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专升本语文真题WORD版

2010年专升本语文真题WORD版
2010年专升本语文真题WORD版

2010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代诗人中,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 ) A.王维 B.白居易 C.柳宗元 D.韩愈

2.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

A.豪放飘逸 B.沉郁顿挫 C.苍凉悲壮 D.沉雄慷慨

3.李商隐《无题》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一联是( )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下列关于作家艺术风格方面的评论,错误的是( )

A.艾青的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

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 )

A.乐府 B.词 C.赋 D.散曲

6.下列关于诗人徐志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徐志摩是新月社重要成员

B.《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

C.徐志摩是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

D.飘逸清丽是徐志摩诗歌的一种风格

7.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主要的写作目的是( )

A.强调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B.批评他植者违背种树规律C.赞扬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艺 D.揭露“长人者好烦其令”的弊政8.下列作品中,通篇运用象征手法的是( )

A.屠格涅夫《门槛》 B.冰心《往事》(一之十四)

C.鲁迅《风波》 D.老舍《断魂枪》

9.下列句子中,兼用了对偶、夸张修辞的是( )

A.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B.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C.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D.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10.李密《陈情表》强调自己不能“奉诏出仕”的道德依据是( ) A.慈父见背,舅夺母志。 B.圣朝以孝治天下。

C.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11.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作者是孔子 B.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D.是一本语录体散文集

12.射箭“中石没镞”的细节出自( )

A.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B.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C.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D.侯方域《马伶传》

1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

A.钱钟书——《论学问》、《围城》 B.茅盾——《香市》、《选择与安排》

C.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 D.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

14.“垂钓碧溪”、“襟袖红泪”、“乘舟梦日”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 )

A.桓温、伊尹、薛灵云 B.吕尚、薛灵云、伊尹

C.薛灵云、桓温、吕尚 D.伊尹、吕尚、桓温

15.“望洋兴叹”、“高枕无忧”、“移风易俗”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 A.《谏逐客书》、《报刘一丈书》、《冯谖客孟尝君》

B.《冯谖客孟尝君》、《庄子·秋水》、《报刘一丈书》

C.《报刘一丈书》、《谏逐客书》、《庄子·秋水》

D.《庄子·秋水》、《冯谖客孟尝君》、《谏逐客书》

16.下列句子中,“于”字引进比较对象,可译作“比”或“胜过”的是( )

A.祸莫大于杀已降。

B.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C.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D.为人廉,谨于文法。

17.下列句子中,含有被动句式的是( )

A.冀君实或见恕也。

B.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C.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致天下怨谤也。

18.下列带点字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密:稠密。

B.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中:内心。

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谋:商量。

D.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核:果品。

1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20.下列画线句子的翻译错误的是( )

A.去-后且三年而马怜归,遍告其故侣。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离开后将近三年马伶回来了。

B.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其莳也若子:移栽时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

C.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得无厌其为迂乎:恐怕会讨厌我过于迂腐吧。

D.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或起或泣:或者站起来,或者哭起来。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1.姜氏为什么要为共叔段请“制”?这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能体现出共叔段有扩张野心?

22.庄公为什么不采纳祭仲的建议?这反映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23.请说明这两段话中所用比喻的喻义。

(二)阅读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然后回答24~26小题。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4.这首词采取的是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25.“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暗含着作者哪两方面的伤感?

26.这首词在语言形式上有哪两个显著的特色?

(三)阅读陶渊明《移居二首》中的第二首,然后回答27~29小题。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①。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①无为忽去兹:不要轻易地离开这里。②纪:经营。

27.这首诗的前八句叙写了什么内容?“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8.这首诗哪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它采取的是怎样的表达方式?

