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岩油气藏勘探优势技术简介

合集下载

能源行业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技术介绍

能源行业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技术介绍

能源行业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技术介绍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发电、交通和化工等。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技术也不断发展。

本文将介绍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技术的一些主要方法和工具。

一、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方法。

通过人工产生地震波并记录其反射和折射情况,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提供地下岩层的信息。

这些地下岩层中可能存在着石油和天然气储层。

地震勘探技术可以识别油气砂岩的位置、厚度和延伸程度,帮助勘探人员确定钻探位置。

二、测井技术测井技术是一种通过在钻井中运用各种工具来测量地下岩层性质和含油气性质的方法。

测井工具可以提供有关岩石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气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储层的评估和开发至关重要。

测井技术还能够检测井眼周围的岩层应力状态,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钻井和完井方案。

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重力勘探、磁力勘探和电磁勘探等。

这些方法利用地球物理现象和仪器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

重力勘探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识别岩层的密度差异。

磁力勘探则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来识别岩层的磁性。

电磁勘探则利用电磁波的特性识别地下岩层。

这些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常与其他勘探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地热勘探技术地热勘探技术主要用于寻找热储层,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其中的一种类型。

地热勘探通常涉及测量地下温度梯度和热流。

地热梯度是指地下温度随着深度的变化率,而热流是指地下单位面积的热能流动。

通过这些测量可以确定地下是否存在热储层,以及其特性和潜力。

五、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技术是一种通过地质观察和分析来确定地层构造、沉积环境和岩石特征的方法。

地质勘探技术包括地层采样、岩芯分析和遥感技术等。

地层采样和岩芯分析可以提供地下岩石的物理、化学特性,了解岩石的孔隙结构和渗透性等信息。

遥感技术则通过获取地表特征的遥感图像,推断地下岩石的构造和特性。

浅谈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与技术

浅谈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与技术

发 展 、完善 是 伴 随着 石 油工 业 的发 展 而逐 化 、地 层变 化 有 密切 关 系 。 目前 ,形 成 的 步 形 成 的 ,并 具有 鲜 明 的 中国特 色 。如 陆 岩性地层油藏理论要点概括为 :区域构造 相 石 油 地 质 理 论 、复 式 油 气 聚 集 带 理 论 等 ,有 效地 指 导 了我 国 的石 油 勘探 。十 多 沉 积背 景控 制 沉 积体 系 的展 布 ;盆 地 结 构 和 不 同 构造 部 位 控 制 不 同类 型 砂 体 的 分
断陷型盆地构造活动强烈,多期多类
型砂 体 发育 ,有 利于 形 成岩性 地 层 圈 闭 ,
其中扇三角洲 、水下扇和浊流沉积是形成
岩性 圈 闭 的重要 类 型 。
低位体系域的冲积扇和河流沉积体系 分布广泛 ,在不整合面上发育河道砂体控 制的岩性圈闭 ;水进体系域主要发育的扇
1 岩 性 地 层 油 藏 形 成 地 质 背 景 及 勘
探 形式
随着 可供 勘 探 的构 造 圈 闭 L I 益减少 , 各个 探 区 已不 同 程度 地 出现 圈 闭储 备 不足 沉积 ,在缓坡地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在 的问题 。目前构造圈闭已经无法满足勘探 陡坡地带形成扇三角洲。盆地发育晚期 , 加快 的 需要 。岩 性地 层 圈 闭勘 探 已成 为 直 勘 探 目标 战 略转 型 的时 期 ,由以往 的 构 造 随 着 拉 张 作 用 的 减 弱 ,湖 盆 沉 降 明显 变 和河 流 沉 积 。干旱 气候 条 件 下形 成 的含 盐 湖盆 ,如柴 达木 盆 地 西部 断 陷 , 由于水 系 径 流 量 不 大 ,带 入 湖 中 多 为 细 粒 级 碎 屑 物 ,以细砂 和 粉砂 为 主 ,并 含钙 质 、灰 质

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研究

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研究

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的研究涉及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多学科融合,科技创新。

本文将就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相关技术进行阐述。

二、油气资源勘探技术油气资源勘探是指通过各种地质勘探技术,在地球表层或潜在地下深处发掘和发现石油、天然气等油气资源的过程。

油气资源勘探的主要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勘探、测井技术、地球化学、古地磁方法、地热勘探方法等。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获取沉积盆地内油气等矿产资源信息的一种常用手段。

