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完整版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共识课件

完整版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共识课件
1 • 子女 2 • 男性同胞 3 • 父亲 4 • 非遗传性母亲抗原(NIMA)不合的同胞 5 • 非遗传性父亲抗原(NIPA)不合的同胞 6 • 母亲及其他旁系亲属
MUD HLA配型及供者选择原则
• HLA10/10或9/10
1
• 8/10相合同时满足A,B,
2 DRB1中5/6相合
脐血HLA配型及供者选择原则
CR1高危
适应症及移植时机
新诊断的儿童和青年CML患者,全相合同胞供者时; Sokal评分髙危而EBMT风险积分≤2,且有HLA相合供者;
伊马替尼治疗失败; T315I突变
二代TKI治疗反应欠佳、失败或不耐受; AP及BC
CML
适应症及移植时机
IPSS评分中危Ⅱ及髙危 I严重中性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或输血
青少年患者如果采用了儿童化疗方案,移植 指征参考儿童部分
CR2及挽救性移植
CR1高危患者
CR2期患者的移植:很早期复发及早期复发 ALL患者
CR3
适应症及移植时机
33d未达到血液学CR 达到CR但12周时MRD≥10-3 伴有MLL基因重排阳性,年龄<6个月或起病时WBC>300x109/L
伴有Ph染色体阳性的患者,尤其对泼尼松早期反应不好或MRD未达到4周和12周均为阴性标 准
HLA配型及供者选择原则
适应症及移植时机
AML
APL 非APL
诱导失败
复发治疗后,P ML/RARa仍阳性 低危患者基于MRD检测的移植策
略 中高危
两个以上疗程达CR MDS转化,治疗相关 CR2及以上,未缓解
适应症及移植时机
ALL
〉14岁 ≤14岁
均推荐,尤其诱导缓解后8周MRD未转阴或具 有预后不良临床特征的患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PPT课件

造血干细胞移植PPT课件
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
.
1
目录
1 造血干细胞的来源、定义&分类 2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适应症 3 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流程 4 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的护理
2
Auto-PBSCT特点
• 采集过程安全方便 • 可重复采集 • 采集物被肿瘤污染几率低(相对骨髓移植) • 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快(相对异体移植) • 患者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痛苦小
11
血液系统非恶性肿瘤
• 再障 • 地中海贫血 • 范可尼贫血 • 镰状细胞性贫血 • 骨髓纤维化 • 重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 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
12
免疫系统疾病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 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
13
移植前患者的准备
• 身体准备 • 心理准备 • 环境准备
14
心理准备
• 移植病人大多对治疗方法及过程缺 乏了解,长期的化疗造成极大的痛 苦,对移植既报希望又有焦虑、恐 惧。
6
(一)心理准备 6
(二)用品准备 6
(三)饮食介绍 7
(四)病员准备 9
四.探视规则
10
五.安全介绍
11
六.化疗介绍
12
20
供者准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 需组织配型,包括ABO血型、人 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监测、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等, 以选择匹配供者。
21
干细胞的采集与冻存
• 护士主动与病人及家属交谈,向其 讲清如何配合;说明全环境保护必 要性,帮助病人更好配合治疗。
15
身体准备
• 全身体检、实验室检查及各重要脏 器功能正常与否,消除局部感染灶 或潜在感染病灶,如结核、龋齿、 肛周脓肿,无异常方可入室治疗。

