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结构厚度检验记录表

路面结构厚度检验记录表
路面结构厚度检验记录表

路面结构厚度检验记录表

承包单位:合同段:

施工负责人:质量检查员:现场监理工程师:

路面厚度检验方法.doc

试验三路面厚度测试方法 2007-08-06下午01:29 试验三路面厚度测试方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路面各层施工完成后的厚度检验及工程交工验收检查使用。 二、仪具与材料 本方法根据需要选用下列仪具和材料: 1.、挖坑用镐、铲、凿 ` 子、锤子、小铲、毛刷。 2. 、取样用路面取芯钻机及钻头、冷却水。钻头的标准直径为φ 100mm ,如芯样仅供测量厚度, 不作其他试验时,对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板也可用直径φ 50mm 的钻头,对基层材料有可能损坏试件时,也可用直径φ 150mm 的钻头,但钻孔深度均必须达到层厚。 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卡尺。 4.、补坑材料:与检查层位的材料相同。 5.、补坑用具:夯、热夯、水等。 6.、其它:搪瓷盘、棉纱等。 三、方法与步骤 1.、基层或砂石路面的厚度可用挖坑法测定,沥青面层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应用钻孔 法测定。 2.、用挖坑法测定厚度应按下列步骤执行: (1 )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按公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的方法,随机取样决定挖坑检 查的位置。如为旧路,该点有坑洞等到显着缺陷或接缝时,可在其旁边检测。 (2 )选一块约定 40cm × 40cm 的平坦表面作为试验地点,用毛刷将其清扫干净。 (3 )根据材料坚硬程度,选择镐、铲、凿子等适当的工具,开挖这一层材料,直至层位底 面。在便于开挖的前提下,开挖面积应尽量缩小,坑洞大体呈圆形,边开挖边将材料铲出,置 搪瓷盘中。 (4 )用毛刷将坑底清扫,确认为下一层的顶面。 (5 )将钢板尺平放横跨于坑的两边,用另一把钢尺或卡尺等量具在坑的中部位置垂直伸至 坑底,测量坑底至钢板尺的距离,即为检查层的厚度,以cm 计,准确至cm。 3.、用钻孔样法测定厚度应按下列步骤执行: (1 )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按公路路基路面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钻孔检查的位置。 如为旧路,该点有坑洞等显着缺陷或接缝时,可在其旁边检测。 ( 2)按试验一的方法用路面取芯钻机钻孔,芯样的直径应符合二.1的要求,钻孔深度必须达到层厚。 (3 )仔细取出芯样,清除底面灰土,找出与下层的分界面。 (4 )用钢板尺或卡尺沿圆周对称的十字方向四处量取表面至上下层界面的高度,取其平均 值,即为该层的厚度,准确至。 4.、在施工过程中,当沥青混合料尚未冷却时,可根据需要,随机选择测点,用大改锥插入 量取或挖坑量取沥青层的厚度(必要时用小锤轻轻敲打),但不得使用铁镐等扰动四周的沥 青层。挖坑后清扫坑边,架上钢板尺,用另一钢板尺量取层厚,或用改锥插入坑内量取 深度后用尺读数,即为层厚,以cm 计,准确至0 . 1cm。 5.、按下列步骤用取样层的相同材料填补试坑或钻孔: (1 )适当清理坑中残留物,钻孔时留下的积水应用棉纱吸干。 (2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层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应按相同配比用新拌的材料分层填补并用 小锤压实。水泥混凝土中宜掺加少量快凝早强的外掺剂。 (3 )对无结合料粒料基层,可用挖坑时取出的材料,适当加水拌和后分层补填,并用小锤 压实。

(完整版)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最新版)

