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氯菊酯中毒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发展概况

农药学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发展概况摘要:天然除虫菊酯虽然具有理想化学农药的一些特性,随着进一步对其化学结构的修饰,该类产品逐渐发展成为一类主要的农药消费品。
主要论述了该类农药的发展进程,总结了拟除虫菊酯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一些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发展进程,应用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办法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本类中包括溴氰菊酯(敌杀死)、氯氰菊酯(兴棉宝)、氰戊菊酯(速灭杀丁)等。
其氰基影响机体细胞色素c及电子传递系统,使脊髓神经膜去极期延长,出现重复动作电位,兴奋脊髓中间神经元和周围神经。
它对人畜毒性较小。
重症中毒者也可使人惊厥、呼吸困难、心悸、血压下降甚至昏迷,可对症治疗。
一、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发展进程1、天然除虫菊酯杀虫剂的研究天然除虫菊素具有理想杀虫剂的某些特征,因为它们击倒快,杀虫力强,广谱,低毒,低残留。
但它们对日光和空气不稳定,故只能用于家庭卫生害虫的防治,不能经济有效地防治农业和林业害虫。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们致力于人工合成除虫菊酯的研究,目的在于寻找结构简单,既能保留除虫菊素的优点,又能克服不适于农业使用的缺点。
60年代以来,由于有机氯、有机磷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对温血动物高毒和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于是农药界更加重视天然来源杀虫剂的研究。
60年代后期,特别是70年代,拟除虫菊酯进入大发展时期。
1973年,第一个对日光稳定的拟除虫菊酯苯醚菊酯开发成功。
Elliot合成的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比天然除虫菊酯活性要强,且对日光稳定[1, 2],只要使用有机磷、氨基甲酯10%~20%的药量就能得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此后,拟除虫菊酯的开发应用有了迅猛发展。
目前,已合成的化合物数以万计,新产品相继投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已成为农用及卫生杀虫剂的主要支柱之一[3]。
天然除虫菊酯虽然具有以上许多优点,但作为杀虫剂的缺陷同优点一样明显:A.它在害虫体内十分容易被代谢而迅速失去活性;B.光不稳定性。
溴敌隆中毒急救

溴敌隆中毒急救溴敌隆是一种常见的杀虫剂,但误服或者接触过量可能导致中毒。
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救治中毒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溴敌隆中毒的症状、急救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溴敌隆中毒症状1.皮肤接触:接触过量的溴敌隆可导致皮肤刺激、红肿、灼热感等症状。
2.眼睛接触:溴敌隆进入眼睛后会引起眼部疼痛、眼红、流泪等症状。
3.口服中毒:误服溴敌隆后,中毒者可能会浮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4.呼吸道中毒:吸入过量的溴敌隆气体可能导致呼吸难点、喉咙痛、咳嗽等症状。
5.神经系统中毒:严重的溴敌隆中毒可能引起头晕、头痛、意识含糊、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二、溴敌隆中毒急救步骤1.保护自己:在急救前,务必佩戴好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溴敌隆。
2.紧急处理:如果中毒者正在呕吐,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其头部低于身体,以防止窒息。
3.急救呼吸道:如果中毒者呼吸难点或者住手呼吸,即将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心肺复苏术。
4.清洗皮肤:如果皮肤接触溴敌隆,应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用温和的肥皂清洗受影响的区域。
5.冲洗眼睛:如果溴敌隆进入眼睛,应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将眼睛彻底打开以确保冲洗到每一个角落。
6.就医就诊:无论中毒程度轻重,都应即将前往医院就诊,告知医生中毒的原因和症状,以便医生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三、溴敌隆中毒急救注意事项1.不要诱导呕吐:不要试图让中毒者人为诱导呕吐,因为这可能会加重中毒情况。
2.不要使用刺激性物质:不要使用刺激性物质来清洗皮肤或者眼睛,以免加重症状。
3.保持通风:确保中毒者所在的环境通风良好,有助于减少中毒风险。
4.携带溴敌隆容器:在前往医院就诊时,最好携带溴敌隆容器或者提供相关信息,以便医生了解中毒物质的成份。
5.遵循医生建议:在医院就诊后,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包括服用药物、歇息和饮食方面的指导。
以上是关于溴敌隆中毒急救的详细内容。
在面对溴敌隆中毒的紧急情况时,请务必保持镇静,并尽快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中毒者的生命安全。
溴敌隆中毒急救

