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制作活动日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制作活动日历

制作活动日历

课题: 制作活动日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有序性。

3、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制作年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调查。

(1)提问: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日历?

(2)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日历:整本、单张、台历、书历。

(3)思考:这些日历都是怎样做的?

(4)设问:你们想自己做一个活动日历吗?

2、制作一个活动日历,需要有哪些步骤?

(1)准备4个小正方体木块(或纸盒)和一个底座。

(2)我们可以用一个木块表示1—12个月,一个木块表示星期几。(3)用另外两个木块表示1—31天。

二、制作活动日历

1、分组合作。

2、教师进行指导。

三、展示与交流

1、各组交流制作方法。

2、引导发现各组制作日历的优点。

反思: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制作活动日历》教学分析

《制作活动日历》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综合运用年、月、日的知识和正方体的特征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探索日历制作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的经验。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制作活动日历”这一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选择了4个小正方体木块作为活动材料,以“如何制作一个活动日历”为目标和载体,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教材提供了组织活动的基本线索和需要讨论的关键问题。 1.明确要完成的任务。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你能用像下面这样的4个小正方体木块(或纸盒)和一个底座制作一个日历吗?” 2.聚焦关键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如何合理分配4个小正方体及充分利用它们的面,是整个实践活动的核心问题。教材通过两幅连续的情境图,呈现了学生通过讨论“关键问题”,逐步明确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为教师组织活动提供抓手。 3.展示作品,分享经验。 (三)教学建议 这节活动课材料准备相对简单,但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教师要通过问题引领,关注学生的全程参与,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目标的拟订——强调联系与综合,但需要依托具体的数学知识。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在总目标上非常强调联系和综合,具体到一节课或一个专题,究竟该“联系”到怎样的范围、“综合”到怎样的程度?这有一个很大的空间。但不管活动涉及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一个班又有四五十个学生,要使活动有效,教学目标还应该是具体和明确的,除了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外,必须找准活动的落脚点,考虑好以什么数学知识为依托,保持其应有的“数学味”。本实践活动依托的是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在讨论时要充分考虑制作活动日历的三要素及这些要素的数据特点,再结合小正方体的特点(6个面),思考解决方案。 2.活动过程的设计——强调实践和体验,但需要有探索空间的“大问题”o

《制作活动日历》三年级数学

《制作活动日历》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与实践 主题:制作活动日历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楚萍/新密市米村镇柿树湾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制作年历。这节活动课是学生掌握了年、月、日知识后的综合应用。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会利用到大量年、月、日的知识,经历从年具体到月再具体到日的过程。体现了年、月、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节实践活动课可以说既是对年、月、日这一单元知识的总结,又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与趣味性。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观家、发现、分析、交流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等,这些都为本次活动的学习得于顺利开展奠定了甚础。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综合运用年、月、日的知识和正方体的特征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探究日历制作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评价任务 任务1:通过收集年历,展示年历,让学生更多、更直观的了解年历的形式、结构检测目标1的达成。 任务2:通过开办年历展示会让学生身处在一个展示交流的氛围中,更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制作出有特色的年历检测目标2的达成。 任务3:通过制作、交流、欣赏、谈收获,让学生带问题离开课堂,继续进行学习与探索检测目标3的达成。 重点:掌报年历的组成要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难点:掌据年历的制作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 划正式版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

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五单元“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

精品-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看日历》范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看日历》范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看日历》优选备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二)情感态度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解决问题: 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数学思考: 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支点,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看日历,认识年、月、日。 教学难点:

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自学引思入情。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出示日历图片,师问:你会看日历吗?你能从日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生日的? 生:我会看日历,还能从日历中找到一些节日。 师:你能从日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生:我的生日是每年的10月20日,我能从日历中找到。 师: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生日的? 生:我是这样找的,先找到月份,再从月份中找到那一天。 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日历上面的知识。(板书课题:看日历) 点评:通过观看各式各样的日历图片和在日历中找自己的生日,使大部分学生都学会了怎样看日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强烈_ (二)、自主探究 师:关于年、月、日,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可以从年历中去发现?观看2013-2016年的年历,把2013-2016年各月份的天数

