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初年级教程

大六壬初年级教程
大六壬初年级教程

五年级学奥数晚不晚

五年级学奥数晚不晚?(关于一些问题的解答) 关于奥数的学习,家长们存在着很多疑问,我们现在把我们的一些看法整理了一下,给大家作为参考。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1、我的孩子要不要学奥数? 奥数属于一种学有余力之外教育,很多小学奥数题目即使大学生都不会做。我们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学习系统的奥数,不过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接触一点奥数元素的问题,作为兴趣的激发。所以家长一定要量力而行。当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相当多的孩子在建立兴趣后学习很好,各科进步都很快。说明一旦入门后,奥数对其他功课的提高还是有帮助的。 现在有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考上重点中学强迫他学奥数,这样不好。如果你的孩子对此毫无兴趣,学习负担很重,可能会适得其反。还不如先从培养孩子初步的思考的习惯和兴趣入手。如果他对奥数本身感兴趣,报个好的辅导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什么时候开始学奥数最合适? 一般来说,三年级开始学习奥数是最合适的。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正进入一个思维方式改造期,这个时候开始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解题思路,效果是最好的。部分智力开发较早的孩子可以从二年级开始学习。 但是三年级的孩子比较闹,不适合大班教学,课程也不难,部分内容家长自己辅导效果是最好的。如果家长实在比较忙,可以请家教或者报奥数小班。 3、用什么样的奥数教材最好? 总的来说,我们推荐以下的几个梯队的教材。对于初学奥数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我们推荐南京大学出版社的《举一反三》,这套教材可以让孩子自己看看,家长再辅导,激发学习兴趣;三年级之后,对于初学者我们推荐重庆出版社的《名师培优经典》,内容详细,难度适中。程度好一些的孩子,我们推荐的是单墫主编的一套教材,叫做《奥数教程》,这也是奥数中最为经典的教材。这套教材难度中等偏上,教学知识体系和华杯赛最为接近。但是对于程度更好的,我们是推荐华罗庚学校的教材(本站有专门介绍),但是视情况而变化。我们给孩子们上课,

大六壬精义讲解——伍剑虹

伍剑虹 第一节大六壬算法讲解 六壬之学、在古代是一门占卜的学问,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的产生是根源于道家的学说,但又把古代关于天文、地理、星象、历算、吕律、气功、中医等等自然科学和关于人体的认识容纳于内;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描述自然界周期运动变化规律的系统模型,并且融汇于阴阳八卦,干支五行,以及各种各样的法术或者叫技术,以寻求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人类自身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六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精华的内容,并把抽象的哲学具体化,实用化。这在后面我们将一一介绍。 六壬在古代数术中是一种高层次的占卜之学,一般人是很难接触到和掌握它的。除开它神秘莫测的原因之外,还有一条,就是它包含的内容大广泛,学识太渊博,如果没有名师和得道之人传授,它是很难掌握的。 正因为如此,倍受儒家推崇的《易经》,才被逐渐改造得通俗化、大众化而广泛地走向民间,被一般的平民所接受。 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过去那些被称为非常神秘的东西,已经并不那么神秘了。比如象天文、地理、历算等等,中学生都可以学会,如果有心于研究中国古代数术学的人,自然是易如反掌了。 现在研究《易经》的人很多,《易经》可以说只是数术学的一部分。我们把中国古代所有关于占卜和法术方术之类的学问统称为数术学,至于什么叫数术学,请参见陈维辉《中国数术学纲要》和《中国数术学原理》。数术学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六壬、奇门、太乙、易经、铁板算、诸葛算等等,在《通志》—书中就介绍了几千种占卜预测之法, 它是相当庞大的。 我们认为,学习数术学的人手工夫应该是六壬,而把《易经》作为一个辅助的工具。《易经》在它的演算过程中不需要天文、地理、历算知识,其经文也过于隐晦,难以捕捉到准确的信息。况且它全部的预测信息也只有64卦×6爻=384爻;所以它的思想领域和判断范围是有限的。 六壬从理论上说,是个庞大的思想体系。从技术上说,它在干支学中只用一个天于;并用地支遁干化为地支。用五行、干支、八卦等模型融合以达到和谐完美的运筹。六壬是一种全方位的时空体系,它以天地人三才相合,以寻求自然界与人的各种关系;用天人之际的整体性,法于阴阳,合于术数;以和谐性、系统性、整体性为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它堪称东方文明哲学思想的智慧结晶。 那么,什么叫做六壬呢? 所谓六壬,就是在天于地支的60花甲中,有六个天干为壬的干支组合,因此.叫六壬。壬为北方属水,在河图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就是说,水为万物之母,其生数为一,一加中数五变为六,六才成为水。所以,万物从一开始生成。 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壬为阳水,主生。所以壬水为万物生成之始,也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前提根源。 在太极学说中,一为太极。所以,六壬之学又为太极之学,这与道家的天地生成观是一脉相承的。 六壬的演算,完全是按照道家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程序进行。它以天(天盘)、地(地盘)、太阳(日躔)、月亮、二十八宿、年月日时、四季等等自然界的周期变化为运筹的依据,用一套完整的模型,把所有的时空关系纳于其中,和自然界合拍共振,生克为正,制化为变,以求得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所以说,学好了六壬,全部数术学的基本思想,便可一通百通,其它的各种东西,也都包括在这个道理之中,就象站在高山顶上、远处的景象便可一目了然了。 六壬推算有较大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模型。它虽然有—定的课体,但课式却有上万种。细算起来,其课体有60花甲×12支=720种。再加上其它的因素,如12神、12将、阴阳两类、地支正反转得:

