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本科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本科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本科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CGQ*

一、前言

野外实习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野外实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领域;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专业、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野外生存和开展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也只有通过野外实习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起到扩大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的作用,真正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为将来胜任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不是杂乱的堆积,而是构成一个有序的空间格局,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知识只有在自然环境中,才能够加深理解。本次野外实习重点认识峨眉山典型生态环境类型生长,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基础。

1实习目的

①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

合作的能力。

②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③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

学习热情。

2实习意义

①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知识的升华。

②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③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④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3野外实习注意事项

野外实习是一项集体活动,又是在野外进行的一项教学实践活动,它时间短,人员分散,组织管理难度大,因此必须做到:

①遵守纪律,服从统一安排,一切行动听指挥。

②注意安全,包括交通安全,饮食卫生,爬山涉水,毒蛇猛兽,枪支弹药管理等方面的安全。

③发扬尊师爱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注意与实习基地周围群众的关系,谦虚谨慎,诚恳待人,时时处处体现当代大学生的好的精神面貌。

④勇于承担艰苦工作任务,主动磨练自己的意志。要爱护公物,努力学习,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

*学院:

*学院:

5实习工具

野外实习的研究工具:20米绳子,皮尺,卷尺,老鼠夹,剪刀。

二、实习地点自然概况 1实习地点

四川省峨眉山[9]

峨眉山(经度:103.48纬度:29.59)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举世闻名的普贤菩萨道场。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主峰3099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米。为褶皱断块山地,断裂处河谷深切。一线天、舍身崖等绝壁高达700~850米。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多佛教寺庙,向为著名游览地。 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在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东距乐山市37公里,是著名的佛教名山和旅游胜地,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是一个集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主峰为金顶,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m ,相对高差2600m ,其风景区范围:东至黄湾乡唐河坝(东经103°27′35″,北纬29°33′4″),西至峨眉与洪雅交界处(东经103°15′22″’,北纬29°30′53″),北至黄湾乡尖峰顶(东经103°18′29″,北纬29°36′59″),南至万公山(东经103°19′12″,北纬29°28′43″),景区总面积154km 。

峨眉山行政区域图

峨眉山导游图

2植物资源[9]

峨眉山终年常绿,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国”之美称。峨眉山植被茂盛,植被随着地势高度而变化,据统计,植物多达3500余种。由于特殊的地形、充沛的雨量、多样的气候和复杂的土壤结构,为各类生物的繁衍、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人说峨眉山植物种类的数量相当于整个欧洲植物种类的总和,其中被誉为“花中西施”的杜鹃花就有29个品种。在峨眉山生长的植物中,有被称之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桫椤;有著名的峨眉冷杉、桢楠、洪椿;有品种繁多的兰花、杜鹃花等,还有许多名贵的药用植物和成片的竹林。这些植物为峨眉山披上秀色,还给各类动物创造了一个天然的乐园。峨眉山有23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珍稀的大熊猫、黑鹳、小熊猫、短尾猴、白鹇鸡、枯叶蝶、弹琴蛙、环毛大蚯蚓等。

峨眉山的植物在世界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具有世界意义,特别表现在:①峨眉山具有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好的亚热带植被类型,具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从山麓的常绿阔时林,向上依次见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至暗针叶林。②植物种类异常丰宣,在这样特殊、多样的森林中生长着已知的高等植物242科,3200种以上。对于仅有154km’的山体来说,在世界上是独特的,甚至在全世界亚热带也是绝无仅有的。伴随着多样的植被类型和丰宣的植物种类,动物种类也是极其丰富的。③原始和持有种十分繁多。革中持有的高等植物有100多种。古老而濒危的植物种类数目很大,被国家首数列为保护的植物就达31种。④峨眉山的植物区系处于中国——喜马拉雅亚区和中B——日本亚区过渡地带.对研究世界生物系等有着重要地位。

峨眉山植物垂直分布明显,报国寺到洪椿坪(海拔500~1100)m),为常绿阔叶林和低山针叶林,以桢楠、川桂、杉、柏和马尾松为主。洪椿坪到洗象池(海拔1100~2 100 m),为常绿和落叶阔叶林,以油杉、香樟、冬青、六角枫和峨眉栲为主。洗象池到金顶(海拔2100~3099m)为高山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以冷杉、红杉、木莲、杜鹃、箭竹、高山桦和野樱桃为主,并兼有高山灌木丛林和草甸。从低至高由常绿阔叶林一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一针阔叶混交林一亚高山针叶林形成了完整的森林垂直带谱,构成了生态多样的峨眉山自然景观,当属世界亚热带山地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植被景观之一。

3动物资源[9]

峨眉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繁茂的植物资源,为种类众多的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一个优越的生态环境,在峨眉山如此狭窄的区域范围内就分布有野生动物2300余种[7]。

峨眉山有兽类7目26科71种,占全省总种数的32.9 % 。在71种兽类中,食虫目有3科11种,翼手目3科11种,灵长目1科2种,食肉目7科19种,偶蹄目4科6种,嚙齿目6科20种、兔形目2科2种。在现有已知的兽类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有3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12种。

峨眉山有鸟类269种(另6亚种),隶属于15目43科,占四川省鸟类种数的43.04 %。根据1989年1月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及1990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峨眉山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8种,占四川省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总种数的20.22%。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二级保护鸟类17种;另有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8种。峨眉山还有27种完全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产鸟类,占四川省的45.76 %,全国的27.55 %,其中画眉亚科种类16种,占四川省的76.19 %,全国的53.33 %。

峨眉山的爬行类物种也十分丰富,有爬行纲动物2目10科40种,其中龟鳖目2科3种,有鳞目8科37种,其种数约占四川全省的38.1%之多,约占全国的10%。峨眉山爬行类动物中被列入2000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有39种之多。

*学院:

四川的两栖动物为全国之冠,而峨眉山的两栖类动物其比例就占到了四川全省的34.2 %,占全国种类的12.2 %。现已知峨眉山有两栖纲动物2目7科37种(亚种),其中有尾目2科3种,无尾目5科34种(亚种),其丰富繁多为全国罕见。在峨眉山已知的两栖动物中,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1种。

峨眉山还有较为丰富的鱼类资源,根据资料显示,在峨眉山确有分布的鱼类有20种,属于3目6科18属,根据初步统计,珍稀和特有鱼,约有9种,占总种数的45.0 %。

峨眉山节肢动物中,以昆虫纲鳞翅目的蝶类最为著名、美丽,约有268种之多,尤以中华枯叶蝶和凤蝶最为名贵;环节动物中,峨眉山的蚯蚓种类众多,其中以峨眉山为模式产地的蚯蚓种类就达十余种。

