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矩阵切换器讲解

音视频矩阵切换器讲解
音视频矩阵切换器讲解

音视频矩阵切换器

产品概述

虎升音视频矩阵切换系统采用先进的32位微处理器技术,可实现安防自动化,一名操作人员就可实现对本地1024路视频输入和256路视频输出的CCTV系统进行控制,通过以太网多达四级联网,可控视频输入数最多可达6万个。

用户可预定义系统巡视,成组切换,事件定时器,报警显示模式和报警清除模式等。这些预定义功能可分别在单个监视器上执行。为了防止视频信号丢失,系统带有最快速的视频丢失检测功能。另外可以选配视频环通模块和视频分配模块扩展原始视频信号,向DVR或其他存储设备输出视频信号。

虎升音视频矩阵切换系统产品功能强大,适用于所有安防系统。内置WEB服务器,通过IE完成矩阵配置,大大简化了初始安装过程和后续系统维护,也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如选用定制的多芯屏蔽视频电缆更是可以大大减少机房的布线工作,并为后期维护带来很大的方便。其模块化结构易于安装、操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以太网通讯架构,易于扩展和级联。多个站点的切换器系统可通过以太网组成卫星式结构联网,实现整个系统的网络化,轻松实现多级切换和控制。

特点

1、红外遥控功能,用红外遥控器实现图像切换和云台控制;

2、带有视频丢失检测功能,蓝屏提示无图像输入;

3、支持音频和视频同步切换;

4、内置WEB服务器,通过IE完成矩阵配置,配置简单,数据安全。通过IE可查看设备和板卡状态,还可以查看和清除报警记录和操作记录;

5、支持中英文字符叠加,内置国家二级字库。字符带边框显示,可选择白字黑框或黑字白框,并可单路选择;

6、内置485控制码分配器,同时支持多种协议(PELCO_P、PELCO_D、TIGERUP);

7、双CPU和双电源冗余设计,支持热拔插,保障系统不间断运行;

8、支持最多128个用户,可对不同用户进行权限配置,优先级和用户口令可设置;

9、级联控制功能,通过以太网多级联网可达四级,可控视频输入多达6万个,实现多主机无缝连接;

10、可选用虎升特制多芯连接线缆,大幅降低机房布线的烦琐工序,并有利于后期维护。

产品功能介绍

·单CPU系统可切换1024路视频输入,256路视频输出

·带可选的双CPU/热切换

·双电源冗余设计,带有两个具有热插拨功能电源模块,确保不间断运行

·易扩展的高密度结构,便于升级

·所有板卡都具有热插拨功能

·摄像机标题及时间等信息可在屏幕上任意位置显示,支持中文显示,内部带有国标一、二级共8192个汉字,单字16*16点阵。

· 字符都带有边框,可选择白字黑框或黑字白框,并可实现单路选择。无论图像亮暗,字符都能清晰显示

·带视频丢失检测功能,视频丢失时,蓝屏提示无视频输入

·具有以太网报警转发功能,可转发到远程联网矩阵和计算机

·通过以太网多级联网可达四级,可控视频输入多达6万个,实现多主机无缝连接

· 支持“虎视通”大型网络监控管理软件

· 带以太网接口,多个网络用户(以太网键盘、红外遥控器、计算机)可同时控制

·独立的监视器巡视

· 64个巡回切换组,64个群组切换组,32个事件定时器

·自动报警调用,最多支持1024路报警输入

· 4种报警显示/清除模式

·可设置系统优先级和用户口令

触摸式控制键盘

2016.3.6 音视频基础 、IPB帧及其特点

基本概念讲解 媒体:是表示,传输,存储信息的载体,常人们见到的文字、声音、图像、图形等都是表示信息的媒体。 多媒体:是声音、动画、文字、图像和录像等各种媒体的组合,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动态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留下深刻印象 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声音、图形、静态图像、动态图像与计算集成在一起的技术。它要解决的问题是计算机进一步帮助人类按最自然的和最习惯的方式接受和处理信息。 流媒体: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Internet播放的连续时基媒体格式,实际指的是一种新的媒体传送方式,而不是一种新的媒体格式(在网络上传输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现在主要有下载和流式传输两种方式)流式传输分两种方法:实时流式传输方式(Realtime streaming)和顺序流式传输方式(progressive streaming)。 多媒体文件:是既包括视频又包括音频,甚至还带有脚本的一个集合,也可以叫容器; 媒体编码:是文件当中的视频和音频所采用的压缩算法。也就是说一个avi的文件,当中的视频编码有可能是A,也可能是B,而其音频编码有可能是1,也有可能是2。转码:指将一段多媒体包括音频、视频或者其他的内容从一种编码格式转换成为另外一种编码格式 视频:连续的图象变化每秒超过24帧(Frame)画面以上时,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人眼无法辨别单幅的静态画面,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这样连续的画面叫做视频 音频: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都成为音频,但是一般我们所说到的音频时存储在计算机里的声音 基本视频概念: 码率:码率就是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ps 即千位每秒。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是文件体积与取样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几乎所有的编码格式重视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码率达到最少的失真。但是因为编码算法不一样,所以也不能用码率来统一衡量音质或者画质 帧:帧就是一段数据的组合,它是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就是影像动画中最小单位的单幅影像画面,相当于电影胶片上的每 一格镜头。一帧就是一副静止的画面,连续的帧就形成动画,如电视图像等。 帧率:帧率即每秒显示帧数,帧率表示图形处理器处理场时每秒钟能够更新的次数。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 一般来说30fps就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将性能提升至60fps则可以明显提升交互感和逼真感,但是一般来说超过75fps一般就不 容易察觉到有明显的流畅度提升了。如果帧率超过屏幕刷新率只会浪费图形处理的能力,因为监视器不能以这么快的速度更新

