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试试卷《结构设计原理》及参考答案3套

大学考试试卷《结构设计原理》及参考答案3套
大学考试试卷《结构设计原理》及参考答案3套

20年12月考试结构设计原理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2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对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

A. 提高屈服强度

B. 增加钢材的塑性

C. 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D. 调直、除锈

2. 截面的弯曲变形时用曲率φ来度量的,因此:()

A. φ就等于构件单位长度上两截面间的绝对转角

B. φ=1/ρ,ρ是变形曲线在该截面处的曲率半径

C. φ是一个中心转角

3. 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承载力

B. 避免裂缝或者减小缝宽,发挥高强材料作用

C. 对构件进行检验

4.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表示()

A. 混凝土的立方强度≥302

B. 混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设计值≥30 2;

C. 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302;

D. 混凝土的立方强度达302的概率不小于95%。

5. 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抵抗开裂的能力()。

A. 提高许多

B. 完全相同

C. 提高不多

6.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与材料力学方法()相比,主要不同点是:()

A.

后者为常数,前者每个截面为常数,沿长度方向为变数

B.

前者沿长度方向为变数,每个截面也是变数

C.

除B点外,跨度内还有剪切变形,α也不为

7. 两个截面尺寸,材料相同的轴心受拉构件,即将开裂时,配筋率高的钢筋应比配筋率低的应力:()

A. 大很多

B. 小很多

C. 基本相等

8. 梁的弯起钢筋设计中,按照抵抗弯矩图外包了弯矩包络图原则并且弯起位置符合规范要求,其正截面和斜截面抗弯承载力为()

A. 应复核

B. 应计算

C. 不必复核

9. 在混凝土受拉开裂之前的瞬间()

A. 混凝土内钢筋受拉应力达到屈服应力;

B. 混凝土内钢筋受拉应力仍很低;

C. 混凝土变形与钢筋变形不一致;

D. 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力已破坏。

10. 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能充分发挥高强钢筋的作用,主要原因是:()

A. 受压混凝土先破坏

B. 未配高强混凝土

C. 不易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1. 梁的抵抗弯矩图要求包围设计弯矩图,其目的是保证:()

A. 正截面抗弯强度

B. 斜截面抗弯强度

C. 斜截面抗剪强度

12. 验算第一类T形截面梁的最小配筋率时,应采用()

A. A s / b h 0

B.

A s / b f h 0

C.

A s / b h

D.

A s / b f h

E.

13. 梁斜截面弯曲破坏与剪切破坏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斜截面弯曲破坏时,梁受力纵筋在斜缝处受拉屈服而剪切破坏时纵筋不屈服

B. 斜截面弯曲破坏是由弯矩引起的,而剪切破坏是弯矩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C. 剪跨比较大时发生斜截面弯曲破坏,较小时发生剪切破坏。

14. 梁在斜截面设计中,要求箍筋间矩,其目的是:()

A. 防止发生斜拉破坏

B.

防止发生斜压破坏

C.

保证箍筋发挥作用

D.

避免斜裂缝过宽

15. 梁斜截面破坏有多种形态均属脆性破坏,相比较下脆性稍小一些的破坏形态是:()

A. 斜压破坏

B. 剪压破坏

C. 斜拉破坏

16. 当适筋梁的受拉钢筋刚屈服时,梁正截面的承载能力:()

A. 达到最大值

B. 接近最大值

C. 离最大值还有较大一段距离

D. 开始下降

17. 梁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A. 纵向受力钢筋的形心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B. 箍筋的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C. 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D. 纵向受力钢筋的合力作用点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18. 对于支座附近负弯矩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常采用截断的方式来减少纵筋的数量。钢筋切断点至理论断点(强度不需要点)的长度为,至强度充分利用点的长度为。则:①≥()

A.

B. 1.2

C. 20d

D. 依据钢筋外形及剪力V大小确定

19. 超筋梁破坏时,钢筋应变和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的关系是( )。

A. ε s < ε y , ε c = ε c u

B.

ε s = ε y , ε c < ε c u

C.

ε s > ε y , ε c ≥ ε u

D.

ε s < ε y , ε c > ε c u

20. 轴心受压构件在受力过程中钢筋和砼的应力重分布均()

A. 存在

B. 不存在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在0相同时,承受集中力的连续梁抗剪能力比相同条件的简支梁低。()

2. 少筋梁的开裂弯矩大于它的破坏弯矩。()

3. 适筋梁,相应于受拉纵筋屈服时的承载力是该梁实际的最大承载力。()

4. 受压区配纵筋的矩形截面梁,必定按双筋矩形截面梁计算。()

5. 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刚度随着荷载的大小及持续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6. 当梁的配箍量不变时,在满足构造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较小直径、较小间距的箍筋有利于减小斜裂缝宽度。()

7. 采用边长为100的非标准立方体试块做抗压试验时,其换算系数是0.95。()

8. 混凝土保护层是从受力钢筋外侧边算起的。()

9. 平均裂缝宽度是平均裂缝间距之间沿钢筋水平位置处钢筋和混凝土总伸长之差()

10. 承受以集中荷载为主的翼缘位于受压区的T形截面梁,在斜截面抗剪计算中不考虑剪跨比的影响()

11. 适筋梁正截面混凝土受压区界限高度随梁所使用的钢筋级别而变化,钢筋级别低,值大。()

12. 砌体构件偏心受压时,材料力学公式不再适用。()

13. 无腹筋梁斜截面破坏形态总共有两种类型。()

14. 适筋梁正截面混凝土受压区界限高度随梁所使用的钢筋级别而变化,钢筋级别低,值大。()

15. 梁发生斜截面弯曲破坏的可能是钢筋弯起位置有误。()

16.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ρ。()

17. 与普通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相比,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有梁的高度小、自重轻且造型美观等特点。()

18.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取构件破坏阶段,例如,其正截面强度计算即取图3-3(教材)所示的Ⅲa状态为计算图式基础;而使用阶段一般是指图3-3所示的第阶段,即梁带裂缝工作阶段。()

19. 受弯构件截面最大的抵抗矩由截面尺寸确定。()

20. 为了控制裂缝,在普通混凝土中,不宜采用高强钢()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60分,共 20 题,每小题 3 分)

1. A

2. B

3. B

4. D

5. C

6. B

7. C

8. C

9. B 10. C 11. A 12. C 13. A 14. C 15. B 16. B 17. C 18. C 19. A 20. A

二、判断题(40分,共 20 题,每小题 2 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0年12月考试结构设计原理第二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2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按预应力度法进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配筋设计时,预应力度入的选择可参考国外试验值,其值是()

A. 0.6—0.8

B. 0.4—0.7

C. > 0.7

2. 对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

A. 提高屈服强度

B. 增加钢材的塑性

C. 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D. 调直、除锈

3. 截面的弯曲变形时用曲率φ来度量的,因此:()

A. φ就等于构件单位长度上两截面间的绝对转角

B. φ=1/ρ,ρ是变形曲线在该截面处的曲率半径

C. φ是一个中心转角

4. 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承载力

B. 避免裂缝或者减小缝宽,发挥高强材料作用

C. 对构件进行检验

5.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表示()

A. 混凝土的立方强度≥302

B. 混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设计值≥30 2;

C. 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302;

D. 混凝土的立方强度达302的概率不小于95%。

6. 关于预应力损失,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σs1为预应力筋与管道壁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只在后张法构件中才需要计算

B. 为减少钢筋与台座间温差应力损失σs3,可采用二级升温的养护方法

C. 在后张法构件和后张法构件中,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σs4的计算方法相同

7.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与材料力学方法()相比,主要不同点是:()

A.

