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山东滨州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农业2023-1244扩散,导致病害范围扩大。
同时,环境相对封闭,缺乏自然空气流通和自然光照,增加了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可能。
病原菌和害虫可以在设施内迅速繁殖,并通过气流、水流、工具或人为传播扩散。
此外,封闭性环境也使得防治措施的实施更为困难。
另外。
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风、水、土壤、昆虫、人工操作等。
这些传播途径的存在使得病虫害很容易通过不同的途径在设施内广泛传播,增加了防控的难度。
由于高密度种植和封闭环境,一旦发生病害感染,会迅速在整个设施内扩散,导致蔬菜生长大面积受影响。
2 绿色防控技术2.1 农业防治2.1.1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蔬菜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质量。
可以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浸泡10~15 min。
然后捞出种子,放入冷水中冷却,最后捞出沥干水分。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或者将种子放入10%的磷酸三钠或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15 min。
然后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捞出沥干水分。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也可以将种子放入紫外线消毒箱中,照射15~20 min。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有条件的可以将种子放入密封的容器中,用福尔马林或硫磺熏蒸,熏蒸24 h 后,将容器密封盖打开,等待容器内气体排放干净后,将种子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捞出沥干水分。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提高种子的发芽率[2]。
2.1.2制定合理轮作制度设施蔬菜轮作制度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连续种植多茬蔬菜,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蔬菜的产量、品质。
制定设施蔬菜轮作制度时,要考虑蔬菜的种类、生长周期、生长需求、病虫害防治等因素。
常见的设施蔬菜有以下3个轮作方案:①一年多茬轮作方案。
这种方案适用于生长周期较短、病虫害较少的蔬菜种类。
浅析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浅析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设施蔬菜的生产技术和规模不断发展。
然而,在高密度、高产、高效的情况下,病虫害也会随之增多。
因此,设施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显得十分必要。
一、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制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没有化学残留,对环境污染小,对人体健康无害,是一种绿色防控技术。
其中,微生物制剂是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态稳定性,防止有害生物大量繁殖。
生物制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单一菌株制剂,例如拮抗微生物和生物杀虫剂等;二是混合制剂,例如“蛋白”等多菌株制剂。
植物提取物是指从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用于植物病虫害防治。
它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无残留等特点。
可制作成悬浮液、乳剂、粉剂、水剂等形式,便于施用。
例如,茶树精油可以防治多种蔬菜害虫,薰衣草油可以防治蚜虫,佛手柑酮可以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等。
物理防治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手段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主要包括温度处理、低温保鲜、电磁辐射、气体灭菌等。
其中,温度处理是常用的物理防治技术,例如利用高温蒸汽对设施内进行消毒处理。
低温保鲜也是一种物理防治技术,例如在冷库中将设施内的果蔬低温贮存,防止果蔬腐烂。
智能防治技术是指利用传感器、诊断系统、远程监控等智能化手段对设施内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传感器可以监测温度、湿度、氧气、CO2等信息;诊断系统可以自动识别病虫害和病害类型;远程监控可以实时监控设施内情况。
通过智能防治技术,可以实现自动施药、自动控温、自动通风等,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总之,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多种手段。
不同的防治技术可根据生产需要综合运用,形成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案。
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设施蔬菜生产的安全,还可以实现环保、健康、高效的生产模式。
【精品】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精品】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随着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蔬菜病虫害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有效遏止蔬菜病虫害高发态势,一方面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教育和引导基层广大群众逐步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另一方面要以设施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为依据,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态、物理防治为手段,科学规范使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实现设施蔬菜生产绿色化目标。