官板金口诀整理之神课金口诀卷一

官板金口诀整理之神课金口诀卷一 官板金口诀整理之神课金口诀卷一 论十二神将法第一 十二将神所属 亥为癸明,正月将,诹訾,阴水;戌为河魁,二月将,降娄,阳土;酉为从魁,三月将,大梁,阴金; 申为传送,四月将,实沈,阳金;未为小吉,五月将,鹑首,阴土;午为胜光,六月将,鹑火,阳火 巳为太乙,七月将,鹑尾,阴火;辰为天罡,八月将,寿星,阳土;卯为太冲,九月将,大火,阴木; 寅为功曹,十月将,析木,阳木;丑为大吉,十一月将,星纪,阴土子为神后,十二月将,玄枵,阳水; 论十二贵神法第二 天乙贵人,己丑阴土;前一螣蛇,丁巳阴火;前二朱雀,丙午阳火;前三六合,乙卯阴木;前四勾陈,戊辰阳土; 前五青龙,甲寅阳木;后一天后,癸亥阴水;后二太阴,辛酉阴金;后三玄武,壬子阳水;后四太常,己未阴土; 后五白虎,庚申阳金;后六天空,戊戌阳土。 论十二贵神旺相法第三 六合青龙木为主,绝在申酉并子午, 腾蛇朱雀火之精,卯酉亥上无气处。

太阴白虎是金神,祸败须防子午寅,玄武天后藏于水,卯酉巳上不堪论。便有天空及勾陈,太常贵神相为邻,四神是土同水断,天官休旺得其真。论十二神将吉凶法第四 胜光发用忧惊恐,神后奸淫失望求传送有人奔走出,公曹官事欲追收小吉酒食来和会,大吉咒咀作冤雠太乙言事凶怪动,登明无足莫追求天罡战斗争文状,河魁狱讼畜亡游太冲劫财伤人物,从魁夫妇索离休论十二位贵神法吉凶法第五 十二天官知者希,贵神阳人得重威螣蛇朱雀轻薄妇,六合男为工力儿勾陈丑妇更贫薄,青龙官吏薄书司天后太阴法重妇,玄武阳人斜眼窥太常妇人携酒少,白虎阳凶道路宜天空僧道式好善,妙法须详不用疑论十二位神将所主法第六 寅为猫犬外来家,口愿重重树影花。有克必伤尊长死,马亡子死鬼颠邪。太冲受克损门窗,怪见虚惊贼盗伤。

二年级奥数教程19讲:算式谜

二年级奥数教程19讲:算式谜 小朋友,这一讲我们来学习算式谜,什么是算式谜呢? 给你一个算式(等式),里面缺少一些数或四则运算符号,请你动动脑筋,选择适当的数或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这就是算式谜. 例1、用五个2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符号结合起来,使下面的10个算式均成立: 2 2 2 2 2 = 1 2 2 2 2 2 = 2 2 2 2 2 2 = 3 2 2 2 2 2 = 4 2 2 2 2 2 = 5 2 2 2 2 2 = 6 2 2 2 2 2 = 7 2 2 2 2 2 = 8 2 2 2 2 2 = 9 2 2 2 2 2 = 10 解这个问题主要用“凑”的办法,但不应该盲目的凑,每相邻两个数之间都有四种运算符号可填(加、减、乘、除),在凑的时候,一边试,一边估计结果,不断调整.我们有: 2 - 2 ÷ 2 + 2 - 2 = 1 2 + 2 - 2 + 2 - 2 = 2 2 + 2 ÷ 2 + 2 - 2 = 3 2 × 2 × 2 - 2 × 2 = 4 2 - 2 ÷ 2 + 2 + 2 = 5 2 + 2 + 2 + 2 - 2 = 6

2 + 2 ÷ 2 + 2 + 2 = 7 2 × 2 × 2 + 2 - 2 = 8 2 × 2 × 2 + 2 ÷ 2 = 9 2 + 2 + 2 + 2 + 2 = 10 随堂练习1在下列4个4中间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组成3个不同的算式,使得数都是2. (1) 4 4 4 4 = 2 (2) 4 4 4 4 = 2 (3) 4 4 4 4 = 2 例2、将1,2,3,4,5,6,7,8这8个数字分别填入图中8个空格内,使图中的4边正好组成加、减、乘、除4道算式. 解突破口是在做除法的第一行,在1~8中,只有五种可能:8÷4=2,8÷2=4;6÷3=2;6÷2=3;4÷2=2.最后一个除式中出现两个2,应舍去.因此,只有4种可能情况,经过“凑”、“试”有图19—2所示的两个结果: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 重点概念: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详见“知识点汇总”) 要点回顾: “解方程”就是要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进行运算,以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方程的解即是如同“X=6”的形式) “解方程”就好像是要把复杂的绳结解开,因此一般要按照“绳结”形成的过程逆向操作(逆运算)。 过程规范: 先写“解:”,“=”号对齐往下写,同时运算前左右两边要照抄,解的未知数写在左边。注意事项: 以下内容除了标明的外,全都是正确的方程习题示例,且没有跳步,请仔细观看其中每步的解题意图。带“*”号的题目不会考查,但了解它们有助于掌握解复杂方程的一般方法,对简单的方程也就自然游刃有余了。 一、一步方程 只有一步计算的方程,直接逆运算除未知数外的部分。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逆运算含未知数的部分。 二、两步方程 两步方程中,若是只有同级运算,也可以先计算,后当做一步方程求解。注意要“带符号移动”,增添括号时还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就“逆着运算顺序”同时变化,如含有未知数的一边是“先乘后减”,则先逆运算减法(即两边同加),再逆运算乘法(即两边同时除以),依此类推。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把含有未知数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未知数),就相当于简化成了一步方程。 因此原方程就可以看成是6+y=10,5y=6和10-y=8的形式。 三、三步方程 (一)应用乘法分配律,共同因数是已知数的 具有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两个有共同因数的乘积(或具有相同除数的除法式子)相加或相减,而共同因数(或除数)是已知数的,既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共同因数而将其简化为两步方程,也可以直接算出已知部分而化简。

