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一、 知识点睛

1. 家庭电路示意图

2. 家庭电路的重要部件: (1) 进户线: 和

;输送电能,电压为

V 。

入户前,

已经与大地相连。

(2) 电能表:用来显示

。 (3) 总开关:当家庭电路需要修理时,必须 总开关。

(4) 熔丝(保险丝):

作用:

时会自动熔断,切断电路,对用电器起保

护作用。 材料:电阻 ,熔点 的铅锑合金;接

法:连接在

上。

现在家庭电路都用空气开关代替了保险丝;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断开,切断电路;俗称跳闸。

(5) 用电器:

类型:不可移动(电灯)、可移动(接在插座里) 接法:各用电器 ;

注意:电灯与开关

;且开关必须接在

电灯之间。

3. 火线与零线的辨别

(1) 若试电笔接触 _,则火线、试电笔、人体、大地连通,有电

流通过,氖管 ;若接触零线,无电流, 氖

管不发光。

(2) 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

4.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1)三孔插座:左右上接;

三线插头:

L:要去接;N 要去接;二者与用电器的电用部分相连;

E:要去接;与用电器的相连。

插头插入插孔后,即接入了电源;同时,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

(2)漏电保护器:

当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时,漏电

保护器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

(当火线与零线上电流不相等时,会切断电路)

5.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1);

(2)。

6.常见的触电类型:

(1)低压触电:单线触电,双线触电;

(2)高压触电: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7.安全用电的原则:

(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3)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室内电路组成顺序正确的是()

A.电能表,总开关,用电器,熔断器

B.总开关,电能表,熔断器,用电器

C.电能表,总开关,熔断器,用电器

D.电能表,熔断器,总开关,用电器

2.将图中的电灯、开关和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

3.洗衣机、电冰箱均使用三脚插头,如图所示,插脚1 与家用电器的

_ 相连,三脚插头插入插座后,插脚 1 又与

_相连。

4.如图所示是电工师傅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两种使用方法,其中

正确的是_。某型号测电笔与氖管串联了一个

1.1MΩ的定值电阻,正常使用时通过人体的的电流约为

_mA。

【板块二】过流分析

5.炎炎夏日即将来临,明明家新购置了一台 1kW 的空调。已知他家电能

表上标有“220V,10A”的字样,已知他家原有的用电器包括 40W 的日

光灯 6 盏,100W 的电视机一台。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考虑,明明家的电路

是否允许安装这样一台空调?

6.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中,开关闭合后,输电线因电流过大而燃烧起

来,甲、乙两图产生电流过大的原因是不同的。其原因各是什么?

第 4 题图

7.小明家的空气开关跳闸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

8.对保险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保险丝,可用铁丝代替

B.保险丝越粗,允许通过的电流越大,所以越粗越好

C.在发生触电事故时自动切断电路

D.当电路发生过流故障,保险丝立即熔断,自动切断电路

第 3 题图

9.关于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引起保险丝熔断的原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A.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B.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 C.电线使用

年久,绝缘皮老化,使两根电源线相连通D.检修房屋不小心使

进户零线断路

10.(双选)小刚有一个带有开关、指示灯和多个插座的接线板,如图所示

。每当接线板的插头插入家庭电路中的插座,闭合接线板上的开关时,

总出现“跳闸”现象。关于“跳闸”原因和接线板中的电路连接,下列

说法正确是() A.“跳

闸”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断路

B.“跳闸”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短路C.接线

板上的多个插座与指示灯串联 D.接线板上的开关

与指示灯串联

【板块三】安全用电

11.下列措施不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①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第 10 题图

②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火线上;

③保险丝断了不能用铜丝代替;

④电器失火先灭火后切断电源;

⑤用湿手插、拔用电器插头;

⑥用湿布擦正在工作的电器;

⑦更换电灯泡时应断开开关;

⑧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它的前端金属部分;

⑨换用较粗的保险丝更保险;

⑩不可以在家庭电路的零线上晾晒衣服。

12.下列情况下,一定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

A.人站在地面上,一手接触火线

B.人站在地面上,一手接触零线C.人

站在木凳上,一手接触火线D.人站在

地面上,用手拉开电闸

13.电灯的开关为什么要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有

什么危险?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睛

2.(1)零线、火线、220、零线

(2)家庭电路程中消耗的电能

(3)断开

(4)电流过大,大,低,火线

(5)并联,串联,火线

3.(1)火线,发光

4.(1)零、火、地;

火线、零线、地线、金属外壳

5.(1)发生短路

(2)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二、

精讲精练

1. C

2.

