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概论》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美术概论》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买了一段时间的《中国民间美术概论》,一直被搁置,那天在教研活动时又提及此书,才想到了被我搁置在书架的这本书,回去后随手一翻,看到了第三章民间美术的艺术体系中的 3.2色彩体系,讲到了民间工艺品大师喜爱采用纯度高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作品。如木版年画中色彩愈鲜明愈好,多用鲜亮的颜色,如大红、桃红、绿、黄、紫等单色和间色,充分发挥色彩并置的效果,响亮、明艳、热烈。贴在墙上,四壁顿时亮堂起来,房间里充满着如火如萘,喜气洋洋的气氛,民间艺人还能巧妙运用补色关系把各种色彩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黑白相间,红绿相映,单纯中显丰富,对比中求和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装饰效果。

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儿童的视野中,色彩几乎是全部世界。他们用色彩和世界对话,用色彩和世界交流。总体来讲,“红红绿绿,图个吉利”可谓是民间美术设色的整体观念。“图个吉利”是传统的民间文化观念导致的审美观念使然,吉利是合目的的,是善的,从而也是美的,也导致了色彩的主观性;“红红绿绿”是色彩的视觉观感,是一种积极的、热烈的视觉心理反应,同时也是吉祥、喜庆的象征性语言。民间美术色彩鲜艳、绚丽,大都体现平面的视觉效果,而这些色彩对比的特点,恰恰吻合儿童对色彩诉求的目的,结合学生的内心世界天真烂漫,及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是一片阳光照耀的圣地,所以让我想到了我们课本中的几节民间艺术的课,如四年级的《戏曲人物》和六年级的《有趣的脸谱》。让我感受到,我的色彩教学计划可以侧重于将中国民间美术的用色原理融入美术色彩的教学之中,在平面视觉效果中力

求达到鲜艳、和谐。如净、旦、丑、末的造型及色彩,京剧脸谱在用色上的各具妙用,是对戏中人物性格的夸张等以及作为民族特色的脸谱在周围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在有些大型建筑物、商品的包装,各种瓷器上以及人们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风格迥异的脸谱形象等。让他们感受民间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对民间艺术的色彩有所学习并运用,潜移默化地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

再往下看,看到了民间美术的吉祥图案,例如人们出于对“兽中之王”老虎的崇拜,认为虎可以驱除一切恶兽,于是设计出各种姿态的虎的形象来做成好看又实用的民间工艺品,如“虎头鞋”、“虎头帽”、“布老虎”……其中更有“虎头虎脑”、“虎虎生威”之意,是人们对孩子健康的比喻和期盼。这种民间美术作品广泛用于生活中,如:莲(连)年有鱼(余),枣(早)生桂(贵)子……还有采用比喻方式来表达的,如松鹤代表延年益寿,石榴代表多子多孙,荷花代表

百年好合……这样的学习让我可以更加丰富自己的知识,去引导学生发掘作品的深刻寓意,使他们在体会作品巧妙构思的同时,让学生可以进一步地体会到:劳动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就地取材,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表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存在于劳动人民身上的那种质朴、善良、勤劳、乐观的品格以及聪颖的智慧。由此可以使孩子们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崇敬和热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使他们的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浓烈的情感出自于心底而表达于形象。

由此可见,对小学生进行民间美术的教育,意义深远。尤其是在物质文明和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更应该注重对儿童进行民间美术的熏陶,使他们从小建立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继承并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看了这本书之后也让我自己在民间艺术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积淀了自我的美术修养,并且可以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进一步的帮助,使我受益

匪浅。

菜园一小---虞昱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