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多晶型的研究进展

甘氨酸多晶型的研究进展

陈佳星;刘文举;郭亚军;卫宏远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甘氨酸各种晶型的制备方法、各晶型的热稳定性、结晶条件对晶型的影响、晶型间的相互转化、结晶新工艺及新晶型等方面的研究。对甘氨酸多晶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甘氨酸晶型的控制及新晶型的开发,而且可为其它药物晶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glycine polymorphs,thermal stability of different crystal forms,effect of crystallization conditions on the crystal forms,mutual transformation between crystal forms and new crystal-lization technology and new crystal form of glycine were reviewed.The study of glycine polymorphism not only can contribute to the control of glycine polymorph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rystal forms,but also pro-vides new ideas and guidance for the study of other drug crystal forms.

【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

【年(卷),期】2014(000)011

【总页数】4页(P1-4)

【关键词】甘氨酸多晶型;结晶工艺;晶型转变

【作者】陈佳星;刘文举;郭亚军;卫宏远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072;河南工业大学化

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26.36

多晶型是指同一种物质具有多种不同的晶型结构,这些晶型在外观、熔点、密度、硬度、溶解度、溶出速率以及生物有效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药物多晶型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产品的纯度,还会增大其副作用。对药物多晶型的研究,有助于新药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确定和选择,提高药物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均一性,提高生物利用度。

甘氨酸是一种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在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应用广泛。甘氨酸作为典型的多晶型药物,被广泛作为多晶型化合物模型

研究。目前,研究发现甘氨酸有5种晶型:α-、β-、γ-、ε-和δ-型。其中α-、β-、γ-晶型存在于常温常压下,对其研究较多;而ε-和δ-晶型存在于高温高压下,相关研究较少。在自然条件下,α-甘氨酸为动力学稳定晶型,γ-甘氨酸最稳定,β-甘氨

酸遇水便很快转变成其它两种晶型。我国是甘氨酸的生产大国,但所生产的都是亚稳态的α-晶型产品且掺杂有γ-晶型,产品性质不稳定,易结块,使用非常不便。因此,对甘氨酸多晶型的研究非常必要。

1 各种晶型甘氨酸的制备方法

不同的实验条件可以得到不同晶型的甘氨酸,Kunihisa[1]研究发现,γ-甘氨酸可

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相对容易地结晶出来,并且在重水溶液中更容易结晶。γ-甘氨酸要用缓慢冷却的方法结晶,而非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Weissuch等[2]研究发现,向甘氨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醋酸、硫酸或氨水也能结晶出γ-甘氨酸。

Litaka[3]报道γ-甘氨酸能够从经过醋酸酸化或经过氨水碱化的甘氨酸水溶液中得到。Yu等[4]通过喷雾干燥实验发现,当甘氨酸溶液pH值为6.2时得到α-晶型,当pH值为4.0或8.0时得到纯γ-晶型。Towler等[5]用过饱和度为0.2和0.66

的甘氨酸在20 ℃下进行结晶实验,发现pH值在3.8~8.9之间时得到α-晶型,

在这个范围之外得到的是γ-晶型。

吕孟凯等[6]向甘氨酸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配比(甘氨酸和草酸的物质的量比5∶1)的

草酸,冷却结晶可以得到γ-甘氨酸单晶体。Kimura等[7]指出,向甘氨酸水溶液

中加入醋酸也可制备γ-甘氨酸单晶体。宋彦梅[8]指出,通过上述方法不能得到纯的γ-甘氨酸单晶体,添加草酸后得到的是镶嵌有草酸分子的混晶,而添加醋酸得

到的仍是α-晶型。也有报道通过向甘氨酸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或硝酸钠,然后通过缓慢蒸发溶剂法可以得到外形完整的γ-甘氨酸单晶体。

Zaccaro等[9]发现使用纳秒脉冲激光照射甘氨酸水溶液可得到γ-甘氨酸。Lee等[10]成功利用在Au上的单层分子膜控制生成指定的甘氨酸晶型。其基本方法为通过外延生长控制晶型,采用基底结构获得期望的晶体结构。通过使用不同偏振激光诱导分子结晶,发现短暂的偏振激光照射可控制一些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形态,进而控制晶型[11]。Yuyama等[12]通过连续激光可选择性制备了α-和γ-晶型的

甘氨酸。

Bhat等[13-14]研究发现,常温下向甘氨酸水溶液中加入少量钠盐经缓慢蒸发后可得到纯净的γ-甘氨酸单晶体。He等[15]没有使用添加剂,只通过非常缓慢的蒸发最终也得到了γ-甘氨酸晶体。Chew等[16]指出,通常在饱和的甘氨酸水溶液中通过冷却结晶方法只能得到α-甘氨酸晶体。Liu等[17]指出亚稳态的β-甘氨酸可以

迅速地从稳定的α-和γ-甘氨酸的气相中得到,具体方法是迅速加热使α-或γ-甘

氨酸升华,然后使其冷却得到亚稳态的β-晶型。Sekar等[18]报道α-甘氨酸可以

在氯化钾的存在下通过溶剂蒸发法从饱和甘氨酸溶液中得到,并通过X-射线粉末

衍射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也有报道甘氨酸和溴化钾[19]或硝酸锂[20]或氯化镁[21]

的水溶液的混合物在室温下通过缓慢蒸发法成功地制备出了透明的γ-甘氨酸单晶体。Srinivasan等[22]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缓慢蒸发法制取了α-和γ-甘氨酸单

晶体。

2 不同晶型甘氨酸的热稳定性

由于甘氨酸在保存过程中存在结块问题,原因可能与晶型有关。因此,各晶型的相对稳定性研究至关重要。韦丽红等[23]指出,甘氨酸的α-晶型是热力学亚稳晶型,γ-晶型是热力学稳定晶型;α-与β-晶型是互变体系,低温下γ-晶型是热力学稳定晶型,α-晶型是热力学亚稳晶型,低温干燥条件下两者不会发生相互转变,而湿

热条件下α-晶型会转变成稳态的γ-晶型。当温度高于165 ℃时,稳态改变,α-

晶型变成热力学稳定晶型,而γ-晶型变成热力学亚稳晶型。

Sakai等[24]曾假设甘氨酸产品的结块是由于晶型转变造成的。有文献[5,24-25]指出,低温下,γ-晶型是热力学稳定晶型,产品可以长期保存而不易结块,α-晶

型是热力学亚稳晶型,在湿热的条件下会向β-晶型转变,引起产品的结块,影响

产品的使用性能。但宋彦梅[26]通过对比实验说明,甘氨酸产品的结块可能并不是由于晶型转变;并进一步分析得出:造成结块可能是晶形、粒度或其它方面的原因,这一机理还有待探究。

3 结晶条件对晶型的影响

结晶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对晶型产生影响,如结晶液状况、pH值、添加剂和结晶方式等。Allen等[27]通过深入研究甘氨酸在层状相、微乳液和乳状液中的结晶发现,γ-晶型和β-晶型的结晶与所加入的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功能、溶液的过饱和度及