29.这是一首古体诗还是一首近代诗?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

第二是轻重分明。文章不仅要分层次,尤其要分轻重。轻重犹如图画的阴阳光影,一则可以避免单调,起抑扬顿挫之致;二则轻重相形,重者愈显得

重,可以产生较强烈的效果。一部戏剧或小说的人物和故事,如果不分宾主,群龙无首,必定显得零乱芜杂。一篇说理文如果有五六层意思都平铺并重,它一定平滑无力,不能说服读者。艺术的特征是完整,完与整是相因的,整一才能完美。在许多意思并存时,想产生整一的印象,它们必须轻重分明。文章无论长短,一篇须有一篇的主旨,一段须有一段的主旨。主旨是纲,由主旨生发出来的意思是目。纲必须能领目,目必须附丽于纲,尊卑就序,然后全体自能整一。“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一篇文章的主旨应有这种气象,众星也要分大小远近。主旨是着重点,有如照相投影的焦点,其余所有意思都附在周围,渐远渐淡。在文章中显出轻重通常不外两种办法:第一是在层次上显出。同是一个意思,摆的地位不同,所生的效果也就不同,不过我们不能指定某一地位是天然的着重点。起头有时可以成为着重点,因为它笼盖全篇,对读者可以生“先入为主”的效果;收尾通常不能不着重。虎头蛇尾是文章的大讳,作家往往一层深一层地掘下去,不断地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不能读到终了,到终了主旨才见分晓,故事才告结束,谜语才露谜底。中段承上启下,也可以成为着重点,戏剧的顶点大半落在中段,可以为证,一个地位能否成为着重点,全看作者渲染烘托的技巧如何,我们不能定出法则,但是可以从分析名著(尤其是叙事文)中探得几分消息。其次,轻重可以在篇幅分量上显出。就普遍情形说,意思重要,篇幅应占多;意思不重要,篇幅应占少。这不仅是为着题旨醒豁,也是要在比例匀称上现出一点波澜节奏,如同图画上的阴阳。轻重倒置在任何艺术作品中都是毛病。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名手立论或叙事,往往在四面渲染烘托,到了主旨所在,有如画龙点睛反而轻描淡写地掠过去,不多着笔墨。

30.文章为什么要分轻重?作者认为分轻重的方法有哪两种?

31.作者以纲和目的关系作比喻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文中还运用了哪两个比喻?

32.请解释下面两个带点字。

轻重相形。形:众星拱之。拱:

(二)阅读《故都的秋》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33~35小题。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的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33.第一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写出了故都之秋怎样的特点?

34.最后一段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5.第二段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三)阅读格罗津斯卡的微型小说《文艺评论家和部长》,然后回答36~38小题。

“您看斯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

评论家回答说:“部长,我认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头。

“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摇头。

“确切地说,就是针对那些没有鉴赏力的人。刚才我没表达清楚。”

部长摇头。

“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又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

部长摇摇头说:

“这衣领真别扭。”

36.评论家的观点为什么会不断发生变化?这说明评论家是一个怎样的人?

37.部长为什么会摇头?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他的摇头?

38.从创作方法的角度来分析,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四、作文

3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整个世界靠大家公认的原则来维系。明确的规则意识,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首要准则。规则服务大家,更需要大家的遵守。

请以“让规则守护世界”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2010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1.B

2.B

3.B

4.A

5.D

6.C

7.D

8.A

9.D

10.B

11.A

12.C

13.C

14.B

15.D

16.A

17.B

18.A

19.C

20.D

二、文言文阅读

21.因为“制”是险要的城邑。

“今京不度。”

22.以宽养恶,欲擒故纵。

胸有城府,工于心计。

23.以野草的滋长蔓延比喻共叔段势力的扩张。

24.借景抒情。

抒发了词人晚年流落江南时孤苦无依、绝望哀愁的心情。

25.由北雁南飞想到自己因国破寓居南方,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由鸿雁传书想到丈夫早逝,表达了对亡夫的怀念之情。

26.一是多用叠字,二是善用口语。

27.叙写作者与邻里朋友之间频繁纯真的交往及亲密无间的关系。

顶真。

28.“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议论。

29.古体诗。

三、现代文阅读

30.一可避免单调,二有利于突出重点。

一是从层次上显出,重要的内容放在重要层次。二是从篇幅分量上显出,重要的内容应多占篇幅。

31.文章应突出主旨。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和照相投影的焦点。

32.形:比较。拱:环绕。

33.议论。

故都之秋具有深觉、幽远、严厉、萧索的深味。

34.直抒胸臆。

对故都之秋的热爱和眷恋。

35.排比和比喻。

36.他看到部长摇头,以为部长不同意自己的意见,于是马上改变了观点。部长每摇一次头,他就改变一种观点。

见风使舵,善于揣摩上司心理的人物

37.因为衣领太紧令他难受。

不断强化悬念。

38.误会法。

四、作文

39.作文评分标准

略。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八

2011年普通高校专升本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惟陈言之务去”出自() A.《谏逐客书》B.《种树郭橐鸵传》 C.《答李翊书》D.《答司马谏议书》 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 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 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托尔斯泰 4.《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 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 6.“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 A.神州B.中国C.中原D.九州 7.“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 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 8.《行路难》的作者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 9.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11.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牧 12.《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A.《大堰河》B.《火把》C.《北方》D.《向太阳》 13.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小说B.散文C.散文诗D.政论 14.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A.登高临远B.睹物思人C.雨洒江天D.佳人颙望 15.《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孔子名丘,字________。 17.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_____》。 18.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19.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0.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 21.《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 22.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_________人。 23.《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4.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__________》。 25.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_家。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四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四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四 字形 (一)命题思路: 命题人主要以人们写错别字的种种情况为依据,选择同音易混淆字、形近易混淆字、义近易混淆字、多音多义字,来考查考生掌握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 (二)考查方式: (1)找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2)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3)找出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 (4)找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三)解题思路 (1)注意同音字:如:安装--按装,抱负--报负,首屈一指--手屈一指,一筹莫展--一愁莫展(后者错误) (2)辨认形近字:如:迁徙--迁徒,殴打--欧打,修葺--修茸。 辨析字形的方法: 1、依义辨形:即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如“陨石”与“殒身”,“指责”与“指摘”,“杂糅”与“搓揉”,“蒙蔽”与“时弊”,都是正确的写法。而将“入不敷出”写成“入不付出”,将”胸无城府”写成“胸无成府”,则是因为不懂字的本义写了别字。 2、依形析字:如“不胫而走”的“胫”,其形旁就与走路有关。“插

