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论文摘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成熟的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面临的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现实需要,对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机构设置

1 国外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成果

1.1 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也从以查找错误为导向,单纯的监督、控制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警察”角色,发展至今日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

1.1.1 以“控制”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20世纪40至60年代,在内审制度产生的初期,企业只在总公司一级设立内审机构,实行自上而下的巡回式审计,一般由会计部门领导,实质上履行的是会计监督职能。

1.1.2 以“流程”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内审职能到了20世纪70至80年代,变成以业务流程为关注点,对组织内关键业务流程的设计、效果和效益进行评价。

1.1.3 以“风险基础”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演进至20世纪80到90年代,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以“风险基础”为导向的内审应时而出,主要关注对企业关键业务流程以及关键控制的风险的辨识,从而采取措施,降低组织面临的风险。

1.1.4 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企业对风险的认识产生了较大的转变——认为企业所面临的

是包含了财务管理、业务经营、流程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等多方面的风险,是企业的整体风险,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部分、某一功能或某一区域。

1.2 国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现状

早在1947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就将内部审计界定为一种“独立评价活动”,此后,内部审计的定义虽几经变迁,但“独立”作为内部审计的显着特征一直被包含在有关定义中。根据IIA2001年提出的内部审计最新定义,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IIA(2003)也指出,恰当的报告关系对实现独立性、客观性及在组织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是内部审计有效履行其义务的必要因素。IIA进而提出“双报告模型”。IIA建议:CAE在职能上应向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其他适当的治理机构报告并负责;CAE的行政性报告应当面向CEO或另一位具有充分权利的高级管理人员,以使日常审计工作得到适当的支持。

2 我国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成果

2.1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3年-1994年)为我国内部审计初步建立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后,就一直依靠行政力量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内部审计制度。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首次提到了内部审计监督问题;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9年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部门规章。这一阶段通过行政法规确立了内部审计的基本制度,促使我国内部审计走上了依法审计的轨道。

第二阶段(1994年-2002年)为我国内部审计立法进一步完善的阶段。1994年8月颁布了《审计法》;1995年7月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998年经审计署批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使其成为对企业、事业行政机关和其他事业组织的内审机构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组织。2001年中国内部审计协

会开始实行国际上通行的行业自律管理,推动我国内部审级逐步走向职业化。

第三阶段(从2003年开始至今)为我国内部审计法规体系全面建立健全的阶段。2003年3月审计署颁发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一新规定的颁布,是我国内部审计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重要标志。

2.2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行为越加国际化,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已具备了一定数量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它在维护国家财经法纪、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企业内部审计在认识、地位、人员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3 影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主要因素分析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形式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是先天不足。

3.1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比较常见的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主要表现在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难以对经理层进行有效约束、独立董事难以发挥作用、监事会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等方面,这就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发挥。

3.2 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不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报告关系呈现多元化状态。尽管一些企业建立了审计委员会,并规定了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但是对于内部审计机构对财会部门负责,多数的内部审计机构则对总经理负责,内部审计机构对董事会负责这样的机构设置,就严重的影响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使其职能的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

3.3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人员作为单位的一名成员,他们的工作、工资、其它福利等受本公司有关负责人的支配。这就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其监督和评价职能时有很多的顾虑。另外,由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审计被不切实际的精简,人员队伍不稳定,从而使内部审计人员对

在审计部门的前途缺乏信心,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3.4 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在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是在本公司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直接对公司负责人负责,其人员配置、职务升迁、工作地位及工资福利待遇等都由本单位负责人决定。这也就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在经济上不够独立;其次内部审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直接受公司负责人的影响,缺乏独立性。所以,我们从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机构设置的现状发现,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这就使得该机构的整体职能难以发挥。

4 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对策

4.1 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一个最主要标志,就是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独立性。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内部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及其他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制衡关系等因素,最终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程度。