后者为常数,前者每个截面为常数,沿长度方向为变数

B.

前者沿长度方向为变数,每个截面也是变数

C.

除B点外,跨度内还有剪切变形,α也不为

8. 梁的弯起钢筋设计中,按照抵抗弯矩图外包了弯矩包络图原则并且弯起位置符合规范要求,其正截面和斜截面抗弯承载力为()

A. 应复核

B. 应计算

C. 不必复核

9. 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能充分发挥高强钢筋的作用,主要原因是:()

A. 受压混凝土先破坏

B. 未配高强混凝土

C. 不易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0. 关于偏心受压构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偏心距及配筋情况的不同,主要有受拉破坏和受压破坏两种破坏形态;

B. 受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C. 受压破坏时,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均达到屈服强度。

11. 验算第一类T形截面梁的最小配筋率时,应采用()

A. A s / b h 0

B.

A s / b f h 0

C.

A s / b h

D.

A s / b f h

E.

12. 混凝土收缩变形()

A. 与混凝土所受的应力大小有关

B. 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C. 随水灰比的增加而增大

13. 超筋梁正截面极限承载力与()

A. 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

B.

配筋强度有关

C.

混凝土级别和配筋强度都有关

D.

混凝土级别和配筋强度都无关。

14. 梁在斜截面设计中,要求箍筋间矩,其目的是:()

A. 防止发生斜拉破坏

B.

防止发生斜压破坏

C.

保证箍筋发挥作用

D.

避免斜裂缝过宽

15. 钢筋混凝土梁即将开裂时,受拉钢筋的应力与配筋率的关系是( )。

A. 增大,减小

B.

增大,增大

C.

与关系不大

D.

与无关

16. 当适筋梁的受拉钢筋刚屈服时,梁正截面的承载能力:()

A. 达到最大值

B. 接近最大值

C. 离最大值还有较大一段距离

D. 开始下降

17. 梁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A. 纵向受力钢筋的形心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B. 箍筋的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C. 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D. 纵向受力钢筋的合力作用点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18. 对于支座附近负弯矩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常采用截断的方式来减少纵筋的数量。钢筋切断点至理论断点(强度不需要点)的长度为,至强度充分利用点的长度为。则:①≥()

A.

B. 1.2

C. 20d

D. 依据钢筋外形及剪力V大小确定

19. 超筋梁破坏时,钢筋应变和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的关系是( )。

A. ε s < ε y , ε c = ε c u

B.

ε s = ε y , ε c < ε c u

C.

ε s > ε y , ε c ≥ ε u

D.

ε s < ε y , ε c > ε c u

20. 轴心受压构件在受力过程中钢筋和砼的应力重分布均()

A. 存在

B. 不存在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受压区配纵筋的矩形截面梁,必定按双筋矩形截面梁计算。()

2. 采用边长为100的非标准立方体试块做抗压试验时,其换算系数是0.95。()

3. 混凝土保护层是从受力钢筋外侧边算起的。()

4. 若轴压柱承受不变的荷载,则不论经过多长时间,钢筋及砼压应力都不随时间的变化。()

5. 螺旋箍筋仅用在轴向荷载很大且截面尺寸受限制的轴心受压短柱中。()

6.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是指正常使用荷载下预应力钢筋少且应力较低。()

7. 适筋梁正截面混凝土受压区界限高度随梁所使用的钢筋级别而变化,钢筋级别低,值大。()

8. 砌体构件偏心受压时,材料力学公式不再适用。()

9. 无腹筋梁斜截面破坏形态总共有两种类型。()

10. 适筋梁正截面混凝土受压区界限高度随梁所使用的钢筋级别而变化,钢筋级别低,值大。()

11. 先张法是靠粘结力传递后张法预加应力的,后张法是靠锚具传递预加应力的。()

12. 局部承压要求进行局部承压区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计算,其中又分为配有间接钢筋和未配置间接钢筋时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计算。()

13.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与混凝土等级无关。()

14. 与普通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相比,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有梁的高度小、自重轻且造型美观等特点。()

15.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其应力峰值所对应的应变越小( )

16. 箱形梁的抗扭强度计算不能近似的用实心矩形梁抗扭强度的方法。()

17. 当抗扭钢筋配置过多,破坏时由于具有不可预见性属于脆性破坏。()

18. 受弯构件截面最大的抵抗矩由截面尺寸确定。()

19. 设计梁时,要求Ρ≤Ρ是为了保证梁具有适当的曲率延性防止脆性破坏。()

20. 受压破坏时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取决于受拉钢筋的强度和数量。()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60分,共 20 题,每小题 3 分)

1. A

2. A

3. B

4. B

5. D

6. C

7. B

8. C

9. C 10. A 11. C 12. C 13. A 14. C 15. C 16. B 17. C 18. C 19. A 20. A

二、判断题(40分,共 20 题,每小题 2 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0年12月考试结构设计原理第三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2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按预应力度法进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配筋设计时,预应力度入的选择可参考国外试验值,其值是()

A. 0.6—0.8

B. 0.4—0.7

C. > 0.7

2. 进行简支梁的挠度计算时,取代替材力公式中的E I。是指:()

A. 沿梁长的平均刚度

B. 沿梁长挠度最大值处的截面刚度

C. 沿梁长内正弯矩最大值处的截面刚度

3. 两个截面尺寸,材料相同的轴心受拉构件,即将开裂时,配筋率高的钢筋应比配筋率低的应力:()

A. 大很多

B. 小很多

C. 基本相等

4.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

A. 当外荷大时,其粘结强度大

B. 当钢埋入混凝土中长度长时,其粘结强度大

C.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时,其粘结强度大

D. 钢筋级别低时,其粘结强度大

5. 在确定纵向钢筋弯起位置时,必须使用()

A. 弯矩图

B. 抵抗弯矩图

C. 剪力图

6. 钢筋的冷加工有两种方法冷拉和冷拔()

A. 二者都可提高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

B. 冷拉时钢筋的冷拉应力应低于钢筋的屈服点;

C. 冷拔后的钢筋没有明显的屈服点;

D. 冷加工(冷拉、冷拔)后对塑性没有影响。

7. 预应力混凝土可用来建造大跨度桥梁,因为:()

A. 有反拱,变形小

B. 可用高强钢材及高强混凝土,承载力及刚度大

C. 可作拼装手段,预先检验

8. 所谓预应力混凝土是指()

A. 对钢筋进行张拉构件

B. 将压力直接施加在构件上

C. 对外载产生拉应力部位的混凝土施加压应力

9. 梁的弯起钢筋设计中,按照抵抗弯矩图外包了弯矩包络图原则并且弯起位置符合规范要求,其正截面和斜截面抗弯承载力为()

