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技术游离腓骨移植在大节段骨缺损中的应用优秀课件
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ppt课件

皮瓣解剖示意图
皮瓣的优点
• 皮瓣可供切取的面积较大 • 供区相对较隐蔽 • 血管皮支较好 • 供区常可直接缝合,减少植皮 • 皮支较多,变异少,解剖位置恒定 • 可以制成含股前外皮神经的感觉皮瓣 • 可以制成超薄的皮瓣
手术步骤
• 病人取平卧位,在骼前上棘至髌骨外上缘连线中点附近用多普 勒测听肌皮动脉浅出点位置,并标记,再根据缺损部位的需要 设计皮瓣.
• (3)伴行静脉任何一条栓塞均可造成同侧部分皮缘 回流障碍,影响伤口愈合。故必须保证二条静脉 吻合通畅。
有关问题及处理措施
• (4)切取面积大时,三条肌皮动脉全部解剖入皮瓣 内是保障皮瓣血供的重要措施。皮瓣蒂部带少部 分肌肉,可保护血管以免受损伤。术中静脉滴注 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吻合血管前常规用1%普 鲁卡因肝素钠及2%利多卡因依次灌洗皮瓣,是解 除血管痉挛、创造最佳吻合条件的重要手段
股前外侧皮瓣的 临床应用
皮瓣发展的背景
• 1983年徐传达教授提出旋股外侧动脉的 肌皮穿支为轴心血管的游离皮瓣。
• 1984年罗力生教授首次将股前外皮瓣应 用于临床。
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
• 解剖: • 旋股外侧动脉自股深动脉或股动脉发出后
分出升支、横支、降支。旋股外侧动脉降 支在股直肌与股外侧肌之间向外下走行。 • 体表定位:由骼前上棘至髌骨外上缘连线 中点与腹股沟中点连线,在这连线的下2/3 段即为降支的体表投影。
• (5)皮瓣切取过程中,注意将股神经皮支保留,与 受区神经残端吻合,以恢复感觉。
有关问题及处理措施
• (6)保持皮瓣蒂部松紧适度,避免过紧、扭曲或受 压,减少吻合血管张力,以确保手术成功,特大 面积皮瓣应放置引流。
• (7)若在解剖时损伤了降支或肌皮穿支,则可采用 皮瓣延迟法,即原位吻合,两周后再行皮瓣移植。
皮瓣 骨运输术治疗小腿大面积皮肤及大段骨缺损大面积皮肤及大段骨缺损ppt课件

二、目前多采用组合组织移植修复
组合移植 游离皮瓣 带血管的腓骨
不足:
腓骨在直径、承重负荷、长度等诸多 方面还远不能满足下肢在负重行走要求 切取后影响供区踝关节的稳定性 移植后易发生应力骨折和假关节形成
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
骨运输
皮瓣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
骨运输术修复骨缺损
骨运输原理:骨痂牵拉
骨缺损约23cm,延期应用重建外固定支架进行骨 运输修复大段骨缺损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三、再生骨完全可满足下肢负重行走要求 四、利用重建单边外固定架进行骨运输, 在骨运输的同时可以进行踝、膝关节的功能锻 炼,防止关节僵硬、粘连
缺点:
治疗时间长
骨愈合及骨再生的坚实化时间是骨运输时 间的3~4倍
典型病例
左小腿13cm× 25cm皮肤软组织缺损,一 期以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受区无可供吻合血管, 以健侧胫后血管为受区血管
骨膜成骨、软骨内成骨两种 形式形成新骨
骨痂牵拉区组织学观察
延长结束后组织学观察
手术操作程序
清创
一期皮瓣修复+骨运输
放置、固定重建外固定架 截骨 皮瓣移植受区、吻合血管
术后2周
骨运输
一期修复软组织缺损,延期应用 重建外固定支架进行骨运输
骨痂牵拉速度
1、1mm/天 2、4~6次完成
肢体复杂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学习班)

手术方法
49
创面的关闭
避免张力缝合 防止血肿形成 包扎时保持部分皮瓣裸露
手术方法
50
术后处理
全身情况准确判断和处理 分别、严密观察血运 及时、妥善处理危象
51
临床应用
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52
临床应用
53
临床应用
54
股动静脉
静脉移植 右肩胛下血管 右旋肩胛血管
左胸背血管
血运重建方式
55
临床应用
背阔肌肌皮瓣与游离腓骨移植
33
移植骨骼的命运
讨论
桥式交叉吻合血管
背阔肌肌皮瓣与游离腓骨移植
6M
9M
34
移植骨骼的命运
讨论
桥式交叉吻合血管
背阔肌肌皮瓣与游离腓骨移植
术后15年
35
游离组织 组合移植术
36
研究背景
37
研究背景
38
研究背景 受区用一组血管 供血只能移植一个游 离组织。
39
问题的提出
研究背景
7
游离组织移植术的前提
在肢体受区,必须有合适的血管用于 和移植组织的血管蒂吻合,以重新建立血 液循环,才能进行相应组织的游离移植, 达到修复肢体组织缺损和再造肢体缺失部 分的治疗目的。
8
问题的提出
9
随意皮瓣的启示
10
游离皮瓣与轴性血供
狗下腹部皮瓣不同时间切断血管蒂后的存活情况
组别 断蒂时间 皮瓣数 皮瓣存活面积(%) 平均(%)
临床应用
术后3M
62
小腿特大面积皮肤缺损
临床应用
? 桥式交叉吻合血管
63
小腿特大面积皮肤缺损
临床应用
骨外科胫腓骨骨折PPT课件