峨眉山猴群见人不惊且与人同乐,已成为峨眉山中独具一格的“活景观”。峨眉山灵猴学名藏猕猴,也叫藏酋猴,因为它们尾巴只有6~10厘米,比一般猴子的尾巴要短很多,因此也叫“短尾猴”。许多野生猕猴不时出没于路旁,拦住游客索要食物,也为游客增添了不少乐趣。峨眉山野生自然生态猴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野生自然生态猴区。

峨眉山是动物种质的基因库。峨眉山的动物正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地带而较接近东洋界的持殊地区,其特征十分显著和奥型:①区系复杂、类型齐全、种类丰富,是世界上罕见的集中分布区;①分布呈明显的区域性,水平、垂直分带明晰,既有东亚类群,也有南亚类群,并有高原类群;③具有“四多”的特点,即古老珍稀濒危的物种多.特有赛多,模式种多,东洋区系物种多;④古老珍稀的物种有效保存至今,保留了原始的生态,是现存的较好动物赛质基因库。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特殊的保护意义

4气候资源[9]

峨眉山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约6.9度,七月平均气温26.1度;因峨眉山海拔较高而坡度较大,气候带垂直分布明显。峨眉城区最冷在1月,月平均气温4.3度,最低气温为零下4度左右。峨眉山顶月平均气温从11月到下年3月都在零下,最冷月1月,为零下6度,最低气温为零下20度左右。7月平均气温为11.8度,最高气温为20度左右。峨眉山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时间为冰雪覆盖,一般是10月到次年的4月,峨眉山都是白雪皑皑的,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冬春之别,正如前人曹松写的:“五月峨眉近似火,木皮岭上只如冬”。

峨眉景区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气候特征。清音阁以下为低山区,植被葱郁、风爽泉清,气温与平原无大差异,早晚略添衣着即可。清音阁至洗象池为中山区,气温已较山下平原低4℃-5℃,游客需备足衣物。洗象池至金顶为高山区,人行云中,风寒雨骤,气温比山下报国寺等处低约10℃左右。山上为游客准备了大量棉大衣,可供游人租用。峨眉山中间有一条“界线”,山下被称为“阳间”,山上被称为“阴间”。积云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在峨眉山的那条界线的位置。因此,游人在金顶时时常会听见雷声,但只有“阳间”在下雨,“阴间”不会下雨。

峨眉河年平均流量12.9 m3/s,年径流量4.07亿m3,临江河年平均流量10.6 m3/s,年径流量3.34亿m3。流域面积在100k㎡以上的有峨眉河、临江河和龙池河,峨眉山景区位于这3条河流的上游。因此,峨眉山的神奇与秀美颇得益于水,丰富的水汽资源(河流、雨水和云雾等)哺育了植物,形成了峨眉山悠久的水文化内涵。

山顶海拔高度3099m,高出峨眉城区达2600m,形成一道高大的天然屏障,阻止了海洋暖湿气流的进入。因而山顶气候与山麓带气候迥然不同,属山地寒温带湿润气候,具有冬季严寒,严冬时间长,降水量甚多,终年潮湿多雾,日照较多,风力强劲等特点。年均气温17.29"℃,山顶和山麓的温差达14℃,年均降雨量为1555.3mm,空气相对湿度达80%以上。峨眉山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尤以东坡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分异更为突出。据多年气象资料分析,整个*学院:

峨眉山大致可划分为4个垂直气候带:海拔1500m以下属亚热带气候,1500~2100m属暖温带气候,2100~2500m属中温带气候,2500m以上属亚寒带气候。

5地貌资源[9]

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奠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新构造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抬升,造就了峨眉山。峨眉山由于山顶上是一大片古生代喷出的玄武岩,其下岩层受到保护而得以保持高度,又因山中内部“瀑流切割强烈”,进而形成了高2000米以上的“峡谷奇峰地形”。登山沿途地形因地层之分而多貌并存:如处于石灰岩层中则有藏九老洞之类岩洞地貌;经花岗岩及变质岩区,又形成深峡之姿;而山顶上坚实的玄武岩又是一番熔岩平台的景象。

峨眉山地貌单元可分为两大地貌单元,西为山地,东为平原。西部地区经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貌基本骨架,尔后经过内外力相互作用(尤其外营力作用),塑造出了单面山、猪背脊、背斜谷、次成谷、顺向谷、逆向谷、冲沟及河谷等次一级地貌类型,迭加在峨眉断块山之上,使断块山地貌复杂化,成为“雄、秀、险、奇”的基础。东部峨眉平原,受流水作用,洪积扇多被现代河流分割,且阶地与河曲发育。

峨眉山位于四川地台的西南边缘,这里发育着峨眉大断层、观心坡断层、挖断山断层和报国寺断层。其中以峨眉断层规模最大。它对本区地貌发育以及地貌单元的划分起着控制作用。北东向的峨眉大断层与北西向的观心坡断层,将峨眉背斜分割成三角形断块。自白垩纪末的地壳与动(四川运动)以来,这一断块伴随着强烈的褶皱、断裂运动,开始逐渐升起,并奠定了本区地貌的基本骨架。第三纪末,由于喜山运动,印度板块向西藏地块强烈碰撞,她所产生的强大挤压力,影响到整个亚洲东部。一次一次强烈挤压,使峨眉山体沿峨眉大断层面向上滑移,致使峨眉断块抬升,到第四纪中期(100多万年前)已上升2000多米,在近数十万年中,又上升1000米左右。于是形成了一座拔地而起的断块山。

除峨眉大断层及观心坡断层之间的三角地带(峨眉山主体)强烈上升外,在观心坡断层北侧(纯阳殿、凤凰坪一带)以及山麓外侧(黄湾、二峨山等地),也有所上升,但上升的速度不同。据认为近五十年,峨眉山主体,平均每年上升2毫米;观心坡断层北侧地区,平均每年上升1毫米;而山麓外侧则上升0.2毫米。由于同一时期内,以三种不同的速度上升,故使现代峨眉山地区呈现三个平台,即东麓低山为一级,海拔600~~700米;万年寺、凤凰坪、牛背山等处为二级,海拔约为1200米;九老洞、大坪、华严顶(天池峰、宝掌峰)为第三级,海拔为1700~~1900米。此外,在洗象池以上,还保存着多级溶洞与地形平台,如以弓背山、王帽山为代表的海拔2000~~2500米平台;以金顶、千佛顶为代表的海拔3000~~3100米平台。不过这些平台形成的时期较为古老,加上断块山在内力作用引起的上升过程中,同时遭到外营力的剥蚀,所以平台的形态保存较差。