记录在表格中,今天老师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4年的年历和一张表格,我们就利用这些材料去发现日历中的秘密。 出示自学提示:(全班齐读,指名说一说:接下来我们要做 些什么,怎么做?) 1、独立观察年历,在表格中记录下2013-2016年各月份的 天数。 2、观察填写好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3、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师:都明白了要做些什么了吗?请大家按照提示完成表格的 填写。 点评: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参与了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的过程,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每一个学生都发现了一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互动交流,深思激情 1、全班集体交流 师:孩子们都发现了很多日历中的知识,我们一起全班交流。谁先来展示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生1:我发现了: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份每月31天,有 的月份每月30天。 师:你们的发现和他的一样吗?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计算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计算题专项练习 一、口算。 50+790= 18×6= 862÷2= 60÷4= 800÷4= 360×3= 138+92= 0÷6= 560-90= 6000÷3= 160×4= 3500÷7= 108×7= 80×80= 405÷5= 478+97= 260÷5≈68×12≈43÷6= 55÷6= 二、()里最大能填几? 7×()<46 ()×6<35 8×()<30 54>()×7 三、列竖式计算。 1、258+49 = 2、645-376= 3、405-316= 4、93+618= 5、56×34= 6、650÷7= 7、780÷9= 8、18×7 8= 验算:验算: 四、递等式计算。 856+72÷9 53×21-68 (86-48)×86 364÷(56÷8) 68×42+59 264-38×24 五、计算与换算。

3日=()小时48个月=()年 35天=()星期 4时20分=()分五月份=()天 5年=()月 3平方米=()平方分米3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厘米=()分米 138秒=()分( )秒 300公顷=()平方千米80000平方米=()公顷 1元2分=( )元6厘米=( )米 13平方千米=()公顷 1990是()年,2月有()天。 9分米=( )米 6.02米=( )米( )分米( )厘米 1.6元=1( )6( ) 一、脱式计算。 439+46×7 248÷4×18 67×(96÷6) 25×17-120 (450-175)÷5 268+29×65 315-345÷3 574÷(125-118) 948-13×52 17×36÷3 560-12×24 375÷5×24 二、在里○填上“<”、“>”或“=”。 246÷3○492÷6240÷5○246÷6600÷4○700÷5 0.2○0.020.41○0.14 3.5○3.47 1.2○0.98 1.4○1.36 1.08○0.99 3.58○3.547.01○7.10 三、列式计算。 1、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 2、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3、64的14倍减去522,差是多少? 4、748与116的和是8的多少倍? 5、25乘5除225的商,积是多少? 6、6个752比5172少多少? 7、25与47的和乘98,积是多少?

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计算题专项提升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计算题专项提升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估算。 38×40≈ 99×71≈ 418÷7≈ 449÷9≈ 2. 口算。 720÷90=________ 280÷70=________ 120×7=________ 96÷24=______ 75÷25=________ 78÷3=________ 52÷26=________ 26×30=______ 3. 口算。 1.1-0.6= 0.8-0. 1= 0.7+0.2= 0.2+0.4= 0.1+0.9 = 1-0.7= 0.8+0.2= 3.3-0.3= 9-0.1= 4. 用脱式计算。 62-8×6 45+54÷6 36+27÷3 84-36÷4 14+49÷7 31-5×4 5. 直接写出得数。

6. 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200-40+4 200+40+4 150+5+10 150+5×10 7. 准确口算。 50×0= 80×7= 27÷3= 10×(3+6)= 301×2= 100﹣32= 200×5= 36÷5= 510+250= 412+100= 55+459= 54+9×9= 8. 直接写得数。

430+257= 74÷9= 820﹣460= 33÷7= 300×4= 121×3≈ 1﹣= += 9. 用你喜欢的方式计算。 14+14÷7 (25﹣1)÷3 60+5×5 7×(28﹣20) 7×9﹣35 (80﹣24)÷8 10. 用竖式计算。 532÷5 9×604 5.8+7.9 805-378 846÷6 475×4 41.2-15.6 423+188 11. 口算。 4000÷8= 12×6= 15×40= 350÷5=420÷7= 30×60= 0.2+0.4= 1.9-0.9= 12. 计算下面各题。 13×6×10 5×5×43 80×(6×5) 5×8×32 4×6×50 40×3×8 13. 估一估。(把估算的结果写在括号里) 289+398( ) 105+507( )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计算题部分每天一练(最新整理)

计算题 1 1、口算: 24×50=18×500=210+73―37= 50÷8×4= 360÷60=4800÷600= 6×24×5= 24×4÷12×4= 63÷()+10=17 ()×5-20=100 2、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08×205=※8845÷29= 3、用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567-123-367 248―248÷4 5600÷24÷56 93×48+48×4+48×3 44×(20+5) 4、列式计算: 一个数的 3 倍与56 的差是110,这个数的一半是多少? 20 除 480 的商加上 98 除以 7 的商,和是多少?

