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构设计

第一节机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机构的形式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构造什么样的机构去实现原理方案所提出来的运动要求。这是机构设计中最富有创造性、最直接影响方案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重要环节。因此,机构形式设计,在保证机构能满足基本运动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机构设计的一些一般性原则,这些原则也是评价机构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些一般性的原则是:

1、机构应尽可能的简单机构越简单越好。所谓简单指机构的构件与运动副数量最少,即机构的运动链最短。运动链知的机构有如下特点:⑴构件、运动副少,可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产品的质量。⑵构件数量少,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刚度,减少产生扰动的环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⑶运动副少,有利于减少运动副摩擦带来的功率损耗,提高机械传动效率及使用寿命。⑷运动副少,能有效地减少运动副累。例:如图4-1所示,三种能够实现直线轨迹运动的机构,其中图4-1a中 ab=bc=be,e点能精确实现直线轨迹。图b为e点能实现近似直线轨迹的曲柄摇杆机构。图c为有e点能精确实现直线轨迹的八杆机构。由于八杆机构运动副较多,运动累积误差大,在同一制造条件下,八杆机构的实际运动误差大约为机构的2-3倍。

图4-1三种能够实现直线轨迹运动的机构 a)曲柄小滑块机构;b)曲柄摇杆机构;c)八杆机构2、机构尺寸应尽可能地小在满足相同工作要求的前提下,不同的机构,其尺寸、质量和结构的紧凑性是大不相同的。例如,在传递相同功率并且设计合理的条件下,行星轮系的外形尺寸比定轴轮系小;在从动件要求作较大行程的直线移动的条件下,齿轮齿条机构比凸轮机构更容易实现体积小,质量轻的目标。3、注意运动副的选择类型运动副元素的相对运动是产生摩擦和磨损的主要原因。运动副的数量和类型对机构运动、传动效率和机构的使用寿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4-2三种曲柄长度相同的滑块行程为四倍曲柄长的机构a)连杆齿轮齿条机构b)

六杆机构c)等腰对心式柄滑块机构

图4-3减少移动副或代替移动副的措施a)用转动副代替移动副b)不用移动副的直线导向机构4、选择合适的原动机,尽可能减少运动转换机构的数量目前工程上使用的原动机主要有三类:⑴内燃机这类原动机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内燃机不适合于在低速状态下工作,用内燃机来驱动低速执行机构必须要受用减速设备。内燃机主要用于没有电力供应或需在远距离运动中提供动力且对运动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⑵气、液马达,活塞气、液缸,摆动式气、液缸这些原动机可对外输出转动、往复直线运动、往复摆动,借助控制设备也能实现间歇运动。⑶电动机电动机的类型不同机械特性也不相同,电动机的转速变化范围大,输出功率从零点几瓦到上万千瓦。因此,电动机是工程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动机。5、应使机构具有良好的传力条件和动力特性在进行机构形式设计时,应选择效率高的机构类型,并保证机构具有较大的传动角和较大的机械增益,从而可以减小机构中构件的截面尺寸和质量,减小原动机的功率。机构形式设计要注意运动副组合带来的过约束。过约束会造成机械装配困难,增大运动副中的摩擦与磨损。图4-4

显示了几种构型,其过约束数计算如下:图4-4a中,由于导轨由三个平面副组成,每个平面副的约束数为3,而导轨只能保留一个移动自由度,即约束只能为5,故其过约束数为3×3-5=4。图4-4b中,由于导轨由两个圆柱副组成,每个圆柱副的约束数为2,故其过约束数为4×2-5=3。图4-4c中,由于导轨由三个圆柱平面副组成,每个圆柱平面副的约束数为2,故其过约束数为3×2-5=1。图4-4d中,由于导轨由一个圆柱副和一个球体平面副组成,每个圆柱副的约束数为2,球体平面副的约束为1,故

其过约束数为4+1-5=0。

图4-4 运动副组合的过约束 a)三平面副的组合;b)两圆柱副的组合;c)三个圆柱平面副

的组合;d)圆柱副和球体平面副的组合

例如图4-5a所示机构将滑块与导杆位置互换后,虽然作用力的位置相同,大小也未变,但各物体的受力却发生了改变。图4-5b所示的复合铰链,将中空构件与插入构件互换可以得到另外不同的结构形式,原来构件1为多位置对移动副受力的影响副杆,而构件2、3、4为单副杆。经变化后,构件1、4为单副杆,而构件2、3变为多副杆。显然,从制造、安装和构件受力的角度看,将单副杆2、3变为多副杆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此,应尽可能地减少多副杆数量,并让强度好、刚性高的构件作为多副杆,而且最好使其作为机架,这样有利于提高机构的刚度和机构的运动精度,改善构件的受力。

图4-5 低副元素位置互异对受力的影响

a)滑块与导杆位置互异b)复合铰键结构变化对于有转动副的移动副,转动副在移动副上的位置也是一个应当认真注意的问题。如图4-6所示的滑块,转动副在移动构件上的位置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到移动副中摩擦力的大小。因此,应尽量使转动副位于两移动副元素的直线上,从而可以减少移动副中摩擦,提高机构的传动效率。

图4-6移动副上的转动副

第二节常用基本机构的特性及评价机械产品的动作功能总是通过机构将原动机的输出运动经过必要的转换来实现的。在目前的条件下,尽管有这样那样类型的原动机,绝大多数的机构产品仍然愿意采用运动特性好、能量转换率高的笼型异步电动机。因此,能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其他运动形式的机构仍然是设计者最常采用的机构。掌握好这些常用机构的运动特性,熟悉它们所能实现的功能,了解它们的特点,对于设计者正确地选用或从中获得启示来创新机构都是十分必要的。表4-1给出了原动件是转动的常用机构功能表,可供设计者设计时选用参考。