溴敌隆中毒急救一、简介溴敌隆是一种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常用于农田和果园的杀虫剂。
如果误服或者接触过量,会导致中毒症状浮现。
本文将详细介绍溴敌隆中毒的急救措施。
二、中毒症状1.轻度中毒:- 头痛、头晕、乏力- 眼睛灼热、眼结膜充血- 呕吐、恶心、腹痛、腹泻- 皮肤瘙痒、红斑、过敏反应2.中度中毒:- 上述轻度中毒症状加重- 神经系统症状如痉挛、震颤、共济失调- 呼吸难点、心悸、血压升高或者降低3.重度中毒:- 上述中度中毒症状加重- 意识障碍、昏迷- 呼吸衰竭、心脏骤停三、急救措施1.紧急处理:- 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溴敌隆源。
- 如果皮肤接触溴敌隆,应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患处至少15分钟。
- 如果溴敌隆进入眼睛,应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将视觉障碍的患者送往医院。
2.呼吸道处理:- 如果患者呼吸难点或者住手呼吸,应即将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心肺复苏术。
- 如有条件,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
3.消化道处理:- 如果患者误服溴敌隆,应即将漱口,赋予大量清水稀释溴敌隆。
- 不要催吐,以免引起误吸。
- 如有条件,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
4.其他处理:- 赋予患者饮用牛奶、蛋清、淀粉水等,以减缓溴敌隆的吸收。
- 避免激活患者的运动,保持歇息状态。
- 如有条件,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
四、医院处理1.医院急救:- 医院应即将赋予中毒患者氧气吸入、静脉注射抗胆碱酯酶药物等治疗。
- 根据患者症状和中毒程度,可能需要进行洗胃、血液透析等治疗。
2.观察和监护:- 医院应对中毒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护,包括心电图、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预防措施1.个人预防:- 使用农药时应佩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 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长期接触农药。
2.环境预防:- 农药的储存要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 农药使用后的容器要妥善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六、总结溴敌隆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溴敌隆中毒急救

溴敌隆中毒急救溴敌隆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但误服或者接触溴敌隆可能导致中毒。
本文将详细介绍溴敌隆中毒的症状、急救措施以及预防方法。
一、溴敌隆中毒的症状1.皮肤接触:接触溴敌隆后,可能浮现红肿、瘙痒、灼热感等症状。
2.眼部接触:溴敌隆进入眼睛后,可能引起眼部疼痛、红肿、流泪等症状。
3.口服中毒:误服溴敌隆后,可能浮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4.吸入中毒:长期暴露在高浓度溴敌隆的环境中,可能引起头痛、头晕、咳嗽、气促等症状。
二、溴敌隆中毒的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到接触的皮肤,尽量去除残留的溴敌隆。
如有必要,使用中性洗剂清洗,然后就医。
2.眼部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到接触的眼睛,至少持续15分钟。
即将就医。
3.口服中毒:如果误服溴敌隆,应即将漱口,让患者饮用大量清水稀释药物。
切勿催吐,以免引起二次中毒。
即将送患者就医。
4.吸入中毒:将患者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难点,即将进行人工呼吸。
即将送患者就医。
三、溴敌隆中毒的预防方法1.正确使用:在使用溴敌隆时,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避免误服或者接触。
2.防护措施:使用溴敌隆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
3.储存安全:将溴敌隆储存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服。
储存时应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
4.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溴敌隆的有效期,如过期应及时处理,避免使用过期的药物。
5.教育宣传:加强对使用溴敌隆的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中毒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总结:溴敌隆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情况,但通过正确的急救措施和预防方法,可以有效地应对中毒事件。
在使用溴敌隆时,务必遵循使用说明,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储存和处理药物时要小心谨慎。
此外,加强对使用溴敌隆的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也是预防中毒的重要措施。
卫生杀虫剂的使用及效果评价

