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八版医学影像学名解(手打重点考试必备)

最新第八版医学影像学名解(手打重点考试必备)
最新第八版医学影像学名解(手打重点考试必备)

人工对比:人为引入一种物质到人体器官或间隙使其产生密度差异而形成的对比。

自然对比:人体不同器官、组织天然存在的密度差。

CT: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选定部位逐层扫描,通过测定透过X线剂量,经数字化处理得出该扫描层面组织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收系数,然后重建图像的一种技术。

MRI:利用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重建图像的成像技术。

介入放射学:在DSA、超声、CT及MRI等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经皮穿刺或体表自然孔道的路径,引入导管、导丝、球囊导管、支架、引流管等相关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微创诊断和治疗的新兴亚学科。

CT值:根据人体组织对X线不同的吸收系数换算成数值,反应不同吸收系数组织的密度。窗位:把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放在窗宽范围的中心位置,这就是窗位。

窗宽:借助计算机,把需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范围取出.按从黑到白不同灰度在显示屏上显示,这样CT值较小的差别也可以在图像中看出。这个范围就是窗宽。

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T2:即横向弛豫时间常数,指横向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至37%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组织横向磁化衰减快慢的尺度。

T1WI:即T1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1特征参数的成像,反映组织间T1的差别,有利于观察解剖结构。

T2WI:即T2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2特征参数的成像,反映组织间T2的差别,有利于观察病变组织。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像技术。

流空效应:是指心脏、血管内的血液由于迅速流动,使发射MR信号的氢原子核居于接收范围之外,所以测不到MR信号,在T1或T2加权像中均呈黑影。

脑血管造影:是将有机碘剂引入脑血管中,使脑血管显影的方法,分颈动脉造影及椎动脉造影。用于诊断脑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和了解肿瘤的供血等

腔隙性脑梗死:是由深部髓质小动脉闭塞所致的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的梗死灶,直径为10mm~15mm以内

模糊效应:脑梗死发病2周~3周左右时,梗死区因脑水肿消失和吞噬细胞的浸润,密度相对增高而呈等密度

脑梗塞:由脑内供血动脉的狭窄、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坏死。CT表现楔状或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区、边界不清。

透明隔间腔:由大脑发育异常,在透明隔区见囊状水样密度腔隙。

脑膜尾征:脑膜瘤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边界清楚。MRI增强后肿瘤均一性强化,邻近脑膜亦强化似尾,称为“脑膜尾征”,具有一定特征。

脑膜瘤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边界清楚。MRI增强后肿瘤均一性强化,邻近脑膜亦

强化似尾,称为“脑膜尾征”,具有一定特征。

肺门: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组织共同构成,主要成分为肺动脉和肺静脉。

支气管扩张:指支气管管径异常扩大。少数为先天性,由支气管弹力纤维或软骨发育不

全所致。多数为后天性的支气管阻塞及感染所致。

支气管征:肺实变时,大片状阴影中有时可见充气的支气管影,多见于大叶性肺炎。

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的原发病灶为边缘不清的云絮状阴影,多位于肺外带。原发

病灶沿淋巴管侵及肺门淋巴结,形成条索状阴影及肺门增大。原发病灶、淋巴管和肺门淋巴结三者组成的哑铃双极现象

中央型肺癌:指发生在肺段或段以上支气管的肺癌

横S征: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征象,后前位胸片示右肺门肿块伴右上肺不张,呈横s征。

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而形成。

空腔:是肺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大泡、含气肺囊肿等。

肺实变: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代替。

肺充血:由各种原因导致肺动脉血流量增多,X线表现为肺门影增大,肺纹增多、增粗,结构清楚,透视下见肺门舞蹈征。

肺淤血:由各种原因导致肺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瘀滞于肺内,X线表现为肺门影增大,纹理增多、增粗,结构模糊,出现反射性血管痉挛时,上肺野纹理增粗,下肺野纹理变细。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肺门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它由肺动脉、肺静脉组成,其中主要是肺动脉分支,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也参与肺纹理的形成。

充盈缺损: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它是因管壁局限性肿块突入腔

内所致。常见于肿瘤。

憩室:表现为向壁外的囊状袋膨出,有正常黏膜通入。

龛影: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为消化性溃疡及肿瘤坏死性溃疡形成的腔壁凹陷,使钡剂充填滞留其内所致。轴位观溃疡呈火山口状。

双对比造影:指用高密度钡剂和低密度气体两种造影剂共同在胃肠囊腔内形成影像的技术肠梗阻:指肠道通畅障碍,可伴或不伴血循环障碍,分为机械性、动力性、血运性三类。粘膜线:良性溃疡的征象,为龛影口部一条宽1~2mm的光滑整齐的透明线。

项圈征:良性溃疡的征象,龛影口部的透明带,宽0.5~1cm,犹如一项圈。

狭颈征:良性溃疡的征象,龛影口部明显狭小,使龛影犹如具有一个狭长的颈。

半月征:是指位于胃轮廓内的巨大溃疡,呈半月形龛影,其周围可见不规则性环堤、指压征或裂隙征,是恶性胃溃疡的典型X线征象。

假肿瘤征:绞窄性小肠梗阻,梗阻以上肠腔扩大积气积液表现,当扩大很大时,形似肿瘤,称假肿瘤征。

灯泡征:肝海绵状血管瘤MRI检查时,T1WI肿瘤表现为均匀的低信号,T2WI肿瘤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高。