斜位X线片
辅助诊断,有助于发现某 些特殊类型的骨折。
应力位X线片
用于判断骨折稳定性,指 导治疗决策。
CT检查
三维重建CT
提供更详细的骨折信息,如骨块数量 、大小、移位程度等。
CT血管造影
评估血管损伤情况,指导手术治疗。
多平面重建CT
从不同角度观察骨折,有助于制定手 术方案。
MRI检查
软组织分辨率高
运动能力提高
进行运动能力训练,如跑步、跳跃等,以提高患者的运动水平。
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康复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康复指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 对生活和工作的挑战。
06
CATALOGUE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胫腓骨骨折的基本知识
向患者解释骨折的原因、类型、治疗 方法和预后,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 。
临床表现
患者受伤后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 擦感等。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X线片可 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对于复杂或疑似病例, 可进行CT或MRI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02
CATALOGUE
影像学检查与评估
X线检查
正侧位X线片
首选检查方法,可明确骨 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 。
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和形态,可分为横 形、斜形、螺旋形、粉碎性、青 枝骨折等类型。
发病原因及机制
01
02
03
直接暴力
如重物砸伤、撞击伤等, 导致骨折部位直接受力而 发生骨折。
间接暴力
如扭伤、高处坠落等,通 过传导、杠杆或旋转作用 导致骨折。
肌肉收缩
手术讲解模板:血管化游离腓骨骨肌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手术资料:血管化游离腓骨骨肌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注意事项:
2.腓骨的上部3/4仅为肌肉的起点,对下 肢的负重与稳定影响不大,均可供移植用。 故切取腓骨的长度,上段可包括腓骨小头, 但腓骨下端的远侧1/4必须保存(至少保 留8cm的长度),以保持踝关节的稳定性。
手术资料:血管化游离腓骨骨肌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手术资料:血管化游离腓骨骨肌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手术步骤:
折成3~4段,颏部以折骨2 处为佳。腓骨瓣的塑形,移植固定,同 “吻合血管的腓骨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 术”的(图10.4.3.6.6.9-7)与(图 10.4.3.6.6.9-8)。③肌肉瓣应用的设计。 按骨瓣的设计,腓骨外侧面朝向口腔内, 而腓骨长肌则起于该面。故在截骨时,可 取离腓骨头
手术资料:血管化游离腓骨骨肌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术后处理: 吻合血管的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 建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手术资料:血管化游离腓骨骨肌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术后处理: 1.术后当日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要 保持呼吸道通畅。
手术资料:血管化游离腓骨骨肌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术后处理:
2.注意观察伤口出血情况,保持伤口引流 通畅。一般情况下,伤口保持引流72h, 特殊情况下,要延长引流管的放置时间, 以将伤口内的渗出物彻底引流出来。
血管化游离腓骨骨肌 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手术资料:血管化游离腓骨骨肌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血管化游离腓骨骨肌瓣移植下颌 骨重建术
科室:骨科 部位:腿
手术资料:血管化游离腓骨骨肌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麻醉: 经鼻腔气管内插管全麻。
手术资料:血管化游离腓骨骨肌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概述:
吻合血管的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 建术用于下颌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下颌 区因肿瘤切除或外伤所致的组织缺损修复, 已开展了吻合血管的肋骨肌皮瓣、肋骨胸 大肌皮瓣、肋骨背阔肌皮瓣、肩胛骨皮瓣 和髂骨肌皮瓣等,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下颌骨肿瘤切除或下颌区火器伤后,除 下颌骨缺损外,还伴有口内、
《显微外科学》课件