造血干细胞和移植(1)资料

造血干细胞和移植(1)资料

这类细胞只能 向一种类型或 密切相关的两 种类型的细胞 分化,肝干细 胞、肠上皮干 细胞等属于此 类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骨髓中存在两类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和 骨髓间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由胚胎干细 胞发育而来。它是所有血细胞最原始的起 源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 向分化能力,在造血组织中很少,形态难 以辨认的类似小淋巴细胞样的一群异质性 的细胞群体。
造血干细胞具有两个重要特征
1.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也称自 我维持。正常造血干细胞只进行 不对称有丝分裂,一个干细胞进 行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只有 一个分化为早期造血祖细胞;而 另一个子细胞则保持干细胞的全 部特性不变,这种不对称性分裂 使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始终维持在 一定水平,因此造血干细胞是机 体赖以维持高度正常造血的主要 原因。
造血干细胞
王广强 2015-3-22
几个基本概念
器官。
人体造血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胸腺、淋 巴结、肝脏和脾脏等。
造血: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称 为造血。
人体造血过程:分为胚胎期造血及出生后 造血。
造血干细胞( Hemopoietic Stem cell , HSC)的干,译自英文“ stem ”,意为 “树”、“干”和“起源”。类似于一棵 树干可以长出树杈、树叶,并开花和结果 等。
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的不同
异基因骨髓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2.多向分化能力, 在体内多种调控 因子作用征,造 血干细胞可分化 形成红细胞、粒 细胞、单核细胞、 血小板和淋巴细 胞等多种细胞的 祖细胞。
近年来研究表明:CD34是与造血干细胞 和祖细胞密切相关的一个阶段特异性抗原, 是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分离纯化的主要标 志。

造血干细胞移植进及其护理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造血干细胞移植进及其护理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造血干细胞移植进及其护理理论考核一.单选题1、洁净层流移植的病房的环境要求()[单选题]*A、无菌、22-24℃VB、无尘20-25℃C、无菌、无尘22--26℃D、无菌、无尘22--28℃2、洁净层流移植病房的空气培养时间()[单选题]*A、一个月一次。

B、一个月两次C、2个月一次D、3个月一次3、干细胞移植病人输注血制品的要点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放射、去白处理B、血库拿回核对后直接输注VC、必要时使用滤器D、配血、输注时严格核对血型4、病房、洁净层流移植工作人员入室准备错误的是()[单选题]*A、修剪指趾甲B、更换消毒衣裤D.IV级,溃疡融合成片,有坏死,不能进食,24.皮肤GVHDIV度表现时,应用哪些方法进行皮肤破溃部位的护理?()[多选题]*A.每日给予0.5%碘伏消毒皮肤剥脱区域3遍后,持续敷盖0.5%碘伏油纱VB.皮肤破溃伴有渗液时,遵医嘱用灭菌注射用水清洁伤口,银离子无菌敷料持续覆盖出现水疱时,医嘱使用0.5%碘伏消毒3遍,取注射器更换1ml针头,抽吸疱液后再次消毒,保持水疱壁完整,C.当白细胞计数<1.0X109/L时,涂抹消毒食用橄榄油D.当白细胞计数”.0xl09/L时,涂抹维生素E乳膏三、简答题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途径常见于?[填空题]*医务人员操作时,手部污染皮肤消毒不彻底接口断开注入药物时未消毒更换贴膜时,污染注射部位2 .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有?[填空题]*肥胖者恶液质消瘦患者老年人大小便失禁发热患者。

C、漱口、清洁鼻腔D、感冒流涕者多戴一层口罩V5、移植病人入住及活动空间为()[单选题]*A、百级、不可自行出入VB、百级、可自由出入C、千级、不可自行出入D、千级、可自由出入6、干细胞移植移植危险期(移植极期)最重要的是()的护理[单选题]*A、生活B、感染、出血VC、胃肠道D、药物外渗7.自体血保存的液态氮的温度是多少。

C()[单选题]*A.37B.38-41VC.45D.36-378.中性粒细胞植活标准是连续3天中性粒细胞超过()[单选题]*A9/LVA9/LA9/LD.2xlO A9/L9.血小板植活标准是连续()天PLT>20xl09/L并脱离PLT输注[单选题]*A.5B.6C.7VD.1010.Bu/Cy+ATG预处理方案中Bu指的是明的药物?()[单选题]*A.白舒非。

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

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

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
造血干细胞是人体内用于生成血细胞的基本细胞。

对于一些血液疾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而这些患者往往需要依靠志愿者捐献的造血干细胞。

