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2-2模块综合测试题-

高中数学选修2-2模块综合测试题-
高中数学选修2-2模块综合测试题-

选修2-2综合测试题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曲线2x y =在(1,1)处的切线方程是( ) A 230x y ++=B 032=--y x C 210x y ++= D.012=--y x

2、定义运算a b

ad bc c d =- ,则符合条件11

42i i z z -=+ 的复

数z 为( )A.3i -B.13i +C.3i +D.13i -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角至多有一个钝角”时,假设正确的是( )

A . 假设至少有一个钝角

B .假设至少有两个钝角

C.假设没有一个钝角 D.假设没有一个钝角或至少有两个钝角

4.观察按下列顺序排列的等式:9011?+=,91211?+=,

92321?+=,93431?+=,

…,猜想第*()n n ∈N 个等式应为( ) A.9(1)109n n n ++=+B.9(1)109n n n -+=-

C.9(1)101n n n +-=-

D.9(1)(1)1010n n n -+-=- 5、曲线3πcos 02y x x ??= ???≤≤

与x 轴以及直线3π2x =所围图形的面积为( )A.4 B.2 C.52 D.3

6、平面几何中,有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任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为定值

a ,类比上述命题,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任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

之和为( 7、若'0()3f x =-,则000()(3)lim h f x h f x h h →+--=( )

A .3-

B . 12-

C .9-

D .6-

8、复数z=534+i

,则z 是( ) A .25 B .5 C .1 D .7

9、一个机器人每一秒钟前进一步或后退一步,程序设计师设计的程序是让机器人以先前进3步,然后再后退2步的规律移动.如果将机器人放在数轴的原点,面向正的方向在数轴上移动(1步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令()P n 表示第n 秒时机器人所在位置的坐标,且记(0)0P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3)3P =B.(5)1P =C.(2007)(2006)P P >D.(2003)(2006)P P <

10、如图是导函数/()y f x =的图象,那么函数()y f x =在下面哪个区间是减函数

A. 13(,)x x

B. 24(,)x x

C.46(,)x x

D.56(,)x x

11、设*211111()()123S n n n n n n n

=+++++∈+++N ,当2n =时,(2)S =( )A.12B.1123+C.111234++D.11112345

+++ 12、如果10N 的力能使弹簧压缩10cm ,为在弹性限度将弹簧从平衡位置拉到离平衡位置6cm 处,则克服弹力所做的功为( )

(A)0.28J (B)0.12J (C)0.26J (D)0.18J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9、=---?dx x x )2)1(1(1

02

20、设1Z = i 4 + i 5+ i 6+…+ i

12 ,2Z = i 4 · i 5·i 6·…· i 12,则Z 1 ,

2Z 关系为

21.已知32

()3f x x x a =++(a 为常数),在[33]-,上有最小值3,那么在[33]-,上()f x 的最大值是 22.函数g (x )=ax 3+2(1-a )x 2

-3ax 在区间? ????-∞,a 3单调递减,则a 的取值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3、(本小题10分) 20()(28)(0)x F x t t dt x =+->?.

(1)求()F x 的单调区间;(2)求函数()F x 在[13],上的最值.

24.(本小题10分)设()y f x =是二次函数,方程()0f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且()22f x x '=+.

(1)求()y f x =的表达式;

(2)若直线(01)x t t =-<<把()y f x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二等分,求t 的值.

25、(本小题10分)某宾馆有50个房间供游客居住,当每个房间定价为每天180元时,房间会全部住满;房间单价增加10元,就会有一个房间空闲,如果游客居住房间,宾馆每间每天需花费20元的各种维护费用。房间定价多少时,宾馆利润最大?

26、(本小题10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n n S na n =-∈N .

(1) 计算1a ,2a ,3a ,4a ;

(2) 猜想n a 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

参考答案:

DABBD,BBCDB,CD

13、14

-π14、1Z =2Z 15、57 16、 91 17、解:设i()z x y x y =+∈R ,.