1一、机构创新的组合原理

机构的组合是指基本机构以不同的方式联结生成复杂机构的过程。组合的目的是改善基本机构无法实现的运动和动力要求。按技术来分,创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采用全新的技术,称为突破性创新;另一类是采用已有的技术进行重组,称为组合性创新。

将一个基本机构与另一个或几个基本机构或基本杆组按一定方式有目的地进行组合,构建成一个新机构的设计过程称为机构的组合创新。所获得的新机构称为组合机构。

常用的组合方式有:

1.串联组合:两个及两个以上基本机构顺序连接,每一个前置机构的输出为后置机

构的输入,用以满足工作要求。

图4-7串联式组合机构组合方式

a)ⅰ型串联b)ⅱ型串联

图4-8a所示为一双曲柄机构与槽轮机构的串联式组合。其中前置双曲柄机构abcd的运动输出构件cde同时也是后置槽轮机构的运动输入构件。该方案之所以选用这两种基本机构进行串联组合,其创意的主要出发点是希望借串联的前置机构来改善后置槽轮机构的运动输出特性。单一的槽轮机构当销轮匀速转动时,槽轮转动的速度与加速度波动较大,冲击和振动比较历害。设计者采用一双曲柄机构与之串联,借主动曲柄匀速转动时从动曲柄(即销轮)作变速转动的特点,使槽轮的运动输出特性得以改善。正确地综合前置机构的几何尺寸,可以使槽轮实现作近似匀速的转位运动,从而降低销与槽轮的冲击和由此而引起的振动。图4-8b示出了图4-8a组合机构经优化设计后的槽轮输出角速度变化曲线,与单一槽轮机构槽轮角速度变化曲线比较,可以看出:组合机构的运动与动力输出特性较单一槽轮机构有了较大的改观。按照上述创新思维方法,我们也可以用转动导杆机构、凸轮机构、椭圆齿轮机构或槽轮机构分别与槽轮机构进行串联组合(图4-8c、d、e、f),它们同样能达到改善后置槽轮机构运动和

动力输出特性的目的。

图4-8不同前置机构与槽轮机构的串联组合

a)双曲柄机构与槽轮机构的串联组合b)槽轮角速度变化曲线比较c)转动导杆与槽轮机构的串联组合d)凸轮机构与槽轮机构的串联组合

e)椭圆齿轮机构与槽轮机构的串联组合f)槽轮机构与槽轮机构的串联组合1—曲柄2—导杆3、8—主动拨盘4、7、13、16、17、19—拨销5、

10、14—槽轮

6—弹簧9—固定凸轮11—主动椭圆齿轮12—带有拨销的椭圆齿轮15—前置

轮机构的主动拨盘17—前置槽轮18—后置槽轮

图4-9所示为一锉刀剁齿机构。分析后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摇杆滑块机构和凸轮机构串联组成的组合机构。该组合机构的设计有两大特点:一是充分地利用凸轮机构设计的灵活性,使弹簧被逐渐压缩储存能量后,弹力势能能得到快速释放;其二是后置摇杆滑块机构的传动角大、机械增益高,在弹力的迅速作用下,对锉刀坯的冲击力大,这

种冲击效果是很难由单一基本机构所能实现的。

图4-9 锉刀剁齿机构

用两个齿轮齿条机构串联,若驱动其中一根齿条,另一根齿条可以放大或缩小主动齿条的位移量。根据这一设想可以设计一个如图4-10a所示的放大行程的串联式组合机构。设图中双联齿轮的节圆半径分别为r′1和r′2。当气缸推动齿条1向右移动位移量为s1时,齿条2向左的位移量s2=r′2/r′ 1*s1。

图4-10两个齿条机构串联组合的大行程机构

a)齿条主动b)齿轮主动图4-11a、b所示是将后置ⅱ级基本杆组的一个外接铰链与前置机构连杆上的点连接,利用前置机构连杆上某些点能实现特殊轨迹运动,而使后置ⅱ级基本杆组的运动输出构件能作长时间停留的间歇运动。

图4-11具有停歇运动的组合机构

a)六杆机构b)行星齿轮连杆机构

⑴连杆机构为前置机构图4-12左图中:q=ml cosα/(sy) ,? 当α↓,l↑,s↓,? y↓,时q↑。具有增力效果。工程上一般称其为

肘杆机构。? 右机构具有增大摆角的效果。

图4-12肘杆机构图4-13a,机构可实现特殊的运动规律;图4-13b机构可改

善槽轮机构的运动与动力特性。

a) b)

图4-13 实现特殊的运动规律和可改善槽轮机构的运动与动力特性的机构

⑵凸轮机构为前置机构图4-14所示,机构为机床分度补偿机构,a,b为圆柱副

a)

b)

图4-14 机床分度补偿机构

图4-15机床分度机构图4-16 前置

机构

⑶齿轮机构为前置机构,如图4-16。实现大行程的输出的齿轮齿条机构如图4-17

所示。

图4-17齿轮齿条机构

⑷利用前置机构浮动杆上谋点轨迹特征串联一个杆组形成组合机构,如图4-18

*利用连赶上e点某段轨迹为直线,实现从动件运动停歇

图4-18 利用连赶上e点某段轨迹为直线

图4-19 利用行星轮上c点的轨迹为圆弧*利用行星轮上c点的轨迹为圆弧,如图4-19所示(当r1= r3时)该圆弧曲率半径近似为8 r3 ,当取r4=8 r3时,滑块在系杆2转过180o是停歇,转过其余240o时,滑块5的行程为4 r3 *利用挠性构件,是