矩阵切换器

矩阵切换器 132 兼容复合视频、S-视频、分量视频、HDTV、RGsB、RGBS、RGBHV,和/或平衡/非平衡立体声音频(仅HVA各型号)425MHz(-3dB)的满载RGB视频带宽16组全局预置前面板I/O标记窗口数字同步确认处理(DSVP) RGB延迟切换(Triple-Action Switching TM )用于RS-232和RS-422控制的Extron 简化指令集SIS TM 可利用前面板或RS-232调节每路输入的音频增益和衰减音频信号跟随图象信号切换或分离切换(仅适于HVA各型号) 内置国际通用电源可机架安装的金属机箱 使用前面板或RS-232控制实现音频输出的音量调节与静音IP-Link TM (以太网)监控可下载的固件升级电邮提示后备电源32组全局预置 ● ● ● ● ● ● ● ● ● ● ● ● ● ● ● ● ● 24×12超宽带矩阵切换器,用于切换RGBS、RGBHV和/或立体声音频 简介 Extron CrossPoint Plus 2412矩阵切换器是24×12的超宽带模拟RGBHV矩阵切换器。目前有两个型号:“HV”型号用于切换RGBHV信号,“HVA”型号用于切换RGBHV信号和立体声音频(平衡与非平衡)。所有型号都可以切换RGBS、RGsB、HDTV、分量视频、S-视频和复合视频信号。 型号.........................产品编号 CrossPoint Plus 2412HVA ........60-470-01CrossPoint Plus 2412HV..........60-470-02特性 CrossPoint Plus 2412HVA

各种音视频编解码学习详解 h264

各种音视频编解码学习详解h264 ,mpeg4 ,aac 等所有音视频格式 编解码学习笔记(一):基本概念 媒体业务是网络的主要业务之间。尤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兴起,在运营商和应用开发商中,媒体业务份量极重,其中媒体的编解码服务涉及需求分析、应用开发、释放license收费等等。最近因为项目的关系,需要理清媒体的codec,比较搞的是,在豆丁网上看运营商的规范标准,同一运营商同样的业务在不同文档中不同的要求,而且有些要求就我看来应当是历史的延续,也就是现在已经很少采用了。所以豆丁上看不出所以然,从wiki上查。中文的wiki信息量有限,很短,而wiki的英文内容内多,删减版也减肥得太过。我在网上还看到一个山寨的中文wiki,长得很像,红色的,叫―天下维客‖。wiki的中文还是很不错的,但是阅读后建议再阅读英文。 我对媒体codec做了一些整理和总结,资料来源于wiki,小部分来源于网络博客的收集。网友资料我们将给出来源。如果资料已经转手几趟就没办法,雁过留声,我们只能给出某个轨迹。 基本概念 编解码 编解码器(codec)指的是一个能够对一个信号或者一个数据流进行变换的设备或者程序。这里指的变换既包括将信号或者数据流进行编码(通常是为了传输、存储或者加密)或者提取得到一个编码流的操作,也包括为了观察或者处理从这个编码流中恢复适合观察或操作的形式的操作。编解码器经常用在视频会议和流媒体等应用中。 容器 很多多媒体数据流需要同时包含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这时通常会加入一些用于音频和视频数据同步的元数据,例如字幕。这三种数据流可能会被不同的程序,进程或者硬件处理,但是当它们传输或者存储的时候,这三种数据通常是被封装在一起的。通常这种封装是通过视频文件格式来实现的,例如常见的*.mpg, *.avi, *.mov, *.mp4, *.rm, *.ogg or *.tta. 这些格式中有些只能使用某些编解码器,而更多可以以容器的方式使用各种编解码器。 FourCC全称Four-Character Codes,是由4个字符(4 bytes)组成,是一种独立标示视频数据流格式的四字节,在wav、a vi档案之中会有一段FourCC来描述这个AVI档案,是利用何种codec来编码的。因此wav、avi大量存在等于―IDP3‖的FourCC。 视频是现在电脑中多媒体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为了适应储存视频的需要,人们设定了不同的视频文件格式来把视频和音频放在一个文件中,以方便同时回放。视频档实际上都是一个容器里面包裹着不同的轨道,使用的容器的格式关系到视频档的可扩展性。 参数介绍 采样率 采样率(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频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采样频率的倒数叫作采样周期或采样时间,它是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注意不要将采样率与比特率(bit rate,亦称―位速率‖)相混淆。