主要包括:地震勘探、电磁法、重力测量、磁法、放射性核素法、地壳应力场法等。

其中,地震勘探作为油气勘探领域中的重要手段,通过测量反射地震波信号,得到岩层构造和岩性等信息。

电磁法根据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和磁阻率特性,确定地下构造,并判断油气藏的分布。

重力测量法则根据地下密度不同,透露不同构造带,磁法则根据岩石矿物性质与磁性,判断油气矿床的地质特征。

放射性核素法通过探测地下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确定油气矿体的大小、厚度和空间分布情况。

地壳应力场法则以地壳应力场的变化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和油气藏的分布。

地质勘探技术主要涉及各种地质学研究方法,如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岩相学等。

此外,地球化学和古地磁方法也是地质勘探中的常用手段。

地球化学分析岩石矿物中油气组分含量及相关指标,确定油气含量和成因,古地磁法通过对沉积物等物质中古代地磁留痕的研究,确定油气藏的年代、面积、厚度、形态和构造特征等。

三、油气资源开发技术油气资源开发主要指在油气资源被勘探发现后,通过钻井、采油、输油和贮油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对储量和质量较高的油气资源进行有效开采和输送,以满足能源需求。

采油技术是油气资源开采中的核心环节。

主要包括:人工提升采油法、自然流采油法、水驱采油法、气驱采油法、蒸汽驱采油法、化学驱采油法和热采技术等。

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

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

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油气资源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元素。

不同于其他能源,油气资源的采集需要专业技术的支持。

本文将从勘探到开发的角度,介绍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

油气勘探技术油气勘探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寻找油气藏。

其数据来源于勘探区域的地质状况和资源库的沉积剖面分析。

常用的勘探手段有地震勘探、钻探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等。

其中,地震勘探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声的速率和方向,科学家可以推断地下的油气情况,并生成相应的数据模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有了更高效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勘探效率,更可以减少消耗和成本。

钻探勘探是采用钻机从地表进入地下,探测地下地质层次,寻找油气结构。

这项技术需要专业地质人员进行现场观察和分析,以确保勘探数据质量。

钻探勘探是很耗时耗力的一项工作,但效果好,被广泛使用。

地球物理勘探则是采用不同类型的仪器,测量电磁辐射和重力场等物理场强度,推断油气构造。

这项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快速生成比较准确的地图模型和勘探数据,因此被广泛使用。

油气开发技术一旦相应的油气资源被找到,就需要利用油气开发技术将其提取和加工成可用的能源。

常用的油气开发技术有地震勘探、分离技术、储气技术等。

首先,地震勘探技术也可以应用到油气开发中。

通过地震波传播的速率和方向,科学家可以分析地下油气运行状态,从而提高开发效率。

分离技术是指将天然气、石油和其他杂质进行分离的一种常用技术。

它通过利用物理和化学水平,将原始天然气、石油中的杂质进行分离,产生高纯度的油气产品。

这项技术应用广泛,可以解决油气污染和低价值加工聚集问题。

储气技术是指将油气储存在对应的储气罐或油田中,以确保产出的油气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利用。

这项技术需要考虑到地下储存环境的稳定性和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因此,开发这项技术需要有大量的相关数据和分析经验。

总结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专业技能。

油气勘探揭示油气资源勘探领域的最新技术与成果

油气勘探揭示油气资源勘探领域的最新技术与成果

油气勘探揭示油气资源勘探领域的最新技术与成果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勘探成为了当今的热点领域。

在寻找更多可开采的油气资源的同时,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并应用最新的技术来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油气勘探领域中最新的技术与成果,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的发展前景。

一、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是油气勘探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通过在地下注入人工震源,并记录地震波传播及反射的数据,地震勘探可以提供地质结构和油气储层的信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升,地震勘探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例如,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勘探数据的准确性和分辨率,使勘探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地下地层的构造。

二、电磁勘探技术电磁勘探技术是一种无源自然场勘探方法,利用地球上原有的电磁场和地下的电性差异,来探测油气储层的存在。

相比于传统的地震勘探技术,电磁勘探技术有着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广的适用范围。

