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及案例研究

典型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及案例研究
典型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及案例研究

一、导言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了研究,但迄今为止,在商业模式的研究中并没有形成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甚至“什么是商业模式”这一最根本的问题都没有取得共识。商业模式概念的混乱和理论的零散导致了商业模式研究的连续性和科学性大打折扣。因此,寻找一个能够体现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视角,对商业模式体系进行重构,已经成为商业模式研究中最为迫切的任务。从现有商业模式研究来看,国外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三类:一是经济类;二是运营类;三是战略类(Morris et al.,2003)。事实上,单从经济逻辑、运营结构和战略方向的任何一方面都无法真正说明为什么企业的商业模式有效,并且难以模仿。要想抓住商业模式的本质,就必须将这三方面综合起来考虑。正是这三方面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企业才能够获得一种根植于自身的、独一无二的商业逻辑。鉴于此,笔者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描述企业如何通过对经济逻辑、运营结构和战略方向等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的概念性工具,说明了企业如何通过对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和价值实现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设计,在创造顾客价值的基础上,为股东以及伙伴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其中:(1)价值主张和价值维护可以归为战略方向方面,价值网络可以归为运营结构方面,价值实现可以归为经济逻辑方面;(2)商业模式从本质上讲是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而价值是通过顾客、伙伴、企业的合作而被创造出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传递和消费,因此我们应当从顾客价值、伙伴价值和企业价值三个角度研究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3)从层次上看,顾客价值、伙伴价值和企业价值三者处于不同层次——顾客价值是基础,伙伴价值是支撑,企业价值是目标。

二、商业模式的“3-4-8”构成体系

通过对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全方位考察和抽象总结,并在参考国外众多关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观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商业模式的“3-4-8”构成体系。其中:“3”代表联系界面,包括顾客价值、伙伴价值、企业价值;“4”代表构成单元,包括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价值实现;“8”代表组成因素,包括目标顾客、价值内容、网络形态、业务定位、伙伴关系、隔绝机制、收入模式、成本管理。商业模式的“3-4-8”构成体系实质是一种从“远-中-近”三个层次对商业模式进行全面考察的立体架构,如图1所示。

1

的讨价还价能力不同,因此伙伴价值的高低同时取决于价值网络和价值维护两方面的作用。(3)企业价值。价值维护和价值实现的共同作用就形成了企业价值,而企业价值是指企业实现的最终赢利。对于企业来讲,利润水平的高低既取决于自身,也取决于伙伴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因此要想获得较高的利润水平,必须要

顾客价值 伙伴价值 企业价值 图1 商业模式的“3-4-8”架构

同时注意好两个方面。

2.构成单元

(1)价值主张1。清晰的、独特的、一致的价值主张是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企业在提出价值主张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以此为基础,找到一种全新的要素组合和应用方式来实现价值创新。同时,企业还必须通过价值创新,对自身的核心能力和战略资源进行不断地维护强化和重新培育。从具体内容上看,价值主张可以进一步分为目标顾客和价值内容两个因素。(2)价值网络。构建合理的价值网络能够保证企业按照精心设计的价值主张向目标顾客高效率地传递价值内容。企业在构建价值网络的时候,可以采取一种“先大后小”的原则,分为两个步骤进行:一是根据效率优先原则,设计网络形态;二是根据企业自身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确定自身的业务定位。从具体内容上看,价值网络可以进一步分为网络形态和业务定位两个因素。(3)价值维护。有效的、新奇的商业模式可能会因为没有得到伙伴的有力支撑或者竞争者迅速模仿而造成价值流失,甚至于彻底失败,因此企业在设计出价值主张和价值网络以后,必须还要进行价值维护。国内外大量案例表明,许多商业模式的失败都是因为没有建立有效的价值维护,以至于价值创造活动无法维持。从具体内容上看,价值维护可以进一步分为伙伴关系和隔绝机制两个因素。(4)价值实现。商业模式以顾客价值创造为起点,以企业价值实现为终点,因此任何商业模式最后都必须要归结到“企业如何盈利”这个最原始的问题上来。21世纪初,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大量显赫一时的.com企业纷纷倒闭,许多人对于商业模式的有效性产生了悲观的心理。事实上,这些企业之所以失败,恰恰是因为没有设计出完整的、有效的商业模式,或者说是忽略了商业模式中价值实现方面的因素。从具体内容上看,价值实现可以进一步分为收入模式和成本管理两个因素。

3.组成要素

(1)目标顾客。目标顾客是指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针对对象,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企业准备向哪些市场区间传递价值。(2)价值内容。价值内容是指企业将通过何种产品和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企业准备向目标顾客传递何种价值。(3)网络形态。网络形态是指为实现价值主张所必需的资源组合和能力安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企业应当构建何种形态的网络,以使得价值创造活动最有效率。(4)业务定位。业务定位是指对企业在价值网中所从事业务范围的描述,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区分哪些业务应当外包,哪些业务应当由企业自身完成。(5)伙伴关系。伙伴关系是指对企业与伙伴之间产品流、收入流和信息流的总体安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企业如何处理与伙伴的关系,使企业和伙伴在价值创造活动中实现“共赢”。(6)隔绝机制。隔绝机制是指为价值主张和价值网络免受侵蚀和伤害而做出的机制安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隔绝破坏者和模仿者,使价值创造活动不被外来因素所破坏。(7)收入模式。收入模式是指企业获得收入的方式,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企业如何对创造出来的价值进行回收。(8)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管理成本的方式,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企业在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如何进行成本布局和成本控制。

1对于价值主张,有两种定义解释:一是从顾客角度解释,指客户从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实际效用的清晰陈述,仅限于价值内容;二是从企业角度解释,指企业将在哪里以及如何创造或发掘价值的思路的清晰表达,不仅包括价值内容,而且包括目标顾客。在本文中,我们是从企业角度考察价值主张问题,不仅包括传递何种价值,而且包括为谁创造价值。

三、“3-4-8”构成体系的模块解构

“3-4-8”商业模式构成体系是一种逻辑严密的概念框架,能够较为全面地对企业价值创造活动进行解释,但问题在于商业模式是非常复杂的,如果仅仅停留在概念框架的层次,可能会导致研究者或实践者难以很好的对其进行把握,以至于降低了“3-4-8”商业模式构成体系的实用性。为便于研究者更好的理解和使用,笔者引入模块化的思想,对“3-4-8”商业模式构成体系实施进一步的模

2所示。

(胡以认为属于功能模块,第二层次价值子模块可以认为属于结构模块,而第一层次价值子模块可以认为属于单元模块,是第二层次价值子模块和第三层次价值子模块的综合体,如表1所示。

客、资产型顾客、增殖型顾客四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防御型顾客是指那些给企业带来的总收益小于或等于企业为之付出的总成本,因此无法为企业带来赢利的顾客。企业之所以保留这部分顾客,是为了防止竞争对手采取的渗透等方式侵害企业的市场地位,或者通过分摊固定成本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赢利型顾客是指那些给企业带来的总收益大于企业为之付出的总成本,因此能够为企业带来赢利的顾客。赢利型顾客是企业利润的直接来源,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赢利能力。资产型顾客是指那些能够融入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中,通过发挥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和试验的欲望以及他们参与积极对话的能力,成为企业的战略资产一部分的顾客。这部分顾客是企业的宝贵资产,能够为企业提供大量的、有价值的隐藏信息。增殖型顾客是指那些能够通过网络效应、口碑效应、形象效应等方面的作用,使企业提供的价值发生增殖的顾客。这种类型顾客的作用在网络性行业、体验性行业中体现更为明显,企业经常需要迅速取得大量的、高质量的增殖型顾客,从而确立自身产品/服务的价值。

(2)价值内容中的功能模块。价值内容可分解为功能价值、体验价值、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四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功能价值是指产品/服务中,用于满足顾客某种使用需要的基本物理属性。此时,顾客看重的是产品/服务的某种

结构性界面规则 结构性界面规则 功能性界面规则 单元模块 结构模块

功能模块

图2 商业模式的模块化

功能,获得是一种标准化的有形产品或无形服务。体验价值是指根据顾客个性化的需求,提供的一种难忘体验。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Pine II et al.,1999)。此时,顾客看重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感受。信息价值是指顾客在购买或使用某种产品/服务的时候,能够向他人传递某种信息,从而产生的价值。例如,使用高档产品的人可以向其他人传递一种“自己非常富有的信息”,从而能够对使用者产生价值。此时,顾客看重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内容和有效性。文化价值是指产品/服务中包含的,能够为顾客带来归属感的某种文化属性。例如,某些顾客因为信仰佛教,而购买一些蕴含佛教文化的产品。此时,顾客看重的是产品/服务中蕴含文化的含义,以及所希望归属群体对该文化的认可程度。