A. 应复核

B. 应计算

C. 不必复核

10. 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能充分发挥高强钢筋的作用,主要原因是:()

A. 受压混凝土先破坏

B. 未配高强混凝土

C. 不易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1. 梁的抵抗弯矩图要求包围设计弯矩图,其目的是保证:()

A. 正截面抗弯强度

B. 斜截面抗弯强度

C. 斜截面抗剪强度

12. 混凝土收缩变形()

A. 与混凝土所受的应力大小有关

B. 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C. 随水灰比的增加而增大

13. 板通常不配置箍筋,因为()

A. 板很薄,没法设置箍筋

B. 板内剪力较小,通常混凝土本身就足以承担

C. 设计时不计算剪切承载力

D. 板内有拱作用,剪力由拱直接传给支座

14. 梁斜截面弯曲破坏与剪切破坏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斜截面弯曲破坏时,梁受力纵筋在斜缝处受拉屈服而剪切破坏时纵筋不屈服

B. 斜截面弯曲破坏是由弯矩引起的,而剪切破坏是弯矩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C. 剪跨比较大时发生斜截面弯曲破坏,较小时发生剪切破坏。

15. 钢筋混凝土梁即将开裂时,受拉钢筋的应力与配筋率的关系是( )。

A. 增大,减小

B.

增大,增大

C.

与关系不大

D.

与无关

16.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其确定原则为( )。

A. 保证压应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不变;矩形面积曲线围成的面积,

B.

由平截面假定确定

C.

两种应力图形的重心重合

17. 对于支座附近负弯矩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常采用截断的方式来减少纵筋的数量。钢筋切断点至理论断点(强度不需要点)的长度为,至强度充分利用点的长度为。则:①≥()

A.

B. 1.2

C. 20d

D. 依据钢筋外形及剪力V大小确定

18. 超筋梁破坏时,钢筋应变和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的关系是( )。

A. ε s < ε y , ε c = ε c u

B.

ε s = ε y , ε c < ε c u

C.

ε s > ε y , ε c ≥ ε u

D.

ε s < ε y , ε c > ε c u

19. 轴心受压构件在受力过程中钢筋和砼的应力重分布均()

A. 存在

B. 不存在

20. 当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根据钢筋面积选择钢筋直径和根数时,对裂缝有利的选择是()

A. 较粗的变形钢筋

B. 较粗的光面钢筋

C. 较细的变形钢筋

D. 较细的光面钢筋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不论大、小偏压破坏时,总能达到。()

2. 若轴压柱承受不变的荷载,则不论经过多长时间,钢筋及砼压应力都不随时间的变化。()

3.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是指正常使用荷载下预应力钢筋少且应力较低。()

4. 无腹筋梁斜截面破坏形态总共有两种类型。()

5. 梁发生斜截面弯曲破坏的可能是钢筋弯起位置有误。()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0分,共 1 小题,每小题 10 分)

简支梁桥主梁的计算跨径为19.5M,为T形截面,其截面尺寸为:, =158,,=11,18,130,10.5恒载下的弯矩为M0=797.08,使用荷载下的弯矩

1916.57,Ⅱ级钢筋70.622,钢筋直径32,验算该梁的裂缝宽度。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20分,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钢束的弯起点应满足什么要求,梁端和梁顶锚固时弯起角度各为多少?

2. 受弯构件沿斜截面破坏的形态有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3. 受弯构件裂缝宽度计算理论主要有哪几种,我国规范采用什么理论进行裂缝宽度计算?

4.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强度计算理论有几种,《桥规》中对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采用何种理论?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60分,共 20 题,每小题 3 分)

1. A

2. C

3. C

4. C

5. B

6. C

7. B

8. C

9. C 10. C 11. A 12. C 13. B 14. A 15. C 16. C 17. C 18. A 19. A 20. C

二、判断题(10分,共 5 题,每小题 2 分)

1. ×

2. ×

3. ×

4. ×

5. √

三、计算题(10分,共 1 题,每小题 10 分)

0.

参考答案:

采用桥规公式计算δ0.161<0.25,符合要求

解题方案:

解:1.采用(公桥规)公式可得:2.因为Ⅱ级钢筋为变形钢筋,故=1 3.抗载作用系数的计算:=1.208 4.构件形式系数因T梁有腹板故取=1 5.配筋率计算:=0.0328 6.受拉钢筋在作用载荷下的应力计算:=261 7.钢筋弹性模量为:2× 8.将以上数据带入公式得:0.161评分标准:四、问答题(20分,共 4 题,每小题 5 分)

1.

参考答案:

应考虑满足斜截面抗弯强度的要求,即保证弯起后斜截面上的抗弯强度,不低于斜截面顶端所在的正截面的抗弯强度;弯起角度为:梁断不宜>200,梁顶在250~300之间。

解题方案:

应考虑满足斜截面抗弯强度的要求,即保证弯起后斜截面上的抗弯强度,不低于斜截面顶端所在的正截面的抗弯强度;弯起角度为:梁断不宜>200,梁顶在250~300之间。

评分标准:

关键点答对可给满分

2.

参考答案:

无腹筋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三种:(1)斜拉破坏。当一条主斜裂缝形成并使混凝土裂通,梁被撕裂成两部分而丧失承载力,破坏发生突然,破坏面较整齐,无压碎现象。(2)剪压破坏。斜裂缝顶端的混凝土在正应力

δx ,剪应力ι和局部压应力δy的共同作用下被压酥而破坏,破坏处可见到很多平行的斜向短裂缝和混凝土碎渣。(3)斜压破坏。随着荷载增大,梁腹发生类似混凝土棱柱体被压坏的情况,即破坏时裂缝多而密,但元主裂缝。

解题方案:

无腹筋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三种:(1)斜拉破坏。当一条主斜裂缝形成并使混凝土裂通,梁被撕裂成两部分而丧失承载力,破坏发生突然,破坏面较整齐,无压碎现象。(2)剪压破坏。斜裂缝顶端的混凝土在正应力,剪应力和局部压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被压酥而破坏,破坏处可见到很多平行的斜向短裂缝和混凝土碎渣。(3)斜压破坏。随着荷载增大,梁腹发生类似混凝土棱柱体被压坏的情况,即破坏时裂缝多而密,但元主裂缝。

评分标准:

关键点答对可给满分

3.

参考答案:

计算理论有:(1)粘结滑移理论;(2)无滑移理论;(3)综合理论。我国《公路桥规》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采用综合理论的数理统计方法来进行的。

解题方案:

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的问题,各国均做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出的计算理

论有:(1)粘结滑移理论;(2)无滑移理论;(3)综合理论。我国《公路桥规》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采用综合理论的数理统计方法来进行的。

评分标准:

关键点答对可给满分

4.