最新的电磁勘探技术运用了计算机模拟和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勘探数据,并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的决策和投资。

三、地质模型和数据管理在油气勘探中,地质模型的建立和数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收集大量的地质数据,并利用计算机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勘探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地下地质结构和油气储层的分布规律。

最新的技术和成果使得地质模型的建立更加准确和高效,有助于指导勘探工作,并减少资源的浪费。

四、油气资源勘探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油气资源勘探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勘探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出潜在的油气储层。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模拟地下流体的运动和储集规律,帮助勘探人员更好地预测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储量。

目前,许多油气公司已经开始在勘探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综上所述,油气勘探领域的最新技术与成果为我们揭示了油气资源的更多可能性。

地震勘探技术、电磁勘探技术、地质模型和数据管理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使得勘探工作更加高效和精确。

能源行业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

能源行业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

能源行业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油气作为主要能源的勘探与开发技术就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探讨能源行业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以及其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一、油气勘探技术油气勘探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工具来探测地下潜在的油气资源。

常用的勘探技术包括地震勘探、测井技术、地质探测以及卫星遥感等。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来探测油气资源。

通过放射人工地震波并记录其返回的震荡波,勘探人员可以分析这些数据来确定地下是否存在油气层。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有关地下地层结构、油气储量和油气分布的重要信息。

测井技术是指通过钻井过程中使用专门的测井仪器来获取地下地层的相关数据。

测井数据可以提供有关地下地层性质、含油气层的厚度和产能等信息,帮助勘探人员评估勘探区域的潜力。

地质探测是通过对地表及地下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分布、沉积地层特征等进行观察和研究,以确定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这种技术主要依靠地质学家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结合现代地质勘探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勘探目标进行广泛研究和分析。

卫星遥感是利用卫星搭载的遥感设备,通过对地表进行观测和图像处理,来获取地下潜在的油气资源信息。

这种技术可以从空中获取广泛的遥感数据,如地表温度、地形高程、植被覆盖等,从而帮助勘探人员确定勘探区域。

二、油气开发技术油气开发是指通过合理的开采技术和设备,将勘探获取的油气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常用的开发技术包括钻井技术、井筒完井技术、油气采收技术以及水驱、气驱、聚合物驱等增产技术。

钻井技术是指通过钻井设备在地下钻孔,将油气层钻通。

这种技术主要包括钻井液的选择、钻井井眼稳定、钻头的选用等。

合理的钻井技术可以提高勘探效率和安全性。

井筒完井技术是指通过完善井筒结构和油管完井设备来确保油气从钻井井眼顺利输出。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采收率和井筒的使用寿命,减少钻井过程中的事故和故障。

油气采收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井口装置和人工操作来采集地下油气资源。

常用的采收技术包括常压采油、增压采油、泵冲采油以及气驱等。

石油勘探中的岩性识别技术

石油勘探中的岩性识别技术

石油勘探中的岩性识别技术在石油勘探中,岩性识别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的作用是确定地下储层的岩性类型,为油气勘探提供必要的信息。

岩性识别技术的发展,使得勘探者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储层的性质,从而提高勘探成功率。

本文将介绍岩性识别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岩性识别技术是通过一系列的勘探方法,来判断地下储层的岩石类型。

目前,在石油勘探中主要采用的岩性识别技术包括测井解释、地震反演、地球物理勘探、岩石学分析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是测井解释技术。

测井解释是指通过测井仪器在钻井过程中测量地层各项物理性质,并根据这些测量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过程。

常用的测井曲线有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声波测井曲线、电阻率测井曲线等。

通过对这些曲线的解释和分析,可以判断地层的岩性类型、含油气性质等。

测井解释技术是最常用的岩性识别技术之一,其优点在于观测范围广、数据可靠性高。

其次是地震反演技术。

地震反演技术是指通过地震勘探仪器在地表或水中产生人工地震波,然后根据地层对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特征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过程。

地震反演技术主要依赖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规律进行岩性识别。

通过地震反演技术,勘探者可以获取地层的速度、密度等信息,从而判断地层的岩性。

另外,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也是岩性识别中的重要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主要包括电磁方法、重力方法、磁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观测地下岩层中的物理场变化,来判断地下储层的岩性。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具有观测效果好、勘探范围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中。