大六壬初级判断

大六壬初级判断 第一节大六壬判断分析的步骤: 一大六壬排演步骤: 1、占断问的时间以及预测的事由,便于以后查阅和归类以及反馈后的验证等! 时间主要注明年、月、日、时,一般要求写明公历时间,农历时间,并注明干支花甲, 2:查出日子所在的旬,确定旬空!写明求测人的信息,最低要求预测人的出生年份,属相,行年!这里的旬是指六甲之旬,每十天一旬,以甲为首,六十花甲子中共有六个,称为六甲旬首,其余天干皆被六甲领导,旬空就是指的六甲旬空,因为天干有十个,而地支有十二,天干与地支相配,总有两个地支不在六甲旬内,故有旬空之说,其中甲子旬中戌亥空,甲寅旬中子丑空,甲辰旬中寅卯空,甲午旬中辰巳空,甲申旬中午未空,甲戌旬中申酉空。 二大六壬的起课方法 大六壬用“正时”或“活时”起课,通过二十四节气定出月将,以月将加时排天盘,根据天地盘的组合,演四课,依九宗法发三传。其理论与用法十分复杂,主要有正时与活时起课两种。 1:正时,又称真时,要把我们日常所用的北京时间转换成当地的地方时。大六壬正时的运用与梅花易数类似,“讲究不动不占”,当自己心中动念,想预测某事时,便可以用这个时间起课。若是他人问卜,可用来人或来电话的时间起课。 一般来说,当自己突然动念想占卜某事,多用正时起课。若有事久疑不决,或者一个时辰内有多件事情要问,则可以用灵活的起课方法,如报数、写字、翻书页、或抽签。 2: 活时,通常用十二支竹签,写上十二地支,装在竹筒中,当有事要预测时,集中精力随意抽一支竹签,以所抽得的签上的地支作为时辰起六壬课。 如果竹签不便制作,还可以随手写一个数,或随便翻开一本书,按照这个书页的数字,超过12以上的减去12,或除以12,按照所得余数,为时辰起课!

二年级奥数:《有趣的植树问题》

二年级奥数:《有趣的植树问题》(预热)复习 一、间隔和点的关系 1.两端有点:间隔数=点数-1 2.两端无点:间隔数=点数+1 【例】:比一比,想一想,间隔与点数之间的关系。 1. (5)个点(3)个点 (4)个间隔(2)个间隔 2. (2)个点(2)个点 (3)个间隔(3)个间隔想一想,你发现了点跟间隔有什么关系? 二.间隔问题中另外的两类 1.一端有点,一端无点 间隔数=点 2.封闭图形中的间隔 (5)个点(5)个点

(5)个间隔(5)个间隔 间隔数=点 三、生活中的间隔问题 1.锯木头 段数=次数+1 【例】: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锯()次?锯7次会锯成()段? 答案:2;8 2.爬楼梯 楼数=楼层数+1 【例】:丽丽家住在4楼,她每天回家要爬几层楼梯? 答案:3层 3.敲钟 间隔数=次数-1 【例】:大钟敲两下要用2秒,敲5下要用()秒? 答案:8秒;解析:敲两下是一个间隔,说明一个间隔2秒,敲5下是4个间隔,四个2秒加起来就是8秒。 4.植树问题 1.两头都种:段数=棵数-1 2.两头都不种:段数=棵数+1 3.只有一端种:段数=棵数 4.封闭图形种:段数=棵数 【例】:在一条5米长的走廊上每隔1米放一盆花,两头都要放,一共放几盆? 答案:6盆。解析:1米一个间隔,5米5个间隔,两头都放,所以花的数量比间隔多1,一共放6盆花。 如何预习? 为了保护孩子课前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以及保证课堂效果,家长在给孩子预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度。 预习,切忌给孩子讲解书本上的例题和知识点,因为孩子容易先入为主,如果家长选取的方式方法不当,那么孩子很难转换思路了;另外,家长给孩子讲过例题后,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上课的时候就不愿意认真听了。 我们预习的目的是回顾这一讲课前的铺垫知识,以及引起孩子的思考,因此家长可以把我们的这份预习资料打印出来,让孩子自己看一看,如果孩子有不明白的,您可以适当点拨。

二年级奥数教程第19讲:算式谜

算式谜 小朋友,这一讲我们来学习算式谜,什么是算式谜呢? 给你一个算式(等式),里面缺少一些数或四则运算符号,请你动动脑筋,选择适当的数或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这就是算式谜. 例1、用五个2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符号结合起来,使下面的10个算式均成立: 2 2 2 2 2 = 1 2 2 2 2 2 = 2 2 2 2 2 2 = 3 2 2 2 2 2 = 4 2 2 2 2 2 = 5 2 2 2 2 2 = 6 2 2 2 2 2 = 7 2 2 2 2 2 = 8 2 2 2 2 2 = 9 2 2 2 2 2 = 10 解这个问题主要用“凑”的办法,但不应该盲目的凑,每相邻两个数之间都有四种运算符号可填(加、减、乘、除),在凑的时候,一边试,一边估计结果,不断调整.我们有: 2 -2 ÷2 +2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2 ×2 ×2 -2 ×2 =4 2 -2 ÷2 +2 +2 =5 2 +2 +2 +2 -2 =6 2 +2 ÷2 +2 +2 =7 2 ×2 ×2 +2 -2 =8 2 ×2 ×2 +2 ÷2 =9 2 +2 +2 +2 +2 =10 随堂练习1在下列4个4中间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组成3个不同的算式,使得数都是2. (1) 4 4 4 4 =2 (2) 4 4 4 4 =2 (3) 4 4 4 4 =2 例2、将1,2,3,4,5,6,7,8这8个数字分别填入图中8个空格内,使图中的4边正好组成加、减、乘、除4道算式.