1、大力实施农业防治措施(1)选用抗(耐)病虫良种通过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有目的选择适合我县栽培条件的国内外优良品种,增强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实现高产高效目标。
如甘蓝以美味早生、中日友好等品种为主;花菜以太白、高雅、鲜花70 等品种为主;大白以夏阳50、东方明珠等品种为主。
(2)合理轮作倒茬同科蔬菜均有相同或相似的病虫害,因此设施蔬菜栽培最好进行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
(3)及时清洁田园在播种或定植前,结合深翻整地,及时清除残枝败叶及病残体,铲除周边杂草,消灭病虫中间寄主,生产过程中晴天中午及时摘除病老残叶、残花等病残体,减少病虫危害。
(4)选择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处理选用种子时最好选用包衣种子,非包衣种子播种前选晴天晒种2-3 天,通过阳光照射杀灭附着在种皮表面的病菌。
茄果类、瓜类蔬菜种子 55℃温水浸种10-15 分钟,豆科或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可用 40-50℃温水浸种 10-15 分钟,或用 10%盐水浸种 10 分钟,可将种子里混入的菌核病、线虫卵漂除或杀死,防止菌核病和线虫病发生。
(5)培育无病虫壮苗选择背风向阳地块作为苗床,育苗前及时清除苗床内残根败叶和杂草。
育苗时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营养土配制时要采用无病菌床土,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施用少量无机肥,播种前要进行苗床土消毒处理,出苗后加强苗床管理,定植时选用优质适龄壮苗。
浅析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浅析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科学技术方法,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
的改善,坚持以安全、有效、绿色为主,采用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剂、机械、药物等多种
联合防控措施,有效防控和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节约农药投入,农药残留少,维护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技术。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落实现代防控技术
体系,建立种植管理的科学技术模式。
采取新技术、新设备等现代防控技术,有效改善病
虫害管理,减少投入、增加产量,完善病虫害防控组织体系,构建整体管理体系,提升防
控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二是重点发展绿色防控技术,配套推广和应用,力求实现两手抓、两手硬,从根本上控制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采用农药实施有针对性的调控和控制,合理
把握防治时机,有效控制病虫害,重点开展基于遥感和农业信息化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工作;三是完善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服务,不断开发安全、有效、高效的新型防治
技术产品,加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基本上,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可以从植物健康管理的角度,合理组
织日常工作,使用合理的防控措施,合理使用农药和植物保护剂,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改善农作物产量品质,为农业高效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未来,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
控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将为中国的蔬菜种植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决策,提高作物种植的效益,提升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应 针对病虫 害发生 的规律 ,选择适
中。靖边县蔬菜种植业发展较为 良好 , 接供与作物的根部土壤中 ,也 可随水施 当薄弱的时机进行施药 。在蔬菜进行播
对 当地经济 的发展带来 了很大的推动作 肥 ,能够起到节水增产 、减少肥料利用 种或 移 栽之 前 ,对 栽 培 环境 、土壤 处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 防控 技术
李曙霞 ’ 席鸯鸯
靖 边 县水 资 源 和 土地 资源 非 常丰 温室进行保温 、增光 以及通风降湿 ,确
目前靖边县对于蔬菜的病 虫害利用
富 ,其气候 条件 良好 ,四季明显 、气候 保 育苗 生长齐 、匀 、壮 。如育苗期 间发 农药 防控 占大部分 ,基于此现象 ,要 运
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 。
上正大力推广嫁接技术 ,对于作物 出现 及性能进行了解 ,以便 能针 对蔬菜病虫
1 农业防控措施
枯萎病 、黄萎病能够有效 的控制病虫害 害进行合理施药。
在蔬菜种植 中对病虫 害绿色 防控应 的发生 。通过近年来 的调查 ,靖边县在
4.2 针对病虫害特点 ,适 当用药
对蔬菜种植 园要合理安排 品种 ,并 防控手段对蔬菜病虫害 的绿色 防控。种
在使用农药 时 ,应选择高效低毒 、
进行合理布局 以及轮作。适当的轮作手 植户应根据 自身种植品种以及种植 各方 易降解 、低残 留以及对人 、畜安全并不 段是 防治蔬菜病虫害发生 的有效办法 , 面条件进行合理选用 ,及时发现蔬菜病 产生毒 副作用 的的农药制剂 。可尝试使
种病虫害发展的繁盛时期 ,合理安排时 病虫害的物理防控措施 ,比如防虫网阻隔、 重点在于根茎基部;对于防止蚜虫病时应
间 ,尽量减轻病虫害的危害 。
浅析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浅析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设施蔬菜是指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进行种植的蔬菜。
由于种植环境受限、病虫害易发等特点,设施蔬菜的病虫害防控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利用生物、植物、微生物等天然敌害因子,或者利用物理手段来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浅析。
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与病虫害有关的天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阻滞剂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可以通过引入天敌昆虫和寄生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引入天敌寄生蜂来控制滨海棉蚜的数量,可以有效地防止其对设施蔬菜的危害。
