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7第9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7 第9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7 第9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整数加减法运算能力,但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乐于参与课堂活动,但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此外,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既要照顾到学困生,也要激发学优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计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提高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规律,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具体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或实际问题,引出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问题,总结计算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计算方法,互相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统一的计算方法。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第一篇: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本课时教学内容是课本81页的例9和例10,是在同学们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法、万以内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与生活贴近的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通过说计算过程掌握算理。
通过口算比赛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
通过多变的练习题型,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最后参与了为妈妈选礼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妈妈的教育,也使学习更有趣味,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千以内数和万以内数的认识还比较新,刚学不久,对多位数的数位及数的组成理解得比较浅。
要他们说算理可能比较困难,老师教学时要注意引导。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4.在交流与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40+20= 6+29= 83-30= 56-8=2.口答:(1)13个十是(),25个百是()。
(2)7000里面有()个千。
(3)130里面有()个十。
(4)4000里面有()个百。
师:刚才这些同学都证明了自己是个聪明又勇敢的孩子。
大家都想像他们一样吗?生:想!师:不急,老师这还有很多可以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师:我们知道像40这样的数叫整十数,那你知道像100这样的数叫什么名字吗?(指名)生1:像100这样的数叫整百数。
师:你能说出整百数还有哪些?(指名说)师:同学们真聪明!像100这样的数叫整百数。
那像1000、2000这样的数呢?请你说!生:像1000、2000这样的数叫整千数。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案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说课教师:童坊中心校方金玉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81页例9和例10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练习。
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的运算”。
2、本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部分所学的口算内容是在学生一年级下册已学过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习这部分内容,要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从而逐步提高口算速度,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自学能力不足,根据这一特点,为了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旧知识迁移的方法,留足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主动探索,并辅助充分的提问回答和鼓励性评价,为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动口、动耳、动脑。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利用旧知识类比和推理的方法感悟新知,让数学走进生活。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掌握必要的整百、整千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思考: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知道同一问题,同一道算式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不同的计算方法。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能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千数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进行运算,能快速进行运算。
五、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本课时教学内容是课本81页的例9和例10,是在同学们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法、万以内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反思

反思:我新授的这节课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激励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教学目标:学生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
经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探索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会数学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口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置身于熟悉而感兴趣的学习氛围中去学习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教学中教师将会充分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1、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课的开始,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的数学问题,通过有层次地提问,促进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不知不觉中将已有的知识进行了迁移,会用“几加几”或“几减几”类推出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教学中,学生与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下共同探索出其算法,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使每个人都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学以致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后,教师将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问题。
第三、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我在语言的组织方面的基础功不够扎实,不够精炼,所以很难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性,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够,导致课堂气氛不太令人满意。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750-30= 720 1300-1000= 300 540-260= 280 4200-300= 3900 6300-500= 5800 4600-400= 4200
三、巩固练习
3.计算。
200+400= 600 3000+6000= 9000 600-400= 200 9000-3000= 6000 70+50 = 120 800+900= 1700 120-50 = 70 1700-900= 800
三、巩固练习
4.想一想,填一填。 ( 700)+200=900 (4000) -3000=1000 400+ ( 60 ) =460 6000- (3000) =3000 120- (40 ) =80 150- ( 90 ) =60
900-200 1000+3000 460-400 6000-3000
(2)民俗度假村比假日宾馆多住了多少人? 2000-600=1400(人)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巩固练习
7.(1)一辆自行车多少钱? (2)买这两辆车一共需 要多少钱?