科打诨”的“诨”跟言语有关。“寒暄”的“暄”跟太阳有关。“眼花缭乱”的“缭”与丝织品的缠绕有关。将“通牒”写成“通谍”,就写错了。“牒”,从“片”为文书;“谍”从“言”为谍报。 3、依据词语结构析字:“谈笑风生”“风声鹤唳”。“人情事故”的“事”不正确,应改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惹事生非”的“事”不正确,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对应,而“事”与“非”,是不能对应的。 成人高考频道提醒考生关注成人高考报名、成人高考招生、成人高考考试等信息: 2020年成人高考 2020年成人高考招生信息 2020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考试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 2020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word完整版)计算机专升本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专升本公共计算机基础模拟试题二及答案模拟试卷(二) 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_____硬件系统____和_软件系统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 个人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字长、_____运算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部设备和软件配置。 3. 两位二进制可表示___两______种不同的状态。 4. 无论是西文字符还是中文字符,在机内一律用______二进制___编码来表示。 5.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____应用软件_____、数据库管理系统、一些实用程序。 6. ---- 和----- 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为微处理器(CPU)。 7. 启动Windows98后,在桌面的空白区域单击鼠标右键,执行“属性”命令后,将出现_________窗口。 8. Windows98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这些程序按其功能放在相应的程序组中。要编辑一个图形文件需要用附件组中的_________程序。9. 在Windows98系统控制面板中,删除某一中文输入法后,该输入法从输入法属性的列表框中被删除,而并非从_________ 中删除了该输入法。 10. 在Windows98系统中,可以使用_________ 对文件夹和文件进行管理。 11. 利用剪贴板复制文本,首先要_________ 文本,然后单击“_________ ”按钮,再确定_________,最后单击“_________”按钮。

12. 在Word窗口的“窗口”菜单的下面有一些文件名,它们是_________ Word文档名。 13. 在Word中,_________ 的作用是控制文档内容在页面中的位置。 14. Excel是一个通用的_________ 软件。 15. 向Excel工作表中输入数据时,键入前导符_________表示要输入公式。 16. 在PowerPoint中,演示文稿的后缀名为_________ ,演示文稿模板的后缀名为_________ 。 17. 为了解决IP地址难于记忆,Internet又设计了_________ 。 18. 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_________。 19. 计算机网络是_________与_________紧密结合的产物。 20. 现在常用的浏览器有微软公司的_________和网景公司的_________ 。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所谓“裸机”是指【d 】。 A) 单片机B) 单板机 C) 不装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D) 只装备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 电子计算机主要是以【B 】划分发展阶段的。 A) 集成电路B) 电子元件C) 电子管D) 晶件管 3. 在下列各种设备中,读取数据快慢的顺序为【B 】。 A) RAM、Cache、硬盘、软盘 B) Cache、RAM、硬盘、软盘 C) Cache、硬盘、RAM、软盘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完整版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 题含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 1.《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杨衒之)为《》作的注,此书既是一部地理着作,也是一部散文佳作。 2.苏轼,字(子瞻/子由),号东坡居士,四川(成都/眉山)人,北宋着名文学家。 3.《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英国/意大利)剧作家。 4.《忆傅雷》的作者是(钱钟书/杨绛),他/她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洗澡)等。 5.雨果,法国杰出的(浪漫/现实)主义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代表作有《》等。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晋侯饮.赵盾酒 2.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 3.自非亭午 ..夜分,略无阙处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三、简答题 1.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2.试简要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论述题 试分析《秋夜》中梦境描写的作用。 五、作文题 以“难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郦道元,水经 2.子瞻,眉山 3.英国,莎士比亚 4.杨绛,洗澡 5.浪漫,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说明: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饮:给酒喝。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饮”。 2.且:将要。 3.亭午:正中午。 4.吊:慰问。 5.老:尊敬,赡养。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郦道元的《江水》主要描写了瞿塘峡、巫峡的开凿,巫山、巫峡的地理位置,新崩滩的形成,大巫山挺拔巍峨的气势,相关的历史记载和神话传说,以及三峡两岸美丽如画的四季风光。 2.试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参考答案:学生的分析在感悟诗中意境的同时要注意揭示出“渔翁寒江独钓”与柳宗元政治遭遇及其傲岸不屈个性间的关系,具体视学生结合诗作的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说明: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凡学生有一己合理之理解即可酌情给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35分,共35分) 试分析《秋夜》中梦境描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梦境,给了作者以广阔自由的想像空间,将一个个并不联系的生活片段、瞬间感受衔接起来,形成连续不断的电影镜头,让时空交错、今昔重叠、虚实渗透,在似真似幻,或实或虚中,凸现“民族之魂”浮雕般的伟岸形象。 梦,成为推动作者的思想发展的依据。 作者凭借梦境这个特殊的空间来进行创作构思,飞驰想像,全面展示了鲁迅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 1.司马迁,字(子固/子长),西汉阳夏人,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着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袁枚,字子才,号(简斋/诚斋),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清代诗人、诗论家。在诗歌创作上,他提出了“(神韵/性灵)说”,即主张诗歌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 3.《蛮子大妈》的作者莫泊桑是(德/法/俄)国人,作品主要反映的是(普法/俄法)战争中普通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陕西省2020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2020年真题(含解析)

