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环境分析

产业环境分析
产业环境分析

2.登封产业环境分析

2.1 产业发展回顾

建国60多年来,登封市产业发展依靠以矿产为主的优势资源,逐步发展形成了以资源型工业为主体,以农业为支持,以文化旅游业为先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成效显著。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实施“建设现代文化旅游名城”战略,着力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强化区域产业特色和优势,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十一五”期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对登封市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经济增幅明显下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大力推行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立市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园区、生态园区的建设,加强招商引资,创新经营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了各次产业竞争力。本市经济发展经受住了考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重点工程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有序升级,新兴产业孕育发展;淘汰落后产能,新建技术中心,自主创新力度加大;园区建设成效显现,产业集聚平台承载力加强。

目前,登封市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第一产业利用郑州农业产业龙头的技术优势、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第二产业重点打造煤-电-铝-建材核心产业链,在大力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优势产业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格局;第三产业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业为带动,住宿和餐饮、批发和零售及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全面发展的态势。

截止到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2.6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26.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5.69亿元。

图2-1 2006-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农业:2011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0250万元,实现增加

值10031万元,年均增长4.1%。

图2-2 2006-2010年粮食产量

工业: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26.77亿元, 年均增长1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316.65亿元,年均增长16.6%。

图2-3 2006-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服务业: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增加值95.69亿元,同比增长12.25%,嵩山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发展赢得新机遇,与港中旅集团的战略合作深入推进,嵩山风景名胜区和合资公司经营经管体制基本理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转型的策略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旅游业和消闲业及酒店、大规模和交易型产业如分销(批发与零售)、国内运输、物流供应链。未来20年,服务业占地区GDP的比率可能增长超过40%的目标。这是一种劳动密集、资源节约和环保型的发展模式,

恰恰是登封市下一阶段发展所需要的。

2.2 资源分布情况分析

图2-4 登封资源状况分析图

2.2.1 优势资源

1、矿产资源

登封地区目前已探明的矿产种类多达41种,在东南部以卢店镇、大冶镇、告成镇、东华镇、大金店镇、徐庄镇为中心的地区,是矿产资源开采及其加工区,主要资源包括:煤、铝、铁、磷、石灰岩、白云岩、硅石、花岗岩、麦饭石等,其中以煤、铝储量最大。登封市是全国15个重点产煤区之一,远景储量达30亿吨,探明储量为15.8亿吨,登封市拥有自主权的为7.5亿吨,多为优质动力煤。登封市铝矾土远景储量约2.4亿吨,已探明和控制的储量为1.5亿吨,登封市区内8个矿区探明储量达6708.87万吨。为高铝、低硅、低铁型优质铝土矿。登封市石灰岩总储量在4亿吨以上,且层位稳定,品位较高,易于开采。登封市硅石矿有50亿吨远景储量,可采储量12亿吨。登封市是全国15个商品煤生产基地之一,全国100个电气化试点县(市)

之一,是河南省两个铝钒土基地之一,具有明显的矿产资源优势。

2、文化旅游资源

登封市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祖庭,中岳庙是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道观,嵩阳书院则是北宋鸿儒程颢、程颐兄弟讲学之所,是宋明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北部以嵩山山区和中心城市为中心,拥有嵩山历史文化建筑群,少林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优秀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登封境内现存文物古迹1127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18项,省级22处,县(市)级172处,位居全国县(市)之首。“天地之中”的申遗成功,《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实景演出更增加了登封市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卢崖瀑布、九龙潭、石淙河、白沙湖等水文景观的补充,扩大了登封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使其成为河南省文化旅游的一面旗帜。此外,作为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功夫之都,登封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禅、武、医”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少林文化为海内、外游客所折服。据统计,该市现有武术院校68家,在校学员8万多人;设立海外少林文化中心38家,全球少林功夫当期学员不少于800万人,少林功夫爱好者不下6000万人。

登封市委、市政府从战略层面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中长期发展定位,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一流文化园区为载体,以重大产业工程为带动,以骨干文化企业为支撑,以城(乡)融合发展为途径,努力将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该市未来的战略性支撑产业,实现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向世界级文化旅游产业转变,实现文化旅游景区向文化产业聚集区转变,力争将登封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和示范性的文化产业高地。

2.2.2 劣势资源——水资源

登封市区以少林水库、纸坊水库、马庄水库、券门水库为主要水源,地下水为辅。市域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值)约5.8亿立方M,其中地面水约1.8亿立方M,地下水约4.0亿立方M,人均占水量为935m3,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世界平均水平的1/8;市域可利用水人均占有量为170m2,市区可利用水人均占有量为381m3。根据贫水指数,缺水国家为每年人均水量平均不到1000-2000m3,而少于1000m3为严重缺水城市。登封市属于严重缺水城市。

图2-5 不同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m3)

水污染和水环境质量恶化问题也十分严重。市辖区河流大多是季节性河流,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都比较小。水污染导致水环境质量恶化,已经影响到其正常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大了水资源利用的难度。

表2-1 登封市水资源状况分析表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市境东西长56千M,南北宽35.5千M,总面积1220平方千M。根据《登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登封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5)和各产业园区规划,给定的各产业占地面积,可以满足规划期内产业布局空间的需要。