工程名称:*********** ■施工自检□平行检验编号:01 施工单位*****建设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结构层次框剪十五层建筑面积(㎡)形象进度一层检测方法■无损法□局部破损法检测仪器FDG-01 结构名称层次轴线部位 目测有 无露筋 实测值 是否平 行检验 梁地下室○J∕○C~○E无26 30 21 29 26 21 30 28 19 29 是梁地下室○K∕○8~○12无33 26 24 26 33 22 21 28 24 24 是梁地下室○15∕○F~○J无21 26 ○3822 28 21 26 24 25 33 是梁地下室○J∕○26~○30无24 26 22 ○3626 22 24 30 24 30 是梁地下室○27∕○C~○E无30 ○3730 ○3624 24 30 2530 22 是板地下室○C~○D∕○1~○3无1814 1818 18 19 11 1811 16 是板地下室○C~○D∕○7~○11无22 13 ○2521 13 1321 14 1311 是板地下室○F~○G∕○15~○18无14 16 14 18 ○251311 13 13 20 是板地下室○D~○E∕○23~○25无14 ○2618 18 15 1313 12 12 13 是板地下室○C~○E∕○31~○34无15 16 11 18 11 18 19 14 11 13 是结论: 实测梁 5 个构件 50 点,合格 46 点,最大偏差值 +13 ; 实测板 5 个构件 50 点,合格 47 点,最大偏差值 +11 ;共 10 个构件 100 点,合格 93 点,合格率为 93 ﹪;处理意见:所抽测构件钢筋保护层抽测结果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需。抽测人: 2010年9月5日 质检员:监理工程师:

全尺寸检验作业指导书

XX 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JT/C-8.2.4J-006 版号:A/0 全尺寸检验作业 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受控状态:分发号: 2006年11月15 日发布2006年11月15日实施

全尺寸检验指导书JT/C-8.2.4J-006 1. 目的 根据顾客的要求和/或本公司控制计划的要求,规定合理的全尺寸检验的频次,使公司所生产产品的全过程,包括从原材料接收、生产、成品入库直到出厂,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本公司的所有产品的全尺寸检验。 3. 职责 3.1 技术科负责制定合理的产品/材料的性能试验和全尺寸检测项目指标。 3.2 检验科负责产品和/或材料的性能试验和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 3.3车间或仓库负责配合全尺寸检验的实施。 4.全尺寸检验的时机 4.1全尺寸检验要求的确定。 4.1.1根据公司产品特性和风险、品种数量的多少、质量的稳定性、顾客的要求等确定全尺寸检验的频次: 1. 根据顾客的要求的频次对所有的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和试验。 2. 根据技术科的要求对于产品和模具在长期停放后做全尺寸检验和 试验。 3.根据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全尺寸检验。 4.1.2当出现内部或外部客户抱怨、监测系统反应质量出现异常波动时,应考虑追加全尺寸检验的频次。 5全尺寸检验的实施 5.1全尺寸检验的資料输入 ?图纸; ?技术规范; ?生产工艺文件,生产过程描述; ?检验技术规范; ?缺陷目录(缺陷评定,例如︰主要和次要缺陷); ?极限样品; ?评定方法要求; 5.2 全尺寸检验的抽样要求 5.2.1全尺寸检验应在最近的生产批中进行,这是为了能够了解最新生产过程的影响。 5.2.2用于全尺寸检验的零件要直接从仓库中或从准备交付给顾客的原包装中抽样,以便能同时对装箱质量、包装清洁与否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进行

第四章 路基路面几何尺寸及路面厚度检测

第四章路基路面几何尺寸及路面厚度检测 1. 拟从K10+000~K11+000的检测路段中选择6个点检测压实度和结构层厚度,试确定测点的位置(随机抽样编号为4,路面宽10M )。 2.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检测基层,砂石路面,沥青面层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 3.简述地质雷达检测公路路面面层厚度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结构的功能。 4.某一级公路稳定粒料基层设计厚度为20cm ,该评定路段的检测值为21,22,19,19,20,21,21,22,19(单位:cm),评定其厚度是否满足要求。(已知厚度代表值容许偏差为-8mm,单指容许偏差为-15mm,966.09 99 .0 t ),并计算合格率。 参考答案 1.拟从K10+000~K11+000的检测路段中选择6个点检测压实度和结构层厚度,试确定测点的位置(随机抽样编号为4,路面宽10M )。 测点编号 A 列 B 列 距起点距离 (m ) 桩号 C 列 距边缘距离 (m ) 距中线距离 (m )

