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人和做学问

关于做人和做学问
关于做人和做学问

关于做人和做学问

前几天,听了一些关于做人和做学问方面的知识和见解。这两者中到底谁更重要,我做了一些思考,我认为“做人”比“做学问”对于我们来说更加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做人与做学问永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谁把做人忘记了那他就会为此一无所有,做好了人才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做人是人人都要面对的课题。毛主席讲: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人的一生期望社会和他人给予的评价很多,其中如果说某人是个堂堂正正的人,这就是对他至高无上的评价。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把诚实守信作为立身处世之本。"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等等珍贵的论点都说明了一件事要想成功与他人合作,就必须遵守诺言,待人诚信。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改革旧的制度。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又怕老百姓不信他,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起了一根很高的木头,并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谁十金。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开玩笑。商鞅知道老百姓不相信他,就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人们在木头旁边议论纷纷,终于有一个人把木头扛起来,一直扛到了北门。结果商鞅真的赏给那人五十金。这件事在秦国引起了轰动,商鞅说道做到,在老百姓中有了信用,于是商鞅就把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所以,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诚信的巨大作用。

因此,试想一个投机取巧的人、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与事业心的人、一个一心只为名利的人、一个只求功利不求唯实唯真的人、一个处处事事算计个人得失的人,可以有不少所谓的“研究成果”、可以有不少所谓的“研究项目”、可以有不少所谓的“奖励”等等,但最终私欲之下的这些所有东西必然是短命的、昙花一现的、过眼烟云的哗众取宠的东西、是貌似创新的新瓶装旧酒的低水平重复的东西。

总之,“做人、做学问”是一个整体,两者之间相互辅成,相互促进。其中,做人是目标,是一种素质要求。做学问,是基础,是一种知识要求。

做人做事做学问

"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核心问题是“做人”。做人是根本性的问题,如果做人做不好,那做事也做不好,做学问也做不深;假如说人做好,那你在做事、做学问当中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就,所以做人是根本。“做人要宽容”。一个人要有气度。这里我引几个人的话。林则徐说过一句话叫做“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法国的雨果讲过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胸怀。”所以人的胸怀要比天空、海洋都宽广。以前也有句俗话“宰相肚里能撑船”。所以我们说,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是不会宽容的。什么叫心胸狭窄?就是太过分的关注个人而容不下别人。注意这句话:太过分地关注个人,而容不下别人,特别是永不想别人。做事,重要的就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学问,则要求扎扎实实,戒除浮躁,杜绝浮华。 做人要力求出色,勇争第一,这样别人才能发现你、记住你;做事要敢于创新,方法灵活,千万不可墨守成规;做学问要学以致用,能将知识转化效益,闭门造车是没有出路的。 一、如何做人 如何做人?我们高中的宿舍楼上就写着学做事先学会做人。其实学做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连基本的做人也做不好,那以后将会是一事无成,不但不会为社会做贡献还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危害社会。所以首先应做一个好人。什么是好人,就是要诚实、正直,要谦虚、本分,要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要成为一个胸襟开阔的人。 二、如何做事 做事,是发展个人能力的必经之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注重能力,而不是资历和学历。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早就把能力当成用人的重要标准,惟才是用,不重学历。现实中,一些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不受用人单位欢迎,其根本原因是他们不会做事,还对工作挑挑拣拣。 三、如何做学问 学习,是得知真理的方式。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和真理。学习是超越学校空间的,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习是超越特定时间的,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也是超越个人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君子独学,孤陋而寡闻。学会学习,不仅要重视系统化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学会认知的手段;不仅要通过考试,而且应该有意识地培养思维能力。 “做人、做事、做学问”是一个整体,三者之间相互辅成,相互促进。其中,做人是目标,是一种素质要求;做事是创造价值的手段,是一种能力要求;做学问,是基础,是一种知识要求。用生命中最为宝贵的青春时光,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于是毕业的时候,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一句:“对于未来,我,已经作好了准备”。做人是一种修养,做事是一种心态,做学问是一种习惯。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会做人的前提下,学会认真做事,认真学习,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是对自己的负责!