计算题 2 一.直接写出得数: 765+135=2884÷28=16×250=12321÷111=23×50=501-120×4=520÷20×5=99×999÷99+1= 20×55÷55×21=88=45÷()×9+7 二.列竖式计算:(※要验算): 380×1500=305×208=※84210÷42= 三.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5402-25×88 34×87-87×24 160×27÷32 855-245-(455-155) 1194-650+350 38×125+75×38 四.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一半比35 的 2 倍少12,求这个数?

计算题 3 一、直接写出得数。16% 205-56= 32÷5×10=82+71= 3232÷32= 195÷13=286+124= 183+53= 40×14= 40×250=291-89= 75×16=3200÷32=()×5-30=30 1=()×30÷3000 二、竖式计算。(带* 要验算) 6005×240405×506 21210÷105* 71645÷89 三、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4560-(650+560)14000÷125×8 173×605÷173÷605 1250÷(1000÷8) 四、列式计算: 1.甲数是160,甲数比乙数的3 倍还多10,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看日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看日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67页__69页《看日历》。 设计说明: 1 看日历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与时、分、秒相比,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知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发兴趣。教学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用生活中的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从课题的引入到课后的练习,以及课中关于年、月、日等知识的补充,都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学习数学的意义,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注重观察,引导发现,培养能力。教学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年历卡及相关统计表,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年、月、日及大月、小月等知识,在发现中掌握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又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中获取新知,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让学生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更加系统地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中。 教材分析: 《看日历》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过《认识钟表》和《认识时分秒》、《体验时间的长短》的基础上安排的。这节课之后安排学习《认识平年和闰年》和《认识24时记时法》。与时、分、秒相比,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所以教科书为学生设计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的学习过程,从回顾入手展开学习活动,通过填表、整理、思考,发现规律,让有关年、月、日之间的知识,更加系统地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计算1

一、计算64×59= 35×12= 359÷3= 426÷4= 46×58= 326×5= 76×15=915÷3= 46×22= 482÷8= 486÷2= 560÷4= 603÷7= 370÷7= 607÷5= 726÷6=23×37= 254÷5= 423÷3= 525÷3= 87×19= 362÷6= 839÷9= 602÷7= 51×16= 63×43= 15×82= 48×61= 78×22= 367÷4= 79×97= 39×42= 416÷4= 795÷5= 28×32= 168÷8= 823÷8= 42×53= 54×25= 370÷5= 640÷7= 19×64= 470÷9= 522÷6= 19×64= 570÷8= 462÷3= 470÷9= 522÷6= 810÷9= 780÷4= 624÷6= 312÷7= 660÷5= 807÷9= 321×12= 156-97= 192÷4= 25×43= 125×23= 106×51= 66×65= 79×29= 18×250= 48×34=