1 2 3 4 5 6 01 05 02 06 03 04 0.326 0.421 0.461 0.487 0.748 0.843 326 421 461 487 748 843 K10+326 K10+421 K10+461 K10+487 K10+748 K10+843 0.037 0.282 0.023 0.539 0.413 0.002 0.37 2.82 0.23 5.39 4.13 0.02 右4.63 左2.18 右4.77 左0.39 右0.87 左4.98 2.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检测基层,砂石路面,沥青面层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 基层和砂石路面的厚度可用挖坑法规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应用钻孔法测定。 3.简述地质雷达检测公路路面面层厚度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结构的功能。 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介质常数,地址雷达向地下发射一定长度的电磁脉冲波,电磁波在地下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常数的界面时,一部分能量产生反射波,一部分能量继续向下传播,地质雷达接收并记录这些反射信息。由于地下介质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造成各种介质具有不同的电导性,电导性的差异影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4.某一级公路稳定粒料基层设计厚度为20cm ,该评定路段的检测值为21,22,19,19,20,21,21,22,19(单位:cm),评定其厚度是否满足要求。(已知厚度代表值容许偏差为-8mm,单指容许偏差为-15mm, 966.09 99 .0=t ),并计算合格率。 解:经计算cm h 44.20=,cm S 165.1= 9=n ,%99=α 查表的 966.09 =a t 厚度代表值为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即: n t s h h L ?-= =20.44-0.966×.165 =19.31㎝ 又 mm h h h d L 2.19=?-> ∴该路段厚度满足要求 又 该路段最小实测厚度为19cm ,单值容许偏差为-15mm 最小实测厚度>20-1.5=18.5cm ∴该路段合格率为100℅

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记录

SG—TO55 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记录 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专业工长施工班组长 施工执行标准及编号 质量验收规范的情况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 量,应符合E.0.1条要求 一层共有梁40根,其中悬挑梁10根,故选定 梁8根,其中悬挑梁4根,进行检测。(共有 板20块,其中悬挑板10块,故选定板5块, 其中悬挑板3块,进行检测)对选定的梁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厚度全部检验,板类构件至少检验6根纵向受 力钢筋。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 点 对选定的梁,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全部 检验(板类构件每块检验6根纵向受力钢筋, 每根钢筋在弯矩最大处测量)可爱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两法 并用,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 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 保护层实测值 梁纵向受力钢筋 设计 给定值 +10,-7 板纵向受力主筋 设计 给定值 +8,-5 共实测点,其中合格点、不合格点,合格点率 % 检测合格判定1.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 度的检验应判合格。 2.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 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两次合格 点率为90%以上时,应判为合格。 3.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表允许 偏差的1.5倍 一层钢筋混凝土梁保护层厚度检验合格点 率92%>90%,未见1.5倍超差点,判定为合 格,一层钢筋混凝土板保护层厚度检验合格点 率92%>90%,判定为合格 施工单位检查 评定结果 经过对一层钢筋混凝土梁检测,判定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合格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专业质量A(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四川省建设厅制

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记录

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记录湘质监统编 施2002-44工程名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医疗区药学楼结构类型:框架七层 注:①本表中强度等级数量及梁类、板类构件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②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取样、留置、养护和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规范10.1节和附录D的规定;③表中与某一强度等级对应的试件强度代表值,上一行填写根据GBJ107确定的数值,下一行填写乘以折算系数后的数值;④表中对每一强度等级填写10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试件的具体组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⑤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取样部位、放置位置、等效养护龄期、实际养护龄期和相应的温度测量等记录和资料应作为本表的附件;⑥表中对每一构件可填写6根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实测值,钢筋的具体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⑦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构件数量、检验方法和验收符合规范10.1节和附录E的规定;⑧钢筋保护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构件数量、检测钢筋数量和位置等记录和资料应作为本表的附件。

