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2014年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提出制定河南省地方标准《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2015年6月被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入《2015年度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豫质监标发〔2015〕122号),由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二)起草单位起草单位: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主要起草人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李琳女硕士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规程统筹设计冯振群男农艺师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环境条件资料查阅卢清男农艺师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农业防控技术资料查阅翟清云女硕士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查阅整理实际调查总结李高飞男硕士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设施内环境调控资料查阅李艳楠女硕士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物理防控技术资料查阅张波男农艺师济源市农业局生物防控技术措施设计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为了提高我省葡萄产业标准化水平,为葡萄病虫害防治提供标准技术支撑,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健全河南省绿色葡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体系。
设施葡萄生产集约化程度高,管理精细,种植稠密,肥水充足又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之其抗逆性和补偿功能差,致使病虫害种类繁多、混合发生且集中危害,防治不及时极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绿色葡萄生产顺应了广大民众的强烈诉求,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消费观念和新的饮食文化。
绿色防控技术是根据葡萄园生态系的特点,充分利用系统内的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将生态、农业、物理、生物调控以及无公害农药等多种措施进行科学、系统的组装,并加以优化集成,尽可能减少外部物质与能量消耗,达到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目的,把葡萄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使葡萄中的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和国际允许的范围内。
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家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产业政策。
葡萄种植常见病虫害及绿色防治技术

葡萄种植常见病虫害及绿色防治技术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新疆葡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霜霉病等。
文章分析了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病虫害防治的绿色防控措施,形成了农业防治 + 物理防治 + 生物防治综合防治体系,为葡萄的优质安全生产提供基础。
关键词: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1 葡萄种植常见病虫害1.1 炭疽病葡萄炭疽病主要发生于葡萄成熟期,因此通常在每年的月便有发病迹象,伴随着季节的更替,葡萄炭疽病发病盛期为8-9月。
在这段时间葡萄炭疽病迅猛发展,病害控制难度高。
主要危害葡萄的果粒,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逐渐引起葡萄果粒萎缩甚至直接腐烂。
在葡萄着色期,葡萄炭疽病的扩散速度达到最快,可见葡萄粒上附着病斑,并且逐渐覆盖果实表面直到果实腐烂。
葡萄炭疽病传播媒介为风或雨,因此在果实成熟时若遭遇雨季,发生炭疽病的风险较高。
1.2 黑痘病葡萄黑痘病在葡萄的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但春季发生最重,秋季植株发新梢后又出现一个发病高峰。
主要以菌核和菌丝在发病的新梢、卷须或枝条上越冬。
主要为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幼果、嫩叶、嫩梢、卷须等,先侵染新梢和嫩叶,然后扩展到果实和卷须上,果园低洼潮湿、多雨、排水不良、偏施氮肥,造成徒长,通风透光差等都有利于病害发生,果实病斑呈乌鸡眼。
1.3 霜霉病与葡萄炭疽病一样,葡萄霜霉病的传播媒介也是风和雨,因此该病在夏季雨季时发生率较高,并且传播速度快。
葡萄霜霉病通常在6月上旬便可发病,7月为发病盛期,该病害主要危害葡萄的新芽与叶片。
感染霜霉病的葡萄枝蔓,叶片可见半透明的病斑,然后逐渐由半透明的斑点发展成褐色的三角状病斑。
而感染霜霉病的新芽通常会形成一层乳白色的霜层,并对新芽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如果霜霉病感染未成熟的果实,会导致葡萄逐渐萎缩并脱落。
即便在寒冷的冬季,霜霉病的病菌依然能够凭借卵孢子在患病的病枝上存活。
1.4 白腐病葡萄白腐病是一种高温高湿型病害,夏季的高温多雨有利于该病的发生,秋季果实转色后盛发。
设施温室葡萄病虫害物理防控技术

设施温室葡萄病虫害物理防控技术1 运用色板诱杀与灯光诱杀技术黄板诱杀虫害技术:设施温室葡萄萌芽后,于设施温室内按30~40张/亩(667平方米/亩,下同)的标准悬挂规格为30cm40cm的黄色粘虫板,悬挂位置高于葡萄枝叶10cm,用以诱杀危害葡萄的蚜虫、白粉虱等害虫。