结晶体系的体积密切相关。文献[28-29]报道氢键对甘氨酸多晶型的结构和形状都

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含有—C=O基团的分子与甘氨酸中NH2基团中的氢原子形

成的氢键(—C=O…HN)由于—C=O电子共轭效应的影响,会改变多晶型体的形状

甚至是晶型[30-32]。

Yu等[4]和Towler等[5]研究发现,溶液的pH值能定向影响甘氨酸的晶型。王明[33]研究了溶液pH值对甘氨酸结晶的影响,发现随着pH值的降低或升高,α-晶型的生长受到越来越大的阻碍,而γ-晶型仍能继续生长,因而所得γ-晶型越来越多,直到得到纯的γ-晶型。

Hrkovac等[34]研究了不同量的添加剂(氯化钠和草酸)和抗溶剂(乙醇)对甘氨酸晶型的影响,并测得了溶解度曲线,结果表明,添加剂的用量和类型影响溶解度曲线的介稳区宽度以及晶体粒度特性。Allen等[27]研究发现,向甘氨酸水溶液中加入外消旋的六氟代缬氨酸有利于γ-甘氨酸的形成。王明[33]通过对甘氨酸溶液中杂质离子对的研究发现,阳离子晶型结晶发挥了主要作用,而Mg2+、Ca2+对晶型结晶的抑制作用不明显,Na+、K+可强烈抑制α-晶型的产生,从而可选择性地形成γ-晶型。

Sander等[35]报道喷雾干燥方法能够影响甘氨酸的晶型,所得产品为混合型的α-和β-甘氨酸并含有少量的γ-甘氨酸,通过降低干燥空气的温度和增大溶液流量能够增加产物中β-甘氨酸含量。

Yang等[36]研究了添加剂NaCl对甘氨酸晶型的影响,发现多晶型体的初始晶核强烈地依赖于NaCl的浓度和初始甘氨酸的浓度。在没有添加剂或低浓度的NaCl 水溶液中,α-晶型自发成核,而在高浓度的NaCl和低浓度的甘氨酸溶液中,γ-晶型优先成核。Han等[37]报道无机碱(如NaOH和KOH)和酸(如H2SO4)可以显著地加快亚稳态α-甘氨酸的生长。

4 各晶型间相互转化

甘氨酸的各种晶型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Litaka[3]发现,常温下,当有重氢存在时,α-晶型会自发地向γ-晶型转变;γ-晶型在160~170 ℃之间时会不可逆地转变为α-晶型。但Boldyreva等[25]却发现,没有重氢存在时α-晶型

也能自发向γ-晶型转变。而Dawson等[38]发现晶型转变温度为177 ℃。Perlovich等[39]发现,晶型转变温度在165~201 ℃之间,并且指出在加热条件下γ-晶型向α-晶型的转变是不可逆的并且是对映互变体系。

但Sakai等[24]发现,干燥的α-晶型置于313 K和相对湿度为70%的条件下30

d后,会有5%的α-晶型转变为γ-晶型;而相同条件下,潮湿的α-晶型10 d后

就全部转变为γ-晶型。他们认为:α-和γ-晶型在α-晶型表面的微量水中溶解度的不同是晶型转变的原因,这种转变发生在溶液中。Dawson等[38]发现,把α-甘

氨酸置于2~8 ℃的饱和溶液中,2 d内会完全转变为γ-晶型,15 d后γ-晶型也

不会向α-晶型转变。

王明[33]研究发现,高温及氨气有利于晶型转变,甘氨酸的结块程度与其晶型转变程度呈正比关系。Srinivasan等[22]使用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缓慢蒸发法制取α-

和γ-甘氨酸单晶体,发现加入KNO3后α-甘氨酸能够转变为γ-甘氨酸。

5 结晶新工艺及新晶型研究

宋彦梅[26]报道了制取甘氨酸的新工艺:甘氨酸冷却-溶析耦合结晶新工艺。该方

法所得产品为单一的α-晶型,且抗聚结性能好,产品长期存放不结块。

陈浩等[40]报道了用甲醇循环生产甘氨酸的新工艺,该方法可利用母液循环生产3次,产率较高,并且比水相法生产周期短,且节约乌洛托品约3/4,成本有较大的

降低。Dawson等[38]在高温高压下发现了两种新的晶型ε-甘氨酸和δ-甘氨酸。

6 结语

目前,对甘氨酸多晶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添加剂、溶液酸碱性以及甘氨酸溶液饱和度上。虽然新的研究方法不断提出,比如偏振光、连续激光以及喷雾干燥等,但大都局限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很少能够应用到工业生产上。今后应研究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膜结晶技术等。甘氨酸多晶型的研究虽有一定的成果,但其研究空间还很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以期能发现更好的方法来制取甘氨酸的各种晶型。

参考文献:

[1]KUNIHISA K S.Crystal growth of γ-glycine[J].Crystal Growth,1974,23:351-352.

[2]WEISSUCH I,LEISEROWITZ L,LAHAV M.“Tailor-made” and charge-transfer auxiliarie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crystal polymorphism of

glycine[J].Adv Matter,1994,6(10):952-956.

[3]LITAKA Y.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γ-glycine[J].Acta Cryst,1961,14:1-10.

[4]YU L,NG K.Glycine crystallization during spray drying:The pH effect on salts and polymorphic forms[J].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2,91(11):2367-2375.

[5]TOWLER C S,DAVEY R J,LANCASTER R W,et al.Impact of molecular speciation on crystal nucleation in polymorphic systems:The conundrum of γ-glycine and molecular ′self poisoning′[J].Am Chem

Soc,2004,126(41):13347-13353.

[6]吕孟凯,尹鑫.γ-甘氨酸单晶的生长及其光学性质[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4(3):119-121.

[7]KIMURA H,NAKAMURA K,EGUCHI A,et al.Struc tural study of α-amino-acid crystals by 1H CRAMPS NMR spectroscopy[J].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1998,447(3):247-255.

[8]宋彦梅.甘氨酸γ-晶型的单晶培养和晶型分析[J].天津科技大学学

报,2006,21(2):27-29.

[9]ZACCARO J,MATIC J,MYERSON A S.Nonphotochemical,laser-induced nucleation of s upersaturated aqueous glycine produces unexpected γ-polymorph[J].Crystal Growth & Design,2001,1(1):5-8.

[10]LEE A Y,UIMAN A,MYERSON A S.Crystallization of amino acids on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of rigid thiols on

gold[J].Langmiur,2002,18(15):5886-5898.

[11]GARETZ B A,MATIC J,MYERSON A S.Polarization switching of crystal structure in the nonphotochemical light-induced nucleation of supersaturated aqueous glycine solutions[J].Physical Review

Letters,2002,89(17):175501-175504.

[12]YUYAMA K,RUNGSIMANON T,SUGIYAMA T,et al.Selective fabrication of α- and γ-polymorphs of glycine by intense polarized continuous wave laser beams [J].Crystal Growth & Design,2012,12(5):2427-2434.

[13]BHAT M N,DHARMAPRAKASH S M.Effect of solvents on the morphology and physical charact eristics of nonlinear optical γ-glycine crystals[J].Crystal Growth,2002,242(1-2):245-252.

[14]BHAT M N,DHARMAPRAKASH S M.Growth of nonlinear optical γ-glycine crystals[J].Crystal Growth,2002,236(1-3):376-380.

[15]HE G W,BHAMIDI V.Direct growth of γ-glycine from neutral aqueous solutions by slow,evaporation-driven crystallization[J].Crystal Growth & Design,2006,6(8):1746-1749.