按产城融合模式,由中心城区、新区和天中旅游新城三部分组成的总面积60.3平方公里,其中登封新区和天中旅游新城规划新增建设面积37.9平方公里(减去登封新区已建设的面积,新增建设面积约30平方公里),加上各工业园区可用建设面积,总新建设大面面积可达35平方公里以上。按每平方公里投资强度(含土地)80至100亿估算,可容纳新建设投资约3000亿元。同时,现有工业园区产业的改造升级投资(含镇乡)、老城区改造投资,投资额按新建设内容投资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估算,可达1000亿元。这样,产业布局空间内容可容纳新建设投资约4000亿元,按每年平均新增建设投资200亿元估算,可满足约20年左右产业发展的需要。

2.2.4 潜力资源

1、人力资源

2009年,登封市域总人口为72.1万人,人口密度为591人/平方公里。全市人口分布情况见下图。

图2-6 登封市人口分布图(数据来源《登封市统计年鉴2009》)

人力资源优势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第一,2005年至2009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4.9‰,属于过渡型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于人口再生产惯性,登封市人口再生产将持续一段高出生、低死亡时期,会为产业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劳动力;

第二,毗邻郑州,交通位置较为便利,能够及时吸纳河南省高校人才参与本地产业经济发展;

第三,根据“十二五”规划对于旅游业、武术文化产业等特色产业的强化,未来一段时间将导致武校人口、旅游人口等爆发性增长,间接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

2、农业资源

登封市西部为旱作农业区,中部为高效农业区,南部以发展养殖业为主。北部中岳嵩山西脉,气候独特,四季鲜明,非常适宜根芥、核桃、韭菜等农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西部以颍阳镇、石道乡、君召乡为主的广大地域,远离矿山和工业企业,播种面积广阔,初步形成了畜禽养殖、优质杂粮、果品蔬菜、花卉苗木四大主导

产业。现有卢店、大金店等7个无公害农产品培育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1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品种达到28种。

2.3 产业结构分析

2.3.1 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图2-7 建国以来登封市GDP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元)

按工业化进程分析,建国以来,登封市产业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90)工业化初期阶段:此阶段GDP增长较为平稳,农业为主导产业,工业经济已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规模小、次层低,增长速度缓慢;农业比重虽然不断下降,但仍在GDP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阶段(1990年至今)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成为主导产业并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2000年GDP突破50亿成为经济腾飞的起点;同时,2009年GDP突破200亿、2011年GDP 突破400亿,进入高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服务业开始超过农业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第二大产业,农业占比持续走低。

未来30年,将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发展放缓,服务发

展加快,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并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在服务业中文化旅游业发挥主体作用,农业占比持续走低。

2.3.2 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图2-8 建国以来登封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图

近10年来,登封市经济增长主要是投资拉动为主,以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带动整个经济增长,三次产业发展严重不平衡,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79%的峰值,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调整经济结构已具紧迫性。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4:75.5:22.1,呈二、三、一格局,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已改变多年下降趋势。

图2-9 登封市近10年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示意图

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结构,反映了登封市的工业化程度较高,但是,伴随着不可再生的优势资源的日益枯竭,资源型工业的先发优势会逐渐丧失,产业发展需要寻找新的支撑点。

图2-10 登封与周边县市2009年各次产业占GDP比例(%)比较图同周边县市比较,除中牟市农业所占比例较高外,其余各县市产业结构基本相似,一方面反映出登封市发展与周边经济环境的协调性较好,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登封产业发展

特色较少,未能形成差异化发展,增加了未来发展遭遇区域内恶性竞争的可能性。

2.3.3 产业增速分析

2004年以来,工业发展速度迅猛,年平均增长率在18.3%以上,对GDP增速(年平均16.2%)的保持和稳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根据资源储量的测算以及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工业的高速发展无法持久,只有加快发展服务业,才能够继续支撑地经济良性发展。

表2-3 登封市各次产业及GDP增速表(%)

图2-11 登封市各次产业及GDP增速(%)比较图

通过结构演变规律及增速分析,可以看出:

1、产业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登封市三次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工业基础雄厚,且增长率没有剧烈减缓的趋势,故仍将在产业经济中占据较大比例。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因目前总体规模较小,故尚无法彻底改变传统经济格局。

2、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同周边县市比较,登封的经济结构与其它县市基本一致。服务业自2004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2.1%,低于GDP的平均增速,说明服务业的开发尚不到位,潜力没有充分发掘,已有的工程也没有最大限度进行利用,增长速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登封的文化旅游资源是郑州地区最有优势的县市,发展空间巨大。

3、农业比例需保持。作为稳市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不可忽视。在遭受剧烈外部冲击时,农业可充当最后一道屏障,解决城市的基本生活需求。

4、工业质量需要提高。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增速可

以放缓,但必须在提高产业结构质量的基础之上。将单纯的追求速度的增长方式,转变为稳定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这是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之所在。

2.3.3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综合分析登封市各产业、行业发展情况,随着矿产资源可开采量逐渐减少,初加工业竞争持续下降,而新兴产业、新的主导产业兴起,区域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用产业生命周期模型表示:

图2-12 登封资源状况分析图

1、起步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

2、成长期产业:旅游业,精深加工业,生活性服务业,农业;

3、成熟期的产业:处于核心产业链各中下端各行业;