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记录湘质监统编 施2002-44工程名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医疗区药学楼结构类型:框架七层 注:①本表中强度等级数量及梁类、板类构件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②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取样、留置、养护和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规范10.1节和附录D的规定;③表中与某一强度等级对应的试件强度代表值,上一行填写根据GBJ107确定的数值,下一行填写乘以折算系数后的数值;④表中对每一强度等级填写10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试件的具体组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⑤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取样部位、放置位置、等效养护龄期、实际养护龄期和相应的温度测量等记录和资料应作为本表的附件;⑥表中对每一构件可填写6根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实测值,钢筋的具体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⑦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构件数量、检验方法和验收符合规范10.1节和附录E的规定;⑧钢筋保护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构件数量、检测钢筋数量和位置等记录和资料应作为本表的附件。

挖坑与钻芯法检测路面厚度作业指导书

T 0912-2008 挖坑及钻芯法检测路面厚度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路面各层施工完成后的厚度检验及工程交工验收 检查使用。 2仪具与材料 本方法根据需要选用下列仪具与材料: (1)挖坑用镐、铲、凿子、小铲、毛刷。 ( 2)取样用路面取芯钻机及钻头、冷却水。钻头的标准直径为 100mm,如芯样仅供测量厚度,不作其他试验时,对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板也可用直径50mm 的钻头,对基层材料有可能损坏试件时,也可用直径150mm 的钻头,但钻孔深度均必须达到层厚。(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卡尺。 (4)补坑材料:与检查层位的材料相同。 (5)补坑用具:夯、热夯、水等。 (6)其它:搪瓷盘、棉纱等。 3方法与步骤 3.1基层或砂石路面的厚度可用挖坑法测定,沥青面层及水泥混凝 土路面板的厚度应用钻孔法测定。 3.2挖坑法厚度测试步骤: (1)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方法(T0991-95)》的方法,随机取样决定挖坑检查的位置。如为旧路,该点有坑洞等显著缺陷或接缝时,可在其旁边检测。

(2)选一块约 40cm 40cm 的平坦表面作为试验地点,用毛刷将其清 扫干净。 (3)根据材料坚硬程度,选择镐、铲、凿子等适当的工具,开挖这 一层材料,直至层位底面。在便于开挖的前提下,开挖面积应尽量缩小,坑洞大体呈圆形,边开挖边将材料铲出,置搪瓷盘中。 (4)用毛刷将坑底清扫,确认为下一层的顶面。 (5)将钢板尺平放横跨于坑的两边,用另一把钢尺或卡尺等量具在坑 的中部位置垂直伸至坑底,测量坑底至钢板尺底距离,即为检查层的 厚度,以 mm 计,准确至 1mm。 3.3钻孔取芯样法厚度测试步骤: (1)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方法(T0991-95)》的方法,随机取样决定挖坑检查的位置。如为旧路, 该点有坑洞等显著缺陷或接缝时,可在其旁边检测。 (2)按《路面取样方法(T0901-95)》的方法用路面取芯钻机钻孔,芯样的直径应符合上述要求。 (3)仔细取出芯样,清除底面灰土,找出与下层的分界面。 (4)用钢板尺或卡尺沿圆周对称的十字方向四处量取表面至上下 层界面的高度,取其平均值,即为该层的厚度,准确至 1mm。 3.4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当沥青混合料尚未冷却时,可根据需 要随机选择测点,用大螺丝刀插入沥青层底面深度后用尺读数,量取 沥青层的厚度,以 mm 计,准确至 1mm。 3.5按下列步骤用与取样层相同的材料填补挖坑或钻孔: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案说明

一、编制依据 1.1《太原富力城一期办公3商业7综合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 国家和山西省规范、标准、规定(表1-1) 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 1《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现行 2《高层建筑砼结构工程技术规程》现行 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现行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现行 5《山西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现行 二、工程概况 2.1总体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太原富力城一期办公3、商业7综合体”,场地位于太原市中心区北部,晋安东街7号,办公3#为地下2层,地上19层,框筒结构,商业1为地上6层地下2层,商业2为地上6层地下3层,商业3地上5层地下2层。基础形式为柱墩—筏板基础,±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846.700米。 2.2结构设计概况 1)本工程结构体系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等级一级,耐火等级一级。 2)房屋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防水等级二级。 3)材料 a.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45,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C50,

