实感。 剧本的基本特征: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事件事件、地点高。2、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 3、人物台词要个性化口语并富有动作性。(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教养;口语化既有意境又有潜台词;动作性:人物语言要传达内在的动作心理活动;引起更多的外部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到新的层面。) 第十章{概念}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

魅力科学课后答案

1 19世纪末物理学上得三大发现就是。 ?A、X射线 ?B、放射性 ?C、电子 ?D、以上均就是 我得答案:D 2 卢瑟福著名得α粒子穿透金属箔试验中,α粒子穿透金属箔后得运动轨迹不包括。?A、立刻停止 ?B、反射回来 ?C、发生旋转 ?D、直线运动 我得答案:A 3 20世纪初,对氢原子光谱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到了对应公式得人就是。 ?A、卢瑟福 ?B、巴尔麦 ?C、里德堡 ?D、普朗克 我得答案:C 4 每个化学元素都有不同特征得线状光谱。 我得答案:√ 5 原子中得基本粒子包括电子与电子核,其中占主要质量得就是电子。 我得答案:× 1

下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A、海森堡得不确定原理适用于宏观物体 ?B、原子得半径就是十得负八次方厘米 ?C、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D、氢元素光谱得波长具有不连续性 我得答案:A 2 提出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假设得学者德布罗意来自。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波兰 我得答案:C 3 首次把量子化得概念运用到化学上得人就是。 ?A、卢瑟福 ?B、玻尔 ?C、普朗克 ?D、巴尔麦 我得答案:B 4 玻尔假说得成功之处,其中一点就就是验证了里德堡公式得正确性。 我得答案:√ 5 海森堡得不确定原理表明能测量出电子准确得位置,但不能测出其准确得动量。 我得答案:√ 1 波函数ψ得变量不包括。 ?A、r

?C、Ф ?D、m 我得答案:D 2 建立迄今最为成功得原子结构模型波动力学模型得就是。 ?A、德布罗意 ?B、爱因斯坦 ?C、海森堡 ?D、薛定谔 我得答案:D 3 为不同得目得从不同得角度考察波函数得性质,只考察随θ,Ф变化得称为。?A、径向分布图 ?B、角度分布图 ?C、时间分布图 ?D、空间分布图 我得答案:B 4 薛定谔方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二阶偏微分方程,解得得ψ就是一个具体得数值。 我得答案:× 5 电子云在半径r=53pm球壳上出现得概率最大,这个最大値正就是波尔半径。 我得答案:√ 1 当主量子数相同时,离核较近得峰最多得就是。 ?A、np ?B、nd ?C、ns