4、衰退期的产业:采矿及初加工业,特别是行业中三小企业、两高企业。

2.4SWOT分析

2.4.1 优势

1、区位交通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从大区位来看,登封市是亚欧大陆“陇兰线”段上的重要中心城市——郑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郑州“都市圈”的远郊城镇圈层(半径80公里)上的重要卫星城市,也是郑州市域三条经济发展轴(陇海轴、京广轴、郑登轴)上的“七大经济增长核”之一,且处于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和“郑焦洛金三角”之内,是中原城镇密集区的重要成员,同时处于河南省黄河经济带郑洛工业走廊之上,可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交通便利登封市位于郑州、洛阳、许昌、平顶山、焦作五市的中心地带,东距省会郑州53公里,西距古都洛阳6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仅50分钟车程。郑少洛高速、永登高速纵贯全境,加上正在建设的焦登高速和即将开工的汝登高速,登封市已成为河南高速公路网的重要枢纽。同时,国道G207线、省道S316线、S323线等干线公路穿境而过;登封市铁路与京广、陇海两大干线铁路相连接,交通运输十分便利。便捷、发达的交通网络进一步强化了登封市的中部节点战略优势,也为其主要工业产品辐射全国市场提供了交通保障。

2、资源优势

风景资源先有嵩山后有登封,山城相依,历史上嵩山处于两大古都洛阳、开封之间,为其人文景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古老的地壳与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条件的综合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地质风景,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五岳之中,嵩山风景区总面积151.38平方公里,是全国首批公布的44个国家级风景区之一。境内土地面积为122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68.8%,最高峰少室山海拔1512.4M,相对高差1200多M,风景资源的垂直分异与水平分异明显,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

出。

文化资源登封拥有地球上最古老的地壳,也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少林文化”、“古塔文化”、“汉阙文化”、“三教文化”、“天文文化”、“地质文化”,是登封市的六大特色文化。登封市现存重点文物142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3处,省级8处,市级13处,文物分布密度全国首屈一指,特别是少林功夫名扬天下,功夫已成为登封一支重要的文化产业,成为登封市以至郑州、河南、中国的一张名片。依托嵩山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强化文化旅游资源保护,适度点状开发,集聚旅游服务要素,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文化旅游景区向文化产业聚集区转变,加快全市经济由主要依靠矿产资源向依靠文化旅游和矿产两个优势资源的转型。

矿产资源登封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约30余种,其中最主要的矿产资源是煤炭和铝钒土,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登封煤田分布在市域东部和南部,横贯东西,含煤643km2,占市域面积的53%,煤炭储量30亿吨。铝钒土矿主要分布在大冶镇至颍阳镇一线,成矿带52公里长,探明储量1.5亿吨,远景储量2.4亿吨。

农业资源以农业重点建设工程为核心,找准特色、壮大规模,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将核桃产业定为主导产业,出台扶持政策,新增核桃种植2万亩。积极推进农业重点工程建设,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全年共完成农业工程投资2.8亿元,同比增长64%;新建规模化养殖工程83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个;新增郑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规模达到6.5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了32%,新发展农产品出口创汇企业2家,农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 51万美元。“小苍娃”“山楂红”等

一批土生土长的登封小品牌正阔步迈入国内外大市场。

3、工业基础优势

总量规模较大,加速城市现代化实现2010年登封市工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占比达到79%的历史最高水平,工业化水平较高,其中重工业占据绝对的主导优势地位,这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

核心产业链初步形成,带动相关一、三产业发展登封市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强力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度利用,不断拉伸煤-电-铝产业-建材链条,拓展建材、磨料磨具等产业,改造提升耐材产业,扶优扶强了登电集团、新登集团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产业链条,提高了风险抵御能力,为登封市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提供稳固支撑。

传统产业有一定竞争能力煤、电产业规模较大,发展稳定,为工业经济发展起到较强的基础性作用;铝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将发挥主导作用;建材工业、磨料工业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特别是棕刚玉产品、特种水泥市场主导地位初步显现。如登封市棕刚玉生产加工行业发展较早,改革快,注重环保,耗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集聚效应明显,产量为全国的20%,郑州的70%,具有一定的价格影响力。

4、政策优势

国家对发展小城镇战略地位的确立以及省、郑州市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为加快登封市城市化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国家对风景文化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强对登

封市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因素。

2.4.2 劣势

1、产业结构不平衡

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三次产业比例达到3:79:18,亟待转型发展;由于服务发展滞后,造成区域服务提供能力弱,未成为真正的区域性产业服务中心,制约了其他产业持续发展能力;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贡献率明显偏低,未充分挖掘功夫产业的经济价值,不仅缩小了本地经济发展的空间,也压制了经济增长的潜力。

2、产业布局不理想

由于过分依赖矿产资源,发展开采业和初加工业,在布局上集中选择靠近资源的和地形平坦、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宽谷地带,影响了农业发展,对促进城市建设和对拉动服务业特别是旅游发展作用有限。

3、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境内有众多的铝石煅烧窑和铁合金冶炼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大气污染严重,产业亟待升级调整。

4、水资源匮乏、土地供求矛盾突出

人均水资源与人均可利用水资源稀缺,属规范严重缺水地区与国家规范极度缺水地区;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粗放,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土地等基础要素的投入,现有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5、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缺乏高素质的研发人员和产业工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影响未