先做人,再做学问

先做人,后做学问 “前生回首今生缘,数载同窗情义坚”。同窗之谊本是可贵的,可为何现在屡次出现同室操戈的现象?我认为一个成功的人士要是先学会做人,再做事,最后才能做学问。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近年来在大学校园发生的种种惨案都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一笔。特别是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室友仅仅是为了生活琐事就能下此狠手。复旦大学黄洋事件,一条鲜活生命的逝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我们学生的品质是有待提高的。还有我们自身的法律素养也是需要提高的。只有先拥有好的品质,我们才能真正的学习知识。 人先要修身,正心才能不让自己跌入罪恶的深渊。我认为这可以培养我们展示出谦虚、低调、美好的一面。托马斯·穆勒是一位全满贯足球运动员。他长的不帅,脚法也挤不进世界顶级球员之列,可他却能得到许多球迷的喜爱。这源于他的性格。在场上,无论你是不是他的朋友,甚至你推倒了他,他还是愿意面带笑容的和你交谈几句。 我认为穆勒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多的荣誉,有一部分是因为他的涵养。它就是学会了做人,才能继续往上爬的典型。不管是做学问,还是踢球,我们都需要平和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面对事业中的挫折,我们才能向前发展。 虽然近些年,我国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关注度日益增强,可由于社会的诸多压力,几乎所有的学校老师家长都把做学问放在第一位,却忽略了做人。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别人,而不是只知道在他人身上寻找缺点。因为那个寻找缺点的过程可能会把你推向深渊,或许是因为嫉妒,或许是因为讨厌。所以我们需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 总所周知,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反思这段历史。于是格外重视对孩子的人格教育——特别是善良品质的培养。而爱护小动物就是许多德国幼童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会特意让小孩子与小动物接触,让他们学会体贴入微的照顾弱小生命。在幼儿园中则会由孩子们轮流喂养。 可反观中国的孩子,从一出生便被父母寄予厚望,从学会说话开始,就是各种各样的学知识,更甚者,在幼儿园就开始学外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到头来却丢掉了做人的本真,迷失了自己。现在的我们应该认真的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学习做人,培养自己美好、积极向上的一面。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在与同学室友的交往中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一味的指责。更不要有复旦投毒案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我们生活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我们会遇到太多措手不及的事情,为了能够圆满的解决这些事,我们需要成为一个拥有美好品质的人,而我们的第一步便是学会做人,当你学会了做人,做学问还会远吗?

做人做事做学问心得

做人做事做学问心得 今天和大家谈谈做人做事做学问。即是严谨治学、认真做事、严格做人。 《左传》上讲: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就是讲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中首先要学会做人。 第一,先谈做人。做人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它指的是一个健全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是思想品德、道德规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毅力等方面的总和,XX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10条。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40条,蒙城二中学生《一日常规》,《通告》,以及量化管理细则,它是行为规范的准则;也是品德发展的“底线”。学生品德不是“说会”就会的,而是“学会”的。在有监督的条件下能“做”是第一步,在没有监督的条件下能动自觉地做才是走向成熟的标志。如捡一张纸、关一次灯、扛一桶水、帮一次忙、让一次座……从身边学会做人,从日常生活学会做人。我校每学期选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就是大家身边的榜样,在校园中,我们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基本要求,学会了解人,理解人,尊重人,激励人,欣赏人,共同建设一个富予诚信、富予仁爱,富予理想,富予活力,富予进取,富予时代气息,拥有高尚文明的二中校园。 第二,谈学会做事。做事首先要讲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和信分别是两种美德。诚,古人解释为真实之,信,解释为语言真实。诚与信的共同点就是真实。诚信教育重在实践,重在体验。 做事第二要讲礼仪,礼仪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更是一种文明。学校评选文明班级,目的是营造礼仪校园。我们要大力弘扬修身为本的人格追求观。加强人文素质和社会道德品行的修炼。目前在校园内部分学生日常行为有所消极,不讲礼仪,如乱丢乱扔废物、不爱护绿化、损坏公物,发生小矛盾缺乏谦让,甚至成群结伙地大打出手……青少年正处于“特殊时期”,什么是该遵循的,什么是该肯定的,什么是该重建的,许多人都还茫然无知,而对五彩缤纷的社会,人性中善的恶的,美的丑的,真的假的,还缺乏选择能力、判断能力,这就需要教育启蒙,需要导师点拨,人只能由人来培养,心灵只能由心灵来感召。做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目前社会上出现的道德失范,诚

做事要先学会做人

实用标准 做事要先学会做人 ●做事先做人,这是处事原则;立业先立德,这是做人原则。做事不做人,永远做不成事;做人不立德,永远做不成人!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造做,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是学问,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是智慧。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平凡不等于简单,简单不等于容易,干不好小事的人永远干不成大事! ●做人做事可方可圆: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世的锦囊;方是原则,圆是机变;对己要方,待人要圆;对内要方,对外要圆;在方中做人,在圆中归真! ●知道了不去做等于不知道,做了没结果等于没有做,有结果没效益不如不去做。效益不在体力在智力,成功不靠奇迹靠轨迹! ●知道不等于悟道,悟道不等于做道,做道不等于得道,得道不等于有道。做该做的事是智能,做不该做的事是愚痴。 ●急事慢慢说,大事清楚地说,没把握的事谨慎说,没发生的事不胡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害人的事决不说,现在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的事做了再说! ●人生做的事越多,结果就越大;做的事越少,结果就越小。 人以生为原则,人生以结果为目的,做事是人生的结果。所以,既做人就应努力做事! ●做人不求顶天立地,只求堂堂正正;处事不求尽善尽美,只求问心无愧。做人要志存高远、激流勇进;做事要谋定思动、厚积薄发!