外营力的剥蚀作用,在峨眉大背斜的轴部最为强烈。此处沉积岩累计厚度(Z~~K)达6000米,经长期的流水作用,冻融风化作用和重力崩塌等外力剥蚀,岩层消失,花岗岩出露,山势降低,背斜轴部高程仅为1800~~2000米。并以天池峰为分水岭,形成了北面以黑龙江、白龙江;南面以张沟为主的背斜谷和次成谷负地形,显示出高山深谷的地貌景观。而背斜西翼却高高崛起,形成一座单面山。其山脊沿南北方向延伸,前坡冻融,崩塌作用强烈,形成相对高度达700余米,长度0公里的悬崖绝壁,处于峭壁边的金顶、千佛顶和万佛顶仍是这座单面山的三处尖缝。单面山后坡为一地势开阔的倾斜缓坡,与前坡悬崖形成鲜明对比。

6土壤特征[9]

峨眉山地质构造复杂,雨量充沛,河流纵横,生物气候植被垂直变化突出,成土母质变化多样,区内土壤的发展变化亦具有明显的山地垂直带谱的特征。主要存在六大类型的土壤:即

*学院:

黄壤、紫色土、石灰土、黄棕壤、暗棕壤和灰化土。

土壤在形成过程中,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海拔1000米以下,坡陡谷窄,降水充沛,土壤淋溶作用较强,山地土壤盐基高度不饱和,致土壤均呈酸性反应;(2)土壤的成土母质受坡积物、洪积物等的影响,尚有埋藏土壤,具有明显的粗骨性,夹有大量的砾石,土层浅薄;(3)由于局部地形变化,引起局部小气候和植被类型的变化,土壤分布的形状常不规则,有块状或波浪状等。如暗棕壤与灰化土带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块状分布特点。

峨眉山土壤的垂直差异,决定了峨眉山土壤垂直分布规律既有地带性,又有局部特有性。按照地带性规律,从海拔890米直至绝顶分布规律大致如下:(1)海拔890~1 700米,也就是牛心寺——万年寺——茶棚子上——仙峰寺地带,主要为山地黄壤;(2)海拔1 700~2 200米,也就是洗象池上——罗汉坡地带,为山地黄棕壤;(3)海拔2 200~2 900米,也就是至梳妆台附近,为山地暗棕壤;(4)海拔2 900米至绝顶,为山地暗棕壤和灰化土。按照非地带性规律,峨眉平原至万年寺以下低山丘陵区,主要是紫色土,黄泥土。同时在海拔800~1 250米之间,局部地方还存在着零星的黄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

三、工作方法

(一)野外工作方法:

1、一般工作方法:

植物群落是在一定地段上群聚在一起的植物有规律组合。

A、自然界存在的实体,是自然演替的结果;

B、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C、与环境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1)样地的描述:

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对调查样地的自然环境和植被类型进行描述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使人们对所研究的植物群落的发生、演替、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等有所了解,而且为后来的野外调查结果和数据处理以及研究论文和工作报告的撰写提供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5]。

主要描述内容包括:群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样地土壤、植被类型以及干扰情况等。

*学院:

植物群落样地描述调查表

调查者:记录者:_____

日期:_____ 植被类型:_______

样方号:_____ 样地面积:_____ m2

小地名:_____ 海拔高程:______m

地理位置:经度______ ;纬度______

坡度:_____ 坡向:_____

2)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

在野外进行植物群落学研究时,为了获得准确的定性和定量数据,进而对整个群落特征作出判断,必须进行取样调查。

常用的取样方法:样方法、相邻样方格子法/样带法、无样方法。

(a)样方法:

样方法是植物群落学的基本调查方法

操作步骤:在同一群落类型中确定样方面积和样方数

调查项目:植物序号;种名(学名、拉丁名);胸径/基径;高度;冠幅;盖度等

样方法样方设计示意图

(b) 相邻样方格子法/样带法:

*学院:

操作步骤:在样地内设置由相邻基本格子组成的样方或样带;在每个基本格子内记录与样方法相同的调查指标等

相邻格子/样带法样方设计示意图50m

50m

5m

50m

*学院:

*学院: (c )无样方取样法

样线法、中点四分法、随机成对法、徘徊四分法 1 2 3 4 5

中点四分取样法样方设计示意图

在本次野外实习的生态学科目中,主要是采取了样方法。样方选取在阴坡、800米左右海拔,次生林。坡度约为15°。按乔木20*20m 、灌木5*5m 、草本1*1m 设置样方。

(二)室内分析方法 1)群落最小表现面积确定:

群落最小样地面积指能保证展现出该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的真实特征的最小面积。群落的最小样地面积随群落类型的不同、群落所处演替阶段的不同、以及群落所处地理环境等的不同而有差异。

确定并使用最小样地面积,既能够充分反映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又不致于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2)样方确定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样方法是植物群落调查中使用最普遍的取样技术。 样方是以一定面积的样地作为整个研究区域的代表。样方的大小、形状和数目主要取决于所研究群落的性质,也可以根据最小样地原则确定取样的大小。样方数目根据群落的类型、性质和结构而定。取样时,样方越多,代表性越大,但所费人力、物力也越大。

四、调查结果

乔木层(样方一)

15m

乔木层(样方二)

乔木层(样方三)

灌木层(样方一)

灌木层(样方二)

注:取样地点坡度约20度,次生林*学院:

灌木层(样方三)

草本层(样方一)

草本层(样方二)

草本层(样方三)*学院:

五物种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1物种丰富度

物种丰富度即为群落中物种的总数S, 但是由于S 取决于样本的含量,它被限定为可比较的指数(Yapp, 1979), 因此, Margalef(1958)和Menhinick (1964)等提出了许多指数以测定独立于样本规模的物种丰富度, 这里选用如下公式计算丰富度指数[3,8]。

Margalef (1958)指数:R=(S-1)/㏑(N)

式中:S为群落中物种的总数即丰富度;N为所有物种的总个体数(随样本规模的增大而增加)。2物种多样性

选用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Shannon指数H 、Simpson 指数D以及Mclntoch (1967)指数D[3,7],这里我们选用如下公式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

Shannon 指数H : H =﹣∑Pi㏑Pi

式中: ni为第i 种的个体数; N为所有种的总个体数; P i= ni /N。该指数假定个体样本从无穷大的种群中随机取得,同时所有的物种都在样本中出现(Pielou, 1975).