由OA BC ∥,OC AB =,得OA BC k k =,C B A z z z =-,

即2612y x -?=?+=, OA BC ≠,3x ∴=-,4y =舍去.

5z ∴=-. 18、解:依题意得,

232320011()(28)8833x x F x t t dt t t t x x x ??=+-=+-=+- ???

?,定义域是(0)+∞,.

(1)2

()28F x x x '=+-,

令()0F x '>,得2x >或4x <-,

令()0F x '<,得42x -<<,

由于定义域是(0)+∞,,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2)+∞,,单调递减区间是(02),.

(2)令()0F x '=,得2(4)x x ==-舍,

由于20(1)3F =-,28(2)3

F =-,(3)6F =-, ()F x ∴在[13],上的最大值是(3)6F =-,最小值是28(2)3F =-

19.解:(1)设2

()(0)f x ax bx c a =++≠,

则()2f x ax b '=+.

由已知()22f x x '=+,得1a =,2b =. 2()2f x x x c ∴=++.

又方程2

20x 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440c ∴?=-=,即1c =.

故2()21f x x x =++;

(2)依题意,得0

221(21)(21)t

t x x dx x x dx ---++=++??, 32320

11133t

t x x x x x x ---????∴++=++ ? ?????,

整理,得3226610t t t -+-=,即3

2(1)10t -+=,

1t ∴= 20、解:设每个房间每天的定价为x 元,那么宾馆利润

)(x L =)20)(1018050(---

x x =.680180,13607010

12<<-+-x x x 令,0705

1)('=+-=x x L 解得350=x . 当)350,180(∈x 时,,0)('

>x L 当)680,180(∈x 时0)('

21、证明:要证b a a b

b a

+≥+, 只需证)(b a ab b b a a +≥+ 即证)())((b a ab b a ab b a +≥

+-+ 即证ab ab b a ≥-+ 即证ab b a 2≥+,即0)(2≥-b a 该式显然成立,所以b a a b

b a

+≥+

22、解:(1)依题设可得111212a ==?,211623a ==?,3111234a ==?,4112045

a ==?; (2)猜想:1(1)n a n n =

+. 证明:①当1n =时,猜想显然成立. ②假设*()n k k =∈N 时,猜想成立, 即1(1)

k a k k =+. 那么,当1n k =+时,111(1)k k S k a ++=-+, 即111(1)k k k S a k a +++=-+. 又11k k k S ka k =-=

+, 所以111(1)1

k k k a k a k +++=-++, 从而111(1)(2)(1)[(1)1]k a k k k k +=

=+++++.

即1n k =+时,猜想也成立. 故由①和②,可知猜想成立.

学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模块综合测评修订稿

学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 模块综合测评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模块综合测评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复数z =a +i 的实部与虚部相等,则实数a =( ) A .-1 B .1 C .-2 D .2 【解析】 z =a +i 的虚部为1,故a =1,选B. 【答案】 B 2.已知复数z =1 1+i ,则z ·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解析】 ∵z = 11+i =1-i 2,∴z =12+12 i , ∴z ·i=-12+1 2i. 【答案】 B 3.观察:6+15<211, 5.5+15.5<211,4-2+17+2<211,…,对于任意的正实数a ,b ,使a +b <211成立的一个条件可以是( ) A .a +b =22 B .a +b =21 C .ab =20 D .ab =21 【解析】 由归纳推理可知a +b =21.故选B. 【答案】 B 4.已知函数f (x )的导函数为f ′(x ),且满足f (x )=2xf ′(1)+ln x ,则 f ′(1)=( ) 【】 A .-e B .-1 C .1 D .e