陕西省2020年专升本考试 大学语文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著作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是() A.《庄子》 B.《墨子》《战国策》 C.《论语》 D.《孟子》 2.《左传》的体例是() A.编年体 B.语录体 C.纪传体 D.国别体 3.《氓》选自() A.《诗经·国风》 B.《诗经·大雅》 C.《诗经·小雅》 D.《诗经·颂文》 4.下列诗人中“弃官归田”的是() A.曹操 B.王粲 C.曹植 D.陶渊明 5.《石崇与王恺争豪》中具有飞扬跋扈性格的人物是() A.石崇 B.王恺 C.刘义庆 D.司马炎 6.下列作品集属于杜甫用的是() A《杜少陵集》B.《王右丞集》C.《白氏长庆集》D.《柳河东集》 7.诗歌风格属于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白 D.王昌龄 8.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是() A.孟浩然 B.高适 C.柳宗元 D.张若虚

9.《文与可画赏等谷偃竹记》中苏轼与文与可的关系是() A.叔侄 B.父子 C.表兄弟 D.舅甥 10.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A.柳水 B.李清照 C.周邦彦 D.陆游 11.元曲作家马致远的号是() A.稼轩 B.醉翁 C.放翁 D.东篱 12.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阿Q正传》 B.《狂人日记》 C.《风波》 D.《灯下漫笔》 13.《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的作者是() A钱钟书B.余秋雨C.朱光潜D.蔡元培 14.下列散文中出现“长宜子孙”一语的是() A.《故都的秋》 B.《爱尔克的灯光》 C.《拣麦穗》 D.《废墟》 15.《我与地坛》重点抒写的是() A.父爱 B.母爱 C.友情 D.乡情 16.《论学问》的作者是() A.培根 B.契词夫 C.莫泊桑 D.艾青 17.《祭十二部文》是一篇() A.史论 B.祭文 C.随笔 D.文论 18.“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中的“我”指的是() A.马伶 B.李伶 C.严相国 D.侯方域 19.近体诗包括“绝句”和() A.楚辞体 B.乐府体 C.律诗D歌行体

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浙江普通专升本真题《大学语文》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居“唐宋八大家”首位的作家是:( ) A.苏轼 B.王安石 C.韩愈 D.柳宗元 2.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左传》 B.《论语》 C.《史记》 D.《战国策》 3.下列文章中不属书信体的有:( ) A.《答李翊书》 B.《谏逐客书》 C.《答司马谏议书》 D.《报刘一丈书》 4.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 ) A.诗 B.词 C.曲 D.赋 5.《诗经·氓》中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 A.感伤未成年男子的早逝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B.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 D.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7.“想佳人、妆楼颙望”中的“颙望”意思是:( ) A.远远眺望 B.举首凝望 C.低头凝思 D.抬头仰望 8.律诗中要求必须压韵的是:( ) A.首联与尾联 B.颈联与颔联 C.颈联与尾联 D.颔联与尾联 9.下列句中的“过”字不作“错误”解的有:( ) A.无乃而是过与? B.且尔言过矣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 D.臣闻吏议逐客,窃认为过矣。 10.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 的作家是:( )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11.在《秋水》中,庄子用以说明“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的 是:( )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C.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 D.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12.典故运用是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的一大特色,下列词句中不属于典故的是:( ) 文案大全

最新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

最新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一 一、汉语基本知识 1.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2.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3.表示方式 (1)叙述 叙述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叙述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 (2)描写 描写大致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等。描写要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富于情感。 (3)抒情 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理等方式。抒情要自然真挚。 (4)议论 议论要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论证严密充分。 4.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二 阅读篇目: 议论文