3群落物种均匀度

均匀度系指样地中各个种的多度的均匀程度, 即每个种个体数间的差异。其计算通常用观察多样性和最高多样性的比值来表示,最高多样性即所有种的多度都相等时的多样性,据此可导出均匀度的计算式[1~4]。

Shannon均匀度指数: Js= H /lnS

六计算结果

*学院:

*学院: 1乔木层计算结果

物种丰富度R

物种多样性S

群里物种均匀度Js

2灌木层计算结果

物种丰富度R

*学院:

3草本层计算结果

物种丰富度R

物种多样性S

群里物种均匀度Js

七 结果讨论与分析

样方一为本小组所选取样地得到的结果,样方选取在阴坡、800米左右海拔,次生林,坡度约为15°。按乔木20*20m 、灌木5*5m 、草本1*1m 设置样方。其他两组数据也是按照乔木20*20m 、灌木5*5m 、草本1*1m 设置样方,只是选取的坡向、海拔不一样。

1 样方一的统计分析

该样方选在海拔800m 左右,属于低山针叶林,且是次生林,乔木主要以杉树、柳杉为主,虽然测定的地点为针叶林,但是由于各个生态系统中的群落是有所交流的,阔叶林树木的种子传播到针叶林中,由于各种条件的相适宜性,使得在针叶林中也存在着数量不少的阔叶林树种,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在该针叶林中的各项生态因素都比较良好,适宜树木等物种的生长繁殖。灌木则主要以茶树为主,我们可以猜想,在现在的树林成型以前,可能是以上树木为优势种,由于生态系统的变化,发生了次生演替,是的针叶林的树木大量繁殖,只是原来的树种在该地区留下种子,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重新长出了新的植株。由于其坡向是阴坡,土壤含水量相对比较高,草本植物种类很多。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在该生态系统中,各项生态因素分布合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好。

二 三个样方的统计分析

在乔木层,以杉木,柳杉等树种为优势树种,在灌木层以异叶榕、茶、红茴香、黄常杉、鸭云藤、细枝柃为主要优势树种,在草本层,主要荩草、苔草和蕨为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三组实验样方中,各个层次的物种分布特色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在此生活环境中,无论是从光照、水分以及空气等诸多因素分布中实现的比较均匀的,各层次的分布十分明显,在乔木层,每个样方中的树木种类及数目都比较均匀的分布,其形态特征也存在着相似的地方。在乔木层中,几乎每课乔木的高度均为14米以上,其中的杉木更达到20米左右,基围都在20*20厘米左右,胸围都在30cm 左右,群落的特征十分明显。在灌木层,同样也具有明显

的特征,其高度在75cm-185cm的占大部分,基围也均保持在10至15*10至15之间,分布的状态较为合理,多为在乔木与乔木之间的空隙中分布,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吸收周围有利于生长的营养物质和充分接触非环境因素保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现象。在草本层,以较为低等的蕨类植物占主导地位,蕨类植物贴近地面生长,是由于其特殊的进化地位所决定的,其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环境,因此,在植被覆盖面积大的地方,其土壤及环境中的水含量比较多,适合这一类较为低等的植物进行生长发育繁殖,由此,在草本层中,蕨类植物是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在乔木层中,三个样方的群里物种均匀度Js都差不多,但样方二的物种丰富度R和物种多样性S明显高于另外两个样方,这说明样方二比其他两个样方有更加充足的阳光、水分、养料。

在灌木层中,样方二的群里物种均匀度Js最高,但其物种丰富度R明显低于其他两个样方;样方一的物种丰富度R最高,但其群里物种均匀度Js和物种多样性S又比较低;相对而言,样方三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是最好的。

在草本层中,样方三的物种丰富度R、物种多样性S和群里物种均匀度Js都比较高,样方二的却很低,由此可以推断,样方三处的土壤环境更加适合草本植物的生长,相反样方二处的土壤环境则不利于草本植物的生长。

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统计数据对比,最后可以推测样方一所处环境适合灌木的生长,样方二所处环境适合乔木的生长,样方三所处的环境适合草本植物的生长。

八总结

通过本次生态学实习,使我们更好地掌握了生态学室外工作的方法,能够便于让我们熟悉最为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可以更好的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实际科学研究中去。在本次实习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时间的准备方面不够充分:由于对样方中的物种调查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本次实习中时间显得尤为紧俏,不能够保证每一方面都能够很好的完成,因此,在今后的生态学实习中,首先要保证时间的充裕性,才能够将样地调查的更加全面。

2前期的理论知识准备不足:前期的理论知识准备不足也是导致实习中存在各种问题的原因之一,在实习前期,不应该只是用一到两个小时来进行知识准备工作,而是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就应该充分的穿插进来,有一个时间的掌握过程,更好的帮助完成相关的实习工作。

3实验方法的生疏:对于方法上,应该要求我们自己熟练的掌握,可以在实习后以提问的方式再次进行强化复习,达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次对于峨眉山的野外实习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峨眉山的生态状况还保持的较好,大部分的物种都有很好的栖息环境,比如柳杉、杉树、细枝柃、蕨类等都生长的比较良好。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濒临灭绝的稀少物种,需要我们进行保护。对于这样的物种,我们应该进行相关的物种繁殖保护,避免该物种基因的彻底消失,对于此我们可以进行就地保护或者进行迁地保护,建立一个等级更高的特种植物保护带,来对这些植物进行保护,不至于使这些植物灭绝后,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性。由于现在峨眉山上人口数量比较多,游人的数量同样比较多,针对这点,我们建议将一部分人口迁出,降低对于峨眉山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同时对于每日上山游览的游客数进行一个限制,进行保护生态常识性知识的教育,避免由于游人缺少相关专业知识而对其生态造成的破坏。从避免破坏到减少破坏两个方面来对缙云山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是我们首先应该做的,也是最应该做的。

九参考文献

[1] 樊后保. 格氏栲群落的结构特征[J].林业科学,2000,36 (2):62121

*学院:

[2] 何永涛, 曹敏, 唐勇等. 滇中地区常绿阔叶林树种多样性比较研究[J] . 山地学报,2000,18 (4):32223281

[3]贺金生, 陈伟烈,李凌浩.中国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主要类型的群落多样性特征[J] . 植物生态学报,1998,22(4):303~3111

[4]吴承祯, 洪伟. 万木林中亚热带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 . 福建林学院学报,1996,16 (1):332371

[5]吴庆标,赖家业,庄嘉,等.生态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维创新[J].广西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76—77.

[6]方晰,大伦.“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

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O05,7(2):62—63.

[7]于现林.论野外实习的组织与管理[J].泰安师专学报,1999(S1):36—37.