其设计抗渗等级均为S8;基础垫层C15;办公区:墙柱强度等级-4至1层C50,2至3层C45,4至7层C40,8至顶层C35,梁板的强度等级-4至-2层C35,-1至顶层C30;商业区:墙柱强度等级:-4~-2层:C50,-1层:C45,1层:C40,2层:C35,3层以上:C30,梁板的强度等级:-4~-2层:C35,-1~顶层:C30;构造柱、圈梁、压顶梁、过梁、栏板等,除结构施工图中特别注明者外均采用C20,外露构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C30。 b.本工程钢筋主要型号为HPB300、HRB300、HRB400,设计钢筋直径为 6.5mm-32mm,见表1-1 钢筋工程设计情况一览表,进场钢筋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钢筋连接根据设计要求,直径大于等于16mm钢筋均采用直螺纹连接接头。小于16mm钢筋采用搭接或焊接接头。 表1-1 钢筋工程设计概况一览表 序号部位钢筋型号直径备注 1 地下室底板HRB400 22~3 2 mm 筏板受力筋、下柱墩柱筋 2 竖向结构HRB400 12~28 mm 框柱筋、核心筒剪力墙筋、暗 柱筋、箍筋 3 梁板结构HRB400 8~28mm 框架梁、梁、板、 4 填充墙HPB300HRB400 6.5~10 mm 拉结筋、箍筋、构造柱纵筋 c.焊条:HPB300钢筋采用E43xx型,HRB335、HRB400钢筋采用E50xx 型,钢筋与型钢焊接随钢筋定焊条。 4 )基础工程 a.基础形式:筏板基础;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之间应设置沉降后浇带,位置详见基础平面图。该后浇带应自基础开始每层皆设,直至屋顶 b.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

全尺寸检验规范

Subject:

Subject: 1.0 目的 本规范是为了规范产品全尺寸检测过程,用以验证产品与技术标准之间的符合性。防止缺陷产品流入客户,保证为客户提供合格产品。 2.0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现交付的所有产品的全尺寸检测。 3.0 职责 品质部负责全尺寸检测规范的实施工作。 其他部门负责协助品质部开展本项工作。 4.0 工作程序 4.1 品质部于每年12月25日前拟制次年的《年度产品全尺寸检测计划》,经部门经理审核,主管领导批准后下发实施。若在实施过程中,有新增加的产品,需纳入当月的《月度全尺寸检测计划》。 4.2 检验人员根据《年度产品全尺寸检测计划》、《月度全尺寸检测计划》和产品图纸对产品进行全尺寸检测。检测结果记录于产品成绩检查表上。检测结果完全符合图纸要求后,将相关的质量记录进行归档处理。 4.3 若检验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实物尺寸与图纸要求不相符时,应通知生产现场、库房、品质部对该产品进行不合格品标识、隔离。如果该产品已经发往客户,应立即告知客户,然后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处理。 4.4 检测人员开具《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单》,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求责任单位对异常进行处理。 4.5 责任单位对异常处理完成后,由检测人员对处理后的效果进行确认,(确认内容至少包括:与样件尺寸是否相符);不合格的要求责任单位重新处理。 4.6 检测人员于每月25日前,对当月的全尺寸检测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形成《检查成绩表》。同时将相关的质量记录进行归档处理。 4.7 品质部检验人员每天对交首件的零件进行全尺寸检测,如发现异常,请技术人员进行判

Subject: 定并对判定结果进行签字确认。 5.0 附件 全尺寸检测流程(附件一) 6.0 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0 质量记录 7.1 QC-PZ11-001A《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单》

