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血小板的药物

合集下载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怎么升(攻略)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怎么升(攻略)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怎么升(攻略)骨髓抑制是化疗主要的毒性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对于白细胞减少,一般情况下,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可以快速得到改善。

而针对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不及前者。

因此,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已成为限制化疗剂量强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和化疗周期等有关。

CIT发病机制01PLT生成减少化疗药物可对血小板生成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包括抑制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系祖细胞增殖,使巨核细胞产生减少,抑制巨核细胞生成和释放血小板的功能等,最终导致血小板减少。

02PLT破坏增加化疗药物可导致药源性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既往报道反复应用奥沙利铂可诱导并维持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

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孤立的血小板下降,多于奥沙利铂累积剂量>850 mg/m2 后发生。

03PLT分布异常化疗药物导致肝窦损伤,肝窦内皮细胞受损并脱落,肝窦阻塞,进而引起门脉高压和脾机能亢进,血小板在脾内滞留和破坏增加,引起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下降。

此类情况多表现为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患者可合并脾肿大和门脉高压等并发症。

容易导致CIT的药物①含吉西他滨、铂类、蒽环类及紫杉类的化疗方案。

②分子靶向药物,如阿帕替尼、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利妥昔单抗和西妥昔单抗等,即使不与化疗药物联用,也可导致一定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其处理原则与化疗药物所致的CIT不同。

CIT诊断▶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00×10^9/L;▶发病前有确切应用某种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物,且停药后血小板减少症状逐渐减轻或恢复正常;▶排除了其他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肿瘤的骨髓侵犯和脾机能亢进等;▶排除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非化疗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排除由于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作为检测样本抗凝剂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伴或不伴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红斑或鼻衄,甚至内脏出血;▶再次使用该化疗药后血小板减少症再现。

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方法

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方法

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方法血小板减少(或称为血小板减少症)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数目低于正常范围。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固和止血过程,因此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如鼠血、皮肤瘀斑、黏著性鼻塞等症状。

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治疗等。

首先,饮食对治疗血小板减少至关重要。

一些特定的食物可以帮助增加血小板数量,如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西兰花、葵花籽油等),可以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和凝血功能。

此外,食用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肉、蛤蜊、豆类等)也有助于血小板的正常功能。

适量摄入具有促进血小板增加效果的食物,可以改善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其次,药物治疗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和促血小板生成剂等。

激素类药物包括可的松、甲泼尼龙等,通过抑制免疫系统活性,减少对血小板的破坏。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从而改善血小板减少。

促血小板生成剂(如胞溶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等)可以刺激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为血小板,增加血小板的生成。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特定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可以考虑,如通过脾切除手术来治疗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小板异常症。

由于脾脏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脾切除可以减少对血小板的破坏,从而提高血小板数目。

辅助治疗也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辅助治疗包括中药治疗、中医针灸疗法、中医推拿按摩疗法等。

中药治疗可以根据病情和病因,选用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固表等药物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

中医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人体经络和脏腑功能,从而改善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中医推拿按摩疗法可以通过按摩和推拿特定穴位和部位,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小板的增加和功能的恢复。

此外,提高免疫力也有助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期运动、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均衡饮食等,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对血小板的破坏。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说明书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说明书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

核准日期:2010年12月06日修改日期:2015年12月31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Injection 汉语拼音:Chongzu Ren Xuexiaoban Shengchengsu Zhusheye 【成份】主要成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由含有高效表达人血小板生成素基因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经细胞培养、分离和高度纯化后制成)。

辅料为:人血白蛋白、氯化钠。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无肉眼可见不溶物。

【适应症】1、本品适用于治疗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适用对象为血小板低于50×109/L且医生认为有必要升高血小板治疗的患者。

2、本品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辅助治疗,适用对象为血小板低于20×109/L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包括初始治疗无效、或有效后复发而再度治疗无效)的未接受脾切除治疗的患者。

本品仅用于血小板减少及临床状态具有增加的出血风险的患者,不应用于试图使血小板计数升至正常数值的目的。

【规格】每瓶装量1.0ml。

7500单位/1毫升(7500U/1ml);15000单位/1毫升(15000U/1ml)。

【用法用量】本品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使用。

具体用法、剂量和疗程因病而异,推荐剂量和方法如下:1、恶性实体肿瘤化疗时,预计药物剂量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及诱发出血且需要升高血小板时,可于给药结束后6~24小时皮下注射本品,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300 U,每日一次,连续应用14天;用药过程中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以上,或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升高≥50´109/L时即应停用。

