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型课程实施计划方案

拓展型课程实施计划方案
拓展型课程实施计划方案

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一、开设背景

按照“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要求,我校以二期课改理念“学生发展为本”为指导思想,整合学校优质资源,将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能力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择性课程和主动学习平台。经讨论,现对我校拓展型的课程实施制订以下方案。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基本掌握所选择学习领域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学习习惯,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能动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具有个体的学习经历、经验和体验,形成自身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并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或深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个性特长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为祖国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的安排

基于学校师资、现有资源的评估分析,在以下几个主要领域开设拓展课程:

其中,“文学欣赏、我手写我心”等课程是要求全体学生选修的课程,保证了基本素养的落实,体现学校对人文知识的重视。而“自然科技、音乐、体育、美术领域”等的课程完全由学生自主选修,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实行走班制,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发展智能。

四、课程实施的条件

(一)管理组织

(二)实施流程

教师申报----教务处审定----课程介绍----学生选课----教导处编班调整----课程开设----常规管理----学期考核

(三)实施过程

1.发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

拓展型课程的开设是教研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帮助教师撰写校本教材和开好课目。组长、骨干教师带头、示范,提高本组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并深入课堂听课,指导和研究教材、教法。定期向教务处反馈教学信息。

2.教务处负责审定、汇编和指导校本教材的编撰。

教务处指导教师认真编撰校本教材,准备教案讲义并分析教法、学生和实践,力争讲义在一年内逐步形成校本教材。

3.发挥年级组长、班主任的管理作用

年级组长协助教务处,负责做好年级拓展型课程开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与班主任和年级任课教师(拓展教师可以跨年级任教)的联系和沟通。按时、认真地做好学生报名和编班(拓展性课程班)工作及上报教务处。

4.教务处负责拓展型课程的具体安排

在每学期开学初第一周列出拟开设拓展型课程目录和总时间表,由学生选课,所选人数10人以上准予开课,并列入学校课程表,准时在学校统一安排的教学场所进行教学。如遇学校重大活动,由教务处安排,通知暂停。教师如有请假、调课、增减课时等特殊情况,须报教务处,经核准后有效。并由教务处负责通知相关师生,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效率。

5.建立正常的教学反馈和考核制度

经常关心、了解学生的课目参与度和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情况。教务处定期(期中、期末)检查上课情况。任教教师对学生出勤作好记录,并做好考核、评价工作,拓展课结束时交年级组长,汇总后交教务处。

五、课程评价的方案

1.课程设计的性质、任务符合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明确,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历为基础,体现学校的课程特色。

2.课程开设要以教师的原有知识和个性特长为基础,收集资料、讨论和制定课程计划、课时计划、教学设计、校本教材的雏形讲义,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的形式,试验探究的方案。

3.在教学过程中,任教教师应探索结合教学活动的多元评价方式,过程评价比重一般应大于结果评价。通过组织听课和学生问卷对教师进行评价,了解教师的课程开发水平和教学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感受。

4.课程实施效果从年级组长、班主任、同行教师、家长、学生等方面,了解实施过程中,是否达到注重拓宽知识,激发兴趣,促进发展,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开发潜能,发挥特长,张扬个性,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

2007-11-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