从动件实现大行程。

图4-20 利用挠性构件,是从动件实现大行程 2. 并联组合:两个或多个基本机构并列布置,具有共同的输入或输出,或两者兼有之,主要用于实现运动的合成或分解

图4-21 并联式组合方式

a)ⅰ型并联b)ⅱ型并联c)ⅲ型并联

图4-22所示为某型飞机上采用的襟翼操纵机构,它由两个尺寸相同的齿轮齿条机构并联组合而成,两个可移动的齿条分别用两台直移电动机驱动。这种设计的创意特点是:两台电动机共同控制襟翼,襟翼的运动反应速度快;其次,当其中一台电动机发生故障时,仍可以用另一台电动机单独驱动襟翼,增大了操纵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系数。

图4-22 襟翼操纵机构大多数的工业机器人和传统的机床从结构上看都是由开链机构组成,因此,系统的刚度低,当系统速度高、工件大时,这个弱点更显突出。1956年dstewart设计出图4-23a所示空间六自由度的并联机构的操纵臂后,人们又相继创造出各种并联操纵机构并大量地应用于机床、精密仪器和机器人中。图4-23b是瑞士新近开发的“六滑台”机床。图中三条并列的导轨上各有两个滑台,借助六个滑台的独立运动改变六条腿的参数,从而改变主轴和刀具姿态对工件进行加工。图4-23c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研制的三条腿的机床示意图。每一条腿为一套运动机构,三套并联机构运动共同控制刀具的主轴姿态对工件进行加工。这些由并联机构构成的机床刚度高;每条腿只受拉力或压力,不承受弯矩或扭矩;移动部件质量小,动力特性好,结构简单;相同零件数量多,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使这种并联机构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 4-23 并列机构的应用

a)空间六自由度操纵臂 b)“六滑台”机床 c)三套并联机构床

1 - 滑台

2 - 杆 3- 刀具主轴 4-刀具 5-工件

图4-24a所示为两种钉扣机的针杆传动机构。其中,左图为一个曲柄滑块机构与摆动从动杆凸轮机构按闯4-21a所示形式并联组成:右图为将左图中的凸轮高副低代后得到的变异机构,它由一个曲柄滑块机构和摆动手杆机构按图4-21a所示形成并联组合而成。当两机构的曲柄ab和0c运动时,针杆来回向两进针点作进针运动,从而完成钉钮扣的进针动作;但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曲柄沿块机构只完成进针运动,而导杆机构只完成来回移动针杆的运动,要准确地将针来四引导到扣眼亡再将针插入扣眼,则需要两机构的曲柄运动配合十分协调而淮确,在这种情况下用齿轮、带、链传动机构将两曲柄ab 和oc的运动约束起米,用一台原动机驱动,形成图4-21b所示的结构形式是比较合理的。

图4-24b所示双棘爪机构是按图4-21b所示形式组合而成。该机构由两个连杆上带爪的曲柄滑块机构与棘轮并联对称布置而成。在图示的位置情况下,当组合机构的原动滑块向下运动时,右边的棘爪在曲柄的带动下推动棘轮沿顺时针方向转过45°角。与此同时,左边的棘爪都沿逆时针方向转过45°角与棘轮轮齿接触:当滑块向上运动时,情

况正好相反,左边的棘爪推动棘轮继续沿顺时销方向转动,而右边的棘爪沿逆时针力‘向转回45°角与棘轮接触。滑块周而复始地上下住复运动,棘轮则连续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该组合机构充分利用了两个对称布置的曲柄滑块机构,当滑块为主动时,两曲柄会按相反方向运动的特点,使滑块在完成一个方向的运动过程中实现了使一个棘爪推动棘轮转动而另一个棘爪复他的两个运动,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构思。

t4-11.jpg (10.64 KB)

laoztou

回复引用

TOP

3#

发表于 2011-2-9 08:35 | 只看该作者

2

图4-24 钉扣机针杆传动机构和双棘爪机构

a)钉扣机 b)双葡爪机构

图4-25所示小型冲床及送料机构是按图4-21c所示形式组合的。该组合机构由摆动从动杆凸轮机构与移动从动杆凸轮机构的并联组合而成,当原动凸轮转动时,便可得到对上件的冲压动作和移动工件的送料动作。该设计将驱动摆杆的品轮与驱动移动从动杆的凸轮合并为一个,将凸轮ae廓线设计为一段以o为圆心的圆弧,从而保证了当冲头在冲压工件时,工件不功。如果用两只凸轮分别推动两从动杆,为了保证冲头在冲压工件时送料推杆不动作,而在冲压完成并离开工件一定距离后推杆才动作,设计者必须先根据冲头与推杆的时序关系设计好工作循环图,再根据工作循环图来确定两只凸轮在驱动轴上的

安装位置。

图4-25 小型冲床及送料机构

并联式组合机构的创意出发点,一类是巧妙地利用机构的对称并列布置达到改善机构受力的目的。例如图4-26a中由于采用了两个曲柄沿块机构按曲轴中心对称并联布置,机构的惯性力实现了完全平衡;图b所示活塞发动机,由于采用两个曲柄滑块机构对称并联,井在两曲柄上对称地安装了相同的惯性力平衡配重,使活塞运动时产生的一阶惯性力得到平衡,机构运动平面内的惯性力矩得到了完全平衡,从而减轻了机器的振动和噪声,气缸壁亡的动压力大大降低,减少了气缸壁与活塞环的磨损,提高了机器

的使用寿命。

图 4-26 利用并联组合改善机构受力

a)对称并联布置的曲柄滑块机构 b)对称并联曲柄活塞洼杆机构⑴结构对称

图4-27机翼操纵机构

图4-28双棘爪棘轮机构

⑵结构不对称

图4-29凸轮输送机构图4-30双滑块输送机构 3.复合式组合:一个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基础机构与一个辅助机构并接所组成的机构。