3. 金属外壳,大地

4. 甲,0.2

5.允许安装。

6.甲图电流过大是由于电路总功率过大导致的;乙图

电流过大是由于电路发生短路导致的。

7.①断开所有用电器;②闭合空气开关;③接通该空气开关控制的用电器

若用电器可以正常工作,说明跳闸原因是总功率过大,需减少用电器个数。若再次跳闸,说明跳闸原因是短路,需检修电路。

8.D

9.D

10.BD

11. ④⑤⑥⑨

12.A

13.开关断开后,灯泡仍然与火线相连,维修或者更换时,如果不小心碰到

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江苏南京29中致远校区殷发金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常见事故的了解,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安全用电是初中电学的最后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安全使用电能的重要准则之一。本节内容是由“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防雷”几部分组成,向学生介绍了安全使用电能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是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因为学生对触电事故没有感性的认识,也无法通过实验来演示,只能结合欧姆定律等知识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所以本节重点是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是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 学生对生活用电比较熟悉,但没有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用电安全警示标志,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就在身边。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人是导体,结合欧姆定律可以分析得出,在人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当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在触电事故中电流要有电流经过人体,在平时用电时要注意避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维修、移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不要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对家庭电路和用电器要注意维护等。 在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后,要做到安全用电,不惧怕电,遇到触电事故时要及时切断电源。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间、云层与大地间有着极高的电压,当放电时,会产生强大的电流,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为了防止雷电造成的

初中物理 部编版九年级物理《19.3安全用电》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 一、xx题 评卷人得分 (每空xx 分,共xx分) 试题1: 下列处理用电事故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如果没有接地,其外壳一定要接地 B.电器失火时,先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再切断电源 C.空气开关跳闸时,应立即使空气开关复位,再进行检修 D.遇到有人触电时,先直接将人拉开进行抢救,后切断电源 试题2: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放风筝时,远离高压电线 B.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或零线时,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C.家中尽量不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D.一旦发生家用电器失火,立即用水扑灭 试题3: 在一次“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中,下列关于家庭用电的“对”“错”抢答题,应回答“对”的是() A.只有高压线路才会发生触电事故 B.家里的空气开关经常“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C.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手不能接触笔上任何金属

D.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必须要接地 试题4: 发现有人触电后,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赶快把触电人拉离电源 B.赶快去喊电工来处理 C.赶快用剪刀剪断电源线 D.赶快用绝缘物体使人脱离电线 试题5: “庆元旦文艺会演”时,某中学物理组的王老师给大家表演了一个“不怕电”的节目。首先王老师将一标有“PZ220—100”的灯泡接到两导线头M、N之间,灯泡正常发光。随后将灯泡取下,王老师站到干燥的木凳上后,左、右手分别抓住M、N 两导线头(如图1)李老师用试电笔分别测试M、N及王老师的皮肤,发现试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而王老师却谈笑自如。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 A.王老师有特异功能,确实不怕电 B.王老师的双手戴着绝缘手套 C.在人、灯替换之时,有人将零线断开了 D.在人、灯替换之时,有人将火线断开了 试题6: 如图2所示,甲、乙两人都站在干燥的木凳上,丙站在地上并与乙手拉手,假设将上、下两条裸露导线分别接在照明电路的火线和零线上,那么一定会触电的是() A.甲 B.乙、丙 C.甲、丙 D.甲、乙、丙 试题7:

八年级物理下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练习题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练习题 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__________。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_V。 2、高压触电有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 3、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__________的部分,所以室外天线或高大建筑物要装设__________装置以确保安全。 4、如果人体潮湿时的电阻按200Ω计算,在安全电压下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是 __________mA,即使潮湿的双手接触到的是36V的低压,通过的电流仍超过了人体安全电流,会造成触电事故。 5、如果人体的电阻按1kΩ计算,那么通过人体的电流应不大于__________mA。所以这是十分危险的。 6、下面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A、用湿布擦灯头 B、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 C、用铜钩把电线钩开 D、利用输电线晾湿衣物 7、在照明电路中,下列情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可以随意搬动亮着的台灯或工作中的电扇 B、发现有人触电,赶快掰一根树枝把电线挑开 C、不能用潮湿的手触摸家用电器的开关 D、居民院里突然断电,利用这个机会在家中赶快检修日光灯 8、关于触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电流通过人体就是触电 B、只有高压线路才能发生触电 C、只要不接触高、低压线路就不会触电 D、在低于36V的电路上,一般不会发生触电 答案: 1、不高于36V的电压,220。 2、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3、突起,避雷 4、180 (分析:)

5、36mA (分析:) 6、B (分析:湿布是导体擦灯头会使人跟火线相连造成触电,铜钩是导体,钩电线时能把人与电线连接成电流通路,湿衣服把电线弄湿后,电线就变成了导体,使人触电,故ACD错。把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这样可以在导线漏电时,把电流引入大地,从而避免人触电。) 7、C (分析:正亮着的台灯或工作的电扇搬动时,易造成绝缘皮磨损漏电造成短路,刚掰下的树枝是导体,挑电线能造成触电。突然断电、检修电路,极易在通电时造成触电,故ABD 错。) 8、D

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教材)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安全用电(教材)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学目的 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教具 幻灯机,有关电的应用方面的几张投影幻灯片,自制课本图10—11、图10—13的投影幻灯片(或插图),课本图10—14的挂图一幅。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实例,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接着用幻灯机打出几张电的利用的幻灯片:如夜晚的教室里灯光明亮,同学们在灯下读书;节日的天安门城楼,被灯光点缀得格外辉煌;大型电网等,用来激发同学们的情绪。

教师再将话锋转到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给国家、给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并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做我们的好朋友,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服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讨论的。 2.进行新课 (1)问:你们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一个问和答。然后教师指出因为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这就是触电。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2)问:人触电一定会死亡吗?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二个问和答。然后让学生讨论下列问题:①根据欧姆定律知道,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什么有关?②用两手分别触摸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为什么没有发生触电事故?③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什么?④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教师小结:①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②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③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④触电事故是由于过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且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越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电学综合讲义(新版)新人教版

电学综合计算 电学综合题模型及解题技巧

1.画等效电路图(状态数量不多于五个) (1)由复杂实物图直接画出等效电路图 (2)检查是否有“开关闭合后造成的局部短路” 2.每次选择一个或两个相关电路进行比较,目的:求出各电阻之比........ (1)若选择的电路为两个串联电路. ①先求电流之比 方法一:通过同电阻在不同电路中的电压之比,例如 已知 112 3U U =',则111211/2/3 I U R I U R ==' 方法二:通过有比例关系的电阻在不同电路中的电压比,例如 已知 1123U U =' ,则111121/2/213/13/() 2 I U R R I U ===' 方法三:通过同电阻在不同电路中的电功率之比,例如 已知: 1 1 2549P P =' ,则2111 211 /5()/7I P R P I R I P R ='∵ 方法四:通过有比例关系的电阻在不同电路中的电功率比,例如 已知 1 1 98P P =',则 2111 121/9/23()8/14/()2 I P R P I R R I P =='∵ ②再列总电压相等方程:122I R I R ?=?总1总,例如上图12:3:4I I =, 则1 1233()4( )2 R R R R +=+

③然后找电路另外部分的电压比或电功率比,例如: 221322/()/R U I U I R U I R =='∵ 222212322 /()/R P I P I R R P I =='∵ 3.若选择的电路为一串一并: (1)先求同电阻(或有比例关系电阻)在不同电路中的电压比 常用方法:通过同电阻(或有比例关系的电阻)在不同电路中的电功率比 (2)并联中电阻的电压即为电源电压,一串一并总电压相等,串联电路中即可求 出两部分电压比,解出电阻比. ? 2 157U U P R U == =∵,∴ (假设已知1 22549 P P =) ? 0120002055 75222 U R U U U U R U =-===∵,∴ 4.若在同一串联电路中,已知两部分电压比,即可知电阻比 例如: 已知1223U U = 则:1 212322()3R R U U I I R R U R +===+∵且相等 5.最终待求电功率是利用比例计算出来的(在已知各电阻比的前提下)