[16]CHEW J W,SIMON A,BLACK N.Stable polymorphs:Difficult to make and difficult to predict[J].Cryst Eng Comm,2007,9:128-130.

[17]LIU Z M,ZHONG L,YING P L,et al.Crystallization of metastable β glycine from gas phase via the sublimation of α or γ form in

vacuum[J].Biophysical Chemistry,2008,132(1):18-22.

[18]SEKAR C,PARIMALADEVI R.Effect of KCl addition on crystal growth and

spectral properties of glycine single crystals[J].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2009,74(6):1160-1164. [19]ALI AHAMED S Z,DILLIP G R,RAGHAVAIAH P,et al.Spectroscopic and thermal studies of γ-glycine crystal grown from potassium bromide for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J].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2013,6(4):429-433.

[20]KUMAR R A,VIZHI R E,VIJAYAN N,et al.Structural,dielectric and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of nonlinear optical γ-glycine single

crystals[J].Physica B:Condensed Matter,2011,406(13):2594-2600.

[21]DILLIP G R,BHAGAVANNARAYANA G,RAGHAVAIAH P,et al.Effect of magnesium chloride on growth,crystalline

perfection,structural,optical,thermal and NLO behavior of γ-glycine crystals[J].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2,134(1):371-376.

[22]SRINIVASAN T P,INDIRAJITH R,GOPALAKRISHNAN R.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α- and γ-glycine single crystals [J].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2011,318(1):762-767.

[23]韦丽红,崔凤侠,赵桂琴,等.药用甘氨酸α-晶体纯化的新方法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1,40(2):107-109.

[24]SAKAI H,HOSOGAI H,KAWAKITA T,et al.Transformation of α-glycine to γ-glycine[J].Crystal Growth,1992,116(3-4):421-426.

[25]BOLDYREVA E V,DREBUSHCHAK V A,DREBUSHCHAK T N,et

al.Polymorphism of glycine:Thermodynamic aspects.Part Ⅱ.Polymorphic transitions[J].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2003,73(2):419-428. [26]宋彦梅.甘氨酸结晶过程及多晶型现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27]ALLEN K,DAVEY R J,FERRARI E.The crystallization of glycine polymorphs from emulsions,microemulsions,and lamellar phases[J].Crystal Growth & Design,2002,2(6):523-527.

[28]GORBITZ C H.Structures and conformational energies of amino acids in the zwitterionic,hydrogen-bonded state[J].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Theochem,2006,775(1-3):9-17.

[29]WILLIAMS R W.A scaled quantum mechanical force field and vibrational analysis for the gamma glycine crystal polymorph:Hydrogen bond stretching modes observed[J].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2004,685:101-107.

[30]张艳,王长生.甘氨酸和丙氨酸二肽、三肽中N-H…O=C分子内氢键键能的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7,24(6):1166-1170.

[31]de CARVALHO M F,MOSQUERA R A.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f the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s in glycine dimmers[J].Chemical Physics Letters,2007,445:117-124.

[32]CHWALEBA D,LLCZYSZYN M M,IICZYSZYN M.Glycine-methanesulfonic acid (1∶1) and glycine-p-toluenesulfonic acid (1∶1) crystals:Comparison of structures,hydrogen bonds,and vibrations[J].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2007,831:119-134.

[33]王明.甘氨酸多晶型现象与产品结块机理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34]HRKOVAC M,KARDUM P J,SCHUSTER A,et al.Influence of additives on glycine crystal characteristics[J].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2011,34(4):611-618.

[35]SANDER A,PENOVI T.Crystallization of β-glycine by spray

drying[J].Cryst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11,46(2):145-152.

[36]YANG X,LU J,WANG X J,et al.Effect of sodium chloride on the nucleation and polymorphic transformation of glycine[J].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2008,310(3):604-611.

[37]HAN G J,CHOW P S,TAN R B H.Direct comparison of α- and γ-glycine growth rates in acidic and basic solutions:New insights into glycine polymorphism[J].Crystal Growth and Design,2012,12(5):2213-2220. [38]DAWSON A,ALLAN D R,BELMONTE S A,et al.Effect of high pressure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polymorphs of glycine[J].Crystal Growth and Design,2005,5(4):1415-1427.

[39]PERLOVICH G L,HANSON L K,BAUER-BRANDL A.The polymorphism of glycine.Thermochemical and structural aspects[J].J Thermo Ana

Cal,2001,66(3):699-715.

[40]陈浩,李雪梅,李长峰.甲醇法循环生产甘氨酸工艺研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0,18(10):56-57.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制备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制备 制药081(10084349)刘朝阳 1前言 1.1目的 D-对羟基苯甘氨酸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本文总结了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性质、用途、主要生产路线和生产开发情况。 1.2产品介绍 D-对羟基苯甘氨酸(简称:D-p-HPG)是一种重要的医药精细化学品,主要用于合成β-2-内酰胺类半合成抗菌素,如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克罗、头孢立新、头孢拉定等抗菌药物。这些药物用途广泛,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弓形体、螺旋体等均有杀灭作用;同时它也用于多种多肽类激素及农药的合成、人工甜味剂的重要中间体。 【结构式】 D-对羟基苯甘氨酸(D-p-hydroxylphenylglycine,D-p-HPG),化学名D-α- 氨基对羟基苯乙酸,分子式(OH)C 6H 4 NH 2 CH 2 COOH,分子量167.2。 【性状】 白色片状结晶,熔点204℃(分解),微溶于乙醇和水,易溶于酸或碱溶液生成盐。 1.3研究意义 D-对羟基苯甘氨酸是一种重要是合成广谱抗生素羟氨卞青霉素和羟基头孢菌素的重要原料,用途广泛。中国是抗生素类药物的生产和需求大国,而且中国制药行业已把半合成青霉素和半合成头孢菌素作为发展重点,因此对D-HPG新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合成方法综述 合成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生物酶催化选择性合成D-HPG,该法选择性高,污染小,但因生物菌培养问题,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有一定技术难度;另一类是采用化学方法合成得到外消旋体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PG),再经拆分得到具有光学活性的D-HPG。 2.1D,L-HPG的合成 化学合成是工业上生产D-HPG普遍采用的,但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生物酶技术在手性氨基酸药物中的研究的不断进展,利用生物催化合成 D-HPG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2.1.1生物催化合成法 与化学合成方法相比, 生物催化法具有环境污染小、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和转化率高等优点,但生物菌种的筛选较为困难,投资大,生物酶容易失活,无法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因此生物催化合成法仍以实验室研究较多。对于生物催化合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D,L-对羟基苯海因(D,L-HPH)为原料经酶催化合 成D-HPG上。 第一步使用D-海因酶作用在底物D,L-HPH上,使其进行不对称开环生成N-氨基甲酰-D-对羟基苯甘氨酸,第二步再将N-氨基甲酰 -D -对羟基苯甘氨酸用化学方法水解脱去氨甲酰基得D-HPG。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D-海因酶能选择性水解D-HPH,而L-HPH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自发消旋为D,L-HPH,底物的利用率达到100%,但反应第二步采用化学方法水解,污染问题仍较为严重。 2.1.2化学合成法 化学合成因其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目前国内外所有文献一致倾向于先合成出外消旋化的D,L-HPG,然后再进行拆分获得D-HPG的两步法。有些方法还包括将不需要的L-HPG进行消旋化。 D,L-HPG的化学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2.1对甲氧基苯甲醛法 该法是早期用于工业生产D,L-HPG的合成方法。对甲氧基苯甲醛与氰化钠在水溶液或醇溶液中,经环合、加压碱水解和脱甲基,得到D,L-HPG。