参考答案:

有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和斜弯曲破坏理论,《桥规》中对受扭构件的强度计算,采用斜弯曲破坏理论。

解题方案:

有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和斜弯曲破坏理论,《桥规》中对受扭构件的强度计算,采用斜弯曲破坏理论。

评分标准:

关键点答对可给满分

军事理论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重庆工程学院 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古代海防建设是从开始的。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清朝规定:所有岁以上的满族男子都是兵丁。 A.15 B.16 C.17 D.18 3.1895年日本以清朝出兵朝鲜为由发动了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70多年间,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大大小小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近160万平方千米,共赔款万元,白银7亿多两。 A.2 200 B.2 400 C.2 500 D.2 700 5. 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 A.总参谋部 B.总政治部 C.总后勤部 D.总装备部 6. 国防是的全面体现。 A.国家综合力量 B.国家经济实力 C.国家军事力量 D.国家科技实力 7.按照《兵役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合法服兵役的最高年龄限制是。 A.16岁 B.18岁 C.22岁 D.23岁8.下列不属于国防要素内容的是。 A政治要素 B 经济要素 C文化要素 D历史要素9. 围绕军队“三化”建设的总目标,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10.《兵役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A.义务兵与民兵 B.义务兵与武装警察 C.义务兵与预备役 D.义务兵与志愿兵 1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世纪。 A.11 B.10 C.9 D.8 1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理论。 A.军队建设理论 B.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重庆工程学院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库第1 页(共52 页)

工程热力学北交大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交通大学《工程热力学》期末试题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当热力系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时,该热力系为___孤立系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___开尔文(K)____。 3.根据稳定流动能量方程,风机、水泵的能量方程可简化为___-ws=h2-h1 或 -wt=h2-h1____。 4.同样大小的容器内分别储存了同样温度的氢气和氧气,若二个容器内气体的压力相等,则二种气体质量的大小为 2 H m __小于_____ 2 O m 。 5.已知理想气体的比热C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t2>t1时, 2 1 2 t t t 0 C C 与的大小关系为 ___2 2 1t 0t t C C >____。 6.已知混合气体中各组元气体的质量分数ωi 和摩尔质量Mi ,则各组元气体的摩尔分数 χi 为___ ∑=ω ωn 1 i i i i i M /M /____。 7.由热力系与外界发生___热量____交换而引起的熵变化称为熵流。 8.设有一卡诺热机工作于600℃和30℃热源之间,则卡诺热机的效率为%___。 9.在蒸汽动力循环中,汽轮机排汽压力的降低受___环境____温度的限制。 1.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也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称为___孤立__热力系。 2.热力系的储存能包括__热力学能、宏观动能、重力位能___。 3. 已知某双原子气体的气体常数Rg=260J/(kg · k) , 则其定值比热容cv=__650___J/(kg ·k)。 4.已知1kg 理想气体定压过程初、终态的基本状态参数和其比热容,其热力学能的变化量可求出为Δu=__ cp(T2-T1)___。 5.定值比热容为cn 的多变过程,初温为T1,终温为T2,其熵变量Δs=_____。 6.水蒸汽的临界压力为。 7.流体流经管道某处的流速与__当地音速___的比值称为该处流体的马赫数。 8.汽轮机的排汽压力越低,循环热效率越高,但排汽压力的降低受到了__环境温度___的限制。 9.未饱和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在__0 与1___之间。 1.理想气体多变指数n=1,系统与外界传热量q=_________;多变指数n=±∞, 系统与外界传热量q=_________。 2.卡诺循环包括两个_________过程和两个_________过程 3.水蒸汽的汽化潜热在低温时较__________,在高温时较__________, 在临界温度为__________。 4.在T —S 图上,定压线的斜率是_________;定容线的斜率是_________ 5.理想气体音速的计算式:_________,马赫数的定义式为:_________

天津理工大学编译原理期末考试试卷

天津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编译原理》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0660116 试卷编号: 1-A 命题日期: 2010 年 6 月 15 日 答题时限: 120 分钟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大题号 一二三四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适合的一项,每小题2分, 得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D D B C B D C 1. 编译程序是对() A. 汇编程序的翻译 B. 高级语言程序的解释执行 C. 机器语言的执行 D. 高级语言的翻译 2. 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 A.单词的种别编码B.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 C.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D.单词自身值 3. 在规范规约中,用()来刻画可规约串。 A.直接短语 B.句柄 C.最左素短语 D.素短语 4. 与正规式(a* | b) * (c | d)等价的正规式是() A.a* (c | d) | b(c | d) B.a* (c | d) * | b(c | d) * C.a* (c | d)| b* (c | d) D.(a | b) * c| (a | b) * d 含有Aα·,则在状态K时,仅当面临输入符号a∈FOLLOW(A)时,才采 5. 若项目集I K 取Aα·动作的一定是() A.LALR文法 B.LR(0) 文法C.LR(1)文法 D.SLR(1)文法 6. 四元式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实现的。

A. 指示器 B. 临时变量 C. 符号表 D. 程序变量 7.文法G :S x Sx | y 所识别的语言是( ) A .xyx B .(xyx) * C .x n yx n (n ≥0) D .x * yx * 8. 有一语法制导翻译如下所示: S b Ab {print “1”} A (B {print “2”} A a {print “3”} B Aa) {print “4”} 若输入序列为b(((aa)a)a)b ,且采用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则输出序列为( ) A .32224441 B. 34242421 C .12424243 D. 34442212 9.关于必经结点的二元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满足自反性 B .满足传递性 C .满足反对称型 D .满足对称性 10.错误的局部化是指( )。 A .把错误理解成局部的错误 B .对错误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纠正 C .当发现错误时,跳过错误所在的语法单位继续分析下去 D .当发现错误时立即停止编译,待用户改正错误后再继续编译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得 分 1. 文法G 的一个句子对应于多个推导,则G 是二义性的。(× ) 2. 动态的存储分配是指在运行阶段为源程序中的数据对象分配存储单元。(√ ) 3. 算符优先文法采用“移进-规约”技术,其规约过程是规范的。( × ) 4. 删除归纳变量是在强度削弱以后进行。( √ ) 5. 在目标代码生成阶段,符号表用于目标代码生成。( × ) 5分,共15分) 得 分 1. 构造正规式(0∣1)* 00相应的正规式并化简。(共5分) (1)根据正规式,画出相应的NFA M (2分) I I 0 I 1 {x,1,2} {1,2,3} {1,2} {1,2,3} {1,2,3,4} {1,2} {1,2} {1,2,3} {1,2 } {1,2,3, {1,2,3,4} {1,2 } X 12 3 4 01

上海大学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题A

上海大学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题A 课程名:大学物理A(一)B(一) 学分: 4 成绩: 学号:姓名:院、系: 题号选择题填空题计算1计算2计算3计算4计算5总分得分 (常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24 分) 1.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其运动方程为,其中为常数,则该质点作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变加速直线运动; D.一般曲线运动. [ ] 2. 在同一高度上抛出两颗小石子,它们的初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分别沿45°仰角和水平方向,忽略空气阻力,则它们落地时的速度 A.大小不同、方向不同. B. 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相同. D. 大小不同、方向相同. [ ] 3. 在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条件下,加速度矢量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A.单摆的运动. B.匀速率圆周运动. C.抛体运动. D.弹簧振子的运动. [ ] 4. 如图,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由一轻弹簧相联接,再用一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下,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在剪断细绳的瞬间,球1和球2的加速度大小和分别为 A.. B.. C.. D.. [ ] 5. 质点系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 A.外力作功之和为零,非保守内力作功之和为零. B.外力作功之和为零,非保守内力作功之和不为零. C.外力作功之和为零,守内力作功之和为零.