解突破口是在做除法的第一行,在1~8中,只有五种可能:8÷4=2,8÷2=4;6÷3=2;6÷2=3;4÷2=2.最后一个除式中出现两个2,应舍去.因此,只有4种可能情况,经过“凑”、“试”有图19—2所示的两个结果: 随堂练习2 在下列算式中的口里,添上加号和减号,使等式成立. (1)1口23口4口5□6□78口9=100 (2)12口3口4口5□6口7□89=100 例3、如图19—3所示,在大方框内的各数中选出3个数,填到右面的四道乘式中使四道乘 ⑴○×○=○ ⑵○×○=○ ⑶○×○=○ ⑷○×○=○ 19—3 解⑴7×8=56 ⑵4×8=32 ⑶5×9=45 ⑷4×6=24 随堂练习3 把+、一、×、÷这4个运算符号分别填入下面4个圆圈中(每个符号用一次),并使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整数,可以使下面两个等式都成立.这时方框中的数是几? 9 ○13 ○7=100 14○2 ○5=□ 例4、将1~9这9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算式的方格中,使每个等式都成立.口+口=口① 口+口=口② 口×口=口③ 解取三个数字试乘要比试加、试减的情况简单,所以,选③作突破口,它只有两种情

六壬神课金口诀

六壬神课金口诀 六壬神课金口诀 消息妙论 凡占课入式歌言其大象,五动爻观其大意,以格局看其事体,凭驿马、神煞断其吉凶,以空 亡、月破、支干三合、六合验其成败,潜心推测,无不神妙。 入式歌 入式之法妙通玄,月将加时方上传。更看何神同何位,日干须用五子元。克者为无从旺断,五行之内细推元。便将神将详凶吉,方察来人见的端。 二木为爻求难得,二土比和迟晚看。二金刑克都无顺,二火为灾百事残。二水皆须为大吉,水来入火妇难安。金入木乡忧口舌,火临金位有屯粘。木来入土为刑狱,土行水上竞庄田。上克下兮从外入,下克上兮向外边。主克客兮来索物,客克主兮客空还。四位相生百事吉,内有刑克忧患缠。 但取寅申为贵客,子午卯酉吃食言。巳亥常为乞索物,小吉妇人酒食筵。水土金火为窑灶,庚辛锥磨及门窗。庚午改门并接屋,四孟相生有草房。丙丁旺处人最恶,与姓相生子孙昌。四位相刑主有克,上下相生福满堂。 上克下兮宅必下,下克上兮岭头庄。甲乙为林单见树,见金枝损及皮伤。丙丁旺处为高岭,庚辛为斜道宜详。戊己为坟看旺处,土为坟垄痛苦殃。壬癸长河及沟涧,湾环曲折认刑伤。大树死时家长死,水上来穿近涧傍。 贵神神祠并久殷,太阴锥磨共相连。前一腾蛇为窑灶,朱雀巢穴梁上悬。六合树木看生死,勾陈渠涧土堆滩。青龙神树并枪刃,天后池堂涧水泉。玄武鬼神并图画,太常酒食五谷言。白虎道路及刀剑,天空庙宇道僧仙。 此是孙膑真甲子,天地移来掌内观。

十干所属(略) 十二支所属(略) 十二将神所属(略) 十二贵神所属 天乙贵神己丑阴土前一腾蛇丁巳阴火前二朱雀丙午阳火前三六合乙卯阴木前四勾陈戊辰阳土前五青龙甲寅阳木后一天后癸亥阴水后二太阴辛酉阴金后三玄武壬子阳水后四太常己未阴土后五白虎庚申阳金后六天空戊戌阳土 五、贵神治旦暮 昼夜有长短,晨昏有早晚,故以星没为旦,星出为暮,则旦暮所临可知。 六、贵神起例 甲戊庚牛(日顺行。其它书以甲戊兼牛羊、庚辛逢马虎之例,非也。神术非它术,此其用甲戊庚乃天上三奇,故不可改也)羊(夜逆行),乙己鼠猴乡,丙丁猪(日顺行)鸡(夜逆行)位,壬癸蛇(日逆行)兔(夜顺行)藏,六辛逢马(日逆行)虎(夜顺行),此是贵人方。 诀曰: 月将加时顺究,只寻天神等候。从戌至巳逆行, 以辰到亥顺就。贵腾朱六勾青,空白常玄阴后。 上法就以所值某宫贵字顺逆数至用位是也。 七、五子元遁起例 丁壬庚子属戊癸是壬子时元从子推 八、入式歌解(节选) 入式之法妙通玄,月将加时方上传,更看何神同何位,日干须用五子元。解曰:

(完整版)三年级全册奥数教程

年级全册 奥数培训 教材 适合年级:小学二年级

目录 第一讲找规律填数(一)--------------------------------------------- 5 -第二讲找规律填数(二)--------------------------------------------- 7 -第三讲找规律填数(三)-------------------------------------------- 10 -第四讲从数表中找规律---------------------------------------------- 12 -第五讲数线段------------------------------------------------------ 15-第六讲数三角形-------------------------------------------------- 17-第七讲数长方形和正方形---------------------------------- 20 -第八讲加法的渐变运算-----凑整---------------------------- 23 -第九讲减法简便运算-----凑整---------------------------------------- 25 -第十讲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27 -第十一讲添加运算符号(一)29-第十二讲添加运算符号(二)31 -第十三讲横式算式谜(一)33-第十四讲横式算式谜(二)35-第十五讲竖式加减算式谜------------------------------------------ 37 -第十六讲竖式乘除算式谜------------------------------------------ 40 -第十七讲文字算式谜---------------------------------------------- 43 -第十八讲填数阵图(一)-------------------------------------------- 46 -第十九讲填数阵图(二)-------------------------------------------- 49 -第二十讲不圭寸闭路线上植树-------------------------------- 52 -

五年级简易方程典型练习题

五年级简易方程典型练习题 知识分析】 大家在课堂上已经学了简单的解方程,现在我们学习比较复杂的解方程。首先,我们要对方程进行观察,将能够先计算的部分先计算或合并,使其化简,然后求出X 的值。 【例题解读】 例 1 解方程:6X+9X-13=17 【分析】方程左边的6X与9X可以合并为15X,因此,可以将原方程转化成15X-13=17从而顺利地求出方程的解。 解:6X+9X-13=17, 15X-13=17 15X=30 X=2 。 例2 解方程:10X-7=4.5X+20.5 【分析】方程的两边都有X运用等式的性质,我们先将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4.5X然后再在两边同时加上7,最后求出X. 解:10X-7-4.5X=4.5X+20.5-4.5X, 5.5X- 7=20.5 5.5X-7+7=20.5+7 5.5X=27.5, X=5. 【经典题型练习】解方程:7.5X-4.1X+1.8=12 解方程:13X+4X-19.5=40

解方程:5X+0.7X-3X=10-1.9 解方程练习课 【巩固练习】 1、解方程:7(2X-6)=84 2、解方程5(X-8)=3X 3、解方程4X+8=6X-4 4、解方程7.4X-3.9=4.8X+11.7 列方程解应用题 知识分析】 大家在三四年级的时候一定学过“年龄问题”吧!记得那时候思

考这样的问题挺麻烦的,现在可好啦!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 就可以轻松地解决类似于这样的应用题。 【例题解读】 例题 1 今年王老师的年龄是陈强的 3 倍,王老师6 年前的年龄和陈强10 年后的年龄相等,陈强和王老师今年各是多少岁? 【分析】要求陈强和王老师两个人的年龄,我们不妨设今年陈强的年龄是X岁王老师的年龄是3X岁,然后根据“王老师在6年前的年龄和陈强10 年后的年龄相等”这个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解:设今年陈强的年龄是X岁,王老师的年龄是3X岁,可列方程:3X-6=X+10,2X=16,X=8 3X=3X 8=24 答:陈强今年8 岁,王老师今年24岁。 例题 2 今年哥哥的年龄比弟弟年龄的3倍多1岁,弟弟5年后的年龄比3年前哥哥的年龄大1岁,兄弟俩现在各多少岁?【分析】先表示出哥哥和弟弟今年的年龄,然后运用弟弟 5 年后,哥哥 3 年前的年龄作为等量关系。 解:设弟弟今年X,那么哥哥今年(3X+1 )岁,可列方程 X+5=3X+1-3+1,X+5=3X-1,6=2X,X=3 3X+1=3X3+1=10 答:哥哥今年10岁,弟弟今年3岁。 【经典题型练习】 1、今年张老师的年龄是小兰的2 倍,张老师10年前的年龄和小兰8 年后的年龄相等,今年张老师和小兰各多少岁?

大六壬金口诀起课概述

大六壬金口诀起课概述 浏览次数:711 日期:2012-3-1 1 金口诀起课分为六步来进行:即起四柱、起地分、起将神、起贵神、起人元、起天干。 一、起四柱 查万年历,排出起课当时的年、月、日、时的完整四柱,写在最上面。 金口诀所用的历法知识: 六十甲子的排列:无论年月日时的都是按六十甲子的顺序依次排列下来,从古至今不可变异,所以必须明瞭六十甲子的排列顺序,六十甲子的组合,是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顺序组合的,在六十甲子组合中,是阳干配阳支,阴乾配阴支,不会出现阴阳互配的情况。 从六十甲子排列表中可以推知。 1、年的开始、结束不是春节,而是以立春为界,立春后才算进入下一个年份。 2、正月的月建即月支为寅,依次卯为2月、辰为3月、巳为4月……子为 11月、丑为12月。 12个地支固定配12个月。 每月的起止时间既不是公历,也不是阴历,而是农历的节气。 农历24节气中,每月有两个节气,在前的叫节气,如立春、惊蛰……,在后 的叫中气,如雨水、春分……。在金口诀预测中,就是以节气作为月与月之间的 界限的。如一月从立春开始到惊蛰前结束;二月从惊蛰开始到清明前结束……依次 类推: 立春:1月、惊蛰:2月、清明:3月、立夏:4月、芒种:5月、小暑:6月、立秋:7月、白露:8月、寒露:9月、立冬:10月、大雪:11月、小寒:12月。 3、每日的开始不是从0:00,而是从23:00进入子时就是新的一天了。 4、时辰,每时辰为2小时,具体如下: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二、起地分 地分可以灵活起之,可以用来人方位、来人生年(属相)、写字笔划数、名字笔划数、外应等。