来产业转型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6、工农业品牌欠缺,文化旅游品牌扩展不够

工业、农业产业集中度低,主要产品制造加工产品,附加值低,无特色优势,在国内还不能成为登封的优势产品,品牌效应小;旅游业少林主品牌突出,但带动、辐射效应不大。

2.4.3 机遇

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登封市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2、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

“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对中部地区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倾斜;河南省加快发展以郑州为轴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为登封吸引投资加快能源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3、“十二五”规划实施和河南省相关政策的推动

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是对登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的有力的政策推动;城市化建设为登封市扩大城市规模创造条件,激发服务业发展潜力,以文化旅游为主体的服务将有一轮快速发展过程。

4、郑州、洛阳等中心城市的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强力辐射

中原城市群城市间的空间距离较近,全区半径不到100公里;资源丰富,科技水平较高,经济实力较强。加快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建设,形成环郑州经济圈,迅速扩张其经济实力,形成中原地区的经济高地。中原城市群结构的形成,使中心城市带动具有主导作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势必带动登封市经济的发展。

5、申遗成功带来的机遇

2010年8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大会上,“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9处世界遗产,这对登封市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增强了登封市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对登封市旅游业的发展,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要着力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2.4.4 挑战

1、环境约束力变强

未来10年,登封市产业经济发展既拥有区位、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又面临能源和原材料等上游行业供给趋紧和多数产品等下游行业相对过剩的“两头挤”,后金融危机影响和产业政策约束“两方压”的发展环境,产业发展环境不理想。

2、区域发展空间受限

登封市在区位上处在以郑州和洛阳为中心的两大都市圈中间低谷地带,虽然受到更高级别城市集聚效应影响,但与中心城市联系度较弱,未形成互补,较多的是面临郑州与洛阳两大中心城市相关产业的挤压。主要表现:一是产业资源被袭夺流失;二是产业辐射范围受

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中国电子商务产业进展环境分析 我按照自已的专业和所学的战略治理知识对电子商务产业进展作出了如下的环境分析报告,请朋友们给予指正。 一、当前我国市场分析 (1)旅行市场 我国是一个旅行大国,占世界第七,亚洲第一。假日经济的进展,农行在亚洲发行国际旅行金卡,铁路部门新增26条专线,和将建成亚洲最大旅行信息系统等都讲明,旅行的外在环境专门好。潜力庞大的网络旅行模式,将专门可能成为旅行经济的主导。 当前,全国旅行网站已近300家,网上旅行市场进展专门快。例现在年3月香港美亚国际集团投资两亿人民币,开通了"中华万游网"。该网突出文化旅行和商务旅行,并运用图文、影音等多媒体技术和最先进的电子地图选景方式介绍中国文化。还推出了中文繁体、英文等多语种版本以方便国外游客。 进一步进行市场开发,急需进行市场的细分。加大个性化服务。当前专门应加大团组动身前的需求预见性服务;急需物品时的实时性服务;送达物品时的快捷性服务。大型旅行点的电子导游等,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旅行资源的后续市场开发,也是重要的创收点,应引起重视。 (4)人才市场 网上人才市场以其方便,快捷,兼价,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全国人才网站已达500家。区域性人才市场已普遍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市场格局正在形成。在线聘请,受托聘请,网上面试,院校实习,素养评测,人才猎头,劳务输出等,一批人气专门旺的人才网站正在涌现。例如:《无忧工作网》最高日点击率已突破60万。从5月24日到6月24日一个月期间,新增职务达20260个。首开人才网站赢利的先河。智联三阿的《聘请网》,自成立以来使25000多人找到理想工作,充分显示了网上聘请,网上求职的勃勃生气。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环境解析

文/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 编者按:2007年8月9日,《中国 软件产业发展环境调查报告》(2007)发布会在京举行。本次调查由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与北京时代计世咨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自2000年伊始开展了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环境的跟踪调查,并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发布了两次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环境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因此,有必要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新的研究与分析。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软件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75万亿元,其中软件产业收入达到4800亿元,同比增长22.9%。软件产品仍是软件收入的主要来源,占一半以上;系统集成收入增长较快,增速达25%以上。 然而中国软件产业整体发展仍然较慢,产业总体规模偏低,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的消息,到2006年底中国软 近年来,随着中国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因此,有必要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新的研究与分析。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环境解析 件产业占全球的份额仅为7.1%,而美国所占的份额为38.3%,欧盟为28.7%。2006年下半年以来,进入第三季度,首次出现增速落后于制造业的现象,全年软件产业发展速度低于制造业1个百分点。从软件在国内的应用状况来看,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国外品牌的软件产品占据,以2006年国内基础软件市场状况为例,国产基础软件产品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而国外基础软件产品占到整个国内市场份额的92%。 中国软件知识产权法制环境 中国软件知识产权立法环境 在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在遵守参加的国际公约等基础上,已经逐步形成符合国际规则、体系比较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等。 在上述法律制度下,中国已经实现了对软件的著作权保护、对符合可专利性要求的软件的发明专利保护,以及商标和商业秘密保护等。这些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形式互有不同、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中国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软件著作权以及软件专利权保护,其重要性体现在上述知识产权对软件的智力创作给予了直接的 保护。另外,中国还通过《海关法》、《合同法》对软件的进出口和软件的开发与贸易行为进行保护及规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强对网络环境下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针对网络环境的软件知识产权立法有了新的进展。2006年12月29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PPT),这对在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更充分地保护版权人和邻接权人的利益将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软件立法基本与需求相适应,通过对软件企业及用户的调查,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社会公众对当前立法环境的认知与需求。 其一,社会对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寄予较高期望。在调查中有57.1%的软件企业和83.6%的软件用户,均对现行法律制度下软件专利保护给予了较高的关注。 其二,随着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在全社会的普及,针对软件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越来越为社会所了解。调查显示在对不同的软件知识产权问题的关注上,软件企业的关注程度均低于公众对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