视频监控系统-矩阵切换器

什么是矩阵切换器 矩阵切换器就是将一路或多路视音频信号分别传输给一个或者多个显示设备,如两台电脑主机要共用一个显示器,矩阵切换器可以将两台电脑主机上的内容任意切换到同一个或多个显示器上. Switchers enable multiple video and audio signals to be selected and sent to one or more display devices. For example, to view two computers with separate presentations, a switcher would be used to physically connect both of the inputs to the display device. The switcher would then be used to select or "switch" between the two computer presentations, allowing the user to alternate back and forth 矩阵切换器,也有类型之分,按信号源可以分为:VGA、AV、DVI、RGB、HDMI 矩阵切换器。这里矩阵的概念可以参考数学中矩阵的概念。因此,矩阵切换器是一类切换多路信号的输出的设备。目前主要应用是大屏幕拼接,视频会议工程,A V工程、监控等等需要用到多路音视频信号交替使用的工程中。 一.矩阵切换的概念及功能 矩阵的概念引用高数中的线性代数的概念,一般指在多路输入的情况下有多路的输出选择,形成下图的矩阵结构,既每一路输出都可与不同的输入信号“短接”,每路输出只能接通某一路输入,但某一路输入都可(同时)接通不同的输出,如下图。 输出1=输入1,输出2=输入2,而输出3=输出4=输入3,或者说,每一路输出可“独立”地在输入中进行选择,而不必关心其它通道的输出情况,即可以与其它输出不同,也可以相同。举例说,8选4是指有4个独立的输出,每个输出可在8个输入中任选,或者说有4个独立的8选1,只是8个输入是相同的。经常与此混淆的是分配的概念,比如8选1分4,是指在8个输入中选择出1个输出,并将其分配成4个相同的输出,虽然外观上看有4个输出,但这4个输出是相同的,而不是独立的。一般习惯中,将形成M×N的结构称为矩阵,而将M×1的结构称为切换器或选择器,其实不过N=1而已,我们在讨论时都当作矩阵对待。 矩阵切换器的功能是在多路信号输入的情况下,可独立地根据需要选择多路(包括1路)信号进行输出,完成信号的选择。 二.矩阵切换的原理与技术指标 1. 电路原理:切换原理上就是选择,选择的方式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将信号线直接接在一起,比如接线板,利用人工将输出信号线跳接在输入信号线上,也可完成选择,或利用琴键开关完成接通与断开,当然这是人工操作的,机械的,不存在指标等技术问题,故不作为矩阵切换讨论。第二种方式,利用继电器也可完成选择,利用电平控制继电器的通断,可完成输出线与输入信号之间的断开与联接,也可完成信号的选择,第三种方式是根据电路原理,利用芯片内部电路的导通与关闭进行接通与关断,并可通过电平进行控制完成信号的选择。 继电器方式与芯片方式各有优缺点。 继电器方式:如果不考虑输入匹配与输出驱动的电路部分的话,它与联线方式一致,是靠物理接触进行接通与断开,从这个角度上讲,是没有什么指标概念的(最多有接触电阻和反应时间),因此技术指标好且价格低廉,其缺点在于稳定性较差,毕竟是靠物理接触,继电器有一定寿命,原则上讲,有8万次平均无故障操作且操作时有声响,由于线路板走线原因,不能做的规模较大,显得不够高档。 芯片方式:由于靠电路进行接通与关断,芯片本身存在技术指标(在输入匹配与输出驱动一样的情况下),因此要保障技术指标,就要选择专用的切换芯片,因此价格较高,但稳定性好,可形成的矩阵规模较大。

JAVA做音视频解析(MP4)

JAVA做音视频解析(MP4). 2011-01-17 15:12:25| 分类:计算机编程JAVA,C | 标签:kbits fl byte f_size syncword |字号大中小订阅 java用来做音视频解析的还是挺少的,刚巧领导给分派了这个工作,就硬着头皮干了4个月。基本上算能解决mp4的音视频解析了。share一下,希望能对有这方面需求的人提供帮助,也希望能有更好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此文不涉及RTP,RTCP协议,H264解码,因为本人的专业知识实在有限,不过我还是特别希望有此方面开发经验的兄弟指点一二(c/c++ 方向的也可以) Lib:这里用到了jave(一个日本的framework封装了ffmpeg),spring2.5.6,依赖于jdk1.6和ffmpeg SDK3.2。MP4利用ffmpeg分割为aac和h264文件分别解析,可将如下代码封装到https://www.360docs.net/doc/f38283553.html,ng.ProcessBuilder,多线程调用进行MP4分离。 Java代码 ffmpeg.exe -i **.mp4 **.h264 -vstats_file **.log ffmpeg.exe -i **.mp4 **.aac ffmpeg.exe -i **.mp4 **.h264 -vstats_file **.log ffmpeg.exe -i **.mp4 **.aac 特别说明下,分离**.h264文件后面跟了一个-vstats_file **.log ,这是视频分隔输出流日志,后面解析h264文件时要用到的,目前这个日志只试用于win主机,*nix经测试打印日志不全,暂时没找到好的解决方法. 一aac格式文件的解析: aac文件格式很简单,header(7个字节)-content-header-content...,其中header分为fixed和variable两种,这里采用标准音频(援引标准文档): Java代码 adts_fixed_header() { syncword; 12 bslbf ID; 1 bslbf layer; 2 uimsbf protection_absent; 1 bslbf profile; 2 uimsbf sampling_frequency_index; 4 uimsbf private_bit; 1 bslbf channel_configuration; 3 uimsbf original/copy; 1 bslbf home; 1 bslbf } adts_variable_header() { copyright_identification_bit; 1 bslbf copyright_identification_start; 1 bslbf