(word完整版)小学二年级奥数教程1

一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训练1 巧填数字 例:把2,3,4,6,7,9分别填到下面六个圆圈中,使三个算式成立. ○+○=10,○-○=5,○+○=8 例题分析: 在2、3、4、6、7、9中相加等于8的只有2和6,先把2、6填在第三个算式中,剩下的就可填成3+7=10,9-4=5. 练习: 1、给你1、 2、 3、 4、16、17、18、19这八个数,要求: ①把它们分成四组,使每组的两个数相加之和相等。 ②再用这八个数组成如下的两个算式。 □+□-□=□ □+□-□=□ 2、在下列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一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训练2 巧填运算符号 例:在合适的地方填写“+”或“-”,使等式成立. 1 2 3 4 5 6=1. 例题分析把六个数分组,试加会发现1+2+3+5=11,4+6= 10,这样在4,6前面填上“-”,其他地方填上“+”,等式成立. 解:1+2+3-4+5-6=1. 练习在合适的地方填写“+”或“-”,使等式成立.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一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训练3 加法中的简便运算凑整法 例1、计算2+4+6+8+10+12+14+16+18 随堂练习1、11+13+15+17+19+11+23+25+27+9 例2、计算2+12+16+18+17+12+13 随堂练习计算1+13+15+17+11+14+!9 8+17+16+25+13+12+19 11+18+9+22+13+8+19 14+5+8+26+3+12+17

最新五年级上册解方程类型

类型一(简单的一步方程) 1、学校开展绿色校园活动,六年级各班之间比赛收集易拉罐。六一班收集了60个,六二班比六一班多收集15个,六二班收集了几个? 2、学校开展绿色校园活动,六年级各班之间比赛收集易拉罐。六二班收集了60个,六二班比六一班多收集15个,六一班收集了几个? 3、学校开展绿色校园活动,六年级各班之间比赛收集易拉罐。六二班收集了60个,六二班收集的是六一班的2倍,六一班收集了几个? 4、学校开展绿色校园活动,六年级各班之间比赛收集易拉罐。其中六二班收集了60个,六二班共有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收集多少个?(用除法) 类型二(几倍多多少/少多少): 1、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2、吉阳村有粮食作物84公顷,比经济作物的4倍多2公顷,经济作物有多少公顷? 3、农场一共收获了1200棵大白菜,每22棵装一筐,装完后还剩12棵,共装了几筐?

类型三(求每份数): 1、学校买来10箱粉笔,用去250盒后,还剩下550盒,平均每箱多少盒? 2、四年级共有学生200人,课外活动时,80名女生都去跳绳。男生分成5组去踢足球,平均每组几人? 3、果园里有52棵桃树,有6行梨树,梨树比桃树多20棵。平均每行梨树有多少棵? 类型四(买东西和卖东西): 1、小明有面值2角和5角的共9元,其中2角的有10张,5角的有多少张? 2、我买了两套丛书,单价分别是:<<科学家>>2.5元/本,<<发明家>>3元/本,两套丛共花了28元。其中《科学家》这本书买了4本,《发明家》买了多少本? 3、王奶奶拿了孙子们帮她收集的易拉罐和饮料瓶去废品收购站卖,共得到7元,易拉罐和饮料瓶每个都是0.15元,已知易拉罐有20个,那么饮料瓶有几个? 类型五(和倍问题 / 差倍问题):

大六壬精义讲解续

大六壬精义讲解续(转载) 大六壬精义讲解续 —、起课问题 六壬起课有固定时和活动时之分,固定时就用起算时当天和当时的天干地支。活动时用摸火柴签和掷骰子等来取天干地支。具体方法是:让来预测之人心想其事,任意摸三培。第一堆火柴数为时辰,第二堆火柴数为天干,第三堆火柴数为地支。地支超过十二数便除十二取余数,天干超过十数便除以十取余数。天于和地支数必须单见单,双见双,否则不算。然后用月将加时和干支起课。一般算自己的事用固定时,算别人的事多用活动时。 大六壬课式较难的是比用和涉害,什么时候比,什么时候涉都有规律。这条规律总的原则是:四课中只有两克,一般都用比。比的方法是用有克的两课上一层地支,都与天干相比,与天干阳见阳或阴见阴则取,与天干阴见阳或阳见阴则不取。如果两克都与天干不同性,则用涉害,取孟仲。 如果四课有三个克,则必然有两上克下,或两下克上,这都不取,而只取那一个下克上或上克下。这叫知一课,此在“一”中起决定作用。 如果四课有四个克,则先取下克上;用几个下克上与埴相比,如不能比就用涉害、取孟仲。《六壬大全》中有涉害深浅的问题,讲的是同为两下克上,又不能与干相比,则看被克的两个地支在地盘上转一圈分别受到几重克,故为克深,如下课式,亥和丑同被下克,但亥在地盘上转一圈受到了四重土克,而丑只受到了两重木克。故取克深者亥为发用。孟先见则机先现,仲先见则微先显。 亥 酉亥丑卯巳 未丑卯巳丁 关于“伏吟”课,有很多书的取法都不一样,这主要反映在阴干的取法上,如乙、丁、已、辛、癸,它们都寄在四季宫内,有的说乙干伏吟辰戌未,癸干伏吟丑戌未,丁巳辛中论伏吟,辰先未后末取刑,而陈公献《大六壬指南》则说:“伏吟之象也,有克者取克,不过癸乙二干而已,无克者阳日自干上发传,阴日自支上发传,逶迤三刑而为三传也。若初传自刑,则中传阳日用支,阴日用干,仍取刑为末传也。倘逢中传自刑者,末传上以冲神为之也。”见下例课式: 辰卯 酉酉辰辰酉卯卯戌戌子 酉酉辰乙卯卯卯戌辛卯 以上课式的起法,明显示与第一种说法不一样,到底取哪种为准?根据我们的实践,还是取后一种为好。这也是我在《大六壬精义讲解》中所列出的口诀,不过大家可以两种方法兼参,从中选出最好的取法。 关于起贵人,不同的书也有不同的起法。例如:韦千里的《六壬秘笈》中,起夜贵人歌:“甲羊戊庚牛,乙鼠己猴乡,丙猪丁鸡位,壬蛇癸兔藏,六辛逢午马,阴贵夜时当”。这里的