图4-31 复合式组合的连接方式

图4-32所示的组合机构为按固4—31a所示复合方式组合而成。在图43-2a中,l—2—h是一个自由度为2的差动齿轮机构,3—4为附加的以凸轮为机架的摆动从动杆凸轮机构。当以系秆h为主动件运动时,行星轮2的运动规律由沿凸轮廓线运动的摆动从动杆惟一地确定,于是太阳轮将系杆和行星轮的运动合成为一个确定的输出运动。改变凸轮廓线可获得极其多样的运动输出规律:在图4-32b所示的差动链传动机构中,运动输入结链轮5和凸轮k,链轮9为运动输出构件,链轮8和杆7构成链条长度自动补偿装置。当差动杠杆6上的滚子g在门轮上滚动时,链轮10的位置会随凸轮廓线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使链轮9得到附加转动,从而使链轮9完成复杂的运动。

图4-32 凸轮一行星齿轮机构和凸轮—链传动机构

a)凸轮—行星齿轮机构 b)凸轮—链传动机构

1一太阳轮 2一行星轮 3-滚子 4一日定凸轮

5、8、9、10—链轮 6—差动杠杆 7、12—链长自动补偿装置

11—链 k—凸轮 g-滚子

图4-33 传动误差补偿机构 1-蜗杆 2-涡轮 3-传动误差补偿凸轮

机构创新设计

一:怎样培养创新思维? 答:1)知识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必要前提 创新是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没有厚实的知识积累,即使有了创新点子,也无法将点子转变为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幻小说中有许多相当新颖的创新思想,但限于科技知识水平,许多想法无法实现。牛顿有句名言:“我之所以看得更远,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的肩膀就是前人知识的积淀,所以培养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就是做好知识的积累。 2)实践经验是创新思维的根本基础 思维是在实践基础上分析综合,然后作出判断推理的过程,创新思维也离不开实践活动。从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重力实验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力学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知识是在理论→实践→理论→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应当注重观察细节,积累实践经验,为创新思维打下坚实基础。 3)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对一个问题的思考,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入手,要力争从总多的新角度去观察思考,以求获得更多的新认识,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当我们不能直接解决问题时,可以尝试运用逆向思维、反向思维、横向思维、类比思维、联想思维等思维方法,从不同的方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创新思维过程中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1)克服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惯性轨道,来自于心理定势。过去的思维影响当前的思维,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 思维定势是一种按常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它可以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定势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每天碰到的90%以上的问题。但是思维定势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常规思考,却不利于创新思考,不利于创造。前面我已经举了一个思维定势的例子,所以我们在学习工作中,要敢于怀疑,打破条条框框,努力寻求创新。 2)思维过度发散,舍近求远 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同学们应该都听说过,就是用高度表测量楼房高度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诸如利用高度表做单摆,通过单摆在楼顶的摆动频率计算楼房高度;将高度表从楼顶自由垂直下落,通过高度表下落所用时间计算楼房高度等十来种方法,就是没有使用高度表直接读出楼房高度的方法。虽然这只是一个体现利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例子,但是创新思维应当尽量避免这种思维方式。我们要牢记:创新目的就是要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解决问题。舍近求远解决问题不利于创新思维。 3)过度求新,忽视创新成本

生活中的创新机构设计应用举例

生活中的创新机构设计应用举例 机械键盘 机械键盘是一种升级进化复兴的键盘,它区别于普及型薄膜键盘,机械键盘内部是一块完整电路板,有的加装钢板,其上焊接按键开关(轴体)。拔掉键帽可见每一颗按键都有一个单独的Switch(也就是开关)来控制闭合,这个开关也被称为“轴”,轴体是根骨,键帽是血肉。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机械键盘绝大多数使用确励公司的MX轴,该系列轴体常见的有茶轴、青轴、黑轴以及红轴四种,并有白轴、灰轴、绿轴等稀有或停产轴体。 茶轴:比起青轴,段落感要弱很多,而对比黑轴,又不是直上直下的感觉,2mm即可触发。有人将其比喻为Cherry的秋天,结合了青轴与黑轴的特点,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茶轴的颜色与秋天的收获的色彩更为接近。 黑轴:段落感最不明显,声音最小,与青轴形成鲜明对比,直上直下,下压1.5mm即可触发。有人将其比喻为Cherry的夏天,无论你想得到急速或舒缓的输入,黑轴都能自如应对,打字游戏都适合,但是由于触发键程短,压力克数较大,所以在游戏中有上佳的表现。黑轴机械键盘单个轴使用寿命长达5000万次(其他为2000万次)。 红轴:与黑轴相似。但压力克数比黑轴小,起35,终60(黑轴起点为40)。是08年出的新轴。手感比较轻盈。敲击时没有段落感,直上直下,触发键程也同为2.0mm,敲击时更加轻松,能很好兼顾游

戏和打字的使用需求。目前只有Cherry原厂的黑白两色产品。 老式自行车铃铛 老式自行车铃铛足以称之为铃铛界的骄傲,把铃铛杆压下时,铃铛杆会利用齿轮的旋转来带动砝码,将砝码向外抛出。图中未显示的是最上面的铃铛盖儿,有了这一部分,我们才能组装好完整的铃铛。当它被安置在上面时,旋转的砝码撞击铃铛盖儿,就能发出悦耳的铃声啦。 自行车铃铛是由三个轴平行的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和一个简单的摇杆机构组成的。当摇杆机构摆动时,带动齿轮间转动,撞击铃铛从而发出声音。 电线剥线钳 电线剥线钳把过程变得非常容易。紧握钳子手柄时,钳子左边的加紧机构加紧电线,右边的剪切机构浅浅的划过塑料外皮,但不会碰到里面的金属。手柄再握紧点,左边就会把仍有绝缘层的电线向左拉,右边则会把断掉的“遮盖物”拔下来。 大家可不要把这东西认作喷水枪,不过相比之下,喷雾瓶的机械原理亦是单向阀门的杰出应用之一。我们松开扳机的时候,空气进入瓶子,推动水流沿着深入瓶底的吸管上行,并进入一个发射膛。我们扣动扳机的时候,发射膛的水就会激射而出。

