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90年代卞之琳诗歌研究文献综述

20世纪80-90年代卞之琳诗歌研究文献综述
20世纪80-90年代卞之琳诗歌研究文献综述

20 世纪80-90 年代卞之琳诗歌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卞之琳是中国现代派新诗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

为新诗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他将西方的象征主义与中国固有的诗歌传统相互印证, 尝试中西融合,诗作具有智性化特征。

20 世纪80-90 年代是卞之琳诗歌研究的一个高潮,出现了不少有极高学术价值和启发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对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文献进行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卞之琳诗歌研究文献综述20 世纪80-90 年代

引言

对于卞之琳诗歌的研究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升温,90 年代达到了一个高潮。从研究角度来看,有针对某个诗集或诗

作进行的深入具体的研究; 有从格律、音韵、诗体、意象、语言策略、创作技巧、诗歌理论等角度进行的不同方向的研究

也有对卞之琳的综合研究和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研究等。从研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如张曼仪的《卞之琳著译研究》、袁可嘉、杜运燮、巫宁主编的《卞之琳与诗艺术》、蓝棣之的《论卞之琳诗的脉络与潜在趋向》、李怡的《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和陈丙莹的《卞之琳评传》。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近年来卞之琳诗作研究指明了方向。

究的意义来看,80-90 年代的大量研究文献中,不乏有极高学、角度的研究文献综述

(一)针对某个诗集或诗作进行的深入具体的研究

屠岸(1980)对《雕虫纪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卞

早期诗作中的凭吊、忧思、彷徨、苦闷、激愤、开朗,以至喜

悦都被一层沉思的面纱裹住了。感情凝练到了冷隽的地步也很注意炼字。不仅如此,卞之琳对形式也很讲究,在格律上

进行了汉语语音内在规律的探索。

黄维梁(1992)、王圣思(1994)、宋吉述(1995)、[日

本]秋

吉久纪夫(何少贤译)(1992)、费勇(1987)从不同角度赏析了卞

之琳的几首诗,文章精巧,语言颇具特色,读来很有趣味。

(二)从格律音韵、语言特色、艺术特色、诗歌理论等角度进行的不同方向的研究

陈本益(1996) 从顿的构成,行和节的构成,两种基调等三

个方面对卞之琳的“顿法”论做了评述,文章全面深入,最后提出了“两种基调”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较客观。

杜荣根(1987) 总结出卞之琳早期诗歌在形式上“模仿有余而独创不足” ,1934 年开始转而从听觉上探索诗歌的格律

奥妙。他合理地改造了古典诗词中顿的安排,采用二字顿结尾

使诗歌更适应现代汉语的朗读并富有节奏感。他要求诗歌每

行顿数相同而字数可以有异。

王毅 (1996)从社会现实对新诗的要求、新诗艺术律动和 接受外来影响三个方面讨论了新诗戏剧化的产生。具体到卞 之琳 ,王认为卞之琳的诗作倾向于写戏剧性处境 ,作戏剧性独 白或对白 ,甚至小说化。唐 ??(1990)指出在“汉园三诗人”中

诗最口语化。

周景雷 (1999) 讨论了卞之琳三十年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总

结出了大量使用回环手法、大量化用中国古典诗句两个主要 特征。

张北鸿 (1994) 总结出卞之琳早期诗歌的深层意蕴

的色空意识。

汪星明 (1996) 认为卞诗是冷静、距离、理趣

的。 总是小心地拉开诗和读者的距离” ,并非以情动人而是通过启 迪人来实现其美学价值 ,让读者隔着一段距离审视诗中传达 出来的情绪。与此同时 ,他的诗还追求一种理趣美 :把人生哲 理用一种单纯、简练的意象表达出来。

孙玉石 (1989) 认为“荒原意识”引起卞之琳创作趣味和 :“契合 着浓厚的古代佛道教文化意识与西方的世纪末情调” 。包括 冷漠逍遥的玩世意识、寻根、归真的相对意识和追求、 失望

卞之琳

抒情方法的发展变异,并最终在一个更高的审美层次上达到了诗歌意识现代化所追求的新的艺术的平衡。

(三)从所受中西文学影响角度进行研究

王泽龙(1996) 从感性和理性的融合和“非个人化”的艺

术两个角度探讨了卞之琳诗歌的智性化特征。王认为卞氏的

诗学原则是直接受西方现代主义诗学影响而形成的,尤其是

艾略特的“智性美” 内涵,而诗风明显受到了瓦雷里诗学与诗

风的影响,但在智性与感性的交融中又呈现出自己的个性特

而西征;语言艺术上突出表现为具象词与抽象词的巧妙嵌合。

方后期象征主义的“非个性化”艺术对卞诗的影响主要有主体变位和戏剧性对白。这篇文章对卞诗的智性化特征分析的较为透彻,但在探求原因时显得有些片面。

王佐良(1983) 认为卞之琳是一个融贯东西的诗人,他用西

欧式的现代手法、格律形式表达了中国现实的情感。

(四)从与其他诗人对比的角度进行研究

罗田(1985)对比了郭沫若的《日暮的婚筵》和卞之琳的

黄昏》在诗歌艺术处理上的不同,在表达情感和诗的美感效

果上都显示出各自的特色,而抒情韵律、情感节奏的时间进度与诗歌情感的穿透亦不相同,因而达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凝注”和“淡出” 。

许霆(1997)从戏剧化角度对比了闻一多和卞之琳的两首

诗,并从结构,意蕴、语言策略等角度全方面分析了卞的独白

体新诗《酸梅汤》

成寅(1991)从语言策略、意蕴、意向选取等角度探讨了

汉园三诗人”的异同点,但未提出更新颖的论点。

、卞之琳诗歌综合性研究

袁可嘉(1990) 评价说卞之琳的诗歌语言有的淡雅有的清

丽含蓄,政治类抒情诗作语言平实易懂,幽默机智,有的诗歌还

引用了方言;卞将凭借客观事物来表达主观情思的戏剧化剧手法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内容的要求,追求形式的多

样化,卞探索格律理论,尝试各种体式,取得了重大成绩;作为

承上启下”的诗人,卞的诗作受了多方面的影响。综上,袁

从新诗口语化、新诗戏剧化、新诗格律化和新诗( 特别是政治

抒情诗)现代化四个方面讨论了卞之琳对新诗艺术的贡献,文章具有总结性质。

蓝棣之(1989)首先对30、40、70 年代卞之琳诗歌研究进行了简单的述评,认为当时虽然充分讨论了三个热点问题,但对“诗人主体的透视,稍嫌薄弱”。她主要是从卞诗的意象、文本与结构意义,深层意蕴几个层面上,也从这几层面的互相

联系中,对卞诗作了解释。她驳斥了认为卞诗“是小打小闹的小玩意儿” 这种观点,并认为卞诗的潜在趋向是“表现他生命体验中那些最深沉的感受,使之结晶与升华,”具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