迈拓维矩:视频矩阵切换器的基本功能介绍

迈拓维矩:视频矩阵切换器的基本功能介绍 今天,迈拓维矩在这里说的视频矩阵切换器并不是广义上的视频矩阵切换器,而是能够传输复合视频信号、专业连接和控制复合视频信号的设备,这是狭义上的视频矩阵切换器,而广义上的视频矩阵切换器不仅包括了狭义上的视频矩阵切换器,并且还包括了VGA矩阵切换器、RGB矩阵切换器、HDMI矩阵切换器和DVI矩阵切换器。广义上的视频矩阵切换器分别有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那么迈拓维矩今天就只讲述传输和切换符合视频信息的矩阵设备。 迈拓维矩视频矩阵切换器是支持多路输入和多路输出的设备,在通常的情况下,视频矩阵切换器的输入数量是大于输出数量的。不过也有特殊情况的时候,在会议室、培训室等地方,视频矩阵切换器能够方便的实现切换输入视频信号到输出端,并能实现任意的切换,操作非常简单。视频矩阵切换器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切换,切换方式如下: 1、手动切换 这种切换方式一般不使用,作为一种备份方式。 2、软件切换 计算机连接迈拓维矩视频矩阵切换器,使用软件实现切换。 3、遥控切换 使用遥控切换,这是最普通和最常用的切换方式。 目前的视频矩阵切换器大部分都含有音频切换功能(可以把视频和音频进行同步的切换,此种类型的矩阵切换器我们称之为音视频矩阵切换器),迈拓维矩举例说明,如下:1、会议室的视频矩阵切换器应用 在一个会议室中,我们会涉及到很多的设备,其中有摄像头、计算机、DVD、显示器和大屏幕等,迈拓维矩视频矩阵切换器占据着重要的核心作用,此设备可将视频信号源上的任意一路切换到任意一路的显示终端上。迈拓维矩音视频矩阵切换器可将视频和音频信号一起同时进行切换,视频矩阵切换器有很多种类型,我们一般按输入和输出的接口数来称呼,有8进4出、16进8出、32进8出、64进16出等视频矩阵切换器产品,迈拓维矩视频矩阵切换器在视频信号切换的时候是没有雪花和闪烁的,切换自然、平稳和速度快,画面显示清晰等。 迈拓维矩身为规模化高端KVM切换器的生产制造商,专业提供KVM切换器,矩阵切换器,音视频转换器,延长器等一系列产品。

几种常见音频视频音乐文件格式

几种常见音频视频音乐文件格式 1、.wmv WMV是微软推出的一种流媒体格式,它是在“同门”的ASF(Advanced Stream Format)格式升级延伸来得。在同等视频质量下,WMV格式的体积非常小,因此很适合在网上播放和传输。AVI文件将视频和音频封装在一个文件里,并且允许音频同步于视频播放。与DV D视频格式类似,AVI文件支持多视频流和音频流。WMV 不是仅仅基于微软公司的自有技术开发的。从第七版(WMV1)开始,微软公司开始使用它自己非标准MPEG-4 Par t 2。但是,由于WMV第九版已经是SMPTE的一个独立标准(421M,也称为VC-1),有理由相信WMV的发展已经不象MPEG-4那样是一个它自己专有的编解码技术。现在VC-1专利共享的企业有16家(2006年4月),微软公司也是MPEG-4 AVC/H.264专利共享企业中的一家。微软的WMV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可是由于微软本身的局限性其WMV 的应用发展并不顺利。第一, WM9是微软的产品它必定要依赖着Windows,Windows 意味着解码部分也要有PC,起码要有PC机的主板。这就大大增加了机顶盒的造价,从而影响了视频广播点播的普及。第二,WMV技术的视频传输延迟非常大,通常要10几秒钟,正是由于这种局限性,目前WMV也仅限于在计算机上浏览WM9视频文件。WMV-HD是由软件业的巨头微软公司所创立的一种视频压缩格式,一般采用.wmv为文件后缀名。其压缩率甚至高于MPEG-2标准,同样是2小时的HDTV节目,如果使用MPEG-2最多只能压缩至30GB,而使用WMV-HD这样的高压缩率编码器,在画质丝毫不降的前提下都可压缩到15GB以下。WMV-HD,基于WMV9标准,是微软开发的视频压缩技术系列中的最新版本,尽管WMV-HD是微软的独有标准,但因其在操作系统中大力支持WMV系列版本,从而在桌面系统得以迅速普及。在性能上,WMV-HD的数据压缩率与H.264一样,两者的应用领域也极其相似,因此在新一代主流视频编码标准霸主地位的争夺之中,双方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斗争的焦点集中在下一代光盘规格“HD DVD”和数字微波广播电视等领域。一般采用.wmv为后缀的HDTV文件就是采用的WMV-HD压缩的。目前DVD论坛已经初步批准将MPEG-2、H.264和微软的WMA-HD作为下一代DVD即HD-DVD技术的强制执行 标准。 2、.MOV MOV即QuickTime影片格式,它是Apple公司开发的音频、视频文件格式,用于存储常用数字媒体类型,如音频和视频。当选择QuickTime (*.mov)作为“保存类型”时,动画 将保存为.mov 文件. 用格式工厂1.90可以转换 3、.mpeg MPEG1 MPEG1格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VCD视频格式。它可针对SIF标准分辨率的图像进行压缩,视频速度每秒可播放30帧,具有画质好、音质接近于CD等优点,不过对解码芯片的运算能力有较高要求。