1.*《季氏将伐颗臾》《论语》 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3.*《秋水》(节选) 《庄子》 4.*《谏逐客书》李斯 5.《陈情表》李密 6.《答李翊书》韩愈 7.*《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9.《论毅力》梁启超10.*《灯下漫笔》鲁迅 11.《论气节》朱自清12.《论快乐》钱钟书 13.《心灵的灰烬》傅雷14.《选择与安排》朱光潜 15.《论学问》培根 记叙文 16.*《郑伯克段于鄢》《左传》17.《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 18.*《李将军列传》(书选) 《史记》19.*《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20.*《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21.《报刘一丈书》宗臣 22.《马伶传》侯方域23.《往事》(——之十四) 冰心 24.《故乡的野菜》周作人25.《故都的秋》郁达夫 26.《沙滩上的脚迹》茅盾27.《爱尔克的灯光》巴金 28.《箱子岩》沈从文 诗词典赋 29.*《氓》《诗经》30.《国殇》屈原31.*《陌上桑》汉乐府 32.*《短歌行》(其一) 曹操33.*《饮酒》(其五) 陶渊明 34.《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35.《山居秋暝》王维36.*《行路难》李白37.*《蜀相》杜甫3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9.《杜陵叟》白居易4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41.(泊秦淮) 杜牧42.*《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陆游 43.《炉中煤》郭沫若44.《再别康桥》徐志摩45.*《北方》艾青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全部知识点

辽宁专升本公共课 《计算机基础+VFP语言》笔记 (电子版> 2018/02/08 试卷基本情况 考试分成二部分,全部采用笔试. 第1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 考纲要求: <一)计算机系统: <10-14分) 1.计算机地发展、分类与应用 2.计算机系统地主要技术指标与系统配置 3.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4.微机硬件系统地基本组成<三总线、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与作用5.软件系统地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及计算机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汇编语言、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6.计算机地常用数制与信息编码、数据地基本单位

【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I<计算机辅助教案)、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三)计算机地发展 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按“电子元件”不同,将计算机地发展划分为四个时代 1.第一代:电子管 <1946-1958)用于计算 2.第二代:晶体管 <1958-1964) 3.第三代:集成电路 <1964-1971) 4.第四代: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971至今)→PC<微机) (四)计算机地分类 1、信息形式:数字、模拟、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2、按用途: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2、按功能分类<1)微机 <个人、PC-Personal Computer) <2)小型机<终端) <3)中型机 <4)大型机 <5)巨型机 (五)计算机发展趋势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28篇文章解析

【专升本大学语文28篇文章解析】 《庄子?养生主》 1.论点:臣之所好者道也。论证方法:类比法 2.主旨:通过对庖丁对解牛之道的论述,阐明作者“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表达作者无为而治的思想。 3.“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表现出庖丁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 4.“沭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小心谨慎的心理。 5.庖丁解牛用了3处“对比论证”:1、始臣之解牛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开始解牛和现在解牛的情 况作对比);2、良庖岁更刀,割也…而刀刃若发于硎(把自己和良庖、族庖作对比);3、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把骨头间的缝隙大小和刀刃的厚度作对比) 【注释】 沭然:警惕的样子。如土委.地:散布。善.刀而藏之:擦拭。因.其固然:依照。硎:磨刀石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1.题材:议论文、奏疏 2.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要想久安,就必须积聚君王的恩德和道义。) 3.背景:唐代兴盛佛教道教,大兴土木。 4.本文运用“纵贯式结构(先是隐喻立论,阐明观点,再用比较的方法凸显君王不积累德义的严重后果, 最后提出治国之道。)”——作用: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文理清晰。 5.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第一段/增强文章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和比较论证(第二段/事实论据) 6.魏徵“谏”的艺术体现在:1、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复杂的治国之道变得浅显易懂;2、贬低自己,抬高 对方;3、运用对比;4、最后指出治国之道。 【注释】 德不厚而思国之理.:治理。傲物:瞧不起人。黜恶:除去邪恶。简能:选择有才能的人。 亏:有损于能克.终者盖寡:完成。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大兴土木。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1.题材:书信体驳论 2.艺术风格:柔中带刚 3.论事原则:运用儒家“名实相符”的原则(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与实际情况不符)。 4.针对对方“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论点进行反驳。(驳论方法:驳论点。/论 证方法:演绎论证/采用:事实论据) 5.新法是“受命于人主”——侵官新法是“举先王之政”——生事 新法是“为天下理财”——征利新法是“辟邪说,难壬人”——拒谏致怨——早料到的 6.盘庚迁都——(事实论据)表明变革的正确和自己的决心。 【注释】 于反复 ..不宜鲁莽:书信往来。非特:不仅仅。拳拳:专诚恳切。 《今》大钊 1.总论点: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 2.背景:五四运动前夕,作为中国未来的青年一代,有人安于现状,有人悲观厌世。 3.“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比喻性论据 4.第一个分论点引用耶曼所说的话,为引用论证(理论论据);第二个分论点讲宇宙大化,为演绎论证。 5.“屈原的《离骚》”和“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两个事例论据分别蕴含“忧患意识”和“牺牲精神”因为屈原的