【解析】∵f(x)=2xf′(1)+ln x, ∴f′(x)=2f′(1)+1 x , ∴f′(1)=2f′(1)+1, ∴f′(1)=-1. 【答案】B 5.由①y=2x+5是一次函数;②y=2x+5的图象是一条直线;③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写一个“三段论”形式的正确推理,则作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的分别是( ) A.②①③B.③②① C.①②③D.③①② 【解析】该三段论应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大前提),y=2x+5是一次函数(小前提),y=2x+5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结论). 【答案】D 6.已知函数y=f(x)的导函数y=f′(x)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 ) 图1 A.函数f(x)有1个极大值点,1个极小值点 B.函数f(x)有2个极大值点,2个极小值点 C.函数f(x)有3个极大值点,1个极小值点 D.函数f(x)有1个极大值点,3个极小值点 【解析】根据极值的定义及判断方法,检查f′(x)的零点左右的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x)在这个点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f(x)在这个点处取得极小值;如果左右都是正,或者左右都是负,那么f(x)在这个点处不是极值.由此可见,x2是函数f(x)的极大值点,x3是极小值点,x 1 ,x4不是极值点. 【答案】A 7.曲线y=e x在点(2,e2)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A.9 4 e2B.2e2

高中数学选修4-4模块训练题

高中数学选修4-4模块训练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 x =1+3t , y =2-4t (t 为参数),则直线l 的倾斜角 的余弦值为( ) A .-45 B .-35 C.35 D.4 5 2.椭圆x 29+y 2 4 =1的点到直线x +2y -4=0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 55 B. 5 C.655 D .0 3.在极坐标系中,点A 的极坐标是(1,π),点P 是曲线C :ρ=2sin θ上的动点,则|PA |的最小值是( ) A .0 B. 2 C.2+1 D.2-1 4.直线?? ? x =sin θ+t sin 15°,y =cos θ-t sin 75°(t 为参数,θ是常数)的倾斜角是 ( ) A .105° B .75° C .15° D .165° 5.在极坐标系中,圆ρ=2cos θ的垂直于极轴的两条切线方程分别为( )、 A .θ=0(ρ∈R )和ρcos θ=2 B .θ=π 2(ρ∈R )和ρcos θ= 2 C .θ=π 2 (ρ∈R )和ρcos θ=1 D .θ=0(ρ∈R ) 和ρcos θ=1 6.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 ? x =t +1, y =t -3 (t 为 参数),圆C 的极坐标方程是ρ=4cos θ,则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 )

A.14 B .214 C. 2 D .2 2 7.已知点P 的极坐标为(π,π),过点P 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 A .ρ=π B .ρ=cos θ C .ρ=π cos θ D .ρ= -π cos θ 8.已知直线l :?? ? x =2+t , y =-2-t (t 为参数)与圆C :?? ? x =2cos θ+1, y =2sin θ (0≤θ≤2π),则直线l 的倾斜角及圆心C 的直角坐标分别是( ) A. π4,(-1,0) B.π4,(-1,0) C.3π4,(1,0) D.3π4 ,(-1,0) 9.在极坐标系中,若过点A (3,0)且与极轴垂直的直线交曲线ρ=4cos θ于A ,B 两点,则|AB |=( ) A .2 3 B. 3 C .2 D .1 10.在极坐标系中,由三条直线θ=0,θ=π 3 ,ρcos θ+ρsin θ=1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 A.14 B.3-34 C.2-34 D.13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在极坐标系中,点? ? ???2,π6到直线ρsin θ=2的距离等于________. 12.已知曲线C 1 的参数方程是?? ? x = t ,y = 3t 3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 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是ρ=2.则C 1与 C 2交点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 13.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 x =2+t , y =3+t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 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2θ-4cos θ=0(ρ≥0,0≤θ<2π),则直线l 与曲线C 的公共点的极径ρ=________.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优秀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1全套教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日期: 1.1.1命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复习回顾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2.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3.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高二-人教A版选修4-5模块综合检测(一)