牛眼征:少数的肝转移瘤中央见无增强的低密度,边缘强化呈高密度,外周有一稍低于肝密度的水肿带,形如牛眼状。

“咖啡豆”征:见于不完全性绞窄性肠梗阻。近端肠管内的大量气体和液体进入闭袢肠曲,致使闭袢肠曲不断扩大显示呈椭圆形,边缘光滑,中央有一条分隔带的透亮阴影。因形如咖啡豆

跳跃征(线样征):溃疡性肠结核时,回肠末端和盲、升结肠因为炎症刺激痉挛,排空加速,钡剂呈线样充盈或者完全不充盈,其上、下端肠管充盈正常

早期胃癌:癌仅限粘膜及粘膜下层,无论大小及范围,有无转移。

膈下游离气体:一侧或双侧膈肌下新月形宽窄不等透亮气体影,多为胃肠脏器穿孔后,肠内气体逸出腹腔,上升至腹腔最高处膈下所致

指压迹:表现为龛影口部有凸面向着龛影的弧形压迹,病理基础为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结节状癌侵润所致

黏膜皱襞纠集:表现为黏膜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处集中,呈放射状,见于溃疡瘢痕收缩或纤维

收缩所致。

PTC: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在透视引导下经体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并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系统。适应症: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

肾自截:全肾钙化,肾体积缩小或增大,肾功能受损,即为肾自截现象,可见于肾结核晚期。IVP:静脉肾盂造影,根据有机碘(如泛影葡胺)在静脉注射后,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而进入肾小管,最后排入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使尿路显影。本法即可显示尿路的解剖形态,又可了解双肾排泄功能

“蜘蛛足”样改变:肿瘤或囊肿等的压迫使肾盏肾盂受压、伸直、拉长、狭窄、变形、闭塞、分离而导致的影像学改变。常见于多囊肾、肾癌。

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髓与干骺端骨性愈合时间及其形态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月和年)来表示即骨龄。

骨膜增生(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骨膜新生骨,通常表示有病变存在。

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正常。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变薄。

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X线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X线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或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早期在哈氏管周围,X线表现破坏呈筛孔状,骨皮质表层的破坏,则呈虫蚀状

骨膜三角:肿瘤浸润性生长侵犯骨膜,引起骨膜成骨,继而破坏骨膜成骨,使两端残存的部分在影像学上成三角形改变,称为骨膜三角,恶性骨肿瘤征象

骨质增生硬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

关节破坏:是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侵犯,代替所致,其X线表现是当破坏只累及关节软骨时,仅见关节间隙变窄,累及关节面骨质时,则出现相应的骨破坏和缺损。

肿瘤骨:出现于病变骨和(或)软组织肿块内的由肿瘤细胞形成的骨质。

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褶,凹陷或隆突。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 1.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称之为自然对比。 2.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引入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 3.螺旋CT:X线管围绕检查部位连续旋转并进行连续扫描,同时在扫描期间,床沿纵轴连续平移,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故称之为螺旋CT。 4.对比增强扫描: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于病变部位再行扫描的方法。 5.超声:振动频率在20000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波。 6.衰减:超声在传播的过程中因反射、折射、扩散及组织吸收引起能量逐渐减弱,称为衰减。 7.声影:介质内部结构致密,与邻近的软组织或液体有明显的声阻抗差,引起强反射,下方声能衰减而出现无回声暗区,称为声影。 8.磁共振成像: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9.弛豫:终止射频脉冲使磁化矢量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弛豫,所需时间称为弛豫时间。 10.流空效应: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流,在磁共振成像过程中采集不到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即为流空效应。 11.质子弛豫增强效应:一些顺磁性物质作为对比剂缩短周围质子弛豫时间的现象称为质子弛豫增强效应。 12.PACS:即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以计算机为中心,由数字化图像信息的获取、网络传输、存储介质存档和处理等部分组成。 13.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为骨龄。 14.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比例仍正常。 15.骨质软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16.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 17.骨膜反应: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引起的骨质增生,通常有病变存在。 18.骨质坏死:骨组织因血液供应中断使局部代谢停止出现死骨的过程称为骨质坏死。 19.骺离骨折: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时,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引起骨骺分离。 20.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看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即青枝骨折。 21.病理性骨折:已发生病变的骨骼在很小的外力情况下即可发生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 22.Colles骨折:即伸展性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2-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23.骨膜三角:恶性骨肿瘤累及骨膜及骨外软组织,刺激骨膜成骨,肿瘤继而破坏骨膜所形成的骨

医学影像技术考试题汇总

医学影像技术考试题汇 总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资格考试《专业实践能力》历年真题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试题1]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取 A、腕关节轴位 B、腕关节侧位 C、双腕关节斜位 D、双腕关节正位 E、双腕关节侧位 [答案](D) [试题2]膝关节侧位摄影,关节需屈曲 A、1050 B、1150 C、1250 D、1350 E、1450 [答案](D) [试题3]心脏右前斜位摄影,服钡的目的是观察 A、右心房压迫食管情况 B、右心室压迫食管情况 C、左心房压迫食管情况 D、左心室压迫食管情况 E、全心压迫食管情况 [答案](C) [试题4]扁平足,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A、足侧位 B、足轴位 C、足斜位 D、足负重水平侧位 E、双曝光全足正位[答案](D) [试题5]膈上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 A、浅呼吸屏气 B、深呼气屏气 C、深吸气屏气 D、平静呼吸屏气 E、腹式呼吸屏气