4.2 实行统管统派制度,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为了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可由内部审计部门统一委派,内部审计部门向委派单位收取一定费用,用以支付派出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内部审计人员实行统管统派制,从行政上和经济上解除了内部审计人员对委派单位(或称服务单位)的依存关系,消除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扩大了内部审计人员的自主权。内部审计部门为了监控审计质量,考核内部审计人员的政绩,要求他们定期制订审计计划,并报送内部审计部门;另一方面要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试用期(如一年或二年),如果在试用期间不合格或不能取得相应的职称者,除进行必要的教育外,必要时可以撤换。制定内部审计轮岗制度,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定期轮换,内部审计人员长期负责对某一部门或单位的审计工作,人情因素不可避免,影响其客观、公正地履行审计职责。

4.3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审计独立性除了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具有独立性,还要求内审人员在精神上保持独立性、客观性和遵守职业操守。我国《内部审计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任何实际经营管理活动。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在任用内审人员时,仅仅考察其是否具备财务知识。因此,我国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是从企业财务部门分离出来的。而财务收支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础性内容,这种状况造成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较差。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必须对内部审计机构实行专职化的人员配备。对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在实行严格准入制度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对审计事项的判断和决定不屈从于他人的意志,不受外界的干扰,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

4.4 内部审计的外部化

除了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之外,内部审计外部化也是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主要有外包与合作两种形式,前者指企业将其内部审计工作全部或大部分外包给外部审计组织,后者指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根据需要借助外部审计力量,共同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形式上的独立有助于提高实质上的独立。内部审计外部化后,内部审计工作全部或部分地由外部审计人员行使,他们既独立于所有者,又独立于经营者,能够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状况、内部控制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因此,适当的条件下,内部审计外部化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企业应当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促进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从而推动内部审计的发展。

5 结语

本文针对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目前我国的现状和影

响因素分析,并针对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的现状提出相应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内部机构设置也日趋复杂,企业应当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提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使内部审计机构成为一个在财务、会计、审计事项方面发挥重要监督作用的治理机构,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论文摘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成熟的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面临的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现实需要,对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机构设置 1 国外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成果 1.1 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也从以查找错误为导向,单纯的监督、控制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警察”角色,发展至今日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 1.1.1 以“控制”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20世纪40至60年代,在内审制度产生的初期,企业只在总公司一级设立内审机构,实行自上而下的巡回式审计,一般由会计部门领导,实质上履行的是会计监督职能。 1.1.2 以“流程”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内审职能到了20世纪70至80年代,变成以业务流程为关注点,对组织内关键业务流程的设计、效果和效益进行评价。 1.1.3 以“风险基础”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演进至20世纪80到90年代,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以“风险基础”为导向的内审应时而出,主要关注对企业关键业务流程以及关键控制的风险的辨识,从而采取措施,降低组织面临的风险。 1.1.4 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企业对风险的认识产生了较大的转变——认为企业所面临的

是包含了财务管理、业务经营、流程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等多方面的风险,是企业的整体风险,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部分、某一功能或某一区域。 1.2 国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现状 早在1947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就将内部审计界定为一种“独立评价活动”,此后,内部审计的定义虽几经变迁,但“独立”作为内部审计的显着特征一直被包含在有关定义中。根据IIA2001年提出的内部审计最新定义,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IIA(2003)也指出,恰当的报告关系对实现独立性、客观性及在组织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是内部审计有效履行其义务的必要因素。IIA进而提出“双报告模型”。IIA建议:CAE在职能上应向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其他适当的治理机构报告并负责;CAE的行政性报告应当面向CEO或另一位具有充分权利的高级管理人员,以使日常审计工作得到适当的支持。 2 我国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成果 2.1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3年-1994年)为我国内部审计初步建立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后,就一直依靠行政力量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内部审计制度。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首次提到了内部审计监督问题;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9年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部门规章。这一阶段通过行政法规确立了内部审计的基本制度,促使我国内部审计走上了依法审计的轨道。 第二阶段(1994年-2002年)为我国内部审计立法进一步完善的阶段。1994年8月颁布了《审计法》;1995年7月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998年经审计署批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使其成为对企业、事业行政机关和其他事业组织的内审机构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组织。2001年中国内部审计协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内部审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兴利、除弊、增值、风险预警、信息鉴证等功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优化内部控制、改善企业风险管理、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舞弊和浪费,这不仅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要求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制度改革使其发挥其应有的最大功效。 一、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之水①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活动的必要条件,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具备应有的独立性,才能正确地实施审计,才能作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定和评价。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之水,如果丧失了独立性,那么内部审计就名存实亡。独立性对于内部审计来说是指内部审计活动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一个人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而内部审计要对单位管理控制活动进行评价,因此内审人员必须置身于从设计、授权、执行到记录的全部管理职能之外。内部审计人员怎样才算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呢?对此进行判断的标准是,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能够自由地、客观地工作,那就认为他是独立的。自由意味着内审人员可以不受