普通专升本计算机考试真题模拟

普通专升本计算机考试真题

重庆市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专升本”统一选拔考试 《大学计算机》试题册 考试时间:4月18日14:00—16:00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Internet诞生的网际互联的网络是(A)。 A、ARPA 网 B 、MILNet C、DARPA D、NSFNet 2、使用LSI和VLSI的电子计算机被称为(D)电子计算机。 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 3、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五大部件组成,它们是(D )。 A、CPU、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B、CPU、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C、CPU、控制器、主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D、控制器、运算器、主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4、下列关于“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码的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是(C )。 A、二进制码便于实现逻辑运算 B、二进制码在物理上最容易实现 C、人们习惯使用经过二进制码表示二进制数 D、二进制码用来表示二进制数,其计数和加减运算的规则都很简单 5、当前的计算机仍采用“存储程序”原理,该原理是由( C )提出的。 A美国人西蒙·克雷B美国人普雷斯伯·埃克特 C美籍匈牙利人冯·诺依曼D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莫克斯 6、当前,中国的汉字信息系统一般都采用与ASCII码相容的8位编码方案,用(B)个8位码字符构成一个汉字内部码。 A1 B2 C4 D8

7、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D )。 A.CPU和存储器B主机和使用程序C主机和外部设备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8、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A )。 A.1946年2月 B.1946年6月 C.1949年2月 D.1949年5月 9、在微型计算机中,能实现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及全机控制的部件是(D)。 A运算器B控制器C内存储器(动态可读可写) D微处理器(静态可读可写) 10、下列存储器中,(B)的特点是只能读出原有的内容,不能由用户再写入新内容。 A.RAM B.ROM C.DRAM D.SRAM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D )。 A只要不上网就不会感染计算机病毒 B计算机病毒实质上是一组被损坏的程序 C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传播性、激发性和破坏性的特点 D当前,所使用的防杀病毒软件的作用是检查出计算机已感染的所有病毒,清除部分已感染的病毒 12、与八进制数106等值的十六进制数是(A)。01000110 A.46 B.66 C.6A D.A6 13、在计算机中,CD-ROM被称作(C )。 A只读软盘B只读硬盘C只读光盘D只读存储器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是(A )。 A多媒体信息不包括文字、图形 B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通信等多项技术于一体 C多媒体计算机中的视频卡处理的是静止或运动的图像信号 D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 15、用户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要让计算机执行,应首先将其装入(A )。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精彩试题(1)

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B ) A 《庄子》 B 《论语》 C 《孟子》 D《韩非子》 2.《季氏将伐颛臾》中“力就列,不能者止”作为论据,其性质属于( C ) A 历史事实 B 现实事例 C 名人名言 D 比喻 3. “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C ) A《论语》 B 《孟子》 C 《左传》 D 《战国策》 4.《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下列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B ) A 且在邦域之中矣 B 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 虎兕出于柙 5.《伯克段于鄢》选自( D ) A《国语》 B 《史记》 C 《战国策》 D 《左传》6. 《伯克段于鄢》的主要人物是( A ) A庄公 B 武公 C姜氏 D 共叔段 7.《伯克段于鄢》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的意思是( C ) A 迅速 B 急忙 C 屡次 D竭力 8. 孟子和孔子同属( A )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名家学派 9.“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 B ) A《寡人之于国也》B《季氏将伐颛臾》 C《》 D《秋水》 10.使《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问题是( B ) A五十步笑百步 B 为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 C 如何养生丧死无憾 D 如何以德治国和如何使民加多 11.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B ) A 孔子和孟子 B 庄子和老子 C荀子和韩非子 D孔子和老子 12. 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B ) A无限的B有限的 C巨大的 D 重要的 13.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C ) A 庄子 B河伯C若 D河伯与若 14.《冯谖客孟尝君》选自( B ) A《国语》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 15.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 C )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C人本思想 D民本思想 16.《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A ) A 向 B 左丘明 C 司马迁 D战国史官 17. 《》选自( C ) A《论语》 B《孟子》 C 《礼记》 D《左传》 18.《》一文中孔子认为“”、“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C ) A 人事制度 B物质文明建设C所有制形式 D 精神文明建设 19.《史记》是一部( B )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 国别体断代史