[答案](C) [试题6]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髌骨骨折侧位及轴位 B、膝内翻正位,双侧对照 C、膝关节副韧带损伤正位,双侧对照 D、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双侧胫骨结节侧位对照 E、小儿髋关节脱位双髋正位 [答案](C) [试题7]心脏右前斜位,摄影的角度是 A、450~550 B、560~650 C、660~700 D、710~800 E、810~850 [答案](A) [试题8]胸部高电压摄影,滤线栅的栅比不应小于 A、8:1 B、10:1 C、12:1 D、16:1 E、18:1 [答案](C) [试题9]上颌窦摄影,常规首选位置是 A、柯氏位 B、瓦氏位 C、斯氏位 D、劳氏位 E、瑞氏位 [答案](B) [试题10]正确选择乳突梅氏位的摄影角度,应是 A、双250 B、双350 C、双450 D、双550 E、双650 [答案](C) [试题11]下面组合,正确的是

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

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 (下载) 一、名词解释(21%) 1. 骨质坏死 2. Colles骨折 3. 硬膜尾征 4. 模糊效应 5. 马蹄肾 6. 精囊角 7. 硬脑膜下积液 二、填空(13%, 每空0.5%) 1. 骨质疏松的影像学变化既可见于海绵质,又可出现于皮质,但常以海绵质变化明显,受累骨显示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 尿路造影常见的对比剂回流或返流有以下四种: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3. 继发型肺结核是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4. 前列腺癌多发生在,表现T2WI上出现_________ 信号的结节影。 5. 椎管内肿瘤按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如_________)和_________(如_________)。 6. 脑囊虫病按照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型。 7. 脑挫裂伤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8. 肾上腺增生指面积大于__________、侧肢厚度大于____________。 三、X型选择题(每题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给分,请将答案写在括号内12%) 1.输尿管结石易停留在() A.腰椎横突前缘 B.肾盂输尿管连接处 C.骨盆边缘处 D.进入膀胱处

2.颅脑外伤病人可疑颅内出血,应首选的检查方法为() A.平片B.CT C.MRI D.DSA 3.IVP检查时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内充盈缺损见于:() A.肿瘤 B.结石 C.血块 D.气泡 4.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的好发部位为() A .基底节B.丘脑C.小脑半球D.脑桥 5.下列描述符合颅内动脉瘤的是() A.好发于脑底动脉环B. 无血栓性动脉瘤CT平扫为低密度 C. 与海绵状血管瘤同属血管畸形 D. 是蛛网膜下出血常见原因 6.下列关于脑膜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多位于颅内脑外B.多以广基与颅骨内板相连 C.因肿瘤体积大,因此瘤周可见明显脑水肿 D.多可见硬膜尾征 四、问答题(54%) 1. 简述眼型Graves病与眼眶非特异性炎症(炎性假瘤)在CT上的鉴别点。 2. 简述肾结核主要X线表现及CT表现。 3. 原发腹膜后恶性肿瘤常呈后腹部巨大肿块,判断肿块位于腹膜后的征象有哪些。 4. 简述乳腺癌的钼靶X线摄影表现。 5. 简述鼻咽癌CT表现。 6. 简述脑脓肿的CT表现。 7. 骨转移瘤依X线表现可分为哪几型,并简述各自的X线表现。 8. 简述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要点。 9. 简述结肠癌气钡双重造影的表现。 参考答案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归纳

第1 页共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TX线的特性: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0.031~0.008nm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2血管照影 三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试题及答案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复习 一、选择题、填空题 1、踝关节侧位中心线经内踝上( 1 )cm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2、头颅侧位中心线经以下哪个部位垂直射入暗盒中心:外耳孔上2.5cm 3、副鼻窦瓦氏位摄影体位要求听眦线与暗盒成多少度角:37度 4、乳突梅氏位中心线向足侧倾斜(45度)度角,经被检侧乳突射入暗盒中心 5、膈上肋骨正位曝光时呼吸方式为(深呼气屏气) 6、肺后前位曝光时呼吸方式为(深吸气后屏气) 7、腹部摄影摄影球管与探测器之间的距离:(1米) 8、最常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对比剂是:(硫酸钡) 9、常用于灌肠检查的对比剂是(医用硫酸钡) 10、用于脑血管造影的最佳对比剂(碘苯六醇) 11、膝关节髁间凹后前位片,髁间凹呈:(切线位投影) 12、膈下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深吸深呼后屏气) 13、心脏右前斜位摄影,曝光前须先:(口服硫酸钡) 14、颅骨凹陷骨折,应选择哪一摄影位置:(切线位)16、颈椎侧位像,显示的部位:(下颌骨、上下关节突、寰枢椎)而不显示的部位:椎间孔狭窄

17、CT机房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65%) 18、腰椎椎弓峡部断裂,正确地摄影体位是:(腰椎双斜位) 19、视神经孔后前轴位摄影,矢状面与台面呈(53度) 20、观察颈椎椎间孔病变,正确的摄影体位是(过屈位) 21、CT值定标为0的组织是:(水) 22、目前,对胃肠道疾病检查最佳的方法是(内镜) 23、肠穿孔、胸腔积液、肠梗阻、骨盆骨折四种病变,哪个不适合于立位摄影(骨盆骨折) 24、透视和摄影都要利用的X线特性是(穿透性) 25、心脏左前斜位,摄影的角度是(60度) 26、变动管电压法计算管电压的公式为(V=2d+c) 27、腰椎正位中心线经以下哪个部位垂直射入暗盒中心:(脐孔上3cm) 28、胸部后前位的摄影距离:1.5米 29、CT增强中最常用的对比剂有:离子型有机碘水和非离子型有机碘水 30、手后前斜位的中心线经下面哪个部位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第三掌指关节 31、用于显示手舟骨最佳摄影体位: 腕关节尺偏位 32、髋关节正位中心线经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垂线向外( 2.5)cm处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33、头颅正位(后前位)中心线经以下哪个部位垂直射入暗盒( 枕