●做人要内外一如,处事要知行合一;说话要言行一致,行为要表里如一;做人要前后一致,做事要老少无欺。 ●做人贵在清白,做事贵在认真,做学问贵在好高骛远。做人要有志、有识、有恒、有自信。做事要不图虚名,多干实事! ●做人,要做好人,好好做人,做优秀之人;做事,工作上求勤奋,结果上求卓越;做人,信仰上求高尚,行为上求自律;做事,要做好事,好好做事,做有益之事! ●做人要宽,做事要专,做人只能专职,做事可以兼职。清白做人,用心做事,不求完美人,只求完美事! ●做人看得远、行得正,可提升自己的人格;做事提得起、放得下,可扩大自己的事业。做人要有情有义,全心全意;做事要有头有尾,善始善终! ●做人要以能立为根本,做事要以能达为锦律。能立就是立志且站得住;能达就是做事圆融且行得通。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做好事是品德高尚,做坏事是动机不良,做错事是修养不够。做人要努力多做好事,尽量少做错事,坚决不做坏事。 ●做人要得其分,处事要得其法。倘若奉献大众,事难不难,做人也易;倘若事事为己,处事不易,做人也难。人世间做人和处事也是一门艺术。 ●处事箴言:真着急假生气,热问题冷处理,敢碰硬不硬碰,走直道拐活弯,过去事不后悔,眼前事巧用心。一心一意做事业,全心全意保健康! ●做事原则:积极应坚持,消极须放弃;目标应坚持,盲从须放弃;双赢应坚持,双输须放弃。两利相权,坚持重的;两害相权,取其轻的。 ●处理事务哲学定律:从杂乱中会发现简单;从混乱中能制造和谐;在困境中可寻求机会。在拿到第二个之前,不会扔掉第一个。

如何做人演讲稿3篇

如何做人演讲稿3篇 做事先做人,那该如何做人?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如何做人演讲稿3篇,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做人演讲稿篇1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我是桂林中学生物教师、教导处主任毛敏。上半年,我曾经在晨会发言上讲过《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学问》的话题,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如何做人》。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都用在了从事“施教”方面,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论语》中孔子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比如,孔子教育思想的德育则是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作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对大众博爱能为人民大众谋福

利的人。具体实施方法则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意思就是要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实施步骤则是“孝、悌、忠、信”四个字,也就是要求把对自己亲人的爱心逐渐扩展到周围人群,从而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 我曾经在公交车上听说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次母亲生病发烧躺在床上,先是口渴得厉害,请正在复习功课的孩子倒杯水喝,孩子很不情愿的去了。一会儿,母亲想起自己忘了吃药,又央求孩子再倒些水,并且把药拿来,这次孩子生气地说:“妈,你干吗老叫我,我明天还要考试呢!”,显然孩子是在责怪母亲打扰了他复习。我想,若是这个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说不定还要怪罪于母亲呢。难道考试比母亲的健康更重要吗?作为一个老师,我为这样的学生而感到悲哀,我想他若考试成绩再好,也不能算是好学生,因为他连最起码的做人的道理都不懂,连病在床上的母亲都没有关爱之心的人,怎么还会去爱周围的人,怎么能以博爱之心为人民大众谋福利呢?作为老师,我也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羞愧,多年来,我们太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过些天,我们学校就要进行期中考试了。当然,我并不希望同学们家里发生任何意外,但是,希望同学们不要像我故事里讲的同学那样,要学会理解父母,善待父母,关爱父母。比如,给父母盛一碗饭,帮母亲洗洗碗,给下班的父亲开门、拧包等,这