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中文翻译)

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 摘要: 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主要促进葡萄糖扩散进入红细胞,并负责葡萄糖供应到大脑和其他器官。不正常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GLUT1缺陷综合症,其中GLUT1的过度表达是癌症的预示指标。尽管经过几十年的调查, GLUT1的结构尚不清楚。在这里,我们报告的人GLUT1的晶体结构在3.2 ?分辨率的状态。一种被捕获的具有典型的向内折叠构象的全长蛋白。这种结构可以实现对精确映射和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中GLUT1的潜在机理的解释。这些突变基因结构提供了一个洞察GLUT1和糖搬运工亚家族的其他成员的交流访问机制的途径。在单向转运GLUT1与质子耦合木糖转运体XylE的结构比较中,可以检验被动推动者和积极转运的转运机制。 GLUT1 由SLC2A1编码,介导的细胞将基底水平葡萄糖的摄取到许多组织中。特别是,它负责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扩散,使成红细胞常数摄取保持在约5毫米的血液浓度。GLUT1在血液组织屏障的内皮细胞内具有使葡萄糖供应到大脑和其他器官中的核心作用。 GLUT1的失活突变,将导致血糖运输活动受损,而这是与疾病相关联的缺乏能源供应到大脑不足相关联的。 GLUT1缺陷综合征(又称德活体综合征)的特点是症状包括早发性癫痫,小头畸形和发育迟缓的频谱。癌细胞需要增强葡萄糖的供应,部分是通过无氧糖酵解( Warburg效应)的效率较低的能源产生。确定GLUT1的水平将作为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因为它的基本生理和病理意义,GLUT1一直是功能研究及结构测定的重点。 GLUT1属于MFS ,其中规模最大最普遍存在的二次转运蛋白超家族之一的糖搬运工亚科。 MFS转运共享一个保守的核心,其包括由两个离散地折叠的结构,即在氨基和羧基末端结构域12个跨膜片段。在每个领域,连续六次跨膜段折叠成一对“3+3 ”反向重复的片段。已知的的实验证据表明,三螺旋束可以表示其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MFS转运蛋白被认为是利用交流访问机制,其中由底物结合位点是从两侧通过转运蛋白的构象变化交替访问OFTHE膜运输衬底。 细菌GLUT1同系物,在D -木糖的结构:从大肠杆菌和葡萄糖H+转运体XylE (参28 ,29 )或从表皮葡萄球菌获得的H+转运体GLCP(参见30 )已有报道。值得注意的是, XylE的结构约束着GLUT1 (参见28 )以托德 - 木糖ORD -葡萄糖启用同源性为基础的建模。然而,无论XylE和GLCP都是作为GLUT1一个催化葡萄糖向下穿过膜的浓度梯度单向转运质子驱动转运体。人类GLUT1的原子结构对理解它的运输和疾病机制至关重要。 GLUT1的结构测定

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甘氨酸

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甘氨酸 一 26一中国饲料添加剂2010年第9期(总第99期) 全国饲料添加剂信息站 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一甘氨酸 【别名】甘氨酸;氨基乙酸;氨基醋酸 【化学名】氨基乙酸;氨基醋酸 【英文名】Glycine 【分子式】C2HNO: 【分子量】75.O7 【结构式】H:N—CH2一COOH 【CAS号】56—40—6 【性状】本品为白色单斜晶系或六方晶系 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溶于 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熔点232~236~C(分 解).相对密度1.1607,能与盐酸作用而成盐酸 盐. 【制法】 化学合成甘氨酸的方法主要有氯乙酸氨解 法,施特雷克法(Strecker)和海因法(Hydantion) 三种.目前国内仍采用在国外已被淘汰的氯乙 酸氨解法技术,而国外则采用改进的施特雷克法 和海因法技术路线.由于原料和工艺的不同,氯 乙酸氨解法具有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的特 点,所生产的甘氨酸大多为工业级,纯度一般在 95%左右,严重制约了其下游的应用,而国外厂 商大多利用丙烯腈副产氢氰酸和羟基乙腈生产

甘氨酸,该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一般纯度可以达到99%以上. 1.氯乙酸氨解法 该法是以氯乙酸为原料,在催化剂乌洛托品 的存在下与氨水反应而得.反应温度5O~ 60~C,常压,反应后物料在乙醇溶液中进行醇析分离,反应时间14~l5小时.是传统的甘氨酸 的合成工艺,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环境污染压力不大.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氯化铵等副产品难以分离,导致产品质量差,不能满足医药和食品工业的需要,若精制则生产成本较高;二是作为催化剂的乌洛托品无法回收,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三是反应时间长,不易连续操作.目前该法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化方法,为了克服缺点,提高甘氨酸的质量和收率,国内外化学工作者对此法合成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新型催化剂的选择与使用上,另外在强化工艺过程控制,优化反应条件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C1CH2COOH+2NH3—_H2NCH2COOH+ NH4C1 2.Strecke法 传统的Strecke法是以甲醛,氰化钠,氯化铵 一 起反应,再加入乙酸,析出得到亚甲基氨基乙腈,将亚甲基氨基乙腈在硫酸存在下加入乙醇分解,得到氨基乙腈硫酸盐,将此硫酸盐用氢氧化钡分解,得到甘氨酸钡盐,然后加入硫酸使钡沉淀,过滤,滤液浓缩,冷却得到甘氨酸结晶.该法

异四聚体NMDA受体离子通道的晶体结构(正文翻译)