如若黄板已经粘满害虫,要及时更换黄板。
蓝板诱杀害虫技术:葡萄进入萌芽期后,在设施温室内按30~40张/亩的标准悬挂规格为30cm40cm的蓝色粘虫板,悬挂位置要高于葡萄枝叶10cm,用以诱杀危害葡萄的蓟马等害虫。
如若蓝板已经粘满害虫,要及时更换蓝板;频振式杀虫灯技术:采用功率为30W、输入电源为220V的杀虫灯,悬挂杀虫灯的标准是1~2个/亩。
频振式杀虫灯的接虫口距离地面以100~150cm为宜,每天的开灯时间以当日上午9时至次日清晨4时为宜[2]。
2 性诱剂诱与饵料诱杀技术采用性诱剂诱杀危害葡萄的虫害,采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性诱剂的诱芯,置入预先配套的诱捕器内,悬挂标准是2~3个/亩,挂放位置位于地面上80~100cm处,每20~30d更换1次诱芯,对已经诱捕到的害虫及时予以销毁处理;在设施温室内按5~6个/亩的标准挖长、宽、深各为30cm30cm20cm的坑,将经过30~40d厌氧发酵过的牛羊马粪等置入,可将危害葡萄根系的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消灭掉。
3 糖醋液与草木灰液诱杀治虫技术配置糖醋液诱杀危害葡萄的害虫,将白糖、米醋、白酒和清水按1:4:1:16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按6盆/亩的标准悬挂,并与性诱剂进行配合应用,对于诱集到的害虫要及时予以清除,每5~7d更换1次新的糖醋水溶液;此外还可以将草木灰和水按1:5的比例进行配置,浸泡时间为24h,取出滤液后在葡萄植株上进行喷洒,可有效防治蚜虫等[3]。
葡萄园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绿色防控技术

果农之友2023.12绿色植保葡萄栽培具有成形容易、结果早、见效快的优点。
近年来,由于葡萄种植比较效益高,葡萄面积发展迅猛,已成为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优势特色产业。
为了进一步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果品,现将葡萄园绿色防控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应用。
1基本原则葡萄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勤检查、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
从葡萄的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害。
2主要病虫害病害主要有黑痘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图1)、白腐病、炭疽病、酸腐病、褐斑病等。
虫害主要有绿盲蝽、斑衣蜡蝉、二斑叶蝉、金龟子、透翅蛾、吸果夜蛾等。
图1葡萄霜霉病叶片危害症状3防治措施3.1农业防治应优先采用农业防治。
主要措施有:秋冬季和初春,及时清理病僵果、病虫枝条、病叶等病害组织,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果园初侵染菌源和虫源;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穗、病叶,带出果园集中深埋;加强夏季栽培管理,避免树冠郁蔽。
3.2物理防治主要方法有:果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悬挂粘虫板(图2)和树干涂白诱杀害虫;搭建防虫、防鸟网、树上挂废弃的碟片等措施预防鸟害;采取果实套袋,既可切断病菌传播途径又可避免鸟危害果实。
葡萄园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绿色防控技术杨红蕾,董维新,王晓军(宝鸡市陈仓区桑果工作站陕西宝鸡721300)摘要:葡萄的病害主要有黑痘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酸腐病、褐斑病等;虫害主要有绿盲蝽、斑衣蜡蝉、二斑叶蝉、金龟子、透翅蛾、吸果夜蛾等;自然灾害主要有冷害、风害、鸟害、日灼等。
葡萄园病虫害绿色防控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科学防灾减灾。
关键词:葡萄园;病虫害;自然灾害;绿色防控图2葡萄园悬挂粘虫板,诱杀葡萄白粉虱76果农之友2023.12绿色植保3.3生物防治使用BT 、白僵菌等真菌及其制剂防治葡萄透翅蛾。
葡萄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措施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1 页 共 1 页葡萄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措施随着经济进展,生活提高,人们对绿色葡萄生产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葡萄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成为生产绿色食品的关键。
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主要有5条:1、植物检疫:选用抗病性强品种,从外地引进的苗木均进行严格检疫,防止危急性病虫害的集中。
2、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通过对肥水管理,合理掌握负载量,避开大小年,保持树势健壮,提高树体对病虫害的反抗力量;准时绑蔓、摘心,修剪副稍,改善园间通风、透光条件,恶化病虫生存环境;清洁田园,刮除老蔓老皮,中耕除草,病虫枝叶果实一律带出果园集中烧毁,压低病虫发生基数。
3、物理防治:诱杀成虫,于4月上旬在果园内安装黑光灯、频振式或太阳能杀虫灯、糖醋液诱杀害虫,利用黄板诱杀葡萄叶蝉越冬代成虫。
人工捕杀,于傍晚金龟子成虫发生期,利用其假死习性人工振落捕杀。
4、生物防治:最重要的是爱护利用天敌,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现已查明我地葡萄园内天敌种类超过40种,推行不施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农药是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措施之一;此外使用生物农药,如:灭幼脲、苦参碱、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等。