模块综合检测(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不等式|3x -2|>4的解集是( ) A .{x |x >2} B.??????x ?? x <-23 C.??????x ?? x <-23或x >2 D.??????x ?? -234,所以3x -2>4或3x -2<-4,所以x >2或x <-23 . 2.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x -a |+|x +4|≥1的解集是全体实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5,+∞) B .[-5,-3] C .[3,5] D .(-∞,-5]∪[-3,+∞) 解析:选B 在数轴上,结合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知a ≤-5或a ≥-3. 3.若a ,b ,x ,y ∈R ,则????? x +y >a +b ,(x -a )(y -b )>0是????? x >a ,y >b 成立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C 若? ???? x +y >a +b , ① (x -a )(y -b )>0. ② 由②知,x -a 与y -b 同号, 又由式①,得(x -a )+(y -b )>0, ∴x -a >0,y -b >0,即x >a 且y >b .故充分性成立. 若????? x >a ,y >b ,则????? x -a >0,y -b >0.

∴? ???? x +y >a +b ,(x -a )(y -b )>0,故必要性亦成立. 4.关于x 的不等式|5x -6|<6-x 的解集为( ) A.????65,2 B.????0,65 C .(0,2) D.????65,+∞ 解析:选C 原不等式?x -6<5x -6<6-x ?????? 5x -6>x -6, 5x -6<6-x ???? x >0,x <2 ?00,2y >0,所以1=2x +2y ≥22x ·2y =2 2x +y ,故2x +y ≤12,即2x +y ≤14 =2-2,所以x +y ≤-2. 6.已知a ,b ,c ,d ∈R ,且ab >0,-c a <-d b ,则下列各式恒成立的是( ) A .bc ad C.a c >b d D.a c ad . 7.若a >0,使不等式|x -4|+|x -3|<a 在R 上的解集不是空集的a 的取值是( ) A .0<a <1 B .a =1 C .a >1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解析:选C 函数y =|x -4|+|x -3|的最小值为1,所以|x -4|+|x -3|<a 的解集不是空集,需a >1. 8.函数y =2x -3+8-4x 的最大值为( ) A. 3 B.53 C. 5 D. 2 解析:选A 由已知得函数定义域为????32,2,

高中数学选修2-1试题及答案

数学选修模块测试样题 选修2-1 (人教A 版)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要求的. 1.1x >是2x >的( )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已知命题p q ,,若命题“p ?”与命题“p q ∨”都是真命题,则( ) A .p 为真命题,q 为假命题 B .p 为假命题,q 为真命题 C .p ,q 均为真命题 D .p ,q 均为假命题 3. 设M 是椭圆22 194 x y +=上的任意一点,若12,F 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12||||MF MF + 等于( ) A . 2 B . 3 C . 4 D . 6 4.命题0p x x ?∈≥R :,的否定是( ) A .0p x x ??∈