以下是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
1. 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方式
目前,有两种造血干细胞捐献方式:一种是骨髓捐献,即从骨髓中提取造血干细胞;另一种是外周血干细胞捐献,即通过采集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进行捐献。

2. 造血干细胞捐献对身体的影响
造血干细胞捐献对身体的影响不大,且会在几周内恢复。

对于骨髓捐献者,可能会有一些短期疼痛和不适感;对于外周血干细胞捐献者,可能会有一些短期的轻微不适和疲劳感。

3. 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条件
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人需要符合一些条件:年龄在18-45岁之间;身体健康;没有慢性疾病;没有感染性疾病;没有接受过器官移植或血液透析。

4. 希望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人应该怎么做
有意愿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人,可以通过向相关机构或组织注册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注册后,如果有需要,相关机构会与捐献者联系并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检测。

5. 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
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帮助那些需要治疗的患者,给他们带来新的生命。

同时,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过程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过程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过程引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治疗许多血液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

本文将详细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过程,包括供者筛选、采集造血干细胞、预处理、移植和后续护理等环节。

通过了解这一过程,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治疗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一、供者筛选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首先需要确定供者。

供者可以是患者自身(自体移植)或其他合适的供者(异体移植)。

对于自体移植,供者筛选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供者的造血干细胞质量和数量充足。

对于异体移植,供者筛选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供者与受者的HLA配型相匹配,以减少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二、采集造血干细胞对于自体移植,采集造血干细胞通常采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法。

这种方法通过给供者注射促进造血干细胞增加的药物,然后通过血液分离机采集含有造血干细胞的外周血。

对于异体移植,采集造血干细胞通常采用骨髓采集法或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法。

骨髓采集法需要在手术室内进行,通过穿刺骨髓进行采集。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法与自体移植相似,但需要使用药物来提高造血干细胞的数量。

三、预处理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受者需要接受预处理。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通过化疗、放疗或其他方法清除患者体内的恶性细胞,为新的造血干细胞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预处理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但这些副作用可以通过适当的药物和支持治疗进行缓解。

四、移植在完成预处理后,将采集到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移植给受者。

这一过程类似于输血,但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复杂的操作。

移植后,造血干细胞将进入受者的骨髓,开始生长和分化为各种血细胞,恢复患者的造血功能。

五、后续护理在移植后,受者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后续护理。

这包括抗感染治疗、输血支持、营养支持等。

此外,还需要监测受者的造血功能恢复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支持治疗。

在这个阶段,受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报告任何异常。

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许多患者恢复造血功能并战胜恶性肿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精品医学课件

造血干细胞移植-精品医学课件

重点提示
造血干细胞定义 造血干细胞的特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分类 造血干细胞来源 ABO血型不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主侧不
合、次侧不合、主次侧不合 ABO主侧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输血时血
型的选择原则是输入的红细胞应和供者、受者 血浆相合;输入的血小板、血浆应与供者、受 者红细胞相合
多自体HSCT
多减低剂量预处 理方案的异基因 HSCT
越来越多的儿童 无关供者移植的 首选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特点
❖ 供受者之间HLA配型要求严格,HLA相合者 ABO血型不一定相合;
❖ 移植患者因接受放/化疗预处理,在造血和免 疫系统重建前,需要输注血液成分和制品进行 支持治疗;
❖ 输入血液制品须经γ射线辐照,灭活其中淋巴 细胞的活性,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TA-GVHD)。
O
潜在的问题
受者体内存在针对供者红细 胞抗原的抗-A,使来源于供 者干细胞中的红细胞溶血
ABO次侧不合 O
A
供者体内存在针对受者红细
胞抗原的抗-A,因而供者骨
髓中或移植后产生的抗-A导
致受者红细胞溶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输血
原则:尽量减少溶血的发生和不必要的血型抗 体(凝集素)输入
➢ 应用成分输血 ➢ 应用辐照血液制品 ➢ 应用巨细胞病毒血清阴性的血液制品
造血干细胞疾病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镰形细胞贫血、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免疫缺陷疾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急性放射病 对化疗敏感的实体瘤
HSCT分类
按照干细胞来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按照干细胞采集部位: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精品PPT课件