常用音视频接口的分类及焊接方法

常用音视频接口的分类及焊接方法 常用音视频接口的分类及焊法: 1.卡侬头(XLR):卡侬头接口用于接平衡信号。接法:1脚:屏蔽线;2 脚:信号+;3脚:信号-。 2.大三芯(TRS):大三芯用于平衡信号的传输(功能相当于卡农头)或者 用于不平衡的立体声信号的传输,如耳机。接法:热端:信号+;冷端:信号-;接地端:屏蔽线。 3.大二芯(TS):大二芯用于单声道信号的传输,可以直接通过芯对芯,屏 蔽层对屏蔽层的焊接与RCA、BNC等用于单声道的接头实现实现转换,只能传输费平衡信号。接法:热端:信号+;接地端:屏蔽线。 4.莲花(RCA):莲花接头既可以传输音频信号,又可以传输普通的视屏信 号。接法:热端:信号+;冷端:地线。 5.VGA接口:VGA接口传输计算机等设备的显卡输出的模拟信号,也可以 传输高清视屏信号,计算机内部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被显卡中的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通过VGA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接法:1脚:红线的芯线;2脚:灰线的芯线;3脚:蓝线的芯线;4脚:蓝线;5脚:棕线;6脚:红线的屏蔽线;7脚:灰线的屏蔽线;8脚:蓝线的屏蔽线;9脚:悬空;10脚:外层屏蔽线;11脚:外层屏蔽线黑线;12脚:绿线;13脚:黄线;14脚:白线;15脚:黑线;金属外壳:外层屏蔽线。 6.BNC接口:主要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 7.S端子接口:S端子也是非常常见的端子,其全称是Separate Video, 也称为SUPER VIDEO。S-Video连接规格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规格,S指的是“SEPARATE(分离)”,它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避免了混合视讯讯号输出时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S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频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S端子是日本在A V端子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从硬件结构来说,

矩阵切换器说明书

shProfessional Matrix 矩阵切换器 用户手册 RGB矩阵切换器 VGA矩阵切换器 A V 矩阵切换器 数模高清混插矩阵在使用本系统前,请详细阅读本说明书.并请保管好该手册

目录 前言 (4) 一、清单、外形及安装说明 (5) 1、包装清单 (5) 2、普通矩阵前后面板 (6) 3、数模高清混插矩阵前面板 (7) 4、机架安装说明 (10) 二、功能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 (11) 一、普通矩阵 (11) 1、功能与用途 (11) 2、主要技术指标 (11) 二、数模高清混插矩阵 (12) 3、功能与用途 (12) 2、主要技术指标 (13) 三、系统连接图 (15) 四、矩阵的操作 (16) 1、指示灯及面板按键 (16) 2、遥控器的使用 (19) 3、显示屏及显示的画面 (20) 4、菜单总表及一般操作方法 (22) 5、各菜单说明 (24) 6、矩阵的切换 (33) 7、控制软件 (35) 五、注意事项及故障处理 (52) 1、注意事项 (52)

2、常见故障检修 (52) 附录A、串口控制协议 (53) 1、通信接口 (53) 2、控制命令 (54) 附录B、编程说明 (61) 1、用 VB 编程控制矩阵 (61) 2、用 VC 编程控制矩阵 (62) 3、用C# 编程控制矩阵 (64) 4、用 Delphi 编程控制矩阵 (66)

前言 感谢您使用本公司矩阵切换器,使用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1.本产品所使用电源必须有电源保护地线,输入、输出设备的电源保护地线要为同一保护地线。确保设备的输入电源为AC 100~240V/50Hz。 2.使用计算机控制本产品时必须保证控制计算机与本产品的连接电源保护地线是同一个地线。 3.使用本产品时严禁带电插拔输入、输出信号线及RS232 通讯接口线。 4.严禁将本产品放在过热或过冷的地方工作,应保持工作环境通风良好。严禁将化学物品洒在本产品上。 5.严禁对本产品的机械和电路设计进行更改或增减任何部件,否则厂家对此产生的任何结果不负责任。 6.严禁擅自打开机箱外壳,机器内有交流220V 高压,以免发生触电危险。需要维修时应交厂家进行维修。

常用的音视频格式有哪几种

)常用的音视频格式有哪几种

————————————————————————————————作者:————————————————————————————————日期:

2)常用的音视频格式有哪几种? 常见得视频格式有五种: 一:A VI(未压缩)。 二:MOV/QT(Quick Time音频、视频文件格式)。 三:MPEG/MPE/DAT(MPEG文件格式,采用有损压缩,如MP3/VCD/SVCD/DVD是采用 MPEG 技术所产生的东东)。 四:RM(流式视频文件格式)。 五:ASF(它使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可以在网上直接观看视频节目的文件压 缩格式)。 视频格式 有:.drc.dsm .dsv .dsa .dss.vob .ifo.d2v.flv.fli .flc .flic.ivf.mkv. mpg .mpeg .mpe .m1v .m2v .mpv2 .mp2v .dat .ts .tp .tpr .pva .ps s.mp4 .m4v .m4p .m4b .3gp .3gpp .3g2 .3gp2.ogm.mov .qt .amr. ratdvd.rt .rp .smi .smil.rm .ram .rmvb .rpm.roq.swf.smk .bik.wm v .wmp .wm .asf.avi.asx .m3u .pls .wvx .wax .wmx .mpcpl 音频格式 有.wav.wma.ra.ogg.mpc.m4a .aac.mpa .mp2 .m1a .m2a.mp3.mi

d .midi .rmi.mka.ac3 .dts.cda.au .snd.aif .aifc .aiff 常见的视频格式有.vob .ifo.(DVD格 式).mpg .mpeg .dat .mp4 .3gp .mov .rm .ram .rmvb .wmv .asf.a vi.asx 常见的音频格式有.mp3.wmv.wav.mid 回答者:chen3281 - 三级2007-3-23 10:27 视频文件有很多种类。所有的格式家起来上百种。下面说的是目前最主要的流派。 1 *. MPEG/.MPG/.DAT MPEG也是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的缩写。这类格式包括了MPEG-1, MPEG-2 和MPEG-4在内的多种视频格式。MPEG-1相信是大家接触得最多的了,因为目前其正在被广泛地应用在VCD 的制作和一些视频片段下载的网络应用上面,大部分的VCD 都是用MPEG1 格式压缩的( 刻录软件自动将MPEG1转为.DAT格式) ,使用MPEG-1 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 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1.2 GB 左右大小。MPEG-2 则是应用在DVD 的制作,同时在一些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相当多的应用。使用MPEG-2 的压缩算法压缩一部120 分钟长的电影可以压缩到5-8 GB 的大小