3000 元
(1)3000-2600= 400(元) (2)3000+400= 3400(元)
比摩托车便宜2600元
►走进颐和园,眼前是繁华的苏州街,现在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热闹场 面,苏州街围着一片湖,沿着河岸有许多小绿盘子里装着美丽的荷花。这 里是仿照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当年有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 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的,皇帝游览的时候才营业。我正 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店里的小贩都在卖力的吆喝着。 ►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 叠叠地挤在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 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七单元《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2.内容: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整百、整千数的概念,加减法运算规则,以及典型例题。
3.风格:板书风格简洁明了,使用清晰的字体,关键信息用不同颜色标识,以突出重点。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视觉辅助,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提前规划板书内容,使用关键字和流程图,以及适时更新板书内容。
2.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的内化。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它们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需求。
3.游戏导入: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如“快速说出整百、整千数”,让学生在游戏中快速集中注意力,同时为新课内容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概念介绍:首先介绍整百、整千数的概念,通过实物模型和数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整百、整千数的特征。
(3)应用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1)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运算。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二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7-8岁的年龄阶段,具备以下特点:
1.年龄特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2.认知水平:学生在认知上已经能够理解简单的数学概念,具备一定的数数、加减法基础,但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学案例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学案例《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学案例海南省农垦直属第二小学李晓英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本课时教学内容是课本81页的例9和例10,是在同学们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法、万以内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与生活贴近的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通过说计算过程掌握算理。
通过口算比赛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
通过多变的练习题型,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最后参与了为妈妈选礼物的活动,1.并五一假期里,很多商场的家电都搞特价优惠了,爷爷去买了一台电视机和一台电冰箱。
(板书:电视机1000元,电冰箱2000元)师:小朋友看到这两个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预设:(1)、电视机和电冰箱一共要多少元?(2)、电视机比电冰箱便宜多少元?(3)、电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元?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有价值的问题,你们能解决吗?学生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1000+2000=师:怎样计算1000+2000等于多少呢?生独立计算,同桌交流算法,反馈(几种可能性如下:)生1: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3个千是3000.生2:从1+2=3想出1000+2000=3000.……海南省,计算方法,练习题,加减法,教学2、方法优化(同学们可真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的同学用数的组成规律的方法,还有的同学更聪明,由1+2=3想出了1000+2000=3000.这么多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3、另外两个问题你能解决吗?(1)、选择一题列式计算。
(2)、同桌交流算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即时练习:800+400=3000+6000=9000-5000=(35、同桌每人只选一样最想买的,跟同桌一起算算要用多少钱?你们俩买的礼物相差多少钱呢?小组汇报。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设计:《100》练习八、板书设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例9:电视机:1000元电冰箱:2000元例10:80+50=130900+600=15001000+2000=3000(元)8个十+5个十=13个十1个千2个千3个千130-50=801500-600=900 2000-1000=1000(元)。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数学优秀教学反思(精选10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数学优秀教学反思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数学优秀教学反思(精选10篇)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
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数学优秀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数学优秀教学反思篇1《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习的两位数加减法算理的基础上探讨学习的,学生已经明白了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并能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对于学习这部分内容已经做好了铺垫。
我采用复习导入的方法,引入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复习整百、整千数的读写法和概念。
让学生采用迁移的方法,从而把2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同化到整百、整千数相加减的口算上来,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运用。
一、课前准备预习数学书,电视机1000元,冰箱2000元,帮爷爷算算两样家电一共多少钱?冰箱比电视贵多少钱?学生发现是整千数的加减法,老师从未讲过。
此时出示口算题(20以内加减法和整十数相加减的口算)和整百整千数的组成与概念的相关题目。
学生复习了两位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整百、整千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轻松学习新知识。
二、学习迁移探讨新知《新课标》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内在联系,研究与分析问题的表象,选择解决问题的决策与方法,能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去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提倡学生在知识的分解过程中迁移。
出示1000+2000=?,让学生讨论计算方法。
(1)学生发现1+2=3和1个千加2个千之间的联系,用1+2=3这种方法来解决我们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2)学生说出整百整千数的组成:1000里有1个千,2000里有2个千。
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也就是3000,这样学生可以直接得出答案进行求解。
再采用“想加算减”的方法直接求解出减法,最后让学生运用迁移的方法自由探讨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5
小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课
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教材理解】教材通过老爷爷家新添彩电、电冰箱共花多少
钱,让学生从 情境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本节教材不进行整
百、 整千数加减法法则的表述和记忆,目的在于注重学生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计 算过
程的经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教师只是提示学生把整百、整千数进 (退)位加减
法归结为 20 以内加减法就好了,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学情分析】学生早已学习的 100 以内加减法和本单元学习的万以内数的 组成是本
节课学习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基础,学生已熟练计算 20 以内的加减
法,在口算时根据 20 以内的加减法,去推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 95~96页的例 11、例 12 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通过熟悉的买电器的生活情景,提出加减法问题,探索口算整百、整千 的加减
的方法,经历口算的过程。
2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发展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贯。
【教学重点】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
【教学方法】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利用旧知识顺利迁移的方法进行教 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经过叫考找出计算的方
法,再经过交流选择自已喜欢的口算方法,接着用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练 习。解决
实际问题,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5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师:如今我们农村的生活千变万化,日子越来越富裕,小明的爷爷昨天上
街买了两件电器:电视机和电冰箱,一台电视机 1000 元,一台电冰箱 2000 元,谁能
告诉我,小明的爷爷一共花了多少钱?