造血干细胞移植精品PPT课件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的机理
超大剂量化疗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S)
思考题
你对HSCT如何看? HSCT治病机制? HSCT的功能如何?
适应症
分类
移植步骤
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技术
一、造血干细胞采集 目前用于移植的造血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外
周血和脐带血。 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细胞其采集方式不同。
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与采集
1、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 正常状态下,外周血中的干/祖细胞含量较低,占单个核
细胞的0.01%~0.1%,相当于骨髓的1%~10%。 在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恢复早期,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有大
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是各种白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始祖,担 负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具有三个重要特征:①高度自我更新或自 我复制的能力;②多向分化潜能;③绝大 多数可长期维持在非增殖状态,这些特征 随着干细胞的分化逐渐减弱和消逝。
造血干细胞的特征和识别
CD34+ 、CD33-、Lin-、HLA―DR-代表造血干细胞,其中HLA―DR与细胞 的增殖有关,而干细胞常处在非增殖状态,因此干细胞应不表达 HLA―DR。
CD34+ 、Lin-、Sca-1+ 、C―Kit+ 细胞属多能造血干细胞。
AC133是一个新的造血干细胞标记,AC133特地在造血干细胞和早期祖细 胞上表达,
骨髓的采集
2、骨髓采集的准备 (1)术前体检,了解自体或异体供者的身体状况,进行 术前评估,确无禁忌方可采髓。 (2)自体循环备血,移植时所采集的骨髓是骨髓液与血 液的混合液。采髓过程中根据采髓量的多少会有明显的失 血。因此必须进行采髓前自体循环采血备血,以备采髓时 回输补充血容量。 方法:每周采自身血1~2次,每次200~400ml,贮存于4℃ 。为保证贮存血液保存时间不超过1周,在后面的采血时 可将先采的血液回输,再采回输血量加200~400ml。一般 备自身血800~1000ml即可。采血前及采血过程中给患者补 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适应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迄今仍然是一种高风险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用于恶性血液疾病的治疗,也试用于非恶性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如重症难治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实体瘤等。 (1)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2) 血液系统非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重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3) 其它实体瘤:乳腺癌、卵巢癌、睾丸癌、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等。 (4)免疫系统疾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移植存在致命性合并症,因而非血液系统疾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还未被广泛接受。 分类

(1) 按照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不同分为:骨髓移植、脐血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2)按照供体与受体的关系分为:自体骨髓移植/脐血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异体骨髓移植/脐血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异体移植又称异基因移植,当供者是同卵双生供者时,又称同基因移植。 (3)根据供者与受者HLA配型相合程度,异体骨髓移植/脐血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HLA全相合移植、不全相合移植、单倍体相合移植。 (4)根据供者与受者的血缘关系分为:血缘相关移植、非血缘移植即骨髓库来源供者。 (5)根据移植前的预处理方案强度可分为: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减低预处理剂量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一般根据患者的疾病种类、疾病状态及预后、HLA配型结果及供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来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绝大多数为配型相同的同胞间、半相合父母与子女间、不全相合同胞间的移植,而随着全世界及我国骨髓库的增加,非血缘供者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不同移植类型各自优劣不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优点在于不受供者的限制,移植后不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严重并发症较少,费用较低,缺点是复发率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疾病,植入的供者细胞有持久的抗肿瘤作用,复发率低,但严重并发症多,费用相对较高。 HLA配型与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成败的关键之一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问题,如果骨髓供者与患者(受者)的HLA不相合,便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排异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HLA遗传方式是从父母各得到“一串基因”,目前实验室常规进行检测的为A、B、C、DRB1等基因。父亲或母的两串HLA基因可随机分配给每一个子女。所以从理论上讲,父母和子女之间均为HLA半相合或单倍体相合,而子女之间1/4为全相合,1/2之间为半相合,1/4之间为不相合。目前HLA配型在同胞之间HLA全相合为首选。但由于防治排异反应的药物和方法的不断完善,亲属之间HLA不全相合移植GVHD发生率和全相合移植已无明显差异,亲属之间不完全相合(半相合)也可以选择。在无关人群之间,HLA相合的比例很低,通常数千分子一到数万分子一,需要建立供者HLA资料库,在大量的供者中去寻找。目前中华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已有140万人的HLA资料可供查询,对于亲属之间不能找到合适供者的患者约有60%以上可找到合适的供者而进行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之间HLA配型相合程度要求很高,需要全相合或几乎全相合的供者才能移植,否则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排异反应而致生存质量严重下降或死亡。对于脐血移植,由于新生儿免疫发育的不成熟,脐血移植HLA配型相合要求较低,一般4/6相合即可移植,但需要细胞数较多的脐血或双份脐血同时移植。[2] 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准备