异四聚体NMDA受体离子通道的晶体结构(正文翻译) 摘要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属于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体系,它调节哺乳动物大脑中大多数兴奋性突触传递。NMDA受体的激活引起的钙离子渗透是神经元可塑性起始的重要因素。这里,我们以4埃的大小展示了完整的异四聚体GluN1-GluN2B NMDA受体离子通道的晶体结构。NMDA受体被分类为拥有两条贯穿整个分子的对称轴的GluN1-GluN2B异质二聚体,该分子由一个氨基末端结构域(ATD)、一个配体结合域(LBD)和一个跨膜结构域(TMD)组成。NMDA 受体里的ATD和LBD比非NMDA受体更高度折叠化,这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NMDA受体里的ATD能调控离子通道活性而非NMDA受体不能。 大脑的发育和功能依赖于一个叫做突触的特化的连接点的神经元通讯。响应于一个动作电位,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激活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型和代谢型受体产生突触后电位。这种突触传递是神经回路的经验依赖性变化的基础。人脑中的大多数兴奋性神经传递是由一个简单氨基酸L-谷氨酸(1)的传递介导的,它激活代谢型和离子通道型谷氨酸受体(分别是mGluRs的和iGluRs)。iGluRs 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主要由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GluA1-4),红藻氨酸盐(GluK1-5),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GluN1,GluN2A-D和GluN3A-B)三个体系构成。非NMDA受体能合成只对L-谷氨酸反应的功能同源四聚体。相比之下,NMDA受体主要是由GluN1和GluN2各两个拷贝组成的绝对的异四聚体,它同时激活甘氨酸或者D-丝氨酸结合到GluN1上、L-谷氨酸结合到GluN2上,并且通过膜的去极化释放镁离子阻塞离子通道孔隙。NMDA受体通道打开会导致钙离子内流,引起控制神经元连通性和可塑性强度的信号转导级联反应。NMDA受体过高或过低的激活都牵涉到神经系统的紊乱和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以及与击打相关的缺血性损伤疾病。 NMDA受体亚基,像其他iGluR亚基一样,包含负责控制不同的功能的结构域。NMDA受体中,氨基末端结构域(ATD)有助于控制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失活速度,并且包含了特殊亚基变构化合物的结合位点,包括锌(GluN2A and 2B)、艾芬地尔(GluN2B)和多肽(GluN2B)(7-9)。配体结合域(LBD)结合激动剂和拮抗剂以控制离子通道的开放。跨膜结构域(TMD)形成异四聚离子通道。羧基末端结构域(CTD)结合突触后密度蛋白,相应地促进细胞内信号传递,对神经元可塑性很重要。在非NMDA受体中,ATD不调节离子通道活性,LBD只结合一种激动剂L-谷氨酸,TMD则形成无电压感应能力的离子通道孔隙,比NMDA受体大幅降低了钙离子渗透性。更短的CTD与突触后膜蛋白相互作用,它与NMDA受体关联蛋白不同。因此,尽管被归类在同一iGluR家族,非NMDA 受体和NMDA受体离子通道在基本的生理学和药理学上有明显的差异。唯一的一个完整的iGluR的晶体结构是同源四聚体GluA2 AMPA受体结合到一个拮抗剂的(10)。在NMDA受体家族,结构信息已被限制到分离的ATD(7,8,11)和LBD(12-15)胞外结构域。这样,完整的异四聚体NMDA受体的亚基和结构域分布仍然是未知的。NMDA受体的结构—功能关系很难仔细分析,因为一些功能如ATD介导的变构调节、配体诱导的门和在异源四聚体的背景下离子透

生物化学(PDF)版

第一章氨基酸(amino acid)的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一、氨基酸的结构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如将天然的蛋白质完全水解,最后都可得到约二十种不同的氨基酸。从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看出: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除R为H(甘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均具有旋光性。 *在空间各原子有两种排列方式:L—构型与D—构型,它们的关系就像左右手的关系,互为镜像关系,下图以丙氨酸为例: 二、氨基酸的分类: 1.按氨基酸分子中羧基与氨基的数目分: 酸性氨基酸:一氨基二羧基氨基酸,有天冬氨酸、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二氨基一羧基氨基酸,有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中性氨基酸:一氨基一羧基氨基酸,有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苏氨酸。 2.按侧基R基的结构特点分: 脂肪族氨基酸 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 杂环氨基酸:脯氨酸、组氨酸 3.按侧基R基与水的关系分: 非极性氨基酸:有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脯氨酸; 极性不带电氨基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苏氨酸; 极性带电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4.按氨基酸是否能在人体内合成分: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有八种:赖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笨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可以合成的氨基酸。有十种。 半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可以合成但合成量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的氨基酸,有两种:组氨酸、精氨酸。 三、稀有氨基酸: 参加天然蛋白质分子组成的氨基酸,除了上述20种有遗传密码的基本氨基酸之外,在少数蛋白质分子中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氨基酸,称为稀有氨基酸。 它们都是在蛋白质分子合成之后,由相应的常见氨基酸分子经酶促化学修饰而成的衍生物。 二十种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如图所示: (注:缺脯氨酸)

甘氨酸多晶型的研究进展

甘氨酸多晶型的研究进展 陈佳星;刘文举;郭亚军;卫宏远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甘氨酸各种晶型的制备方法、各晶型的热稳定性、结晶条件对晶型的影响、晶型间的相互转化、结晶新工艺及新晶型等方面的研究。对甘氨酸多晶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甘氨酸晶型的控制及新晶型的开发,而且可为其它药物晶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glycine polymorphs,thermal stability of different crystal forms,effect of crystallization conditions on the crystal forms,mutual transformation between crystal forms and new crystal-lization technology and new crystal form of glycine were reviewed.The study of glycine polymorphism not only can contribute to the control of glycine polymorph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rystal forms,but also pro-vides new ideas and guidance for the study of other drug crystal forms. 【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 【年(卷),期】2014(000)011 【总页数】4页(P1-4) 【关键词】甘氨酸多晶型;结晶工艺;晶型转变 【作者】陈佳星;刘文举;郭亚军;卫宏远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072;河南工业大学化

医药制剂中的晶型分析

医药制剂中的晶型分析 目录 前言 (1) 1.XRD分析 (1) 红外分析 (4) 拉曼分析 (5) 前言 原料药(activepharmaceutica1ingredients,API)的晶型分析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可以用XRD、IR、拉曼和DSC等。但是当将原料药和大量辅料混合,做成制剂后,晶型的分析难度一下提高了很多,尤其是制剂中AP1含量很低的时候。不少同行向我请教过这个问题,恰好上次有个公司委托我做了这些分析,今天我把这些结果给大家分析一下。出于保密需要,具体药品名我就不透露了。该片剂每片只含有5mgAPI,单片重量未知,一般20Omg比较常见。 1.XRD分析 据报道,AP1一共有四种晶型,XRD叠加图如图1所示。 图1专利报道的AP1四种晶型的XRD叠加图 根据专利报道和企业提供的数据,该API应该有四种晶型。但是我对XRD谱图进行仔细分析,发现这个化合物的A晶型应该不是单一晶型,而是晶型B和F的混合物。

A晶型的结晶度不高,所有的衍射峰在B和1都能找到对应的峰。晶型B、F和1三种晶型重叠峰较少,应该是独立的晶型。对制剂进行晶型的XRD分析时,需要先将每种辅料进行XRD分析,看看制剂的衍射峰里,哪些是辅料的,哪些是原料药的。因为原料药含量很低,辅料的特征峰往往比原料药高。 参见图2,对比甲厂制剂与辅料的XRD图,发现制剂中的峰主要是乳糖的峰,其次含有少量Mg(OH)2,只有2。二7.0和8.2处的小峰是辅料中没有的。 I _ ~~I"f1 - ------ ----------- ---⅜⅜⅜f,—- ----- ∣[]WΓθ∣5M>20101Sn111 ______ ______ _H卜. ___ __ 19 ∣RuTβra200Mu.101∙S2030V1 I v O u it n»tr≡Mrτ 2∙(t) 图2甲厂制剂与每种固体辅料的XRD叠加图 然后我们再将制剂的XRD谱图与原料药的对比进行分析(图3)o根据2θ=7.0和8.2处的峰,可以推测甲厂制剂中原料药的晶型应该主要是B,可能含有少量1。乙厂制剂的特征峰很少,应该是样品的结晶度比较低,难以分析晶型。 晶型研究在最近三十年来一直很火,国内外研究的人很多,但是在用XRD谱图将晶型分类时,还是常常会有人搞错。不仅仅是国内的人会搞错,国外大公司也是。晶型研究,我觉得最难的可能是得不到标准图谱时,怎么证明是单一晶型,如何解析XRD谱图上的微小差别。 参见图4,如果能得到单晶,模拟出XRD标准图谱,找出每根谱线对应的晶面,这个当然是最理想的。但是很多时候根本得不到单晶。这个时候,如果每张XRD谱图重合的很好,或者仅仅是峰强度上有出入,那也好解释。晶体的择优取向会导致某些衍射峰强度变化很大,甚至某些峰会消失。制样的厚薄不