传热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 1-3 宇宙飞船的外遮光罩是凸出于飞船船体之外的一个光学窗口,其表面的温度状态直接影响到飞船的光学遥感器。船体表面各部分的表明温度与遮光罩的表面温度不同。试分析,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与遮光罩表面发生热交换的对象可能有哪些?换热方式是什么? 解:遮光罩与船体的导热 遮光罩与宇宙空间的辐射换热 1-4 热电偶常用来测量气流温度。用热电偶来测量管道中高温气流的温度,管壁温度小于气流温度,分析热电偶节点的换热方式。 解:结点与气流间进行对流换热 与管壁辐射换热 与电偶臂导热 1-6 一砖墙表面积为12m 2,厚度为260mm ,平均导热系数为1.5 W/(m ·K)。设面向室内的表面温度为25℃,而外表面温度为-5℃,确定此砖墙向外散失的热量。 1-9 在一次测量空气横向流过单根圆管对的对流换热试验中,得到下列数据:管壁平均温度69℃,空气温度20℃,管子外径14mm ,加热段长80mm ,输入加热段的功率为8.5W 。如果全部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传给空气,此时的对流换热表面积传热系数为? 1-17 有一台气体冷却器,气侧表面传热系数95 W/(m 2·K),壁面厚2.5mm ,导热系数46.5 W/(m ·K),水侧表面传热系数5800 W/(m 2·K)。设传热壁可看作平壁,计算各个环节单位面积的热阻及从气到水的总传热系数。为了强化这一传热过程,应从哪个环节着手。 1-24 对于穿过平壁的传热过程,分析下列情形下温度曲线的变化趋向:(1)0→λδ;(2)∞→1h ;(3) ∞→2h 第二章 2-1 用平底锅烧水,与水相接触的锅底温度为111℃,热流密度为42400W/m 2。使用一段时间后,锅底结了一层平均厚度为3mm 的水垢。假设此时与水相接触的水垢的表面温度及热流密度分别等于原来的值,计算水垢与金属锅底接触面的温度。水垢的导热系数取为1 W/(m ·K)。 解: δλt q ?= 2 .2381103424001113 12=??+=?+=-λδ q t t ℃ 2-2 一冷藏室的墙由钢皮、矿渣棉及石棉板三层叠合构成,各层的厚度依次为0.794mm 、 152mm 及9.5mm ,导热系数分别为45 W/(m ·K)、0.07 W/(m ·K)及0.1 W/(m ·K)。冷藏室的有效换热面积为37.2m 2,室内、外气温分别为-2℃和30℃,室内、外壁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可分别按1.5 W/(m 2·K)及2.5 W/(m 2·K)计算。为维持冷藏室温度恒定,确定冷藏室内的冷却排管每小时内需带走的热量。 解:()2 3 233221116.95.21101.05.907.015245794.05.1123011m W h h t R t q =+ ???? ??+++--=++++?=?= -λδλδλδ总 W A q 12.3572.376.9=?=?=Φ 2-4一烘箱的炉门由两种保温材料A 和B 做成,且δA =2δB (见附图) 。 h 1 t f1 h 2 t f2 t w δA δ B

土木工程概论习题汇总(答案)

土木工程概论复习题汇总 一;填空题。 1.砖按生产工艺分烧结砖和非烧结砖。 2.砂一般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 3.配置混凝土时应优先选用中砂。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4.所谓灰是指石灰和石膏。 5.土木工程中使用的钢材是指线材和型材。 6.水泥按其用途及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 7.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 8.绝热材料按其成分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 9.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给土地基,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土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10.常用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相片成图法和实地测绘法。 11.通常把位于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以及埋深度虽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 度的大尺寸基础,统称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12.刚性基础通常由砖、毛石、素混凝土、和灰土等材料做成。 13.建筑物的基础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属于柔性基础。 14.浅基础一般分为单独基础,条形基础、伐板基础和箱形基础、壳体基础。 15.埋置深度大于5米或大于基础宽度的基础,称为深基础。 16.桩按荷载传递方式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17.建筑物的基本构建可分为梁、板、柱、拱。 18.梁和板都是工程结构中的受弯构件。 19.梁按支撑方式可分为简支梁、悬臂梁和连续梁。 20.柱是工程结构中的受压构件。 21.框架结构承受竖向荷载能力强,但承受水平荷载能力差。 22.当前我国的公路等级按照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5个等级。 23.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四大类。 24.公路线路的类型及特点主要分为沿河线、越岭线、山坡线、山脊线等四大种类。 25.公路路面按其力学性质一般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等。 26.公路交通标志有三大类;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等。

传热学课后题答案整理

3-15 一种火焰报警器采用低熔点的金属丝作为传热元件,当该导线受火焰或高温烟气的作 用而熔断时报警系统即被触发,一报警系统的熔点为5000C ,)/(210 K m W ?=λ,3/7200m kg =ρ,)/(420K kg J c ?=,初始温度为250C 。问当它突然受到6500C 烟气加热 后,为在1min 内发生报警讯号,导线的直径应限在多少以下?设复合换热器的表面换热系 数为 )/(122 K m W ?。 解:采用集总参数法得: ) exp(0 τρθθcv hA -=,要使元件报警则C 0500≥τ ) exp(65025650500τρcv hA -=--,代入数据得D =0.669mm 验证Bi 数: 05.0100095.04) /(3