(3)网络形态中的功能模块。网络形态可以分解为产品流形态、收益流形态、信息流形态三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产品流形态是指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在价值网络中的分布和流动情况。最终产品的形成要经过不同的业务流程,而这些业务流程是通过不同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构建产品流网络而实现的。收益流形态是指最终收益在价值网络中的流动和分配情况。利润在价值网不同环节中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而是聚集于某些核心环节,并且不断转移的。利润的合理分配能够促使价值网络中资源的配置更有效率,从而提高价值网络的价值制造能力。信息流形态是指信息2在价值网络中的分布和流动情况。在信息时代,信息在价值网络中不再是一种单向流动,而是变成了多向的、复杂的、动态的、分层次的循环流动。此时,有价值的信息已经成为企业中最具生产力的战略资源之一了,谁拥有了足够多的有价值信息,谁就有可能成为利润丰厚的网主企业。

(4)业务定位中的功能模块。业务定位可以分解为系统分解集成商、专有零件(模块)供应商、通用零件(模块)供应商三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系统分解集成商负责确定模块化产品的系统信息即“明确规定”的界面规则,然后将零部件、组件等模块进行整合。系统分解集成商通过模块化生产方式发现和汇总顾客需求,在充分发挥自身知识积累和吸收能力作用基础上,聚焦于更具有报酬递增的价值模块,将其他价值模块分包给各级供应商。就具体业务而言,系统分解集成商可能位于价值链的研发、广告、销售支持和零售等环节。专有零件(模块)供应商往往凭借自己的专用性资产、特殊知识、特殊技能等,自行设计、制造某一具体模块,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就具体业务而言,专有零件(模块)供应商可能位于价值链的研发、制造等环节。通用零件(模块)供应商则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元器件等多层次的子模块,通常是指提供技术成熟的,并且已经形成了行业标准的模块。通用零件(模块)供应商更具有传统工业时代生产企业的特点,往往需要依靠自身的专业生产经验和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就具体业务而言,通用零件(模块)供应商往往位于价值链的制造环节。

(5)伙伴关系中的功能模块。伙伴关系可以分解为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两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正式制度安排是指企业通过建立正式的制度,明确企业与伙伴之间的资源交换、信息交流、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关系。正式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两种具体形态:一是产权关系,二是契约关系。相比于契约关系,产权关系更为牢固;而相比于产权关系,契约关系的成本更低。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指企业将满意、信任、习俗、伦理道德、共同的价值观等因素嵌入到与伙伴的关系当中。此时,企业与伙伴之间的关系已经从过去简单的公平交换关系转

2在本文中的信息是指基于知识能力的一种信息,是知识能力的一种外显。企业通过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使自身的知识能力在价值网络中延伸。

变的为包含了“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型交易”关系。关系型交易强调的是互惠(Reciprocity)、相互节制(Mutual Forbearance)、信任(Trust)等概念(Nooteboom,2000),在具体形式上包括重复交易、长期关系、买卖关系、战略联盟等。对企业来讲,与伙伴之间的非正式制度安排能够促进组织间的相互联结,扩充组织的活动规模和空间,扩展组织边界,降低交易成本(罗珉等,2007),因此,已经成为一种能够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并且无法被其他企业所模仿的特殊资产。

(6)隔绝机制中的功能模块。隔绝机制可以分解为封闭式隔绝和开放式隔绝两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封闭式隔绝是指通过设置“模仿障碍”,使模仿者无法进入行业,更无法与企业竞争。Besanko et al.(2000)将“模仿障碍”总结为五个方面:一是法令限制(legal restrictions);二是较佳的生产投入来源或顾客接触管道(superior access to inputs or customers);三是市场规模与规模经济(market size and scale economies);四是无形的模仿障碍(intangible barriers to imitation),包括因果模糊(casual ambiguity)、历史相依(dependence on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社会复杂(social complexity)等;五是战略适配(strategic fit),是指企业的各个活动形成了一致的、相互强化的整体。开放式隔绝是指模仿者虽然能够进入行业,但由于“先占优势”的存在,模仿者很难对先行企业造成威胁。Besanko et al.(2000)将“先占优势”总结为四个方面:一是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二是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三是声誉与消费者的不确定性(reputation and buyer uncertainty);四是消费者的转换成本(buyer switching costs)。

(7)收入模式中的功能模块。收入模式可以分解为收入源、收入点、收入方式三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收入源是指企业据以获取收入的那部分价值内容,解决的是“凭什么收费”的问题。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内容可能包括很多方面,但企业可能仅仅对价值内容中的某个或几个环节收费,而将其他环节免费提供给顾客。究其原因,可能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免费环节是收费环节的重要条件,企业只有通过免费的服务吸引到足够多的顾客,才有可能进行收费;二是价值内容中的某些环节由于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企业从技术上无法对其进行收费。收入点是指企业据以获取收入的那部分目标顾客,解决的是“对谁收费”的问题。企业服务的目标顾客可能包括很多,但企业可能仅仅对那些需求弹性很小,对企业服务依赖性大的顾客进行收费,而对其他顾客免费。并且,企业可以采取差别定价的方式对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收入方式是指企业获取收入的手段,包括定价方式、付款方式、付款时间、促销策略等,解决的是“怎么收费”的问题。收入方式是收入模式的具体实施环节,为顾客的付款提供了条件和规则,确保了企业收入的最终实现。

(8)成本管理中的功能模块。成本管理可以分解为成本布局和成本控制两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成本布局是指企业对自身成本要素分布的安排情况。对于企业来讲,经营活动产生许多不同的成本要素,包括生产工人工资、燃料费、原材料费用、广告费、营销人员工资、车间管理费、厂部管理费、研发费、技术服务费等等。企业应当确定所提供的价值内容中,哪些因素做到行业标准之上,哪些因素做到行业标准之下,从而确定自身的成本布局情况。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成本进行压缩。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已经突破了把成本局限在生产这一狭小层面上的研究领域,而是把重心转向企业所有经营活动中,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

合的管理。

2. 商业模式的界面规则

界面规则可以分为显性规则和隐形规则,其中,显性规则是指模块之间的规则,由结构、界面和标准三个部分组成(Baldwin et al.,2000)。隐性规则是隐藏在模块内部的,企业无法直接进行改变。在商业模式模块系统中,笔者认为可以将显性界面规则分为结构性界面规则和功能性界面规则两种,如表2所示。其中,联系单元模块和结构模块的界面规则属于结构性界面规则,其作用是说明一个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以及这几部分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组合。这种界面规则是稳定的,企业无法通过改变结构性界面规则来实现商业模式变革。联系功能模块的界面规则属于功能性界面规则,其作用是说明不同功能模块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协同作用。这种界面规则是可以改变的,企业通过对功能性界面规则进行改变,能够导致功能模块之间产生新的协同作用。

四、商业模式变革的路径分析

1.三种基本路径

根据模块化的思想,商业模式变革可以遵循的三种基本途径:基于价值模块的商业模式变革路径、基于界面规则的商业模式变革路径、基于二者混合的商业模式变革路径。(1)企业通过对价值模块的提升,从而导致价值创新,引起商业模式的变革,这就是基于价值模块的商业模式变革路径。一般来讲,基于价值模块的商业模式变革往往是一种对旧商业模式的局部变革,通过保留大量的原有模块,发挥了替代经济3的作用,大大缩短了商业模式变革周期,使企业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同时,企业可以在不破坏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将资源集中到最能提高商业模式潜力的价值模块上,从而加强具有主导增殖功能的价值模块的发展。基于价值模块的商业模式变革主要是功能模块的变革,然后通过结构模块传导到单元模块,从而实现了整体的商业模式变革。(2)企业不改变现有价值子模块的功能,而是改变现有价值子模块之间的界面规则,从而导致价值创新,引起商业模式的变革,这就是基于界面规则的变革路径。相比于基于价值子模块

3“替代经济(Economies of Substitution)由Graud和Kumaraswamy提出,他们认为在产品设计中,如果保留现有部分配件比完全重新设计的成本低,就存在替代经济。