氨基酸的提取与精制

分离工程期末论文 氨基酸的提取与精制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Amino Acid 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081 学生姓名: 於马骥学号: 050811139 指导教师: 戴卫东(副教授) 2011年6月

期末论文中文摘要 氨基酸的提取与精制 摘要:综合介绍了氨基酸提取过程中常用的分离技术以及近期的发展动态.如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和萃取法.并提出了氨基酸提纯精制的关键环节-结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氨基酸是生物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提取和精制是氨基酸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其投资费用中占有很大比例 关键词:氨基酸; 沉淀法; 离子交换法; 膜分离; 反应萃取; 反向微胶团 期末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Amino Acid Abstract:The separation techniques of amino acids extraction,such as precipitating method,ion-exchange,membrane separation,liquid-liquid extraction are reviewed.And crystallization,which is the critical step in purification of amino acids,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 to be put emphasis on. Amino acid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iological organisms, is the basic unit of the component proteins, have very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mino acid extraction and refine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nks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its investment very large proportion in charge Keywords:amino acid;precipitation;ion-exchange;membrane separation;reactive extraction;reverse micelleation;

甘氨酸蒸发结晶

甘氨酸蒸发结晶 甘氨酸结晶器是什么?甘氨酸结晶器有什么优势?甘氨酸结晶 器什么样? 甘氨酸作用:甘氨酸是简单的氨基酸,又名氨基乙酸,参与嘌呤类、吓啉类、肌酸和乙醛酸的合成,可与多种物质结合出胆江业重平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甘氨酸是化工、医药、农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 根据甘氨酸的制备工艺和产品的纯度可分为食品级、医药级、饲料级和工业级四种规格产品。在医药方面,甘氨酸单独使用可治疗重疗肌无力等营养失调症,促进脂肪代谢;作为一种蛋白质氨基酸可作为复方氨基酸输液和口服氨基酸制剂的重要原料;亦可作为原料进一步合成DL-笨丙氨酸和L-苏氨酸等;作为原料还可以合成治疗高血压药物地拉普利、抑制胃溃疡药用碳酸钙制剂等。 甘氨酸结晶工艺是排除菌体浓缩连续等电点,根据甘氨酸在 pH5.97时的等电点性质,在该点附近直接采用一步等电点,从而可以避免蛋白质等杂质对结品过程的影响。根据晶体的自范性、各向异性和均匀性可知,在甘氨酸的结晶操作时,由于甘氨酸的溶解度与蛋白质等杂质的溶解度不同,从而使甘氨酸结晶而杂质留在溶液中;即使两者的溶解度相差不大,亦会由于晶格不同,而彼此分离。 现有的甘氨酸结晶设备体积大、占地多,结晶速率低,晶型差,堆密度低,结晶收率低,需要对现存的甘氨酸结晶器进行改良。康景辉针对现存甘氨酸结晶器的问题,进行结晶工艺改良,对甘氨酸结晶

器包括减速机、传动支架、法兰、传动轴、搅拌器和筒体,减速机和传动轴连接,减速机下方设置传动支架,传动支架通过法兰与筒体连接。在使用甘氨酸结晶器时,要打开真空系统,抽真空,然后在进料,进行搅拌蒸发,整套甘氨酸结晶器占地面积小,结晶速率高,晶型好,堆密度高,结晶收率高。

光可控制结晶的生长行为

光可控制结晶的生长行为 光可控制结晶的生长行为 美国科学家利用不同的偏极光光线引导分子的结晶。这种技巧有机会利用於控制分子的结晶型态。 纽约布鲁克林Polytechnic 大学的Bruce Garetz及他的同事最近发现一些有机化合物也可以利用短暂的偏极光照射来控制晶型,以甘氨酸(glycine)为例,不同的偏极化方式可诱导不同结晶型态的产生。甘氨酸有三种结晶型态,而不同的溶剂会造成不同结晶型态,在自然状态下, 水中甘氨酸型成的晶型为alpha型, 并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研究人员发现假设以线性偏极化的红外线雷射进行诱导,在水中, 甘氨酸立刻形成结晶, 晶型为那么成为gamma型。他们在报告中提到,线性偏极光会在同一个平面上波动,圆偏极光波动的平面那么以一定的规律旋转。相对地, 假设以圆偏极光来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晶会形成alpha型。也就是说,研究人员可以用偏极光来选择性地诱导结晶析出,但对照组未以照光诱导的甘氨酸溶液在数周後仍未形成结晶。 利用偏极光照射的技巧有机会用在控制有机分子的结晶型态上。在制药工业,再结晶是一种常见而且非常重要的纯化与分离的方法,但结晶型态的掌握一向是个难题。在药物制程中能控制药物的多晶性是重要的,不同的结晶型态会影响到体中溶解速率等和药效有关的物理性质,进而影响到药效。 这类实验的开端在2019年,Garetz及他的同事发现光的照射会

促进尿素的结晶形成, 通常,过饱和的尿素溶液通常要好几天的时间才会形成尿素结晶,但他们发现在经过数十亿分之一秒的雷射光照射後,结晶立刻形成了。这些针状结晶的轴向有平行於线性偏极化光的电场方向的趋势。研究人员假设光线的电场诱导了正在形成晶核的尿素分子的电子分布情形,即所谓的电偏极化效应(electric polarization)。此效应有助於正在形成晶核的分子排列,加速产生尿素的针状结晶。研究人员推测, 光线能控制甘氨酸晶型形成的可能因素为光的电场影响了过饱和的甘氨酸溶液中, 处於结晶之临界状态分子丛集的排列。其他化合物是否可经由此方法来诱导产生不同晶型那么尚在证明中。

甘氨酸重结晶过程的研究

甘氨酸重结晶过程的研究 作者:宋秋月马宁宁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年第03期 【摘要】目前国内生产的甘氨酸产品粒度分布不均匀,达不到国际医药市场对甘氨酸的粒度要求;甘氨酸晶体形态差,晶型不完整且不单一,多为混晶,如果长时间存放,会出现结块聚集的现象,使用不便。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对甘氨酸重结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做了深一步的研究,包括搅拌速率、溶液浓度、降温速率等。 【Abstract】At present, the granularity distribution of glycine products produced in China is not uniform, which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glycine granular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market. Glycine crystals are poor in morphology, and the crystal form of which is incomplete and not single, and most of the glycine crystals are mixed crystals. If they are stored for a long time, there will be agglomeration, and it is inconvenient for us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two problem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crystallization of glycine are further studied, including stirring rat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cooling rate.