利用生物菌剂也可以防治病害。
利用拮抗菌可以控制霜霉病、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
通过合理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利用植物抗病虫害技术。
植物抗病虫害技术是通过选择具有抗病虫害性状的植物品种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选育抗逆境品种来降低病害的发生,或者选育具有抗虫性的蔬菜品种来降低虫害的危害。
利用植物间作和轮作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如果设施中种植番茄,可以在周围种植一些马齿苋、蒜苔等植物作为病虫害的适宜宿主,吸引害虫,减少害虫对番茄的危害。
通过利用植物抗病虫害技术,能够降低疫情的风险,提高设施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的使用。
采用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使用红外线灯吸引害虫,然后利用电击或粘板捕捉害虫,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利用高温、低温、辐射等物理因素也可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通过采用物理防治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还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环境、提高设施蔬菜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中,不同的防治技术可以结合运用,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浅析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浅析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设施蔬菜生产的病虫害问题一直存在,传统的防治方法往往会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满足人们对绿色、环保、健康的蔬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设施蔬菜生产企业开始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来解决病虫害问题。
本文就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浅析。
一、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是指使用物理手段,如冷热、光照、超声波、电击等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其中,冷热防治是比较常见的方法,可以通过加强通风、散热等方法调节设施内部温度,以达到杀灭病虫害的效果。
此外,光照也是可以利用的手段,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红外线等辐射波段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生物防治剂、天敌、寄生性植物、病菌等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其中,生物防治剂是比较常见的方法,它是从天然资源中提取的微生物、酶、植物提取物等,可以杀灭或抑制病虫害生长繁殖。
此外,引入天敌、寄生性植物等也是常见的生物防治技术,它们可以对设施内的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三、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技术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可以通过增加栽培密度、合理分配施肥、优化光照通风等手段降低其发生的几率。
例如,增加栽培密度可以减少空气和光线的漏失,提高温度和湿度,对于一些病虫害而言,这样的条件并不利于它们的生长繁殖。
合理分配施肥也可以调节设施内的营养水平,从而影响病虫害的寄生和传播。
此外,优化光照通风也是减少设施内病虫害的有效手段,适当增加通风量和光线强度,利用光谱调控技术可以改善设施内气氛和气候环境,提高生长环境质量,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四、绿色育苗技术绿色育苗技术是在种苗生产过程中应用的一种绿色、环保的技术,它通过优化育苗机房、灭菌消毒等措施,保证了种苗的质量和健康程度,防止种苗在出圃、移栽过程中带病入温室,从而减少设施内病虫害的发生。
总之,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较传统防治手段更为环保、健康,是现代设施蔬菜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现状与问题思考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现状与问题思考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年第09期设施蔬菜生产是设施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人为改变了温室大棚内的环境条件,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蔬菜病虫害发生概率。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只有严格按照要求组织生产和管理,通过物理、生态、生物等技术手段完全可以达到绿色AA标准或有机标准生产要求。
1设施蔬菜生产分级中国设施蔬菜生产分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绿色AA食品和有机食品等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管控力度的增大,群众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以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为主的设施蔬菜种植行业发展迅速。
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生产均需要严格管控农药、肥料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加强设施蔬菜生产全过程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满足蔬菜质量管控的重要途径。
2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2.1肥料选择目前,设施蔬菜以高端绿色或有机生产方式为主,因此,主要选择有机肥料及符合绿色或有机生产要求的其他肥料。