动漫产业环境分析

四、环境分析 4.1 SWOT分析 4.1.1动漫产业优势 (Strength) 1.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能够为选材编剧提供大量优质素材,可以突破传统。中国是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文明古国,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既有可能性,更有必要性。在这方面,我国在动漫发展的起步阶段就已经有一些有益的实践,如《三个和尚》、《西游记》、《哪吒传奇》等。需要强调的是,利用本国传统文化资源不等于直接照搬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毕竟太熟悉的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是很有限的。还可以突破这个思维定势,以传统历史、文化为背景,进行新的创作。 2.在“动漫行业时代”开创了不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表现形式,这些在今天仍然具有文化和市场的双重价值。在制作动漫产品时,借鉴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是凸现中国特色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也是吸引国内外动漫消费者的一件法宝。通过独具民族特色的动漫表现形式展示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将艺术吸引力转化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是我国壮大动漫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我国在木偶片、折纸片、水墨片等动画片片种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角色外形设计中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倘若能在这方面继续开拓创新,创造出既符合传统的审美观念,又能满足当代视觉消费需求的新动漫作品是这个时代的要求。 3.国内较高的原画水平能够为精美的动漫制作提供保障。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欧洲、美国、日本等动漫产品的主要代工国,在长期的代工中,我国也成长起一批基本功扎实、原画水平很高的人才队伍。包括《花木兰》(第1部、第2部) 、《猫和老鼠》、《海底总动员》、《功夫熊猫》等诸多经典动漫产品的原画加工环节很多都由我国原画人员完成。现在,当我国着力发展动漫产业之时,这些原画人才无疑能够为我国动漫产品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原创加工,为我国动漫产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4. 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动漫产业高度重视,现代意义上的动漫产业已经基本起步截至2007年底,由广电总局、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设立的与动漫产业相关的各类基地达37个。此外,各地方政府也看到动漫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中的优势,纷纷把动漫产业作为区域和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扶持。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这种形势下,国内涌现出以宏梦、三辰、三浦灵狐、上海今日等为代表的动漫生产商,以中卡世纪为代表的专业渠道运营商,以蓝猫为代表的知名国产动漫品牌,衍生品环节也得到了初步发展。从总体上看,基本形成了以动漫企业为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产业态势,现代意义上的动漫产业已经基本形成。

职业生涯规划的环境分析报告

第四章职业生涯规划的环境分析 【学习要点】 1.认识和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外部环境对职业发展的要求、影响及作用。 2.理解职业阻隔的因素,以及如何突破职业阻隔,从在校、实习、求职、工作、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一步步迈向职业规划目标。 第一节外部环境分析 有一句广告词非常经典:“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和主角的大学生们,从学校的“小舞台”到社会的“大舞台”,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何在聚光灯下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舞姿呢?对于这个“大舞台”自己又了解多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一份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我们全面认识、了解自己,也要清楚地认识外部环境特征,以评估职业机会…… 为了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外部环境分析弄清环境对职业发展的要求、影响及作用,对各种影响因素加以衡量、评估,并做出反应。 一、社会环境整体分析 (一)家庭环境分析

任何人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及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考虑更多的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家人期望、家族文化等因素对本人的影响。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确立,总是同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相关联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也会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所受教育的情况,不断修正、调整,并最终确立职业理想和职业计划。正确而全面地评估家庭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下面是三个家庭环境分析的例子。 例 1 我家在农村,我家有五口人,仅靠父母耕种三亩田地维持生活,弟弟和我都在读书。家庭很贫困,而且负担很重。我爷爷是文盲,父亲是高中毕业生,母亲是初中生。亲戚们的经济状况也都不好。所以,现在家庭不能够提供给我更多的帮助,我只有靠自己了。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我特意向学院申请了勤工俭学工作。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做这些工作,为自己挣一部分生活费,同时也充分锻炼了能力。 …… (二)学校环境分析 学校环境是指所在学校的教学特色与优势、专业的选择、社会实践经验等…… (三)社会环境分析 …… 对社会环境因素的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政策,

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的深层动力,一方面通过产业组织的变化、产业规模的扩大、技术的进步、效益的提高完善单个产业的进化,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类型、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总体的演进,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成熟。因此,产业发展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成为了经济发展重要的内生变量和刚性约束条件。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对资源环境的客观需求,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严峻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得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荷,提高资源环境效率成为全社会必须关注的焦点。 一、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研究的主要领域 产业结构是一个“资源配置器”,同时也是资源环境的消耗和污染物产业的质和量的“控制体”。产业结构对污染物种类、规模以及形成原因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其组合类型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胁迫。学者普遍认为产业结构是影响环境污染的重要变量,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国内有关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分为两类:一类是探讨产业结构演变的资源环境效应。这一类研究成果丰富,涉及范围广泛。 如徐颂从产业集中度、产业规模发展、企业素质、产业组织等方面分析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嘲;崔凤军等提出由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产出率和环境资源度三因子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矩阵转换评价方法,对本溪市产业结构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川。周景博认为三次产业的环境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别。第二产业环境影响最大,并且因第二产业内部各行业资源使用种类、工艺流程、以及资源密集度不同,环境影响差异很大一,。赵海霞等认为工业结构与布局是现阶段影响环境污染的重要变量,经济活动、工业结构重型化调整、产业布局是导致环境污染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 二、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 产业布局是产业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连接点。产业在空间的转移和集聚会引起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及环境污染空间扩散和转移,从而导致区域环境污染结构的转变,对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有关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侧重于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产业布局适宜性研究、产

