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计算机技术交底

网络计算机技术交底
网络计算机技术交底

网络计算机技术交底

一材料及设备准备

1 完成现场库房的准备,制定详细的材料计划。完成前期材料的预订工作。

2 必须按照合同技术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对材料进行进场验收,设备及器材的进场报验工作须通过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未经进场验收合格的材料严禁在工程上安装和使用。

3 电缆、接线端子板等器材应进行电气性能抽样测试。

4 检查系统设备型号、规格及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 检查主要设备的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标识和入网许可证。

二作业条件

1 机房吊顶、墙壁粉刷、地板和隔音层等装饰装修工作完成,门窗锁齐全。

2 有关机柜设备的基础型钢预埋完毕。

3 机房内供电电源及接地端子已施工完毕。

(2)其它要求

通信网络系统中使用的线缆有A、B端要求的须正确识别,在线缆外端应标出类别和序号。通信线缆应现场进行通断、绝缘、环路电阻等各项测试。

3)机柜安装

(1)箱体应安装平整牢固,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落地式机柜与电力、照明线路及设施、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等的最小距离为300mm。(3)落地机柜(组线箱)应安装在混凝土或型钢基础基座上,箱体与基座应用地脚螺栓连接牢固。挂墙式交接箱(组线箱)应与墙面平行,且稳定牢固,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引入机柜(组线箱)钢管应套丝,用锁紧螺母与箱体连接,并采用护口进行保护。丝扣露出锁紧螺母1-2扣。钢管管口缝隙和空孔的上下口及交接箱底板进出电缆缝隙应密封。箱门应开启灵活,油漆完好。

(5)箱体应压接好保护接地线。

三施工准备

材料及设备准备

1 完成现场库房的准备,制定详细的材料计划。完成前期材料的预订工作。

2 所选设备、材料和软件,必须按照合同技术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要求进行进场验收。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签字,并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验收人员签字;未经进场验收合格的设备、材料和软件严禁在工程上使用和安装;通过进场验收的设备和材料应按产品技术要求分类妥善保管。

3 设备和材料进场验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并填写设备材料进场报审表:

1)外观应完好,产品无损伤、无瑕疵,品种、数量、产地符合设计要求;

2) 设备和软件产品质量检查应执行本规范3.2、3.3中相应条款之规定;

3)有序列号设备必须登记设备序列号;

4)网络设备开箱通电自检前,先查看电源是否符合要求,再查看设备状态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应检查设备启动是否正常;

5)依规定程序获得批准使用的新材料和新产品除符合上述相关规定外,尚应提供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的准予使用文件;

6)进口产品还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报关单,其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说明书等资料应为中文文本或附中文译文。

四机具准备

1 应制定机具计划表,并作好进场前的机具安排。

2 安装器具: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套丝机、钢锯组合工具、射钉枪、拉铆枪、手电钻、台钻、高凳等。

3 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万用表、兆欧表、示波器、场强仪等。

4 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光纤熔接机切割工具、玻璃磨光盘、单片打刀、排形打刀等。

五设备安装

1)应先阅读设备手册和设备安装说明书。进口设备应确认设备支持电压。

2)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安装

(1)设备应安装在干燥、干净的电信间或设备间内。

(2)设备应安装在固定托架上或机箱内,固定设备的托架或机箱宜距地面500mm以上;设备安装应整齐、牢靠;信息模块和相关部件应按设计要求安装,空余槽位应安装盲板;设备标签应标明设备名称和网络地址;多个设备宜安装在标准机柜内。

(3)网络设备的电缆线、跳线应连接可靠,沿路由固定,走向清楚明确,线缆上应有标签。(4)安装完毕应通电检查,设备供电应正常,报警指示工作应正常。

3)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装

(1)服务器和工作站接电源后,应逐台设备分别加电自检。

(2)宜先安装系统软件,配置网络参数(域名、IP地址、网络等),后进行系统联机调试。4)配线架安装

(1)配线架位置应与电缆进线位置相对应。

(2)各直列配线架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2mm/m。

(3)接线端子的标志应齐全。

5)各类配线部件安装

(1)各部件应完整,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标志齐全。

(2)固定螺钉应紧固,面板底面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6 线缆端接

1)线缆端接一般要求:

(1)线缆端接前,应检查核对标签编号;

(2)线缆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3)线缆终端安装应符合设计和产品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2)双绞电缆和连接硬件的端接

(1)应使用专用剥线器剥除电缆护套,不得刮伤绝缘层,且每对双绞电缆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5类及以上级别线缆应不大于13mm;

(2)双绞电缆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RJ45)相连,必须按设计要求的顺序正确卡接;

(3)双绞电缆屏蔽层与插接件终端处屏蔽罩必须有可靠接触,线缆屏蔽应与插接件屏蔽罩360o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应小于10mm。

7)光缆芯线端接

(1)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使用连接器应便于光纤跳接;

(2)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3)光纤跳线活动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前应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8)软件安装

1)应先安装操作系统软件再安装应用软件。

2)软件安装前应按设计或合同要求检查与服务器或工作站是否匹配,。

3)软件安装前宜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

9) 机柜、配线架安装检测应符合符合下列要求:

(1)卡入配线架连接模块内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组合规定进行排序;

(2)配线架端接线序只能按T568A或T568B标准之一进行端接,且必须与信息模块线序排列标准相一致,推荐使用T568B。

5) 防雷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金属外壳及器件、线缆屏蔽接地线截面及色标

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连接导体应牢固。

6) 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各条链路进行线缆性能检测,其内容包括电气性能检测和光纤特性检测,系统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仪器测试

10) 连通性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1)根据网络设备连通图,网管工作站应能够和任何一台网络设备通信;

(2)各子网(虚拟专网)内用户之间的通信功能应符合网络配置方案的要求,允许通信的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不允许通信的计算机之间无法通信,并保证网络通信满足设计所规定的通信协议。

(3)局域网内用户与公用网间通信能力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11)应对计算机网络进行路由检测。路由检测方法宜采用相关测试命令进行测试,或使用网络测试仪测试。

六主控项目

1)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必须具有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部门审批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特殊行业有其他规定时,还应遵守行业相关规定。

2) 如与因特网连接,智能建筑网络系统必须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系统。

3) 网络层安全的安全性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1)信息网络应能抵御来自防火墙以外网络攻击,宜采用模拟攻击进行检测;

(2)信息网络与控制网络间应安全隔离,未经授权,从信息网络不能进入控制网络。(3)网上各点防病毒软件应能正确检测出含病毒文件,并执行杀毒操作。

(4)如安装了入侵检测系统,应进行模拟攻击试验,攻击应被入侵检测系统发现并阻断。(5)如安装了内容过滤系统,应尝试访问若干受限网址或访问受限内容,这些尝试应被阻断。

(6)信息网络应能保证终端机根据需求用不同身份访问因特网的不同资源。

4)系统层安全应满足以下要求:

(1)操作系统应选经过实践检验具有一定安全强度的操作系统;

(2)应使用安全性较高的文件系统;

(3)应严格管理操作系统用户帐号,应要求用户必须使用满足安全要求的口令;

(4)服务器只提供客户必须的服务,其他无关服务应关闭,对可能存在漏洞的服务或操作系统,应要求供货厂家更换或升级相应补丁程序予以消除漏洞;

(5)应正确设置并利用审计系统,对非法侵入尝试必须有记录。

5) 应用层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户口令应加密传输,禁止在网络上传输重要的用户账号,要求用户必须使用满足安全要求的口令;

(2)必须在身份认证基础上根据用户及资源对象实施访问控制。用户只能访问获授权资源,不能访问未获授权资源。

(3)对涉及国家秘密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网络工程,应按《涉及国家秘密的计

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要求》BMZ3等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和验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