当化疗中伴发白细胞严重减少或出现贫血时,本品可分别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或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合并使用。

升血药物 PPT课件

升血药物 PPT课件

询问病史,必要时要预先进行皮试。 5.对进行化疗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
者,应先给予化疗药物后再注射本品,须避免在化疗前使用。 6.已知骨髓
异常增生综合征,伴随芽球增加的病例,有转移致骨髓白血病的危险,所以
在使用本品时,应先采样细胞,确认并经过体外试验,未见有芽胞之增多,
方可使用。 7.儿童使用本品时,应谨慎并仔细观察。 8.孕妇、早产儿、
谢谢!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化疗等各种原因导致
的血小板减少症,可与G-CSF合并使用。本品在 骨髓移植时能促进血小板数的增加,也可用于治 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小板减少症以及先天性|、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功能主治]:
用于实体瘤、非髓性白血病化疗后Ⅲ、Ⅳ度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实体瘤及非髓性白血病患 者,前一疗程化疗后发生Ⅲ/Ⅳ度血小板减少症 (即血小板数≤5.0×109)者,下一疗程化疗前使 用本品,以减少病人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和 对血小板输注的依赖性。同时有白细胞减少症的 病人必要时可合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 子(rhG-CSF)。
升血药物的种类及使 用注意事项
介入小讲课 吴望歌
升血药物的种类
升血小板 升白细胞 升红细胞
一、升白细胞药物—惠尔血、瑞白
【别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惠尔血,赛格力, 赛强,吉粒芬 、瑞白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 (1)促进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的恢复。 (2)治疗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3)治疗伴随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之中性粒细胞减 少症。 (4)治疗伴随再生不良性贫血之中性粒细胞 减少。 (5)治疗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禁忌】
1、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患者。 2、对本品及其他哺乳动物细胞衍生物

两种升血小板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及经济学评估

两种升血小板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及经济学评估

沈阳药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两种升血小板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及经济学评估起止时间:2016年3月2日—6月19日姓名学号:杨蕾 11501127学院专业: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临床药学专业年级班级:2011级临床药学一班指导教师:黎苏实习单位: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临床药学教研室辽宁省肿瘤医院(公章)目录中文摘要【目的】评价重组人白介素- 11[rhIL-11]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吉西他滨联合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经济学意义。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辽宁省肿瘤医院 2015年1月~ 2015年12月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导致血小板减少而使用rhIL-11或 rhTPO 治疗的化疗住院患者。

通过对其中记录完整的52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评价药物疗效和经济学意义;数据资料采用SPSS 软件进行对比性分析。

【结果】rhIL-11和 rhTPO 治疗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患者化疗前血小板数值、化疗后血小板最高值、平均用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此外,本研究经最小成本法分析,rhIL-11组的平均成本低于 rhTPO 组。

【结论】rhIL-11和 rhTPO 在吉西他滨相关方案化疗后所致血小板减少疗效确切,rhIL-11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效果不劣于 rhTPO,且在经济效益上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白介素- 11;吉西他滨;血小板;疗效;药物经济学Abstract【Objection】to evaluate the injection with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11[rhIL -11] injection with 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 hormone (rhTPO) treatment effect of gemcitabine combined chemotherapy of thrombocytopenia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Method】Retrospective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collect the liaoning province tumo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5, gemcitabine chemotherapy to cause thrombocytopenia and rhIL - 11 or rhTPO injection using treatment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To record the full review analysis of 53 cases. Comparing two litres of platelet treatment effect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Result】RhIL - 11 and rhTPO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tients with baseline data. In terms of clinical efficacy,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chemotherapy, chemotherapy platelet platelet maximum and average duration of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fter chemotherapy platelet minimum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In addition, this study by the minimum cost method, rhIL - 11 the average cost of below rhTPO group.【Conclusion】RhIL - 11 and rhTPO related solutions in gemcitabinemild-to-moderate thrombocytopenia caused by chemotherapy curative effect, the effect is not bad for the treatment of thrombocytopenia rhIL 11 in rhTPO, and has certain advantage in economic benefits.第一章绪论1.1化疗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脓毒症血小板减少需升板治疗