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教案

设计制作:陈代富 《安全用电》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常见事故的了解,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安全用电是初中电学的最后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安全使用电能的重要准则之一。本节内容是由“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防雷”几部分组成,向学生介绍了安全使用电能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是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因为学生对触电事故没有感性的认识,也无法通过实验来演示,只能结合欧姆定律等知识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所以本节重点是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是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 学生对生活用电比较熟悉,但没有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用电安全警示标志,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就在身边。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人是导体,结合欧姆定律可以分析得出,在人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当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在触电事故中电流要有电流经过人体,在平时用电时要注意避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维修、移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不要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对家庭电路和用电器要注意维护等。 在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后,要做到安全用电,不惧怕电,遇到触电事故时要及时切断电源。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间、云层与大地间有着极高的电压,当放电时,会产生强大的电流,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为了防止雷电造成的破坏,在高大的建筑物上都要安装避雷针,让雷电通过导线流向大地。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等。学生课前对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作一定的调查,对安全用电常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 分钟)电压越高越危险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阅读“电压越高越危险”,思考下列问题: 1.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结合自己所查资料,说说人对不同电流的不同反应。 3.人用直接接触一节干电池两端,会发生危险吗?

专题15电流和电路(电荷、电流、串并联电路)知识点+例题—2021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讲义

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15 电流和电路 电荷、电流、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知识点+例题) 一、两种电荷: 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两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 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丝绸:负电;玻璃棒:正电) 4.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毛皮:正电;橡胶棒:负电) 5.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6.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没有新电荷产生)两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两物体带等量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3)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两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原因。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例题1】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答案】D 【解析】已知甲带正电,且和乙相互排斥,则乙必然带正电(只有带同种电荷这一种情况才是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丙可能带负电,或者不带电(甲使丙感应带电也可以相互吸引)。故选D 。 【变式练习1】如图是A ,B ,C 三个轻质塑料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若A 带正电,则C 的带电情况是(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不带电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A 带正电,图中A 与B 相互排斥,则B 必然带正电;B 与C 相互吸引,则C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选C 。 二、验电器: 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不能验证物体是否带正电或者负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初中物理知识点:安全用电

知识点:安全用电 共10页 一、选择题 (2012淮安)1.如图所示情景中的用电行为,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答案:A (宿迁2012)2.生活用电中,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 .断开总闸,修理灯座 B .架设室外的电视天线,应该远离高压电线 C .有人触电,切断电源 D .手握测电笔笔尖金属体,判断火线或零线 答案:D (2012莆田)3.以下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用湿手按开关 B .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 C .在输电线上晾衣服 D .保险丝熔断后,用铁丝来代替 答案:B (2012漳州)4.图中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是 A .湿手拔插头 B .用湿布擦开着 的电视机 C .用湿布擦带电 的插座 D .清洗空调时 先切断电源 答案:D (2012毕节)5.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4个防灾减灾日,我市各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某中学举办了关于家庭用电的“对”“错”抢答赛,提出以下说法,其中应回答“对”的是 A .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直接用金属杆去挑搭在触电人身体上的电线 B .若没有保险丝,可用细铜丝代替 C .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该安装在零线上 D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答案:D (2012乐山)6.小强同学家的空气开关跳闸后,手动使它复位,但又立即跳起,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可能... 是 A .电路中有短路现象 B .电路中出现断路现象 C .电路中总功率过大 A .电冰箱金属外壳接地 B .电视天线接触用电线 C .导线的绝缘层破损 D .衣服晾在用电线上