做学问先做人

“做学问先做人” 张化万、王燕骅、杨明明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是浙江省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代表人物。在浙江小语界提起这三大泰斗,用“如雷贯耳”一词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可就是这样闻名遐迩的三位特级教师,为人那么真诚,行事那么周到。他们的工作站都设在崇文学校,我们经常能荣幸地参加他们组织的活动。虽然活动内容不一样,可有一点却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无论参加哪个活动,都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款待”。“你们不要拘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王燕骅老师的特意关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别把疑惑留给自己,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这是张化万老师在不断激励。“东阳的客人很难得,你们先说。”这是杨明明老师评课时的开场白。这让我回想起他们上课时的情景。印象中王燕骅老师在执教《找骆驼》时,讨论一个问题,全班同学基本达成共识,可有一位学生特别倔,非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可。记不清什么问题了,只记得这个问题并不复杂,那个孩子有点胡搅蛮缠。王老师没有放之不管,而是耐心地和他解释了好几遍,直到看那个学生转过头不理她时,她才说:“嘿,还挺倔。我们下课后再单独交流。”这可是一堂公开课,有千万双眼睛盯着王老师。也许有人会认为公开课上发生这样的事,很不光彩,但王老师并没有忙着掩饰,反而极其关注这个孩子,非常认真地和他沟通。我相信在她眼中,自己“丢脸”是次要,孩子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虞大明老师是“浙派名师”中年纪较轻的一位。他年轻有为,光彩照人,集许多荣誉于一身。许多人都用“大气、真挚”来形容虞老师的课,我也深有同感。我喜欢听他的课,一直以来,都被他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那是一种情感的熏陶,艺术的渲染。这一个月的相处,让我感受了虞老师人生的另一面。人如其课,大气,真挚!跟虞老师相处,不用担心自己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因为他会宽容你的过错,或者说他根本不认为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是一种错。工作时也好,休息时也罢,你尽管可以畅所欲言,甚至学虞老师开个冷玩笑,说句俏皮话,都未尝不可。说到真挚,心中情不自禁泛起一丝感动。他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多忙都会竭尽全力做到,而且倾其所囊要做得最好。那次他说要请我们去他家品尝他的做菜手艺。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实在太忙,别说虞老师了,就连我们几个都感觉应接不暇,有些招架不住。因为忙碌,我们也渐渐淡忘了此事。想不到虞老师没有忘,到最后一个星期,他硬是安排出时间亲自下厨烧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到今天,我认为自己找到了虞老师精湛教学艺术的“源头活水”。只有大气真挚的虞老师,才能上出大气真挚的语文课! 《傅雷家书》中,傅雷给傅聪写了这样一句话:“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我从这些名师身上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把这句话引用到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身上,可以这样说:“先为人,次为教师,再为小学语文教师,终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 “厚积才能薄发” 这一个月,看了好几本虞老师推荐的书目,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虞老师著的那本《走过十年》,因为这本书描写了虞老师初为人师前十年的教学足迹,给我的感触最直接,也就最具震撼力。书中让我至今铭刻在心的是虞老师练习朗读的情景。为了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虞老师经常上班早早到校,下班迟迟回家,待到校园里空无一人时,把自己关在教室里,大声地读个痛快;为了能有感情地朗读

“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心得

“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心得体会自从聆听了魏黎波教授“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讲座后,我对“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刚入学的研究生,对自己三年的求知生涯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当前,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氛围正在形成。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道德诚信缺失、学术造假、科研成果使用不当等问题。尤其是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学术不端行为比比皆是,小到一个普通的学者甚至学生抄袭剽窃他人论文,大到一个教授、校长甚至是院士都开始随意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不注重学术的质量反而注重学术所能带来的效益。学术界的各种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等学术造假行为以及学术道德的严重滑坡,严重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损害了学术形象,对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造成恶劣影响,对当前的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造成了空前价值冲击。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应当尊重科学道德,改进学风建设。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当今社会,学风一般指个体或者群体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的精神风尚

和思想态度,包括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在科研领域,学风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科技工作者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其在科技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出了我们做人作学问的本质。因此,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应当做到一下几点: 首先要有严谨的学风。严谨的学风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而形成的学术氛围,其根本方法在于净化青年人的求学目的。青年人为何而求学? 周恩来总理在青年时期的理想是“为了中华之崛起,为了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然而当今社会,许多学生往往把读研作为改变人生命运的捷径,没有搞清楚“以后想做什么”,而是把读研当成一种就业的手段,导致毕业后不能适应相关专业的需要,更不能够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为全国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生产力。研究生阶段应该侧重于学术素养、实践技能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培养与提高,端正做人、做学问的道理,并结合实际将其运用到科研成果的开发和利用中去。 其次坚守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伴随近代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先前思想遗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是科学文化深层结构( 行为观念层次) 中蕴涵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一个发展良好的科研体系和科学共同体自身都应具备特定的精神气质和精神追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可以利用丰富

先做人 后做学问

先做人后做学问 码口中学赵庆发 (2012年6月)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先教学生做人,然后才教学生做学问。 现在的学生很多越来越不会做人,这决不是骇人听闻。请看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例。 事例一,码口乡高中生陈思(化名)考取云南理工大学,由于是第一次上省城,行李多,他父亲特担心,亲自送他到学校。在理工大附近的小餐馆,陈思遇到了也考取大学的几个老同学,他们问陈思身边的老人是谁,陈思说是他请来搬运行李的农民工。几个老同学热情的招呼陈思吃饭,那个“农民工”当然没有资格上桌,只有在门外空腹等侯。陈思的父亲与我是老熟人,回家后和我谈及此事,还显得很气愤。他说,为了供儿子读书,每年都把过年猪卖了,已经三年没杀年猪了,到头来,自己倒成农民工了。才进大学就不认爹,大学毕业恐怕连妈也不认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对他说。 事例二,码口中学一名初二学生,一天正在吃午饭,他母亲从四十里外走路冒着毒太阳到学校送钱给他,我亲自在场,这名学生没叫她一声妈,更没叫她吃饭,也没买水给妈喝,一句话,没和他妈吱吭一声,伸手接过他妈递来的50元钱便消失