短脉冲雷达检测路基路面厚度操作规范

短脉冲雷达检测路基路面厚度及各结构层 布置情况方法实施细则 1. 令狐采学 2.目的和适用范围 2.1本方法适用于短脉冲雷达无损检测路基路面厚度及各结构 层布置情况。 2.2本方法的数据采集传输记录和数据处理分别由专用软件自 动控制进行。 2.3本方法适用于新建、改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验收和旧路加 铺路面设计的厚度及各结构层布置情况调查。 2.4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路基路面层传播过程中会逐渐削弱、 消散、层面反射。雷达最大探测深度是由雷达系统的参数以及路面材料的电磁属性决定的。对于材料过度潮湿或饱和以及有高含铁矿渣集料的路面不适合用本方法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2.1设备主要组成 雷达测试系统由雷达主机、雷达天线、车载测距系统、笔记本电脑等组成。 2.2测试系统技术要求和参数 (1)距离标定误差:≤0.1%。 (2)设备工作温度:0~40℃。 (3)最小分辨层厚:≤60mm。 (4)系统测量精度要求:见下表。 系统测量精度技术要求 (5)天线:带宽能适应所选择的发射脉冲频率。通常,在检测路面厚度时宜选择使用TR HF天线,在检测路基各结构层情况时宜选择使用TR900天线。 (6)收发器:脉冲宽度≤1.0ns,时间信号处理能力可以适

应所需的测试深度。 3 检测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 (1)本仪器使用前,须检查仪器各连接端口的状态,确保各组成部件的可靠连接,并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顶时检查雷达供电电瓶的工作情况。 (2)根据检测需求,选定所使用的雷达天线型号。通常,在检测道路面层厚度时,宜选择TR HF天线,在检测道路各结构层厚度时,宜选择TR900天线。 TR HF天线 TR 900天线 (3)到达现场后,操作人员将车载架子安装于检测车辆后方的固定位置,将天线固定在支持架上;测距模块的连接板安装在一侧的后车轮上,将测距轮固定在连接板的位置上。然后将测距轮固定部件利用磁铁装置在车体上。使用AC1500电缆连接雷达主机ANT.2接口,另一端通过电缆延长头和TRHF 天线连接;15m测距轮电缆连接测距轮和主机的Wheel接口。

全尺寸检验管理办法

全尺寸检验管理办法 1、目的:本办法规定了公司实施全尺寸检验的频次、依据、实施方法等,为全尺寸检验的实施提供详细指导。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 归口部门:质保部负责全尺寸检验工作。技术部负责尺寸公差的标注及超差尺寸的评审。 3、定义: 全尺寸检验的定义:全尺寸检验是对所有设计记录上标示的产品尺寸进行的测量 4、管理办法: 1、全尺寸检验覆盖的产品范围:公司全部批量生产产品。 2、全尺寸检验的频次:关键产品每半年进行一次全尺寸检验。非关键产品 每二年进行一次全尺寸检验。(关键产品:主导产品清单中的产品全部视为关键产品。非关键产品:主导产品清单之外的公司其他全部批量生产产品。) 3、检验依据:产品图纸及产品图纸明示的全部标准 4、全尺寸检验的实施:由质保部按照产品图将需检验项目在图纸上用铅笔 排序汇总到“全尺寸检验报告”中,由技术部将未注尺寸公差的尺寸给

定公差,由检验员实施检验,结果填写在全尺寸检验报告中“供方测量结果”一栏。并判断改项“合格”或“不合格”。(对于公司内部无法检验的产品,外委检验) 5、测量结果“合格”的判断依据:全部测量数据满足该项检验项目要求即 判为该项合格。 6、抽样数量及抽样方法:在待发货产品中随机抽取5件产品。 7、检验结果的评审:检测完成后检验员填写检验结果,确认结果无误后在 签字栏的第一行签字,确认检验结果填写无误。技术部工艺员对检验结果中的不合格项进行评审,并在签字栏的第二行签字确认已评审。质保部长在签字栏的第三行签字确认已评审。 8、不合格项评审结果的处理:技术部工艺员评审后,对需进行整改的项目 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全尺寸检查作业指导书

XX有限公司 全尺寸检验作业指导书 A/0版 编号:QSS/JZQ20-12-2012 管理类别: 分发号: 发布日期:2012年02月06日 实施日期:2012年02月06日