(完整版)高中数学选修2-3模块试题

高二数学选修2-3模块考试试题 (时间:120分钟)河北临城中学 第Ⅰ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60分) 1.n ∈N *,则(20-n )(21-n)……(100-n)等于 ( ) A .80 100n A - B .n n A --20100 C .81 100n A - D .81 20n A - 2.(1-x )2n-1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 A .第n -1项 B .第n 项 C .第n -1项与第n +1项 D .第n 项与第n +1项 3.从6名学生中,选出4人分别从事A 、B 、C 、D 四项不同的工作,若其中甲、乙两人不能从事工作A ,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 ) A .96种 B .180种 C .240种 D .280种 4.在某一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概率为p ,则在n 次试验中A 出现k 次的概率( ) A . 1-k p B. ()k n k p p --1 C. 1-()k p -1 D. ()k n k k n p p C --1 5.从1,2,……,9这九个数中,随机抽取3个不同的数,则这3个数的和为偶数的概率是( ) A .9 5 B .9 4 C .21 11 D .21 10 6.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ξ~()p n B ,,且,200,300==ξξD E 则p 等于( ) A. 3 2 B. 3 1 C. 1 D. 0 7.在独立性检验中,统计量2χ有两个临界值:3.841和6.635.当2 3.841χ>时,有95%的把握说明两个事件有关,当2 6.635χ>时,有99%的把握说明两个事件有关,当2 3.841χ≤时,认为两个事件无关.在一项打鼾与患心脏病的调查中,共调查了2000人,经计算220.87χ=.根据这一数据分析,认为打鼾与患心脏病之间( ) A.有95%的把握认为两者有关 B.约有95%的打鼾者患心脏病 C.有99%的把握认为两者有关 D.约有99%的打鼾者患心脏病 8.某考察团对全国10大城市进行职工人均平均工资x 与居民人均消费y 进行 统计调查, y 与x 具有相关关系,回归方程562.166.0?+=x y (单位:千元),若某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7.675,估计该城市消费额占人均工资收入的百分比为( ) A. 66% B. 72.3% C. 67.3% D. 83% 9.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及三边中点中随机的选择4个,则这4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概率等于( ) 1.15A 2 .15 B 1.5 C D. 13 10.过三棱柱任意两个顶点的直线共15条,其中异面直线有( )对 A.18 B.24 C.30 D.36 11. 5678(1)(1)(1)(1)x x x x -+-+-+-在的展开式中,含3x 的项的系数( ) A.74 B.121 C.-74 D.-121 12.设回归直线方程为?2 1.5y x =-,则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 ) A .y 平均增加1.5个单位 B.y 平均增加2个单位 C .y 平均减少1.5个单位 D.y 平均减少2个单位 二、填空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某校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改实验,设有试验班和对照班.经过两个月 的教学试验,进行了一次检测,试验班与对照班成绩统计如右边的22?列联表所示(单位:人),则其中m = ,n = 14.某班要从4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选派4人参加某项公益活动,如果要求至 少有1名女生,那么不同的选法种数为 .(请用数字作答) 15. 已知某离散型随机变量X 服从的分布列如下图,则随机变量X 的方差()X D 等于 16. 1 )2n x 的展开式中第五项和第六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第四项为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计划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计划 为了做好这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我计划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理论学习: 抓好教育理论特别是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课标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 2、做好各时期的计划: 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以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以及数学教学任务和内容,做好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和安排,并且对各单元的进度情况进行详细计划。 3、备好每堂课 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做好备课工作,对教学情况和各单元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4、做好课堂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内容,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内容语言生动。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批改作业 精批细改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学生的作业缺陷,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订正和掌握情况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

6、做好课外辅导 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使优生尽可能“吃饱”,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习障碍,增强学生信心,尽可能“吃得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尽最大的努力,想出各种有效的办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选修2-2模块综合测试题-(4)

高中数学选修2-2模块综合测试题-(4)

高中数学选修2-2模块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函数2 x y =在区间]2,1[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 (A )2 (B )3 (B ) 4 (D )5 答案:(B ) 2曲线3 x y =在点)1,1(处的切线与x 轴、直线2 =x 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38 (B )37 (C )3 5 (D )34 答案:(A ); 3、已知直线kx y =是x y ln =的切线,则k 的值为 ( ) (A )e 1 (B )e 1- (C )e 2 (D )e 2- 答案:(A ) 4、设ai b bi a ++,,1是一等比数列的连续三项,则 b a ,的值分别为( ) (A )2 1 ,23±=± =b a (B )

2 3,21= -=b a (C )2 1 ,23=± =b a (D ) 2 3 ,21- =-=b a 答案:(C );由??? ????=±=????==-?+=+21 23 2)(2 22b a a ab b b a bi a ai b 5、方程) (04)4(2 R a ai x i x ∈=++++有实根b ,且bi a z +=, 则=z ( ) (A )i 22- (B )i 22+ (C )i 22+- (D )i 22-- 答案:(A );由 ???=-=??? ?=+=++22 0442a b a b b b ,则i z 22-= 6、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c b a ,,,内切圆的半径为r ,则三角形的面积为a s (2 1= r c b )++;四面体的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4 3 2 1 ,,,s s s s ,内 切球的半径为R 。类比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四面体的体积为( ) (A ) R s s s s V )(2 1 4321+++= (B ) R s s s s V )(3 1 4321+++= (C ) R s s s s V )(4 1 4321+++= (D )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8921-14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 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 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 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 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 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 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 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 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