D.空气开关的额定电流过小 答案:B (2012河北)7.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控制灯泡的开关应接在火线上 B.高压带电体不能接触,但可以靠近 C.保险盒内熔丝熔断,可用铜线替代 D.家用电器失火时,先灭火,后切断电源 答案:A (2012株洲)8.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用铜丝做保险丝B.远离高压装置 C.雷雨天用手机通话D.用湿布擦拭开关 答案:B (2012宁德)9.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放风筝 B.有金属外壳的农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 C.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 D.不高于220V的电压一般对人体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 答案:B (2012广安)10.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家庭电路因故障导致保险丝熔断,更换保险丝后立即合上闸刀开关,恢复供电B.在没有保险丝的情况下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C.微波炉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D.电灯开关可以接在火线上,也可以接在零线上 答案:C (2012重庆市)11.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0g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此时考室内的大气压约为3个标准大气压 D.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答案:D (2012莱芜)12.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用湿手插电源插头 B.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电源插头应采用三脚插头 C.当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将触电者拉开 D.许多大功率用电器的电源插头插在同一插线板上同时工作 答案:B (2012重庆市)13.电是人们的好帮手,以下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电灯的控制开关可以安装在零线上 B.导线的绝缘皮破损后一定要及时更换 C.使用测电笔时手指千万不能碰到笔尾金属体 D.如果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将触电者拉开 答案:B (2012玉林)14.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A.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八年级物理下册 8.5《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导学导练 人教新课标版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在照明电路中切不可用铜丝代替保险丝,这是因为() A.铜丝价格太贵 B.铜丝的导电性能比保险丝差 C.铜丝在电流过强时不容易熔断 D.通电以后铜丝消耗的电能比一般保险丝大得多 解析:保险丝是用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由于温度升高而熔断,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换用铜丝,铜的电阻率很低,即使在电流过大时也不易熔断,不能起到有效的保险作用。 答案:C 2.电功率和电压、电流的关系式:P=_________,变形得I=_________。从变形公式中可以看出,家庭电路中的_________是一定的,用电器的_________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 答案:IU P/U 电压总功率越大 3.家用照明电路中的保险丝是用___________做成的;选用保险丝时,应该使它的额定电流__________电路中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答案:铅锑等于或稍大于 4.图8-5-1中哪些做法能确保安全用电?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图8-5-1 答案:把电暖气放在浴缸附近(×);把湿毛巾搭在空调上(×);更换灯泡前先拔下插头(√);同时使用很多用电器(×)。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一天晚上,照明一直正常的居民楼突然停电,经检查是配电盒里的总保险丝熔断了。李叔叔换上跟原来一样规格的保险丝,闭合开关,全楼的灯马上都亮了。可是经过几分钟,保险丝又熔断了。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A.一定是电路某处发生了短路 B.可能是电路某处开路 C.可能是电路中新连入了大功率的用电器 D.保险丝不合适,应当换用更粗的保险丝解析:如果电路某处发生短路,换上保险丝后,闭合开关,保险丝会立即熔断;电路开路时保险丝不会熔断;保险丝是否合适,由供电线路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决定,不是由用电的情况决定,过粗的保险丝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因此,电路中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可能是电路中新连入了大功率的用电器。 答案:C 2.某同学家的四盏电灯突然熄灭了,检查发现保险丝并未烧断,用测电笔测试室内各处电路时氖管均发光,则电路故障为() A.电灯均坏了 B.进户零线开路 C.室内线路有短路 D.进户火线开路 解析:用测电笔测试各处电路时氖管均发光,说明线路中火线连接完好,原因是由于进户线零线开路,灯泡尽管不亮,但室内各处都与火线相连,所以氖管会发光。

九年级物理专题讲义(动态电路分析)

九年级物理专题讲义(动态电路分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九年级物理培优讲义---动态电路分析 一、 第一种类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一).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变化 例一、如图1,是典型的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请判断A 表 和V 表的变化。 针对练习: (1)如图2,当滑片P 向左移动时,A 表示数 ,V 表示数 (2)如图3, 当滑片P 向左移动时,A 表示数 ,V 表示数 (3)在如图4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 向右移动时(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电压表示数不变,灯变亮 D.电压表示数不变,灯变暗 (4)在如图5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 向右移动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 .电流表示数变小, 灯变亮 D.电流表示数不变,灯变暗 图1 图2 图3 图 图 图 图 图8