奶茶行业环境分析

奶茶行业环境分析 (一)奶茶行业发展历史 奶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奶茶的起源和制作方式因各地生活习惯和饮食文化特点而有所不同,并逐渐衍生出草原奶茶、英式奶茶、港式奶茶、台式奶茶、拉茶、印度奶茶等多种风味和品种。奶茶作为一种时尚休闲饮品,因其口味独特,饮用方便,赢得了各个阶段消费者的喜爱,奶茶行业也从无到有,奶茶种类也从但一到多样化的发展起来,目前已经成为创业比较热门的项目之一。 (二)奶茶行业概况 目前国内奶茶市场主要产品形态有液态瓶装奶茶、杯装奶茶、盒袋装奶茶以及通过门店形式直接现场制作并向消费者出售的现调奶茶。前三种奶茶产品可以实现工厂化大规模生产,为传统意义上的快速消费品,而门店形式现调奶茶属性为休闲餐饮,生产工艺、销售渠道、消费群体与前三种奶茶具有较大差异。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奶茶市场具有如下特点: ①饮料行业巨头开始向该市场渗透,产品竞争升级 由于奶茶行业作为饮料制造业里新兴的细分行业,自2005 年以来销售快速增长,且毛利较高,吸引了众多市场参与者进入,饮料行业巨头纷纷争相进入奶茶市场。 ②消费人群逐渐扩展,受众范围逐渐扩大 奶茶作为时尚饮品及休闲消费饮品,具有方便快捷时尚的特点,受到市场欢迎。奶茶产品的消费者大多是追求潮流的年轻消费者。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奶茶产品的不断升级和多样化,奶茶消费人群不断扩展,受众范围逐渐扩大。 ③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程度逐渐加强 出于对食品安全及产品质量的顾虑,消费者在购买奶茶产品时,往往倾向于选择知名度高、认可度强的产品,香飘飘、优乐美等知名品牌在奶茶市场竞争中更易被消费者接受。消费者对品牌认可程度的加强,导致知名品牌在奶茶市场中形成“领军品牌”效应,强化了知名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④仿冒伪劣产品开始出现,扰乱了市场秩序 由于奶茶行业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部分饮料企业通过仿冒知名品牌的商标、名称和包装等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健康、不达标的产品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体验,这不仅损害消费者长时间建立起来的品牌认可,侵害被仿冒品牌的企业形象和利益,还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奶茶行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市场竞争秩序尚待规范。 (三)奶茶行业发展趋势 1、产品多元化及细分化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饮料的消费诉求逐渐呈现出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各地的饮食文化和口味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同一产品很难同时满足各地消费者的口味及需求。因此奶茶产品多元化及细分化为行业发展的趋势,产品更新升级速度加快。杯装奶茶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奶茶果而呈现出更多不同的口味,增加消费者多样化的体验,具有美食型饮料的特点。另外,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居民人均收入的提升,消费能力得到提高,新产品推出呈现高级化趋势,产品终端销售价格有所上升。 2、奶茶消费文化正在得到培育 与国内奶茶消费文化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包括香港地区及台湾地区。以香港地区为例,香港居民普遍培养了早餐及下午茶喝奶茶的习惯,奶茶已经成为当地主流饮品,奶茶消费文化较为成熟。大陆地区奶茶消费文化仍有赖于行业领军企业对于市场休闲消费理念及休闲生 活习惯的引导,奶茶消费文化正在得到培育。【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

我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分析

我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分析 刘树成2010-04-07 摘要: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本文,对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作一些具体分析。 关键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发展环境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这里,对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作一些具体分析。 一、国际环境和条件分析 总的看,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具有“两面”或“双向”特点,即向好趋向和不利趋向交迭,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 世界经济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但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世界经济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在应对危机中,各国采取了一系列规模和力度空前的金融救援政策或经济刺激政策。这些政策的效应正在显现,目前可以说已经避免了像1929-1933年那样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再现。如果国际经济、金融领域不发生重大的意外事件,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有望转负为正,实现恢复性增长。但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因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主要是依托各国政府超常的强力政策刺激。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的回升尚面临较多困难,经济复苏也尚未带来就业的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中,

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分析(1)

