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科数学期末考试题.doc

高二文科数学期末考试题.doc
高二文科数学期末考试题.doc

高二文科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6:7:9,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已知ABC 的面积是 3 ,b=2,c= ,则()

2

2 3

A、A 300

B、A 600

C、A 300或1500

D、A 600或1200

3、数列 1,4,7,10,13,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a n5n 4

B、 a n 3n 2

C、a n 4n 3

D、a n 6n 5

4、在等差数列a n中,已知 a3 2 ,则该数列前5 项和为()

A、10

B、16

C、20

D、32

5、设a 0,b 0. 若 2 是 2 a与 2b的等比中项,则1 1

的最小值是()a b

A、8

B、4

C、2

D、1

6、当a 0 时不等式42x2 ax a 2 0 的解集为()

A、C、

x |

a a

6

x

7

x |

a

x a

6 7

B、

D、

a a

x |x

7 6

a a

x |x

7 6

7、不等式组(x

2 y 1)( x y 3)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0 x 3

A、矩形

B、三角形

C、梯形

D、平行四边形

8、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A、x 2 是x24x 40 的必要条件

B、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是这条直线为圆的切线的充要条件

C、sin sin 是的充分条件

D、ab 0 是 a 0 的充分条件

9、已知x 3, 则函数y x 1 的最小值是()

x 3

A、2

B、3

C、4

D、5

、已知方程x

2

y 2 1 表示双曲线,则k的取值范围是()

10 1 k 1 k

A、 1 k 1

B、k 0

C、k 0

D、k 1或k 1

二、填空题(把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1、若双曲线以椭圆x

2

y 2 1 的焦点为顶点,以椭圆的顶点为焦点,8 5

则双曲线的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命题“x N , x3 x 2”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y x ,则 z 2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

x y 1

13 x y

y 1

14、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2(-1- m)x m 0没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

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2 分)已知在ABC 中,b3,c 3 3, B300,求解三角

形。

16 、(本小题12 分)在等比数列a n中,已知其前 4 项和

S440,且 a1a428 ,求其公比q.

17(、本小题 14 分)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负数,若 a1a2a318 ,

a1 a2a3192

(1)求这个数列的前 n 项和S n;

(2)求这个数列前多少项之和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18、(本小题 14 分)椭圆经过点P(- 2 2,0),Q (0, 5)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过椭圆的右焦点F2作一条斜率为 2 的直线与椭圆交与 A、B

两点,求ABF1周长。

19、(本小题14 分)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2,b n 是等比数列,且a1 b1, b2 (a2 a1 ) b1

(1)求数列a n 和b n 的通项公式;

(2)设c n a n

b n

,求数列c n 的前n 项和T n。

20、(本小题 14 分)抛物线y2 2 px 的焦点与椭圆x

2 y 2

1的右焦

6 5

重合

(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若斜率为 1 的直线 l 经过抛物线的焦点,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 两点,求线段 AB 的长。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阳春五中高二文科数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B

2、 D

3、B

4、A

6、A

7、 C

8、C

9、D

二、填空题

11、 x2 y2 1 12、x

0N, x03 x02

3 5

三、解答题

15、

解:由 b2 a 2 c2 2ac cos B

得 9 a2 27 2 3 3 a cos300

即 a 2 9a 18 0

解之,得 a 6或 a 3

当 a 6时,由

a b sin A sin B

1

a sin B 6

得 sin A 2 1

b 3

从而 A 900,故C 600.

当 a 3时, A B 300,则C 1200 16、

解:由已知得q 1

a1 (1 q 4 )

1

40

1 q

a1 a1 q 3 28 2

(1)

得1 1 q 2 10

(2) q q 2 7 即 3q 2 10q 3 0

解之,得 q 3或 q 1

3

5、B

10、 D

13、3 14、m 1

1或 m

3

17、

解:

(1)在等差数列

a n 中

因 a 1 a 3 2a 2且

a 1 a 2 a 3 18 则

a 2 6

因而得 a 1 a 3 12

解之,得 a 1

4

a 1 8

a 1 a 3 32 a 3 8 a 3 4

当 a 1 4, a 3 8时 d a 3 a 1 8 4

2 0,应

舍去; 3 1 2

当 a

8, a 4时

d a 3 a 1 4 8 -2

1

3

3 1 2

故 S

na n(n 1)

d n(n 1)

2)

8n (

n 1

2 2

n

2

9n

由( )知 S n n 2 9n ( 2 9n) (n 9 2

81

(2) 1 - n 2

)

4

或 时, S

有最大值为

81

n 4 5

4 .

n

18、

解:()由已知得

2,b

5

1

a 2

x 2 y

2 1

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5

8

(2)C

ABF 1

AF 1 AF 2 BF 1 BF 2

2a 2a 4a 8 2 故 的周长是 2.

ABF 1

8

19

解:(1)当 n 1时S 1

2

当n 2时a n

S n S n 1 2n 2 2(n 1)2

4n 2 此

时 a 1 2 S 1

故 a n 的通项公式为 a n 4n (2其中 a 1 2,d 4) 设 b 的公比为 q,则b q d b

又d 4 则q

1

n

1

1

4

( 1)n 1

2 从而 b n 的通项公式是 b n 2

a n 4n

2 (2n 1) 4 4n 1

(2)因 c 4n 1 n b n 2

4n

1

故T n c 1 c 2 c 3 ... c n 1 3 41 5 42 ... (2n 1) 4

n 1

4T n 14342 5 43

... (2n 3) 4

n 1

(2n 1) 4

n

两式相减,得

3T n

12(442 43 (4)

n

1

) (2n 1) 4

n

1

(6n 5) 4n

5

1

(6n 5)

3

故T n

4n

5

9

解 :(1)椭圆的右焦点为 F (21,0)则抛物线的焦点为 F (1,0)

p

2

20、

(2)设A(x 1, y 1 ), B( x 2 , y 2 )

y x 1

消去 y 得x 2 6x 1 0

则x x 6

y 2

4x

1

2

故 AB AF BF x

p x p x x p 6 2 8 2 2 1

2 1 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