脓毒症血小板减少需升板治疗

➢ 治疗血小板减少
• 当血小板计数≤10×109/L(排除假性血 小板减少)、并存在出血高风险时,推荐 预防性输注血小板(Ⅰ类推荐,C级证据)。
• 对活动性出血、外科手术或介入性操作 时,血小板需达到≥50×109/L
• 当PLT<75×109/L,应考虑注射重组人 血小板生成素(rhTPO),直至血小板 数量连续2d增加量超过50× 109/L,停止 注射(Ⅱa类推荐,B级证据)。
– 有输注后免疫反应风险。
Schiffer CA, et al. J Clin Oncol. 2001;19:1519-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临床医生. 2001,29(3):29-30 王芳..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8.14(2): 109-112
血小板贮存时间越长,患者预后越差
一项回顾性分析纳入2006-2009年间一级创伤中心需要输血的381例创伤患者,分析 死亡及并发症(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和肝衰竭)发生率
曹曰针,等.中国输血杂志.2014;27(6):578-580
多次输注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诱因
*
输 注 无 效 次 数 的 占 比
*:同输注 1 次相比较,P<0.01
曹曰针,等.中国输血杂志.2014;27(6):578-580
内容概要
脓毒症是ICU患者血小板减少的最常见病因 血小板减少增加感染风险,不利于感染的控制 血小板减少与疾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血小板输注“有利有弊”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能有效治疗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症导致克雷伯氏杆菌诱导的肺炎鼠生存 降低和细菌生长增加
生存率
分布细菌计数
h
h
De Stoppelaar SF,et al.Blood 2014 Dec 11;124(25)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药物好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药物好

◆补充造血物质
反复出血,造血物质缺乏,是造成慢性贫血的原因,从而加重了再障的贫血程度。

因此,在食物中应该补充铁、叶酸、维生素B12等。

叶酸广泛存在于绿色新鲜蔬菜、水果、酵母、动物的肝肾中,尤其是新鲜蔬菜含量最为丰富,需注意的是烹调时间不宜过长。

若在食物中加入维生素C,可促进叶酸吸收;加入钙片,可促进维生素B12吸收。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药物好
小编自己的家人也曾患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很低只有20多,去医院用强的松和一些中药后,血小板能升到122、147、225左右,但一直上下波动不稳定,而且强的松副作用很大,整个人胖了一圈还特别能睡觉,偶然的机会听说康髓诺汤药对血小板减少疗效不错,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用了一下,血小板稳中有升,一直再没出现过下滑的情况,而且纯中药的一点副作用也没有,到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血小板数量与健康人一样了,身体的各项指标也正常了。

◆补充高蛋白
蛋白质人体血细胞生长的基础,再障病人需要补充足够的动物性蛋白质来缓解全血细胞减少,如鲫鱼、动物肝肾、瘦肉、鸡、禽蛋、牛奶等。

◆补充含维生素
维生素可改善血液环境,同时也能预防出血。

如维生素B1、B6、K和C等。

蔬菜、水果类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较高,其中蔬菜中维生素的含量叶部比根部高,嫩叶比枯叶高,深色叶比浅色叶高。

水果所含的维生素大多是水溶性的,易被人体吸收。

◆患者不可食用一些辛辣过于刺激的食物,尤其是海鲜品。

不可食用生冷过硬的食物,尤其是鱼刺、碴等,可损伤牙龈及口腔粘膜。

升血小板分散片的研制的开题报告

升血小板分散片的研制的开题报告

升血小板分散片的研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升血小板分散片的研制一、研究背景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小无核细胞,具有止血和促进血管新生的重要作用。

低血小板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包括与疾病、药物和化疗相关的病因。

病人可能会出现单纯性、自发性出血、神经功能损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因此,寻找提高人体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药物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常用于治疗低血小板症的药物主要有人工合成的血小板生长因子、升龙霉素等。

然而,这些药物具有副作用多、使用安全性低等缺点,因此需要寻找新的药物来治疗低血小板症。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开发升血小板分散片,提升人体血小板数量和功能,且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以满足治疗低血小板症的需求。

三、研究内容和方案1. 确定药效标准:在大鼠和小鼠模型中,筛选有效成分并确定药效标准。

2. 优化工艺:对有效成分进行量产工艺研究,寻求工艺最佳方案来确保产品质量和产量。

3. 品质指标考察:进行化学、理化和微生物等各项质量属性的测试,为产品的研制提供必要数据。

4. 稳定性研究:对研制出的升血小板分散片进行稳定性测试,确定其各项指标及适宜存贮条件。

5. 安全性评价:为确保产品能够安全稳定的应用于人体,必须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和毒理实验研究,并评估其安全性。