医学影像诊断学本科生期末考试模拟题

医学影像诊断学本科生期末考试模拟题(A) (理论部分共100分,2小时内完成) (一)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经过全面的观察、分析和结合临床资料,X线的诊断结果可能包括以下三种① ,②,③。 2.儿童的特征性骨折是①,②。 3.厚壁空洞是指洞壁厚度超过3mm者,常见于以下哪三种疾病 ①, ②,③。 4.右前斜位造影可见食管前缘的三个生理性压迹为,①, ②,③。 5.肠梗阻X线检查的目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 ②,③;④。 6.膀胱癌主要的组织学类型为①;主要的临床症状为②。

7.按发生频率的高低,桥小脑角区最常发生的三个肿瘤为①, ②,③。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项X线的基本特性与X线成像无关 A.穿透性 B.电离效应C.荧光效应 D.感光效应E.以上都不是 2.在X线平片上引起骨的密度明显增高的病理改变是哪一种A.骨质软化 B.骨质疏松C.骨质破坏 D.骨质增生E.骨骼膨胀性改变 3.在正位X线胸片上右肺中叶与哪部分重叠 A.右肺上叶 B.右肺下叶上部C.右肺下叶下部 D.右肺中叶内段E.右肺上叶后段

4.关于Kerley B线的说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多见于肋膈角区 B.网格状阴影 C.起自并垂直于胸膜面 D.长2~3cm,宽1mm E.是由于小叶间隔水肿、肥厚所致 5.在下列颅内肿瘤中哪种最不容易发生钙化 A.颅咽管瘤 B.少突胶质瘤 C.脑膜瘤 D.淋巴瘤 E.室管膜瘤 6.下列关于分辨力的有关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密度分辨力,CT高于X线平片 B.空间分辨力,CT高于X 线平片 C.密度分辨力与空间分辨力成正比 D.软组织分辨力,MRI高于CT E.空间分辨力,X线平片高于CT 7.下列有关肝脏密度CT表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肝弥漫性密度减低系肝内脂肪积聚所致,常见于脂肪肝

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

XX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 医学影像这门课程正是使我们了解数字信息技术等在临床上是如何应用的一个平台。以下是XX收集的《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专业名称:医学影像技术 所在班级: 12级医学影像(2)班 学生姓名:杨晓芳学号,XX202977 实习单位: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 实习时间: XX年 6月18 日至 XX年 4月26 日 一、对医学影像的了解简述: 自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以后不久,在医学上,X线都被应用于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由X线所形成的放射诊断也在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数字X线摄影(CR)、核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放射学,加上超声、核素扫描,组成了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对疾病进行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的新兴科学,它具有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诊断疾病方面,影像学是通过影像技术手段获得人体组织器官形态和功能改变的信息,结合临床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而影像(介