D.外力作功之和为零,内力作功之和不为零. [ ] 6.如图所示,一人造地球卫星到地球中心C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分别为和,设在这两个位置人造卫星对地球中心C的角动量分别为和,动能分别为和,则有 A.; B.; C.; D.. [ ] 7.摩尔数相同的一定量氢气和氦气,如果它们的温度相同,则可知两气体的 A.内能必相等; B.分子的平均动能必相等; C.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必相等; D.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必相等. [ ] 8.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下列说法中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功可以全部转变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变为功; C.气体能够自由膨胀,但不能自由收缩; D.有规则运动的能量能转变为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但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不能转变为有规则运动的能 量. [ ] 二.填空题: (共26 分) 1. (4分)一质点在半径m的圆周上运动,其角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SI).则 时,质点的切向加速度 ,法向加速度 . 2. (3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倔强系数为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的物体,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物体静止在坐标原点O时,弹簧长度为原长.若物体在不变的外力作用 下向右移动,则物体到达最远位置时系统的弹性势能 .

《大学军事理论教程》试题和答案

《大学军事理论教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国防: 2.军事思想: 3.战略环境: 4.精确制导武器: 5.新概念武器: 二、填空题 1.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世界上共发生战争()次,只有()年是和平的。这些战争使()亿人丧生。 2.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保障。 3.国防的行为主体是()。 4.军事思想考察和回答的是军事领域的()问题。 5.《孙子兵法》开篇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 6.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之中。 7.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 8.人民军队建设思想是建设人民军队的()。 9.研究战争要从研究()入手,着眼战争的特点和发展。 10.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是()领导下的执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11.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力量。 12. 精确制导武器被誉为“()”。 13. 航天器运行速度分为第一、第二、第三()速度。 14.空间站是在载人飞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航天器。 15.指挥信息系统是军队战斗力的“()”。 16.指挥信息系统是军队一体化作战体系的“()”。 17.激光武器是利用激光的能量直接摧毁目标的()武器。 18.环境武器是指通过利用或改变()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来打击目标的武器。 19.非致命武器是指为达到使人员或装备()而专门设计的武器系统。 20.新军事变革进一步拉大了世界各国军队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上的“()”。 三、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2007年1月24日联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大学生室内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学时。 A、18。 B、24。 C、36。 D、48。 2.公民服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为()岁。 A、19~39。 B、16~37。 C、17~36。 D、18~35。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与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机构,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北京交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经管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课程名称:采购学2004-2005第二学期出题教师:徐杰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B 2.B 3.A 4.C 5.C 6.A 7.D 8.C 9.D 10. C 11. C 12. A 13. C 14. A 15. B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ABC 2.BD 3.AD 4.BC 5.ABCD 6.ABD 7.ACD 8.ABD 9.CD 10.ABCD 11.AD 12.BC

13.ABCD 14.BC 15.B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对立关系,合作关系(或伙伴关系)2.招标文件投标文件 3.通讯设施 4.小,低 5.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议标 6.网上采购美国电子数据交换7.采购价格依赖性 四、判断题:(每题0。5分,共15分)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11.对 12.对 13.错 14.对 15.错 16.错 17.错 18.对 19.对 20.对 21.错

22.对 23.对 24.错 25.错 26.对 27.对 28.错 29.对 30.对 五、论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采购过程是商流过程和物流过程的统一? 采购的基本作用,就是将资源从资源市场的供应者手中转移到用户手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实现将资源的所有权从供应者手中转移到用户手中,二是要实现将资源的物质实体从供应者手中转移到用户手中。(3分) 前者是个商流过程,它主要通过商品交易、等价交换来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后者是个物流过程,它主要通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手段来实现商品空间位置和时间位置的转移来使商品实实在在地到达用户手中。(3分) 采购过程实际上是这两个方面的完整结合,缺一不可。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完全实现了,采购过程才算完成了。因此,采购过程实际是商流过程与物流过程的统一。(2分) 2.你认为降低企业采购成本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是优化整体供应商结构及供应配套体系,这包括通过供应商场调研等寻找更好的新供应商、通过市场竞争招标采购、与其它单位合作实行集中采购、减少现有原材料及零部件的规格品种进行大量采购、与供应商建立伙伴型合作关系取得优惠价格等。(3分) 二是通过对现有供应商的改进提高来降低采购成本,如改进供应商的交货实施即时供应、改进供应商的质量降低供应商的不合格质量成本、组织供应商参与本企业的产品开发及工艺开发降低产品与工艺

天津理工大学高等数学下册试题

天津理工高等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 1.设sin z xyz 1,-=则 z yz x cos z xy ?=?-. 2.设L 为圆周22x y 4+= ,则对弧长曲线积分=12π? . 3.交换积分次序( )22 2y 410y 0x 2dy f x,y dx =dx y)dy ????. 4.方程2x y"4y'4y e -++=的一个特解是2x x e -212 . 二、选择题 1.函数( )2222x y 0f x,y 0x y 0 +≠=+=?在点(0,0)处A . A.连续 B.两个偏导数都存在,且为0 C.两个偏导数都存在,但不为0 D.全微分存在 2.设有空间区域2221:x y z 1,z 0Ω++≤≥; 2222:x y z 1,x 0,y 0,z 0Ω++≤≥≥≥,则C . A.12xdv 4xdv ΩΩ=?????? B.12 ydv 4ydv ΩΩ=?????? C.12zdv 4zdv ΩΩ=?????? D.12 xyzdv xyzdv ΩΩ=?????? 3.设∑为球面222x y z 1++=的外侧,则222 x dydz x y z ∑++?? 等于C . A.0 B. 22y z 1+≤?? C.43π D.22x z 1 +≤-?? 4.下列微分方程中,通解为()2x 12y e c cos x c sin x =+的方程是B .