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我根据自已的专业和所学的战略管理知识对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作出了如下的环境分析报告,请朋友们给予指正。 一、当前我国市场分析 (1)旅游市场 我国是一个旅游大国,占世界第七,亚洲第一。假日经济的发展,农行在亚洲发行国际旅游金卡,铁路部门新增26条专线,和将建成亚洲最大旅游信息系统等都说明,旅游的外在环境很好。潜力巨大的网络旅游模式,将很可能成为旅游经济的主导。 当前,全国旅游网站已近300家,网上旅游市场发展很快。例如今年3月香港美亚国际集团投资两亿人民币,开通了"中华万游网"。该网突出文化旅游和商务旅游,并运用图文、影音等多媒体技术和最先进的电子地图选景方式介绍中国文化。还推出了中文繁体、英文等多语种版本以方便国外游客。 进一步进行市场开发,急需进行市场的细分。加强个性化服务。当前特别应加强团组出发前的需求预见性服务;急需物品时的实时性服务;送达物品时的快捷性服务。大型旅游点的电子导游等,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旅游资源的后续市场开发,也是重要的创收点,应引起重视。 (4)人才市场 网上人才市场以其方便,快捷,兼价,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全国人才网站已达500家。区域性人才市场已普遍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市场格局正在形成。在线招聘,受托招聘,网上面试,院校实习,素质评测,人才猎头,劳务输出等,一批人气很旺的人才网站正在涌现。例如:《无忧工作网》最高日点击率已突破60万。从5月24日到6月24日一个月期间,新增职务达20260个。首开人才网站赢利的先河。智联三阿的《招聘网》,自成立以来使25000多人找到理想工作,充分显示了网上招聘,网上求职的勃勃生机。 网络人才应注重需求结构的变化。注意复合型人才的发现,培养和推介;网络人才市场的扩展,应拓宽思路,降低门坎。增加二级扩展网站,以便更多的人才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入网上市场。 西部人才市场还应注重工作的延伸和扩展。可开辟对口攻关人才库,按项目对口吸纳人才,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3)技术市场 技术贸易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近年我国技术市场基础较好,因此网上技术市场发展较快。当前全国技术市场网络框架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已建成《全国技术市场信息港》,形成了技术市场的法律、市场监督体系,覆盖全国的、网上网下整合的,技术市场交易服务体系。 已建成的北方,南方,广州,上海,安徽,沈阳,昆明,西藏和西部信息港等网上技术市场,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交易的需求。机械,化工等行业技术市场和无形资产评估,及农村技术市场的开拓,正在有序地进行。 技术贸易的后续资本支持,已经起步。《中国技术与投资网》运行仅一年,已和128家国外风险投资机构,68家国内投资机构结伴。开展了网上网下的全方位整合。 一年来,网上技术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健康的。今后应尽快与国际技术贸易网站对接,并向农村扩展。已经建成的技术市场,不要形成陆地市场的网络化。应研究和利用好网络资源,调整拦目,增加版面动感和活力。把网上市场搞火,搞活。专利技术的推介,失效专利成果的再创造,再利用,网络有独到的优势。应加强开发和拓展工作。 (4)文化市场 网上文化市场发展很快。网络传输的广域性,资源的共享性,参与的交互性,为网上文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文学,音乐,美术,绘画,收藏,集邮。钱币,工艺品及健美,休闲等网站林立。网上音乐会,MP3免费下载等,更为网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

产业环境的重要因素

构成产业环境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相当复杂,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产业外部环境因素与产业内部因素。 其中,产业外部环境是影响产业安全的重要因素,主要是指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政府的产业与外资政策,以及跨国公司与外国直接投资进入国内市场的资本、技术、管理等状况。 1、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如何决定着产业内原有企业是否愿意继续从事该产业以及新的资本是否愿意进入该产业,对于该产业的竞争优势以及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与空间有着重要的影响。 (1)要素条件。资本、技术、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是任何产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这些要素的成本、质量及其可得性将直接影响产业内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及其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进而影响产业的竞争优势以及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与空间。 (2)市场容量与需求状况。市场容量与需求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如果市场规模足够大、需求旺盛,产业内企业就会在本国具有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与较大的发展余地。反之,如果市场容量相对有限、需求明显不足,产业内企业受制于市场规模与需求无法进一步发掘自身潜力时,就有可能转而积极向国外市场拓展。例如,以对外直接投资形式进入东道国市场,在企业自身获得更大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同时,可能会对东道国竞争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 (3)市场竞争程度。市场竞争程度决定着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的长期变化趋势,激烈的市场竞争会敦促产业内企业积极致力于技术开发和创新,而且还会迫使企业积极向海外投资,以拓展发展空间。另外,从市场竞争结构看,如果国内市场呈寡占竞争格局,企业会格外重视竞争对手的策略与行动,一旦某寡占企业开始向国外投资扩张时,其他竞争者会竞相跟进,以维持竞争均衡态势。由此可见,产业国内竞争程度高将会有利于产业拓展其生存与发展空间。 2、政府的产业与外资政策 (1)产业政策。一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安排及其有效性对国内产业安全状态有着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政策安排能否有效地管理与规范产业外部投资者的进入行为,从而使市场竞争保持在相对合理的范畴内,既保持市场一定的竞争性,又防止过度竞争而加剧产业内竞争压力;第二,产业政策安