二、计算55×18= 43×36= 52×49= 82×16= 75×26= 62×71= 34×54= 45×93= 38×46= 865÷5= 984÷8= 437÷3= 4137÷9= 31×81= 5.5-4.7= 6.6+2.6= 0.3+0.6= 1.5+0.9= 97×22= 57×21= 1-0.5= 5.3+2.7= 42×795= 6.4-2.8= 3.2-1.5= 8+2.18= 2.7+2.3= 10.8-2.8= 7.2-3.2= 14.6+16.7= 10.7-2.8= 4.8+7.7= 27×16= 175÷5= 5-1.8= 39×66= 460÷8= 1-0.3= 12.45+3.6= 9.4+6.4= 17×51= 43×22= 845÷7= 916÷4= 15.15-8.8= 3664÷6= 236÷4= 18×34= 19×25= 27×32= 23×31= 114×25= 59×27= 816÷4= 45×12= 33×12= 142×23= 43×36= 420÷8= 32×69= 32×37= 25×43= 45×12= 302×24= 793÷8=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制作年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制作年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应用年、月、日的知识,体验数的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讨论交流意识和互相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制作年历的方法 2、在制作过程中,从年具体到月再具体到日。 教学用具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书历等。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年历?(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书历等),小朋友们真有教学眼光,谁能把自己的年历拿上来展示一下?有目的让四名学生上台展示,并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收集的年历有什么优点?你欣赏其中的什么?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自学教材第56页—57页内容并完成以下问题。) 1、制作年历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制作年历首先要确定什么?然后确定什么?最后用颜色区别出什么? 3、制作年历还要知道什么?(每月的重大节日是星期几?) (二)学生自学(对照自学提纲自学,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口答:1、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大月,各有几天?哪几个月是小月,各有几天?平年、闰年二月各有几天?一星期有几天? 2、制作年历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哪四个部分?制作年历首先要确定什么?然后确定什么?最后用颜色区别什么?制作年历还要知道什么?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学习,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解法。) (二)师生互探 1、想制作明年的年历,但不知明年的1月1日是星期几? 2、不知道明年二月份是几天? 3、不知道其他重大的节日各是星期几? 四、达标训练(1——3题必做,4题选做) 1、想一想,填一填。 (1)一年有()个月,其中大月有()个,每月有()天,小月有()个,每月有()天。闰年全年有()天,合()个星期零()天。平年二月有()天,闰年二月有()天。 (2)元旦是()月()日,这个月有()个星期零()天。 2、判断。 (1)小刚的生日正好是在2月30日。() (2)1900年、1996年、2008年和2009年都是闰年。() (3)制作年历第一步是先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3、把2004年9月份的日期填完整并标出教师节这一天。 2004年9月

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1.一个坏的水龙头每分钟要流掉65克水,照这样计算,半小时要流掉()克水。A.1800 B.1950 C.2100 2.两个数相乘(0除外),如果一个乘数乘10,要使积不变,另一个乘数应()。A.乘10 B.除以10 C.不变 3.两个数(非0)相乘,如果将这两个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积()A.扩大到原来的20倍B.扩大到原来的10倍C.扩大到原来的100倍4.甲数和乙数都是两位数,且甲数×37=乙数×38,那么甲数()乙数。 A.大于B.小于C.等于 5.根据34×2=68,可以知道下面()的积是6800 A.34×20 B.3400×2 C.340×2 6.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00,其中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除以6,积是()。A.300 B.600 C.100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7.一个物品箱重49千克,18个这样的箱子大约重(______)千克。如果这些箱子放进乘载质量是1吨的电梯里,(______)超载。(不会或会) 8.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______)。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0×(________)=600 (________)× 40=2400 50×(________)=350 90×(________)=2700 (________)× 80=1600 60×(________)=300 10.单位换算。 5千克=(______)克8000克=(______)千克 6000千克=(______)吨1吨300千克=(______)千克 11.有一种作文本,3本摞起来的高约14毫米,有15本这样的作文本,摞起来的高约(______)毫米。 三、判断题 1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五位数或四位数。(______) 13.在3□×29≈1200中,□里最大可以填9。(________) 14.在估算88×41时,可以把88看作90,把41看作40。(______)

《制作活动日历》课题研究展示材料(修改)

《制作活动日历》课题研究展示材料 襄阳市长虹北路学校刘长伟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是十一月十日,星期二,很高兴参加这次的研讨活动。我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制作活动日历》,《制作活动日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年、月、日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正方体的特征,利用4个正方体块制作出一个活动日历。此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此节活动课,要学生能用数表示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最多有31日和一周有7天,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对于用数字0~9,怎样表示出1~31日,则需学生在观察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有利于学生养成数据分析观念;而利用数学知识开动脑筋,制作出一个从来没有想过、没有见过的活动日历,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环节:一、谈话复习、激趣导入。二、明确活动目标。三、合作探究与动手操作,此环节主要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月”的设计;【活动二】“周”的设计;【活动三】“日”的设计。 四、展示与交流。五、总结与拓展。 在这节课里,学生主要经历了观察、推理与验证的活动过程。一开课,我让学生观察自己收集的日历,看看能获得哪些信息,在复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后,我话锋一转,刘老师的日历跟大家的不一样,是活动的,是可以玩的,谁想玩?(请看教学视频)老师的活动日历新颖漂亮,吸引着学生在玩中仔细观察,激发了学习热情,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活动日历的模型。 制作活动日历,学生面临着两个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一个是分别用几个小正方体块来表示“月”“日”和“周”?即给4个小正方体块儿分分工;另一个问题是每个方块儿的6个面上分别写什么?怎么写?即给每个面儿也分分工。 第一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都能合理地设计出,用一个正方体块表示“月”,再用一个正方体块儿表示“周”,“日”的数据最多,所以用两个方块儿来表示。而第二个问题,则需要通过三个活动由浅入深逐级解决。【活动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应用题