其他部门、个人或其他外来因素的制约。客观意指内审人员在工作中要保持一种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对审计事项的判断不能服从与他人的意向,对审计的结果不能做重要的质量的妥协。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高级管理人员的认识和态度的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其组织地位的影响。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需要高级管理层和内部审计人员双方的共同努力。这对前者而言是给予重视和支持,对后者而言是保持客观公正。 二、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内部审计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较之外部审计有更大的难度。它的独立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有着天生的缺陷。与外部审计相比,我国内部审计由于发展的历史短,各种理论及实践不足使得我国的内审独立性受到严重的制约,纵观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21年(即从我国加入IIA算起)存在以下几个因素制约我国内审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内部审计建制模式及管理方法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三种类型:由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来讲,领导层次越高越有权威性,其独立性越有保障。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是在国家干预和推动下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很不规范,缺少完整的独立性。当前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部审计机构不是单独设置而是由其他部门领导或合署办公,例如:(1)附属于办公室;(2)附属于会计部门或与会计部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国际审计学院 学年论文 13 级国审1 班级 题目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学生姓名邓文哲学号13010403 指导教师陈丹萍职称教授 2016 年9 月1 日

国际审计学院学年论文指导记录、评语及成绩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自发展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在国家审计的指导和其他各方人员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其发展的道路上依旧面临不少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的系统分析,总结以往的发展规律和经验,对呈现出的新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内部审计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关键词:内部审计现状趋势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加之全球化的推动力,企业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已经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主体,因而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范围、职能和影响都进一步扩大。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监督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股东价值的最大化都发挥了重要意义。同时,国际的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提出了许多新的审计理念,审计范围已经由鉴证业务向评价业务拓展,使内部审计有了巨大的发展。我国的内部审计发展至今,也开始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制度基础审计转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对此做些探讨。 一、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 系统地分析当今的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今后内审的发展脉络。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我国内部审计在理论和实践的大环境下逐渐成长起来,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价,揭露和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现金流、权益变动和盈亏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业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审计报告,维护所有者权益。同时,也为促进廉政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服务。1所以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角度,内部审计的地位愈来愈得到重视,影响力度也愈来愈大,但由于受到我国的特殊国情和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我国企业的内审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会时刻影响着今后内审的发展道路,所以,详细地分析这些问题能给予我们内审发展的启示。 (一)形式上独立性受到限制 首先,我国企业内审的首要问题便是独立性依然受到限制,目前我国企业的监督机构大部分只设有内部审计部门,而且基本都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有些中小1张天姣,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对策,社科纵横,2013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一)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一) 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评价、监督、服务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我国加入WTO后,给内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既要求我们要运用审计理论和实务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改革。 一、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实践证明,引起独立性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如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等都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一)内部审计建制及模式。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建制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审计的附属品而存在,服务于国家审计。主要职能是通过事后审计实施监督。而事实上,目前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监督者一般无处理权,并且权威性也较弱,很难像国家审计一样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真正的监督,尤其对本单位管理当局本身的决策错误及违纪、违规的监督更显得软弱无力。而且,由于独立性不足,监督经常被曲解为挑毛病,所以很多企业领导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对内部审计持不合作、抵触的态度,使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服务于本组织的管理者,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均由所在单位掌握。同时,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让内部审计对本单位产生依附,单位领导直接影响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内部审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结果如何处理、审计建议能否落实,却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 (三)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 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由其他部门领导,就是合署办公。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些单位单独设置了内审机构,但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单位在机构改革中不切实际地撤并内部审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人为地削弱审计力量。(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内部审计才开始在全国各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内审机构成立时间较短,许多工作尚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这在客观上就导致了部分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专业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2006-9-25 13:36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1内部审计的定义及人员的基本质量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内部稽查的需要增多,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内部审计多式多样的发展起来,与民间审计和政府审计鼎足而立,成为社会经济中审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1内部审计的定义 中国审计署1995年发布的《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中表述了内部审计的定义性质,其中包括“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领导领导下”和“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并报告工作”。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责任的声明》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经营。”除此之外,英国内部审计师协会、法国审计师协会等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都大相径庭。 1 2内部审计人员的基本质量特征 由世界各个权威机构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不难看出,内部审计的功能主要是咨询、协助和建议,是否接受建议关键是要看管理人员,它只是一种中介责任而不是最终责任。为了有效地达到审计目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的基本质量特征为:①精神上完全的独立性。②保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 2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的涵义及联系 2 1两者的涵义 《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明确说明了独立性的涵义。它是一种组织上地位的独立性,内审人员应得到经理和董事会的支持和配合,以充分保证审计职责的履行。它包括相对于被审计的人和事的独立。 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有关事件的判断、调查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为主观思想、单位领导所左右。 2 2两者的联系 独立性的保证是客观性得以贯彻的前提条件。独立性是一种组织上地位的独立,内审人员应得到经理和董事会的支持和配合,以充分保证审计职责的履行。有了这样的组织地位的保障,内审人员才可以客观地、自由地开展工作,才可能做出真实公正的判断。 客观公正做出的审计判断和评价建议,若帮助企业管理者提高了管理绩效,那么企业领导将更重视内审的重要性,从而更重视本企业内审人员的独立性地位,为内审人员今后开展工作做好铺垫。