小学二年级奥数教程1

加减法中的简便运算 一:凑整法 例1、计算2+4+6+8+10+12+14+16+18 随堂练习1、11+13+15+17+19+21+23+25+27+29 例2、计算2+12+16+18+17+12+13 随堂练习2、计算1+13+15+17+11+14+!9 例3、计算9+18+17+26+11+19 随堂练习3、8+17+16+25+13+12+19

例4、计算3998+407+89 随堂练习4、798+4003+91 二:灵活应用运算法则,改变运算顺序,使运算过程中尽量出现小的数或相同的数例5、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 随堂练习5、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 例6、15+14—13+12+11—10+9+8—7+6+5—4+3+2—1 随堂练习6、50+49+48—47+46+45+44—43+42+41+40—39

例7、(2+4+6+8+10)—(1+3+5+7+9) 随堂练习7、(2+4+6+......+20)—(1+3+5+7+9+ (19) 1、同级运算:括号外面是减号的,添上或去掉括号,括号里面的加减符号要改变,加号 要变成减号,减号要变成加号 括号外面是加号的,添上或去掉括号,不变 去括号后,可以将数与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带着符号搬家),第一个数前面的为加号可以省略 2、简便计算方法:(1)加法A+B=B+A (A+B)+C=A+(B+C) (2)减法A-B-C=A-(B+C) A-B+C=A-(B-C) 例1、运用加法中的凑整计算: 64+97 999+99+9

五年级解方程练习及答案

五年级解方程题有答案 (1)(0.5+x)+x=9.8÷2 (2)2(X+X+0.5)=9.8 (3)25000+x=6x (4)3200=440+5X+X (5)X-0.8X=6 (6)12x-8x=4.8 (7) 7.5+2X=15 (8)1.2x=81.6 (7)x+5.6=9.4 (10)x-0.7x=3.6 (11)91÷x=1.3 (12)X+8.3=10.7 (13) 15x=3 (14) 3x-8=16 (15) 3x+9=27 (16) 18(x-2)=270 (17) 12x=300-4x (18) 7x+5.3=7.4 (19) 3x÷5=4.8 (25) 0.5x+8=43 (26) 6x-3x=18 (27) 7(6.5+x)=87.5

(28)0.273÷x=0.35 (29) 1.8x=0.972 (30) x÷0.756=90 (31) 0.1(x+6)=3.3×0.4 (32) (27.5-3.5)÷x=4 (33) 9x-40=5 (34) x÷5+9=21 (35) 48-27+5x=31 (36) 10.5+x+21=56 (37)x+2x+18=78 (38) (200-x)÷5=30 (39) (x-140)÷70=4 (40)20-9x=2 (41) x+19.8=25.8 (42) 5.6x=33.6 (43)9.8-x=3.8 (44)75.6÷x=12.6 (45)5x+12.5=32.3 (46)5(x+8)=102 (47)x+3x+10=70 (48)3(x+3)=50-x+3 (49)5x+15=60 (50) 3.5-5x=2 (51)0.3×7+4x=12.5

小学奥数教程之容斥原理

学习奥数的优点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2、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要使经过奥数训练的学生,思维更捷,考虑问题比别人更深层次。 3、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可以培养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以及战胜难题的勇气。可以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 4、获得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第三十五周容斥原理 专题简析: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也叫容斥 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 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容斥原理:对n个事物,如果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 分类与性质b分类(如图),那么具有性质a或性质b的事物的个 数=N a+N b-N ab。

Nab Nb Na

例1: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求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 分析完成语文作业的有37人,完成数学作业的有42人,一共有37+42=79人,多于全班人数。这是因为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在统计做完语文作业的人数时算过一次,在统计做完数学作业的人数时又算了一次,这样就多算了一次。所以,这个班语文、数作业都完成的有:79-48=31人。 练习一 1,五年级有122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其中语文成绩优秀的有65人,数学优秀的有87人。语文、数学都优秀的有多少人? 2,四年级一班有54人,订阅《小学生优秀作文》和《数学大世界》两种读物的有13人,订《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有45人,每人至少订一种读物,订《数学大世界》的有多少人? 3,学校文艺组每人至少会演奏一种乐器,已知会拉手风琴的有24人,会弹电子琴的有17人,其中两种乐器都会演奏的有8人。这个文艺组一共有多少人?