1.果园里栽了125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少20棵。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 3.印刷厂装订一批日记本,前三天共装订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装订420本。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 4.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1个小时能输入多少汉字? 5.3袋面粉共重75千克,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6.钢铁厂炼750千克钢需要用5吨水。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用55吨水,可以炼钢多少千克? 7.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19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8.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4厘米,已知长是宽的3倍,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9.学校买15盒彩色粉笔,每盒50枝,用去10盒。还剩多少枝没有用? 10.海天机械厂第一,二,三车间各生产了6箱零件,每箱120个,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

11.一台织布机一小时织布21米,5小时4台同样的织布机共织布多少米? 12.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每小时行60千米,3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因车上一人生病,剩下的路程要2小时行完。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13.刘师傅23天共加工4255个零件,王师傅平均每天比刘师傅多加工18个。王师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14.工厂要加工360个零件,小王5天可做完,用这样的速度,做8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15.明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20页,5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16.老师买来6枝钢笔,钢笔的价钱是圆珠笔的3倍,一枝圆珠笔的价钱是2元。老师买钢笔用了多少元? 17.农机厂一车间分3个组加工3420个零件,每组12个工人。平均每个工人加工多少个零件? 18.工厂租用10辆汽车运480吨货,每辆汽车都运了12次。平均每辆车每次运货多少吨? 19.啄木鸟5天能吃645只害虫,青蛙8天能吃608只害虫。啄木鸟每天比青蛙多吃害虫多少只? 20.一堆煤160吨,4辆卡车3次运96吨。照这样计算,4辆卡车几次才能运完这堆煤?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制作活动日历教案

《制作活动日历》 这是一次实践活动课,有3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第1 层次,明确实践活动的任务。第2层次,在正方体木块上表示出月、日和星期几。第3个层次,作品展示。特别是第2层次的活动,要求学生尝试如何借助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表示出一年的12月、一个月的28 ~31天、一周的周一~周日。这些表示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创造性提出了挑战。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的自主化探索将得到个性化的展示。 1、进一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2、培养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的有序性。 3、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借助制作年历活动,进一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探索用4个小正方体分别表示出一年的12个月、一月的28~31天、一周的周一~周日。 教学课件 四个小正方体和底座。 【谈话导入】 1、师:提问: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日历? 2、学生交流,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日历:整本、单张、台历、书历。 3、师:这些日历都要表示出哪些方面的内容?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一年的12个月、每月的天数28~31天、每周的周一~

周日。 5、师:你们想自己做一个活动日历吗?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试着制作活动日历。 【探索交流】 1、(出示制作要求)师:谁能说一说我们要利用什么来制作一个活动日历?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准备4个小正方体木块(或纸盒)和一个底座。 3、师:制作一个活动日历要表示出哪些方面的内容?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用一个木块表示1—12个月,一个木块表示星期几,用另外两个木块表示1—31天。 5、学生分组尝试探索,合作交流想法。 6、各组交流制作方法,教师引导发现各组制作日历的优点。特别要引导学生明确如何借助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表示12个月、一周的七天以及如何用两个正方体表示出一个月的天数。 【全课总结】 1、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要点,总结全课。 略。

三年级下册《制作活动日历》教案(两套)

三年级下册《制作活动日历》教案(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P90页制作活动日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综合运用年、月、日的知识和正方体的特征解决问题,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探索日历制作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从而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体会到事情解决所遵循的一般规律。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4、对“尝试——调整”的策略有着丰富的感知和积淀。 【教学重点】: 会用四个小正方体木块和一个底座制作一个日历。 【教学难点】: 将正方体的特征与月、日、星期所展示出的数据进行对接,依据资源与数据特点设计相应的呈现方式。 【教具准备】: 四个正方体木块,0——9外加1、2共12个数字 【学具准备】: 每3人一组,每组一个学具袋(有4个小正方体木块和一支水性笔) 【教学过程】: 一、依托生活,充分感知,提取要素 (一)从生活入手对比感知 师:在学习年月日中我们一直在和它打交道,课件出示(月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些地方出现了它的身影,课件出示(电子日历)。比较观察这两种日历,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吗?