适宜的肥料可以增加土地肥力,并且防控蔬菜病虫害。
有机肥以人畜粪便、工业生产废弃物和沤肥为主,在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消毒工艺杀死肥料中的虫卵、杂草等有害生物和病菌,降低蔬菜病虫害发生率,然后通过堆肥使其发酵催熟,降解有机污染物和生物污染源,形成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可以为蔬菜提供氮磷钾等各类养分,并改良土壤,为设施蔬菜种植提供优质土地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有机肥料能够为蔬菜生长提供的各类养分有限,因此,仅仅依靠有机肥料很难实现蔬菜高产,还需施加适量化学肥料或生物肥料,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避免盲目追求产量而影响土地性能和蔬菜质量。
尤其是在有机种植方式下,任何不符合要求的肥料都可能影响蔬菜有机品质认定,甚至影响到生产企业的绿色或有机认证,因此,必须科学选择肥料以适应设施蔬菜生产管理的不同要求。
近年来,中国生物肥料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以蔬菜生长所需氮元素为例,一般的种植技术均需要通过有机肥和无机肥共同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但是豆科植物所具备的固氮功能使其可以直接从空气中固氮,减少了对氮元素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淄博市蔬菜办公室
蔬菜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其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设施蔬菜由于常年连作,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已成为制约设施蔬菜生产的严重障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蔬菜的卫生、营养、安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生产优质安全的无公害、绿色蔬菜已成为蔬菜生产的基本要求。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协调利用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生产,不利于病虫害发生为害的生态环境,把蔬菜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以内,达到优质、高产、高效、无害的目的。 一、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无公害蔬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基础。采用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生态环境条件,增强蔬菜植株的抗逆性,减轻病虫为害。 1、选用抗(耐)病虫品种。选用抗(耐)病虫品种是防治蔬菜病虫害最根本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各地可以结合当地种植的蔬菜种类和病虫发生情况,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品种,减轻病虫为害。 2、种子消毒。无公害蔬菜生产应进行种子消毒,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如黄瓜,其种子可用55℃温水浸15分或50℃温水浸20~30分钟),或采用药剂拌种和种衣剂包衣等方法进行种子处理。 3、培育无病壮苗。育苗场地应与生产地隔离,防止生产地病虫传入。育苗前苗床要彻底清除枯枝残叶和杂草。可采用营养土营养钵、压缩型基质营养钵、穴盘基质育苗。加强育苗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最后汰除病苗,选用无病虫壮苗移植。有条件的最好多工厂化育苗基地购买。 4、清洁田园。病虫多数在田园的残株、落叶、杂草或土壤中越冬、越夏或栖息。定植前,结合整地收拾病株残体,铲除田间及四周杂草,拆除病虫中间寄主。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及时摘除病虫危害的叶片、果实或全株拔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5、合理轮作、间作套种。蔬菜连作是引发和加重病虫为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生产中按不同的蔬菜种类实行有计划的轮作倒茬、间作套种,既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肥力,又可减少病源虫源积累,减轻危害。夏季休闲期间种植一茬大葱,能够减轻果菜类蔬菜的真菌、细菌和线虫病害。 6、深耕晒垡。栽培设施休闲期间进行深耕,可将土表的蔬菜病残体、落叶埋至土壤深层腐烂,并将地下的害虫、病原菌翻到地表,受到天敌啄食或盖地膜高温杀灭,从而降低病虫基数。而且使土壤疏松,有利于蔬菜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逆性。 7、科学施肥。合理施肥能改善植物的营养条件,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施肥不当将导致营养失调,降低植株的抗病能力。氮肥过多会加重病虫的发生,如茄果类蔬菜绵疫病、烟青虫等为害加重。土壤中磷元素过多,将阻碍钾、铁、锌、铜、钙等元素的吸收和移动,易发生病毒病;缺少了微量元素容易引起某些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如土壤中缺少硼,蔬菜就容易发生根腐和芹菜茎裂等病害。施肥应以有机肥、生物肥为主,合理配施化学肥料;化肥施用要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及各种微肥。施足底肥,勤施追肥,结合喷施叶面肥,杜绝使用未腐熟的肥料。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可招致蛴螬、种蝇等地下害虫为害加重,并引发根、茎基部病害发生。 8、嫁接防病。嫁接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地减轻了许多蔬菜病虫害的为害。瓜类、茄果类蔬菜嫁接可有效地防治瓜类枯萎病、茄子黄萎病、番茄青枯病、番茄根结线虫等多种病害。 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防治手段,可以取代部分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且不污染蔬菜和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它包括利用天敌和使用微生物及代谢物制剂等控制蔬菜病虫害。 1、利用天敌。即利用菜田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控制蔬菜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应用于蔬菜害虫防治的有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和赤眼蜂(防治菜青虫、棉铃虫)等。 