[8] 兰思仁.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主要风景林类型多样性研究[J]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7,17 (4): 572601

[9]峨眉山生物资源所https://www.360docs.net/doc/f26285780.html,/modules/client/index.php

*学院:

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这次的暑假实习我选择了一家装潢设计公司,因为平时在学校从事编辑排版工作很想有机会到外面类似的公司里面实习一下,使自己的基础更牢固,技术更全面,实习的内容是学习平面设计(photoshop和coreldraw的使用)。因为考虑到以后毕业有可能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加深对各种平面设计的了解,找出自身的不足。这次实习的收获对我来说有不少,我自己感觉在知识、技能、与人沟通和交流等方面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总体来说这次是对我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和提高。第一天来到公司,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什么也插不上手,只是这里看看,那里逛逛,最终还是公司里的老师给我指了条路,让我用photoshop和coreldraw软件模仿教程做一些简单的图片,终于找到事情做了,于是我就乖乖的做起了图片。说实话我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这样做过,不过效果没有这么好,因为以前一遇到难的或不懂的就停下来不做了,而现在有老师在旁边,有不懂的就问,这使我受益非浅。假如在作图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几个小技巧,确实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photoshop小技巧 1.制作圆角矩形方块首先在photoshop中建立一个新文件,在文件上用矩形选取工具画一个矩形框,接着选择选单select→feather,输入半径值,数值越大则圆角矩形的半径越大。在选取区中填入颜色后,取消选取范围。选取 1 / 9

城市生态学试题

一、选择题(20×2分) 1、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为标志,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实际目标 A、《执行计划》 B、《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 C、《我们的共同未来》 D、《21世纪议程》 2、我国城市工业职能分类,采取()的方法。 A.多变量分析B.统计分析C.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D.统计描述 3、城市时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时代的()和生态环境发展与变化的焦点和结晶体。A政治B经济C科学D文化 4、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变为另一种能源后称为二次能源,下列不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电力 B、石油 C、煤气 D、柴油 5、属于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分区规划内容深度的是()。 A.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 B.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 C.估算分区用水量 D.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和用地范围 E.布置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6、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两部分组成。 A湖水B地下水C降水 D 江水 7、普通环境按环境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类,下面不属于的一类是() A、人文环境 B、半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 8、按照起源,可将斑块分为:() A干扰斑块B残余斑块C环境资源斑块D陆地斑块 9、城市热岛效应会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分布特点,一般会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工商业最集中的地区,下面热岛效应最不明显的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五指山 10、城市消防站与医院建筑应保持()m以上的距离。 A.120 B.100 C.80 D.50 11、在我国东部地区,丘陵区和农田区一般占总土地() A、10~50% B、25~30% C、10~30% D、50~60% 12、衡量中心地重要性,确定其等级的指标是()。 A.职能单位B.门槛人口C.中心度D.K值 13、( )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 A自然环境B原生环境 C 再生环境D人工环境 14、城市土地总供给是()。 A.完全弹性的B.非弹性的C.弹性的D.不完全弹性的 15、()的发展状况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A城市B乡村 C 群落 D 物种 16、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论述,下列()项不妥。 A.城市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它们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B.城市生态学可分成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城市社会生态学三个分支

大学生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大学生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评分:86 优点: 行文朴素,结构清晰;有观察,有评述,有自己的观点,全文没有出现大的不足。缺点: 稍嫌平淡,个别地方等处有些离题。城市生态实习报告李韵然00213031 **。4 一、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 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求。 2.实习路线及内容:**年4月5日,早八点,在北大逸夫二楼前集合出发,经图书馆至燕南园,停留进行观察调查;经静园至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至蔚秀园及承泽园,解散进行调查;在海淀公园调查后,经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从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万寿山北坡一路观察,听取老师讲解;约14:30实习结束。 3.实习达到的目标: 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观察,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同实际联系起来,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许多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还有大文章。通过实习,也认识了一些动植物,增加了知识。 二、实习记录

1.逸夫二楼经图书馆至燕南园途中: 在图书馆前回望,通往东门的那条路,左边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右边是教学楼,仅有的那片可怜的草坪是看不到的。虽还是春天的早上,但还是给人一种热的感觉。也许因为是新建不久的,路两旁几乎没有一棵树。北京春季多风,有时还会夹杂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个小型“沙尘暴”,令这条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头疾走,当然这种情况在出了东门以后也没有得到缓解。缺乏绿色,也使这条路让人感到很暗淡,有些过于严肃。不能说这条路上完全没有绿色,还有一片草坪。关于它我问了问周围的同学,有的说没什么感觉,有的说它晚上还不错,还有的说刚来的时候觉得绿油油的挺好,后来就没注意了。我觉得这和人的心情有关,刚入学当然觉得什么都好,后来也就没心情注意了,还是“低头疾走”要紧。晚上其实是草坪里的灯好看。这么说来它存在的意义似乎不大,不如种些树,因为在地学楼前,我觉得弄成一个小型的实习场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岩石,认识认识植物,比在屋子里印象要深刻。老师还提到如何设计这条路以配合图书馆及周围景物的问题。 2.“世外桃源”——燕南园:(1)老师在园内一片草地中讲解: 了解并认识了一些植物,如耐践踏的车前草,开着紫色小花的二月兰,堇菜和蒲公英等。这些野生的植物不需要人们特殊的照顾,自生自灭,但是生生不息,二月兰谢了,三月兰花开,种类更加丰富。

野外调查是生态学

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 野外调查是生态学,特别是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植物群落生态研究地域性很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研究传统,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现在影响很大的当属法瑞学派和英美学派。本部分主要讲法瑞学派和英美学派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的一些方法。 调查的准备工作 1 背景资料准备 (1)调查研究之初必须明确目的、要求、对象、范围、深度、工作时间、参加的人数,所采用的方法及预期所获的成果; (2)对调查研究地和对象的前人研究工作要尽可能的收集资料,加以熟悉,甚至是一些片段的、不完全的资料也好, (3)对相关学科的资料也要收集,如地区的气象资料、地质资料、土壤资料、地貌水文资料、林业、畜牧业以及社会、民族情况等。 2 野外调查设备的准备 海拔表、地质罗盘、GPS, 大比尺地形图、望远镜、照相机、测绳、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纸,方格绘图纸、土壤剖面的简易用品等等。 3. 调查记录的准备 (1)野外植被(森林、灌丛、草地等等)调查的样地(样方)记录。

目的在于对所调查的群落生境和群落特点有一个总的记录。 (2)法瑞学派的野外样地记录对于样地中的乔木层、乔木亚层、灌木层、草木层、藤木和附生等均通用。既通用于各类森林群落,也通用于灌丛和草地以及水生植物群落等。 (3)英美学派森林群落野外样方调查因为英美学派对森林的不同层次有不同调查项目和不同的样方面积,故可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不同的表格。 选样原则 1. 一般原则 (1)一般了解,重点深入,并设点对照。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动态着眼,静态着手;全面着眼,典型着手。 (3)三个一致性:外貌结构一致性,种类成分一致性,生境特点一致性。 (4)6个特征要接近: ①种类成分要接近 ②结构形态要接近; ③外貌季相要接近; ④生态特征要接近; ⑤群落环境要接近