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数学目录及课时安排

人教版高中数学目录及课时规划 类型章节目录副目录子目录打“√”课时总课时 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 数的概念 §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3 36 §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3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补集 § 4 函数及其表示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表示法 映射 § 5 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与最大最小值 奇偶性 第二章基本初等 函数(1) § 1 指数函数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4 指数函数图像及其性质 § 2 对数函数对数与对数运算 换底公式 对数函数图像及其性质 § 3 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 用 § 4 函数与方程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9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5函数的模型及其应 用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 型 函数模型的实用举例 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 体 §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柱、锥、台、球的结构 特征 8 10 36 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2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 图和直观图 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 积与体积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柱体、椎体、台体的表 面积与体积 球的体积与表面积 第二章 点、直线、 平面间的 位置关系 §1 空间点、直线、平 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面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 置关系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 的位置关系 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 关系 § 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 定及其性质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3 直线、平面垂直的 判定及其性质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必修二第二章§3 直线、平面垂直的 判定及其性质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第三章直线与方 程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 率 倾斜角与斜率9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 判定 § 2直线与方程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 距离公式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两点间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第四章圆与方程 § 1圆的方程圆的标准方程9 圆的的一般方程 §2 直线、圆的位置关 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 3 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 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 § 1 算法与程序框图 算法的概念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 逻辑结构 § 2 算法的基本语句 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 条件语句 循环语句 § 3 算法案例算法案例讲解 第二章算法案列 § 1 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16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 2 用样本估计总体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 总体分布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 总体的数字特征 § 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两个变量的线性关系 第三章概率 §1 随机事件的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8 概率的意义 概率的基本性质 § 2 古典概率古典概型 (整数值)随机数的产 生 § 3 几何概型几何概型 均匀随机数的产生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模块综合检测卷含答案解析完整版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模块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解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模块综合检测卷(测试时间:120分钟评价分值: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点的极坐标(π,-2π)化为直角坐标为( ) A.(π,0) B.(π,2π) C.(-π,0)D.(-2π,0) 1.A 2.参数方程(θ为参数,0≤θ<2π)表示( ) A.双曲线的一支,这支过点 B.抛物线的一部分,这部分过点 C.双曲线的一支,这支过点 D.抛物线的一部分,这部分过点 2.B 3.在参数方程(t为参数)所表示的曲线上有B、C两点,它们对应的参数值分别为t1、t2,则线段BC的中点M对应的参数值是( ) A.B. C.D. 3.B 4.设r>0,那么直线x cosθ+y sinθ=r与圆(φ为参数)

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B.相切 C.相离D.视r的大小而定 4.B 5.在极坐标系中与圆ρ=4sinθ相切的一条直线的方程为( ) A.ρcosθ=2B.ρsinθ=2 C.ρ=4sinD.ρ=4sin 5.A 6.若双曲线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则它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1=±(x+2)B.y=±x C.y-1=±2(x+2)D.y=±2x 6.C 7.原点到曲线C:(θ为参数)上各点的最短距离为( ) A.-2 B.+2 C.3+D. 7.A 8.圆ρ=5cosθ-5sinθ的圆心是( ) A.B. C.D. 8.A

最新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最新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今天给大家带来高中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工作计划第一篇】 一、基本状况分析 任教153班与154班两个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女生22人;154班是美术班有男生23人,女生21人,并且有音乐生8人。两个班基础差,学习数学的兴趣都不高。 二、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善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潜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潜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三、教学推荐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资料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资料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务必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资料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1)单元检测 模块综合检测(C)