2、利用微生物活体及其分泌物(抗生素等)制剂防治蔬菜病虫害。这是目前最常用的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多功能菌剂防治土传病害,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蔬菜害虫,阿维菌素(虫螨克)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斑潜蝇等,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防治菜青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防治多种蔬菜的软腐病、角斑病等细菌性病害。 3、植物源杀虫剂。如鱼藤、除虫菊、巴豆、苦参、苦楝、川楝、烟碱等可防治多种蔬菜害虫。近年来,国内外还研究开发出了许多植物性农药制剂,如2.5%鱼藤酮乳油、0.2%苦参碱水剂、27%油酸烟碱乳油等。 4、昆虫生长调节剂和特异性农药。这一类农药并非直接“杀伤”害虫,而是干扰昆虫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作用,使害虫缓慢而死,并影响下一代繁殖。这类农药对人畜毒性很低,对天敌影响小,环境相容性好,如除虫脲、氯氟脲(抑太保)、特氟脲(农梦特)、氟虫脲(卡死克)、丁醚脲(保路)、米螨、虫螨腈(除尽)等。 三、物理防治
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用高压汞灯、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进行诱杀。 2、糖醋液诱杀。糖醋液的配制:白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9份,90%敌百虫原粉1份调匀,放在盆内。每亩放2盆,盆底距地面0.6米,每天要补充适量的醋。试验结果表明,糖醋液对小地老虎成虫的防效略低于黑光灯,平均防效为68.42%。 3、色板、色膜驱避、诱杀。即利用害虫特殊的光谱反应原理和光色生态规律,用色板、色膜驱避、诱杀害虫。在棚内铺设或悬挂银灰色膜可驱避蚜虫。利用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对黄色的趋性,在棚内悬挂黄色捕虫板以粘住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 4、防虫网隔离技术。防虫网是一种采用添加防老化、抗紫外线等化学助剂的优质聚乙烯原料,经拉丝织造而成,形似窗纱,具有抗拉力强度大、抗热耐水、耐腐蚀、耐老化、无毒无味的特点。设施通风带用防虫网覆盖,将害虫拒之于网外,基本上能免除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多种害虫的为害,控制由于害虫的传播而导致的病毒病的发生。 5、太阳能土壤消毒。在夏季高温休闲季节,通过较长时间覆盖塑膜来提高土壤温度,籍以杀死土壤中的害虫和病原微生物。太阳能土壤消毒技术不断发展完善,与其它措施结合,形成了各种形式的适合防治不同土传病害的太阳能土壤消毒技术,如石灰氮-太阳能消毒技术。 在夏季日光温室休闲期间,每666.7m2日光温室均匀撒施石灰氮80kg,麦秸、稻草(铡成小段)、麦壳等未腐熟的有机物1-2吨,深耕两遍使石灰氮、有机物与土壤混均,起垄做畦,垄高约30cm,畦宽约60-70cm,用透明薄膜(无破损旧膜也可)将土壤表面完全封闭,从薄膜下往畦间灌满水,直至畦面充分湿润为止,但不能一直积水。修理温室破损处,将温室完全封闭,持续15天左右。消毒完成后,翻耕土壤,凉晒5-7天后方可定植作物。 6、合理调控棚室内的温湿度防治病害。棚室内的温湿度是蔬菜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合理调控棚室内的温湿度,使其有利于蔬菜生长,不利于病害的发生,从而达到防病高产的目的。如采用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等。同时还可采用无滴膜、铺地膜、铺稻草、膜下灌水,降低棚室湿度,控制病害发生。 四、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仍是目前防治病虫害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无公害、绿色蔬菜并非不使用化学农药,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严格控制禁用、限用农药的使用和严格控制蔬菜的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是保证化学农药不超标的重要措施。 1、严禁在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有“三致”作用的农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2、适时对症用药,讲究施药技术。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预报,结合病虫发生特点,选择有效药剂和最佳防治时机,对症用药,适时用药。积极推广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大力推广烟雾剂及粉尘剂等高效剂型。 粉尘剂喷药不用水,相对降低了棚室的湿度,还解决了阴雨天棚室不能喷雾防治的难题。喷粉时间,晴天要在早上或傍晚,不可中午喷粉,阴天雨天可全天喷施。 利用烟雾剂防治棚室瓜菜病虫害具有简便省力、药效好、避免棚室内湿度增加、用药成本较低、农药残留少等特点,是棚室瓜菜病虫害防治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若使用不当易出现防效降低或引起瓜菜药害等问题,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意保持棚室密闭,防止烟雾从破缝中漏散,降低药效。二是注意在后走道多点分布。棚室内使用烟雾剂应在棚室内靠北墙的后走道上,烟雾剂的放置位置不要紧靠瓜菜,更不要放在前沿及行间,以免引起药害。面积为1亩的日光温室,烟雾剂在后走道至少均匀分布4-5个点。三是注意使用时间。由于烟雾剂在沉积过程中具有拒避热体的特点,使用烟雾剂最好在傍晚日落之后到早晨日出之前进行。四是注意重复使用。利用烟雾剂防治棚室瓜菜病虫害,一般隔5-7天熏1次,连熏2-3次,尤其在防治虫害上。例如,用蚜虱螨烟雾剂防治棚室白粉虱,因其对白粉虱成虫防治效果好,而对若虫效果差,所以熏完1次后,隔5-7天,待若虫孵化变成成虫后再熏1次,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3、科学合理复配混用,轮换交替用药。对同一种类的病或虫,用对症的几种或几类农药轮换交替使用,可避免或延缓病虫抗药性。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合理复配混用,可起到扩大防治范围,兼治不同病虫害,降低毒性,增加药效,延缓抗药性产生等效果。如Bt与阿维菌素、菊酯类农药混用,既降低化学农药用量,又扩大杀虫谱,既能提高Bt前期防效,又延长持效期。 4、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做到科学安全合理用药。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同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证人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