各种音视频编解码学习详解

各种音视频编解码学习详解 编解码学习笔记(一):基本概念 媒体业务是网络的主要业务之间。尤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兴起,在运营商和应用开发商中,媒体业务份量极重,其中媒体的编解码服务涉及需求分析、应用开发、释放license收费等等。最近因为项目的关系,需要理清媒体的codec,比较搞的是,在豆丁网上看运营商的规范标准,同一运营商同样的业务在不同文档中不同的要求,而且有些要求就我看来应当是历史的延续,也就是现在已经很少采用了。所以豆丁上看不出所以然,从wiki上查。中文的wiki信息量有限,很短,而wiki的英文内容内多,删减版也减肥得太过。我在网上还看到一个山寨的中文wiki,长得很像,红色的,叫―天下维客‖。wiki的中文还是很不错的,但是阅读后建议再阅读英文。 我对媒体codec做了一些整理和总结,资料来源于wiki,小部分来源于网络博客的收集。网友资料我们将给出来源。如果资料已经转手几趟就没办法,雁过留声,我们只能给出某个轨迹。 基本概念 编解码 编解码器(codec)指的是一个能够对一个信号或者一个数据流进行变换的设备或者程序。这里指的变换既包括将信号或者数据流进行编码(通常是为了传输、存储或者加密)或者提取得到一个编码流的操作,也包括为了观察或者处理从这个编码流中恢复适合观察或操作的形式的操作。编解码器经常用在视频会议和流媒体等应用中。 容器 很多多媒体数据流需要同时包含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这时通常会加入一些用于音频和视频数据同步的元数据,例如字幕。这三种数据流可能会被不同的程序,进程或者硬件处理,但是当它们传输或者存储的时候,这三种数据通常是被封装在一起的。通常这种封装是通过视频文件格式来实现的,例如常见的*.mpg, *.avi, *.mov, *.mp4, *.rm, *.ogg or *.tta. 这些格式中有些只能使用某些编解码器,而更多可以以容器的方式使用各种编解码器。 FourCC全称Four-Character Codes,是由4个字符(4 bytes)组成,是一种独立标示视频数据流格式的四字节,在wav、avi档案之中会有一段FourCC来描述这个AVI档案,是利用何种codec来编码的。因此wav、avi大量存在等于―IDP3‖的FourCC。 视频是现在电脑中多媒体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为了适应储存视频的需要,人们设定了不同的视频文件格式来把视频和音频放在一个文件中,以方便同时回放。视频档实际上都是一个容器里面包裹着不同的轨道,使用的容器的格式关系到视频档的可扩展性。 参数介绍 采样率 采样率(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频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采样频率的倒数叫作采样周期或采样时间,它是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注意不要将采样率与比特率(bit rate,亦称―位速率‖)相混淆。 采样定理表明采样频率必须大于被采样信号带宽的两倍,另外一种等同的说法是奈奎斯特频率必须大于被采样信号的带宽。如果信号的带宽是100Hz,那么为了避免混叠现象采样频率必须大于200Hz。换句话说就是采样频率必须至少是信号中最大频率分量频率的两倍,否则就不能从信号采样中恢复原始信号。 对于语音采样: ?8,000 Hz - 电话所用采样率, 对于人的说话已经足够 ?11,025 Hz ?22,050 Hz - 无线电广播所用采样率 ?32,000 Hz - miniDV 数码视频camcorder、DAT (LP mode)所用采样率 ?44,100 Hz - 音频CD, 也常用于MPEG-1 音频(VCD, SVCD, MP3)所用采样率

音频视频文件格式中文名称

中文名称:音频---视频文件格式 版本:原创 发行时间:2007年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介: 音频---视频文件格式 一、影音文件 ●AVI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它于1992年被Microsoft公司推出,随Windows3.1一起被人们所认识和熟知。所谓“音频视频交错”,就是可以将视频和音频交织在一起进行同步播放。这种视频格式的优点是图像质量好,可以跨多个平台使用,其缺点是体积过于庞大,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压缩标准不统一,最普遍的现象就是高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播放不了采用早期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而低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又播放不了采用最新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所以我们在进行一些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常会出现由于视频编码问题而造成的视频不能播放或即使能够播放,但存在不能调节播放进度和播放时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等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如果用户在进行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遇到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下载相应的解码器来解决。 ●nAVI格式:newAVI的缩写,是一个名为ShadowRealm的地下组织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视频格式(与我们上面所说的AVI格式没有太大联系)。它是由Microsoft ASF压缩算法的修改而来的,但是又与下面介绍的网络影像视频中的ASF视频格式有所区别,它以牺牲原有ASF 视频文件视频“流”特性为代价而通过增加帧率来大幅提高ASF视频文件的清晰度。 ●DV-AVI格式:其英文是Digital Video Format,是由索尼、松下、JVC等多家厂商联合提出的一种家用数字视频格式。目前非常流行的数码摄像机就是使用这种格式记录视频数据的。它可以通过电脑的IEEE 1394端口传输视频数据到电脑,也可以将电脑中编辑好的的视频数据回录到数码摄像机中。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一般是.avi,所以也叫DV-AVI格式。 ●MPEG格式:其全称为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家里常看的VCD、SVCD、DVD就是这种格式。MPEG文件格式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它采用了有损压缩方法减少运动图像中的冗余信息,说的更加明白一点就是MPEG的压缩方法依据是相邻两幅画面绝大多数是相同的,把后续图像中和前面图像有冗余的部分去除,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其最大压缩比可达到200:1)。目前MPEG格式有三个压缩标准,分别是MPEG-1、MPEG-2、和MPEG-4,另外,MPEG-7与MPEG-21仍处在研发阶段。MPEG-1:制定于1992年,它是针对1.5Mbps以下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而设计的国际标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VCD制作格式。经过MPEG-1标准压缩后,视频数据压缩率为1/100-1/200,音频压缩率为1/6.5。MPEG-1提供每秒30帧352*240分辨率的图像,当使用合适的压缩技术时,具有接近家用视频制式(VHS)录像带的质量。MPEG-1允许超过70分钟的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存储在一张CD-ROM盘上。VCD采用的就是MPEG-1的标准,该标准是一个面向家庭电视质量级的视频、音频压缩标准。其文件扩展名包括.mpg、.mlv、.mpe、.mpeg及VCD光盘中的.dat文件等 MPEG-2:制定于1994年,设计目标为高级工业标准的图像质量以及更高的传输率。其文件扩展名包括.mpg、.mpe、.mpeg、.m2v及DVD光盘上的.vob文件等。MPEG-2主要针对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需要,传输速率为10Mbps,与MPEG-1兼容,适用于1.5-60Mbps 甚至更高的编码范围。MPEG-2有每秒30帧704*480的分辨率,是MPEG-1播放速度的四倍。它适用于高要求的广播和娱乐应用程序,如DSS卫星广播和DVD,MPEG-2是家用视频制式(VHS)录像带分辨率的两倍。