浅谈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范文.doc

浅谈现代企业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篇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分析》 摘要现代企业的运行越越规,内部审计也变得越越重要。企业的经营和所有权一般都是分离状态,公司的治理和内部审计的关系需要制衡。本阐述了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如何强化内部审计完善公司的经营和管理。 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问题;对策 近年,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中也不断出现了财务丑闻,诸如挪用公款这种财务犯罪。外部审计对于公司内部的约束力不大,所以企业渐渐把目光投向了公司内部审计管理中。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核心部分,本从内部审计的效用进行研究,进而提出适合公司内部管理的对策。 一、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关系 我国的审计机构都是在我国的审计政策下才建立起的。现在审计的机构设立和人员配备也是按照国家规定安排的。内部审计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监督机制,这是一个单位代表管理层对其他部门进行监督的一个部门,但是现在公司治理中限制了内部审计发挥作用。公司治理是公司管理层,就是为了让公司的负责人将利益最大化,实现公司的附加价值。公司内部和外部各方面相互监督和制约形成的一个完整规程。公司治理是将公司内部的机构达到一种互相制衡的状态;而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存在的独立的机构,是帮助其他部门完善公司治理的一个部门,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有差别。 二、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部门地位低 大多数公司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不高,很多上市公司都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只有立法规定公司一定要设定内部审计部门,公司才会按照规定设定。一般公司对于内部审计缺乏认识,

我国的大环境也没有内部审计的氛围,让内部审计的地位低于其他部门,独立性比较差[1]。 2.审计工作不规 审计工作的灵活性比较大,一般企业内部审计都是依靠法规,大多数根据企业运行状况制定的。现在企业一般都不在意内部审计工作,所以多年管理比较松散,也让内部审计人员陷入两难的工作状态,一边是审计工作没有监督人员,另一边内部审计没有细化的规定,出现问题也没有可以依据的法规,造成审计工作一直没有效率和质量。 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内部审计人员普遍素质比较低。现在的审计人员大多数都是从财务部门调过的,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比较高的素质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审计人员大多是财务、工程或者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根本不能适应工作。企业也不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一般的审计人员只是会简单地对账和查账,并没有全局把握的眼光和预测能力。企业的内部审计一般不能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评判公司内部的财政状况,总是有一些偏袒的状况出现。 三、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公司没有制衡机制 我国的很多公司虽然有董事会、理事会等机构,但其实并没有真正地运行起,一般都是董事长一个人担任决策者,不能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设立的其他部门根本没有实际权力。2.模糊的内部审计定位现今我国在实际公司治理中还存在审计定位较为模糊的状况。对于大部分的上市公司而言均存在盈利能力与筹资规模较为失衡的实际状况,同时其具有缺陷性的信息披露也引起了大众以及监管部门的关,而该种状况的产生均与审计定位较为模糊具有紧密的内在关系。 3.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分离 公司治理部门中没有和内部审计工作相结合。公司内部一般