传热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传热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传热学习题_建工版V 0-14 一大平板,高3m ,宽2m ,厚0.2m ,导热系数为45W/(m.K), 两侧表面温度分别为 w1t 150C =?及 w1t 285C =? ,试求热流密度计热流量。 解:根据付立叶定律热流密度为: 2w2w121t t 285150q gradt=-4530375(w/m )x x 0.2λλ??--?? =-=-=- ? ?-???? 负号表示传热方向与x 轴的方向相反。 通过整个导热面的热流量为: q A 30375(32)182250(W) Φ=?=-??= 0-15 空气在一根内经50mm ,长2.5米的管子内流动并被加热,已知空气的平均温度为85℃,管壁对空气的h=73(W/m2.k),热流密度q=5110w/ m2, 是确定管壁温度及热流量?。 解:热流量 qA=q(dl)=5110(3.140.05 2.5) =2005.675(W) πΦ=?? 又根据牛顿冷却公式 w f hA t=h A(t t )qA Φ=??-= 管内壁温度为: w f q 5110t t 85155(C)h 73 =+ =+=?

1-1.按20℃时,铜、碳钢(1.5%C)、铝和黄铜导热系数的大小,排列它们的顺序;隔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数值最大为多少?列举膨胀珍珠岩散料、矿渣棉和软泡沫塑料导热系数的数值。 解: (1)由附录7可知,在温度为20℃的情况下, λ铜=398 W/(m·K),λ碳钢=36W/(m·K), λ 铝=237W/(m·K),λ 黄铜 =109W/(m·K). 所以,按导热系数大小排列为: λ 铜>λ 铝 >λ 黄铜 >λ 钢 (2) 隔热保温材料定义为导热系数最大不超过0.12 W/(m·K). (3) 由附录8得知,当材料的平均温度为20℃时的导热系数为: 膨胀珍珠岩散料:λ=0.0424+0.000137t W/(m·K) =0.0424+0.000137×20=0.04514 W/(m·K); 矿渣棉: λ=0.0674+0.000215t W/(m·K) =0.0674+0.000215×20=0.0717 W/(m·K); 由附录7知聚乙烯泡沫塑料在常温下, λ=0.035~0.

魅力科学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分) 1世界上各类自然灾害其中不包括()。(分)分A、 干旱 B、 地震 C、 洪水 D、 爆炸 |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是制作核武器的重要材料之一。(分)分A、 铀-235 B、 金 C、 汞 D、 氧 {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决定电子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分)分A、

B、 l C、 m D、 p "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4电子概率的()表示了电子在整个空间出现的概率随半径变化的情况。(分)分A、 径向分布图 B、 时间分布图 C、 空间分布图 D、 角度分布图 !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以下哪些方面是中国月球探测的战略发展()(分)分 A、 环球探测 B、 载人登月

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D、 以上均是 !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根据量纲分析得知,地球上的山最高不超过()。(分)分A、 8km B、 9km C、 10km D、 11km (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7“嫦娥二号”突破了许多关键技术,但不包括()。(分)分A、 地月转移轨道发射 B、 U频段测控 C、 近月捕获 D、

环月飞行轨道控制 》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8至1949年以后,每年有多少次台风登陆()(分)分A、 5 B、 7 C、 6 D、 8 !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 9在几何学里面,有规则的多面体只有几个()(分)分A、 3 B、 4 C、 5 D、 6 、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0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了多少级地震()(分)分A、 B、 C、 D、 `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1光的衍射实验,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分)分A、 反射性 B、 波动性 C、 粒子性 D、 折射性 !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12有关四个高原地震带的说法,有误的是()。(分)分A、 都在地球最收缩的地方,即北纬25-55度之间