A.y"4y'5y 0--= B.y"4y'5y 0-+= C.y"2y'5y 0-+= D.2x y"4y'5y e -+= 三、计算二重积分2y 2D e dxdy y ??.其中D 为3x y =与5x y =所围区域. 1e 12- 五、设y u y f 2x,x ??=? ??,f 具有二阶连续偏导数,求 22 11222223u 2y 2y y 2f f f f x y x x x ?''''''=+--??. 六、设()f x 是一个连续函数,证明: (1)()()22f x y xdx ydy ++是一个全微分;(2)()()()u 2201d f u du f x y xdx ydy 2??=++ ??? ?,其中22u x y =+. 证明:(1) ()()()( ) 222222222222222222f x y xdx ydy xf (x y )dx yf (x y )dy (xf (x y ))2xyf (x y )y (yf (x y ))(xf (x y ))2xyf (x y )x y f x y xdx ydy ++=+++?+'=+??+?+'=+=??∴++ (2) ()()22 u x y 2222002222111d f u du f u du f (x y )d(x y )2221f (x y )(2xdx 2ydy)f (x y )(xdx ydy).2 +??==++ ???=++=++?? 七、求:由曲面2222z 0,z y 1,x y 4== +=+=所围空间立体Ω的体积. 解: 22010V dxdydz d d dz 14d d dz 3πρρρθθρρπΩΩ ====????????? 是一个全微分。

军事理论课程考试试卷答案

中南大学军事理论课程考试试卷 (时间:120分钟)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A ) A、主要 B、重要 C、必要 D、次要 2、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军队规模将向方向发展。(C) A、大型化 B、一体化 C、小型化 D、立体化 3、军事航天技术是指为服务的航天技术。(D) A、侦查 B、通信 C、导航 D、军事目的 4、战争被视为世界第一场交战双方都广泛实施信息战的战争,战争中北约方面广泛实施了战略、 战术级信息作战。(B ) A、海湾战争 B、科索沃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伊拉克战争 5、在我国,领导和管理国防科研生产属于在国防方面的职权。(A ) A、国务院 B、中央军委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总参谋部 6、是仅次于中国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也是南亚次大陆举足轻重的国家,其政治、 经济、军事潜力巨大。(B ) A、巴基斯坦 B、印度 C、越南 D、泰国 7、在中国周边国家中,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是世界或地区大国。(C ) A、韩国 B、越南 C、日本 D、巴基斯坦 8、在近代,沙俄侵吞了中国东北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A ) A、150 B、220 C、300 D、50 9、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于。(C ) A、1927年8月1日 B、1949年4月23日 C、1949年11月11日 D、1966年7月1日 10、高技术是、的概念,具有战略性、创新性、渗透性等特征。(A ) A、动态的、发展的 B、静止的、绝对的 C、动态的、相对的 D、静止的、不变的 11、中国及其周边不仅是世界人口最密集、大国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和潜在热点最多的地区。(A ) A、世界热点 B、地区热点 C、中越边界 D、中俄边界 12、信息化作战平台是指所依托的作战平台。(C ) A、C4ISR系统 B、武器装备 C、信息化弹药 D、卫星系统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2、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拥有的政治组织的总称。(?) 3、被称为世界兵书“鼻祖”的是《战争论》。(?) 4、为适应战争形态新的发展变化,中央军委确立了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实现军队建设由半机械 化向机械化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 5、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高技术进步和武器装备水平的重要标志。(?) 6、武器装备信息化是进行信息化战争的基础和前提,是真正具备信息化战争能力的关键因素。(?) 7、当代高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8、火箭弹缺少制导系统这一要素,所以不能称为导弹。(?) 9、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千米,分为东、中、西三段,争议面积共达12.5万平方千米。(?) 10、第四次信息革命以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为标志。(?)

北京交通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期末测验考试参考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考试试题(A卷)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出题教师:张勇 (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六道大题,(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3)试卷不得带出考场) 1. 在顺序表中访问任意一个元素的时间复杂度均为,因此顺序表也称为 的数据结构。 2.三维数组a[4][3][2](下标从0开始),假设a[0][0][0]的地址为50,数据以行序优先方式存储,每个元素的长度为2字节,则a[2][1][1]的地址是。 3. 直接插入排序用监视哨的作用是。 4. 已知广义表Ls=(a, (b, c), (d, e)), 运用head和tail函数取出Ls中的原子d的运算 是。 5.对有14个元素的有序表A[1..14]进行折半查找,当比较到A[4]时算法结束。被比较元素除A[4]外,还有。 6. 在AOV网中,顶点表示,边表示。 7. 有向图G可进行拓扑排序的判别条件是。 8. 若串S1=‘ABCDEFGHIJK’,S2=‘451223’,S3=‘####’,则执行 Substring(S1,Strlength(S3),Index(S2,‘12’,1))的结果是。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下列存储形式中,哪一个不是树的存储形式?() A.双亲表示法B.孩子链表表示法 C.孩子兄弟表示法D.顺序存储表示法 2.查找n个元素的有序表时,最有效的查找方法是()。 A.顺序查找B.分块查找 C.折半查找D.二叉查找 3.将所示的s所指结点加到p所指结点之后,其语句应为()。 p (A) s->next=p+1 ; p->next=s;

(B) (*p).next=s; (*s).next=(*p).next; (C) s->next=p->next ; p->next=s->next; (D) s->next=p->next ; p->next=s; 4. 在有向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中,顶点v 在链表中出现的次数是( )。 A. 顶点v 的度 B. 顶点v 的出度 C. 顶点v 的入度 D. 依附于顶点v 的边数 5.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 (nlog 2n )、空间复杂度为O(1)的排序算法是( )。 A. 堆排序 B. 快速排序 C. 归并排序 D.直接选择 6. 设矩阵A 是一个对称矩阵,为了节省存储,将其 下三角部分(如右图所示)按行序存放在一维数组B[ 1, n(n-1)/2 ]中,对下三角部分中任一元素ai,j(i ≤j), 在一维数组B 中下标k 的值是( ): A.i(i-1)/2+j-1 B.i(i-1)/2+j C.i(i+1)/2+j-1 D.i(i+1)/2+j 7. 由一个长度为11的有序表,按二分查找法对该表进行查找,在表内各元素等概率情 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是( )。 A .29/11 B. 31/11 C. 33/11 D.35/11 8. AVL 树是一种平衡的二叉排序树,树中任一结点的( )。 A. 左、右子树的高度均相同 B. 左、右子树高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 C. 左子树的高度均大于右子树的高度 D. 左子树的高度均小于右子树的高度 9. 下列四种排序方法中,不稳定的方法是( )。 A. 直接插入排序 B. 冒泡排序 C. 归并排序 D. 堆排序 10. 设树的度为4,其中度为1,2,3,4的结点个数分别为4, 2, ,1, 1, 则T 中的叶子数为 ( )。 A .5 B .6 C .7 D .8 三、 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 1. 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是存储密度大,且插入、删除运算效率高。( ) 2. 数组不适合作任何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 3. 广义表的取表尾运算,其结果通常是个表,但有时也可是个原子。( ) 4. 在含有n 个结点的树中,边数只能是n-1条。( ) 5. 所谓一个排序算法是否稳定,是指该算法在各种情况下的效率是否相差不大。( ) 6. 简单选择排序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 ) 7. 在二叉排序树中插入一个新结点,总是插入到叶结点下面。( ) 8. 采用线性探测处理冲突,当从哈希表中删除一个记录时,不应将该记录所在位置置 空,因为这会影响以后的查找。( ) 9. 有n 个数存放在一维数组A[1..n]中,在进行顺序查找时,这n 个数的排列有序或无 ?????? ? ???? ? ??=n n n n a a a a a a A ,2,1,2 ,21,21 ,1Λ Λ