一种稳定的门冬胰岛素结晶制备方法的研究

一种稳定的门冬胰岛素结晶制备方法的研究 作者:张璐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8年第3期 【摘要】目的:对稳定门冬胰岛素结晶制备方法进行研究,并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以 进一步提高门冬胰岛素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经过有机酸对比,对于其他胰岛素结晶 与有机溶剂中必须添加物质的选择等方式,经过对比实验与优化要求晶型具有稳定均一性。结果:根据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有机酸适宜采用浓度为0.5M-1.5M 之间的甘氨酸,乙腈、苯酚及 氯化钠溶液采取体积分数12%-18%、0.2%-0.3%、0.2M-0.3M,同时还包括含量为门冬胰岛素制 备液蛋白浓度稀释至2.0-5.0g·L-1 重组门冬胰岛素。在条件为pH 在6.0-6.5 环境下加入醋 酸锌组成的结晶液,经过放大验证能够得到的晶体为单斜针状,晶体的形状规则且均一,并且 具有较高的结晶收率。结论:与不使用结晶工艺相比,直接调成冻干后收集产品不仅能够显著 地提高收率,也能有效地减少冻干时间。因此门冬胰岛素原料药的结晶方法具有良好的结晶收率,能够显著地降低原料药的生产损失,适合于工业化的大量生产。 【关键词】稳定;门冬胰岛素;结晶;制备方法 门冬胰岛素属于蛋白类生物大分子,由于其为生物大分子,因此在体外难以保持其独有的 完整生物活性,因此在研究中该如何保持此类分子的基本完整的生物活性,一直以来是相关人 员的研究重点工作。晶体结构的存在对于生物大分子是处于较为稳定的状况,与其他小分子物 质相同,蛋白质晶体是按分子单元一定的排列顺序堆积而成的,因而便能形成一个较为独特的 空间点群,其在外观的表现上主要为其具有不同规则的集合行政固体,蛋白质晶体与无定形态 相比具有较高而定生物活性与理化稳定性[1]。生物蛋白类药物大分子的存在形式为晶体,给药方式为晶体,此种给药方式能够显著地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提高药物的有效成分浓度,因而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可控性释放等优点。血糖类药物中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作为其中有效 且重要的药物,从未间断对其结晶的研究。但目前由于尚未得到理想的质量优异胰岛素及其类 似物晶体的生产工艺,因此现阶段我国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为如何进一步 对结晶技术与条件进行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门冬胰岛素,主要试剂包括甘氨酸、乙酸锌、水饱和酚、乙酸、氯化钠、氢氧化铵、盐酸、乙腈;其余试剂至少为分析纯。主要仪器包括电子天平、微孔溶液过滤器、PH 计、光学显微镜、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1.2 实验方法 1.2.1 有机酸体系 备制3 批剂量为30ml 的结晶体系,乙酸含量分别为0.5M、1.0M 及1.5M,将门冬胰岛素 制备液蛋白浓度稀释至2.5g?L-1,苯酚:体积分数含量为0.2%,将pH 用氨水将其调至 pH6.0,加入剂量为200mg?L-1的乙酸锌,在恒温20-24℃的环境中将其进行长达10h 的搅拌,并将温 度调到2-8℃左右,并停止对结晶的搅拌。而在第2 个实验进行中,将乙酸改为柠檬酸,在第

门冬胰岛素结晶制备工艺的优化

门冬胰岛素结晶制备工艺的优化 目的本文旨在优化门冬胰岛素的结晶制备方法,提高原料药收率,降低成本,提高门冬胰岛素的稳定性,为制剂生产提供优质原料。方法在室温下通过对有机酸的种类、有机溶剂的浓度、盐的浓度以及pH,进行对比实验,通过显微镜图片分析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优化门冬胰岛素的结晶制备方法。结果研究发现有机酸宜选用1.0M的甘氨酸为最佳,同时采用体积分数15%的乙腈、体积分数为0.2%的苯酚、0.2M氯化钠溶液以及含 2.0~5.0g/L 重组门冬胰岛素,在初始pH为6.0的条件下加入醋酸锌组成的结晶液,经放大验证得到单斜针状晶体,形状规则均一,结晶收率可达99.0%以上。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表明,门冬胰岛素原料药的结晶方法符合生产要求,结晶收率良好,易于工业化生产,可为制剂提供优质的原料药。 标签:门冬胰岛素;结晶方法;回收率 胰岛素都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但普通胰岛素存在着作用时间短、吸收变异大、作用峰值明显、低血糖发生率高等诸多问题,正日益被胰岛素类似物所替代[1]。而重组门冬胰岛素作为一种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是利用基因工程DNA 重组技术[2,3]将人胰岛素B链第28位的脯氨酸(Pro)替换为负电荷的门冬氨酸(Asp),利用电荷的排斥作用来阻止胰岛素单体或二聚体的自我聚合,使分子间的聚合减少。它不但能很好地模拟人胰岛素的分泌模式,控制血糖效果较好,而且由于其作用持续时间的缩短,不易与下餐前或者夜间胰岛素作用发生叠加,显著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率[4]。 就目前技术而言,固态胰岛素中的晶体形式无论从贮藏性能还是后续制剂配方设计等方面都较液态形式方便。结晶制备得到的晶体具有均一稳定的固体分子形式,冻干时间短,样品稳定性高,因此它更适合工业化生产。通过相关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基于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的结晶工艺方法很多[5],但是制备高质量和高产量的重组门冬胰岛素结晶生产工艺国内外也未见相关报道。本课题主要为制备出高质量和高产量的重组门冬胰岛素-锌结晶,同时也可推进重组胰岛素原料药结晶的研究进展。 1 材料 重组门冬胰岛素(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研究所,批号:LB02120516);甘氨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酸锌、氢氧化铵(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水饱和酚(北京拜尔迪生物科技公司);乙酸、氯化钠(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盐酸(珠海市华成达化工有限公司);乙腈(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梅特勒-托利多电子天平;北京佳源兴业科技脱色摇床;天津津腾微孔溶液过滤器;梅特勒-托利多PH计;凤凰光学显微镜(PH100);Waters-Hclas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锂离子吸附脱附

南京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化工专业开放实验研究报告 题目:锂离子筛的吸附性能研究 班级、学号:化工1308 ********** *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2016年7月

1.课题背景和研究现状 随着人类对锂———21 世纪的能源元素需求的不断扩大, 陆上锂资源将从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未来需求, 迫切需要开发液态锂资源。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 科研人员就一直在寻求从海水、地热水和盐湖卤水提取锂的方法,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锂盐生产的主攻方向。 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脱锂后仍能保持其原有的对Li +有迁入而形成最适宜结晶构型趋势的尖晶石结构。这就决定了其对Li +的选择记忆性。因此被称为尖晶石型锂离子筛或锂吸附剂,而原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则可被称为锂离子筛前体。离子筛吸附法从海水、地热水和盐湖卤水提锂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绿色方法。离子筛法海水提锂在全球还是停留在研究阶段,并未有工业化的报道。因为海水在锂离子含量极低。只有170个PPM,再者离子筛在海水中分离困难,通常需要通过造粒,海水通过离子筛床层来提锂。当前成本低廉的沉淀法盐湖卤水提锂产量已占世界锂产品产量85%以上,我国传统的矿石锂盐生产企业因生产成本高,被智利的阿塔卡玛盐湖、美国的希尔斯湖、银峰湖地下卤水和阿根廷的HombeMuerto盐湖等卤水提取所取代。我国由锂盐出口大国转变为进口国,且进口量逐年攀升。 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的三维(1×3)隧道结构 金属锂、锂合金以及锂盐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冶金、能源、核能、宇航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型绿色能源材料,享有“工业味精”、“推动世界进步的能源金属”等称号。近年来,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锂资源需求量与日俱增,陆地上的锂资源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海水中蕴藏有丰富的锂资源,其蕴藏量约为陆地锂资源总量的一万余倍。因此,从海水中提取锂资源这一项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从海水中有效提锂成为广大研究工作者的研究焦点。目前,在海水提锂方面的研究中,溶剂萃取法和吸附剂法是最主要的方法。由于海水中锂离子的浓度很低,仅为0.17mg/L,相对于溶剂萃取法,吸附剂法具有极大的优势,且被公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海水提锂方法[3]。可用于海水提锂的