卫生杀虫剂的使用及效果评价卫生用杀虫药剂是用来杀死或驱除病媒昆虫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药物制剂,杀虫药剂在对昆虫显示它的毒性时,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如:直接与昆虫接触,需经一定的作用时间,要有适宜的温度条件等等。
因此在除害灭病工作中,杀虫药剂是个重要的武器。
但不管药剂的药效多么好,如不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它,不仅给环境带来污染,而且还会使许多害虫产生抗药性,给今后的害虫防治带来更大的困难。
因此对每个实际工作者来说,必须详细地掌握所使用药物的性质及对害虫的作用方式,正确地进行药物配制及施药。
了解药与械之间的关系以及防止或延缓害虫对药剂产生抗药性的方法措施,方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但必须明确指出,在今后除害工作中,决不能全部依赖杀虫药剂。
应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结合城市建设,从环境防治上很下功夫,充分发动群众土洋结合才能更好地搞好除害灭病工作。
第一节杀虫剂的分类杀虫剂的品种很多,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常根据原料来源、用途、作用方式进行分类。
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有机类化学杀虫剂如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
如按照其作用方式,又可分为如下几种。
当然,一种杀虫剂往往有多种作用方式。
1.胃毒剂: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百虫等。
2.触杀剂:通过接触表皮或渗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溴氰菊酯等。
3.熏蒸剂:以气体状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敌畏等。
4.驱避剂:本身基本没有毒杀能力,但可驱散和使害虫忌避,以保护人、畜不受侵害的药剂。
5.诱致剂(引诱剂):能引诱害虫前来接近,以便集虫防治或调查虫情的药剂。
一般可分食物诱致剂、性诱致剂、产卵诱致剂三类,诱致剂与胃毒剂混用,非常有效,值得今后大量开发应用。
6.内吸杀虫剂:药物经家畜体表吸收,分布于全身血液中,当昆虫刺吸家畜血液引起中毒死亡,防制家畜体外的寄生虫,如皮蝇磷、杀虫畏等。
7.粘捕剂:为具有不干性饴状粘性物质,用以粘捕害虫的药剂如粘蟑纸、粘蝇纸等。
高效氯氰菊酯喷洒人体保护措施

高效氯氰菊酯喷洒人体保护措施
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种广谱农药,对多种昆虫有杀伤作用。
在使用高效氯氰菊酯进行喷洒时,需要采取以下人体保护措施:
1.穿戴防护服和防护手套,避免接触高效氯氰菊酯。
2.使用专门的喷雾器进行喷洒,并避免直接喷管或喷枪喷洒。
3.在喷洒区域禁止进食、吸烟或饮水,以免意外吞食或摄入农药。
4.喷洒之后应彻底清洗喷洒工具,并洗净身体防止残留。
5.储存和运输高效氯氰菊酯的容器必须密闭、标识清晰,避免误用或误触。
以上是使用高效氯氰菊酯进行喷洒时应采取的一些人体保护措施,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菊酯综述

缺点:对鱼和蜜蜂的毒性并未降低。
联苯菊酯 bifenthrin
H3C Cl C
CH3 O C H C O CN C H F O
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
含氟菊酯的合成
代表品种:氟氰戊菊酯、氟氯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
含氟化合物作为农药使用历史悠久,但早期含氟化合
物由于毒性强而使该类化合物的开发受到限制。
在1976年美国氰胺公司首先合成出氟氰戊菊酯 (flucythrinate),
1977年德国拜耳合成出氟氯氰菊酯(百树菊酯cyfluthrin),
六、拟除虫菊酯的作用机制
拟除虫菊酯与昆虫神经细胞轴突部位Na+通道上的特定 位点结合,改变了神经膜对Na+的通透性,Na+通道持续开放, 使Na+不断流入膜内,从而使负后电位延长并加强,并导致 引起动作电位所需的域值电位降低。当负后电位超过域值电 位时,第二个动作电位产生,从而产生重复后放,表现兴奋 及不协调运动,最终引起昆虫中毒死亡。 菊酯类药剂(尤其是II型)还可引起神经膜去极化,使神 经末端向突触间隙大量释放神经递质,阻断突触传导。
以除虫菊素I为原型,用丙烯基代替其环戊烯醇侧链的戊二烯基
(即在醇环侧链除去一个双键),光稳定性有一定改善,但活性变 化不大。
H3C H3C C CH3 CH3 O C H C O O CH2CH CH2 -CH2CH=CHCH=CH2
C
H3C
C H
C H
菊酯综述