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答案及重点归纳

整xyfsky 理 1 (1)、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富于浪漫色彩的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主张顺任自然,反对人为。《庄子》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和《杂篇》十一篇。《庄子》一书创作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故有“寓言十九”之称。《庄子》一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和文学特色。 (2) 、①中心论点:掌握规律 顺其自然 ②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从哪些方面写 a 、三年前的我与现在的我 b 、良庖、族庖与我 ③用了事实论据 (3)、①理解本文中心论点具有的普遍意义。②识记本文是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 (4)、庖丁解牛:比喻技术高超,出神入化。 游刃有余:形容记忆熟练、做事轻松利落。 踌躇满志:心满意足,从容自得的样子。 (5)、课后习题: ①、“寓言十九”之称,说明《庄子》一书怎样的特点? 答:“寓言十九”是庄子对自己著作写作特点的概括,是说他的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运用寓言手法。这就说明他是有意识以象征、比喻、形象描写等手法来生动地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 ②、本文阐述了怎样的养生之道?文章用何种论据进行论证? 答:养生之道:顺任自然。论据:事实论证 ③、“庖丁解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这则寓言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答:人生态度是委运随化、无为而治。文章客观上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世上的事物错综复杂,但只要掌握事物的规律,顺任事物的自然之理,就能把事情办好。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6)、课文字词及句式分析 养生主:主:关键 手之所触:之:虚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乃中经首之会之:的。会:音节。 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奏:进刀。莫:没有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之:虚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道:规律。进:超过。 庖丁释刀对曰 释:放下 依乎天理:即“顺应自然”。依:顺从 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 批:击。郤:同“隙”,空隙。道:同“导”,循着。 窾:空,指牛骨节空处。因:顺着。固然:指牛身体本来的结构 岁:每年 更:换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以:用。间:间隙。恢恢乎:宽大有余的样子。游:运转。是以:所以。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虽:虽然。然:这样。族:筋骨交错聚结之处。怵然:警惕的样子。视为止:视力因此停留在一点上。行为迟:行动因此迟缓。 提刀而立 而:表修饰 善刀而藏之 善:擦试。而:表承接 状语后置句:合于桑林之舞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2.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1)、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家,言论见于《贞观政要》,著有《隋书》的序论与《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 (2)、课文分析: ①第一段“臣闻求木……”到“必积其德义”。分析词句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以德义跟木、水进行比较。用比喻方式强调国君积德义的重要性。 ②课文第三段的“十思”用了排比的目的,是要极其醒目地让唐太宗有所选择又别无选择,更让这“十思”显示出不容非议,无可辩驳的理性力量。 ③理解本文三个论证层次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本文三个论证层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第一段,突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中心论证,论述君主善积德义对于治国安邦的重大意义。第二段,分析国君不能居安思危,善始善终的原因和危害。第三段告诫君王“十思”以弘扬德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三段内容从理论观点的提出,到原因危害的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思路完整,逻辑谨严。 ④分析“十思”之论中所包含的君应自戒自谦,民可载舟覆舟的对应关系 分析“十思”之论中所包含的君应自戒自谦,民可载舟覆舟的对应关系“十思”之论,作为君主思想品德修养的方案,切实可行,文章强调居安思危,重视载舟覆舟的道理,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力量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等,都表现了作者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深刻的思想。 ⑤本文善用于运用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方法,对比鲜明、说理透彻,论证深刻有力。如以“固根本”与“求木长”、“浚泉源”与“水流长”的关系,比喻“积德”与“安国”的关系。又如,“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昔取之”与“今守之”,“在殷忧”与“既得志”等均成对比论证。

