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理学境界论
岳麓课件1第4课宋明理学

理气论主张理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理先于气而存在,理是气 存在的依据。同时,理与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理在气中 ,气体现理。这一理论强调理与气的统一,认为理与气的关 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
性命论
总结词
性命论是宋明理学中关于人性与命运的理论。
详细描述
性命论主张人性由天命所决定,人的命运由天道所主宰。同时,性命论强调天 人合一,认为人性与天道相通,人的行为与天道相合。这一理论认为通过修养 心性、顺应天道,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朱熹的格物致知论
总结词
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是宋明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他主张通过格物来获得知识,达到对 理的认识和理解。
详细描述
朱熹认为,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和本质,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究,逐渐获得对理的 认识和理解。他认为,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达到 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朱熹的格物致知论对宋明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后来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 想
周敦颐的太极说
总结词
周敦颐的太极说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理论 之一,他主张万物由太极而生,太极是 万物的本原和基础。
VS
详细描述
周敦颐认为,太极是宇宙间最基本、最普 遍的规律,万物都遵循这个规律发展变化。 太极的本质是“无”,但这个“无”并不 是虚无,而是包含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周敦颐的太极说强调了理性和自然规律的 统一,为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 础。
程颢、程颐的理本论
总结词
程颢、程颐的理本论是宋明理学中的重要理 论之一,他们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基 础,万物都遵循理的规律发展变化。
详细描述
程颢、程颐认为,理是超越时空的存在,是 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他们强调理的普遍 性和必然性,认为万物都遵循理的规律发展 变化。同时,他们也强调理和气的关系,认 为理和气是相互依存的,理在气中,气在理 中。程颢、程颐的理本论对宋明理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明理学课件PPT

宇宙的运行与人伦道德相ຫໍສະໝຸດ ,天道与人道相互关 联。无为而治
宇宙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人为干预。
人与宇宙的关系
人是宇宙的一部分
人生活在宇宙之中,是宇宙的一部分,与宇宙息息相关。
人与天道相通
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应与天道相符合,以实现天人合一。
人对宇宙的认识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人可以认识宇宙的规律和本质,从而更好 地顺应自然、改造自然。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道德教育
宋明理学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之为人之本,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加强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 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倡导和谐社会
宋明理学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和谐稳定,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倡导和谐、稳定 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追求内心平静
宋明理学家强调儒家政治伦理,主张君主的道德责任和以德治国 ,认为政治应当以仁义道德为基础。
天理与政权
理学家认为天理是宇宙间最高的原则,政权应服从天理,政治权力 应当基于天理而非私欲。
民本思想
理学家强调民本思想,认为君主应以人民利益为重,政治应当以保 障人民福祉为目标。
政治制度设计
三纲五常
理学家重新阐释了三纲 五常的政治制度设计, 强调君主的道德责任和 臣子的忠诚义务。
国文化传播到了海外,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对后世思想的影响
影响了后世的学术思想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流派,对后世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如清代的思想家王夫之、颜元等人都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塑造了民族精神
宋明理学所强调的道德、仁义等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成为 了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
宋朝的历史思想

宋朝的历史思想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代。
宋朝的历史思想在政治、哲学、文学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宋朝的历史思想。
一、政治思想宋朝时期,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二是宋朝的政治制度。
儒家思想在宋朝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承。
宋朝儒学兴盛,思想家们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
程朱理学兴起,主张尊崇孔子和朱熹的学说,并将其纳入官方教育体系中。
宋朝政府也积极推崇儒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加强统治。
宋朝的政治制度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
宋朝对于地方官员进行了严格的监察和约束,通过考核和监察制度来确保官员的廉洁和公正。
此外,宋朝还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控制,进一步巩固了皇权。
二、哲学思想宋朝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宋代理学的兴起,二是宋代佛学的发展。
宋代理学主要由周敦颐、程颢、程颐等人创立,强调“心即理”。
他们认为人的本性即是天理,通过修养可以达到与天地同步的境界。
代表性作品有周敦颐的《爱莲说》和宋濂的《天人感应篇》。
宋代佛学则是在南宋时期达到了巅峰。
南宋时期,佛教在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南宋政府对佛教非常支持,建立了许多寺庙和佛塔。
佛教的思想也渗透到了宋代文人的作品中,如辛弃疾的《浣溪沙》中就有许多佛教的意象。
三、文学思想宋朝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的文学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宋朝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
他们以诗、词、曲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北宋时期,诗人苏轼、欧阳修等以豪放派为代表,他们的诗作直抒胸臆,对政治现实和社会风尚进行了讽刺和批评。
南宋时期,文人以李清照、辛弃疾等为代表,他们主张以文学来慰藉自己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将个体的痛苦和社会的困扰融入到作品中。
四、科学思想宋朝的科学思想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宋朝数学家积极发展了数学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数学成果,如《天元术》、《开元盛筌》等。
【历史知识点】宋代理学产生的影响

