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行政管理学答案A(参考Word)

土地行政管理学答案A(参考Word)
土地行政管理学答案A(参考Word)

一 1. 土地行政管理的目标包括: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土地利用中的相对公平,促进国家行政整体效率的提高和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2. 土地行政组织的种类有决策机构、职能机构、辅助机构和监督机构。

3. 土地行政的基本方法包括:强制性土地行政方法、经济方法、诱导性土地行政方法和土地行政责任方法。

4.地籍行政的主要内容有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地籍档案管理。

5.土地统计与土地登记的区别是土地统计不同于土地登记,它的资料及表册等没有法律意义,而只有实用意义。

6.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农用地管制、建设用地管制和未利用地的管制。

7.土地价格评估行政,就是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地价评估机构、地价评估人员、地价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的行政管理过程。

8.新修订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修改的具体内容有提高了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幅度和将外资企业纳入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

9.耕地占用税的征税对象是指占用耕地建房和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行为。

10.我国土地行政执法机关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国家土地行政执法机关、地方土地行政执法机关和乡(镇)土地行政执法机关。

二 1.土地行政管理是指国家土地政务的推行与管理(1分),即国家行政机关(1分)为了体现土地利用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整体利益(1分)对土地事务的组织与管理活动(1分)。

2.土地行政决策是指土地行政机关(1分)及其领导成员(1分),为完成土地行政目标(1分)做出的处理土地行政事务的决定(1分)。

3.土地行政执行是国家土地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1分)贯彻、实现土地行政决策(1分)以达到预期目标(1分)的全部活动或整个过程(1分)。

4.土地划拨是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地让与土地使用者(1分),使用者只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提出申请(1分),经法定机关批准后即可取得土地使用权(1分),而不必向国家(政府)交付任何费用和租金(1分)。

5.土地价格行政是指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建立地价体系(1分),制定地价管理规定和政策(1分),对土地价格的评估、交易过程及其价格水平(1分)

进行规范、调控和管理的过程(1分)。

6.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分)、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1分)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1分),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1分)。

三、1.土地登记的内容

土地登记的内容包括:土地权属性质(1分)、土地权属来源(1分)、土地权属界址(1分)、土地面积(1分)、土地用途(1分)、土地等级和价格(1分)。2.请简述城镇土地与农用地分等定级中的“等”与“级”各自反映的内容。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采用“等”和“级”两个层次划分体系。“等”反映全国城镇之间土地的地域差异,其顺序在全国范围内排序(1分)。土地的“级”反映一个城镇内部土地的区位条件和利用效益的差异,其顺序在各城镇内部统一排列(1分),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依据《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进行评定(1分);农用地分等定级采用“等”和“级”两个层次的工作体系。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1分),农用地定级成果在县级行政区内具有可比性(1分),农用地分等定级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进行评定(1分)。

3.地用行政管理的基本方针

1.把保护耕地放在地用行政管理的首位(1.5分);

2.坚持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1.5分);

3.开发与节约并举,以节约挖潜为重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1.5分);

4.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1.5分)。

4.某企业转让房地产收入为480万,扣除项目金额为300万,应纳税额为多少?由已知,增值额为:480-300=180万(1分),扣除项目金额的50%为150万(1分)。180万中,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为150万(1分),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为30万(1分),则有:

⑴应纳税额=150×30%+30×40%=57万(2分)

或⑵应纳税额=180×40%-300×5%=57万(2分)

5.土地行政执法的内容

1.土地登记和权属确认(1分);

2.处理土地权属争议(1分);

3.审批管理非农业建设用地(1分);

4.审批管理土地开发利用和将耕地改为非耕地(1分);

5.对土地复垦监督管理(1分);

6.监督管理土地市场(0.5分);

7.查处土地违法行为(0.5分)。

1.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的区别与联系

土地征收指国家依据公共利益的理由,强制取得民事主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1分);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依据公共利益的理由强制取得民事主体土地使用权的行为(1分)。

“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二者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都要经过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给予补偿(3分)。

不同之处在于,征收主要是所有权的改变,征收后,土地由农民集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1分);而征用只是使用权的改变,征用后,土地所有权仍然属于农民集体,使用结束后需将土地交还给农民集体(2分)。

简言之,涉及土地所有权改变的,是征收;不涉及所有权改变的,是征用。

2.土地行政法律关系与土地行政关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土地行政法律关系与土地行政关系的联系:土地行政法律关系是以土地行政关系为基础的(2分)。

两者之间的区别:

①性质不同土地行政法律关系属社会关系中的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而土地行政关系属社会关系中的非法律关系,不反映和体现国家意志(2分);

②关系不同土地行政关系是土地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土地行政法律关系则是土地行政法调整的结果(见上述关系式)(2分);

③内容和范围不同土地行政法只把土地行政关系中必须的和意义较大的上升为

土地行政法律关系,因此,土地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和范围比土地行政关系的内容和范围小得多(2分)。

(注:文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