在聚餐人群中了。我很气愤,何况是他妈,就是别人也应打个招呼,说声谢谢才对。 事例三,气人的事竟会发生在我身上。有一次,我从码口下县城去,那时码口还没有直达县城的车,需从茂林转乘昭通班车。很快我下了码口车转乘了昭通车,让我没想到的是车上早没座位了,超载的十多个人都站着(那时交警管得不严,超载是常有的事)。我从茂林一直站到连峰,还是没人下车。我一直站在一个有座位的小伙背后,到水竹一带吃不消了,特想坐,特盼望有个熟人让我坐坐,便开始认真打量每一个人。我眼睛突然一亮,我前面的小伙子就是我的得意门生,两年前考入警校,我就是他的班主任,他读初中时我对他特好,把他列入重点,精心培养他。我在车上虽然站了两三个小时,或许他并没有发现我,我便主动与他打招呼,本想他会很惊喜,会立刻让我坐。但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他反应十分平淡,既没有惊喜,也没让我坐,仿佛我们不是师生,更没有那段情谊,是一般普通的人。让我太失望,让我太伤心了。我一直站到县城,他只字未提让坐之事,也未同我交谈,行同陌路。站了五六个小时一百多公里,脚虽然很痛,但心更痛。我一路扪心自问:老师,你教书为了谁?你怎样教的人?此后,我感慨万千,震动颇大,悟出一个道理:学生要有德。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不认爹、不认妈、不认师的事屡见不鲜,有的比这些还要严重,有的打爹杀妈骂老师。媒体报道,上海

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

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 九年级一班任永刚 教育目的: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明确目标,增强自我完善、全方位提初自己的意识,发展良好的个性,为以后步入社会、更好立足打好基础;并借此加强班风建设,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教育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自我完善。 辅助教具: 投影机 课前准备: 1、问卷调查(见附件一) 2、统计结果,列出有关数据 3、制作投影胶片(统计的数据、板书等) 4、准备一个小故事《最后拼什么?》(见附件三) 教育过程: 一、导入: 展示几个真实个案: 个案一:某校97届初中毕业生小李,以732分考取华师附中。他认为初中三年来的收获,主要不是在学习成绩上,而是在做人处世方面。同学对他的评价,也认为他进步很大,从刚入学时只懂读书变成有威望的好班长。 个案二:开学前的军训,某校的初一新生,在吃午饭时不守秩序,争先恐后,吃完后也不主动洗刷自己小组的公共用具。 个案三:某校接受工作检查,检查组找了一些初中学生开座谈会。男生主动让女生先坐,自己再去搬所需的椅子。这一举动给检查组成员留下良好印象。 2、教师再讲一个小故事《最后拼什么?》 3、教师归纳:上述几个例子都告诉我们应注意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待人接物。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过:“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这名句言很值得我们深思。事实上,调查结果表明,我们的同学在许多问题上是存在着疑惑和焦虑的,有的甚至连如何“做人”的基本问题还未解决好。例如:与父母的沟通存在障碍;怕与平时不相熟的同学谈话,觉得很难找到话题;对自己信心不足,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有的连自己的优点也没能列出几条来;对某些同学有意见,但不知怎样提出……“学做人”正是本课要讨论的问题。 二、学习做人──学习自我完善的五个方面 1、吾日三省吾身──认识自我 人应该了解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兴趣爱好、情绪变化规律、处事原则等等,了解得越细致越好。正如比赛前我们需要了解对手一样,了解得越多,我们制定的计划就可以越周密,针对性就越强,获胜的成功率就越初。我们常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不正是说明了这点吗?了解自己越细致,便越懂得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做事的成功率便越初。 对自己的优点应大胆肯定,对自己的缺点则需真实地“直面”。我读初中时很任性,经常做错事,我的班主任送我《论语》里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