入性)治疗是在影像的监视下,利用导管或穿刺技术,对病变进行治疗或获得组织学、细胞学、生化或生理资料,以明确病变的性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关系极为密切,如大叶肺炎,病理分为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在充血期,可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如发冷、发热,白细胞升高,但此期影像学(X表 现)为阴性;在红色、灰肝变期,X线表现为大片状形态与解剖肺叶一致的典型致密影;在消散期,表现为散在斑片状致密阴形,若病人病程处在此期就诊,X线表现无法与肺结核区别,只有通过结合病史病程经过、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可能获得正确的诊断。以上例子说明,医学影像学人才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可以说,一个影像学医师首先应是一个临床科的医师,在此基础上再深入扎实地学习影像专业的知识。这便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此外,结合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外语、医学电子学、计算机的医学应用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的内容应包括各种影像仪器的操作,各种疾病影像学表现、诊断和介入影像学。一个高质量的影像学人才必须是熟练地操作各种仪器的能手,才能从中捕捉到更多对诊断有用的影像信息。在介人性治疗中,操作尤为显得重要,否则,就不可能把导管或穿刺针送到靶器官或组织内去完成相应的治疗或诊断,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 1. CT值:是测定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密度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称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 ,HU)。 2. 窗宽:是指CT图像上所包含的CT值范围。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个灰阶供观察对比。 3. 窗位:又称窗水平。是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图像灰阶的中心位置。 4. 流空效应:由于信号采集需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良好的对比,这种现象就是“流空效应”。 5. PACS(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它是放射学、影像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结合,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形式,通过高速计算设备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 6. 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正位片上,两侧肺野透明度基本相同,其透明度与肺内所含气体量成正比。为便于指明病变部位,通常将两侧肺野分别划分为上、中、下野及内、中、外带。 7. 肺纹理:胸部X线片上,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主要是由肺动脉、肺静脉构成。 8. 肺实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如肺泡及肺泡垫。 9. 肺实变:肺泡内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组织的代替,常见于急性炎症。 10. 空气支气管征:是影像学术语,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为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是肺实变的重要征象。 11. 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时,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线呈哑铃状阴影,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 12. 中心型肺癌:是指发生于主支气管,肺叶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 13. 分叶征:肿块向各个方向生长速度不一,或受周围结构阻挡,轮廓可呈多个弧形凸起,弧形相间则为凹入而形成分叶形,多见于周围型肺癌。 14. 毛刺征:是周围性肺癌的征象,其病理基础是癌瘤浸润性生长及渗出或增殖性间质反应。在胸片上表现为肿块边缘呈长短不一致细毛刺结构。 15. 胸膜凹陷征:指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形、幕状或三角形阴影,尖端指向病变,系肿瘤瘤体内的瘢痕组织牵拉临近的脏层胸膜所致。以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 16. 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心影最大横径是心影左右缘最突出一点至胸廓中线垂直距离之和。胸廓最大横径是在右膈顶平面两侧胸廓肋骨内缘间连线的长度。正常成人心胸比例≤0.5。 17. 肺少血:是指肺动脉血流量减少。见于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右心输出量减少时,肺门血管影变小和肺野内血管纹理普遍变细稀少而边界清晰,称为肺少血或肺血减少。 18. 肺充血:是指肺动脉血流量增多。 19. 肺淤血:是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内,通常由左心衰竭引起。肺静脉扩张普遍,呈模糊条纹状影,中下肺显著。肺野透明度减低,两肺门影增大,肺门血管边缘模糊,结构不清。 20. 克氏B线:当肺静脉压升高,引起渗出液存留在小叶间隙内,X线表现为在肋膈角附近见到与外侧胸壁垂直的间隔线,称克氏B线。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与答案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CT试题) CT试题 一、单项选择 1 CT的发明者是( ) A. Cormack B. Ambrose C. Hounsfield D. Ledley E.Roentgen 2 第一台CT扫描机研制成功的时间是( ) A.1971年9月 B.1971年10月 C.1972年4月 D.1974年11月 E. 1979年8月 3 CT扫描使影像诊断的范围大大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 A.病人接受X线量少 B.密度分辨率高 C.空间分辨率高 D.显示的范围大 E.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图像( 4 CT扫描的优点不包括( ) A.真正的断面图像 B.密度分辨率高 C.可作定量分析 D.极限分辨率高 E.图像无层面以外结构的干扰 5 关于CT机的工作原理,错误的叙述是( ) A.利用窄束X线穿透被检部位 B.X线穿透被检部位时,其强度呈负指数关系衰减 C.透过被检体的X线被探测器接收直接成像 D.A/D转换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E.计算机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重建图像 6 CT设备硬件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 A.扫描机架系统 B.扫描检查床 C.X线及数据收集系统 D.计算机及阵列处理机 E.自动洗片机 7 扫描时,探测器不动,只有球管旋转的CT机属于( ) A.第一代CT机 B.第二代CT机 C.第三代CT机( D.第四代CT机 E.第五代CT机 8 关于CT机的主要的技术性能指标,正确的叙述是( ) A.重建的矩阵越大,所需的重建时间越短 B.CT机扫描机架孔径越小越好 C.硬磁盘容量大小决定着对图像数据的存储量 D.探测器的数目越多,扫描时间越长 E.X线球管的热容量越小越好 9 CT机房的设计与布局不必考虑的要求是( ) A.能充分发挥CT机各部件的功能 B.使日常工作便于进行 C.选择避风向阳的房间 D.充分利用有效的空间 E.射线的严格防护 10 CT机房和计算机房的适宜温度为( ) A.15℃~25℃ B.16℃~22℃ C.18℃~22℃ D.18℃~26℃ E.18℃~26℃ 11 CT机房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

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2004级《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0分) 1、肺血重新分布2、充盈缺损3、肺沟癌4、人工对比5、骨龄二、填空题:(20分) 1、中央型肺癌腔内生长引起的间接征象(平片)()、 ()、()。2、肺部出现()、()、()X现表现,三者结合起来称为原发综合征。 3、在心脏左前斜位片上,心前缘与前胸壁间的透明带称为()。 4、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梗塞,直徑 10~15mm,称为()。 5、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典型的CT表现是()。 6、消化道钡剂造影中粘膜异常的X线表现包括()、()、()。 7、正常肾盂形态有()、()、()。 8、X线成像与组织的()和()有关。 9、佝偻病的早期X线改变出现在长骨生长最活跃的 ()。 10、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的X线征象有()、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三、单选题:(30分) 1、与X线成像相比,CT最大的优点是: A、很高的密度分辨力 B、很高的空间分辨力

C、数字化成像 D、横断层影像 2、X线摄影具有X线哪些特性() A.穿透性 B.穿透性、荧光效应 C. 感光作用、荧光效应 D. 穿透性、感光作用 3、成人和儿童长骨的X线表现最大区别是: A、长骨大小不同 B、长骨长度不同 C、骨皮和骨髓腔质厚度不同 D、骨骺愈合不同 4、以下属于骨密度降低的基本病变是: A、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膜反应 B、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坏死、死骨 C 、骨质破坏、骨质疏松、死骨 D、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软化 5、骨性关节强直与纤维关节强直的X线鉴别诊断要点主要观察: A、关节间隙是否狭窄 B、关节骨质是否破坏 C、关节间隙是否有骨性连接 D、关节骨质是否有骨质增生 6、脊椎结核与脊椎转移瘤鉴别主要观察内容是: A、多发脊椎骨质破坏 B、结核椎间盘破坏而转移瘤椎间盘完整 C、椎旁软组织肿胀 D、脊椎变形 7、哪些不是骨肉瘤的特点: A、多见于成人,男性较多,预后较差。 B、多见肿瘤骨的存在。 C、常见溶骨性破坏。 D、肿瘤骨X线所见无骨小梁结构。8、以下哪些不是关节结核的特点: A、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B、常单发,好侵犯髋关节及膝关节 C、邻