5、化学防治:在做好病虫害猜测预报的前提下,虫害要确定发生期和发生量,如:绿盲蝽防治把握在卵孵化盛期,叶蝉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后施药。
病害要以防为主,施药不脱节,在发病前期,视气候条件定喷药时间和喷药次数。
选准药剂,留意选用生产绿色食品的葡萄园允许使用和限制使用的杀虫、杀菌剂,不得使用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不任意加大用药量,喷药时认真、周到,留意果穗、叶片和枝条间紧靠部位,药液要喷透。
连片果园最好能实行统一防治,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
果实采收前,视平安间隔期停止施药。
设施葡萄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葡萄;病害;防控技术
S663.128 B 1001-0009(2012)07-0145-02
第一作者简介:唐永清(1974-),女,新疆伊犁人,本科,副研究员,
现从事果树植保工作。E-mail:tangyongqing@126.com。
2012-01-1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1]朱发英,牟德生,张兆铭,等.武威绿洲日光温室葡萄主要病害发生
规律及综合防治[J].甘肃林业科技,2011(3):46-47.
@@[2]王恩琪.安泰生对葡萄病害防治效果[J].烟台葡萄病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果树,2007
设施葡萄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唐永清 韩有刚
伊犁农四师农科所,新疆伊宁835000
简述了葡萄霜霉病、白粉病、根癌病、毛毡病的发生特点,在防治适期,科学合理使用
绿色产品允许的农药,采用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设施葡萄绿色防控技术,能有效地控制
病害的发生危害,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优质绿色的葡萄产品。
(3):34-35.
@@[4]蔺创业.敦煌葡萄病害种类调查及防治对策[J].落叶果树,2011(2):
32-33.
Green Control Techniques of Facilities Grape Diseases
TANG Yong-qingHAN You-gang
绿色食品(葡萄)绿色防控技术指南

绿色食品(葡萄)绿色防控技术指南1. 生产概况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葡萄是深受大众喜爱的著名水果作物,其营养丰富,鲜食或制成葡萄干或酿酒等,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在我国,除香港与澳门外,各省区均有露地和设施葡萄种植,面积约1200万亩,其中以xx 种植面积较大。
目前,葡萄绿色生产中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病虫害发生危害严重,绿色防控技术不科学完善或某些高效防控技术未得到有效推广等,影响了葡萄的产品质量,因此为服务葡萄绿色生产,制定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南。
2. 常见病虫害2.1 病害主要病害:霜霉病(病原为葡萄生单轴霉)、白粉病(病原为葡萄钩丝壳菌)、灰霉病(病原为灰葡萄孢)、病毒病(病原为葡萄卷叶相关病毒GLRaV、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葡萄扇叶病毒GFLV等)。
次要病害:炭疽病(病原为炭疽菌属)、白腐病(病原为白腐盾壳霉)、黑痘病(病原为痂囊腔菌)、根癌病(病原为葡萄土壤杆菌)等。
2.2 虫害主要害虫:蓟马(优势种为烟蓟马)、螨类(优势种为葡萄短须螨)、鳞翅目类Lepidoptera。
次要害虫:蚜虫、蚧壳虫类(优势种为葡萄粉蚧)、金龟子类(优势种为白星花金龟)等。
2.3 草害牛繁缕、狗尾草、牛筋草、香附子等。
3.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植保方针,在做好田间监测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农业措施、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及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实现控制葡萄病虫害和达到葡萄安全生产的目的。
4. 农业防治4.1 抗性品种各地依据栽培条件和区域适应性,结合市场需求,选用对霜霉病、灰霉病、黑痘病等具有较好抗(耐)性品种。
抗霜霉病可选择:金星无核、醉金香、黑美人、阳光玫瑰、北醇、克瑞森、信浓乐、京亚等。
抗白粉病可选择:“瑞都”系列品种、无核翠宝、北冰红等。
抗灰霉病可选择:巨优2号,烟葡一号、新雅、红宝石、小芒森、巨峰等。
抗炭疽病可选择:巨峰、红巴拉蒂、美人指、阳光玫瑰、夏黑等。
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课件

葡萄常见病害之八 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
为害对象: 主要为害葡萄的果粒、叶片、 新梢及卷须等绿色幼嫩组织,以 果实受损失最大;叶片老熟和果 实着色后很少发病。 发病特点: 高温干旱的夏季闷热天气有 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栽植过 密,管理粗放,通风透光不良等 都有助于发病。
穗轴褐枯病
为害及发生特点 为害幼嫩的花蕾、穗轴和幼果,使其萎缩、 干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巨峰葡萄一般减产 10~30%,严重时减产50%以上。 病菌在结果母枝和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 当花序伸出至开花前后,病菌借风雨传播, 侵染幼嫩穗轴及幼果。果粒长到黄豆粒大小时, 病害停止侵染发病。
最初褐色,水渍状小病斑
4 、 近 成 熟 期 , 用 好 力 克 3000 倍 液 喷 雾 或 者 喷 凯 润 2000倍进行治疗,重点喷果穗,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非 常理想。
5、套袋葡萄套袋前和摘袋后,用好力克4000倍液浸 穗,预防果穗病害效果很好。
炭疽病药剂防治方法