为什么说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2006-8-11 10:0于英丽李玉秋于辉【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评价、监督、服务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我国加入WTO后,给内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既要求我们要运用审计理论和实务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改革。 一、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实践证明,引起独立性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如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等都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 (一)内部审计建制及模式。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建制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审计的附属品而存在,服务于国家审计。主要职能是通过事后审计实施监督。而事实上,目前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监督者一般无处理权,并且权威性也较弱,很难像国家审计一样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真正的监督,尤其对本单位管理当局本身的决策错误及违纪、违规的监督更显得软弱无力。而且,由于独立性不足,监督经常被曲解为挑毛病,所以很多企业领导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对内部审计持不合作、抵触的态度,使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服务于本组织的管理者,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均由所在单位掌握。同时,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让内部审计对本单位产生依附,单位领导直接影响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内部审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结果如何处理、审计建议能否落实,却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 (三)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 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由其他部门领导,就是合署办公。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些单位单独设置了内审机构,但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单位在机构改革中不切实际地撤并内部审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人为地削弱审计力量。 (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内部审计才开始在全国各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内审机构成立时间较短,许多工作尚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这在客观上就导致了部分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专业比较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审

浅议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浅议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2013年7月31日 一、目前的现状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自1999年在PPT 中从新定义内部审计以来,内部审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空前重视,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际趋同化的发展思路指引下,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CIIA)的推动下,中国内部审计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由于IIA、CIIA 等组织并未对内部审计的愿望和使命做出规划或构建,使得目前内部审计在实务届的发展缺乏方向感;同时,内部审计人员也缺乏自发提高自身职业胜任能力的动力。 二、积极的作用内部审计目的是揭露和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情 况,查处企业 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促进廉政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服务,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在组织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在完善 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的同时,其在促进组织加强资金的管理、避免和减少损失浪费、保证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信息对称性、提高使用效益,健全内部控制、保障组织资产的安全完整进而有效降低企业运营风险、确保资产保值与增值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和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同。企业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注重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和完善,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使企业不断完善间接控制,不断加强宏观调控,不断实现价值增值,最终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变大变强。 三、存在的不足 (一)内审工作重视不足和国外重视内部审计的成功经验相比,我国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 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许多单位虽设立了内审机构,但却做的是财务的辅助工作;有的单位甚至连自己的章程都没有;或是有的单位虽有自己的章程,但大都引用一些财务会计的工作标准,他们认为内部审计就是监督会计,而忽视了内审的管理控制职能。 (二)审计姿态不够端正内部审计工作严谨很重要,但是负责企业内审工作的人员往往工作姿态不 够端正,一些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使命感,认为审计工作是“得罪人”的差事,不能正确地看待个人所得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工作欠主动,导致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三)内审人员能力有限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从事审计的工作人员应具 备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线性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专业知识,还应有足够的经验和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但目前,我国大多企业的内审部门因受现有人员知识结构、行动惯性的制约,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市场需求,不能够及时提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高附加值 的审计成果信息。

浅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浅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趋势 引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内部管理模式也在发生巨变。企业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在维护国家经济法规、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实施内部审计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阻碍了其监督和控制成效,导致内部审计制度的发育不够健全。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是当前企业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1.1 内部审计环境有待改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内部审计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久远,而且过去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上到企业所有者、管理层,下到普通员工,大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性质和作用了解不深,对内部审计工作和审计人员存有抵触情绪,甚至有人认为审计就是在找茬,会影响工作氛围的融洽和稳定,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限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客观上造成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在认识和沟通上的障碍,使内部审计工作环境不够宽松和谐。 1.2 对内部审计的态度不够重视