的变革路径,基于界面规则的变革路径是一种幅度更大的商业模式变革。企业通过对模块间的既定联系进行创造性的破坏和再结合,有可能带来新的经济价值并使商业模式发生崭新的变化。(3)企业同时通过提升价值子模块的功能和改变现有价值子模块之间的界面规则,从而导致价值创新,引起商业模式的变革,这就是基于二者混合的变革路径。基于二者混合的变革路径是基于价值子模块的变革路径和基于界面规则的变革路径的一种组合。从组合方式和程度来看,基于二者混合的商业模式变革路径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同一单元模块内部的混合变革路径、跨域不同单元模块的混合变革路径、建立全新商业模式的混合变革路径。

2.三种基本路径的比较

假设企业的商业模式函数可以表示为 =BM ()141312111,,,x x x x u ∪()242322212,,,x x x x u ∪()3332311,,x x x v ∪()4342412,,x x x v ∪()52511,x x m ∪()62612,x x m ∪()7372711,,x x x n ∪()82812,x x n 。其中:函数关系i u 、i v 、i m 、i n 代表不同结构模块中的功能性界面规则;变量ij x 代表不同结构模块中的功能模块。

为了更好地说明三种商业模式变革对企业的影响,笔者用点在曲线上移动来形象表示企业的商业模式变革的过程,如图3所示。基于价值子模块的商业模式变革相当于企业通过改变变量ij x ,从而改变BM ,因此可以看作是点在原有函数曲线上向着最优点的移动。假设企业处于初始点A 点,那么,基于价值子模块的变革路径的商业模式变革相当于企业在同一曲线上追求最优化的过程,即从A 点过渡到B 点。基于界面规则的商业模式变革相当于企业通过改变函数关系i u 或i v 或i m 或i n ,从而改变BM ,因此可以看作是函数曲线的改变,即点从原有函数曲线上移动到新的函数曲线上,即从A 点过渡到C 点。基于二者混合的商业模式变革相当于企业同时改变了变量ij x 和函数关系i u 或i v 或i m 或i n ,因此可以看作是企业从一个较低位置的曲线上升到一个较高位置的曲线,并且在较高位置的曲线上追求最优化的过程,即从A 点过渡到D 点。

图3 基于三种不同变革路径的商业模式变革比较

A →

B 基于价值子模块的商业模式变革路径 A →

C 基于界面规则的商业模式变革路径

A →D 基于二者混合的商

业模式变革路径

五、商业模式变革的几种基本类型

在商业模式变革基本路径的基础上,笔者将商业模式变革进一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基于价值子模块的变革路径的商业模式变革可以归为完善型商业模式变革;基于界面规则的变革路径的商业模式变革和同一单元模块内部的混合变革路径的商业模式变革可以归为调整型商业模式变革;跨域不同单元模块的混合变革路径的商业模式变革可以归为改变型商业模式变革;建立全新商业模式的混合变革路径的商业模式变革可以归为重构型商业模式变革。这四种类型商业模式变革对商业模式核心逻辑的改变程度不同,并且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动态性和产业生命周期,如图4所示。

1.完善型商业模式变革

当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此时,只需要对商业模式各组成部分进行完善,使商业模式核心逻辑更好地实现,即实施完善型商业模式变革。完善型商业模式变革没有改变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而是通过发掘现有商业模式的潜力,实现最大化赢利。从适用环境上看,完善型商业模式变革一般更适合于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从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来看,完善型商业模式变革更多发生于产业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消费者偏好已经稳定,行业中也缺少突破性的技术和应用创新。此时,商业模式已经定型,企业不需要对自身的商业模式进行改变,而是对现有商业模式的不同部分进行完善,使其更好的发挥其潜力。

2.调整型商业模式变革

当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基本上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此时,只需要对商业模式的部分核心逻辑进行调整,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即实施调整型商业模式变革。调整型商业模式变革改变了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但改变的幅度不大,基本上是属于对原有核心逻辑的完善和发展。从适用环境上看,调整型商业模式变革更适合于具有一定动态性,但变动不是很剧烈的经营环境;从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来看,调整型商业模式变革更多发生于产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消费者偏好基本形成,供应商网络、分销商网络等也趋于稳定。此时,商业模式趋于定型,但尚未完全定型,企业需要不断的重新审视自身商业模式的不同部分,并考虑如何调整。

3.改变型商业模式变革

当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基本上不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此时,企业必须要对商业模式核心逻辑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变,即实施改变型商业模式变革。改变型商业模式变革虽然改变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的某些关键部分,但是同时也保留了原有核心逻辑的其他部分,能够发挥替代经济的作用。从适用环境上看,改变型商业模式变革适用于变动较为剧烈的经营环境;从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来看,改变型商业模式变革更多发生于产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消费者偏好尚未形成,供应商网络、分销商网络等也很不稳定。此时,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对自身商业模式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变。

4.重构型商业模式变革

当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完全不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此时,企业必须要对原有商业模式核心逻辑进行彻底的颠覆,即实施重构型商业模式变革。重构型商业模式变革使企业对自身的全方位改变,是一种最激进的商业模式变革,替代经济已经无法发挥作用。从适用环境上看,重构型商业模式变革适用于激烈动荡、非线性变化的经营环境;从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来看,改变型商业模式变革更多发生于产业的衰退期和初创期,行业中通常伴随着突破性的技术和应用创新,消费

者对自身的偏好也处于重新定义当中。此时,企业必须要不断地打破、重构自身的商业模式,通过为顾客和伙伴提供前所未有的新价值,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和利润。

六、结语

本文首先重新界定商业模式概念,并构建了“3-4-8”的商业模式构成体系;接着,在对“3-4-8”的商业模式构成体系模块解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商业模式变革的不同路径;最后,提出了商业模式变革的四种基本类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商业模式研究框架,为商业模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工具。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1)商业模式的评估。商业模式评估是商业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在众多商业模式创意中挑出那些更具潜力的商业模式,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是企业成功进行商业变革的必要条件。在本文中,由于篇幅限制和个人精力原因,笔者未能就商业模式评估问题进一步研究,有待于后来研究者的努力。商业模式评估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商业模式潜力的事前评估,就是通过对商业模式的盈利性和适应性进行预测,预测商业模式实施以后可能会产生的绩效情况;二是对商业模式潜力的事后评估,就是分析商业模式实施以后,企业发生了哪些方面的改变,此时不再仅仅是一种预测,而是一种实际效果的衡量。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在研究视角和研究重点上都是不同的,但二者并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事前评估是一种静态评估,更多是对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横向评估;事后评估是一种动态评估,更多是对商业模式实施的纵向评估。笔者认为,研究者在进一步对商业模式评估手段进行研究的时候,可以重点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评估指标的建立,即如何在严格逻辑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商业模式评估指标体系;二是评估指标的量化,即如何对这些指标进行量化,使不同商业模式之间的评价和比较成为可能。(2)商业模式的国际比较。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赢利能力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包括制度原因、技术原因、人文原因,等等。笔者认为,上述解释均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决定中外企业差距的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原因是商业模式水平的差距。通过中外企业商业模式的国际比较,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为研究中国企业应当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变革提供借鉴。商业模式的国际比较可以开始于单个企业、单个行业的比较,然后逐步扩展到整个国家商业模式水平的比较。商业模式的比较可以遵循两个基本思路进行:一是商业模式本身的比较,即通过简单对照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和价值实现,得出不同国家商业模式的差异,此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显层次的差异;二是商业模式水平的比较,即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对照,而是通过建立商业模式潜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对这些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中国企业在哪些方面存在差距,此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涵层次的探讨。(3)设计出几种先进的“商业模式样板”。一个理论的科学性不仅在于能够解释过去,更多在于能够预测未来。本文考察了六种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但却没有对这些行业商业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预测。研究者可以在预测不同行业商业模式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几种先进的“商业模式样板”,供创业者或企业经营者参考。

[参考文献]

[1] Afuah A & Tucci C. 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es: Text and

Cases [M]. New York: McGraw-Hill/Irwin, 2001.

[2] Chesbrough H & Rosenbloom R S. 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 off companies [Z].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 2001.

[3] Dubosson-Torbay M, & Osterwalder A & Pigneur Y. E-Business model

design, 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s [J].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2 (44).

[4] Eisenmann T R. 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text and cases [M]. New York:

McGraw-Hill Irwin, 2002.

[5] Mahadevan B. 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 An

anatomy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0(42).

[6] Morris, M. & Minet Schindehutte. 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5(58).

[7] Osterwalder A. The Business Model Ontology-a proposition in a design

science approach [D]. Universite de Lausanne, 2004.

[8] Osterwalder, A., Yves Pigneur & Christopher L. Tucci. Clarifying

Business Models: Origins,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Concept [J], Communications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2005(15).