萌芽前:波美5度石硫合剂 落花后:喷安泰生800倍或福美双600倍液 套袋前:用安泰生800倍液+施保功2000倍单独喷 果穗后套袋 幼果膨大后:喷安泰生800倍液和福美类农药交 替使用。天气旱20天一遍,降雨多10~12天一遍。 着色后:用好力克3000倍液单喷果穗。叶面喷70 %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间隔10~15天一次,连喷2~ 3次。 摘袋后:用好力克3000倍液单独喷果穗。
葡萄常见病害之三 白腐病
白腐病为害特点
危害最大,造成损失 最重的病害。
主要为害果实,也为 害新梢、叶片。
常年发生,一般年份 减产15-20%,流行年份达 60%以上,甚至绝收。
白腐病发生特点
1、发病早晚、轻重与降雨关系密切 : 雨季早,发病早;雨量大,发病重;雨季长,发病 持续时间长。每逢雨后就出现一个发病高峰。特别是遇 暴风雨或冰雹,常引起大流行。 2、发病早晚、轻重与栽培方式关系密切: 果穗距地面越近发病越重。 3、发病早晚、轻重与组织成熟度关系密切: 不能在幼果上发病,只能在果实开始着色成熟时发 生,而且越接近成熟,发病越重。 4、病菌在地表及病残体中越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14年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提出制定河南省地方标准《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2015年6月被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入《2015年度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豫质监标发〔2015〕122号),由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二)起草单位
起草单位: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三)主要起草人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为了提高我省葡萄产业标准化水平,为葡萄病虫害防治提供标准技术支撑,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健全河南省绿色葡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体系。
设施葡萄生产集约化程度高,管理精细,种植稠密,肥水充足又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之其抗逆性和补偿功能差,致使病虫害种类繁多、混合发生且集中危害,防治不及时极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绿色葡萄生产顺应了广大民众的强烈诉求,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消费观念和新的饮食文化。
绿色防控技术是根据葡萄园生态系的特点,充分利用系统内的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将生态、农业、物理、生物调控以及无公害农药等多种措施进行科学、系统的组装,并加以优化集成,尽可能减少外部物质与能量消耗,达到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目的,把葡萄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使葡萄中的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和国际允许的范围内。
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家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产业政策。
本项目制订的目的是根据葡萄上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用多项绿色防控措施进行集成应用,提高总体控制效果,最终确保葡萄生产安全、品质安全,从而减少农业污染,达到环境效益、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的统一兼顾。
三、主要起草过程
在制订本标准过程中,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与济源市农业局、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等多方协作,认真总结我省多年来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经验,经过反复论证而确定本标准的各项指标。
初稿形成以后,编写小组通过讨论、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发往河南省其他地市的园艺工作站、经济作物推广站等基层站所,同时还向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科学院、南阳市农业局、河南省科学院化学所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征求意见,按照专家的意见认真修改后最终形成送审稿。
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
关系
本标准按照GB/T.1-2009给出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标准内容。
本标准主要是根据《鲜食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32/T 1336-200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以及相关标准进行编写,并结合当地的试验调查以及其他地区的意见和建议,完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任何矛盾和冲突,是相一致的。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本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主要参考了《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NY/T 5088-2002、《鲜食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32/T 1336-2009等,并通过查询、访问和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我省葡萄生产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发生较重的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黑痘病、白粉病、酸腐病等;发生较重的虫害有:蓟马、蚜虫、绿盲蝽、透翅蛾、桃蛀野螟、粉虱、红蜘蛛、二星叶蝉等;发生较重的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蝼蛄等。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编写该规程,其内容主要包含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条件、主要病虫害、防治原则、设施内环境调控、绿色防控等多方面内容。