生:都能清楚的告诉我们年月日的一些信息;不同的是电子日历还能特别清晰的、一目了然的告诉大家年月日的信息。 师:第一种台历必须至少知道其中的一种信息才能相应的知道其他的信息,而另一种即使我今天什么信息都不知道看到后都能马上知道所有的信息即:月份、日期和星期几。 板书设计:推导寻找 一目了然 (二)提取要素,为操作做好准备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个日历(板书),但是今天我们要用的材料是它(出示正方体)。你对它有了解吗? 生:它有六个面、每个面大小相等 师:今天我们就用小正方体来做一个立体的,能活动的日历。要求:做完后要让看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几月、几日、星期几。(板书:月、日、星期) 二、依托设想,聚焦问题,确定方向 (一)初步设想,解读要素 1.师:如果就让你用这样的制作一个月历,满足我们刚才提出的要求:即便这个人在看之前什么信息也不知道,在他看到你所做的月历后也要一眼能看出月份、日期、星期几这几条信息。 请你先设想一下表示月份需要几块这样的小正方体呢?表示星期呢?表示日期又需要几块这样的小正方体呢? 2、学生说出设想的结果: 【监控】①月份12个——2块 12÷6=2块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练习题 一、填空。 1、一年有( )个季度, 9月在第( )季度,这个季度共有( )天。 2、有30天的月份是( ) 3、夏令营从7月24日开始到8月4日结束,一共有( )天。 4、我是( )年( )月( )日出生的,那一年是( )年。 5、暑假小明在奶奶家连住两个月,正好62天,这两个月是( )月和( )月。 6、通常每( )年里有一个闰年,1884年、1989年、1994年、2000年、2004年中,( )是平年,( )是闰年。 7、小红生日是第二季度最后一天。她的生日是( )月( )日。 8、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有( )个星期零( )天。 二、连一连。 闰年的二月份 28天是31天的月份六月 平年的二月份29天教师节 10月1日 平年2005年国庆节 9月10日 闰年2004年是30天的月份十月份 三、用竖式计算。 780÷3 513÷5 904÷5 872÷4 四、解决问题。

1、服装厂从4月28日到5月2日,一共加工了370件服装。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件服装? 2、一个修路队要修一条路,平均每天修9千米,今年3月1日开始,3月底完工,这条路有多少千米? 3、订一份《小学数学报》每月9元,订一份《电视节目报》每个季度15元。(1)订阅一份《小学数学报》全年的要多少钱? (2)订一份《电视节目报》全年的要多少钱? 4、白云小学的同学去春游, 2辆大客车能够坐96人。他们学校有550人,租11辆大客车,够坐吗? 【篇二】 一、填一填(1题每空0.5分,共6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1、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我们看地图时,上面是( ),下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2、图书馆在学校的( )面,图书馆在公园的( )面,学校在小华家的( )面。小华从家向( )面走,到( ),再向( )方向走,能到便民超市。 3、0乘任何数都得( ),0除以( )的数都得( )。 4、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 )几次。 5、计算120÷3=( )时,想:( )。 6、一个数的3倍是300,这个数是( )

小学三年级数学《看日历》优选备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看日历》优选备课教案 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能初步判断平年和闰年。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看日历》优选备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看日历》优选备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二)情感态度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解决问题: 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数学思考: 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支点,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看日历,认识年、月、日。 教学难点:

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自学引思入情。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出示日历图片,师问:你会看日历吗?你能从日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生日的? 生:我会看日历,还能从日历中找到一些节日。 师:你能从日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生:我的生日是每年的10月20日,我能从日历中找到。 师: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生日的? 生:我是这样找的,先找到月份,再从月份中找到那一天。 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日历上面的知识。(板书课题:看日历) 点评:通过观看各式各样的日历图片和在日历中找自己的生日,使大部分学生都学会了怎样看日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强烈*。 (二)、自主探究 师:关于年、月、日,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可以从年历中去发现?观看2013-2016年的年历,把2013-2016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今天老师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4年的年历和一张表格,我们就利用这些材料去发现日历中的秘密。 出示自学提示:(全班齐读,指名说一说:接下来我们要做些什么,怎么做?) 1、独立观察年历,在表格中记录下2013-2016年各月份的天数。 2、观察填写好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计算能力比赛