森林生态学系统实习报告

森林生态系统实习报告 一、实习名称:森林生态系统标准地和生物量调查 二、实习目的:标准地选取与测定; 生物量调查及其方法和相关知识 三、实习时间:2010年9月 四、实习地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五、实习步骤: 1、标准地调查 标准地选取:了解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制定调查计划。 标准地的形状以便于测量和计算面积为原则,一般为方形或矩形。为充分 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精度,标准地不能跨越林分、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离林缘至少20米,还要有足够的林木株数,一般在近熟、成熟和过熟的林分中应至少有200株以上,中龄林250株以上,幼龄林300株以上。实际工 作中,预先选定一块400平方米的小样方,查数株数,据以推算标准地所需面积。然后测量标准地边界,闭合差不超过1:200。标准地的四角要埋设界桩,标明样 地编号与测量时间。界外的树干要逐一刮去一块树皮或打上彩色记号,以使整个样地的边界明确。永久性标准地应在航片或外业调查用图上标明位置。

调查最基本的测树调查是每木检尺,即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高直径,按径阶分组登记。所谓径阶是每木检尺时进行直径分组的组中值。组距的 大小依林分平均直径大小的不同而定。在永久性标准地上每木检尺的树木直径 采用单株实测值进行登记,不按径阶分组作记录,并对每株树木进行编号,以 便再次调查(复查)时作比较。林分平均直径的计算方法是,用每木检尺求算 的断面积总和除以株数得出平均单株断面积,再反查圆面积表所对应的直径, 或取每木检尺胸径平方平均数的方根。求算林分平均高或径阶平均高,一般可 沿标准地对角线随机选取15~25株树,实测每株树的树高和胸径,根据树高和胸径实测值,在方格坐标纸上用手描法绘出树高-胸径曲线,再根据每木调查计算出的平均直径和各径阶中值,在树高曲线上查出所求结果。这些平均测树指 标是选定标准木的依据。在必要时要用伐倒标准木或树木解析木,进行林分蓄积、材种、生长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标准地调查还包括地形、地势、活地被 物的种类和生长分布状况以及土壤、幼树更新和林分卫生状况等的调查记载等。 1.2样方法 测绳、皮尺、钢卷尺、2米秆两根 外业调查方法 a.用测绳或皮尺在群落中设置20*20m样地,每间隔5米拉直线等距设置16个样方,调查每个样方内乔木、灌木;在每个5*5m样方的四个顶点设置四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2、城市生态位——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 3、城市辐射逆温——城市在晴朗平静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气层冷却强烈, 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从地面开始向上气温递增,称为城市辐射逆温 4、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居民以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统一体,属人工生态系统. 5、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6、环境——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 常称其为客体) 7、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8、拮抗作用——指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9、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10、城市灾害——指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各种灾害 11、生态城市——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 12、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 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13、城市植被——指城市范围内全部植被,包括一切自然生长的和人工栽培的各种植被类型 14、地震前兆——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 15、可持续发展——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16、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7、伦敦型烟雾——指燃煤所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碳与自然雾混合在一起积聚而形成的烟雾, 最早发生在伦敦而得名。 18、洛杉矶型烟雾——指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具有 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

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实习人:地理科学学院规划班,方姣 实习时间:2011年11月11日 实习地点:北碚区人民政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天我们在吕瑜良老师的领导下到北碚区人民政府进行了实习。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次实习我们主要以步行的方式从二号门出发到六号门再沿途到区政府进行实习考察。一路上吕老师边走边给我们大家讲解路边的植物名称、种属、功能、价值等。由于老师我们此次实习的队伍比较庞大,老师恰好没带扩音器,所以老师讲的东西,听得断断续续。但这些都是客观的原因,为了尽量的听到老师讲的知识点,所以必须围着老师的身边转。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觉得西南大学的绿化很不错。在从二号门到六号门的一小段路上我就看到了差不多二十种不同的植物。首先是西南大学的校树——樟树,一片樟树林,再加上我们的共青团花园,再加几张石凳子石桌子,让人觉得好像是在深林公园一般。由于实习的当天天气是早晨,天空中太阳公公也很早就出来了,所以心情也很好。沿途的花台里除了一些茶花外,还有很多三叶草、麦草。在招待所对面还有一些梧桐、棕树等树木。走到三十三教学楼外,花台中还种植了很多合欢树,它的叶子有很多小羽片组成,听说它的叶子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但到了夜幕来临时,那无数的小羽片便会成

对成对的折合关闭,就像被手碰的含羞草的叶子,全部合拢起来。当走到六号门时回头看一下西大,发现西大仿佛是一座坐落于花园中的大学,顿时觉得自己原来是这么幸运。 我们整个队伍走出西南大学经过高速公路向区政府进军。这一路上我记住了好几种植物的名字,如蝴蝶花、日本珊瑚、女贞、榕树、斑竹等。时间过得挺快的,在吕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就到了区政府的外面。印入眼帘的是一座金黄色的建筑——北碚区人民政府大楼。这座大楼的外观运用了西方的欧式风格,看着很现代化。但是整栋建筑的地理位置布局却很传统。建筑的背面靠着雄伟的缙云山,在风水上的意思是有“靠山”;建筑外几十米外是一条人工造的河,河水自西向东,寓意是财路从天上而降。前有河后有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风水宝地,这是我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看到的布局,这不禁让我感到书本知识的局限性。在河与政府大楼的几十米距离之间种了很多植物,如果仔细观察便可以发现,这些植物和周边的物体构成了金木水火土五行。金——我们的建筑物的颜色和金色蝴蝶花的颜色;木——绿色的植物;水——河水;火——红色的蝴蝶花;土——土色的地砖。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政府大楼左右的建筑有一特点,右边的建筑高度高于左边的建筑高度,老师说这样的布局可以用一句话解释:左青龙,用白虎。原来这一小片建筑中却隐含有这么多得文化。站在政府大楼外的桥上看到这样一规划,不得不说是一个完美的规划,巧妙的与周围环境集合在一起,符合我们在城市生态学中讲到的人与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很佩服做这个政府规划的规划者的决策。 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

【实习报告】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XX年6月11日~12日 二、实习地点:x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实习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xxx地区生态环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异条件对天然植被的影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作用。通过实地考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调查的能力,团队分工及其团队协作能力。 实习出行路线:南宁(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经府城、雷江二级公路)――xxx旅游区大门区――xxx旅游区。 四、实习地概况 4.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及历史沿革 广西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西中部偏南的南宁市武鸣、上林、马山和宾阳四县交界处。保护区管理局设在武鸣县两江镇汉安村那江屯南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0′~108°24′,北纬23°24′~23°30′。保护区呈西北至东南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21km,东西宽19km,一般海拔1200m左右,主峰龙头山在山体中部之武鸣与上林两县交界处,海拔1760.4m,相对海拔1563m,是广西中部最高的山峰。保护区总面积16994hm2 ,林地权属全部为国有。 1920xx年7月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成立xxx林场,归属自治区林业厅管辖,委托南宁地区林业局代管。 1920xx年自治区林业厅和南宁地区行署决定停止采伐天然林,林场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森林资源。