机构创新设计

机构创新设计 机构创新设计两用窗 作品背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窗户有:1. 推拉窗: 优点:不占用室内外空间、随意控制开启面积、操作轻便。特别适用在窗台。 缺点:①最大开启度只能达到整个窗户面积的1/2;②在风雨天,窗户只能关闭而无法换气;③清洗比较困难,要擦到玻璃朝外的一面很困难;④密封性差、湿气、灰尘容易进入。窗框下滑轨来回滑动,上有较大的空间,下有滑轮间的空隙,形成较大的热损失。2.外平开窗 定义:利用合页或铰链,使窗扇向外旋转打开。优点: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不占用室内空间。可使室内有较大的通风量。 缺点:占用室外空间。风大时,易发生窗扇坠落的事故。使用在写字楼、酒店等高层建筑时显得不是很美观。3.外开上悬窗优点:能够防风防尘,在下雨天,又能防止雨水进入室内,同时保持室内良好的通过条件。 缺点:开启度小,通风能力差。外开的窗扇阻挡了人的视线。 以上就是生活常见的三种窗。为了增强三种窗的优点,弥补其缺点,将三种窗的机构进行组合,就有推拉-外平开窗、推拉-外开上悬窗

、外平-外开上悬窗。 随着城市化道路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高层和中高层的建筑的需要。推拉窗和外开上悬窗也逐渐成为主流,而外平开窗,由于其受风力影响而发生坠落事故,极少使用在高层建筑。但是独立的使用这两种窗,并不能满足一些用户的需要。本作品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窗户――推拉-外开上悬窗(下面简称窗)。同时具有外开上悬窗和推拉窗的功能。即在下雨和大风天气时上悬开启,保证了室内良好的通风状态。选择左右推拉开启时,又避免了上悬窗开度小的问题。 主要内容:1.窗的整体结构: 窗高1.2米,宽1.5米。主要有窗框和两个窗扇组成。 窗扇(如图1)分为上梃很和窗体两部分。窗扇宽0.6米,高1.0米,厚度0.034米。开启角为20度。 上梃 窗体 图1 2.窗的开启状态 单扇开启两扇开启推拉开启 3.局部结构 ? 上梃和上框滑道连接部分 图2 图3 图4 上梃两侧装有滚轮

4机构创新设计范文

4机构创新设计范文 机构创新设计是指在机构运营和管理过程中,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和工具,以提高机构的效率、创造力和竞争力。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机构创新设计是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机构创新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机构必须及时调整和创新自身的运营模式,以适应这个新的时代。机构创新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机构的效率和竞争力。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和工具,机构可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2.提升机构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机构创新设计可以激发机构内部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务的开发和推出,为机构带来新的增长点。 3.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是机构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挑战。机构创新设计可以帮助机构及时调整和适应市场和客户的变化,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二、机构创新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机构创新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方法: 1.建立创新文化和氛围。机构应该树立创新的理念和价值观,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激励员工参与创新活动,通过奖励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2.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机构可以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 理方法和工具,如精益生产、六西格玛、敏捷开发等,以提高运营效率和 质量,推动创新和持续改进。 3.创新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机构可以重新设计和调整组织结构和管 理模式,以适应机构发展的需要。例如,可以引入扁平化管理、跨部门协作、项目化管理等方式,提高机构的灵活性和应对能力。 4.打破传统思维和模式。机构创新设计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和模式, 鼓励员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挑战常规,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可以通 过开展创新思维训练、组织创意大赛等方式,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5.加强与外部合作和开放创新。机构可以与其他机构、企业和学术界 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开展联合研发和创新项目。可以通过建立开 放创新平台、举办创新论坛等方式,促进创新和知识的共享。 三、机构创新设计的实施过程和策略 机构创新设计的实施过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创新设计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机构需要明确创新的目标和方向,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分析机构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创新的战 略和计划。 2.创新设计的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机构需要组织创新团队,制定 具体的创新项目和计划,明确资源和责任分配,进行创新活动的实施和推进。 3.创新设计的评估和调整阶段。在这个阶段,机构需要对创新项目和 活动进行评估和调整,了解创新的效果和成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 调整和改进。

机构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机构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机构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引言: 机构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机构创新设计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关键课题。本文将通过对一项机构创新设 计实验的分析和总结,探讨机构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机构创新设计的方法和 策略。 一、实验目标和背景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如何通过机构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当前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 需求。因此,通过创新设计新的机构形式和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创新性和适应性。 二、实验过程和方法 1.需求调研:首先,我们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需求进行了详细的调研。通过问 卷调查、面谈和市场分析等方式,我们了解到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和痛点,以 及市场上的竞争情况和趋势。 2.创新思维培训:为了提高团队成员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 训活动。通过学习创新案例、参加创新思维训练和开展头脑风暴等方式,培养 了团队成员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方式。 3.机构设计方案制定:基于需求调研和创新思维培训的结果,我们制定了一套 创新的机构设计方案。该方案包括组织结构调整、决策流程优化、新的工作流 程设计等内容,旨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效率。

4.实施和改进:我们在一部分企业内部进行了试点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了不断的改进和调整。通过实施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估,我们不断优化机构设计 方案,提高了实施效果。 三、实验结果和总结 通过本次机构创新设计实验,我们获得了以下几点结果和总结: 1.机构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减 少决策层级和提高信息流通效率,可以加快创新和决策的速度,提高企业的灵 活性和适应性。 2.创新思维是机构创新的重要基础。培养团队成员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方式,可 以激发创新的潜能,推动机构创新的实施。 3.实施机构创新需要持续的改进和调整。机构创新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改进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结论: 机构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次机构创新设计实验,我们验证了机构创新的有效性,并总结了一套实施机构创新的方法和策略。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些方法和策略,促进更多企业的机构创新和 发展。