移植前患者的准备 患者进入移植仓前,要进行全面查体,以了解患者疾病缓解状态、重要器官功能状态、有无潜在感染灶。患者需要在层流洁净病房住1-1.5月,需准备在洁净室内所用的生活用品,剃掉头发。

移植前供者的准备 供者移植前需做全面查体,以了解重要器官功能有无缺陷、有无感染性疾病。目前多数供者需要采集骨髓加外周血干细胞,因此采髓前2周供者需要自体备血400-800ml。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患者须接受一个疗程的大剂量化疗或联合大剂量的放疗,这种治疗称为预处理(conditioning),这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中心环节之一。预处理的主要目的为:(1)为造血干细胞的植入腾出必要的空间;(2)抑制或摧毁体内免疫系统,以免移植物被排斥;(3)尽可能清除基础疾病,减少复发。根据疾病和所进行的造血干细胞类型不同,所选择的预处理方案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恶性血液病目前常用的预处理方案有:①Cy/TBI(环磷酰胺+全身照射);②Bu/Cy(马利兰+环磷酰胺);③Bu/Flu(马利兰+氟达拉宾)等,尚可在这些基础方案中增加药物或调整用药剂量。在HLA半相合或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方案中通常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方案多选择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选用上述某种预处理方案,但恶性淋巴瘤自体移植常用的预处理方案为CBV(环磷酰胺+卡莫司汀+依托泊苷)或BEAM(卡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美法仑)。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方案多选择大剂量马法兰。 根据预处理强度的不同,可分为清髓性预处理和减低剂量的预处理方案。清髓性方案主要通过联合应用多种化疗药物进行超大剂量的化疗,有时配合以放疗来达到预处理的目的。这种预处理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清除体内的残留病灶以减少基础疾病的复发,但由于毒性作用较大而增加移植相关死亡率。因此对于多数耐受性较好,特别是年轻的恶性疾病患者主张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目前Cy/TBI和Bu/Cy成为临床中最为经典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二者在长期生存率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推荐含有TBI的预处理方案。减低预处理剂量的预处理方案所应用的化疗和放疗剂量都比较小,其主要目的是抑制受者的免疫反应,便于供者的细胞植入,以形成供受者嵌合体,并通过供者淋巴细胞输注逐步变为完全嵌合体,发挥移植物抗肿瘤作用。此种预处理方案的毒性作用较小,受者内脏器功能受损较少,主要适用于疾病进展缓慢、肿瘤负荷相对较小、年龄大或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而不适合常规移植的患者。减低预处理剂量的预处理方案中的化疗药物主要是免疫抑制作用较强药物,如氟达拉滨及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放疗剂量可低至2Gy。由于预处理后残存的肿瘤细胞较多,免疫抑制作用较弱,可能影响供者干细胞的植入,同时增加了移植后基础疾病复发的机会。此外,移植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也可能给这类患者带来更多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问题,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3] 造血干细胞的动员、采集与回输