目前存在不少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受到长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有些企业管理者思维欠缺前瞻性,运营管理企业时未充分考虑到制约机制中,狭隘地认为审计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没有重要作用。这样内部审计部门就不会得到重视,有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或合并到其他部门,或直接取消。内部审计部门由于未被足够的重视,便无法全面展开职责范围内的审计工作,从而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很难做出成绩,这样就更加难以得到企业的认可,其工作开展就更加艰难,如此便步入了恶性循环。 1.3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内审机构的地位不合理,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够 内部审计所处的领导层次越高,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就越高,就越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反之,则不利于审计部门客观公正地发挥作用。在我国,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很少,主要是一些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企业,其他大多是在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的领导下工作,在一些较小的企业里,甚至有财务经理兼管内部审计工作的。这样就会导致审计工作存在很大弊端:很容易引起财务舞弊,而且审计主要集中在财务材料,在内部控制系统、经营管理等其他方面的审计可能被疏忽,影响内审作用的全面发挥。 1.4 内审人员的总体素质与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从事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总体上素质不高,水平和能力还不能完全达到一个出色的内部审计师应有的高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短期内培养出来的合格内审

浅析中小企业内部审计

浅析中小企业内部审计 一、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拓展了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即防弊、兴利、增值,其最后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情况,进而提高整体效益,实现更高的企业价值。我国在2001 年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对内部审计作了最新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机构实现它的目标。这全新的定义使内部审计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一种评价活动变为保证与咨询活动,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的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从数量来看大约占据企业数量90%,占据税收收入50%以上,占据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和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造成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着与市场经济脱节的情况,比如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小企业首当其冲,损伤极大。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除了依靠政府的扶持政策寻求发展外,也应该利用内部管理来提高自己的抗打击能力和应变能力。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而言意义非凡,它的应用与强化应该在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

二、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中小企业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即工作量小,规模不大,经济活动较少等。在其建立审计制度可以衡量和纠正下属人员的活动,以保证企业的发展趋势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近几年来,伴随着审计力度的加大和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使得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有着较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体现下列三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的力度加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越发的意识到内部审计的价值与其作用,并渐渐地加大了审计的力度,力求企业内部健康稳定。有的企业提高了内部审计的权限,有的企业将本不是独立的内审机构变为独立的机构,有的企业扩大了内审机构的人数。 (二)内部审计的范围拓宽 内审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趋于完善,内审范围也基本上扩展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三)内部审计工作规范 在我国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后,历经多年,内审制度趋于健全,工作方式规范化程度较高,保证了企业内审工作有效,顺利地进行。大部分企业能够遵守制度,切实规范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三、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 企业对内部审计认识的不足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 1. 企业高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缺乏充分的重视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评价、监督、服务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我国加入WTO后,给内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既要求我们要运用审计理论和实务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改革。 一、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实践证明,引起独立性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如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等都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 (一)内部审计建制及模式。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建制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审计的附属品而存在,服务于国家审计。主要职能是通过事后审计实施监督。而事实上,目前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监督者一般无处理权,并且权威性也较弱,很难像国家审计一样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真正的监督,尤其对本单位管理当局本身的决策错误及违纪、违规的监督更显得软弱无力。而且,由于独立性不足,监督经常被曲解为挑毛病,所以很多企业领导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对内部审计持不合作、抵触的态度,使内部审计

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服务于本组织的管理者,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均由所在单位掌握。同时,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让内部审计对本单位产生依附,单位领导直接影响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内部审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结果如何处理、审计建议能否落实,却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 (三)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 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由其他部门领导,就是合署办公。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些单位单独设置了内审机构,但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单位在机构改革中不切实际地撤并内部审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人为地削弱审计力量。 (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内部审计才开始在全国各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内审机构成立时间较短,许多工作尚处于