做人做事做学问

裘法祖院士--做人做事做学问 (注:读后受益颇丰,怎样做个好医生呢?应该向裘老学习!) 我毕业从医已经 65 年了,我常扪心自问,杏林行走 65 载,是否让每一个经过我诊治的病人感到温暖,是否做到了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我深感自己做得还很不够,在我 65 年的外科生涯中,有差错、有失误,深夜不能入眠的时候常使我惭愧和不安。早年读春秋《左传》时,记得有一句话:“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就是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我们做医生的,是做学问的,但是做人是最起码的要求。因此我常常思索如何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道理。 一、如何做人 如何做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只能靠自己去感悟、去思考。最近我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周恩来总理的外交秘书李慎之先生写的《做学问首先要做人》;另一篇是年前去世的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韦加宁医生的讲稿《最重要的是做人》。两篇文章读后感受甚深,思考了好久,更感到要做一个医生,一个好医生,首先应做一个好人。什么是好人,就是要诚实、正直,要谦虚、本分,要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要成为一个胸襟开阔的人。 第一,要做诚实的人。去年我遇到两件事情,使我很不平静。一件是我院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带着一封倍加称赞的推荐信去我的母校上海同济大学同济医院就职。但他工作甚差,表现不好,一查询那封推荐信是假的,是他自己写的。当然,他也就此被辞退。另一件是某院的一位医生,在德国进修后写了一篇论文,去年在我院院刊( 英文版 ) 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他本人,另两位是德国人 ( 导师和一位医生 ) 。由于投稿时附有两封这两位德国人的信,同意发表,当然,我院院刊编辑部就刊出了。今年,被这两位德国作者发现,不同意他发表此论文,因为研究工作不是他一个人做的。我们再查询,发现这两封德国作者同意发表的信是假的,是他自己写的,并代签名的。现在德国作者坚持要他以英文、德文两种文字在我院院刊( 英文版 ) 公开道歉,并要求取消此论文。中国有句老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了不诚实的事,迟早会出问题。 日前,我在 2004 年 11 月 15 日人民日报读到一篇短评: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在南航作学术报告时,有同学提了三个问题,丁肇中说“不知道”,所谓“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却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还有,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帕瓦罗蒂在一个大型演唱会进行到高潮之际,突然停顿下来。当时举座哗然,帕瓦罗蒂却坦诚地说自己忘记歌词,请大家原谅,结果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古语有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坦然和诚实,是每个医生或每个科学家应该具备的、不可或缺的品德。我一直认为,最老实、最诚实的人,是最聪明的人。 第二,要做谦虚的人。有的人从国外回来或获得博士学位,我相信他在某个专业的某个领域做了很多有成效的工作。但他在其他方面缺少知识,比如说临床处理不同病情的病人方面,还需要多多请教别人。孔夫子有句话:三人行,必

先做人后做学问

先做人后做学问 ————谈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绩的作用与影响我们平时说的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即认识能力的总和,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因素,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却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是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 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等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有人形象的说,离开了非智力因素就等于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能源。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对中学生而言,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等多方面的功能。可以这么说,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与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多是那些智力中上而非智力因素较好的学生,一旦非智力因素发展较好即使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会在学习上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坚定的信念,不达目的不罢休。因为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智力的培养只能开发一小部分智力的潜能,并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智力超常的人很少,绝大多数人都是属于智力正常范围内的。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是后天“习得”的,是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来改善提高的。所以,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就应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自我意识等影响智力潜能发挥的心理因素着手,侧重学

关于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大学生励志句子

关于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大学生励志句子 关于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篇一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关于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篇二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不学礼,无以立。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不迁怒,不二过。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作文

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作文 时间:2016-12-28 10:06:32 | 作者:学霸 【篇一: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 每天坐在教室里,抬头便会看到黑板上方的“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这一句话。它是一中的校训,意味着“先成人,再成材”。 “人”,简单的两笔组成了一个“人”字,在做起人来却没有这样简单。做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学会做人更是建立在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和对自身的深度剖析之上的。一个伟人,在拥有过人学时的同时必定还拥有着受人敬仰的美好品质。所以,一个只被公式和知识构建堆砌起来的人,必定是不厚重的。 学会做人,就要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人生伊始,首先要学会的是承担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但它是最终带给你的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责任是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责任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责任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落实在生活中,责任则被体现的更具体。勇于承担错误是对自己的负责;维护班级秩序是对班级的负责;维护校园荣誉是对校园的负责;做一个好公民,就是对社会,对国家的负责。 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感恩,并不需要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样伟大。它是毛泽东“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谆谆教诲,也是李密为报养祖母放弃官职的反哺之心。也许在新时代的我们对某些事情已经习以为常,但如果真正落实到我们身上呢?一件小事,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品性。常怀感恩之心,即便是一个微小的事物在一个充满感恩的人眼中也是一个给予者。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我们经历了许多,收获成长,也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学会做人之后,便是学会做学问。 学会做学问,最重要的是勤奋。“天道酬勤,恒者为胜”,有多少付出才会有多少收获。正如韩愈所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我们都惊叹演员在舞台上的光辉,却忽略了他们在台下那一边又一遍的练习。正是他们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才铸就了他们今日的辉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经验磨砺之后,迎接你的便是成功。 敢于承担责任,才能获得尊重;刻苦勤奋,才能达到目标;懂得感恩,回报那些曾为自己付出的人,即使是一句问候,也会让他们感到温暖。 “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这简单的九个字将永远伴随我们,它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做学问。