断肢再植
将因创伤断裂的肢体在显微镜下精细吻合, 恢复其功能和外观。
神经修复
在显微镜下修复创伤造成的神经断裂,促进 神经再生,恢复肢体功能。
血管移植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移植自体或人造血管, 解决创伤造成的血管缺损问题。
显微外科在肿瘤外科的典型案例
总结词
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实现肿瘤切除和淋巴结 清扫的高精度手术
耳廓再造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将耳廓结构精细 地重建,以达到与正常耳廓相似的外 观和功能。
面部轮廓重塑
通过显微镜下操作,精确地分离和移 植组织,实现面部轮廓的精细重塑。
乳房再造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移植组织或植入 物,为乳腺癌术后患者重建乳房,恢 复自信和自尊。
显微外科在创伤外科的典型案例
总结词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创伤造成的组织缺 损
04
显微外科学的挑战与展 望
显微外科学的挑战
技术难度高
显微外科手术需要高超的显微操作技术 ,对手术医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极高。
术后并发症多
由于手术涉及微小血管和神经,术后 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血管栓塞、
神经损伤等。
手术时间长
由于手术操作精细,显微外科手术通 常需要较长时间,对医生和护士的体 力和耐力都是一种考验。
设备依赖性强
显微外科手术需要精密的显微镜和其 他专业设备,设备和器材的优劣直接 影响手术效果。
显微外科学的展望
技术创新与研发
机器人手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创新 技术和设备应用于显微外科手术,提高手 术效果用将 进一步拓展,能够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 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训练与经验:显微血管吻合技术需要医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和 实践才能掌握。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和精细的操作 技巧,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最新【医学课件】显微外科幻灯片课件

显微镜下的操作
在显微镜下进行分离、吻合、 止血等操作,注意减少创伤和
保护组织。
手术后处理
01
02
03
手术后观察和处理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 体征和患肢血液循环情况 ,及时处理并发症。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需要 ,制定合理的康复锻炼计 划,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出院指导
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日常 指导和生活建议,包括饮 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
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创 新,显微外科手术将更加安全 、高效、微创。
随着医学教育和培训的加强, 将有更多的医生掌握显微外科 技术,提高手术水平和治疗效 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手术过程
在显微镜下进行神经松解、移植 等操作,修复神经缺损
术后恢复
经过术后康复训练,患者手臂功能 逐渐恢复,但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 和康复
案例三:血管移植
患者情况
患者为老年男性,因动脉硬化 导致血管闭塞,需要进行下肢
截肢
手术过程
在显微镜下进行血管移植、重 建血液循环等操作
术后恢复
经过术后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患者顺利康复,但需要长期
显微外科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显微手外科、显微血管外科 、显微器官移植、显微神经外科等领域。
显微外科的发展不仅拓展了手术范围,而且提高了手术质 量和治疗效果,为现代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2
显微外科手术幻灯片
手术前的准备
患者病史和手术指征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明确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控制动
手术难点
01
02
03
操作精度要求高
显微外科手术操作需要高 精度的手术器械和熟练的 操作技巧,对手术医生的 技能要求较高。
胫腓骨骨折优秀PPT课件

胫腓骨骨折优秀PPT 课件目录•胫腓骨骨折概述•胫腓骨骨折类型及特点•影像学检查与评估•治疗方法与手术技巧•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康复锻炼与随访管理01胫腓骨骨折概述Part定义与发病原因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和腓骨同时发生的骨折,是下肢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如重物打击、撞击等。
如扭伤、高处坠落等。
如骨质疏松、骨肿瘤等导致的骨折。
定义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病理性骨折流行病学特点发生率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占比较高,约占下肢骨折的10%-20%。
年龄分布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青壮年和老年人多见。
性别差异男性多于女性,与男性从事高风险活动较多有关。
疼痛骨折部位剧烈疼痛,活动时加重。
肿胀骨折部位明显肿胀,可有皮下淤血。
STEP 01STEP 02STEP 03畸形骨折部位出现异常活动,如骨擦音或骨擦感。
异常活动功能障碍患肢活动受限,不能负重行走。
骨折端移位可使患肢出现畸形。
症状和体征上述临床表现中的一项或多项。
病史明确的外伤史,如扭伤、撞击等。
影像学检查X 线片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可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CT 和MRI 可提供更详细的骨折信息和周围组织损伤情况。
02胫腓骨骨折类型及特点Part1234闭合性骨折皮肤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损伤较轻,软组织破坏少出血少,肿胀不明显疼痛、压痛、叩击痛明显功能障碍,不能正常行走开放性骨折皮肤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出血多,肿胀明显疼痛剧烈,压痛、叩击痛明显损伤严重,软组织破坏多青枝骨折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可有成角畸形。
常发生在儿童,由于儿童骨骼韧性好,不易完全断裂。
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又称T或Y型骨折。
常见于骨质疏松患者或暴力较大的损伤。
裂纹骨折骨折线细小,不易被发现。
常见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压缩性骨折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
常见于骨质疏松患者或高处坠落伤。
横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多发生在骨干部。
骨折线方向与骨干纵轴垂直的横形或斜行骨折,稳定性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