视频接口大全

视频接口大全(HDMI、DVI、VGA、RGB、分量、S端子、USB接口) 1.S端子 标准S端子

标准S端子连接线 音频复合视频S端子色差常规连接示意图 S端子(S-Video)是应用最普遍的视频接口之一,是一种视频信号专用输出接口。常见的S端子是一个5芯接口,其中两路传输视频亮度信号,两路传输色度信号,一路为公共屏蔽地线,由于省去了图像信号Y与色度信号C的综合、编码、合成以及电视机机内的输入切换、矩阵解码等步骤,可有效防止亮度、色度信号复合输出的相互串扰,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一般DVD或VCD、TV、PC都具备S端子输出功能,投影机可通过专用的S端子线与这些设备的相应端子连接进行视频输入。 显卡上配置的9针增强S端子,可转接色差

S端子转接线 欧洲插转色差、S端子和AV

与电脑S端子连接需使用专用线,如VIVO线 2.VGA接口 DVI接口正在取代VGA,图为DVI转VGA的转接头 VGA是Video Graphics Adapter的缩写,信号类型为模拟类型,视频输出端的接口为15针母插座,视频输入连线端的接口为15针公插头。VGA端子含红(R)、黄(G)、篮(B)三基色信号和行(HS)、场(VS)扫描信号。VGA 端子也叫D-Sub接口。VGA接口外形象“D”,其具备防呆性以防插反,上面共有15个针孔,分成三排,每排五个。VGA接口是显卡上输出信号的主流接口,其可与CRT显示器或具备VGA接口的电视机相连,VGA接口本身可以传输VGA、SVGA、XGA等现在所有格式任何分辨率的模拟RGB+HV信号,其输出的信号已可和任何高清接口相貔美。

13、【教学设计】下载和播放音视频文件》教学设计

下载和播放音视频文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网络及掌握浏览网页的方法后,安排学生进一步掌握下载网络上的音乐资源,让网络更好地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服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内容上选择了下载常用的mp3,rm、wma格式的音乐,尤其是mp3这个名词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不少学生还拥有各种音乐播放器,因此,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在前面的课中他们已经初步了解如何浏览网页,虽然前面已经学习了下载图片、文字、网页及软件,但操作还不太熟练,所以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实践,通过自觉教材、自主探究、教师演示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上机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尝试通过学案独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利用百度网站搜索音乐视频的方法。 (2)掌握从网络上下载音乐的方法。 (3)学会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音乐和计算机中的视频文件。 (4)播放在线网络视频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自主探究、教师引导等多种方式掌握搜索、下载与播放音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帮助他人下载音乐,教育他们平时也要多关心自己的亲人。 (2)通过网络搜索学生喜欢的音乐,让他们进一步体会网络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乐趣。 (3)通过音乐的播放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4.行为与创新

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效、快速地搜索并下载自己想要的音乐文件。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利用百度网站搜索音乐,下载并播放音乐。 2.教学难点 从百度网站下载并保存音乐。 ■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实践,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音乐的方法,着重对如何甄别资源、下载的具体操作办法、保存位置等关键点对学生进行引导。 播放音乐时,学生的操作难度较低。一般只需双击即可。在这里对播放软件的操作无需做过多拓展。 ■课前准备 调查统计结果、学案、多媒体网络教室、每台电脑配备耳机、学生熟悉的音乐。 ■教学过程