学术论文写作的五点心得体会

学术论文写作的五点心得体会 1做学问前先做人 具体怎么做人,做一个受欢迎的人,本人还在不断摸索,但最近经历的一些事,让我 深刻体会到,做任何事前都要谨言慎行、谦虚谨慎、尊重他人以及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和 学术论文写作一样: 写论文时,引用别人观点时,不能断章取义,要客观地反映前人的研究成果。 写论文时,不能过分夸大自己的研究意义;要借鉴前人学者的观点时,必须引用别人 的观点,不然就是抄袭,就是学术不端。 写论文时,无论是用英语,还是汉语。心中都要有读者意识,做到作者责任型 (writer-responsible),而不是读者责任型(reader-responsible)。 论文的引言、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都是一脉相承的、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单独孤立的。因此,在论文写作中,应该注重逻辑衔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减少 读者的阅读负担。 2大量阅读文献 读文献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1)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解当前研究现状,写论文前常常没思路,或者卡壳的主 要原因是文献读得太少。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你的问题是想太多,而书读得太少,其实学 术研究也是一样的道理。上周末四川外国语大学的王寅教授来我校参加第二届全国英汉对 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王老师就在会上指出,现在很多学者书读得太少,理论 没有吃透,就瞎说话,写文章,误人子弟。 (2)找出前人的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可以是研究方法的问题,如语料选取不够科学,不具可比性;也可以是研究视角的问题。 在写论文前,尽可能地将所有要阅读的国内外文献搜集到(主要包括理论框架、研究 对象的综述文章、利用理论框架分析研究对象的期刊文章),然后取之精华(国外、国内 核心期刊、博士论文),弃之糟粕(一般刊物、硕士论文)。但也要与时俱进,多去期刊 阅览室看看,及时跟进最新文献,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好的’文章一定要多读,边读边做笔记边写作,把文章的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 方法和研究结果都记录下来,哪怕是文章里的图表也要仔细分析一下,看看为什么柱状图,饼状图?再用一句话概括,并总结不足之处(当然有时候之处不是立马就能看出来的,可

高二作文:做人,先于做学问作文800字

做人,先于做学问 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要见真功夫的。何谓做人,爱国爱家爱校,这远远不够。或许我们还要爱自己,爱屋及乌,爱自己就是爱周围的一切,怀一颗至善至美之心,怀一颗感恩之心,感恩自己、家人、师长、同学,感恩所有。 先学会做人,才有资格做学问,如若一人学富五车,但人品太差,想必这样的人,步入社会,也不会给社会带去一丝好处,哦不,这家伙肯定会危害社会,他的智慧、才华,都会与学习这个初衷相违背。 师者要有师德,医者要有医德,列此二志,均因其怀有各自之德,老师、医者,学问肯定够专业,否则不可能不如工作岗位,接下来,就看他们的德了。刚才说过心怀感恩之心,曾经老师的培育,如今同事的帮助,学生、患者们的信任,这不都是该感恩的吗?不妨来说说医生,我也想做一名医生,但好多人嫌脏、苦、累,但我爱这个职业的崇高,但却有医者不称职,不该继续留在这里了。 有一位医生,毕业于著名医科大学,专业水平没的说,顺利的进入了一所大型三甲医院,可他却天天盼着来病人,多做手术,好拿红包,多项工资。另一位医生,从一所普通医科大学毕业,几经周折,才勉强进了这所医院,他却和刚才那位想的完全相反,他天天盼着自己能够失业。 中医有句古话说:“但愿人间无疾苦,何妨架上药生尘。” 医德高尚的医生,是希望自己事业的,只有医生失业了,世间才远离病痛,这不是后一位医生的高尚之处吗?结果可想而知,第一为

医生后来被开除,第二位,一步步,接管这家医院,当上了院长。 第一位学问不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可惜他输在了做人上,输在了医德上,做人,是先于做学问的。 会做人,自然也会做学问,前提是你真正学会做人,而不是做给别人看,比如有人活了一辈子,却做了一辈子别人,不少人的成功,不在于其学问多高,而在于他的人品,他有号召世界的一切来帮助他的力量,如若会做人,做学问时自会有人相助,也许,功到自然成。 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好人,方能做好学问。

学习课程心得体会

学术素养概论心得体会 通过对学术素养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很受启发和教育,以前很多不懂不会的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补充,让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在技术上不断学习和追求的人,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一个学术上有追求的人更应该具备学术道德品质,学术法规常识,同时也应该具备查找文献学习新知识以及能够寻求突破的能力,尤其要学会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同时也要学会利用和整合资源。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到:学术研究不仅要闭门造车,更加要以开放的姿态来做好研究。在感慨之余,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深切体会。 一是做学问搞研究理论功底要扎实,做人的基本品质更要扎实。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老师讲解了如何申请专利,以及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也有了新的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做学问搞研究,很多时候当我们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可能就是利用手上已有的资料和资源来进行学习,那么在你学习过程中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为了在短期内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不惜一切手段,开始抄袭或者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弄来别人的研究成果,这些可能会给你带来短期的实惠,但终究会是南柯一梦,不能长久,最终害人害己。我认为在学术上,我们国家目前确实存在一些人,为了获得丰厚的奖金或者投资,抄袭或者诈骗别人的劳动成果,这种现象是令人羞愧的,我们科技比发达国家可能会有些地方会