最后是岩石学分析技术。

岩石学分析是通过对地下岩石样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等进行实验室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岩石学分析可以提供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等详细信息,从而对地层的岩性进行准确的识别。

岩石学分析技术是岩性识别中最准确的方法,但其需要采集和分析地下岩石样品,工作量较大。

总之,岩性识别技术在石油勘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井解释、地震反演、地球物理勘探和岩石学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地下储层的岩性类型进行准确判断,为石油勘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油气田地质学中的勘探技术

油气田地质学中的勘探技术

油气田地质学中的勘探技术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石油和天然气是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油气田地质学的研究和勘探技术的发展对于现代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油气田地质学分析着岩体构造与性质的掌握、储层状态与连通性的确定、油藏形成与演化的理解、烃源岩与油气成分的识别与评价、流体运移与油气聚集的规律及运移方向等诸多关键问题。

实际上,在石油勘探过程中,勘探技术更趋于成熟,细节技术也不断升级,这意味着勘探成本和效率都有所改善。

1. 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是在地下埋置火药、气枪等震源,通过记录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征,获得地下地质结构图像的一种勘探方法。

这一勘探方法已经成为石油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能够在大面积勘探工作中同时控制勘探区域的上下边界,总体上提高勘探效率。

在实际勘探中,如果能够结合地质剖面、地球物理测量、孔隙流体组成、流体渗漏性、储层膨胀性等综合地考察,这样最终勘探结果会更精细化。

2. 磁共振影像技术磁共振影像技术采用一定的磁场和放射波等对石油储层进行检测和成像。

磁共振影像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能够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以及裂缝等进行高精度的定量分析,这使得磁共振影像技术成为石油勘探中快速、有效的评估储层状况的必要手段。

3. 岩心分析技术岩心分析技术是指将钻取的地层岩芯进行精确、系统、全面分析,了解地层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岩石结构、化石生物、古地理与沉积等特征的一种勘探方法。

经过岩心分析,可对储层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对储层岩石进行精细研究,从而得出一系列的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油藏勘探与评价、油藏开发设计、油藏生产管理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

4. 井下地震技术井下地震技术是以井为观测点,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对地下结构进行探测和成像的一种技术。