医学影像学影像名解

1. 螺旋CT(SCT): 螺旋CT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2. CTA:是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当含对比剂的血流通过靶器官时,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三维重建该器官的血管图像。 3.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无创造影技术。常用方法有时间飞跃、质子相位对比、黑血法。 5. MRCP:是磁共振胆胰管造影的简称,采用重T2WI水成像原理,无须注射对比剂,无创性地显示胆道和胰管的成像技术,用以诊断梗阻性黄疽的部位和病因。 6. PTC: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在透视引导下经体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并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系统。适应症: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 7. 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透视下插入内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再通过内镜把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胰管;适应症:胆道梗阻性疾病;胰腺疾病。 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像技术。 9. 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 10. 血管造影: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血管内,使血管显影的X线检查方法。 11. CR:以影像板(IP)代替X线胶片作为成像介质,IP上的影像信息需要经过读取、图像处理从而显示图像的检查技术。 12. 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13. T2:即横向弛豫时间常数,指横向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至37%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组织横向磁化衰减快慢的尺度。 14. 功能性MRI成像:是在病变尚未出现形态变化之前,利用功能变化来形成图像,以达到早期诊断为目的成像技术。包括弥散成像,灌注成像,皮层激发功能定位成像。 15. 流空现象:是MR成像的一个特点,在SE序列,对一个层面施加90度脉冲时,该层面内的质子,如流动血液或脑脊液的质子,均受至脉冲的激发。中止脉冲后,接受该层面的信号时,血管内血液被激发的质子流动离开受检层面,接收不到信号,这一现象称之为流空现象。 16. 部分容积效应:层面成像,一个全系内有两个成份,那么这个体系就是两成份的平均值,重建图像不能完全真实反应组织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17. TE:又称回波时间,射频脉冲到采样之间的回波时间。 18. TR:又称重复时间,MRI信号很弱,为提高MRI的信噪比,要求重复使用脉冲,两个90度脉冲周期的重复时间。 19.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称之为自然对比。 20.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引入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 21. T1WI:即T1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1特征参数的成像,反映组织间T1的差别,有利于观察解剖结构。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及答案(C T试题)CT试题 一、单项选择 1 CT的发明者是( ) A. Cormack B. Ambrose C. Hounsfield D. Ledley E.Roentgen 2 第一台CT扫描机研制成功的时间是( ) A.1971年9月 B.1971年10月 C.1972年4月 D.1974年11月 E. 1979年8月 3 CT扫描使影像诊断的范围大大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 A.病人接受X线量少 B.密度分辨率高 C.空间分辨率高 D.显示的范围大 E.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图像( 4 CT扫描的优点不包括( ) A.真正的断面图像 B.密度分辨率高 C.可作定量分析 D.极限分辨率高 E.图像无层面以外结构的干扰 5 关于CT机的工作原理,错误的叙述是( ) A.利用窄束X线穿透被检部位

B.X线穿透被检部位时,其强度呈负指数关系衰减 C.透过被检体的X线被探测器接收直接成像 D.A/D转换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E.计算机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重建图像 6 CT设备硬件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 A.扫描机架系统 B.扫描检查床 C.X线及数据收集系统 D.计算机及阵列处理机 E.自动洗片机 7 扫描时,探测器不动,只有球管旋转的CT机属于( ) A.第一代CT机 B.第二代CT机 C.第三代CT机( D.第四代CT机 E.第五代CT机 8 关于CT机的主要的技术性能指标,正确的叙述是( ) A.重建的矩阵越大,所需的重建时间越短 B.CT机扫描机架孔径越小越好 C.硬磁盘容量大小决定着对图像数据的存储量 D.探测器的数目越多,扫描时间越长 E.X线球管的热容量越小越好

最新《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4级《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10分) 1、肺血重新分布 2、充盈缺损 3、肺沟癌 4、人工对比 5、骨龄 二、填空题:(20分) 1、中央型肺癌腔内生长引起的间接征象(平片)()、 ()、()。 2、肺部出现()、()、()X现表现,三者结合起来称为原发综合征。 3、在心脏左前斜位片上,心前缘与前胸壁间的透明带称为()。 4、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梗塞,直徑 10~15mm,称为()。 5、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典型的CT表现是()。 6、消化道钡剂造影中粘膜异常的X线表现包括()、()、()。 7、正常肾盂形态有()、()、()。 8、X线成像与组织的()和()有关。 9、佝偻病的早期X线改变出现在长骨生长最活跃的()。 10、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的X线征象有()、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 三、单选题:(30分) 1、与X线成像相比,CT最大的优点是: A、很高的密度分辨力 B、很高的空间分辨力 C、数字化成像 D、横断层影像 2、X线摄影具有X线哪些特性() A.穿透性 B.穿透性、荧光效应 C. 感光作用、荧光效应 D. 穿透性、感光作用