[9] Timmers P. 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 [J]. Journal on

Electronic Markets, 1998(8).

[10] Weill P, Vitale M R. Place to space: Migrating to eBusiness Models

[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1.

[11] [韩]W.钱·金, [美]勒妮·莫博涅. 蓝海战略——跨越产业竞争,开拓全

新市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12] [美]Allan Afauh, Christopher L, Tucci. 电子商务教程与案例:互联网

商务模式与战略[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13] [美]加里·哈默尔. 领导企业变革[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14] [美]B?约瑟夫?派恩, 詹姆斯?H?吉尔摩. 体验经济[M]. 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 2002.

[15] [日]青木昌彦, 安藤晴彦. 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 上海:远东

出版社, 2003.

[16] 胡晓鹏. 价值系统的模块化与价值转移[J]. 中国工业经济, 2004(11).

[17] 罗珉, 曾涛, 周思伟.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租金理论的解释[J]. 中国

工业经济, 2005(7).

Reconstruction of Business Model Theory System

YUAN Lei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CASS, Beijing 100836, China)

Abstract:Business Model is the value creation logic of corporations at all. Basing on thus cognition, we bring forward the “3-4-8” structure

system of Business Model. Substantively the “3-4-8” structure system is a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seeing about the Business Model from “far- midst-near” in the round.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modularizati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follow three basic approaches: an approach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base on value sub-module, a approach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base on interface rule, and a approach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base on the mixture of the two aspects. On the base of the above three approaches, th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kinds further: Realizing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djusting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Changing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Reconstructing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hese four kinds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may change the Business Model core logic on different degree, which were applicable to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d industrial lifecycle respectively.

Key Words:“3-4-8” Structure System; Modularization; Innovation Approach; Innovation Kind

[责任编辑:]

万科集团核心竞争力及背景分析

2002年,中国房地产走完第一个十年,在风风雨雨的历程和纷纷扬扬的回顾中,老牌房地产公司多数已垂垂老矣,步履蹒跚。但这中间惟有万科例外——它不仅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去年更是爆出新闻:公司业务增长近80%,单一公司产量已交付117万平方米,销售额突破50亿,这不仅创下了万科历史上的新纪录,而且在中国上市房地产企业中排名第一,在传媒所报导的房地产企业中也是第一。所以,冯仑提出:“学习万科好榜样”。 NO1完整科学的职业经理人文化 万科之所以先进,首先是有一套非常正确的价值观。大家知道,万科很早就解决了股权问题,也很早股份化,又很早上市。它的创业者和管理团队始终以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操守严格要求自己,敬业爱岗,全心全意回报股东。所以,万科形成了一整套与职业经理人相关的价值观和公司文化(白领文化),万科的管理在点点滴滴中都透露出由此带来的专业、专注、细致和严谨,这种价值观和文化甚至成为万科产品的特色包装和特有的品牌价值。万科的“企业视角、人文关怀”很好地表达了经理人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反映了白领的文化趣味,使一批白领对万科情有独钟。 企业独特的文化决定了企业不同的发展命运,这主要是由各自不同的核心价值观驱使的行为方式不同所造成的。一个公司由优秀变成伟大,其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就是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今天,看到一个优秀和走向伟大的万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深植于万科经理人当中的企业文化和价值伦理,才是他们最重要的获胜基因。 ——“有关万科品牌的故事很多,随便一说就不下三五件: 一是万科的领军人物不仅是公众人物,而且还成为摩托罗拉的广告代言人; 二是原来既定的华润购华远、华远控万科的计划中,险些变成华润控万科、万科控华远的格局,显然这时的万科比顶峰时期的华远还值钱; 三是凡万科开发的物业,无论在哪个城市哪个区域做何种产品,就是要比其他发展商的产品贵,少则一二成,多则翻倍,市场依然买账; 四是任何一个万科企业出身的职业经理人,无论到哪儿似乎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尽管这并非好事,但奇怪的是市场上居然还有不少发展商肯买账。” NO2万科的成功是美国模式的成功 国内的房地产公司一向以“开发”自居,似乎“开发”是房地产公司的惟一模式。当探寻万科成功的奥秘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多年以来深信不疑的开发模式并不是房地产公司惟一的,更不是最好的商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房地产通过对内地的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内地的城市建设,同时也将其开发模式引入内地。但实际上,大量香港公司特别是所谓五大家(长江、和黄、新鸿基、恒基、新世界)这10年来以香港模式和香港经验在内地大展拳脚,结果却是败多胜少,这表明,香港模式在内地并非所向披靡。 其实,香港是一个城市,土地极其有限,长期以来政府对土地实行高度垄断,卖地收入支撑着政府的全部税收,实行高地价一直给政府带来极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几大房地产公司垄断了70%的新房供应量。双方博弈的结果就是高地价、高楼价、高利润。亚洲金融危机后,这一政策大受质疑,在实践中也屡遭挫折。而反观美国这一大陆经济体,土地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被开发出来,房地产公司又充分竞争,谈不上什么垄断,因此地价、楼价都由供求关系决定,公司也无暴利可言。由于充分竞争和高度发达的不动产金融,房地产公司不得不采用高度专业化和长期收益为主的商业模式,在细分市场上取胜,靠长期经营获利。 我国地域辽阔,未来房地产领域的竞争趋势和市场化走向更像美国而不是香港。因此,

历届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榜单

历届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榜单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中国指数研 究院联合发布 2016/3/27 9:06:10 浏览次数:63 2003年(第一届) 排名企业名称 1. 万科集团 2. 北京天鸿集团 3. 北京顺天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4.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5. 北京城市开发集团 6. 新疆广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7. 广州增城市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8. 大华(集团)有限公司 9. 广州保利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10. 广州市番禺祈福新村房地产有限公司 11. 福州市房地产经营总公司 12. 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公司 13. 利嘉实业(福建)集团有限公司 14. 上海绿地新龙基置业有限公司 15. 大连新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6. 天津市房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 北京住总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18. 重庆华宇物业(集团)有限公司

19. 西安高技地产 20. 重庆南方集团有限公司 21. 北京泰跃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2. 云南龙泉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23. 通州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 24. 广州合生骏景房地产有限公司 25. 北京盛世兆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6. 北京华远曙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7. 深圳市东部开发(集团)公司 28. 重庆市龙湖置业有限公司 29. 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0. 杭州市居民区发展中心 31. 杭州市南都房产集团有限公司 32. 大连市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33. 和记黄埔地产(深圳)有限公司 34. 上海康桥半岛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35. 成都市成都花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36. 成都置信实业有限公司 37. 中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38. 广州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39. 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0. 深圳市长城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1. 南光雅戈尔(宁波)置业有限公司 42. 广州珠江侨都房地产有限公司 43. 上海中环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44. 北京懿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5. 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 46. 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 47. 北京敬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8. 天津顺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9. 北京海开房地产股份公司

2012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全文

2012 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 中国房地产 TOP10研究组 2012年 3月

1研究背景与目的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单位 共同主办的“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 ,自 2004 年来已连续进行了九年,引起了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已经成为评判房地产企业经营实力及行业地位的重要标准。 2012 年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中国经济将稳中求进。在此背景 ,同时也要“促进房地产市 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 场健康发展” ,房地产行业将迎来变革和转型。优秀房地产企业要积极顺应行业发展大势, 固本强基,提升企业经营水平,实现稳健而有质量的成长,为行业树立发展榜样。为此,中 国房地产 TOP10 研究组启动“2012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 ,以“顺势而为,稳健发展” 为主题,发掘行业中综合实力强、成长稳健的优秀房地产企业群体,鼓励企业在理性认识当 前形势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发展节奏,抓住机遇做强做大。 在分析总结历年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最新发展状况, 研究组进一 步完善了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继续从规模性、盈利性、成长性、稳健性、融资能力、 运营效率和社会责任感等七个方面全面、 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综合实力,引导企业持续健康的 发展,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平稳运行。 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目的 (1)通过企业规模性、盈利性、成长性、稳健性、融资能力、运营效率和社会责任等 指标的量化研究,发掘综合实力强、经营稳健以及具备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群体; (2)通过系统研究,打造“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发挥百强企业的行业示范效应,推动房地产企业做强做好做大; (3)通过企业评价,鼓励企业为社会多做贡献,以营造行业重视社会责任的氛围,发 挥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行业的作用。 2主要研究成果 2.1 2012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 “2012 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名单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红星美凯龙房地产有限公司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花样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房地产商业创新模式[116859]

