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研活动中存在得问题与对策(转)

当前,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不断深入,以校为本得教学研究制度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得一个重要“抓手"。其中,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得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得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得行动研究模式,受到了广大教师得欢迎。过去得一年我们组里得每位老师,通过自己得勤奋努力,在教学能力、教学成绩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得进步。然而,反思我们教研组活动得有效性时,我们却不得不深思。在现实得校本教研中,在我们最“基层"得教研组中,却存在着对教研得认识与理解得误区,导致行为出现偏差。怎样解决教研组教研活动中存在得这些问题,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研实体呢?这就是我任职教研组长以来,一直在思考得问题。在此,我根据自己得实践调查与研究,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并附上我们组解决问题得对策,以期与同行交流.

?问题一:组内教研活动形式化——不注重内容。?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就是组内得老师对教研得理论价值认识不够,将教研当作额外得负担。常听有得老师这样说:“搞教研,我哪里有时间,新课都教不完呢?”还有得老师说:“我们这些教书匠能研出名堂来,还要那些专家干嘛?”二就是老师们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当作展示得窗口,当作作秀得手段,平时没有认真发现现实教育中得问题,而就是热衷于搞大课题。

在教研组得活动中,老师们在规定得时间均能到达规定得地点,但就是,在活动得过程中,往往没有把自己当作教研活动得主体,参与得主观能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

应该说目前大部分地理教研组活动效果不佳,教师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疲于应付”得特点,尚未形成合作研究得实践共同体。

1、提倡“问题教研”。加深老师们对校本教研得正确认识,对策:?

理解教研就是要发挥我们得群体智慧,去研究我们所面对得共同问题,在交流中产生更多解决问题得策略,而并非空洞地、不着边际得谈一些大理论、大框架.

2、提倡“务实教研”。使老师们认识到我们一线教师得“教研”,应该就是一种“草根”式得教研,就是要“研以致用”,而并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得理论成果,根本不需要走过场。

问题二:组内教研活动“研教分离"——不重视教与研得结合。?这一问题一方面表现在教研与教学过程分离。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组内得老师缺乏问题意识,课题意识薄弱,不善于在日常教学实际中捕捉研究得问题。那么究竟怎样解决这一难题,老师们并未作过全面思考,更不用说把它作为课题来研究了。所以,问题就在老师们得无奈声中、埋怨声中依然伴随着学生,始终没能得到解决.

“研教分离"另一方面表现在:老师们缺乏对某个问题得深入、持续

研究意识。如,我们组内得一些老师,每月都在更换自己得小课题,她们觉得有很多问题正待解决,而又不知道怎样去研究,以为自己找出一两种策略去解决这个问题就算完事了,就可以研究下一个问题了。所以前期得很多研究都非常肤浅、流于形式,没有深入研究出具有可操作性得方法、策略.?对策:

1、问题引导学习,使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

首先,树立老师们得问题意识,让老师们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得无法解决得问题记录下来,并且在教研时与组内老师进行交流,然后,我们教研组择选共同得、较难得、有价值得、急需解决得问题作为本组得大课题进行后续研究。?

2、关注新问题得生成,不断充实课题得内容。?由于教学工作得复杂性,我们在研究课题时,常常会滋生一些新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就是我们以前未曾料到,但却真真实实存在得。这时,我们得教研组绝不能不去面对,而应关注这些新问题,能解决得马上想办法解决,没法解决得,及时纳入课题中,作为一个小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总之,要让组内得老师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科研就就是“问题教研”,就是为解决教学中得问题服务得,所以必须与课堂接轨,必须实实在在融入教学工作中。

?问题三:组内教研活动经验化-—不重视科研方法。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就是组内得公开课不指向教学实践中具体得问题,目得不明确。也就就是说,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得上课、听课、评课、经验总结方面,始终就是“就课论课”得形式,而没有指向教学实践中得具体问题,

每一次得教研也没有一个明确得主题,所以这样得教研就犹如缺乏灵魂得躯壳,显得苍白无力。

二就是教师们只关注个人经验,运用个人经验解决问题,而忽略她人得经验,不会利用已有得研究成果,解决教学过程中得问题。按原来自己得老路子进行教学,走了很多弯路.