落后一些,但是我想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一门心思搞研究,而不去追名逐利,我们一定能够追赶上,甚至是超越。回想在建国初期,我们经济那么困难情况下,硬是搞出了原子弹、人造卫星,所以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不想太辛苦,所以我觉得,作为硕士研究生,将来必将有很大一部人走上科学研究道路,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树立正确观念,不能邯郸学步,也不能东施效颦,更不能学东郭先生,最后自欺欺人。我们要更加明白,事能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要急功近利,要目光长远,才能在学术上不断攀越高峰。 二是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应用,创新才能发展,突破才能进步。 我们能够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必然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至少在学习方面也有十几年的经历了,那么我们如何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才是关键所在。学术素养这门课包括学术道德、职业道德、法律常识、知识产权,学术资源如何利用等等,那么我认为学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用。如果职业道德规范的再好,没有人去遵守,那么最后也只是一纸空文,学术资源再丰富,我们不懂得如何利用,到头来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同时,学习的目的也还在于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科学领域,必将会出现一些新的技术,那么我们就要以一种创新的态度来进行学习,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寻找适合自己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在科研路上不能一味走老路,创新才有出路,突破才能发展。虽然学术素养的课程只有6次课,但是对我们来说,无论是在校期间的学习研究,还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继续从事科学技术研究,都会对我们的事业产生重要作

先做人 后做学问 再做事

先做人后做学问再做事 ——读《论语》一点体会 民航文化传播网马玉堂 近日研读《论语》,深深领悟孔子的智慧和儒家思想的深刻内涵,体会其成为中华主流文化的木之本、水之源、心之魂的根源。特别是对孔子关于“先做人,后做学问,再做事”相关语录感触颇深。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做人要孝顺父母,要恭敬师长,要诚实可信,要博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做到了这些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很显然孔子把人的品德放在了第一位,一个人只有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懂得“孝、忠、信”的人,再去学习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社会做贡献。《左传》中也曾提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是指做人,“立功”是指做事,“立言”是做学问。同样也论述这样的一个道理,即做人最为重要,然后才是做事做学问。近日,胡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这与孔子的“先做人,后做学问”的思想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党的宗旨不变、党的纲领实现。曾参观蒙牛生产车间,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倡导的“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的企业文化,更是道出了一个成功企业的用人标准。一个人不孝敬自己的父母,何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尊重自己的师长,就更不可能虚心求教;不诚实,绝没有信誉可言,更谈不上敬业,甚至为事业献身。“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有德之人是君子,无德之人是小人,亲君子,疏小人,事业成。 讲“先做人”,并不是说“做学问”不重要。打下了做人的根基,学习文化知识才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知识的国之栋梁,这就为“再做事”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再做事”当然是指做好事,做对人民有益的事,并努力做出成绩。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党的90年历程中,的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身边事可以验证这一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体现。 孔子曰:“君使以礼,事君以忠。”这里的“忠”是诚信、忠诚之意。做事“忠”首先要爱国。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民族的荣誉大于生命;做事“忠”其次要爱党。要为党的事业奋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指示要求,履行自己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实现持续安全发展,这就是爱党的具体表现;做事“忠”第三要敬业。“即来之,则安之”,自己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人“事”做好了,家之兴;家“事”做好了,国之安;国“事”做好了,民之福。 “先做人,后做学问,再做事”体现了孔子教书育人的重要思想,呈现了几千年中华文化做人用人的标准,应是人生的座右铭。

人生的经历演讲稿600字精选

人生的经历演讲稿600字精选 一段路程,几多感悟。风,戏弄着绿色的存在,也吹着我们的衣襟, 还滑过我们的额头。 那里,都是它拥有的自由。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经历演讲稿,方便大 家学习。 经历演讲稿1 感谢大家给我一个上台的机会!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一个人很有成就,不是 别人给予的,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勤奋争取的。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是不可猜疑的。 每一个人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而来的。比 如说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他从小就酷爱学习,一 生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果他没有从小的勤奋努力学习,他也不可能成为着名的科学巨人。没有勤奋努力的学习是不可能有成 就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每一位有成就的人都曾努力学习、努力探索过。 学习的关键在于“肯学”和“敢学”。如果你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有成就、有才能让人敬重的人物,但你又不肯,或不敢去学习最终还是会 一事无成的。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为了证明镭的存,千辛万苦,冒着 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经过他们的勤奋、努力最终提炼出了十分之一 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证实了镭的存在。 这是一次多么让人惊叹的事实。正是居里夫人的肯做、敢做才证实了 镭的存在。因此,要想成为有才能的人,就要从小“肯学”、“敢学”。 经历演讲稿2 人们在刚刚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除了性别之分,其实并没有什 么不同。但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及某些重大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 我感到自己幼年、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天的我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