模块综合检测(C)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方程x =1-4y 2所表示的曲线是( ) A .双曲线的一部分 B .椭圆的一部分 C .圆的一部分 D .直线的一部分 2.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 =-7,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 A .x 2=-28y B .x 2=28y C .y 2=-28x D .y 2=28x 3.双曲线x 2a 2-y 2 b 2=1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那么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2 B. 3 C. 2 D.32 4.用a ,b ,c 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γ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 ∥b ,b ∥c ,则a ∥c ;②若a ⊥b ,b ⊥c ,则a ⊥c ;③若a ∥γ,b ∥γ,则a ∥b ;④若a ⊥γ,b ⊥γ,则a ∥b .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已知a 、b 为不等于0的实数,则a b >1是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6.若抛物线y 2=4x 的焦点是F ,准线是l ,点M (4,m )是抛物线上一点,则经过点F 、M 且与l 相切的圆一共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4个 7.若双曲线x 2a 2-y 2 b 2=1 (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线段F 1F 2被抛物线y 2=2bx 的焦点分成5∶3两段,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3 B. 6 C.233 D.263 8.已知双曲线与椭圆x 29+y 225=1共焦点,它们的离心率之和为245 ,则此双曲线方程是( ) A.x 212-y 24=1 B .-x 212+y 2 4=1 C.x 24-y 212=1 D .-x 24+y 2 12 =1 9.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命题“若x 2<1,则-11或x <-1,则x 2>1”; ②已知p :?x ∈R ,sin x ≤1,q :若a 0”的否定是“?x ∈R ,x 2-x ≤0”; ④“x >2”是“x 2>4”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10.设f (x )=x (ax 2+bx +c ) (a ≠0)在x =1和x =-1处有极值,则下列点中一定在x 轴上的是( )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1-1)单元检测 模块综合检测(A)

模块综合检测(A)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命题“若A ?B ,则A =B ”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2 C .3 D .4 2.已知命题p :若x 2+y 2=0 (x ,y ∈R ),则x ,y 全为0;命题q :若a >b ,则1a <1b .给出下列四个复合命题:①p 且q ;②p 或q ;③綈p ;④綈q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3.以x 24-y 212=-1的焦点为顶点,顶点为焦点的椭圆方程为( ) A.x 216+y 212=1 B.x 212+y 216=1 C.x 216+y 24=1 D.x 24+y 216 =1 4.已知a >0,则x 0满足关于x 的方程ax =b 的充要条件是( ) A .?x ∈R ,12ax 2-bx ≥12ax 20 -bx 0 B .?x ∈R ,12ax 2-bx ≤12ax 20 -bx 0 C .?x ∈R ,12ax 2-bx ≥12ax 20 -bx 0 D .?x ∈R ,12ax 2-bx ≤12ax 20 -bx 0 5.已知椭圆x 2a 2+y 2 b 2=1 (a >b >0),M 为椭圆上一动点,F 1为椭圆的左焦点,则线段MF 1的中点P 的轨迹是( ) A .椭圆 B .圆 C .双曲线的一支 D .线段 6.已知点P 在曲线y =4e x +1 上,α为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的倾斜角,则α的取值范围是( ) A .[0,π4) B .[π4,π2 ) C .(π2,3π4] D .[3π4 ,π) 7.已知a >0,函数f (x )=x 3-ax 在区间[1,+∞)上是单调递增函数,则a 的最大值是( ) A .1 B .3 C .9 D .不存在 8.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如果x 1+x 2=6,那么|AB |等于( ) A .10 B .8 C .6 D .4 9.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经过点(4,-2),则它的离心率为( ) A. 6 B. 5 C.62 D.52