中国房地产商业创新模式[116859] 创造流行300多年“土地是财富之母”精典段子的威廉·配第爵士,通过对英国经济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支配产业结构变迁的深层原因,就是资本总是倾向于向获利多的产业转移, 告诉人们驱动商业模式变迁的动力是资本逐利的本质,提出了产业分析的“配第——克拉克经济法则”。 以先哲的智慧解剖房地产业,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近几年房地产屡创发财奇迹、不断制造富翁的深层原因,可以揭开覆盖在房地产商业模式变迁背后的那只无形之手。这几年在支撑房地产发展的诸多市场要素中,百姓们争相讨论房价,经济学家面红耳赤地争论房地产泡沫,政府接二连三颁布调控措施,可以说无论是“国八条”、“地产新政”、“人民币升值”, 还是社会舆论对房地产业的质疑,不仅改变了投资者的收益预期、消费者购房的价格预期,而且改变了政府对房地产发展的支持理念和支持方式。沿袭多年的房地产商业模式的发展环境和生存土壤的巨大变化,使房地产企业不得不直面全新的行业政策、经济、需求的巨大挑战。一些聪明的房地产商埋头苦练内功,寻求新的商业模式撬动各种开发资源,继续演绎财富增长的传奇故事。 房地产企业选择何种商业模式,决定了其对经济周期的抗跌性,决定了其能否持续发展。在房地产业兴起初期,单纯的混合开发模式和百货公司模式占主导地位,开发商利用大量银行资金买地、挖坑、盖房、卖房,然后再开始新一轮循环。他们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依靠的不是产品和服务质量,而是土地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消费者的不成熟。他们占用建设单位的资金,让工程公司垫资修建;他们通过预售占用一部分客房的资金,他们在税费上减、免、拖。还有一些开发商自己缺乏开发资金,就千方百计构建关系链,靠关系拿土地,靠关系银行拿钱,他们依靠这种不成熟的赢利模式、不规范的市场运作办法很快地完成了资本积累,为企业进一步发展赢得了时间和物质基础。但这种开发模式在住房短缺、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最差的房子、最差的物业管理也有市场需求。但房地产市场发展环境今非昔比,这种模式现在已经暴露出诸多弊端,不仅投资结构不合理,而且潜藏着巨大的信贷风险。 从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 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已经取代了产品创新,成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的重要原因。商业模式的确定是纲,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一切经营活动的重心,其他一切要素都是为其提供支持和服务的。现在房地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市场状况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的商业模式也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尤其是金融紧缩和土地严控,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失去了“钱袋”和“粮票”,传统的“卖烧饼”的开发模式已难以为继。改造公司的商业模式、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采用与市场相适应的商业模式,已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命脉。为此,本刊通过大量采访和调研,推出万通、华侨城、顺驰、万科、华远、SOHO中国、万达集团改造传统房地产商业模式的探索路径、创新模式,以期为房地产商业新模式的形成抛砖引玉,为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感谢您的阅读!

我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年度研究分析报告

2004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 2003年9月到2004年3月,由国务院进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搜房研究院三家国内专注于企业和房地产研究机构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对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行了公正、客观、全面的研究。这是继1994年由国家建设部、国家统计局举办的"首届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效益百强"10年后的首次对全国范围内针对房地产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综合性研究。其目的是客观地反映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整体状况和进展动态,科学评价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综合实力。 在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理论和操作实务基础上,"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以房地产开发企业2001-2003年的销售额均值为评价入选门槛指标,从反映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规模与经营业绩,市场占有和潜在开发能力、房地产开发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等三个方面,以销售额、销售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投资额等为基础经济指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相关数学模型,定量计算2003年中国房地产开发百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指数,从而评选出综合实力百强企业。

"中国房地产百强研究"报告是"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继今年9月推出 "2003年中国都市开发投资潜力10强研究报告"后的又一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地产百强企业研究"不仅促使房地产开发企业明确进展方向和赶超目标,而且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客户和投资者提供了展现综合实力和投资价值的平台。 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房地产业界的大力支持,特不致谢北京天鸿集团、首创置业、北京城建股份公司、万通集团、北辰置地、上海陆家嘴集团、上海复地集团、南京21世纪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恒大实业集团、合生创展集团、广州富力集团、万科集团、金地集团、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中信华南(集团)、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现代都市房地产(武汉)有限公司、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南方集团有限公司和其他百强企业在TOP10研究组基础资料收集过程中的鼎力关心。同时,也要特不鸣谢各地政府部门对TOP10研究组系列研究工作的长期支持。 "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主报告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以2001-2003年销售额的均值(3.5亿元)为入选企业的门槛值,从反映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规模与经营业绩,市场占有和潜在开发能力、房地产开发的实物量

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解析(高金平)

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解析 税收问题是以企业的商业模式作为基础的,虽然是同一个行业,商业模式不同,税负就不同。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 狭义:商业模式是指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广义: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方法、途径。 企业的商业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企业的战略调整不断创新的。 转型升级(战略调整) 企业战略: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 企业家的发展历程: 生意人- 商人-企业家-资本家-慈善家- 政治家- 哲学家 生存发财发展基业长青(回馈)社会国家研究人类发展的规律 原始积累规范 (低成本,偷税漏税) 企业家:公司的创始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业界有知名度,有可持续盈利能力。 资本家:公司是我的,我是股东,CEO是其他人(经营团队) 做企业要循序渐进,要不断转型。 房地产有两种业态: 商贸型:发财 工业型:发展 商业模式的多维视角: 1、决策与执行层面: 商业模式=战略+战术+技术 董事会高层管理部门职员 战略战术技术 决策执行 决策与执行的关系: 决策正确+执行力强=成功 决策错误+执行力强=完蛋 执行力决定成功、失败的速度! 战略——高度 战术——广度 技术——深度 2、经营战略 商业模式=资产经营+资本经营 商业模式 (战略:企业价值) 管理模式投融资模式 (经营绩效)财务杠杆3、项目定位 商业模式=产业前景+市场定位+团队素质 选产品找客户招人 天时地利人和

4、操作运营 商业模式=组织架构+资产布局+运营方式 5、企业管理 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公司制度+领导艺术 二、商业模式构成要素 企业战略客户群体客户价值产品研发质量控制营销渠道品牌打造团队建设企业文化资本运营企业内控财务管理等等 三、商业设计与创新内容 1、组织架构与股权结构的安排与重组 2、业务流程与交易结构的设计与创新 四、商业模式设计工具 1、经济交易工具:买卖、劳务、租赁、借贷、许可 2、资产重组工具:新设、增资、减资、合并、分立、转让、清算 3、两类特殊工具:捐赠、豁免 五、商业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以企业战略为宗旨,以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为基础,以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为原则,以案例为载体,综合运用商业模式设计工具,对各种交易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判断,大胆设想,小心求证,设计并选择最优方案。 六、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业模式 1、商业地产 商业(运营)+住宅 保理 案例:江湾大市场(吴),每亩地3万,首期融资6亿,但房子卖不掉。一周之内全部销售完毕,且不交税;条件:关闭售楼部;打广告 方案:个体户拿个营业执照登记,商铺登记可以免费使用五年。政府形象工程,配套建设住宅,定向招排牌出让。 商业资产运营部、预约登记费 把借款利息转嫁到施工方,改变付款方式,由按形象进度付款,改为工程两年竣工后一次付清,加大工程款,利息就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前全额扣除。 2、工业地产 (1)政府主导——工业园,如苏州工业园区、中关村产业园区,向国家申请相关产业优惠。工业用地出让引进工业企业入驻 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百姓就业、增加GDPTAX 国有企业牵头,提供配套:园区物业服务、开发商业地产(自持出租、经营) (2)工业龙头企业主导 龙头企业入驻、成立工业地产开发公司受让工业用地开发(标准厂房、以研发名义开发的写字楼)、转让、出租给上下游企业,完善产业链。 房车(森林河) (3)房地产企业主导 专门从事工业地产开发销售、出租 案例:广告公司——广告产业园3000亩商业用地 服装区、食品区、电子区等 产品展销中心() 产品交易中心

万科集团战略分析修改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跟踪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万科历史简介 第二部分:企业的环境分析 第三部分:企业竞争对手分析 1)万科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2)万科SWOT分析 第四部分: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评价 第五部分:总体战略分析及评价 小组成员:

一.万科历史简介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成立于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其良好业绩、企业活力及盈利增长潜力受到市场广泛认可。据权威资料显示,在1995年以前挂牌的311家上市公司中,能够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项的综合排名上保持持续上升的只有3家,万科是其中之一。 万科于1988年介入房地产领域,1992年确立了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将住宅作为房地产的主导开发方向,2001年成功转让了万佳股权,全面完成了专业化调整战略。目前,万科己进入深圳、广州、成都、武汉、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等近30个城市开发项目,成为国内最具实力和最为知名的住宅开发商之一。 2001年,万科分别入选世界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全球最优秀300家和200家小型企业。2002年,万科连续三年位列《中国证券报》“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之一。 2009年,在全球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组织的“2009年中国最佳雇主”评选中,万科成为10家上榜企业中唯一的房地产企业,共有19个项目获得“詹天佑大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其中天津公司水晶城、广州公司四季花城、中山公司城市风景项目先后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 在绿色建筑领域,万科继续领跑全国。2012年,万科绿色三星住

2014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_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

证券日报/2014年/3月/27日/第C08版 专题 2014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 2014年3月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 1、研究背景与目的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l0研究组”,自2004年以来开展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已连续进行了十一年。研究组紧随行业发展脉搏,深入研究房地产企业经营规律,为促进行业良性运行、企业快速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已成为评判房地产企业经营实力及行业地位的重要标准。 2、主要研究成果 2.12014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 2.1.1百强企业整体发展特点分析 (1)销售业绩与资产规模创新高,市场份额达30.7% 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在2013年继续跑赢大市,伴随着量价齐升的良好市场形势,领先优势进一步彰显。百强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总额25038.4亿元,销售面积2342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34.0%和2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和8.2个百分点;以销售额来看,百强企业2013年的市场份额达到30.7%,较上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而综合实力TOPl0企业的市场份额则达到12.0%,占百强企业销售总额的39.1%,领先优势显著。 (2)把握一二线刚需市场,高周转、强合作成主流 2013年,百强企业在城市选择、产品结构、推盘节奏等方面做出了明显调整,以顺应持续分化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如前50企业抓住一、二线城市主流市场,聚焦符合政策导向的“首置、首改”刚需产品,重点项目来源于一、二线城市的销售额累计占比为84.9%,普通及中端项目的个数占比达到84.2%;此外,百强企业普遍采取“高周转”策略保障较快发展速度,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存量资产周转率均值分别为0.41、0.48和0.60,分别较上年提升了0.02、0.04和0.08。 (3)盈利规模持续扩大,平均土地成本再创新高 2013年,百强企业的盈利规模不断提升,营业收入均值为196.3亿元,同比增长26.9%;净利润均值为29.8亿元,同比增长22.1%。受近年来土地成本持续提升和上年“以价换量”项目进入结算期的影响,百强企业利润率下滑态势延续。2013年百强企业融资成本优势显著,综合资金成本率均值仅为9.6%,但2013年土地成本上涨超30%,创近年新高。 (4)扩投资致资金面趋紧,巧布局使经营风险可控 2013年百强企业在销售回款加速、账面资金充裕的条件下显著加大投资力度,资产负债率均值为72.3%,比2012年同期上升2.5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值由正转负,为4.2亿元,但财务水平整体处于安全、合理的范围。此外,百强企业注重管控经营风险、积极调整市场布局,2013年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及重点二线城市拿地,城市布局风险也处于可控范围。 (5)纳税总额同比提升25%,全面履行企业公民责任 2013年,百强企业通过依法纳税、大力投入保障房、自住型商品房建设,积极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树立了令社会认可、消费者信任的企业公民形象。百强企业全年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值均

房地产盈利模式

大型房地产业赢利模式分析(转帖) 华沉思 最近对8家房地产开发商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这些企业的价值链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这些共性是否代表着房地产业赢利模式的某种威胁?其中是否预示着一些发展趋势? 一、其他产业的发展经验和房地产业的神话 我国改革开放资源自由流动以后,企业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谁是王者不再由政府设定,市场竞争的胜者就是王者。但是竞争是残酷的,容纳王者的风光山头并不很大,也不是很好停留,虽然能够在显示王者风范山头驻足的企业很多,但是它们的尊容却在不停地变换,从王者山头跌落的企业,如今很难觅得踪迹。 如果回忆那段历史,常常思索:是什么因素对王者痛下绝杀?应该是规模和多种经营。这可是王者企业梦寐以求的两个好东西,它们怎么会对王者进行绝杀? 规模是和大机器联系的概念,很显然,如果固定投资生产一种产品的规模大,分配到单个产品的固定投资就少,企业自然就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果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就不适用这一原理,这是对规模的一般理解。但是,如果规模仅仅和机器联系,资金雄厚就成为了这个世界无往而不胜的法则了,这个世界一定会单调乏味得崩溃。规模还必须和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概念有机联系,如果一个企业在这方面落后,实际上就是它的基因不支持规模,一旦这样的企业追求规模,它必须同时承受效率低下、漏洞百出、高运行成本等问题,规模最终成为了这些企业的温柔杀手。 促使企业进行多种经营决策的原因常常有两个,一是看到了自己上下游行业的高额利润,二

是不愿意自己的业务受制与上下游企业,于是干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更何况自己还拥有资金。但是,绝大多数多种经营的企业都解决不了副业依附于主业的驱动力问题,也解决不了在一个企业内各业之间权责、核算不清楚等问题。无论企业从事了具有怎样高额利润的产业,都获得了一个管理成本高于交易成本的结局,多种经营成为了吞噬企业利润的绚丽杀手。 王石是那个时候的英雄,因为他面对多种经营的浪潮做了减法,据说他有一句名言:高于2 5%利润的项目不做,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这句话包含了曾经怎样的痛苦。 这一发展经验适合于房地产业吗?目前的现实是房地产业正享受着规模和多种经营的种种好处,而且很多企业都相信:把规模做得更大一些,建立起自己无所不有的王国,可以享受以较低的价格聚集土地资源等诸多好处。 面对其他产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房地产业目前的现状有多少因素是由于房地产业的特点使然?还是房地产市场热的暂时现象?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它们是否也会对目前风光无限的房地产开发商痛下杀手?几年以后人们同样根本不知道世界还曾经存在过这样叱咤风云的房地产开发商! 二、房地产开发商的窘境 1、多种经营窘境 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只有建筑业而没有房地产业,所以在住宅市场热的时候,我国的房地产业还十分稚嫩,它稚嫩的价值链不仅仅表现在自身上,也表现在其上下游产业的

房地产公司的商业模式概述

房地产公司的商业模式 中城房网轮值主席、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近期以来,业界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关注的不外乎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行业问题,即市场趋势,行业进展;第二是项目问题,产品性能,科技进步;在这两者之外,还有一层即公司问题。公司治理经营渐成大伙儿关注的重点,你那个公司如何能办得不仅今天赚钞票,而且能够持久进展,比较好地保持竞争力。我们通过一段时刻的考虑和研究,提出了房地产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成了几种类型,每一种类型我们会提出一些案例和一些典型的公司。 开发公司模式 1、房屋开发模式 该模式又分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沃尔玛模式。比较典型的是万科模式,在不同城区的郊区大规模的拷贝,产品极其单一化,目标客户极其准确,体制上采取一个总部强势操纵,有打算地在郊区连锁开店,该模式经济增长特不快,万科今年营业额可能能够超过40亿元,会打破近五年来一个地产公司年销售额最高不超过30亿如此一个纪录。 第二种类型为百货公司模式。现在的华润置地是那个模式,即在同一个地域,各种产品同时做,产品多样化,像一个百货公司高中低档什么产品都有,商户、写字楼、住宅、酒店、公寓。这种百货公司模式比较多的见于过去城建系统转制过来的开发公司和国内专门多综合性的大型国营开发公司。

第三种类型为精品店模式。这是万通地产致力追求的模式,只在少数高端市场进行精品店经营,我可能卖的车是劳斯莱斯,一天卖不出几辆,然而每一辆的价格高,因此营业额较高。万通今年销售额会超过20亿元,要紧集中于高端产品。 2、土地开发模式 一种是陆家嘴模式,即一个整体公司以经营土地为主,通过规划,成片出让,同时与开发结合,要紧是综合金融、贸易、商业等业态。陆家嘴每年的营业额实际上专门少,但利润专门高,要紧是土地出让的收益特不大。 一种是天津开发区模式,即工业土地的开发模式,由于经营的土地要紧是工业区,都市机能较差,因此工业区土地价值的增值幅度和它收益情况比陆家嘴要差得多,但该模式也是国内惟一一个,甚至是要紧的一个靠土地经营的工业区赚钞票的一个企业。 3、混合开发模式 混合开发的模式又分成两种。一种是纵向重叠的混合开发模式,即现在传统的开发公司采取的模式,从拿地一直到物业治理纵向重叠起来,所有环节你自己都要做,如此功能上就不够专业化,公司内部治理上又互相重叠。在广东,甚至有相当多的企业还有自己的设计院、建材公司、施工建设公司。 另外一种,是交叉混合开发模式,典型案例是珠江和合生创展,该模式使拿土地和开发房子、建房子有适当的划分。珠江大片的拿地,然而合生创展几乎不自己拿地,只做房屋。如此交叉起来,同时又是一个老总,在北京、上海和广东有大量的开发,