河南省当前葡萄生产中,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应用较少。
由于广大果农对葡萄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发病条件等方面了解的不够,盲目使用农药,长期超剂量施用农药,使病虫害的抗药性明显增强,病虫害防治效果普遍较差,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为主,结合河南省各地葡萄生产实际,总结多年来一线工作经验,紧密联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以及省内多个地市的园艺工作站、经济作物推广站等技术推广部门,多方征求果树专家意
见,编写制订出一套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对防治过程中施用的药剂种类、浓度、使用方法等都有具体的规定,便于操作,为绿色葡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以确保葡萄的食用安全。
3术语和定义
3.1绿色防控
绿色防控,是在2006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基础上,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现阶段植物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可采用的技术措施,形成的一个技术性概念。
8绿色防控
主要采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
8.2农业防控
农业防控主要包括了品种选择、苗木选择、苗木消毒、整形修剪、田间除草和清洁田园等,以及结合葡萄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调控。
只有在保证正确的栽培措施前提下,健身栽培才能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8.3物理防控
物理防控措施中,防虫网的作用主要是阻隔害虫的侵入;黄板和杀虫灯等是根据蚜虫、粉虱等害虫的趋光性杀死
害虫;信息素诱杀是利用不同害虫的性诱剂诱芯进行诱杀,达到降低田间落卵率和虫口基数的目的;利用饵料、糖醋液和草木灰等可用于虫害诱杀。
8.4生物防控
生物防控主要包含了虫害、地下害虫等的防控措施,充分利用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性农药等生物农药,达到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当粉虱成虫在0.2头/株以下时,每5d释放丽蚜小蜂成虫3头/株,共释放3次,可有效控制粉虱为害。
防治蚜虫时可每平方米挂瓢虫卵卡两张或按益害比例1:100释放瓢虫成虫。
8.5科学用药
坚持“病要防早,虫要治小”为原则,结合调查和测报,采取二次稀释法,使用弥雾式喷雾器,做到喷雾均匀周到,不重不漏,提高防治效果,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用药。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由于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已与葡萄生产有关的科研、教学、推广、生产等多方面的专家、管理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未产生重大分歧意见。
七、作为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建议《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八、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
(一)组织措施
公司在技术监督局的领导下,聘请相关农业专家,组建由园艺、植保、农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为核心力量的技术指导小组。
分工明确,共同协作,最终完成《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的编写。
(二)技术措施
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全程采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
要求熟练掌握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原理,熟悉农药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防治对象及使用技术,熟悉相关术语。
在葡萄生产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相关的技术规范指导有关人员进行设施葡萄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在工作经验中总结出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基础上,对各种病虫害使用的化学药剂种类、浓度、使用方法等都有具体规定,便于操作,为设施葡萄绿色生产生产提供依据,确保葡萄的食用安全。
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起草组
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