细菌来源金属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细菌来源金属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杭锋;刘沛毅;穆海菠;王钦博;刘振民;陈卫 【摘要】本文概述了近年国内外对细菌所产胞外金属蛋白酶的研究进展,将细菌所产金属蛋白酶的分类,主要的序列特征以及结构特征进行归纳,分析说明目前主流的细菌金属蛋白酶水解催化机制,介绍了其在食品工业上的主要应用以及未来该领域发展可能的方向. 【期刊名称】《工业微生物》 【年(卷),期】2015(045)006 【总页数】7页(P53-59) 【关键词】细菌;金属蛋白酶;食品工业 【作者】杭锋;刘沛毅;穆海菠;王钦博;刘振民;陈卫 【作者单位】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业研究院,上海200436;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业研究院,上海200436;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业研究院,上海200436;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业研究院,上海200436;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业研究院,上海200436;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 【正文语种】中文

金属蛋白酶是一类能高效水解蛋白质和多肽的蛋白酶,与天冬氨酸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和半胱氨酸蛋白酶等其他蛋白酶属的水解机理不同,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中心存在一个或多个金属离子,由于锌离子带正电荷,并且具有多种氧化状态,易通过电子转移激活水分子形成活泼不稳定的亲核分子,利用亲核分子攻击肽链中的羰基,因此锌离子金属蛋白酶是最为常见金属蛋白酶,也有少部分的是包含铜离子、镍离子或镁离子的金属蛋白酶。根据水解肽键位置的不同可以将金属蛋白酶分为内切金属蛋白酶和外切金属蛋白酶,目前报道的内切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中心都只含有一个金属离子,含有超过一个以上金属离子的蛋白酶均为外切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存在范围很广,目前研究发现植物、动物、微生物均可以分泌金属蛋白酶,其作用区域也非常多样,在细胞内,细胞基质、细胞膜和细胞外均发现有一定数量具有活性的金属蛋白酶。异养需氧型细菌通常由于自身需要利用外界环境中的蛋白质作为养料,常常是分泌胞外金属蛋白酶的主要微生物,而对于一些致病性细菌,它们分泌的胞外金属蛋白酶是很多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除此之外,近些年一些新发现的细菌被证实能够高效产金属蛋白酶,其中一些金属蛋白酶更是能在例如低温、高盐浓度、高酸碱等特殊环境下具有水解不同蛋白质的高活性,或者是水解机制更加的多样化,能在不同位点水解蛋白质[1]。细菌所产胞外金属蛋白酶由于 种类多,易分离,产量大等优势,其在工业化生产的应用也更广泛,特别是在食品工业中的运用更是发展迅猛,因此研究了解细菌所产的金属蛋白酶的结构特性,水解催化机制十分必要。 对各类微生物所产金属蛋白酶的研究已进行了较长一段时间,特别是对一些产金属蛋白酶的细菌研究比较详细,如假单胞菌属、弧菌属、芽孢杆菌属、变形杆菌属以及沙雷氏菌属等。其中热蛋白溶解芽孢杆菌和酸热脂环杆菌所产嗜热菌金属蛋白酶被作为经典的金属蛋白酶结构模型,为之后发现新的金属蛋白酶的结构、催化机理提供了研究依据。由于一些致病性细菌常常需要破坏宿主的细胞,溶解细胞器来获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九年级毕业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九年级毕业班质量检测化学试 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全球的冰雪盛会,下列举措不符合“绿色冬奥”的是 A.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生活垃圾要分类,有利于回收再利用C.为方便运动员用餐,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D.使用不破坏臭氧层的二氧化碳作制冷剂制冰 2.下列关于燃烧、灭火和自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有利于逃生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C.图书馆内图书着火,可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D.炉火越吹越旺是因为吹气降低了木柴的着火点 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安全的保证。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在玻璃管上套上胶皮管 B.收集CO2 C.胶头滴管使用后,用水洗涤,放回原滴瓶 D.移走蒸发皿 4.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推理,可以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气温升高,气球胀大:气体分子变大 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5.如图是一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①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B.①和①代表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C.硫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 D.①所表示的微粒符号为2Mg 6.深海鱼油中的DHA(化学式为C22H32O2)是一种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细胞形成、发育及运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DHA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DHA由56个原子构成B.DHA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16:1 C.DH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g D.DHA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7.据文献报道:一种特殊的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可替代黄金做精密电子元器件。下列对该铜纳米颗粒的判断,正确的是 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B.在空气中容易锈蚀 C.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 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8.测定不同晶型甘氨酸的溶解度对研究其结晶具有重要意义,现测得α甘氨酸和γ甘氨酸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氯霉素的研究发展

氯霉素的研究生长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hloromycetin)是由委内瑞拉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 化学中文名称:D-苏式-(-)-N-[α-(羟基甲基)-β-羟基-对硝基苯乙基]-2,2-二氯乙酰胺 命名:(1R,2S)-N-[α-(羟基甲基)-β-羟基-对硝基苯乙基]-2,2-二氯乙酰胺 化学英文名称: 2,2-Dichloro-N-[2-hydroxy-1-(hydroxymethyl)-2-(4-nitroph enyl)ethyl]acetamide[1] 氯霉素的化学结构含有对硝基苯基、丙二醇与二氯乙酰胺三个部门,分子中还含有氯。其抗菌活性主要与丙二醇有关。 性状 白色针状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在甲醇、乙醇、丙酮、丙二醇中易溶。在干燥时稳定,在弱酸性和中性溶液中较安定,煮沸也不见剖析,遇碱类易失效。 氯霉素类抗生素可作用于细菌核糖核卵白体的50S亚基,而阻挠卵白质的合成,属抑菌性广谱抗生素。

细菌细胞的70S核糖体是合成卵白质的主要细胞身分,它包罗50S和30S两个亚基。氯霉素通过可逆地与 50S亚基结合,阻断转肽酰酶的作用,滋扰带有氨基酸的胺基酰-tRNA终端与50S亚基结合,从而使新肽链的形成受阻,抑制卵白质合成。由于氯霉素还可与人体线粒体的70S结合,因而也可抑制人体线粒体的卵白合成,对人体产生毒性。因为氯霉素对70S 核糖体的结合是可逆的,故被认为是抑菌性抗生素,但在高药物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亦可产生杀菌作用,对流感杆菌甚至在较低浓度时即可产生杀菌作用。 氯霉素对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后者的作用较强。其中对伤寒杆菌、流感杆菌、副流感杆菌和百日咳杆菌的作用比其他抗生素强,对立克次体熏染如斑疹伤寒也有效,但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抗菌作用机制是与核卵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卵白质合成。 种种细菌都能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其中以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较为多见,伤寒杆菌及葡萄球菌较少见。细菌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比力慢,可能是通过基因的逐步突变而产生的,但可自动消失。细菌也可以通过R因子的转移而得到耐药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