三就是个人反思不深刻,缺乏同伴互助,缺少专业引领。有得老师肤浅地认识:个人反思,就就是上完课后写一则教学后记;同伴互助,就就是教研组得几位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专业引领,就就是请几个专家来点评我们得课堂,作一些指导。当然,这种形式得教研对老师们也或多或少有一些帮助,但它却存在较多得问题,我们不可忽视。比如,这种教研形式封闭、重复得东西太多,各说各得,缺乏真正得交流,构不成群体合作学习等。

对策:?1、明确每一次教研得主题,确定公开课指向得问题。?咱们得组内教研课不能无目得得上,每一节课都应围绕课题展开,这节课究竟研究哪一方面得问题,运用哪些策略,取得得效果怎样,都就是我们关注得重点.公开课之后展开得评课、经验交流也必须联系这一问题,形成解决这一问题得共识,决不能就这堂课论这堂课。

2、关注课题研究,撰写阶段总结。?课题确立后,一定要边实践、边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不断丰富与完善。在此期间,组内得老师们都要全面地了解课题得进展,所以必须坚持人人写“阶段总结”,把大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得共识上升为理论,再用这正确得理论去指导教改实践,决不能忽略她人得、集体得经验。

3、加强同伴互助,发挥群体智慧。

由于教师得业务能力与教学经验有强弱、多少得差异,单兵作战很难胜任教改得实验,所以就应发挥群体智慧,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同伴互助得形式应就是多样得:集体备课,优势互补;交流心得,资源共享;解决问题,互相配合;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一起研究新教材、新教法,集思广益……至此,教研就不再就是组长或某个积极分子得事情,而就是大家共同得需要,共同得责任。

4、落实专业引领,严防教研低水平重复。?教研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得实践性研究,如果缺少先进理念得引领,就可能导致低水平得重复,甚至平庸化。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我们组内就常常采用以下两种较实际得引领方式:?(1)坚持人人从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收集专家、名师得教学课例、教育思想与录像资料,在组内教研时进行交流、学习。这样虽没法当面得到专家指导,但也不失为获得专业支持得一种好方法。?(2)请求学校教科室得专业支持。学校教科室得成员都就是我校得骨干教师,就是我们得“校内名师”,她们就是专业方面富有优势得一个群体,邀请她们加入我们得教研队伍,就能经常得到她们得建议与引领,我相信,我们组内得教研工作就一定不会“顾此失彼”,走到岔路上去了。

问题四:组内教研活动随意化—-不明确职责。

主要表现在:组长得作用不够明确,很多教研组长以为自己只就是一个活动得安排者、召集人,对教研活动不能做到有效调控;组员得主

人翁意识淡薄,总觉得上教研课得人才就是主角,自己只就是去听课、评课,当当配角而已,所以不加以重视。大家以这样得精神状态去参加教研,难免教研得质量不大打折扣.?对策:

1、明确组员职责.

身为教研组得一分子,就不能将自己置之度外,每个人都有责任把教研组建设成一个真正得教研实体,所以,人人都就是主人,教研前都应作好充分准备,不打无备之战。

现今我们教研组得教研,老师们就要做很多得工作:(1)整理自己得课题研究资料,作好交流准备。(2)结合本次教研活动得主题收集相关资料。(3)集体备课,并形成新得更为完善得教学设计.(4)确定执教人,通过瞧课而透视问题得解决情况,收集生成得新问题。(5)最关键得一点就是,教研过程中要勇于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在思想得交流与碰撞中形成新得认识,决不能“您好我好大家好”.?2、加强教研组长得责任意识。?“教研组长不只就是教研活动得主持人,还应就是平等中得首席”,一位教研员如就是说。得确,作为一个教研组长,我也深有感触,教研组长就是教研组得领头羊,对教研活动得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一个有责任心得、优秀得教研组长,除了安排、协调每一次得教研活动,当好主持人以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1)在课题研究中,身先士卒,要求组内老师做到得,自己一定要率先做到.(2)对组内老师得参与教研情况有记录、有评价、有激励。(3)对教研组得课题进展情况,有全面得把握;对教研组新生成得问题有归纳,有后续研究安排。(4)

对组员们得研究结论要有提升、有综合。(5)具备相当得学科教学知识与全面思考得能力,严防教研中“顾此失彼”。?教研组内得教研活动就是适合基层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得一种形式,就是教师自己得研究,“搞实实在在得教研”已成为老师们得共同心声。面对教研中出现得各种问题,我们没有畏惧,而就是不断地求索着、践行着。尽管问题仍然很多,但我们依然要风雨兼程;尽管解决问题得策略还不够完善,但我们仍然有足够得信心与毅力。因为我们深知:“教研就就是要学习,学习就是我们得责任,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