(二)、并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变化 例二、如图6,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A 1表、A 2表和V 表将如何变化? 针对练习 (5)如图7,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A 1表、A 2表和V 表将如何变化?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上移动时,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 ) A .三只电表的示数都变大 B .三只电表的示数都变小 C .电表A 1的示数变小,电表V 、A 2的示数都不变 D .电表A 1、A 2的示数都变小,电表V 的示数不变 二、第二种类型: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一)、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 例三、在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K 闭合,则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电压表的示 数将 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针对练习 图 11 图 9 图10

九年级上册物理讲义课件

物理电学教案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的学习相对简单,首先必须把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搞清楚搞明白,基础知识主要靠硬性记忆,例如:电路的连接方法(串联、并联、混联)以及每种连接方法对应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完整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故障的分析方法等。其次对应每个知识点都要做适量的试题,宜精不宜多,做题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巩固知识点,查漏补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纯粹性地盲目地做题。对于做题过程中的错题、不会的题,要做成一个错题集,经常拿出来看,一定要把它彻底地搞明白,直到看一眼就知道思路是什么,怎么去做。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善于总结、善于思考,要把书本上的所有的知识穿成线、织成网,最后达到整个知识构架能够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而且能够把这些知识点和所做过的题连接起来,举一反三,能够引申发散出更多的 相关题型,以不变应万变。如果你能够做到以上这些,你的物理成绩绝对优秀。 YES ,我就是按这种方法学习数理化的,所以在中考中取得了数理化全部满分的优异成绩。 祝你好运! 一、基础知识 1、电荷 (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电荷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荷:电荷的多少或物体带电量的多少叫电荷,电荷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 C 。电荷(量)算法Q It = (Q 为电荷量,I 为电流,t 为时间) (3)原子结构: 原子核 质子 带正电 原子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带负电 正负电荷量相等,相互抵消, 所以原子不带电 元电荷:带点微粒中带电量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 19e 1.610C -=? (4)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比如:金属、大地、人体、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比如:橡胶、塑料、玻璃、干木头等 2、电流 (1)电流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电源外部电流的流向: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后流向电源的负极 电源内部电流的流向:从电源的负极流向电源的正极 切记: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源的正、负极直接连在一起,否则会烧毁电源 3、电路的构成: (1)基本构件: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只有闭合的电路,电路中才有电流 (3)实物图:连接电学实物的电路 电路图:用电学专用符号代表实物的电路 等效电路图:沿电流方向,把电路重新走一遍绘制而成的相同效果的电路图。 二、电流、电压、电阻 1、电流 (1)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 表示 单位:安(培) 符号:A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教学设计.docx

.精品文档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 安全用电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 正确的处理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常见事故 的了解,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安全用电是 初中电学的最后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安全使用 电能的重要准则之一。本节内容是由“电压越高越危险” “常见的触电事故” “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防雷”几部分组 成,向学生介绍了安全使用电能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触电 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是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因为学生 对触电事故没有感性的认识,也无法通过实验演示,只能结 合欧姆定律等知识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所以本节重点是了 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是了解常见 的触电事故,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重点: 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了解常见 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三、教学策略学生对生 活用电比较熟悉,但没有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可以结合实 际生活中用电安全警示标志,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就在身 边。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通电 时间有关,人是导体,结合欧姆定律可以分析得出,在人体 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当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

度,就会造成生命危险。在触电事故中电流要有电流经过人 体,在平时用电时要注意避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 带电体;在维修、移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开关;不要弄湿用 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对家庭电路和用电器要注意维护等。 在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后,要做到安全用电,不惧怕电, 遇到触电事故时要及时切断电。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防雷,雷 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间、云层与大地间有 着极高的电压,当放电时,会产生强大的电流,会产生极大 的破坏。为了防止雷电造成的破坏,在高大的建筑物上都要 安装避雷针,让雷电通过导线流向大地。四、教学资准备多 媒体课件、挂图等。学生课前对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作一定的 调查,对安全用电常识进行一定的了解。五、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 5 分钟)展示生活中 常见的用电安全警示标志,如“高压危险” 、“有电危险”等。思考: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志?学生观看用电安全警示标志,说出生活中在哪见过这些标志。创造课堂情景,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入新课( 5 分钟)播放由电引起 的火灾,在高压线下钓鱼触电等视频,说明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从 实际引入本课内容,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新课内容( 25 分钟)电压越高越危险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 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阅读“电