六壬神课金口诀古本(大六壬金口诀)-上卷1

六壬神课金口诀古本(大六壬金口诀)-上卷<1> 全文分上、中、下、神枢经、壁玉经五部分。上卷分上卷(1),上卷(2)两部分,(因为字数限制,只能分开写),中卷和下卷也是一样。本文为上卷第一部分上卷(1),上卷第二部分请阅读六壬神课金口诀古本(大六壬金口诀)-上卷 卷之上消息妙论凡占课,入式歌言其大象,五动爻观其大意,以格局看其事体,凭驿马神煞定其吉凶,以空亡月破支乾三合六合验其成败,潜心推测,无不神妙。入式歌解入式之法妙通玄,月将加时方上传。更看何神同何位,日乾须用五子元。解曰:凡课有四位:一地分,二月将,三贵神,四人元。一地分是问课人所立之方或所坐之方是也。二月将是正月登明从亥逆周十二位,以定十二月也;三贵神是天乙贵神也。照甲戊庚日牛羊之例,其用牛羊二位,取昼夜以行顺逆之义。四人元是五子元遁,甲己还生甲也。以所占之日依例而取。假令二月戌将,丙寅日午时,以申地占之加于午上,数至申地,得子将神后。乃起贵神,丙丁猪鸡位,将贵字加亥上,顺数至申,得玄武;就五子元遁丙辛生戊子,于子上数至申,亦得丙字属火,地支申字属金,贵神将神属水。以其生克制化而定吉凶,馀例仿此。' data-index='0'>六壬金口诀选取地分图解克者为无从旺断解曰:为无者,是四位内俱无克,只

取旺神为用,故曰从旺断。五行之内细推元解曰:只四位内辨五行有克无克,以见吉凶。更将神将详凶吉解曰:以贵神为主,主者尊神也。以月将为相,相者取事也。以十分灾福为率,有七分在此二神分辩。兼有首尾,首尾者,人元地分也。以其始事故为首,以其成事故为尾。至于论一课之首尾,则人元为首地分为尾矣,是以贵神与人元分其宾主,将神与地分分其财宅,又神与将各定善恶,以断休咎。将也神也人元也,分下中上为初中末,及其断灾福,亦并地分取之。方察来人见的端解曰:察来人方位,问从何方来为发课目,十二地分上有十二将神,又有十二贵神,上有人元,宜于四位内察之。若从吉神上来,主有财帛之喜,迁进之事,乃详旺则成,合则就,百事无凶。若从凶神凶位上来,多主死亡、走失、争斗、狱讼、官灾、疾病之事。又以方位知来意;以坐位知灾福,以来人命上知成败,用日辰定之后,取时立成四位,消息推详,无不神验。二木为爻求难得解曰:占课时须审四位,如四位内见二木不宜求望,或难成也。假令地分在寅,上遁得太冲是二木也。若贵神是水,水下生二木,卯为门户,应财在门。地分为寅,寅为财帛。此二木得水化为生气,亦有喜事七里应之。更人元见土神,又以财帛课论之,土为我身,更克贵神天后水,主客旺也,二木化为财帛,更遥克人元,必有大喜应之,虽有二木,又何难求?审而用之,慎无执一。二土比和迟晚看解曰:四位内见二土,主客作事

二年级奥数教程20讲:钟面上的数学

二年级奥数教程20讲:钟面上的数学 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时间,我们已经认识了时钟,这一讲,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钟面上的数学问题吧. 例1、现在是中午12点,再过108个小时,太阳会出来吗? 解每个昼夜24小时,108个小时就是4昼夜零12小时,现在是中午12点,过4昼夜还是中午12点,再加上12小时,就到了晚上12点.所以,再过108小时,正好是晚上12 点,太阳是不会出来的. 随堂练习1小明早晨8:00到学校,下午4:30离开学校.小明一天在学校多少小时? 例2、小王家的钟停了,电台广播下午2点时,妈妈跟电答对钟,不小心把钟的时针与分针弄颠倒了.小王放学回家见钟才2点整,大吃一惊.问:小王回家时,正确的时间是几点? 解电台广播下午2点时,妈妈把钟的时针和分针弄颠倒了,此时钟面上的时间为12点10分,小王放学回家见钟是2点整,则钟走了1小时50分.所以,这时正确的时间是3点50分. 随堂练习2 汽车每隔15分钟开出一班,小明想搭乘9:30那班车,可是到达车站时,已经是9:38.小明要在车站上等多长时间才能乘上下一班车? 例3、钟面上有1 2个数,你能在钟面上画一条线,把钟面分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的数的和相等吗?

解钟面上12个数的和是1+2+3+4+5+6+7+8+9+10+11+12=78.根据题意,把钟面分成两部分,两部分的和耍相等,那么每一部分的几个数的和应该是39.我们知道:12+1=13,11+2=13,10+3=13,9+4=13,8+5=13,6+7=13.那么我们可以如图20—1所示的方法划分. 随堂练习3 钟面上有12个数,你能画两条直线把钟面分割成三个部分,使每一部分的个数相等,数的和也相等吗? 例4、小张家的台钟,1点钟打l下,2点钟打2下,依次类推,12点钟打12下,每到半点,也打1下.小张开始做作业时,听到整点报时,作业做完时,又听到整点报时,前后一共听到台钟打了11下.问:小张做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解由于小张一共听到台钟打了11下,而5+6=11.所以小张一定是在中午12点以后,下午5点以前做作业的. 如果小张是从1点钟开始做作业的,由于1+1+2+1+3<11<1+1+2+1+3+1+4,这不可能; 如果小张是从2点钟开始做作业的,由于 2+1+3+1+4 = 11,这时,小张从2点钟做到4点钟,恰好听到台钟打11下; 如果小张是从3点钟开始做作业的,由于 3+1+4<11<3+1+4+1+5,这不可能; 如果小张是从4点钟开始做作业的,由于4+1+5<11<4+1+5+1+6,这不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