天津理工大学编译原理期末考试试卷

1. 编译程序是对( ) A. 汇编程序的翻译 B. 高级语言程序的解释执行 D.高级语言的翻译 2?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 ) A .单词的种别编码 C ?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 B .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 D .单词自身值 3.在规范规约中,用( A .直接短语 )来刻画可规约串。 B .句柄 C .最左素短语 D .素短语 4. 与正规式(a | b) (c | d)等价的正规式是( ) * * * * A . a (c | d) | b(c | d) B . a (c | d) | b(c | d) C. a (c | d) | b (c | d) D. (a | b) c| (a | b) d 5.若项目集I K 含有A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编译原理》 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0660116试卷编号:1-A 命题日期: 2010年 6月 15日 答题时限: 12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得分统计表: 大题号 总分f -一一 -二二 -三 四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适合的一项,每小题 2分,共20 分) ?,则在状态K 时,仅当面临输入符号a FOLLOW (A )时,才采取 A ?动作的一定是( ) A. LALR 文法 B. LR (0)文法 C. LR (1)文法 D. SLR (1)文法 天津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S b Ab {pri nt 1” A (B {pri nt 2” A a {pri nt 3” B Aa) {pri nt 4” A.指示器 B.临时变量 C.符号表 D.程序变量 7. 文法G: S x Sx | y 所识别的语言是( ) * * * A. xyx B. (xyx ) C. x n yx n (n 》0) D. x yx 若输入序列为b (((aa )a )a )b,且采用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则输出序列为( ) A. B. 34242421 C. D. 9. 关于必经结点的二元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满足自反性 B .满足传递性 C.满足反对称型 D .满足对称性 10. 错误的局部化是指( )。 A .把错误理解成局部的错误 B.对错误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纠正 C.当发现错误时,跳过错误所在的语法单位继续分析下去 D .当发现错误时立即停止编译,待用户改正错误后再继续编译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得分 1. 文法G 的一个句子对应于多个推导,则 G 是二义性的。(X ) 2. 动态的存储分配是指在运行阶段为源程序中的数据对象分配存储单元。 (V ) 3. 算符优先文法采用“移进-规约”技术,其规约过程是规范的。 (X ) 4. 删除归纳变量是在强度削弱以后进行。(V ) 5. 在目标代码生成阶段,符号表用于目标代码生成。 (X )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得分 1. 构造正规式(0 I 1) 00相应的正规式并化简。(共5分) (1)根据正规式,画出相应的 NFA M (2分) (2)用子集法将NFA 确定化(2分) I I 0 I 1 1 8. 有一语法制导翻译如下所示:

上海大学历年考研试题 电影考试

上海大学考研试题 上海大学2001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科目:影视理论 一、解释下列名词或术语(每题4分,计20分) 1、电影艺术 2、影像 3、“连续蒙太奇” 4、表现蒙太奇 5、声画错位 二、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计30分) 1、移动摄影及其基本表现辐功能 2、“影戏”美学及其短长 3、心理空间与哲理空间及其差异 三、辨析并论述下题,首先判断其准确与否,然后具体阐析自己的判断理由与准确见解。(计10分) 场面调度“原指在戏剧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技巧,场面调度被引用到电影艺术中来,其内容和性质均与舞台演出不同,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包括镜头调度(或称“摄影机调度),是演员调度和摄影师调度的有机统一。 四、结合电影现象解释并论证下列问题(每题20分,计40分) 1、电影的商业性与非商业性的关系及其在当代电影中的各自地位 2、法国电影家雷内—克莱尔曾说“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观众会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一看就能懂的美国影片和必须动一番脑筋才能看懂的法国影片,-----为了替电影的美好前途着想,有才能的导演总有一天会设法把这两种学派妥善地结合起来,”对此,你如何理解?联系中国当代的发展,又有何感想?

上海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科目:中外电影史 一、名词解释(任选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孤儿救祖记》 2、长城公司 3、联华公司 4、《歌女红牡丹》 5、《神女》 6、《小城之春》 7、昆仑影业公司 8、《党同伐异》 9、普多夫金 10、希区柯克 11、黑泽明 12、《卡里加利博士》 13、法国印像主义 14、《公民凯恩》 15、《爵士歌王》 二、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张石川和郑正秋的创作特点? 2、什么是“新兴电影运动”的思想和艺术贡献? 3、什么是美国西部片? 4、什么是法国“新浪潮”? 5、什么是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作品、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 1、试论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导演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2、试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人手、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3、谢晋在80年代的主要作品及其特点。 2002年上大电影考研试题 电影试题 2007-07-31 18:22 阅读318 评论1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军事理论》试题及答案

《军事理论》试卷 一、选择题 1、国防的基本类型包括( ABCD ) A、扩张型 B、联盟型 C、中立型 D、自卫型 2、我国的兵役制度是( A ) A、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 B、志愿兵与民兵相结合、义务兵与预备役相结合 C、职业兵与义务兵相结合、现役与预备役相结合 D、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现役与预备役相结合 3、我国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三结合”是指( ACD )的结合。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预备役 C、民兵 D、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4、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是在( A )上。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六大 5、下列战役以少胜多的是( ABCD ) A、牧野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6、我国西周时期出现的军事书籍是( AD ) A、《军志》 B、《孙子兵法》 C、《司马法》 D、《军政》 7、我军“三化”建设的核心是( C ) A、革命化 B、正规化 C、现代化 D、信息化 8、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把抗日战争划分为( ABCD )三个阶段。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进攻 D、战略反攻 9、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于( B ) A、1948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1年 10、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这一概念是在( B )上。 A、中共六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九大 11、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于( B )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12、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 ) 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革命 C、和平与民主 D、发展与自由 13、精确制导弹药可分为( AD ) A、末制导弹药 B、制导炮弹 C、制导炸弹 D、末敏弹药 14、军事伪装按运用范围可分为( ABC ) A、战略伪装 B、战役伪装 C、战术伪装 D、战斗伪装 15、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本质核心是( A ) A、信息化 B、数字化 C、综合集成化 D、高科技化 16、下列武器中属于核武器的是(ABD ) A、原子弹 B、中子弹 C、精确制炸弹 D、氢弹

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力学期末考试题汇编

北京交通大学 2007年——2008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课程名称:材料力学A卷 我用人格担保在本次考试中,诚实守信,严格遵守考场纪律。

05、简支梁AB 如图所示,已知梁的抗弯刚度为EI ,弯曲截面模量为E 。若重物Q 从高出自由下沿,梁中的最大动应力为。 二、计算题(15分) 外伸梁横截面积受力如图,已知,许用拉应力[]15t MPa σ=,许用压应力 四、计算题(20分)刚架受力如图所示。各杆的EI 相同,求最大弯矩及其发生的位置。 五、计算题图示结构中,荷载P 沿铅垂方向,各杆材料的200E GPa =, 100,61.6,p s λλ==经验公式304 1.12cr σλ=-,若稳定安全系数[] 2.4st =,求此杆的许可荷载[]P 。

北京交通大学 2007年——2008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 B 卷 我用人格担保在本次考试中,诚实守信,严格遵守考场纪律 、图示平面应力状态的40,40x y MPa MPa MPa σσ==其第三强度的相当应力应为 。 、等截面刚架的抗弯刚度我EI ,不计轴向拉伸的影响,自由下落时的动荷载系数 。