高一数学必修1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必修1教学计划 榆中县职教中心李斌 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问题很多。有些学生解方程、解不等式甚至连分数的加减法都不会。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想在这个基础上把教学搞好,任务很艰巨。所以特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建议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9.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10.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全部知识点精华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A版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 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 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一、配方法 二、换元法 三、待定系数法 四、定义法 五、数学归纳法 六、参数法 七、反证法 八、消去法 九、分析与综合法 十、特殊与一般法 十一、类比与归纳法 十二、观察与实验法 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 一、数形结合思想 二、类讨论思想 三、函数与方程思想 四转化(化归)思想

2018-2019高中数学选修2-1模块检测(解析版)

2018-2019高中数学选修2-1模块检测(解析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命题p :若x 2+y 2=0(x ,y ∈R ),则x ,y 全为0;命题q :若a >b ,则1a <1b .给出下列四个复合命题:①p 且q ;②p 或q ;③綈p ;④綈q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解析 命题p 为真,命题q 为假,故p ∨q 真,綈q 真. 答案 B 2.“α=π6+2k π(k ∈Z )”是“cos 2α=12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当α=π6+2k π(k ∈Z )时,cos 2α=cos(4k π+π3)=cos π3=12 . 反之当cos 2α=12时,有2α=2k π+π3(k ∈Z )?α=k π+π6(k ∈Z ),或2α=2k π-π3 (k ∈Z )?α=k π-π6 (k ∈Z ),故应选A. 答案 A 3.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b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则可能使l ∥α的是 ( ). A .b =(1,0,0),n =(-2,0,0) B .b =(1,3,5),n =(1,0,1) C .b =(0,2,1),n =(-1,0,-1) D .b =(1,-1,3),n =(0,3,1) 解析 若l ∥α,则b·n =0.将各选项代入,知D 正确. 答案 D 4.已知a =(cos α,1,sin α),b =(sin α,1,cos α),则向量a +b 与a -b 的夹角是 ( ). A .90° B .60° C .30° D .0° 解析 ∵|a|=|b|=2,∴(a +b )·(a -b )=a 2-b 2=0.故向量a +b 与a -b 的夹角是90°. 答案 A 5.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如果x 1+x 2=6,那么|AB |等于 ( ).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模块测试题

选修2-1模块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命题“若3=x ,则01892=+-x x ”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2、过点(0,2)与抛物线x y 82=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无数条 3、“0≠k ”是“方程b kx y +=表示直线”的(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如果222=+ky x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0 B 、()2,0 C 、()+∞,1 D 、()1,0 5、已知P 在抛物线x y 42=上,那么点P 到点Q (2,1)的距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 ) A 、)1,4 1(- B 、)1,41( C 、)2,1( D 、)2,1(-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y 轴上,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02=-y x ,则它的离心率为( ) A 、5 B 、2 5 C 、3 D 、2 7、下列结论中,正确的结论为( ) ①“q p ∧”为真是“q p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q p ∧”为假是“q p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q p ∨”为真是“p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④“p ?”为真是“q p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设椭圆1C 的离心率为13 5,焦点在x 轴上且长轴长为26 ,若曲线2C 上的点到椭圆1C 的两个焦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8,则曲线2C 的标准方程为( ) A 、1342222=-y x B 、1542222=-y x C 、14132222=-y x D 、112 1322 22=-y x 9、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的每条边和对角线的长都为1,点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则?等于( ) A 、41 B 、43 C 、 4 3- D 、41- 10、⊿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是)2,1,1(-A ,)2,6,5(-B ,)1,3,1(-C ,则AC 边上的高BD 长为( ) A 、41 B 、4 C 、5 D 、52 11、设P 是双曲线x 2a 2-y 2b 2 =1(a >0 ,b >0)上的点,F 1、F 2是焦点,双曲线的离心率是54 , 且∠F 1PF 2=90°,△F 1PF 2面积是9,则a + b =( ) A 、4 B 、5 C 、6 D 、7 12、如图所示,正方体D C B A ABCD ''''-的棱长为O 到平面D C AB ''的距离是( ) A 、21 B 、42 C 、2 2 D 、2 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命题“01,23≤+-∈?x x R x ”的否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