【历史知识点】宋代理学产生的影响1、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的新发展。
2、宋代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调节、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宋代理学是宋代哲学的主流,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又可称为道学。
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性命之学,故称为理学。
是融合佛、儒、道三教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
三教合一北宋时期的石介、胡瑗、孙复被称为理学三先生,但实际的开创者为北宋五子,即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
周敦颐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他将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加以融合,阐述了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思想体系。
邵雍是先天象数之学的创始人,并使之成为理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
张载则发展了气一元论思想,为古代中国辩证法两一学说的集成者。
二程兄弟是理学的重要代表,他们为北宋的理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程朱理学二程兄弟是理学的重要代表,他们为北宋的理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宋代理学思想以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又称为天理,承认事物的变化。
但认为这是理的神秘力量所至,还阐述了天人关系等问题,坚持天人相与的命题。
在世界观上,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理先气后,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在认识论上,比较重视精致的先验论认识论,以格物致知为基本命题概念,讲求穷理。
陆王心学南宋学者朱熹与陆九渊是理学的发展者。
朱熹也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理学体系的完善与阐发上有特殊贡献。
他承续了二程的思想,认为理是存在的基础,物质性的气是第二性的,“‘理在先,气在后’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朱子语类》),理的最高境界为太极。
但他又认为理无气则不存,气无理亦不能存,二者紧密相关。
司马光学派司马光的涑水门人一传为范祖禹、刘安世、邵伯温(邵雍是第一讲友,伯温事司马光为师)再传为李光、吕本中、孙伟、马永卿,四人都是刘安世弟子胡珵(杨时命求学于刘安世)刘勉之(刘安世弟子)赵鼎(邵伯温弟子,宋元学案未把他列入涑水门人)三传为孙蒙正(孙伟子,张栻师。
宋代理学核心思想

宋代理学核心思想
宋代理学核心思想是统一天理、法理,实事求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又借鉴唐宋之际形成的深厚文化积淀,采用辩证分析的思想方法,把礼仪、政治、文学、哲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系统化为政治思想体系,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
学术进步及政治改革。
宋代理学的特点是追求学问的统一,即将中国经典著作中有关政治的学说、法理的学说、礼乐的学说以及伦理学、哲学、儒家的学说等统一起来,形成一
个统一的理学体系。
宋理学依据儒家思想,以墨家学派的和谐思想中心,是一
套理性的理论体系,其特点是全面、系统性强,而且兼收并蓄,把哲学、礼仪、宗教、文学以及伦理学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统一的学术体系,大大推动了
当时的学术进步和政治改革。
宋明理学简述

宋明理学简述作者湛柏欣一理学的准备1,唐代韩愈(768—823)提出儒家的道统说,认为道统在孟子之后就失传了。
韩愈推崇《孟子》、《大学》,排击佛教,都对宋明理学影响极大。
韩愈认为要承接孔孟的道统,“道学”由此得名。
2,唐代李翱(772—841)作《复性书》,启发了后世理学家的心性之学。
他在《复性书》中推崇的《中庸》被后世理学家所肯定,和《论语》、韩愈推崇的《孟子》、《大学》并列为四书。
3,北宋初期有着崇道(孔孟之道)、尊经(六经)、排佛的社会思潮,为理学运动打下基础。
二理学的发端1,在儒家的经典中,只有《易经》特别是《易传》为儒家哲学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关于宇宙本质与生成的哲学体系。
北宋儒家大力研究《周易》,把《周易》视为对抗佛、道二教的有力武器。
2,周敦颐(1017—1073)作《太极图说》,通过解释太极图、《易传》的建立了一个儒家的宇宙论纲要。
《太极图说》中“太极”是最高的范畴,周敦颐把“太极”解释为“元气”,“无极”是形容“太极”的无形、无象。
周敦颐还提出“人极”,《太极图说》从“太极”开始,以“人极”结束。
3,在《通书》中,周敦颐认为“诚”是出自太极乾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和人的本性。
“诚”本就是《中庸》的重要观念,因此也成为了宋明理学的重要课题。
4,周敦颐提出“寻孔颜乐处”,此后,“寻孔颜乐处”成了宋明理学的重要课题。
所谓“孔颜乐处”是指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后,超越了外在的物质、利害而达到的内在的幸福和愉悦。
其中的“乐”不是说刻意追求的快乐,而是达到一种精神境界后自然而有的愉悦。
因《太极图说》、《通书》影响深远,又提出了“寻孔颜乐处”这个重要思想,还做过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合称)的老师,周敦颐被尊为理学的始祖。
5,张载(1020—1077)提出“太虚即气”,他认为宇宙万物都统一于“气”。
张载有关气的哲学是针对佛、道二教的。
他认为气的每一种凝聚的形态都是暂时的,所以道教的内体长生只是一种幻想;他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所以佛教所说的“空”、“虚”,道教所说的“无”都是一种迷幻。
宋代理学本体论