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讲义

老师姓名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学科名称物理年级九年级 备注 【课题名称】九年级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讲义 【考纲解读】 1.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理解; 2.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考点梳理】 考点1:回顾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理解 1.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通常用字母I表示。单位: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在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电压: (1)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符号是U。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2)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但并不是存在电压就一定有电流,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因此,形成电流的条件是:①电路两端有电压;②通路。 3.电阻: (1)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 )。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①材料;②长度;③横截面积;④温度。 考点2: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开关、导线。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过程】以电路图为主进行讲解和演示。 【实验分析】结合例题讲解。

【实验结论】 (1)在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例题精讲】 例1:一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不变,下表是实验数据,若第四次实验时将定值电阻的阻值由30Ω调为40Ω后就直接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这个示数应该是( ) A . B . C . D . 例2:图甲是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 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 端移至b 端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I ﹣U )如图乙所示.则( ) A .R 0的电阻值是Ω B .该电路最小功率 C .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是5Ω D .滑动变阻器R 的电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例3: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探究中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得了多组数据,记录如下表.请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判断分析出他们实验时的电路可能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例4: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 ,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 1A ”字样.在a 、b 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移动滑片P ,使电压表示数为,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 、b 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其原因可能是( ) R/Ω 10 20 30 40 50 I/A U/V I/A

2017-2018九年级物理全册 电学基础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一、知识点睛 电学基础 【板块一】两种电荷 1.如果一个物体,我们就称这个物体带了电。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3.自然界有种电荷,分别是电荷和电荷。人 们把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 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 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4.不同带电体的电荷有多有少,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 。电荷量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电荷量也可以简称电荷。 【板块二】电产生的原因 5.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和核外所组成; (2)原子内部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3)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它们的电荷量为C; (4)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6.在摩擦的过程中,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体电子,而缺少 电子带电荷;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电子,而有多余的电子带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7.实验室常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原理是。【板块三】导体和绝缘体 8.导体: 的物体,常见的导体有 等。 绝缘体: 的物体,常见的绝缘体有 等。 9.金属导电原因:在金属中,可以自由移动的只有电子(负电荷),我们称为 ,金属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导电。 10.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 原子核 电子 质子原子 中子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两种电荷 1.有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则该轻小物体()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2.现有A,B,C 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 带负电,A 和B 互相吸引,C 和A 互相排斥,则() A.B 一定不带电,C 带正电 B.B 可能带正电,C 带正电 C.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D.B 可能不带电,C 带负电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的一种性质 B.要使物体带电,只有用摩擦的方法C.与 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带正电 D.与橡胶棒摩 擦过的毛皮带负电 4.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为转动的扇叶与空气摩擦而 ,从而具有吸引的性质,所以灰尘会被吸在扇叶上。 【板块二】电产生的原因 5.关于原子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质子组成的 B.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 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D.原子是由 电子和中子组成的 6.2011 年 11 月 9 日,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 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因不带电首先可以排除的是() A.电子B. 原子核C.中 子D.质子

初中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人教版教材)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安全用电(人教版教材)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afe use of electricity (Pedagogical textbook)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安全用电(人教版教材) (一)教学目的 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教具 幻灯机,有关电的应用方面的几张投影幻灯片,自制课本图10—11、图10—13的投影幻灯片(或插图),课本图10—14的挂图一幅。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实例,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接着用幻灯机打出几张电的利用的幻灯片:如夜晚的教室里灯光明亮,同学们在灯下读书;节日的天安门城楼,被灯光点缀得格外辉煌;大型电网等,用来激发同学们的情绪。 教师再将话锋转到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给国家、

给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并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做我们的好朋友,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服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讨论的。 2.进行新课 (1)问:你们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一个问和答。然后教师指出因为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这就是触电。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2)问:人触电一定会死亡吗?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二个问和答。然后让学生讨论下列问题:①根据欧姆定律知道,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什么有关?②用两手分别触摸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为什么没有发生触电事故?③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什么?④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教师小结:①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②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③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压讲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压讲义 专题:电压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题一 题面:下面关于电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段导体中有电流时,在这段导体的两端一定有电压 B.在一段电路的两端如果有电压,在这段电路中就可能有电流 C.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在电路的两端如果没有电压,电路中就没有电流D.电源的电压可以使电源负极聚集的负电荷通过电路流向正极,与正极聚集的正电荷中和 题二 题面: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3V,则() A.如果用干电池串联使用,至少要用2节 B.如果用干电池并联使用,至少要用2节 C.只用干电池并联,用多少节都不能使电动机正常工作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题三 题面:某同学用两个量程的电压表(0~3V和0~15V)测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压时,记录的数据是10V。他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电压应是________________。 题四