四、研究意义该研究能够提高人体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特别是对于患有低血小板症的患者来说,拥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同时,升血小板分散片的研制也有助于丰富现有的药物治疗手段,为治疗低血小板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五、研究预期成果1. 展现升血小板分散片的良好疗效,提升人体血小板数量和功能;2. 开发出适合量产的生产工艺;3. 制定出符合国家标准的药品质量和规格,质量稳定可靠;4. 完善产品的使用程序和注意事项;5. 提高研究人员在科研方面的能力和经验,为未来的研究积累好的经验。

六、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为一个3年的项目。

在这3年内,研究人员将完成升血小板分散片的全面研究,包括成分优选、工艺优化、品质指标研究、稳定性研究、安全性评价等多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血小板的药物:商品名:特比澳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刺激巨核细胞生长及分化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对巨核细胞生成的各阶段均有刺激作用,包括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多倍体巨核细胞的发育及成熟,从而升高血小板数目。

规格:7500 U/1ml或15000 U/1ml适应症:适用于治疗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低于50×109/L且临床认为有必要升高血小板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辅助治疗,血小板低于20×109/L且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未接受脾切除治疗的患者用法与用量恶性实体肿瘤化疗时,预计药物剂量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及诱发出血且需要升高小板时,可于给药结束后6~24小时皮下注射本品,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300U,每日一次,连续应用14天;用药过程中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以上,或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升高≥50×109/L时即应停用。

当化疗中伴发白细胞严重减少或出现贫血时,本品可分别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或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合并使用。

不良反应:偶有发热、肌肉酸痛、头晕等,一般不需处理,多可自行成恢复。

注意事项1.本品过量应用或常规应用于特异体质者可造成血小板过度升高,必须在三甲医院并在有经验的临床医师指导下使用;2.本品适用对象为血小板低于50<109/L且医生认为有必要升高血小板治疗的患者;3.本品应在化疗结束后6-24小时开始使用;4.使用本品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一般应隔日一次,密切注意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血小板计数达到所需指标时,应及时停药禁忌1.对本品成份过敏者;2.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3.患有其它血液高凝状疾病者,近期发生血栓病者;4.合并严重感染者,宜控制感染后再使用本品。

总结:使用指征:血小板低于50×109/L(化疗);血小板低于20×109/L(ITP)使用方法:50kg计,1500u皮下注射,每日一次,连用14天;注意:化疗结束后6-24小时开始使用;隔日一次检查血常规停药指征: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或绝对值升高≥50×109/L时停用升红细胞药物:商品名:益比奥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药品规格:2000IU/支、3000IU/支、4000IU/支、10000IU/支适应症:1.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3.治疗非骨髓恶性肿瘤应用化疗引起的贫血;不用于治疗肿瘤病人由其它因素(如铁或叶酸盐缺乏溶血或胃肠道出血)引起的贫血用量用法:肾性贫血→治疗量:血液透析100-150u/kg;非血液透析75-100u/kg;皮下注,每周三次;维持量:为治疗量的2/3。

围手术期→150u/kg,皮下注,每周三次,术前10天+术后4天;化疗引起的贫血→起始剂量150u/kg,皮下注,每周三次;如经8周治疗,不能有效地减少输血需求或增加红细胞比容,可增加剂量至200 IU/公斤体重/次。

当总体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200mu/ml时,不推荐使用本品治疗。

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初期每周、维持期每两周一次),红细胞压值在30-33%,不超过36%;2.本品调整时应以25%的剂量减量;3.可能会引起血钾轻度升高;4.对有心、肺、脑梗塞慎用;B;严重铝过多也会影响疗效;5.治疗期间,每日补充铁剂、叶酸或维生素不良反应1.一般反应:可出现头痛、低热、乏力等;2.过敏反应:初次使用或重新使用时,可先使用少量,确定无异常后,再注射全量;3.心脑血管系统:血压升高,甚至可引起脑出血;治疗期间应注意并定期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应减量或停药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4.血液系统: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粘度可明显增高,注意血栓形成;5.肝脏:偶有GOT和GPT的上升;6.胃肠:有时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的情况发生。

禁忌1. 重度高血压未控制;2.过敏及对人血清白蛋白过敏者;3.合并感染者,宜控制感染后再用总结:50kg计,7500u/kg,皮下注,每周三次;使用指征(化疗):当总体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200mu/ml时,不推荐使用本品治疗;定期(每周)检查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值在30-33%可停用;升粒细胞药物: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G-CSF是调节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可选择性地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可增加粒系终末分化细胞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目与功能。

【药代动力学】静脉给药半衰期为1.40小时;皮下注射半衰期为2.15小时,无蓄积现象。

【适应症】1.促进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2.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用法与用量】静脉给药为100-400ug/m2;皮下注射50ug/m2;用药指征为:中性粒细胞降到1000/mm3(儿童则为500/mm3)以下应给予本品。