浅谈内部审计独立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216191676.html, 浅谈内部审计独立性 作者:张璐璐 来源:《中国经贸》2015年第12期 【摘要】独立性是审计的核心要素,内部审计独立性直接决定着内部审计的质量,影响 着内部审计在改善单位管理和提高单位效益方面功能的发挥。本文在界定内部审计独立性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制度基础薄弱、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欠缺客观公正等方面,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制约因素;对策;措施 单位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查找出经济业务、管理活动中的风险点,分析责任岗位,从而建立风险防控措施,制定或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提高单位运作的效益性,保护单位的宝贵人才。而影响内部审计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内部审计独立性,内部审计独立性越高,内部审计质量也越高,即越能为单位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为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出谋献策。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概念界定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独特之处。独立性包括两个方面,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是指审计部门和人员呈现出一种客观、公正不受影响的独立身份,即周围的人认同他们是客观、公正的。实质上的独立是指审计人员时刻保持客观、公正的内心状态。独立性对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内部审计部门、人员与单位的关系决定了内部审计独立性比外部审计独立性更难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可以不受限制地查询各种记录、获取审计证据、询问相关人员,并且不受被审计对象及其相关管理部门、领导的干扰与控制。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审计,内部审计对被审计对象有一定的了解,能更有针对性的查找出问题,提高审计的效率。但这也往往是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因为审计人员可能会对被审计对象存在偏见,无法客观、公正的做出应有的职业判断。此外,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隶属的领导层,内部审计人员的调配、晋升等管理,经费由单位拨付,都对内部审计形式上、实质上的独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而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内部审计制度基础薄弱

浅谈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

浅谈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 摘要:现代企业的运行越来越规范,内部审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的经营和所有权一般都是分离状态,公司的治理和内部审计的 关系需要制衡。本文阐述了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如何 强化内部审计来完善公司的经营和管理。 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中也不断出现了财务丑闻,诸如挪用公款这种财务犯罪。外部审计对于公司内部的约束力不大,所以 企业渐渐把目光投向了公司内部审计管理中。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 控制机构的核心部分,本文从内部审计的效用进行研究,进而提出 适合公司内部管理的对策。 一、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关系 二、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部门地位低 大多数公司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不高,很多上市公司都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只有立法规定公司一定要设定内部审计部门,公司 才会按照规定设定。一般公司对于内部审计缺乏认识,我国的大环 境也没有内部审计的氛围,让内部审计的地位低于其他部门,独立 性比较差[1]。 2.审计工作不规范 审计工作的灵活性比较大,一般企业内部审计都是依靠法规,大多数根据企业运行状况制定的。现在企业一般都不在意内部审计工作,所以多年来管理比较松散,也让内部审计人员陷入两难的工作 状态,一边是审计工作没有监督人员,另一边内部审计没有细化的

规定,出现问题也没有可以依据的法规,造成审计工作一直没有效 率和质量。 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三、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公司没有制衡机制 我国的很多公司虽然有董事会、理事会等机构,但其实并没有真正地运行起来,一般都是董事长一个人担任决策者,不能起到真正 的监督作用,设立的其他部门根本没有实际权力。2.模糊的内部审 计定位现今我国在实际公司治理中还存在审计定位较为模糊的状况。对于大部分的上市公司而言均存在盈利能力与筹资规模较为失衡的 实际状况,同时其具有缺陷性的信息披露也引起了大众以及监管部 门的关注,而该种状况的产生均与审计定位较为模糊具有紧密的内 在关系。 3.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分离 公司治理部门中没有和内部审计工作相结合。公司内部一般都是关注内部审计的职能变化和职能范围,但是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 的地位却一直没有变化,所以长久以来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是 分离的。 四、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1.改变公司机构,转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观念 我国企业现在对内部审计认识有限,要从观念上转变,将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工作作为重点内容来建设。内部审计工作一般贯穿 于工作运营的整个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做到监督,及时得到信息 的反馈。让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内部审计的重点监督 对象一般就是企业的高级管理层,高层领导重视审计工作也能从根 本上改变内部审计工作在公司中地位比较低的现象,将公司内部审 计工作人员的威望提升。让内部审计部门有独立的自主权,才能更 好地为公司治理提供服务[2]。

浅谈企业如何开展人力资源内部审计

浅谈企业如何开展人力资源内部审计 浅谈企业如何开展人力资源内部审计在一个社会组织中,凡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可称为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本是能够直接创造效益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资本存量。因此说,人力资本是从人力资源中开发出来,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并创造效益的那一部分。唯有人力资本才能盘活资金等有形资本,实现价值增值。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各种社会和各个组织都需要的。 1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审计能够帮助企业制定发展策略,确定目标,以及向财务和其他高层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操作基准,同时它也可以帮助指出哪些领域急需改进并可在问题恶化之前提出解决方案。人力资源审计,是国内外审计理论界研究的前沿课题,国际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并取得了成功经验,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的悉尼声明就特别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和利用的审计问题。国家要发展,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审计界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审计是时代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是帮助组织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要求和历史选择。 2 审计方法 2.1 理论方法 (1)比较分析法:将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情况与类似企业或部门的有关情况进行比较,以发现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差距。(2)外部借鉴法:利用经企业外部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专家鉴定或已