1.目的 按照控制计划中的规定,根据顾客的图纸、工程材料和性能标准,对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是对设计记录上显示的所有产品尺寸进行完整的测量)和功能性验证,以保证公司生产的产品得到控制,为产品质量改进提供客观依据。全尺寸检验结果供顾客评审,以证明公司生产的产品符合顾客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 3.职责 质量部组织全尺寸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 其它相关部门为配合实施部门。 4.工作程序 4.1 全尺寸检验的时机 a.顾客要求提供PPAP资料时。 b.产品生产量达到20万件以上时,公司组织一次该产品的全尺寸检验,以验证产品的符合性。 c.其它要求:当产品质量出现异常波动,如客户重大抱怨,必须追加全尺寸检查;当停产1年以后重新恢复生产,必须进行全尺寸检查;顾客有特殊要求时,必须进行全尺寸检验。 4.2 全尺寸检验的要求 全尺寸检验是对设计记录上显示的所有产品尺寸进行完整的测量,包括总成、三大件、外协外购件;检测内容包括尺寸检测、性能检测和材料验证等。 4.3 全尺寸检验的依据 全尺寸检验的依据包括控制计划,产品图纸,产品相关标准,生产工艺文件,检验规范等,包括顾客所有指定的技术文件。 4.4 全尺寸检验的抽样 全尺寸检验应在最近的生产批中随机抽取,总成的抽样在成品仓库中抽取。抽样的频次为5件,破坏性试验为2件,如果顾客有特殊要求的按顾客要求执行。 4.5 全尺寸检验的执行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 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渤海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现场检测。 2. 执行标准 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JGJ/T 1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3.仪器设备 钢筋位置测定仪。 4.检测目的 检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资料收集 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 (1)工程名称、结构及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 (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 (3)混凝土中含有的铁磁性物质; (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和间距,结构构件中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 (5)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 (6)检测原因。 6.现场检测

6.1抽样原则 6.1.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6.1.2 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6.2测区、测点的布置 6.2.1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6.2.2 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6.2.3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6.2.4 在测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时须标记检测范围内设计间距相同的连续钢筋轴线位置,连续量测构件钢筋的间距。 6.2.5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且不应少于6处(当试剂检测数量不到6处时全部选取),采用钻孔、剃凿等方法验证,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 ①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 ②钢筋工程直径未知或有异议; ③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 ④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全尺寸检验作业指导书

苏州中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作业文件文件编号:版号:A/0 全尺寸检验作业 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受控状态:分发号: 2011年10月15 日发布2011年10月15日实施

全尺寸检验指导书XXXXXXXXXXX 1. 目的 根据顾客的要求和/或本公司控制计划的要求,规定合理的全尺寸检验的频次,使公司所生产产品的全过程,包括从原材料接收、生产、成品入库直到出厂,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本公司的所有产品的全尺寸检验。 3. 职责 3.1 技术科负责制定合理的产品/材料的性能试验和全尺寸检测项目指标。 3.2 检验科负责产品和/或材料的性能试验和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 3.3车间或仓库负责配合全尺寸检验的实施。 4.全尺寸检验的时机 4.1全尺寸检验要求的确定。 4.1.1根据公司产品特性和风险、品种数量的多少、质量的稳定性、顾客的要求等确定全尺寸检验的频次: 1. 根据顾客的要求的频次对所有的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和试验。 2. 根据技术科的要求对于产品和模具在长期停放后做全尺寸检验和 试验。 3.根据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全尺寸检验。 4.1.2当出现内部或外部客户抱怨、监测系统反应质量出现异常波动时,应考虑追加全尺寸检验的频次。 5全尺寸检验的实施 5.1全尺寸检验的資料输入 ?图纸; ?技术规范; ?生产工艺文件,生产过程描述; ?检验技术规范; ?缺陷目录(缺陷评定,例如︰主要和次要缺陷); ?极限样品; ?评定方法要求; 5.2 全尺寸检验的抽样要求 5.2.1全尺寸检验应在最近的生产批中进行,这是为了能够了解最新生产过程的影响。 5.2.2用于全尺寸检验的零件要直接从仓库中或从准备交付给顾客的原包装中抽样,以便能同时对装箱质量、包装清洁与否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