3、成人和儿童长骨的X线表现最大区别是: A、长骨大小不同 B、长骨长度不同 C、骨皮和骨髓腔质厚度不同 D、骨骺愈合不同 4、以下属于骨密度降低的基本病变是: A、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膜反应 B、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坏死、死骨 C 、骨质破坏、骨质疏松、死骨 D、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软化 5、骨性关节强直与纤维关节强直的X线鉴别诊断要点主要观察: A、关节间隙是否狭窄 B、关节骨质是否破坏 C、关节间隙是否有骨性连接 D、关节骨质是否有骨质增生 6、脊椎结核与脊椎转移瘤鉴别主要观察内容是: A、多发脊椎骨质破坏 B、结核椎间盘破坏而转移瘤椎间盘完整 C、椎旁软组织肿胀 D、脊椎变形 7、哪些不是骨肉瘤的特点: A、多见于成人,男性较多,预后较差。 B、多见肿瘤骨的存在。 C、常见溶骨性破坏。 D、肿瘤骨X线所见无骨小梁结构。 8、以下哪些不是关节结核的特点: A、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B、常单发,好侵犯髋关节及膝关节 C、邻近骨骼骨质增生硬化 D、关节周围软组织脓肿。 9、下列胸部X线表现,哪项是婴儿肺结核最常见的表现?( ) A、肺内浸润阴影和肺门淋巴结肿大B、结核球 C、空洞和肺门淋巴结肿大D、胸水E、薄壁空洞10、青年患者,右肺下叶背段见一薄壁空洞,应首先考虑:() A、肺脓疡B、肺结核C、肺癌 D、先天性肺囊肿E、肺包虫囊肿 11、上叶大叶性肺炎吸收期与肺结核鉴别时,主要应结合:()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骨、关节系统 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gou与干gou 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月和年)来表示即是骨龄。 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组织学变化是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 骨质软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其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骨皮质边缘模糊,骨骼可见到各种变形,及假骨折线等征象。 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可以由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细胞活动增强所致。X线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或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早期在哈氏管周围,X线表现破坏呈筛孔状,骨皮质表层的破坏,则呈虫蚀状。 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引起的骨质增生。X线表现为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同骨皮质间可见1~2mm宽的透亮间隙。以后可随增生骨小梁排列形式不同而表现各异。 骨质增生硬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这是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所致。X线表现是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 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形成死骨的主要原因是血液供应的中断。组织学上是骨细胞死亡,消失和骨髓液化,萎缩。死骨的X线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骨膜三角:如引起骨膜增生的病变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称为骨膜三角。 骨折:是骨或软骨结构发生断裂,骨的连续性中断,骨gou分离也属骨折。 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褶,凹陷或隆突。 呼吸系统 支气管气象(空气支气管征):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为支气管气象或空气支气管征。 空洞:是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而形成的。 反“S”征:右上肺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时,肺叶体积缩小并向上移位,其凹面向下的下缘与肺门肿块下凹的下缘相连,形成反置横向的“S”征,称为反“S”征。 结核球:为圆形,椭圆形阴影,大小为0.5—4cm不等,常见2—3cm,边缘清晰,轮廓光滑,偶有分叶,密度较高,内部常见斑点,层状或环形钙化,结核球周围常见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称“卫星灶”。 循环系统 心肺比率:为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正常成人心胸比率小于等于0.5。 肺门截断现象:肺动脉高压时表现为肺动脉段突出,肺门区动脉大分支扩张而外周分支变细,两者间有一忽然分界,即肺门截断现象或残根样表现。 肺门舞蹈:在肺充血时,常见搏动增强,血管边缘清楚,称为肺门舞蹈。 Kerley B线:间质性肺水肿时出现的间隔线,以B线最常见,为肋膈角区长2—3cm,宽为1—3mm的水平线。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

2010年下半年医学影像技术试题一、填空 1.下列医学技术中不属于医学影像技术范畴的是:C A.超声技术B.核医学技术C.分子诊断技术D.CT技术 2.下列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中对人体无放射性损伤的是:C A.放射技术 B.CT技术 C.MRI技术 D.放射治疗技术 3.下列不是常规X线透视检查范围的是:D A.胸部透视B.腹部透视C.四肢透视D.头部透视 4.与X线图像比较,CT图像在哪一方面明明占优:A A.密度分辨力B.空间分辨力C.成像速度快D.检查价格较低 5.下列哪项不是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常用技术:D A.TOF法 B.PC法 C.黑血技术 D.MRCP技术 6.下列哪种体位不是超声检查常用体位:D A.仰卧位 B.侧卧位 C.俯卧位 D.站立位 7.下列哪种设备不是放疗常用设备:A A.钼靶机 B.深部X线机 C.直线加速器 D.钴-60机 8.下列哪种设备不能作为介入技术设备使用:D A.超声设备 B. CT机 C.血管机 D.心电图机 9.下列哪项技术在现代分子影像学中占主导地位:A A.核医学技术 B.电生理技术 C.放射技术 D.分子诊断技术 10.下列哪种造影剂不是高密度造影剂:

A.硫酸钡粉末 B.泛影葡胺 C.碘海醇 D.氧气 二、名词解释 1.造影检查:人体组织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只依靠它们本身的密度与厚度差异不能在普通 检查中显影,需要将高于或低于该组织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或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即造影检查。P136 2.CT平扫:CT平扫是指不用造影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P139 3.MR水成像:指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的MR成像技术。P142 4.放射治疗学:是主要研究放射线单独或者结合其他方法治疗肿瘤的临床学科。P146 5.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 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P148 三、简答题 1.简述DR的操作流程?P135 答:1.用户登录2.病理录入与选择3.核对患者资料4.摆位及对准中心线5.曝光 6.接受或拒绝 7.图像后处理 8.打印胶片 9.影像发送 2.磁共振水成像技术的优点:P142 答:1.为无创性技术,无需插管,也无操作的技术等问题 2.安全,不用对比剂,无对比剂反映问题, 3.获得多层面,多方位图像。