1920xx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xxx林场改建为自然保护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xxx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属事业单位,隶属关系不变。 XX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年8月隶属南宁市林业局主管。保护区人员编制218人。 4.2、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区类型 以北回归线上保存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为特色,以保护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频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以自然保护、科研教学、宣传教育为主要管理任务,适度开展多种经营和森林生态旅游。所辖部分区域是广西大学的实习科研基地,为此我们得以在此实习参观。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网络中,具有典型地带性特征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境内保存着多样性山地混合森林和珍贵稀有生物物种资源,是不可多得的地带性生物物种基因库和生态系统平衡观测实验室。是广西中部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是科研、教学、森林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保护的对象有(1)保护北回归线上丰富多样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xxx生境多样性,植物群落也多样性。共有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等多个植被类型。并且保存着近6000公顷的原生植被,以桫椤、黑桫椤为代表的蕨类植物在xxx形成了较大面积的优势群落。(2)保护区域内丰富的物种资源及其基因。(3)保护桂中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 4.2.1、重要保护价值 xxx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或生物地理上具有突击的代表性,森林植被保存之好,植被类型如此之多,实在罕见。其多样性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在国际国内是较为少有的。xxx保护区是1920xx年世界自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2: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2.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形态,其主要功能是生产、工作、休息和生 活。 3.人类既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者。 4.根据人口过渡理论,正处于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为高出生率- 死亡率- 高增长率类型。

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上)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1)

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上)城市生态学实习报 告(1)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邓一婷 引言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 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 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

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2003年4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一、实习概况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

生态学实习报告doc

生态学实习报告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态学实习报告,欢迎阅读! 生态学实习报告1 实习概况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学正是随着全球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寻求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通过一学期的《环境生态学》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环境生态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加我们的实践认识,老师精心组织安排了这次教学实习,我们也最终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 200x-11-3,晴。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早上八点乘坐学校班车,从学校出发经过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青岛xx国家森林公园,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于下午四点多返回学校。这

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受益匪浅。 实习内容 1、xx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xx脉系巍然而深秀,融奇、险、清、幽于一身,有望夫山,石老山,大庵山,釜台筒,大黑涧,扎营山等四十座大小山峰环列周围,小xx群峰迭翠,怪石嶙峋,常年云雾缭绕,瞬息万变,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素有“东崂西珠,双珠嵌云”之说。小xx地处海滨,景物独特,层峦叠嶂,奇峰陡峭,曾被前人列为胶州八景中的第一胜景。 2、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森林在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 (1)森林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完善的物种基因库。多种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森林中蕴藏的丰富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使人类宝贵的财富。 (2)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能承接雨水,减少落地降水量,使地表径流变为地下径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森林的蒸腾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知识分享

题型 名词解释:5*2 填空:20*0.5 选择:10*1(单项);5*2(多项) 简答:5题,分值不等 论述:1题,15分 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填空及部分选择) 监测植物是指利用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症状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并指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该类植物称为监测植物。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滞尘效应园林植物对空气中的颗粒有吸收、阻滞、过滤等作用,使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降,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填空、选择、简答 1、城市用水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水源缺乏、水污染严重 2、壤质土类是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是较好一种土壤结构 3、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和要求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 4、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5、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的优点? (1)植物监测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 (2)反映大气污染类型和各污染物的复合效应. (3)植物监测具有长期、连续监测的特点。 (4)可记录该地区的污染历史和污染造成的累积受害等情况。 6、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 (2)吸收有害气体 (3)滞尘作用 (4)减菌效应 (5)减噪效应 (6)增加负离子效应 (7)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7、减噪效应的原理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噪声遇到重叠的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 8、常见的防风林结构有3种:紧密(不透风)结构。稀疏(疏透)结构。透风(通风)结构 9、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划分: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划分: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和特殊型污染。 10、园林植物大气污染抗性确定方法:污染区调查;定点栽培对比法;人工熏气法 11、简答滞尘效应原理。 ①减少出现和移动; ②通过降低风速,使大颗粒灰尘下降到地面或叶片上;

【实习报告】大学生暑假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范文

大学生暑假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范文 引言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 “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XX年4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一、实习概况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 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报告】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

【关键字】报告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 篇一: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XX年5月22日 实习地点:青岛小珠山 实习目的:通过这次小珠山的实习,观察北方落叶阔叶林,进而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青岛以小珠山为依托打造生态城市的相关问题。 我们于5月22日上午8点从学校出发驱车前往小珠山开展为期一天的实习。小珠山位于灵山卫镇西北部,西越隐珠东北,北跨黄岛区辛安西南,属崂山山系,整个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长约13公里,宽约8公里,总面积约为104平方公里,境内有名称且海拔百米以上的山峰就有40余座,主峰大顶海拔米。小珠山草木葱郁,树木品种单一,稀有树种随处可见,白云寺遗址内的皂角树为明代所植,属北方罕见的树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1 小珠山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小珠山多生长温带阔叶落叶林,大部分为飞机播种造林而形成,属次生林。树木茂密,山地覆盖率可达70%。境内分布有樱桃树、撒刺槐、黑松等落叶乔木树种,形成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ecosystem)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种,其植物群落多为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地区湿润性海洋气候条件下的植被,分布于北纬30°~50°的温带地区[1]。由于冬季落叶,夏季绿叶,所以又称“夏绿林”(summer green forest)。落叶阔叶林分布区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8~14℃,1月平均温度在0℃以下,7月平均温度24~28℃,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mm[2]。落叶阔叶林的乔木树种都具有较宽的叶片,叶上通常无或少茸毛,厚薄适中。芽有包得很紧的鳞片,树干和枝丫也有很厚的树皮,这些都是适应冬季寒冷环境的结构。 落叶阔叶林的结构简单,可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主要由栎属、水青冈属、桦木属、鹅耳枥属、桤木属、杨属等种类组成。每年春季,乔木树种都在树叶未展开前争相开花。林下草本层多数为多年生的短命植物,借春天林内较强的光照,也争先吐蕊,构成了一个绚丽的大花园。它们在这个时期迅速地累积营养物质,迅速地发育。到了夏天,乔木长满了叶子,林冠郁闭,林内光照减弱,短命的草本植物便结束了自己一年一度的生活周期,另一类耐阴性的草本植物便相继出现,与乔木一道进入秋季,随着乔木落叶,草本植物也逐渐干枯。落叶阔叶林中乔木的种子和果实多数有翅,常在秋季成熟,借风力传播。而林下草本植物和灌木,则靠动物传粉并散布果实和种子。林中的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都不发达。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中有脊椎动物200多种,消费者中哺乳动物有鹿、獾、狐、松鼠等,鸟类有野鸡、莺等,还有各种各样的昆虫。 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和暖温带的顶极群落。它在没有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凡排水良好地段的植物群落经各种演替系列,其最后阶段都是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生态系统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有生命类与无生命类,其中有生命类又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即、、。 2、大气水分种类分为、、三类。 3、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4、温室气体主要指、、、其中对增温起着重要的作用,增温的潜力最大。 5、现代环境问题可分为三大类:、、。 6、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7、北方在引种时,可利用处理来促使树木提前休眠,准备御寒,增强越冬能力。通常可促进植物营养生长。 8、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标志,取决于种群的与, 和这两组对立的过程。 9、城市绿地的功能是综合的,具有生态环境效应、和效应。 10、相对湿度受到环境温度的调节:温度增加,相对湿度;温度降低,相对湿度。 11、反馈分为和。可使系统保持稳定,使系统偏离加剧。 12、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13、A、B两种植物生长在一起时,A植物生长受到抑制,B植物不受影响的现象叫作;A植物和B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得到促进,称为。 14、生态学研究对象很广,但生态学家对其中4个组织层次特别感兴趣,即、 、、。 15、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城市绿地净化环境的效应表现在能和、。 16、在热带雨林中,有很多柱状的茎和板状根的常绿木本植物分属不同的科,还有热带荒漠环境中的许多肉质植物,它们的亲缘关系都很远,这些现象说明了不同种类植物对相同环境的现象。 17、景观和景观要素的关系是相对的。景观强调的是,景观要素强调的是。 18、两个和多个群落之间(生态地带)的过渡区域,称为。

