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预应力施工方案

箱梁预应力施工方案
箱梁预应力施工方案

目录

1 目的 0

2 编制依据 0

3 适用范围 0

4 施工工艺 0

4.1 材料要求 0

4.2 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 0

4.3 工艺流程 (1)

4.4 施工工艺 (1)

4.5 预应力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9)

5 各种保证措施 (13)

5.1质量保证措施 (13)

5.2 安全、环保施工措施 (13)

箱梁预应力施工方案

1 目的

明确箱梁预应力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箱梁预应力施工。

2 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

3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客运专线24米、32米及各种跨度的连续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工程施工。

4 施工工艺

4.1 材料要求

4.1.1 预应力钢绞线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砼用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和满足设计要求;

4.1.2 钢绞线有出厂合证,进场后先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其力学性能试验按铁道部现行砼与砌体工程施工标准的要求办理。对钢绞线的弹性模量试验按每批号进行。

4.1.3 每批钢绞线由同一批号、同一强度的钢绞线组成。

4.1.4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有关规定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2 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

4.2.1 张拉千斤顶在整拉整放工艺中,单束初调及张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整体张拉和整体放张宜采用自锁式千斤顶,额定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少于1.2倍,张拉千斤顶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

4.2.2 压力表应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至2.0倍,

精度不低于1.0级,校正期有效期为一周。

4.2.3 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使用。预应力设备应建立台帐及卡片并定期检查。

4.3 工艺流程

制孔 穿束

张拉 压浆 4.4 施工工艺 4.4.1 制孔

预应力孔道位置及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灌浆工艺的要求。制孔管应管壁严密不易变形,确保其定位准确,管节连接应平顺。孔道锚固端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孔道成型后应对孔道进行检查,发现孔道阻塞或残留物应及时处理。

4.4.2 穿束

4.4.2.1 钢绞线下料按设计长度加张拉设备长度,并余留锚外不少于100MM 的总长度下料,下料应用砂轮机平放切割。断后平放地面上,采取措施防止钢铰线散头。

4.4.2.2 钢绞线切割完后按各束理顺,并间隔1.5米用铁丝捆扎编束。同一孔道穿束应整束整穿。

4.4.2.3 穿束可采用人工或机械牵引,束头应平顺,以防挂破管壁。 预应力部分布置分直线及曲线两种不同情况,其预应力筋的布置情况不同,详见下图及表格。

表4.1 32m 梁张拉顺序及控制应力表

表4.2 32m梁预应力筋统计表(直线)

表4.3 32m梁预应力筋统计表(曲线)

表4.4 24m梁张拉顺序及控制应力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