教师一边叙述一边板书:一台电视机 1000 元,一台电冰箱 2000 元。
二、课授新课
1、教学例 11
(1)请学生说一说小明的爷爷共花了多少钱?怎么算的。
学生介绍列算式:
1000+2000=
怎样计算 1000+2000等于多少呢 ?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算法,反馈(几
种可能性如下:)A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3个千是
3000
B 从 1 + 2=3 想出 1000+2000=3000
C 从 100+200=300想出 1000+2000=3000
(2) 适当点拨方法优化,(同学们可真动脑筋 ,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 ,有的 同学用
数的组成规律的方法 ,还有的同学更聪明 ,由 1+2=3想出了 1000+2000=3000.这么多
方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 ?)
(3) 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吗?
( 4)这台电冰箱比电机贵多少元?
学生列算式 2000-1000=,小组交流算法:
A2个千减1个千是1个千,1个千是1000
B 从 2-1=3 想出 2000-1000=1000
3/ 5
C 看减法想加法:1000+ (1000) =1000,所以 2000-1000=1000
小结:计算的方法多种多样,计算的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2、数学
例 12。
(1)出示: 80+50 = 130-
50=
学生交流算法。(几种可能性):
80+50 = 130
生 1: 8个十加 5个十 13个十是
130.
生2:先算 8+5=13,再在 13后面补一个 0,就是
130.
130-50=80
生 1: 13个十减去 5个十是 8 个十.8个十是
80.
生 2:由 13-5=8,再在 8 后面补一个 0,就是
80.
生 3:看减法想加法
想: 50+(80)
=130
130-50=80
( 2)师:你们真了不起 ,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打开书本, P95 下面
小天使还有两个题目想考考你,赶快来展示你的本领吧!
900 + 600= 1500-600
=
小组内互相说说计算方法。
(3)小结: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计算,最常用的是把他们看成几个百、几 个千来
加或减。
也可以用其他的算法来计算,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来计算。
三、巩固练习
4/ 5
1、完成课本第 95页的“做一做”第 1
题。
2、小组比赛,完成课本 P97
页捉鼠竞赛,看看哪组完成的最快。课件出示 题目。
2、课本第 96页的“做一做”第2
题。
(1)看图、审题,弄清题目的意思。
( 2)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然后展示计算结果并讲解。
(3)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4)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在做这题时,一定要让学生表述清楚,否则就题意不明确了。比如: “麦 子和
稻谷一共有多少袋 ”不能说“一共多少袋 ”。每提出一个问题,全班同学列式 解
答。)
四、课堂小结
谈一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例
11
1000+2000=3000
(元)
方法 1:1个千加 2个千是 3 个千,就是
3000.
方法 2:
1+2=31000+2000=3000
例
12
80+ 50 = 130
8 个十加 5 个十是 13 个十,就是 130
130-50=80
5/ 5
13 个十减 5 个十是 8 个十,就是 80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体来说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
回答问题,取得了较好的 教学效果,所学内容是学生在学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整
“十数加减两位数 ”的基 础上学习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学生已经懂得了相同数位才能
相加减的道理, 可以说这部分内容不是很难,因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利用旧
知识 顺利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不止考虑到了学生能正确计算,会 口述
算理,而且设计了学生平时有些犯难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具 体的生活情景中
进行计算,拉近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将运算与实际的 生活问题真正结合起来,让
学生学会用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 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学生整体
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掌握了本堂课的 学习任务,而且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有上了
一个台阶。
当然,整堂课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
、由于本节课是学习如何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所以应该多让学生进 行一些
手上的练习,我在这方面做的不好,只注意了学生口头的表述,准备的 练习只是让学生
用嘴说,而没有亲自动手练。
2
、在教学过程中,在解决难点问题时,还应该加大放手力度,给学生充足 的思维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