传热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

传热学习题_建工版V 0-14 一大平板,高3m ,宽2m ,厚,导热系数为45W/, 两侧表面温度分别为 w1t 150C =?及w1t 285C =? ,试求热流密度计热流量。 解:根据付立叶定律热流密度为: 2 w2w121t t 285150q gradt=-4530375(w/m )x x 0.2λλ??--??=-=-=- ? ?-???? 负号表示传热方向与x 轴的方向相反。 通过整个导热面的热流量为: q A 30375(32)182250(W)Φ=?=-??= 0-15 空气在一根内经50mm ,长米的管子内流动并被加热,已知空气的平均温度为85℃,管壁对空气的h=73(W/m 2.k),热流密度q=5110w/ m 2, 是确定管壁温度及热流量?。 解:热流量 qA=q(dl)=5110(3.140.05 2.5) =2005.675(W) πΦ=?? 又根据牛顿冷却公式 w f hA t=h A(t t )qA Φ=??-= 管内壁温度为:

w f q5110 t t85155(C) h73 =+=+=? 1-1.按20℃时,铜、碳钢(%C)、铝和黄铜导热系数的大小,排列它们的顺序;隔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数值最大为多少列举膨胀珍珠岩散料、矿渣棉和软泡沫塑料导热系数的数值。 解: (1)由附录7可知,在温度为20℃的情况下, λ铜=398 W/(m·K),λ碳钢=36W/(m·K), λ铝=237W/(m·K),λ黄铜=109W/(m·K). 所以,按导热系数大小排列为: λ铜>λ铝>λ黄铜>λ钢 (2) 隔热保温材料定义为导热系数最大不超过 W/(m·K). (3) 由附录8得知,当材料的平均温度为20℃时的导热系数为: 膨胀珍珠岩散料:λ=+ W/(m·K) =+×20= W/(m·K); 矿渣棉: λ=+ W/(m·K) =+×20= W/(m·K);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习题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部分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教材 41页)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正文等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 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2.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或优点决定的。 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很多,例如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方便用户的使用,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的负担等。 为什么有这些好处,可以结合第 5题来回答。

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因为在数据库系统中应用程序不必考虑数据的定义、存储和数据存取的具体路径,这些工作都由 DBMS来完成。 此外,当应用逻辑改变,数据的逻辑结构需要改变时,由于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数据逻辑结构的改变是 DBA的责任,开发人员不必修改应用程序,或者只需要修改很少的应用程序。从而既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又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系统的负担。因为 DBMS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多用户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等都由DBMS执行。 总之,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很多的,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数据冗余,可以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3.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 文件系统面向某一应用程序,共享性差、冗余度大,独立性差,纪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数据库系统面向现实世界,共享性高、冗余度小,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联系是: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都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 5.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一、数据结构化 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二、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魅力科学》2020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魅力科学》2020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1、化学概论——原子结构 1.1原子的基本构成 1.【单选题】20世纪初,谁对氢原子光谱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到了对应公式?() A、卢瑟福 B、里德堡 C、巴尔麦 D、普朗克 答案:B 2.【单选题】19世纪末,()是物理学上三大发现之一。 A、X射线 B、放射性 C、电子 D、以上均是 答案:D 3【多选题】卢瑟福著名的α粒子穿透金属箔试验中,α粒子穿透金属箔后的运动轨迹包括()。 A、立刻停止 B、反射回来 C、发生旋转 D、直线运动 答案:A

4【判断题】现状光谱在每个化学元素中都有不同特征。() 答案:正确 5【判断题】原子中的基本粒子包括电子核和占主要质量的是电子。() 答案:错误 1.2核外电子运动理论模型 1.【单选题】光的衍射实验,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 A、反射性 B、波动性 C、粒子性 D、折射性 答案:C 2【填空题】1924年,德布罗意在光的二象性的启发下,提出了()也具有二象性的特征。 答案:电子 3【填空题】从距核最近的一条轨道算起,当n=1时,轨道半径约为()pm。 答案:53 4【判断题】不确定原理对微观,宏观粒子都有用()。 答案:错误 5【判断题】玻尔计算出的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轨道半径与后来人们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的半径一致()。 答案:正确 6【简答题】简单介绍“不确定原理”的由来。 答案:原子核外电子体积小,运动速度快,所有不可能同时得到电子的准确位置和准备动量。 1.3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及薛定谔方程