(完整版)辽宁省专升本计算机基础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2*20=40分) 1.第一代计算机属于 A.电子管计算机 B.晶体管计算机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D.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将十进制数231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A.D1H B.D7H C.E1H D.E7H 3.计算机在工作时突然断电,信息将全部丢失而且再次通电也不能恢复的部件是 A.光盘 B.ROM C.RAM D.磁盘 4.通常所说的PC机是指 A.巨型机 B.大型机 C.工作站 D.个人计算机 5.在windows中,切换各种中文输入法的组合键是 A.alt + ctrl B.ctrl+ shift C.alt + space D.shift+space 6.计算机上的CD-ROM是 A.内存 B.只读型光盘 C.可读写光盘 D.磁带 7.在资源管理器中,将C盘的文件A.TXT拖曳到D盘中,会 A.将A盘的所有文件复制到D盘 B.将A盘的所有文件移动到D盘 C.将C盘的A.TXT复制到D盘 D.将C盘的A.TXT移动到D盘 8.不能用来切换活动窗口的操作是 A.alt + tab 组合键 B.单击屏幕上的窗口 C.单击任务栏按钮 D.单击开始菜单中的选项 9.在word中,能显示页眉和页脚的视图是 A.大纲视图 B.普通视图 C.页面视图 D.web视图 10.在 word中选择整篇文档操作的快捷键是 A.ctrl + a B.ctrl + x C.ctrl + c D.ctrl + v 11.要在word文档插入个人照片应该在“插入“菜单的”图片“子菜单下选择 A.艺术字 B.来自于文件 C.图文框 D.自选图形 12.在word编辑状态下,统计文档字数需要使用的菜单是 A.文件 B.插入 C.工具 D.编辑 13.在excel中,工作表单元格中的内容不能是 A.公式 B.字符 C.日期 D.图表 14.在excel中,工作表中选择不连续的区域应先按住 A.alt B.shift C.del D.ctrl 15.在excel中,对数据排序最多可以采用 A.1个关键字 B.2个关键字 C.3个关键字 D.4个关键字 16.在excel中,“A2,B4“表示单元格的范围是 A.第1行第2列和第2行第4列 B.第2行第1列和第4行第2列 C.第1行第2列到第2行第4列 D.第2行第1列到第4行第2列 17.防止病毒破坏程序的有效方法是 A.保持机房清洁 B.不使用磁盘 C.安装正版杀毒软件 D.不把计算机和有病毒的计算机放到一起 18.TCP/IP协议是internet中计算机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一种 A.通信规则 B.信息资源 C.软件系统 D.软件系统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一 一、汉语基本知识 1.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2.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3.表达方式 (1)叙述 叙述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叙述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 (2)描写 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等。描写要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富于情感。 (3)抒情 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理等方式。抒情要自然真挚。 (4)议论 议论要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论证严密充分。 4.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 2010年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笔记二 阅读篇目: 议论文 1.*《季氏将伐颗臾》《论语》 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3.*《秋水》(节选) 《庄子》 4.*《谏逐客书》李斯 5.《陈情表》李密 6.《答李翊书》韩愈 7.*《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9.《论毅力》梁启超10.*《灯下漫笔》鲁迅 11.《论气节》朱自清12.《论快乐》钱钟书 13.《心灵的灰烬》傅雷14.《选择与安排》朱光潜 15.《论学问》培根 记叙文 16.*《郑伯克段于鄢》《左传》17.《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 18.*《李将军列传》(书选) 《史记》19.*《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论语》主要记载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庄子散文,想象丰富,多采用论辩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5、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好__________先生。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独伧然而泣下。 7、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壮罢低声问夫婿,____________________。 8、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 9、陆游,字务观,号__________。 10、李商隐诗名体皆工,成就斐然,尤以_____________最为突出。 11、苏轼与父苏洵、弟_______,合称“三苏” 12、矛盾小说著作主要有《蚀》、《虹》、《_______》、《腐蚀》、《清明前后》等。 13、钱钟书的主要著作有《读忆录》、《管锥篇》、《旧文四篇》等。长篇小说有《_______》。 14、《左传》是_________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15、《史记》是我过第一部_________体通史。 16、王昌龄与高适、_________同为盛唐边塞诗人代表。 17、韩愈卒后溢“文”,故后世称__________文公。 18、徐志摩的代表诗作《再别康桥》中的“康桥”即____________。 19、北宋与苏轼并称“苏黄”的诗人是__________。 20、李白的诗歌充满浪漫色彩,风格__________。 二、解释词语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斯: 舍: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吾老: 幼吾幼: 3、公退之瑕,披鹤,戴华阳巾,手持《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公退: 世虑: 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着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望洋向着: 莫己若: 5、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侣渔虾而友麋鹿,驾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居。 渔櫵: 侣渔虾: 6、自衿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右,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自衿功伐: 过矣: 7、唯圆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彭泽:

2017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2017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重点篇章:《采薇》 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 《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5.《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战国策》打破"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 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 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 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百发百中"等寓言闪耀着迷人的文学光彩,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力量。

2014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4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漱玉词》的作者是()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的知识。 【应试指导】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第2题单选《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具体内容。 【应试指导《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有十五国风.大多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是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多数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 第3题单选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 A.鲁迅、沈雁冰、冰心 B.郭沫若、沈雁冰、朱自清 C.鲁迅、郁达夫、冰心

D.沈雁冰、朱自清、冰心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应试指导】鲁迅、郭沫若、郁达夫不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排除A、B、C三项,选D项。 第4题单选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体裁是() A.五言律诗 B.七言绝句 C.五言古诗 D.杂言诗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体裁。

【应试指导】王昌龄以擅长七言绝句著称,人称“七绝圣手”。《从军行》(其四)通过描写边地艰苦生活与激烈的战况,表现了身经百战的将士誓扫边尘,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是王昌龄七绝代表作之一。 第5题单选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此诗写作于抗曰战争临近胜利之时 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 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相关知识。 【应试指导】《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曰战争开始后的第二年,当时曰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第6题单选曹操《短歌行》(其一)的主旨是() A.感叹人生几何,去曰苦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