自-(附录)机构的创新设计

(附录)机构的创新设计 1机构形式设计的原则 机构形式设计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满足同一原理方案的要求,可采用不同的机构类型。在进行机构形式设计时,除满足基本的运动形式、运动规律或运动轨迹要求外,还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1 机构尽可能简单 1.机构运动链尽量简短 完成同样的运动要求,应优先选用构件数和运动副数最少的机构,这样可以简化机器的构造,从而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此外也可减少由于零件的制造误差而形成的运动链的累积误差,从而提高零件加入工艺性和增强机构工作可靠性。运动链简短也毛利于提高机构的刚度,减少产生振动的环节。考虑以上因素,在机构选型时,有时宁可采用有较小设计误差的简单近似机构,而不采用理论上无误差但结构复杂的机构。图1—1所尔为两个直线轨迹机构,其中国a为f点有近似直线轨迹的四仟机构,图b为理论广仓点有精确直线轨迹的八杆机构c实际分析表明,在保证同一制造精度条件F,后者的实际传动误差约为前者的2~3倍,其主要原因在于运动副数目增多而造成运动累积误差增大。 2适当选挥运动副 在基本机构中,高副机构只有3个构件和3个运动副,低副机构则至少有4个构件和4个运动副。因此,从减少构件数和运动副数,以及设计简便等方圆考虑,应优先采用高副机构。但从低副机构的运动副元素加工方便、容易保证配合精度以及有较高的承载能力等方面考虑,应优先采用低副机构。究竞选择何种机构,应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全而衡量得失,尽可能做到“扬长避短”。在一般情况下,应先考虑低副机构,而且尽量少采用移动副(制造巾不易保证高精度,运动中易出现自锁)。在执行构件的运动规律要求复杂,采用连杆机构很难完成精确设计时,应考虑采用高副机构,如凸轮机构或这杆—凸轮组合机构。 图1—1实现直线轨迹的机构 3适当选择原动机 执行机构的形式与原动机的形式密切相关,不要仅局限于选择传统的电动机驱动形式。在只要求执行构件实现简单的工作位置变换的机构中,采用图1—2所示的气压或液压缸作

创新机构设计

第一节机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机构的形式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构造什么样的机构去实现原理方案所提出来的运动要求。这是机构设计中最富有创造性、最直接影响方案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重要环节。因此,机构形式设计,在保证机构能满足基本运动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机构设计的一些一般性原则,这些原则也是评价机构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些一般性的原则是: 1、机构应尽可能的简单机构越简单越好。所谓简单指机构的构件与运动副数量最少,即机构的运动链最短。运动链知的机构有如下特点:⑴构件、运动副少,可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产品的质量。⑵构件数量少,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刚度,减少产生扰动的环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⑶运动副少,有利于减少运动副摩擦带来的功率损耗,提高机械传动效率及使用寿命。⑷运动副少,能有效地减少运动副累。例:如图4-1所示,三种能够实现直线轨迹运动的机构,其中图4-1a中 ab=bc=be,e点能精确实现直线轨迹。图b为e点能实现近似直线轨迹的曲柄摇杆机构。图c为有e点能精确实现直线轨迹的八杆机构。由于八杆机构运动副较多,运动累积误差大,在同一制造条件下,八杆机构的实际运动误差大约为机构的2-3倍。 图4-1三种能够实现直线轨迹运动的机构 a)曲柄小滑块机构;b)曲柄摇杆机构;c)八杆机构2、机构尺寸应尽可能地小在满足相同工作要求的前提下,不同的机构,其尺寸、质量和结构的紧凑性是大不相同的。例如,在传递相同功率并且设计合理的条件下,行星轮系的外形尺寸比定轴轮系小;在从动件要求作较大行程的直线移动的条件下,齿轮齿条机构比凸轮机构更容易实现体积小,质量轻的目标。3、注意运动副的选择类型运动副元素的相对运动是产生摩擦和磨损的主要原因。运动副的数量和类型对机构运动、传动效率和机构的使用寿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机构创新设计

4机构创新设计 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机构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机构的运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创新设计,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 问题: 1.传统机构的办公环境单调枯燥,缺乏活力和创造力。 2.传统机构对于员工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 3.传统机构的组织结构和沟通方式过于僵化,影响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解决方案: 1.创新办公环境: -设立开放式办公区域:为员工提供自由交流的环境,增强协作和创造力。 -倡导多元化:设置舒适的休息区、娱乐区,提供健身设施,增加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平衡感。 -引入自然元素:增加绿植、自然光等,改善室内环境,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

-设置激励机制: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设立激励奖励机制,提高员工 的工作积极性。 -提供培训机会: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机会,帮助员工不断学习 提升,增加职业发展机会。 3.组织结构和沟通方式: -扁平化组织结构:取消繁杂的层级关系,减少决策层次,提高组织 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强调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分享创新想法和 意见,促进团队协作和工作效率。 实施步骤: 1.建立创新设计团队:由多个专业人士组成,包括设计师、人力资源 专员等。 2.调研和分析现有机构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面试等方式了解员工 的需求和意见。 3.制定创新设计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和问题分析,制定创新设计方案,并与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和修改。 4.实施创新设计:根据方案,逐步进行实施,包括改善办公环境、制 定激励机制和培训计划,并调整组织结构和沟通方式。 5.监测和评估:定期进行评估,通过反馈和调查了解创新设计的效果 和员工的反应,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效果评估:

机构的组合与创新设计方案

机构的组合与创新设计方案 机构的组合与创新设计方案 一、引言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变革与创新,组织机构也不例外。传统的组织机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需要通过组合和创新来提升整体效能。本文将就机构的组合与创新设计方案展开探讨。 二、机构的组合 机构的组合是指将不同的部门、团队或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组合,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整体。通过机构的组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更好的协作与协调。 1. 组织结构的优化 传统的组织结构通常是以部门为基础,各个部门相对独立,沟通成本高、反应迟缓。而现代企业可以尝试将各个部门进行横向合作,形成跨部门团队,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提高反应速度与决策效率。 2. 形成项目团队 在特定的项目中,可以通过组建一个专门的项目团队来解决问题或实施某项工作。项目团队由不同部门的成员组成,集结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工作内容和多变的需求。 3. 实践多元化的领导和管理模式

传统的组织机构通常采用的是垂直式的领导和管理模式,一个领导负责一个团队。而现代企业可以尝试引入多元化的领导和管理模式,采用分散式领导和管理,将决策权下放到更低的层级,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三、机构的创新设计方案 机构的创新设计方案是指通过创新的机构设计,打破传统束缚,提高组织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以下是几个机构的创新设计方案的案例: 1. 拆分与整合 通过拆分一些原有的大部门,将其细化为更小的团队,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同时,通过整合一些类似的小团队,形成更大的团队,提高规模效应和创新能力。 2. 引入弹性组织 弹性组织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组织形式,强调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组织能力。员工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自由组建团队,进行项目实施,增强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3. 探索平台式组织 平台式组织强调的是共享和开放,通过建立一个共同平台,将内外部资源集成,激发创新活力。员工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自主创业和项目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4. 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模式是指运用创新思维和方法,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机构的创新设计范文

机构的创新设计范文 首先,机构的创新设计可以从组织结构入手。传统机构往往采用层级式的组织结构,信息传递和决策需要经过多层次的审批和反馈,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和灵活性不足。创新的机构设计可以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减少决策层次,提高决策效率。同时,可以引入跨部门或跨团队的工作组织形式,加快信息传递和问题解决的速度。 其次,机构的创新设计可以通过改变工作流程来实现。传统机构的工作流程往往较为僵化,流程繁琐,耗时长。创新的机构设计可以引入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可以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来集成各个部门的信息和业务流程,实现信息的快速共享和协同工作。此外,还可以应用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 再次,机构的创新设计可以从管理模式入手。传统机构的管理模式往往过于强调控制和指令,忽视员工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创新的机构设计可以倡导开放式管理,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创新。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奖励制度、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等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可以采用目标管理和结果导向的管理方式,注重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机构的创新设计还需要注重文化建设。机构的文化是机构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对员工的行为和态度具有重要影响。传统机构的文化往往比较保守和传统,不利于创新和变革。创新的机构设计可以倡导开放、包容和创新的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新点子和尝试新方法。可以通过组织内部分享会、创新大赛等方式,培养和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和习惯,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综上所述,机构的创新设计是推动机构发展和提高效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改变机构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和文化等方面的设计,能够提高机构的灵活性、响应速度和创新能力,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 实现机构的长远发展。因此,机构应该重视创新设计,并积极探索符合自 身实际的创新路径和方式。

机械创新思维方法与机构创新设计应用

机械创新思维方法与机构创新设计应用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领域取得巨大突破,智能机械制造等技术取得 长足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机械设计问题通常分为常规解决问题 和发明创造问题,只有解决发明创造问题,才能实现原始创新,创新设计就是在 原有的设计中加入创新元素或创新性的约束,然后在总设计方案中保证原有的设 计属性,即产品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本文就机械创新与机构创新展开了相 关内容探究。 关键词:机械创新设计;创新设计思维;机构创新设计 1当代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从其它发达国家引进先进设备设施和技术,目的是要和国 际间的行业发展相接轨。虽然经过努力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得到了明显提升,但 是和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而言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各方面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现阶 段部分机械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实现了智能自动化,并在系统性能领域逐渐优化、升级进而趋于成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计算机集成敏捷制造系统与并行工程,我国对这些先进的系统目前并未有效掌握。除了这两种系统之外,还有一些诸如 纳米技术、激光切割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他们的特点是在进行机械制 造的时候更加精准高效,我国机械制造业市场并未成熟,技术科研纵深度欠缺, 所以利用率和科研能力都还在探索和发展中阶段。另外,在智能化与自动化普及 率上发达国家更高,甚至已经广泛运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反观我国的智能自动 化目前还并未完全普及,只在一些大型企业和国家部门中应用,柔性制造单元与 系统只在初级研究和使用水平界限上。从传统社会到现代化社会制造业一直都在 探寻新路径,致力于综合性技术过度。而要想使其能够在市场竞争当中凸显成效,需要从制造的时间与核心技术以及质量这三个要素有机统一。可以先对西方的机 械设计制造技术科学借鉴,然后对其进一步研究,再综合考虑,这样就能生成属 于自己的高效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并给社会各行业的发展带来辅助效果,在未来 制造技术必然会成为国与国之间激烈竞争的核心,是必须要对其关注的。