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XX级《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10分) 1、肺血重新分布 2、充盈缺损 3、肺沟癌 4、人工对比 5、骨龄 二、填空题:(20分) 1、中央型肺癌腔内生长引起的间接征象(平片)()、 ()、()。 2、肺部出现()、()、()X现表现,三者结合起来称为原发综合征。 3、在心脏左前斜位片上,心前缘与前胸壁间的透明带称为()。 4、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梗塞,直徑 10~15mm,称为()。 5、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典型的CT表现是()。 6、消化道钡剂造影中粘膜异常的X线表现包括()、()、()。 7、正常肾盂形态有()、()、()。 8、X线成像与组织的()和()有关。 9、佝偻病的早期X线改变出现在长骨生长最活跃的()。 10、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的X线征象有()、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 三、单选题:(30分) 1、与X线成像相比,CT最大的优点是: A、很高的密度分辨力 B、很高的空间分辨力 C、数字化成像 D、横断层影像 2、X线摄影具有X线哪些特性() A.穿透性 B.穿透性、荧光效应 穿透性、感光作用D. 感光作用、荧光效应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成人和儿童长骨的X线表现最大区别是: A、长骨大小不同 B、长骨长度不同 C、骨皮和骨髓腔质厚度不同 D、骨骺愈合不同 4、以下属于骨密度降低的基本病变是: A、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膜反应 B、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坏死、死骨 C 、骨质破坏、骨质疏松、死骨 D、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软化 5、骨性关节强直与纤维关节强直的X线鉴别诊断要点主要观察: A、关节间隙是否狭窄 B、关节骨质是否破坏 C、关节间隙是否有骨性连接 D、关节骨质是否有骨质增生

第八版医学影像学考试重点

影像学 一.申请单的书写规范(简单了解) 1.一般资料 2.临床资料(病史摘要) 3.临床拟诊 4.检查部位和检查目的 二.图像观察和分析注意事项 三.影像结果的判读

四.对异常表现的分析六大要素中密度判读的意义

五.X先产生条件 设备结构:真空二极管,电子群,高压造成电子高速运动,阳极把电子转化成X线 六.X线特性在X片上的利用 穿透性与成像有关,荧光效应与显影,胶片变为黑白相间图像有关,摄影效应与摄片有关七.穿透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压高→波长短→穿透力强 八.X片中哪些属于高密度、中等密度、低密度 九.数字成像的优缺点(了解) 十.CT什么是像素,与体素的关系 十一.怎样理解窗技术(重点掌握) 1.CT图像时由黑白灰阶组成,反应了组织密度; 2.密度的高低可以换算成CT值表示,CT值可量化; 3.人体组织和病变范围的变化为—1000到1000,共2000灰阶,但肉眼不能分辨,只能分辨16个灰阶,故相差较小的灰阶肉眼无法分辨。 4.为弥补不足则引入窗技术,设定了上下值为窗宽,设定了中心值为窗位,然后对兴趣区进行观察和放大 十二.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1.质子本身有自旋,但排列紊乱,置入外磁场则会出现正方向和反方向的排列; 2.发射特定

的RF脉冲引起磁共振现象;3.恢复过程出现纵向弛豫时间和横向弛豫时间,即T1和T2。十三.MRI成像的组织特征参数(了解) P18,表1—2 十四.脂肪、水的MRI特性 水:长T1,长T2。脂肪:短T1,中等略强的T2 十五.流空效应与水成像的区别 水成像常用于胆胰管、尿路 十六.MRI检查禁忌主要是什么 1.体内有金属异物。(最重要) 2.重危病人需要生命监护系统和生命维持系统者。 3.MRI扫描时间较长,因此无法控制的不自主运动及不合作的病人。 4.妊娠早期病人。 5.高温潮湿环境下,高热或散热功能障碍者。 十七.正常表现肋骨常见的变异有哪些 肋骨先天变异:颈肋、杈状肋、肋骨融合 十八.肺解剖的分页分段 肺叶:右肺三叶—上叶、中叶、下叶;左肺两叶—上叶、下叶 肺段:右肺分10段,左肺分8段,与所属支气管同名 十九.肺叶、肺门、肺纹理解剖与X片的表现 1、肺野:概念: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和CT片上显示的透明区域 分区:上中下野-----第2、4前肋下缘水平线 内中外带------一侧肺野纵行分三等分 肺尖区--------第一肋圈外缘以内 锁骨下区-------锁骨下至第二肋圈外缘内

3.《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

3.《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 1.螺旋CT(SCT): 螺旋CT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2. CTA:是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当含对比剂的血流通过靶器官时,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三维重建该器官的血管图像。 3.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无创造影技术。常用方法有时间飞跃.质子相位对比.黑血法。 5. MRCP:是磁共振胆胰管造影的简称,采用重T2WI水成像原理,无须注射对比剂,无创性地显示胆道和胰管的成像技术,用以诊断梗阻性黄疽的部位和病因。 6. PTC: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在透视引导下经体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并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系统。适应症: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 7. 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透视下插入内镜到达二指肠降部,再通过内镜把导管插入二指肠乳头,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胰管;适应症:胆道梗阻性疾病;胰腺疾病。 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像技术。

9. 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 10. 血管造影: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血管内,使血管显影的X线检查方法。 1 1.CR:以影像板(IP)代替X线胶片作为成像介质,IP上的影像信息需要经过读取.图像处理从而显示图像的检查技术。 12. 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13. T2:即横向弛豫时间常数,指横向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至37%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组织横向磁化衰减快慢的尺度。 14. 功能性MRI成像:是在病变尚未出现形态变化之前,利用功能变化来形成图像,以达到早期诊断为目的成像技术。包括弥散成像,灌注成像,皮层激发功能定位成像。 15. 流空现象:是MR成像的一个特点,在SE序列,对一个层面施加90度脉冲时,该层面内的质子,如流动血液或脑脊液的质子,均受至脉冲的激发。中止脉冲后,接受该层面的信号时,血管内血液被激发的质子流动离开受检层面,接收不到信号,这一现象称之为流空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