1.【单选题】()建立迄今最为成功的原子结构模型-波动力学模型。 A、薛定谔 B、爱因斯坦 C、海森堡 D、德布罗意 答案:A 2.【单选题】波函数ψ有什么变量?() A、r B、θ C、Ф D、以上均是 答案:D 2的性3【多选题】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角度考察波函数ψ和概率密度?ψ? 质,包括()。 A、径向分布图 B、时间分布图 C、角度分布图 D、空间分布图 答案:ACD 4【判断题】电子在半径r=53pm球壳上出现的最大概率值就是波尔半径。() 答案:正确 5【判断题】实质上,薛定谔方程是一个二阶偏微分方程,解得的ψ是一个具体的数值。()

生活中的传热学(问答题整理答案)

硕士研究生《高等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作业 查阅相关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滴水滴到120度和400度的板上,哪个先干?试从传热学的角度分析? 答:在大气压下发生沸腾换热时,上述两滴水的过热度分别是△ t=tw–ts=20℃和△t=300℃,由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前者表面发生的是泡态沸腾,后者发生膜态沸腾。虽然前者传热温差小,但其表面传热系数大,从而表面热流反而大于后者。所以水滴滴在120℃的铁板上先被烧干。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为什么? 答: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 如果把烧得滚热的砂锅,突然放到潮湿或冷的地方,砂锅外壁的热就很快地被传掉,而壁的热又一下子传不出来,外壁冷却很快的收缩,壁却还很热,没什么收缩,加以瓷特别脆,所以往往裂开。 或者: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4、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为什么? 答: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5、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为什么? 答: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6、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7、冬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 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 8、某些表演者赤脚踩过炽热的木炭,从传热学角度解释为何不会烫伤?不会烫伤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因为热量的传递和温度的升高需要一个过程,而表演者赤脚接触炽热木炭的时间极短,因此在这个极短的时间传递的温度有限,不足以达到令人烫伤的温度,所以不会烫伤。 基本条件:表演者接触炽热木炭的时间必须极短,以至于在这段时间所传递的热量不至于达到灼伤人的温度

魅力科学期末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 40,共 40.0 分) 1 世界上各类自然灾害其中不包括 ()。( 1.0 分) 1.0 分 A 、 干旱 B 、 地震 C 、 洪水 D 、 爆炸 正确答 案: D 我的答案: D 2()是制作核武器的重要材料之一。 (1.0 分) 1.0 分 A 、 铀-235 B 、 金 C 、 汞 D 、 氧 正确答 案: A 我的答案: A 3 决定电子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1.0 分) 0.0 分 A 、 n B 、 l C 、 m D 、 p 正确答 案: A 我的答案: B 4 电子概率的 ()表示了电子在整个空间出现的概率随半径变化的情况。 ( 1.0 分) 1.0 分 A 、 径向分布图 B 、 时间分布图 C 、 空间分布图 D 、 角度分布图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5 以下哪些方面是中国月球探测的战略发展 ?()( 1.0 分) 1.0 分

A、 环球探测

B、 载人登月 C、 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D、 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 D 6 根据量纲分析得知,地球上的山最高不超过()。( 1.0 分) 0.0 分A、 8km B、 9km C、 10km D、 11km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 B 7“嫦娥二号”突破了许多关键技术 ,但不包括 ()。( 1.0 分) 0.0 分A、 地月转移轨道发射 B、 U 频段测 控 C、 近月捕获 D、 环月飞行轨道控制 正确答 案: B 我的答案: D 8 至 1949 年以后 ,每年有多少次台风登陆?()(1.0 分)0.0 分 A、 5 B、 7 C、 6 D、8 正确答 案: B 我的答案: C 9 在几何学里面 ,有规则的多面体只有几个?()( 1.0 分)1.0分 A、3 B、