视频矩阵的工作原理.docx

视频矩阵的工作原理 在一个完整的安防电视监控系统中,一般由摄像机、监视器等设备组成, 如何实现视频信息资源的共享分配、切换和显示,如何实现摄像机对监视器的 顺序切换显示或分组切换显示,完成这个切换功能的设备就是视频矩阵切换器。 矩阵切换系统的作用、分类和使用场合一个完整的安防电视监控系统通常 由摄像机、监视器等设备组成,如何实现视频信息资源的共享分配、切换和显 示,如何实现摄像机对监视器的顺序切换显示或分组切换显示,完成这个切换 功能的设备就是视频矩阵切换器。 如在会议室中,一般输入设备很多: 有摄像机、 DV D、VCR、实物展台、台式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等等,而显示终端则较 少,包括投影机、等离子、大屏幕显示器等,若想共享和分配这些输入设备的 显示信息,矩阵即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可将信号源设备的任意一路的信号传输至任一路显示终端上,并可以做 到音频和视频的同步切换,使用方便。 在安防行业,通过视频矩阵和电视墙的配合,操作人员可以在电视墙或者 任何一个分控点看到任意一个摄像机的图像。 矩阵主机即是通过交叉开关切换的方法,将 X 路视频输入信号任意输出至 Y 路监看设备或其它的电子装置(设备)。 一般情况下矩阵的输入通道数大于输出通道数即 X>Y,当然也有 X<Y 的矩阵主机。 有一些视频矩阵带有音频切换功能,能将视频和音频信号进行同步切换, 这种矩阵也被称为视音频同步切换矩阵。 视频矩阵可以运用在很多场合,如安防行业的监控中心,教育行业的多媒 体教室、会议室等,相对来说,监控行业使用的视频矩阵较多。

矩阵种类很多,根据接口类型可分为VGA矩阵、AV 矩阵、光矩阵等;根据接口数量来划分,则包括 8 进 2 出、 128 进 32 出、 1024 进 64 出等;还可根据处理的信号类型划分为模拟矩阵与数字矩阵,当然还有混合矩阵。 混合型视频矩阵的概念比较广,既可以是模拟和数字和混合,也可以是CVBS和 RGB矩阵的混合等;根据档次分有电信广播级的同步切换矩阵和普通的 视频矩阵,广播级的矩阵主机切换图像的时候利用在视频信号的场消隐信号期 间进行,切换过的图像没有闪烁非常平稳。 多媒体教室安防行业和会议室等使用的矩阵不是同步切换矩阵,这种矩阵 在图像切换的瞬间会随机性地出现图像抖动现象,主要是由于切换图像的时候, 有可能在上一个图像场扫描的中间进行,但这种抖动持续的时间非常短,一般 不超过 1 秒,不影响观看效果,切换后的图像画面清晰稳定。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在安防行业中使用的视频矩阵。 模拟视频矩阵系统工作原理介绍目前安防中使用的矩阵较多为模拟视频矩 阵,其主要用来对模拟视频信号进行切换和分配,一般情况下由视频矩阵主机 和配套的一个或者多个控制键盘组成,矩阵主机内含音视频输入模块、音视频 输出模块、中心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电源模块等;控制键盘由按键、显示、 摇杆、权限控制锁等构成。 视频矩阵各个模块的作用 1、视频输入模块其对输入的模拟视频信号进行隔离、缓冲和放大处理,主 要目的是将视频信号转换为符合切换要求的信号。 常见的视频信号缓冲隔离电路采用分立三极管组成的同相放大电路形式, 也有采用集成电路芯片对视频信号进行缓冲放大处理。 2、视频输出模块对切换后的音视频信号进行再次处理,满足显示或者记录 设备的信号输入要求。 常见的视频输出模块要对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幅度放大、字符叠加等处 理,字符叠加芯片有日本NEC公司的UPD6450(只能叠加英文字母)、 UPD6453,富士通公司的 MB90092 等。

视频矩阵切换原理及技术详解

视频矩阵切换原理及技术详解 在广电行业与显控等行业中,矩阵切换器的应用日益普及,本文主要针对模拟信号(视频、音频、VGA信号)矩阵切换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讨,因为模拟信号的信号格式、电路形式,主要指标及主要问题基本相同,当然针对不同的带宽、阻抗等会有些差异,但可归为一类问题,而数字矩阵在电路形式等方面与模拟方式差别较大,故另外讨论。 矩阵的概念引用高数中的线性代数的概念,一般指在多路输入的情况下有多路的输出选择,形成下图的矩阵结构,既每一路输出都可与不同的输入信号“短接”,每路输出只能接通某一路输入,但某一路输入都可(同时)接通不同的输出,如下图。 输出1=输入1,输出2=输入2,而输出3=输出4=输入3,或者说,每一路输出可“独立”地在输入中进行选择,而不必关心其它通道的输出情况,即可以与其它输出不同,也可以相同。举例说,8选4是指有4个独立的输出,每个输出可在8个输入中任选,或者说有4个独立的8选1,只是8个输入是相同的。经常与此混淆的是分配的概念,比如8 选1分4,是指在8个输入中选择出1个输出,并将其分配成4个相同的输出,虽然外观上看有4个输出,但这4个输出是相同的,而不是独立的。一般习惯中,将形成M×N的结构称为矩阵,而将M×1的结构称为切换器或选择器,其实不过N=1而已,我们在讨论时都当作矩阵对待。 矩阵切换器的功能是在多路信号输入的情况下,可独立地根据需要选择多路(包括1路)信号进行输出,完成信号的选择。 二.矩阵切换的原理与技术指标 1. 电路原理:切换原理上就是选择,选择的方式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将信号线直接接在一起,比如接线板,利用人工将输出信号线跳接在输入信号线上,也可完成选择,或利用琴键开关完成接通与断开,当然这是人工操作的,机械的,不存在指标等技术问题,故不作为矩阵切换讨论。第二种方式,利用继电器也可完成选择,利用电平控制继电器的通断,可完成输出线与输入信号之间的断开与联接,也可完成信号的选择,第三种方式是根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