万科商业运营模式及借鉴.介绍

万科商业运营模式及借鉴 2013年11月27日,万科首个购物中心——位于北京昌平区的金隅万科广场正式对外试营业。这是万科组建商用地产管理部后的第一个项目。万科进军商业地产的消息有两点启示,一是最大的住宅房产企业决定拓展新业务,说明持续的住宅调控使得住宅房产市场前景不再明朗;二是万科虽然初次尝试商业地产,但其资本雄厚、品牌有优势,将进一步整合商业地产市场。对市投资中心来说,一个住宅房产巨头如何运营商业地产,是值得持续跟进和学习的。 万科商业模式总结及借鉴: 一、万科商业地产运营模式 1.万科商业的成立 从2009年开始立项研究到今年1月成立商用地产管理部,再到首个购物中心试营业,万科筹备了4年之久,可谓做足了准备。万科在商业地产上并不着急,只做对的、好的、需要的,万科副总裁毛大庆形容为“开着车换轮子”,在不放弃现有销售额、销售规模的前提下,同时开展新的业务。万科计划在北京以每年一个的频率推出商业地产项目,深圳、上海、苏州和沈阳等地也会陆续推出。 2.万科商业的定位 万科商业为找准切入点,走细分化市场,避开了竞争激烈和投资较大的城市综合体,而是专注于与社区

联系更紧密的生活广场系列与邻里家系列。万科将现有商业项目分为三条产品线:万科广场系列、生活中心系列和邻里家系列。万科广场系列定位为区域型购物中心,生活中心系列主要针对集中型社区商业,而邻里家则是对社区商业街的归纳。 因而,万科商业的选址思路是新城区、卫星城、大型社区聚集处,而非城市核心区。以万科第一个商业项目为例,金隅万科广场位于北京昌平城区,总体量为14万平方米。RET睿意德相关负责人预测,试营业当天开业率将达到80%,年底正式营业时将达到90%以上。 3.万科商业运营团队 万科从成立商用地产管理部至今,地产团队已经超过一百人,万科未来几年在北京会以每年一个的频率推出商业地产项目,主要定位于新城区,包括昌平、房山、大兴、延庆等郊区县,此外,深圳、上海、苏州和沈阳等地也会陆续推出万科商业地产项目。 4.万科商业投资及运作方式 万科选择的是总部模式加一线公司孵化模式,例如金隅万科广场就是金隅公司作为一线公司与万科进行合作开发运营。金隅万科广场由万科自持出租经营,项目目前已投资9亿元,万科副总裁毛大庆预计7年收回成本,这在商业地产领域属于中上水平。按照万科此前的内部测算,该项目持有周期8年,按地区保守租金测算,可以实现净资产收益率12%,经营性杠杆下内部收益率(IRR)为15%,项目总投资回报率达到111%。 未来,万科的投资主要方向为“城市配套供应商”,包括医院、学校、博物馆、公园、商场、公屋等。2013年9月4日,万科以53.99亿元拿下深圳留仙洞地块,同时首次公开涉足产业地产的缘由;10月31日,万科召开BOT项目前海企业公馆推介会,该项目预计2014年6月竣工;此外,位于深圳宝安区的万科儿童医院也计划在2014年春节前后动工。目前北京万科至少拥有四个商业地产项目,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近两年万科还将进入城市综合体的运营行列。位于大兴CBD核心区的一个项目包含酒店、商城、写字楼等多种业态。此外,万科还准备做一些社区金融,例如POS机、多功能服务机等,2013年万科入股微商银行,成为最大股东。 二、对市投资中心发展商业的建议 1.挖掘自身优势,专注社区商业 社区商业是国内商业发展的蓝海和热点方向,万科亦选择从社区商业服务入手商业地产。市投资中心商业项目的优势是依托既有的公租房人群,有一定的消费人群支撑。既有项目如东郊农场、门头沟铅丝厂、高米店等,周边只有一些小摊贩,未形成完整的社区商业配套业态,这对市投资中心来说是机遇。通过引进标准化、品牌化的优质商家,完善社区配套商业服务,繁荣公租房社区商业,提升市投资中心商业价值。 2.积极探索合作开发模式,积累经验 合作开发,共担风险,这是金隅万科广场的开发策略。整体租赁的模式,风险虽然都转嫁到商业管理公司,但收益也有所降低,且都项目的掌控能力有所下降。未来,市投资中心随着商业运营中心的成立,人员结构区域完善,可以探索与其他公司共同开发的模式,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房地产的商业模式研究

首先说一下房地产行业,中国目前大概有三万家房地产公司,它基本上是这样一个布局,在北京、上海、广东,这三个市场占到了三分之二,公司数量,天津将近四千家,北京也将近五千家,上海也将近五千家,这三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占了三之分二,它们平均的资本规模是五百万人民币,上市公司最初是33家,现在是58家,在全国一千三四百家上市公司当中,有将近60家是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有将近320家跟房地产相关,有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那么我们来看这将近60家的上市房地产公司,他们最大的规模资本金是22亿人民币,就是万科,销售额去年是45亿,这是第一名,第十名是六亿五,资本规模不到五亿,这就是我们现在属于三万多家的精英当中,我们抽了60家来看,最大的规模是22个亿,销售额是45亿。 在这个精英的群体里面最小的资本金是五亿,销售额是六亿,中国这么多房地产公司,最近市场上包括顺驰的孙洪斌,大家都在讲自己的企业规模多少多少,但是我觉得这个讲法在口径上会有问题,因为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决算利润是以交钥匙为标志的,就是你不交钥匙都是预收帐款,预收帐款在财务上是负债,所以不是销售收入,你签了预收合同以后马上形成的是负债,不是收益,所以孙总讲的是签订预售合同,总金额可能会超过一百亿,但是如果按价格来看,万科今年已经150亿了,但是万科今年的收入是55亿到60亿,所以万科的口径是最小的口径,所以这是口径不同。 但是应该说在60家当中最大的是22亿资本,去年45亿销售,今年55亿销售,我刚才讲的是金额,那么从产能来看,万科现在是中国产能最大的企业,一年生产交给客户的房子是1500套,同时在操作的42个项目,万科跟我们

2019中国房地产.房地产策划代理百强企业研究报告

2019中国房地产.房地产策划代理百强企业研究报告 2019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 1. 销售额增长19.4%,市场份额达36.7%,再创新高 百强企业2019年销售额增速达19.4%,市场份额上升至36.7% 在房地产市场两极分化趋重、市场运行风险加大的背景下,百强企业凭借准确的市场 研判取得优异的销售表现:全年业绩规模再创新高,销售总额、销售面积分别为32032.1 亿元、29583.6万平方米;业绩增速继续跑赢大市,销售额、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 19.4%和15.6%,高于同期全国涨幅5个和9.1个百分点,市场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引领行业在新常态时期健康、理性发展。 图1 百强及综合实力TOP10企业2019-2019年市场份额及变化 依托稳步增长的销售业绩,百强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19年百强企业销售额市场份额上升至36.7%,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销售面积市场 份额提高1.8个百分点至23%,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其中,综合实力TOP10企业实现 销售总额14241.3亿元,占百强企业销售总额的44.5%,占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的16.3%, 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行业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 有效把握市场结构性机遇,11-30企业阵营业绩增速最高 图 2 百强企业内部不同层级2019年销售额、销售面积增长率均值 2. 顺势而为调结构、快推盘,精准营销促去化 聚焦一二线主流市场,顺势而为灵活调整产品结构 2019年,在中央降准降息、降首付、减免税费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改善型需求持续释放。百强企业加大改善型产品的推出比例以抢占市场份额,有力推动了业绩增长。从前50百强企业重点项目各面积段产品的销售额占比来看,90-140平米产品2019年销售额占 比为41.4%,较上年提升2.7个百分点。 图3 前50企业2019-2019年重点项目分城市等级各面积段销售额占比 具体来看,百强企业敏锐捕捉不同城市的需求结构变化,提升产品结构的匹配度,一 线发力高端,二线、三四线聚焦首改,助力企业抓住细分市场的发展机遇,赢得优异业绩。前50企业在一线城市140-200平米及200平米以上的中高端改善型产品销售额占比显著 上升,分别达15.9%和28.8%,较上年分别上升1.3个和0.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90-140