传热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传热学习题_建工版V 0-14 一大平板,高3m ,宽2m ,厚0.2m ,导热系数为45W/(m.K), 两侧表面温度分别为w1t 150C =?及w1t 285C =? ,试求热流密度计热流量。 解:根据付立叶定律热流密度为: 负号表示传热方向与x 轴的方向相反。 通过整个导热面的热流量为: 0-15 空气在一根内经50mm ,长2.5米的管子内流动并被加热,已知空气的平均温度为85℃,管壁对空气的h=73(W/m2.k),热流密度q=5110w/ m2, 是确定管壁温度及热流量?。 解:热流量 又根据牛顿冷却公式 管内壁温度为: 1-1.按20℃时,铜、碳钢(1.5%C )、铝和黄铜导热系数的大小,排列它们的顺序;隔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数值最大为多少?列举膨胀珍珠岩散料、矿渣棉和软泡沫塑料导热系数的数值。 解: (1)由附录7可知,在温度为20℃的情况下, λ铜=398 W/(m·K),λ碳钢=36W/(m·K), λ铝=237W/(m·K),λ黄铜=109W/(m·K). 所以,按导热系数大小排列为: λ铜>λ铝>λ黄铜>λ钢 (2) 隔热保温材料定义为导热系数最大不超过0.12 W/(m·K). (3) 由附录8得知,当材料的平均温度为20℃时的导热系数为: 膨胀珍珠岩散料:λ=0.0424+0.000137t W/(m·K) =0.0424+0.000137×20=0.04514 W/(m·K); 矿渣棉: λ=0.0674+0.000215t W/(m·K) =0.0674+0.000215×20=0.0717 W/(m·K); 由附录7知聚乙烯泡沫塑料在常温下, λ=0.035~0. 038W/(m·K)。由上可知金属是良好的导热材料,而其它三种是好的保温材料。 1-5厚度δ为0.1m 的无限大平壁,其材料的导热系数λ=100W/(m·K),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稳态导热时如下两种情形的温度分布并分析x 方向温度梯度的分量和热流密度数值的正或负。 (1)t|x=0=400K, t|x=δ=600K; (2) t|x=δ=600K, t|x=0=400K; 解:根据付立叶定律 无限大平壁在无内热源稳态导热时温度曲线为直线,并且 x x 02121t t t t t dt x dx x x 0 δ δ==--?===?-- x x 0x t t q δλ δ==-=- (a ) (1) t|x=0=400K, t|x=δ=600K 时 温度分布如图2-5(1)所示 图2-5(1)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现实型文学:也称为现实主义文学。就是一种侧重以写 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再现性与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就是:表现性与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了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就是:暗示性与朦胧性。 4、诗: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与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与抒发思想 感情的文学体裁。 5、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与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 生活的文体。 6、剧本: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7、散文:一种体裁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就是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就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 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就是一种题材广 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题)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象征型文学就是寄寓意蕴,以变形描写来拟人(物)的形象,就是现代派文学,来表现哲理的。 现实型文学就是再现生活重视细节描写,虚构而见不出虚构,表现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本质的。 理想型文学就是表现理想以夸张幻想来再造的虚构幻想的形象表现浪漫主义的 反映理想。 或(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 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就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 规律与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就是:1、(高度的概括);2强性大(强烈的抒情性) 3、音乐性(停顿、平仄与押韵) 小说的基本特征: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散文的基本特征:1、选材广泛,现实性很强2、形式自由,手法多样3、形聚,构思精湛(形散:选材五光十色,联想自由驰骋,手法多种多样,结构灵活多变;神聚:立意深远,一线串珠。)4、真人真事,事情实感。 剧本的基本特征: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事件事件、地点高。2、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3、人物台词要个性化口语并富有动作性。(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教养;口语化既有意境又有潜台词;动作性:人物语言要传达内在的动作心理活动;引起更多的外部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到新的层面。) 第十章{概念}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就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她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与开拓的审美意象空间。