题面:如图,设电压表V1、V2、V3示数分别是U1、U2、U3,电流表A1、A2、A3示数分别是I1、I2、I3,则三个电压表示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电流表示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金题精讲 题一 题面:如图下列各图中测量L1电压的电路,正确的是() 题二 题面:如图所示电路中,把电压表的负接线柱引出的导线头E依次分别接在a、b、c、d四点,则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示数最小的是() A.a B.b C.c D. d 题三 题面:如图所示,现有两只灯泡它们既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那么在串联时三个圆圈中该填入何种电表符号,在并联时,又该填入什么电表符号? 题四 题面: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9V,当开关闭合时,灯L1两端的电压也为9V,则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或_____。 思维拓展 题一 题面:如图所示电路图中,闭合S后,两灯都不亮,可能是L1、L2的灯丝断了。利用电压表,如何找出哪只灯泡的灯丝断了? 讲义参考答案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题一 答案:D

安全用电常识讲义资料.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文昌制梁场 安全用电常识培训资料 编制部门:安质部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领导: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文昌制梁场安质部编制 2008 .06

安全用电常识培训资料登记表

关于举办安全用电常识培训班的通知 场属各部室、车间(班组): 根据2007年公司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安排,我场定于2008年6月1日至6月6日举办一期安全用电常识培训班,希望各部室、车间(班组)及协作队伍接此通知后,积极组织员工按时参加培训。具体安排如下: 一、培训时间:2008年6月7日至12日19:00--21:00 二、培训地点:会议室、办公楼门前广场 三、授课教师:聂江华、赵振波 四、场部管理人员:6月7日至9日 五、车间(班组)全体人员:6月10日至12日 本期培训班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培训,如有变化以当天通知为准。 安质部 二00八年六月二日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文昌制梁场 职工培训安全用电常识讲义班 教 学 计 划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文昌制梁场 二00八年六月

培训目标: 通过对全面管理知识的学习,使全体职工提高对安全用电常识的认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质量,确保施工生产的有序进行,从而保证工程和产品质量。 一、培训对象: 场部管理及车间(班组)全体员工 二、学制及办班形式: 共计12学时,每晚19:00--21:00,业余培训。 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新建海 南东环 铁路站 前工程 DHZQ-2 标

安全用电常识讲义 编制部门:安质部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领导: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文昌制梁场安质部编制 安全用电常识讲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常见事故的了解,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安全用电是初中电学的最后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安全使用电能的重要准则之一。本节内容是由“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防雷”几部分组成,向学生介绍了安全使用电能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是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因为学生对触电事故没有感性的认识,也无法通过实验演示,只能结合欧姆定律等知识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所以本节重点是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是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三、教学策略学生对生活用电比较熟悉,但没有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用电安全警示标志,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就在身边。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人是导体,结合欧姆定律可以分析得出,在人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当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

度,就会造成生命危险。在触电事故中电流要有电流经过人体,在平时用电时要注意避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维修、移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开关;不要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对家庭电路和用电器要注意维护等。在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后,要做到安全用电,不惧怕电,遇到触电事故时要及时切断电。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间、云层与大地间有着极高的电压,当放电时,会产生强大的电流,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为了防止雷电造成的破坏,在高大的建筑物上都要安装避雷针,让雷电通过导线流向大地。四、教学资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等。学生课前对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作一定的调查,对安全用电常识进行一定的了解。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5分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警示标志,如“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等。思考: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志?学生观看用电安全警示标志,说出生活中在哪见过这些标志。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入新课(5分钟)播放由电引起的火灾,在高压线下钓鱼触电等视频,说明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从实际引入本课内容,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新课内容(25分钟)电压越高越危险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阅读“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