骨髓采集 1)骨髓采集的方法:供者术前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况。还应加强营养,但不要食油腻食物,以防骨髓血中脂肪过多,造成骨髓血回输困难。采集骨髓血前一天需住院,住院当天晚上进半流食,麻醉师将进行相关检查,告知麻醉期间的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供者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采集骨髓血前12h应禁食、禁水。供者进入手术室,经硬膜外麻醉后采集骨髓血,整个采集骨髓血的过程约需1-2小时。采集点一般为两侧髂后上棘和髂前上棘,采集方法遵循一个部位多方向、多层面的穿刺原则。注射器要预先加入含肝素的RPMI1640细胞培养液,所采集骨髓实际上是血液与骨髓的混合液,又称为“骨髓血”。采集骨髓血后供者回病房应去枕平卧休息6小时,先不要进食喝水。4小时后可喝少量的水。骨髓血采集量以其含的有核细胞数和患者的体重决定,单独异基因骨髓移植所需要的有核细胞数最好达到3×108/kg以上,所采骨髓血液的总量约0.5-1升。由于采集的骨髓里有一些骨髓小颗粒,需要采取过滤并压碎措施,以防骨髓血输注时发生肺栓塞。常用的过滤方法包括针头过滤和不锈钢网过滤。 2)血型不合骨髓的处理:①供者和受者ABO血型主要不合时(即供者有受者不具备的血型抗原),采集的骨髓需应用羟乙基淀粉等方法进行去除红细胞的处理,以免出现急性溶血反应。处理后所得血浆中富含骨髓细胞,而红细胞输回供者。 ②供者和患者ABO血型次要不合时(即供者具有受者不具备的血型抗体),当供者的血型抗体滴度高于1:256时,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溶血。此时最简便的方法是离心弃去部分血浆。 ③供者和受者ABO血型双向不合时,按上述两种方法处理。 3)骨髓输注:上述骨髓血均有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所用输血器中不应有过滤网。异基因骨髓应尽量在采集后6小时内输完,冻存的自体骨髓应在40℃水浴快速解冻后尽快输注。由于骨髓中的脂肪可能引起肺栓塞,所以每袋的最后10ml应留在输液袋内弃去。用肝素抗凝的骨髓输注时要输以相当量的鱼精蛋白,每100单位肝素需1mg鱼精蛋白。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在人体稳态情况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数量很少,不能采集到满足造血干细胞移植所需的足量的造血干细胞。通常在大剂量化疗后血象恢复期或体内应用细胞因子如G-CSF后外周血中可有高比例的造血干细胞,我们称这一过程为“造血干细胞动员”,动员到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通过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可获得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以满足临床移植所需。 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在血液细胞分离室进行。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技术人员一般在供者的肘静脉处进针。静脉血进入一次性使用的密闭分离管中,经血细胞分离机,将需要的造血干细胞收集到贮血袋中,其余的血液成分经另一血管回到供者体内。每次采集过程一般需要4小时左右,医生将根据每次采集的细胞数来决定采集次数。一般采集1-2次。 1)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 g/kg,用5-7天或直至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终了。所得到的细胞加入冷冻保护液后程序降温,于低温保存,回输时方法同骨髓输注。动员的方案主要有:①抗肿瘤化疗药:如大剂量Cy或大剂量阿糖胞苷;②各种重组人造血生长因子如G-CSF、GM-CSF等;③细胞毒药物和造血刺激因子联合应用:这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一般G-CSF或GM-CSF在大剂量化疗结束后24-48小时或白细胞计数降至低谷时开始应用,每日5-10 2)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与回输 g/kg,分两次应用;动员后的第5-7天进行采集,一般采集2-3次,采集单个核细胞应在4-6 x 108/kg,CD34+细胞应在2x106/kg以上。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应尽快回输或-80℃或液氮中保存。供者单用G-CSF动员,每日5-10 植活标准和植活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