实验四机构创新组合设计实验

实验四机构创新组合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学生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认识,进一步了解机构组成及运动特性。 2、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综合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JKZB-Ⅱ机构创新组合设计实验台。附件:齿轮、齿条、槽轮、凸轮、转动轴、连杆、各种连接组合零部件等。 2、装拆工具:十字起子、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钢板尺、卷尺等。 3、学生自备草稿纸、笔、绘图工具等。 三、实验要求 1、每2~3人一组,每一组实验前拟一份机构运动设计方案,实验后提交新设计方案. 2、完成实验后各组将机械零部件“物还原位”,老师验收后方可离去. 3、每人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四、实验原理和方法 根据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任何平面机构都可以由若干个基本杆组依次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而构成,故可通过选定的机构类型,拼装该机构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内容 1、自行到实验室熟悉本实验中的实验装置,各种零部件、装拆工具的功能;了解机构的拼接方法,拟订自已的机构运动方案的拼接步骤。 2、自拟或课本提供的机构运动方案做为拼接对象。 3.拼接机构,将各基本杆组按运动传递规律顺序拼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 4.绘制运动简图,分析所拼接的平面机构。 5.根据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利用常用的零部件拼接调整,设计一种具有新型的带发明创造性的组合机构。每一组提交一份机构创新设计方案。 6.最后把组合机构安装在实验平台上,进行测试分析、运动分析、实验结果分析、拟定这次实验的步骤,并写出实验报告。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学生使用“机构创新组合设计实验台”提供的各种零件。按照自己的运动方案简图,先在桌面上进行机构的初步试验组装,这一步的目的是杆件分层。一方面为了使各个杆件在互相平行的平面内运动,一一方面为了避免各个杆件,各个运动副之间发生运动干涉。 2.按照上一步骤试验好的分层方案,从最里层开始,依次将各个杆件组装连接到机架上。选取构件杆,连接转动副或移动副。凸轮。齿轮。齿条与杆件用转动副连接,凸轮。齿轮。齿条与杆件用移动副连接,杆件以转动副的形式与机架相连,杆件以移动副的形式与机架相连,最后组装连接输入转动的原动件或输入移动的原动件。 3.根据输入运动的形式选择原动件。若输入运动为转动(工程实际中以柴油机,电动机等为动力的情况),则选用双轴承式主动定铰链轴或蜗杆为原动件,并使用电机通过软轴联轴器进行驱动。若输入运动为移动(工程实际中以油缸,气缸等为动力的情况),可选用适当行程的气缸驱动,用软管连接好气缸,气控组件和空气压缩机并进行空载形成实验。 4.试用手动的方式摇动或推动原动件,观察整个机构各个杆,副的运动,确定运动没有干涉后,安装电动机,用柔性联轴节将电机与机构相连,或安装气缸,用附件将气缸与机构相连。 5.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试机 6.观察机构系统的运动,对机构系统的工作到位情况,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作出定性的分析和评价。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各个杆、副是否发生干涉 ②有无形成运动副的两构件的运动不在一个平面,因而出现摩擦力过大的现象 ③输入转动的原动件是否为曲柄。

机械创新设计(较完整版)

机械创新设计(较完整版)

第一讲 1、机械创新设计与现代设计、常规设计有什么差异和关联?创新设计方法: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现有相关科学技术知识,实现创新构思,获得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成果.特点:强调发挥创造性,提出新方案,提供新颖。独特的设计方法,获得具有创新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成果。现代设计: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各类工程应用软件及现代设计理念进行的机械设计。 常规设计:常规设计是以应用公式、图标为先导,已成熟的技术为基础,借助设计经验等常规方法进行设计 关联: 机械常规设计始终是最基本的机械设计方法,在强调现代设计、创新设计时不可忽视其重要性。 创新设计的基础——常规、现代设计方法的综合、灵活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仅仅借助了先进、高效的计算机应用手段,提高了设计过程的效率,但没有脱离常规设计的思维。 2.现代创新人才应具备那些基本素质? (1) 具备必须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 不断进取与追求的精神 (3) 合理的创新思维方式(突破传统定式) (4) 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创新的必备条件) (5) 掌握一定的创新技法 3.学习机械创新设计的内容有那些? 1.机构的创新设计

2.机构应用创新设计 3.机构组合设计产生新机构系统 4.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 5.利用反求原理进行创新设计 6.利用仿生原理进行创新设计 第二讲 1简述创造性思维四大特性 (方法的开放性;过程的自觉性;解决问题的顿悟性;结果的独特性)。 影响创造性思维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 (1)天赋能力:与生俱来的所有神经元 (2)生活实践:后天实践活动具有的重大意义 (3)科学地学习与训练科学、简单易行的专业学习与训练 2.了解和阐述创造性思维、创造活动、创造能力三者的关系。 3.理解综合、分离创造原理的特性和基本实施途径。 概念:有目的的将复杂对象分解,提取核心技术,并利用于其他新事物。 特征:1)与综合创造原理对立,但不矛盾;2)冲破事物原有形态的限制,在分离中产生新的技术价值; 3)实质上综合法与分离法两者无明显界限,实践中常常相互贯穿,共同促成新事物。 实施途径:1)基于结构的分解;2)基于特性、原理的列举分离

创新教育机构的设计与建设

创新教育机构的设计与建设 在当前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下,教育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满足社会 对创新教育的需求,许多教育机构开始积极探索创新的教育模式,并 对教育机构的设计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 探讨创新教育机构的设计与建设。 一、教学理念与课程设置 创新教育机构的设计与建设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理念,确定办 学定位和目标,以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在课程 设置上,应综合考虑学科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育机构还应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 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并优化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二、教学设施与资源支持 为了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教育机构的设计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教 学设施与资源支持。这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设备等基 础设施建设,以及教师团队和学术资源的配置。合理规划和利用这些 资源,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 三、师资队伍与培训机制 创新教育机构的设计与建设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质 量的关键,他们应具备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教育机构应建立定期培训机制,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

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队伍的选拔与评价机制也应更加科学合理,以确保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 四、创新教育与社会合作 创新教育机构的设计与建设需要积极寻求与社会的合作与交流。与高校、企业等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教育机构还应与其他同类机构进行合作,共享教育资源,推动创新教育的共同发展。 五、学生培养与评价体系 创新教育机构的设计与建设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需要更灵活的评价机制。教育机构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考核学生的学科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成果,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 总之,创新教育机构的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只有注重教学理念、配置资源、培养师资,与社会合作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创新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