宋代理学本体论
《宋代理学本体论》是指宋代理学家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是宇宙中最基本、最本质的存在,是包括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本体,也是万物存在和运行的根源和规律。
宋代理学还强调理和物的关系是一种“即一即异”的关系,即认为理和物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同时又有着区分和不同的特征。
宋代理学在哲学本体论上的成就,与一些人认为中国哲学没有本体论的说法恰恰相反。
宋明理学是以理、气、心为本体的,这三者本质上被认为是一回事,并不是三回事。
哪怕朱熹曾经提出过“理在气先”的说法,也并非认为“理、气”是可割裂而讲的。
宋代理学特点范文

宋代理学特点范文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以其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而闻名于世。
在理学方面,宋代的代表性学派是理学,也被称为宋代理学。
宋代理学具有以下特点:1.继承和发扬了前代学派的优秀传统。
宋代理学的思想基础主要是对先秦儒家经典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特别是程朱理学的发展。
宋代理学家致力于对儒家经典文化进行深入解读,提出了许多有关人性、天命、治理国家等方面的新观点。
2.强调人性的善。
宋代理学强调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与先秦的“性恶论”相对立。
他们认为人性本身具备善良的品质,只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恶的一面。
因此,人们应该通过修身养性,追求自己本性的完美,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3.倡导社会贤良治理。
宋代理学家认为政治的核心在于治理人心,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他们主张通过大力培养贤良人才,制度,提高道德品质来推动社会进步。
宋代理学家追求“仁者爱人,智者治人,英者动人”的治理理念,要通过理学的原则来实现。
4.高度重视教育。
宋代理学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人的完善。
宋代理学家设立私学,广泛开展教育,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同时,他们倡导以朱子的《四书》为教材,通过解读经典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智慧。
5.强调礼仪规范。
宋代理学注重礼仪规范的重要性,认为它是维持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基础。
他们通过研究经典文化中的礼仪规范,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礼仪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6.推崇孟子。
孟子是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人物,被誉为“理学之祖”。
宋代理学家推崇孟子的道德观念,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更加符合理学的核心原则。
他们通过对孟子的研究和解读,系统地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体系。
总之,宋代理学是继承和发扬前代儒家经典文化传统的学派,其宗旨是通过修身养性,培养贤良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和治理国家。
宋代理学强调人性的善良,注重政治伦理和礼仪规范,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推崇孟子的道德观念。
它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并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理学境界论
【摘要】:宋代理学家对原始儒学精神的弘扬,对佛道强烈挑战的回
应,其一个重要的侧面是通过自觉地重构新儒学的境界理论来展现
的。本文在对“境界”范畴作出一番清理的基础上,剖析了理学境界的
基本内涵、总体特征和精神实质,进而对三种典型的精神倾向作了较
为具体、深入的阐释。在此基础上,从历史主义和当代意识相结合的
视角出发,对理学家重建境界理论的得失成败作了集中的检讨和评
判,以期由此透视中国传统哲学人生境界理论的精神和特征。境界的
核心是对人生价值的确认,它不但是对真实的存在和意义世界的追
寻,而且体现为特定的理想人格。概括地说,理学家的人生价值展开