出版的研究成果作为评价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成效的标准,来诊断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3)统计核算法:通过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衡量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标准,以对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作出评价。 2.2 技术方法 (1)根据企业总部批复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核定表,核查涉及的有关批复文件等,并调取各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干部任命文件、工资发放表和考勤記录等材料,现场核查。(2)根据企业总部批复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方案文件,核查下属单位内部印发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文件、三定方案文件,检查下属单位组织结构图、产权结构图和全资子企业、控股子企业、参股企业、集体企业等名单,抽查下属单位内部印发的机构编制方面的管理制度,部门、内设机构职责分工,了解下属单位企业领导职责分工情况,抽查下属单位部分任职文件和其他相关文件和材料。 3 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内部审计的策略 3.1 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内部审计的认识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及效益需要通过审计对其投入产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企业通过独立、客观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迅速发现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风险,使管理者和员工及时了解问题和风险的存在以及程度如何,及时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避免和减少企业损失。因此,内部审计的地位、职责、权限、工作范围应通过制度加以保障,以便规范地、积极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内部审

浅谈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浅谈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摘要: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灵魂,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本文根据IIA强制指南中的内部审计独立性,结合通信企业对我国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问题及原 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内部监督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内部审计“独立性”更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内审工作的灵魂。独立性得不到保障,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就无从谈起,在通信企业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内部审计在独立性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通信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 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因为被审部门和内审人员同在一个通信企业,内部审计服务于本企业的利益,因此,单位领导的意志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者影响了内部审计人员执法的程度,在领导力量的制约下,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自然会受到影响。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方面:在目前的通信企业中,独立性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很大程度的原因就是通信企业没有单独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一些部门的领导来完成的,或者是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的一些部门一块办公;有些通信企业是由一些会计或者物资管理人员来兼职内部审计工作;这样内部审计人员和机构在工作的时候,就很容易受到多方利益的制约,不能独立的开展经济监督活动,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以及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方面:我国相对于西方先进国家来说,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内部审计机构只是成立了很短的一段时间,这样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很不成熟,有些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并且审计工作在监督和评价一些相关经济部门的时候,难免会得罪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内部审计相对于一些技术性比较强或者是经营管理方面的待遇也比较的低,如果一个人拥有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并且有着较强的工作能力,自然不愿意从事这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那么,目前通信企业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往往都没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没有足够的敬业精神,在工作的时候容易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难免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这样,仅仅依靠简单的查查帐,打打擦边球,自然不能将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给有效的发挥出来。 二、对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的对策

毕业论文-浅谈国企改革后的企业内部审计

毕业论文-浅谈国企改革后的企业内部审计

题目:浅谈国企改革后的企业内部审计 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2

浅谈国企改革后的企业内部审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根据山东省国资委的要求,到2005年底,全省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要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人所在的肥城矿业集团公司属于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前正在进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从根本上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使企业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促进资产保值增值上来,国家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由于企业自我经营,自我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系统,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内部审计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与评价,帮助企业堵塞漏洞,增收节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下面就企业改制以后,如何做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内部审计应发挥的作用 3

(一)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1、内部审计在公司尚未建立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向管理层提出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建议。审计人员比较熟悉公司的业务,并能够随时深入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去了解掌握具体情况,通过周密详细的审前调查,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中发现存在风险的隐患问题,进行风险分析,根据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制定出全面而且符合实际的审计工作计划。如果管理层建立了风险管理过程,来自于综合性风险管理过程的信息,则有助于内部审计人员更快地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促进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或使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成为可能。 2、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咨询服务的方式,积极协助公司进行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一个组织内部应当明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董事会负责制定战略目标,高层领导各负责一个方面的风险管理责任,其他管理人员由管理层分配给一部分工作,操作人员负责日常监控,而内部审计人员则负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