城市生态学毕业实习报告格式范文

城市生态学毕业实习报告格式范文 城市生态学毕业实习报告格式范文 一、实习概况 1. 实习目的: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求。 2. 实习路线及内容:20xx年4月5日,早八点,在北大逸夫二楼前集合出发,经图书馆至燕南园,停留实行观察调查;经静园至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至蔚秀园及承泽园,解散实行调查;在海淀公园调查后,经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从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万寿山北坡一路观察,听取老师讲解;约14:30实习结束。 3. 实习达到的目标: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观察,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同实际联系起来,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很多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还有大文章。通过实习,也理解了一些动植物,增加了知识。 二、实习记录 1. 逸夫二楼经图书馆至燕南园途中: 在图书馆前回望,通往东门的那条路,左边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右边是教学楼,仅有的那片可怜的草坪是看不到的。虽还是春天的早上,但还是给人一种热的感觉。也许因为是新建不久的,路两旁几乎没有一棵树。北京春季多风,有时还会夹杂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个小型“沙尘暴”,令这条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头疾走,当然这种情况在出了东门以后也没有得到缓解。缺乏绿色,也使这条路让人感到很暗淡,有些过于严肃。

不能说这条路上完全没有绿色,还有一片草坪。关于它我问了问 周围的同学,有的说没什么感觉,有的说它晚上还不错,还有的说刚 来的时候觉得绿油油的挺好,后来就没注意了。我觉得这和人的心情 相关,刚入学当然觉得什么都好,后来也就没心情注意了,还是“低 头疾走”要紧。晚上其实是草坪里的灯好看。这么说来它存有的意义 似乎不大,不如种些树,因为在地学楼前,我觉得弄成一个小型的实 习场地,大家能够分辨分辨岩石,理解理解植物,比在屋子里印象要 深刻。 老师还提到如何设计这条路以配合图书馆及周围景物的问题。 2.“世外桃源”——燕: 在万泉河边,被眼前景象惊呆,河床中已没有水,只有一层散发 恶臭的淤泥。固化的河道,水的匮乏,使其没有了生机。 经老师讲解,路上那些穿着“铠甲”的树木是皮很名贵的杜仲。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种树种在路边,给树木的养护添加麻烦。是为 了让路人理解新植物吗?树上没有挂牌,而且让人理解到它的珍贵之处,树就更危险了。是它适合种在此处,或是它长成后别有一番景象吗? 到了所谓的绿化隔离带,是将“京西稻田”除掉后的产物,觉得 还没有路边的树多,土倒是很多。老师介绍一种名为灰藜的一年生植物,该种先锋植物,无人管理,也可茁壮成长。 8.颐和园南如意门: 门前就是昆玉河,又称京密引水渠,岸边已被固化。该条河流同 八一湖相连,构成了所谓的京城水系,已经成了人们游北京的一条水 上路线。驶过两条游船,但均没有按照当初开通此路线时所说的,为 保护水体,将窗子封住,不知会给河水带来多少垃圾。 采访中,得知以前的岸边满是树,水里鱼也很多,但为了修路, 树砍了,岸修了,现在鱼不见了,因为来往的车辆很多,又没有树,

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

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介绍 植被调查的准备工作 1 背景资料准备 (1)调查研究之初必须明确目的、要求、对象、围、深度、工作时间、参加的人数,所采用的方法及预期所获的成果; (2)对调查研究地和对象的前人研究工作要尽可能的收集资料,加以熟悉,甚至是一些片段的、不完全的资料也好,有旅行家札记、县志、地区名录等等都可以收集。 (3)对相关学科的资料也要收集,如地区的气象资料、地质资料、土壤资料、地貌水文资料、林业、畜牧业以及社会、民族情况等。 2 野外调查设备的准备 海拔表、地质罗盘、GPS, 大比尺地形图、望远镜、照相机、测绳、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纸,方格绘图纸、土壤剖面的简易用品等等。如果有野外考察汽车、野外充气尼龙帐篷及简易餐具则更好。 3. 调查记录表格的准备 (1)野外植被(森林、灌丛、草地等等)调查的样地(样方)记录总表该总表是根据法瑞学派的方法而设计的,也可用于英美学派。目的在于对所调查的群落生境和群落特点有一个总的记录。总表见表5-1。 (2)法瑞学派的野外样地记录分表只有一个格式的表,对于样地中的乔木层、乔木亚层、灌木层、草木层、藤木和附生等均通用。既通用于各类森林群落,也通用于灌丛和草地以及水生植物群落等。表的格式见表5-2。 (3)英美学派森林群落野外样方调查表(分表)因为英美学派对森林的不同层次有不同调查项目和不同的样方面积,故可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不同的表格,见表5-3、表5-4、表5-5。 选样原则 1. 一般原则 (1)一般了解,重点深入,并设点对照。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动态着眼,静态着手;全面着眼,典型着手。(3)三个一致性:外貌结构一致性,种类成分一致性,生境特点一致性。(4)6个特征要接近: ①种类成分要接近; ②结构形态要接近; ③外貌季相要接近; ④生态特征要接近; ⑤群落环境要接近;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2: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