于天人、群己、理欲等价值理论中,构成他们所理解的意义世界,并
且最终指向理想的人格即圣人。如果我们将价值最根本的尺度归结为
自由,在理学家看来,圣人就是具有终极意义的价值标准,圣人境界
也就是他们普遍追求的自由境界。自由本来有丰富的涵义,有多方面
的规定。理学家所追求的圣人境界,表示他们所向往的不但不是现代
人所主张的政治自由,而且主要的不是从自然的压迫下获得解放的自
由,而是更多地转向了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在理学家看来,心灵自由
的获得离不开人生意义的贞定,而人生意义的安放需要本体论的依
托,理想人格的实现也终须一定的践履工夫,因而境界问题,又与本
体论和工夫论密切相关。对理学家而言,中心问题依然是要追问“圣
人何以可能”,也就是要在重建道德形上学的进路中探讨实现心灵自
由的新途径。由此,形成理学境界的基本特色:以德性的规定为主,
又具有形上超越的层面,带有终极关怀的意味;满足了人的情志生活
的需要,又具有美感和乐的体验。理想的境界既凝结为主体的内在精
神结构,具有绵延的同一性,那就是特定的人格;又展开于具体的“在”
世过程,外显为某种气象、风度。在理学家那里,尽管理想境界的标
尺是同一个文化代码——圣人,但由于对圣人的理解仍有不同的具体
内容,由此决定着不同的工夫进路,呈现出不同的精神倾向,主要可
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周敦颐的“无欲与诚”、程颢的“万物一体”所代表
的圆融洒落之境,突出了直觉主义特征。他们崇自然,尚体验,重视
内向涵养,忘怀物我,率性直行,具有较多佛道思想的印痕,多呈现
为人与自然一体圆融、自得宽舒的气象。程颐、朱熹崇尚的敬畏和乐
之境则更多地突出了理性主义特征。他们把“与理为一”作为最高追
求,重视经验知识的积累,严格日常规范践履;怀抱“工夫熟后,自
然和乐”的宗旨,表现出敬重严谨、庄整齐肃的风貌。张载所追求的
是“无我乃大”的“从容中正之境”。他的“民胞物与”的人道情怀,诚明
两进的中正之道,体现出较强的群体关怀和淑世精神。与理学家普遍
执著于内在的心性修养相比,张载哲学更多地凸显出先秦儒学的本
色,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通过对以上三种境界类型的描写与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理学境界论的同中之异,异中有同,有十分丰富的
内容。在理学家对其人生境界的追求和证成中,本体论、价值论和理
想人格论结成了一体。但是具体的境界追求又有个性化的特点,是个
人在生活世界中的创造。.尽管从总体上讲,宋代理学境界理论有其
不可否认的消极面,就其现存形态而言,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但它毕竟相当集中地体现了理学家对自由的追寻,并且通过它影响到
明清及现代新儒家,它是儒家境界说的一个高峰。经过重新解释和现
代转换,仍可以吸取其合理之处。宋代理学境界论所强调的道德理性
和心性修养,对于化于解现代性的诸多负面影响,走向现代意义的自
由之域,无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重要的思想资源。【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B244
【目录】:第一章境界释义9-22释“境界”9-11宋代理学境界论的价值
意蕴11-16理学境界的静态构成和动态统一16-19理学境界的精神实
质19-22第二章汇纳百川之容──理学境界论的基本特征22-35内向性
的会通容纳22-23道德形上学的重建23-25自由之乐的高扬25-27直
觉体验的强化27-30同一文化代码,两种精神倾向30-35第三章洒落
圆融之境35-59一、“无欲”与“诚”35-45“诚”而”无欲”的圣人境界
35-37“静虚动直”以进达圣境37-38无极与诚:圣人境界的形上根据
38-41孔颜乐处:即道德而超道德的圣人心态41-45二、仁者与物同
体45-59与物同体的仁者情怀45-49情顺万事的乐道胸襟49-52内外
两忘的理性直觉52-54会通互融的平和气象54-59第四章敬畏和乐之
境59-90一、己与理一59-70仁者与理为一59-60辩名析理,寻求形
上依托60-62涵养用敬,进学在于致知62-66自性而行66-70二、心
中天理流行70-90心与理一:天理人道的沟通交会70-74心统性情:
心性情欲的分疏统理74-80居敬与穷理:两种倾向的综合拓展80-85
敬畏与洒落:双重气象的协调互补85-90第五章从容中正之境90-100
民胞物与的人道情怀90-92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大心境界92-95诚明
两进的中正之道95-97知礼成性的行为践履97-100第六章理学境界
论批判100-110哲学的目的和理学家境界追求的意义100-103仁者情
怀的正负价值103-105理欲之辩的历史悖论105-107走向现代意义的
自由107-110附录一:文献综述110-113附录二:参考文献选目113-117
后记117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