茉莉除虫菊素I
茉莉除虫菊素II
-CH3
-COOCH3
-CH2CH=CHC2H5330.45
C22H28O5 374.46
5
4
天然除虫菊素:较理想的杀虫剂:
1. 杀虫毒力高,杀虫谱广,对人畜十分安全。
2. 不污染环境,没有致癌、致畸、诱变等不良效应,也不会 发生积累中毒(极快在体内降解)。
H3C C
CH3 O C H C O CN C H O
C
H3C
C H
C H
氰苯醚菊酯 cyphenothrin
三、第二代光稳定性拟除虫菊酯
二氯苯醚菊酯(氯菊酯):1972年英国Rothamsted试验站的Elliott博士 在菊酸异丁基侧链上以卤素取代二甲基,与苯氧苄醇成功合成了氯菊酯 即二氯苯醚菊酯(permethrin),并于1977年商品化。 其药效比DDT高几十倍,解决了两个光不稳定中心(菊酸侧链的二甲基及
1986年,匈牙利Hidasi等报道,从8个异构体中拆分出1R-顺式酸-S醇酯 /1S-顺式酸-R-醇酯(1:1)和lR-反式酸-S醇酯/1S-反式酸-R-醇酯(1: 1)的混合物(即高效顺-反氯氰菊酯),其药效比氯氰菊酯高约1倍。
溴氰菊酯的8个异构体中,单一右旋顺式异构体(1R,3R菊酸与S-α-氰醇 合成的酯)杀虫活性最高。S,S-氰戊菊酯则为氰戊菊酯的高效异构体。
C
Cl
C H
C H
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
H3C Cl C CH3 O C H C O CN C H O
C
F3C
C H
C H
三氟氯氰菊酯 cyhalothrin
四、菊酯类农药研究进展
针对已有菊酯类药剂对鱼毒性高,对土壤害虫效果差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溴氯菊酯中毒
别名:
部位:皮肤,全身
科室: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
相关症状:斑疹,恶心与呕吐,腹痛,昏迷,丘疹,头痛
检查:
药剂治疗:
简介:溴氰菊酯(decamethrin)又称凯素灵(K-othrin)为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敌杀死(Decis)为2.5%溴氰菊酯乳油。
农业所用剂型为2.5%乳油。
溴氰菊酯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性最大的一个品种,它具有广谱、低残留的特点,对有机磷等产生抗药性的昆虫有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主要用以防治棉田、菜地、果树和茶叶等害虫。
一般经皮肤吸收或口服中毒。
中毒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有认为溴氰菊酯对中枢神经的锥体外系、小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的兴奋作用,是由于溴氰菊酯选择性地减缓神经细胞膜钠离子通道"m"闸门的关闭,使钠离子通道保持开放,以致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期延长,引起周围神经反复放电,进而使脊髓中间神经和周围神经兴奋性增强,出现一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
目录
∙ 1. 发病原因
∙ 2. 症状
∙ 3. 治疗
∙ 4. 检查
∙ 5. 并发症
溴氯菊酯中毒病因
回到顶部
中毒多因误吸误服所致。
溴氯菊酯中毒症状
回到顶部
中毒主要表现为皮肤刺激和神经系统症状,皮肤吸收先有局部刺激症状,面部出现烧灼感,口服中毒则以恶心,呕吐,腹痛等为首发症状,职业性接触皮肤常有红斑,丘疹表现,轻度中毒头痛,头昏,乏力,食欲不振,肌肉跳动,严重中毒者流涎,视力模糊,肌肉纤维震颤,甚至抽搐及昏迷,死亡原因多为抽搐大发作和昏迷。
溴氯菊酯中毒治疗
回到顶部
尚无特效治疗药,主要对症处理,无论皮肤污染或口服均应及时用碱性液体清洗,以迅速分解毒物,有人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葛根素250~300mg,2~4小时可重复一次,24小时总量不超过20mg/kg,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一般不主张使用阿托品,有报道本品与氯丙嗪,心得安,利血平等药物有联合增毒作用,与苯巴比妥,安定,普鲁卡因等有拮抗作用,用药时应加注意,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与有机磷农药混用发生中毒时,因有机磷能抑制拟除虫菊酯的水解作用致使其毒性增强,宜立即先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以后根据病情再给予对症治疗。
溴氯菊酯中毒检查
回到顶部
血chE活力正常,尿中寿物测定有助于诊断。
溴氯菊酯中毒并发症
回到顶部
本品中毒能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心血管,神经等多系统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