10大经典商业模式案例分析

1.思维革命的天娱模式 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每一个旧思维打破、新思维产生的过程都是商机无限的。 如果要评选出最成功的商业策划,非上海天娱公司策划的《超级女声》节目莫属。超女播出之日,万人空巷,堪比春晚,但与春晚大把烧钱不同,天娱整个策划几乎没花一分钱,而且让所有的媒体都为其做免费的狂热宣传。 仅仅靠这一个策划,天娱公司迅速跨入财富之林,成长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以往人们大都认为,越好的节目、越精致的节目越容易引人注目,《超级女声》告诉我们,这些都没错,但是真正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观众参与率高、互动性强的节目,从这个意义上说,《超级女声》堪称一场革命。 “超女”为何影响深远,还应该归功于创意化的学习。《超级女声》的创意是直接“拷贝”自美国的娱乐节目《美国偶像》,这是拿来主义。但是《超级女声》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本土化,这包括:废除年龄门槛,提出想唱就唱;将短信投票和PK淘汰联系起来,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性等。 从2004年的门庭冷落,到如今的热火,天娱公司与湖南卫视始终在根据市场反馈调整创意,这也就是鲁迅说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过程。 《超级女声》是一个文化现象,但是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每一个旧思维打破、新思维产生的过程都是商机无限的。 2.得势不饶人的盛大模式企业的发展不应止步于增长和盈利,应该问一问自己有没有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是否可以取得更大的增长。 盛大活生生的就是一部“传奇”,它的发家有相当大的偶然性。 在取得《传奇》代理权的时候,并不存在陈天桥慧眼识宝这类的故事,他只是被动而且好运的被人挑上。但是《传奇》站住脚以后,陈天桥的商业天才有了发挥的舞台。 购买服务器改为租用服务器,是他利用游戏玩家的增长对运营商取得主动;拖欠韩国人分成费,成立恒康网络来做销售渠道总代理这些灰色的手段是他对上游资源的占用;《传奇世界》的开发是他对知识产权束缚的挣脱。陈天桥的精明在于,所有这些成果都被用于加大投资,每一步议价的成功都成为了下一步议价的筹码。 这种得势不饶人的扩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传奇》注册用户已有1.2亿,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万,运营它需要至少6000台以上服务器。掌握着巨大的用户群和极高的投资壁垒,成为《传奇》这个价值链中议价能力最强者,最后,吃了亏的韩国人只能反过来求陈天桥继续做《传奇》。 新兴的网游市场是一块风水宝地,盛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的确有赖于此。但是,尽管网游是一个暴利行业,受挫甚至倒闭的厂商仍如过江之鲫,聚友网络、海虹控股即是一鉴,即使同样成功的网游公司,如九城、蜗牛等公司,分量也与盛大有相当差距。 盛大之所以能够占据天王山,和其得势不饶人的扩张战略有关,这就和打仗一样,历代的战争,最大的战果往往不是在决战中取得,而是存在于战胜后的扫荡与追击中。 企业的发展不应止步于增长和盈利,应该问一问自己有没有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是否可以取得更大的增长。 3.概念为王的分众模式分众传媒不是面向客户卖广告,而是面向资本市场卖网络,这里面需要的是传统的企业没有的资本经营的眼光。 与盛大不同,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完完全全地是一个中国“概念股”。盛大上市前,其主营业务--网络游戏已经为其持续的带来巨大的利润与现金流,而2002年才开始冒头的分众传媒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名扬海外,因为它一开始就是瞄准上市去的。

2011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排名

1 2011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之百强榜单排名企业名称 1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3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 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 5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7 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8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9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 10 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1 龙湖地产有限公司 12 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3 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14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16 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7 SOHO中国有限公司 18 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9 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 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1 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2 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3 中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24 恒盛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25 金辉集团有限公司 26 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27 星河湾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28 保利(香港)投资有限公司 29 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 30 世纪金源集团 31 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2 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 33 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34 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35 大连亿达集团有限公司 36 深圳华侨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37 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 38 青岛海尔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39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0 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41 嘉凯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2 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43 大华(集团)有限公司 44 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 45 重庆隆鑫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46 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 47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48 盛高置地(控股)有限公司 49 重庆协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0 路劲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51 上海爱家豪庭房地产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52 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53 上海景瑞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4 沿海绿色家园有限公司 55 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6 天津住宅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57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58 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四大房地产网站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分析

国内四大房地产网站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分析 ——基于网站用户的视角 一、商业模式探析 1、搜房网: 版块设置:交易网、租赁网、拍卖网、教育网、家居网、金融网、商用物业网、产业服务网、搜房社区; 首页/出售房源/地图搜房/租房/小区房价/经纪人/别墅/个人房源/商铺/写字楼/估价/房贷/求购/资讯 结果栏:十万火急,新推房源,个人房源 论坛:小区论坛/地方总论坛 提供服务: 网站基本服务:地图找房、小区房价、举报系统、手机搜房、用户习惯记录、经纪人邮箱服务、估价系统、对比系统、发送房源到手机、搜房一号通、搜房帮。 购房工具包括:二手房交易流程,贷款计算器,二手房买卖合同,税费计算器,估价系统,对比系统,地图搜索,发送信息到手机等等个性化工具,基本上满足了用户在搜索过程中需要的需求。 移动客户端:搜房的手机软件版本齐全,适用范围广,出来查找房产信息,还可以定位等服务。

2、新浪乐居 版块设置:新浪房产、新浪家居、新浪地产;新盘、新闻、论坛、微博、装修 提供服务: 网站基本服务:看房团、楼市信息、相关咨询、答疑解惑。 移动客户端:集信息平台、工具平台、数据平台和交易平台等功能于一体,提供消费者全方位的服务的“口袋乐居”、帮助房产经纪人进行二手房房源管理的“口袋经纪人”、提供装修服务的“口袋家居-装修钱管家” 3、易居购房网 版块设置:竞拍馆;团购馆;品牌馆;易居网盟 提供服务:易居购房网是国内综合型专业房地产在线交易门户,提供多元化一体式网上售楼解决方案。为房地产行业提供线上线下互动交易、房产营销解决方案等服务,同时满足中国互联网用户的购房需求。针对互联网普通用户主要提供的服务有:楼盘咨询、价值评估;个性化置业顾问提供;定制化看房线路推荐;看房行程预定,全程陪同;独家购房优惠。 4、安居客 版块设置:新房、二手房、租房、写字楼、商铺 提供服务:为用户提供最佳找房服务,也为开发商、中介公司、经纪

房地产运营模式

房地产运营模式: 第一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设立 第二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立项和可行性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立项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法律程序1、选定项目,签定合作意向书2、初步确定开发方案3、申报规划要点4、申报、审批项目建议书5、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申报、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房地产开发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相关税费1、可行性研究费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执照费 第三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市政配套 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和市政配套阶段的法律程序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1、申报选址定点2、申报规划设计条件3、委托作出规划设计方案4、办理人防审核5、办理消防审核6、审定规划设计方案7、住宅设计方案的专家组审查8、落实环保“三废”治理方案9、委托环境影响评价并报批10、建设工程勘察招、投标11、委托地质勘探12、委托初步设计13、申报、审定初步设计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市政配套14、征求主管部门审查意见15、落实市政公用设施配套方案16、报审市政配套方案17、市政各管理部门提出市政配套意见18、市政管线综合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和市政配套阶段的相关税费1、工程勘察(测量)费2、工程设计费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执照费4、竣工档案保证金5、临时用地费6、临时建设工程费7、建设工程勘察招标管理费8、勘察设计监督管理费9、古建园林工程设计费 第四步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使用权的取得 取得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使用权的法律程序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1、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办理建设用地委托钉桩3、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申请4、主管部门实地勘察5、土地估价报告的预审6、委托地价评估7、办理核定地价手续8、办理土地出让审批9、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10、领取临时国有土地使用证11、领取正式国有土地使用证1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返还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13、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用地申请14、主管部门现场勘察15、划拨用地申请的审核、报批16、取得划拨用地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