南化三小三年级下学期计算能力检测2006.4 一、口算(20%) 24÷2 = 3600+200= 0÷9 = 800÷5÷2= 30×60=630÷3 = 350÷7= 300×2÷6= 4200-600= 60×50= 90×0= 900÷3÷3= 46+37= 390÷3 = 600÷3÷2= 25+5-25+5= 3 2 2 5 2 3 5 1-——+——-——+— 10 5 5 7 7 8 8 二、竖式(*要验算)(27%) *59×25= *365÷5= 963÷6= 838÷4= 45×36= 70×52= 54×80= 503÷8= 59×11= 三、填方框(12%) ÷×-+ 350→→→→ ×÷+ 40 →→→→ ×÷÷×15 24 →→→→ 四、连一连。(12分) 31×53 得数比2000大,比3000小 56×42 得数比1800大,比3000小 93×28 得数比2400大,比3600小

84×35 得数比1500大,比2400小 五、填上合适的符号(14%) 25×16 ○420 56○360÷6 64-0○0×64 24×5 ○324÷3 99÷3 ○65÷5 510÷8 ○265÷7 18×19+18 ○18×20 六、文字题(16%) 1、35个24的和是多少? 2、432与468的和是6的多少倍? 3、25与18的积是9的多少倍? 七、附加题。(10分) 在下列算式中适当的地方填上+、-、×、÷、(),使算式成立。 5 5 5 =30 6 6 6 =30 3 3 3 3 =9 2 2 2 2 2 =5 9 9 9 9 9 =16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看日历》反思

听高晓欧老师《看日历》汇报课反思 九江小学鄢学彬高晓欧老师在这节课设计比较丰富,语言简练、有亲和力。把话筒交给学生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具有层次性,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经历会看日历、认识星期、能从日历中找到指定日期的过程。教学时,充分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练一练,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①开门见山,直接引入。同时放手让学生自由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 ②组织学生学习在日历上查找某月某日是星期几的方法,通过找节日巩固通过日历找星期几的知识,了解我国的法定节日 ③学习推算周年年份的方法。了解国家成立的知识,播放建国成立视频,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④通过实践活动,对年、月、日、星期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知识的扩展延伸以再现生活的形式展开,把学生从数学课堂带到广阔的生活空间,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在课外“学数学,做数学”的兴趣。 做的特别好是: (1)一是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引出课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又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二是培养学生收集有用信息的能力并结合情境,进行简单推理。最后以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之间思维碰撞解决难点。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请谈一谈。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3)高老师设计了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自己上讲台翻日历,自己找常见的节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星期的循环和日期的连续性。不足之处: 高老师在教学时,板书不够详细,农历知识渗透太少,如果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爸爸妈妈提前给孩子传递一些农历知识,在课前体验“公历与农历的联系区别,课上的速度快多了,可多做一些练习,学生也很高兴。 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高老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学习需要及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了适当调整,以制作“本班的特色年历”为主线,营造了丰富的、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充分的体现了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趣味的”这一基本理念。这节课在教学时,她还特别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研究机会,“看年历”、“找节日”、“猜生日”等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 2013年12月27日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计算题部分每天一练

1、口算: 24×50=18×500=210+73―37= 50÷8×4= 360÷60=4800÷600= 6×24×5= 24×4÷12×4= 63÷()+10=17 ()×5-20=100 2、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08×205=※8845÷29= 3、用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567-123-367 248―248÷4 5600÷24÷56 93×48+48×4+48×3 44×(20+5) 4、列式计算: 一个数的3倍与56的差是110,这个数的一半是多少? 20除480的商加上98除以7的商,和是多少?

一.直接写出得数: 765+135=2884÷28=16×250=12321÷111=23×50=501-120×4=520÷20×5=99×999÷99+1= 20×55÷55×21=88=45÷()×9+7 二.列竖式计算:(※要验算): 380×1500=305×208=※84210÷42= 三.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5402-25×88 34×87-87×24 160×27÷32 855-245-(455-155) 1194-650+350 38×125+75×38 四.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一半比35的2倍少12,求这个数?

一、直接写出得数。16% 205-56= 32÷5×10= 82+71= 3232÷32= 195÷13= 286+124= 183+53= 40×14= 40×250= 291-89= 75×16= 3200÷32= ()×5-30=30 1=()×30÷3000 二、竖式计算。(带* 要验算) 6005×240 405×506 21210÷105 * 71645÷89 三、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4560-(650+560)14000÷125×8 173×605÷173÷605 1250÷(1000÷8) 四、列式计算: 1. 甲数是160,甲数比乙数的3倍还多10,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