传热学课后题答案整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15 一种火焰报警器采用低熔点的金属丝作为传热元件,当该导线受火焰或高温烟气的作??210K)W/(m?0,C,用而熔断时报警系统即被触发,一报警系统的熔点为 5003?m/7200kg?c?420J/(kg?K)00C650烟气加热,初始温度为25C,。问当它突然受到后,为在1min内发生报警讯号,导线的直径应限在多少以下?设复合换热器的表面换热系212W/(m?K)。数为解:采用集总参数法得: ?hA?)exp(????cv0?C500?,要使元件报警则0500?650hA?)exp(?? ?cv?65025,代入数据得D=0.669mm 验证Bi数: h(V/A)hD?3?0.Bi?050.0095??10???4,故可采用集总参数法。 01 。在进行静推力试验时,温度为30C-31 一火箭发动机喷管,壁厚为9mm,出世温度为 32)Km?1950W/(0的高温燃气送于该喷管,燃气与壁面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750C。喷管材 3??m/?8400kg)?KJ/(kgk/(m?)c?560?24.6W。假设喷料的密度,,导热系数为管因直径与厚度之比较大而可视为平壁,且外侧可作绝热处理,试确定:为使喷管的最高温度不超过材料允许的温度而能允许的运行时间;1() 在所允许的时间的终了时刻,壁面中的最大温差;2)(在上述时刻壁面中的平均温度梯度与最大温度梯度。3)(?h?0.解:Bi?7134??=0.?769211?1000?1750???(1)0.43605 ?30?1750m??????cossin??111?ln?? ???cossin2??110?0.9993Fo?2??1.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22???c??Fo?Fo?15.5s ??1??????)1?????(2)?(????mmaxm?cos110C.9)?2931?(1000?1750)(? cos0.76921?t?th0?C/(3)59451m???????xmax?x??x??1xt1??? ?????m))cos(dx??(x? 001????x??x0?1000?293.9?17500?m C/655m?1)?32(cos?1)??(cos0.?76921 1?0.009无限长圆管 0C的空气来模拟实物中平均温度为的模型中,用20-1、在一台缩小成为实物1/860C空气的加热过程。实物中空气的平均流速为6.03m/s,问模型中的流速应为若干?若2002K),求相应实物中的值。在这一实物中,模型与实模型中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为195W/(m物中流体的Pr数并不严格相等,你认为这样的模化试验有无实用价值?

魅力科学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 1世界上各类自然灾害其中不包括()。(1.0分)1.0 分 A、 干旱 B、 地震 C、 洪水 D、 爆炸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是制作核武器的重要材料之一。(1.0分)1.0 分 A、 铀-235 B、 金 C、 汞 D、 氧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3决定电子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是()。(1.0分)0.0 分 A、 n B、 l C、 m D、 p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B 4电子概率的()表示了电子在整个空间出现的概率随半径变化的情况。(1.0分)1.0 分A、 径向分布图 B、 时间分布图 C、 空间分布图 D、 角度分布图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以下哪些方面是中国月球探测的战略发展?()(1.0分)1.0 分 A、 环球探测

载人登月 C、 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D、 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根据量纲分析得知,地球上的山最高不超过()。(1.0分)0.0 分A、 8km B、 9km C、 10km D、 11km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 7“嫦娥二号”突破了许多关键技术,但不包括()。(1.0分)0.0 分A、 地月转移轨道发射 B、 U频段测控 C、 近月捕获 D、 环月飞行轨道控制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D 8至1949年以后,每年有多少次台风登陆?()(1.0分)0.0 分 A、 5 B、 7 C、 6 D、 8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C 9在几何学里面,有规则的多面体只有几个?()(1.0分)1.0 分A、 3 B、 4 C、 5

6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了多少级地震?()(1.0分)1.0 分 A、 7.8 B、 7.6 C、 7.7 D、 7.5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1光的衍射实验,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1.0分)0.0 分 A、 反射性 B、 波动性 C、 粒子性 D、 折射性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D 12有关四个高原地震带的说法,有误的是()。(1.0分)0.0 分 A、 都在地球最收缩的地方,即北纬25-55度之间 B、 都有南北方向的南北地震带 C、 地震发生情况都是西部多、东部少 D、 都在亚欧板块上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 131958年-1976年期间,美苏共成功或部分成功的约为()次,但实际上,两国共发射了108枚探射器探索月球。(1.0分)1.0 分 A、 52 B、 50 C、 51 D、 49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传热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传热学》 第一章 思考题 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 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试写 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 dx dt q λ -=,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 -沿x 方向的温度变化率, “-”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 ) (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面传热系数;w t -固体表面温度; f t -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4 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 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 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一 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烧 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