与传统的地面地震探测相比,井下地震勘探能够大幅度提高勘探的效率和质量,并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储层的位置,预测油气含量。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油气田地质学中的勘探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勘探成本和效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同时大量地勘探活动未能发现重大油气田的情况也正在发生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月潜山
排量(m3/min)
基岩潜山勘探成效
静安堡潜山
辽河坳陷基岩潜山勘探成果及部署图
东胜堡潜山
茨榆坨潜山
牛心坨潜山
探明储量:4.09 ×108t
高升潜山 曙光潜山
兴隆台潜山
层位 Ar
燕南潜山
探明面积 (Km2) 197.43 69.54 21.15
探明储量 (×108t) 2.73 1.20 0.16
Pt Mz
变 质 岩 地 层 特 点
深:储层埋藏深,一般均超过3500m 硬:岩性致密、坚硬,抗压、抗张强度大
厚:含油井段长,厚度大
漏:裂缝发育、压力低,流体滤失严重
压前储层评估
变 质 岩 潜 山 压 裂 技 术
综 合 降 滤 失 技 术
综 合 控 缝 高 技 术
支 撑 剂 段 塞 技 术
高 温 生 物 酶 破 胶 技 术
10 5 0 -5 2.4 2.6 2.8 密度(g/cm 3 ) 3 3.2 混合花岗岩 混合片麻岩 片麻岩 角闪岩
ECS测井
成像测井裂缝识别图
单井储层评价流程 图 6-26
区域变质岩及岩浆岩典型 FMI 成像测井特征
技术3:裂缝预测技术
大民屯潜山叠前应力场数值模拟应变强度+裂缝方向
大民屯潜山叠前各向异性裂缝方向统计
技术1:基岩潜山岩性识别技术
3.2 3.1 3
DEN(g/cm )3混合花岗岩类 混合片麻岩类 片麻岩类 角闪岩类
2.9 2.8 2.7 2.6 2.5
混合花岗岩,兴古8井3718.50m
黑云斜长片麻岩,兴古7井2594.50m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GR(API)
兴隆台潜山测井岩性识别图版
储 层 改 造 状 况
最大压裂深度: 4700m
最大加砂量:89m3
最高施工压力: 91MPa
最高地层温度: 170℃
压后裂缝评估
陈古3井压裂施工及压后试油成果
80 70 60
压力(MPa)
排量
50 40 30 20 10 0
压力
砂排量
8 7 6 5 4 3 2 1 0 18:01:52
时间
11:36:45
层位:太古界;
12:24:02
15:08:52
15:50:32
压前日产油:1.89t。 压裂参数:挤压裂液:609m3 ,加粉陶:2.0m3 ,加砂:49m3,平均砂比:21.2% ,泵压:66-6967-65MPa ,排量:3.5-5.0m3/min。 压后:8mm油嘴,日产油27.7t,日产气9233m3,油压6.7MPa,套压6.9MPa,目前日产油57.6t,日产气 11245m3 。
屯潜山等勘探实践,“十一五”以来在潜山累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84×108t。
沈232 兴古7
低潜山成藏模式
潜山内幕成藏模式
变质岩潜山内幕油气藏特点:
①潜山由多种岩类构成;②潜山内幕存在优势岩性序列,在相同构造应力作用下,优势
岩性更易形成裂缝;③油气分布受优势岩性分布控制,呈层状或似层状分布。
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岩性组合图
大民屯潜山叠前频率衰减梯度预测裂缝发育程度
大民屯潜山叠前频率预测裂缝发育密度
技术4:钻完井技术
钻完井技术
20in×50m
优化井身结构,将技术套管下到潜山顶部,
封住上部易塌、易漏、易喷等复杂井段; 采用近平衡-欠平衡钻井技术,为潜山油气发 现作出了重要贡献; 使用无固相钻井液钻探潜山,对压力系数较低 的潜山多采用水包油钻井液;若需进一步降低密 度则采用加入中空玻璃微珠的方式,可有效地保 护了油气层。 潜山完井上采用下筛管和下套管固井两种方式。
26in×52m
水泥返至地面 10-3/4in×1330m 14-3/4in×1333m
水泥返至油顶以上300m 尾管悬挂器位于:4333m
7in×4483m
9-1/2in×4488m
阻流环位于油底以下20m 5in×4795m 6in×4800m
技术5:储层改造技术
低:渗透率极低,储油空间主要为裂隙
基岩油气藏勘探优势技术简介
(二)主要优势技术
2、基岩油气藏勘探技术
技术优势:建立了不同类型基岩油气成藏模式,创立了变质岩潜山内幕油气成藏理论,形 成了岩矿、测井、地震等岩性识别、储层定量评价、裂缝预测及区带评价等技术系列,整体处于国
内外领先水平。
实践效果:通过应用该技术,潜山储层岩性测井识别率达 90% ,储层测井识别率达 80% ,探井 钻探成功率达到60%以上,“十一五”以来累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84亿吨,建成了国内、外首例 年产百万吨级潜山内幕储层油气田。该勘探理论和技术在中亚哈萨克斯坦南土尔盖盆地变质岩潜 山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发现了三个潜山油田,并陆续投入开发。
沈281 角闪岩,兴古8井3105.80m 花岗斑岩,兴70井2460.20m
闪长玢岩,兴古7井4003.20m
煌斑岩,哈3井2250.0m
煌斑岩 连续分 布
可能煌 斑岩分 布区
潜山岩性岩矿识别图版
大民屯潜山伽玛岩性反演剖面
技术2:储层评价技术
单井储层评价成果图
25 20 15
中子(%)
常规测井
FMI测井
混合花岗岩,兴古8井3718.50m
黑云斜长片麻岩,兴古7井2594.50m
角闪岩,兴古8井3105.80m
花岗斑岩,兴70井2460.20m
岩性识别
成像测井裂缝识别
潜山叠前频率预测裂缝发育密度
2、基岩油气藏勘探技术 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结合辽河潜山特点,研究丰富了风化壳潜山成藏模式,建立了低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成藏 模式,形成了潜山内幕油气成藏理论及三项勘探技术,有效指导了辽河坳陷兴隆台潜山、大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