停药指征为:当中性粒细胞数上升超过5000/mm3时,停药;如无法确认中性粒细胞数时,可用白细胞数的半数来估算中性粒细胞数。

1.促进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推荐剂量为300ug/m2,自骨髓移植后次日至第5日给予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当中性粒细胞数上升超过5000/mm3时,停药;可用白细胞数的半数来估算中性粒细胞数;2.化疗后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恶性淋巴瘤、肺癌、卵巢癌、睾丸癌和神经母细胞瘤化疗后(次日后)开始给药。

化疗后中性粒降至成人1000(儿童则500)以下应给予本品,皮下注射50ug/m2,每日一次;如皮下注射困难,应改为100ug/m2静脉滴注(成人及儿童),每日一次;B.急性白血病化疗给药结束后(次日以后),骨髓中的幼稚细胞减少到足够低的水平且外周血中无幼稚细胞时,开始给药。

成人及儿童为静脉给药200ug/m2,每日一次。

经用药后,中性粒细胞增加到5000/mm3以上,应停药;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000/mm3的患者,静脉滴注100ug/m2,,每日一次;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5000/mm3,应减少剂量或终止给药,并观察病情;4.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000/mm3的成人及儿童患者,静脉滴注400ug/m2,每日一次。

如果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5000/mm3,应减少剂量或终止治疗,并观察病情;5.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mm3的成人及儿童患者,给予皮下注射50ug/m2,每日一次,。

如果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5000/mm3,应减少剂量或终止治疗,并观察病情;【不良反应】1.严重的不良反应1)休克(发生率不明):有发生休克的可能,需密切观察,发现异常时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置。

2)间质性肺炎(发生率不明):有发生间质性肺炎或促使其加重的可能,应密切观察,如发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部X线检查异常时,应停药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适当处置。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不明):有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能,应密切观察,如发现急剧加重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两肺弥漫性浸润阴影等胸部X线异常时,应停药,并进行呼吸道控制等适当处置。

4)幼稚细胞增加(发生率不明):对急性髓性白血病及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患者,有可能促进幼稚细胞增多时,应停药。

2.其他不良反应LDH升高、发热、头痛、乏力、心悸、ALP升高、尿酸升高、血清肌酐升高、CRP升高【禁忌症】以下患者禁用:(1)对本药或其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过敏的患者。

(2)骨髓中幼稚细胞未充分减少的髓性白血病及外周血中存在骨髓幼稚细胞的髓性白血病患者。

【注意事项】1.慎用(下列患者慎用)(1)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2)过敏体质者。

2.重要注意事项(1)本药限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

(2)本药应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防止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过度增加,如发现过度增加,应给予减量或停药等适当处置。

(3)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因此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处理,另外为预测过敏反应等,使用时应充分问诊、并建议预先用本药物做皮试。

(4)本品给药后可能会引起骨痛、腰痛等,此时可给予非麻醉性镇痛剂等适当处置。

(5)对癌症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在给予癌症化疗药物的前24小时内以及给药后的24小时内应避免使用本药。

(6)对于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和骨髓移植时)应用本药前,建议对采集细胞进行体外实验,以确认本药是否促进白血病细胞增多。

同时,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发现幼稚细胞增多时应停药。

(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由于已知伴有幼稚细胞增多的类型有转化为髓性白血病的危险性,因此应用本药时,建议对采集细胞进行体外实验,以证实幼稚细胞集落无增多现象。

3.应用时的注意事项(1)打开安瓿时:本品为单点式(易断)安瓿,建议用酒精棉球等消毒断点后取用。

(2)配制时:静脉点滴时,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混合后注射。

勿与其他药物混用。

(3)给药时:静脉内给药时,速度应尽量缓慢。

4.其他注意事项(1)有报告指出,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有转变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急性白血病的病例。

(2)有报告指出给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有的病例发生了染色体异常。

(3)有报告指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体外或体内实验中,对多种人膀胱癌及骨肉瘤细胞株具有促进增殖的倾向。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不宜用于妊娠或可能怀孕的妇女(妊娠中的用药安全性尚未确定)。

【儿童用药】1.对早产儿、新生儿及婴幼儿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建议不用该药(使用经验较少)。

2.儿童用药时应密切观察、慎重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注意用量及用药间隔时间、观察患者的状态,慎重给药[通常老年人生理机能(造血机能、肝、肾功能等)低下]。

【规格】75μg:0.3ml150μg:0.6ml300μg:1.2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