σ=, 已知p=30KN,[]160MPa 四、计算题(20分)已知刚架的抗弯抗弯刚度为EI 剪力的影响。 五、计算题(20分)图示结构,杆1,2材料、长度相同,

北京交通大 2008——2009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 A 卷 我用人格担保在本次考试中,诚实守信,严格遵守考场纪律 、一点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则其主应力123σσσ,,分别为( ) 10050MPa MPa , 30-50MPa MPa , -50MPa MPa , 、下面关于强度理论知识的几个叙述,正确的是( ) 、需要模拟实际应力状态逐一进行试验,确定极限应力。 、无需进行试验,只需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说。 、需要进行某些试验,无需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说。 、假设材料破坏的共同原因,同时,需要简单假说试验结果。 ,ε,可以确定材料的弹性常数有(

天津理工大学-数据库2014-2015期末考试试卷

2014 ~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0660096 试卷编号:命题日期:2015 年11 月22 日答题时限:120 分钟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适合的一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须将本题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1.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提高了系统效率 B. 方便了用户使用 C. 数据的结构化 D. 节省了存储空间 2.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 3.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以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 A.网状模型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D.面向对象模型 4.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D.现实世界 5. 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 A.记录长度B.文件的大小 C.联系的复杂程度D.数据之间的联系 6.设在某个公司环境中,一个部门有多名职工,一名职工只能属于一个部门,则部门与职工之间的联系是()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多 D. 不确定 7.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A.外模式B.内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 8.在数据库结构中,保证数据库独立性的关键因素是() A.数据库的逻辑结构B.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 C.数据库的三级结构D.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 9.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是() A.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惟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 D.以上都不是 10.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两个元组值() A.不能全同B.可全同C.必须全同D.以上都不是 11. 有关系:R(A, B, C),主码=A;S(D, A),主码=D,外码=A(参照于R)。关系R和S 的元组如表1、表2所示,指出关系S中违反关系完整性规则的元组是()表1 R 表2 S A.A(1,2)B.(2,Null)C.(3,3)D.(4,1) 12.有一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系别),规定学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这一规则属于() A. 实体完整性约束 B. 参照完整性约束 C.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 D. 关键字完整性约束 13. 现有如下关系:患者(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单位)医疗(患者编号,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诊断日期,诊断结果)其中,医疗关系中的外码是() A. 患者编号 B. 患者姓名

上海大学软件工程试卷试题(附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未选均无分。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1. 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工作量最大的阶段是 A .需求分析B.总体设计 C.综合测试 D .软件维护 2. 瀑布模型的特点不包括 A.前一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不能进入下一阶段工作 B.进入某个阶段工作后,不再回复到之前的阶段工作C.只有完成并评审了规定的文档,才标志着一个阶段的工作结束D.在软件产生之前,需求无法得到充分的测试 3. 螺旋模型强调的开发手段是 A.分阶段开发 C.风险驱动开发 4. 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不包括 A.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C.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5. 总体设计阶段的工作不包括 A.确定程序的模块组成 C.确定实现各个模块功能的处理逻辑 6. 描绘系统物理模型的传统工具是 A .系统流程图 C.实体-联系图 7. 符合信息隐藏原理的是 A .将信息隐藏起来不被发现 C.将可能要修改的设计决策隐藏起来B.废弃式原型开发 D.增量式开发 B.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 型 建立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D. B.确定模块间的相互关 系 D.制定测试计划 B.数据流图 D.状态转换图 B.将信息隐藏起来确保安全 D.将不要修改的设计决策隐藏起 来 8. 模块的独立性原则是指软件设计时要尽量使模块具有 A .低内聚、低耦合B.低内聚、高耦合C.高内聚、低耦合D.高内聚、高耦合

[ 9. 有利于提高模块独立性的做法是 A.尽量使模块具有逻辑型内聚 B.尽量使模块间具有内容型耦合 C.使判定作用范围内的模块尽量成为该判定所在模块的直属下级模块 D.尽量提高模块的扇入数和扇出数 [ 10. 有关结构化设计(SD )方法的正确叙述是 ] A.只使用顺序、选择和循环 3 种控制结构 B.由数据结构映射出软件的结构 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D.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 11. 有关总体设计阶段所使用的结构图的不正确叙述是 ] A.能够描述软件系统的模块组成 B.结构图中的模块是按照自上而下、自左向右的顺序执行的 C.能够描述模块间的调用关系以及模块间调用时所传递的信息 D.将模块间调用时所传递的信息分成两种: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 [ 12. 要求使用顺序、选择和循环控制结构的组合或嵌套来表达程序的过程设计工具是 A .程序流程图B . 盒图 C .判定表D.PDL 13 . 关于好的编码风格的正确叙述是 A .把多个语句写在同一行以节省空间B.要求用户指定输入数据的数目 C .检查输入项重要组合的合法性D.表达式中不使用多余的括号,以简化表达式 14 . 能发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错误的测试步骤是 A .模块测试B.子系统测试 C .系统测试D.验收测试 15 . 自顶向下集成测试和自底向上集成测试都具有的优点是 A .较早发现主要设计错误B.可采用深度优先策略和宽度优先策略 C .支持故障隔离D.可复用模块得到充分测试 19 . 不符合面向对象设计准则的是 A .用对象的封装性来实现信息隐藏B.尽可能松散对象之间的交互耦合 C .尽可能减小继承耦合度D.尽可能设计小而简单的类 20. 上海大学校内电话号码由 5 位数字组成,但第 1 位数字只能是 5 或6。该电话号码的

大学现代军事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预备役: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2.军事格局:指活跃于世界军事舞台的国家或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4.领土:是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5.高技术战争:指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BBDBD CABCC 1.国防按性质和建设目标可以分为扩张型国防,中立型国防,()和自卫型国防。A、民主型国防B、联盟型国防C、和平型国防D、进攻型国防 2.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权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防的()。A、基本原则B、根本目的C、大政方针D、基本要求 3.国防的基本功能有威慑功能,()和增值功能。A、防御功能B、进攻功能C、和平功能D、实战功能4.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最多的国家是()。A、越南B、菲律宾C、马来西亚D、泰国 5.()公开提出“两国论”,妄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A、陈水扁B、连战C、宋楚瑜D、李登辉6.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按《联合国海洋法》的规定,还拥有()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A、200 B、

250 C、300 D、350 7.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是()。A、俄罗斯(前苏联)B、中国C、美国D、法国8.现代战争已经发展为“五维空间”的角逐。“五维”是指()。A、东南西北中B、海陆空天电C、上下左右中D、XYZtV 9.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由()颗卫星组成。A、2 B、6 C、24 D、32 10.以()的利用为中心的电子战手段,已成为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并覆盖整个战场并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A、火力B、人才C、信息D、高技术武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高技术战争特点有哪些?(1)战争中使用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战争。(2)作战时间短、危害时间长。(3)城市局部遭袭,但居民受到的危害却很广泛。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2)人民战争思想(3)人民军队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3.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2)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4)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5.国防教育的作用有哪些?(1)国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