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对于近代学而言,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从幼稚到成熟发展的百年。虽然迄今为止仍有学者不承认独立的“”的存在,但无法否认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20世纪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在新的世纪中,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也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如何顺应企业的发展趋势,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是我国企业界和理论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21世纪企业发展的若干趋势 全面分析21世纪企业的发展趋势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但我们至少可以根据学自身发展的轨迹和环境发展变化的预测,对企业发展的若干趋势进行判断。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企业带来全方位的、革命性的影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既然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都产生巨大影响,那么,首当其冲,企业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的和基本的经济活动,自然要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从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将电子计算机用于工资计算开创电子计算机辅助新纪元始,至今世界上80%的计算机是用于领域,尤其是现在企业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多是以现代化大生产的工业社会为背景产生的,显然信息社会给企业带来的变革一定是革命性的。而且这种革命性的变革是全方位的,涉及20世纪学所关注的所有主题:与者、领导、组织与人事、效率、市场与顾客、竞争与战略、创新与组织变革、大公司组织结构和全球化等。莫顿(Morton M. S.Scott)的

研究表明,这种变革至少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1信息社会给企业生产、活动的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2信息技术将企业组织内外的各种经营职能、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3信息社会的到来会改变许多方面产业的竞争格局和态势;4信息社会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战略性的机遇,促使企业对其使命和活动进行反思;5为了成功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和的变革;6 企业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改造企业,使其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适应信息社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以重视人在企业中的作用为核心,创新各类理论和实践。丰富“人本”的思想。 “人本”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相对应的概念,它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本”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民主、自主、人才和文化,具体包括这样一些主要内容: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改善劳动,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推行民主,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等。可以预见,在21世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理解人、尊重人的价值观将会得到广泛认可,通过具体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上述“人本”的内容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纵观二十年来的改革历史,为了达到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从放权让利到产权制度的改革,从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创建股份制,逐步使企

行业分析报告怎么写

定义 什么是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内容是商业信息、是竞争情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政府机构及专业市调组织的一些最新统计数据及调研数据,根据合作机构专业的研究模型和特定的分析方法,经过行业资深人士的分析和研究,做出的对当前行业、市场的研究分析和预测。 行业报告有何价值? 1、如果您现在在这个行业里经营和管理企业,平时工作的忙碌使你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行业报告会让您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成为您做重大市场决策的有力依据。 2、如果您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行业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行业报告主要内容? 标准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七个部分,分别是行业简介、行业现状、市场特征、企业特征、发展环境、竞争格局、发展趋势。(不同的报告侧重点有所不同,这需要看具体的报告目录。) 行业报告适用对象

报告广泛适用于政府的产业规划、金融保险机构、投资机构、咨询公司、行业协会、公司、企业信息中心和战略规划部门和个人研究等客户。 行业报告数据来源: 一份行业报告一般的数据渠道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商务部、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市场一线采集. 用途 行业分析报告是项目实施主体为了实施某项经济活动需要委托专业研究机构编撰的重要文件,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作用: 1. 用于向投资主管部门备案、行政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规定,我国对不使用政府投资的项目实行核准和备案两种批复方式,其中核准项目向政府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备案项目一般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时,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对某些项目仍旧保留行政审批权,投资主体仍需向审批部门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用于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产业环境分析

1产业环境分析

2.登封产业环境分析 2.1 产业发展回顾 建国60多年来,登封市产业发展依靠以矿产为主的优势资源,逐步发展形成了以资源型工业为主体,以农业为支持,以文化旅游业为先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成效显著。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实施“建设现代文化旅游名城”战略,着力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强化区域产业特色和优势,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十一五”期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对登封市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经济增幅明显下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大力推行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立市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园区、生态园区的建设,加强招商引资,创新经营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了各次产业竞争力。本市经济发展经受住了考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重点项目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有序升级,新兴产业孕育发展;淘汰落后产能,新建技术中心,自主创新力度加大;园区建设成效显现,产业集聚平台承载力加强。 目前,登封市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第一产业利用郑州农业产业龙头的技术优势、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第二产业重点打造煤-电-铝-建材核心产业链,在大力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优势产业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格局;第三产业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业为带动,住宿和餐饮、批发和零售及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全面发展的态势。

截止到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2.6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26.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5.69亿元。 图2-1 2006-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 速度 农业:2011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0250万元,实现增加值10031万元,年均增长4.1%。

项目产业化状况及前景分析

项目产业化状况及前景分析 一、申报单位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 公司位于昆山市国家高新园区,于2009年12月3日注册成立,注册资金2115万元,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公司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4条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设备累计投资总额3150万元,公司总资产10437万元, 研发投入累计986万元。负债率64.1%,公司员工98人,从事产品研发制造的专业技术人员55人,大专以上文凭人员38人。 公司新产品通过市场的初试、中试到市场推广,已明显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产品从2010年开发成功,2011年总销售额为5700万元人民币,其中新产品销售额达1140万元人民币,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0%,2012年总销售额为10023万元,其中新产品的销售额达5250万元人民币,占全年总销售额的52.4%。净利润210万元,税金724.6万元。2013年上半年仅新产品销售额就达485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63%,产品产值占比65%、预计2013年度总销售额约18000万元,新产品销售额约10000万元。“喷射平涂”高吸水性亲水无纺布产品将成为公司发展的主导产品。 2010年8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初步完成了企业管理团队的整合与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企业已朝着稳健发展的方向前进。公司站在市场前沿的高度,着力打造科技型企业,把握纺织新材料阳光产业发展前景和聚丙烯短纤维复合材料的巨大潜在商机,适时投资转型升级,从事高端医疗卫生用功能性无纺布制造产业。该产业归属国家新兴产业、江苏省重点新产品新技术目录中的纺织新材料类。 公司深深地认识到从管理中求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自企业组建以来,公司领导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需求,认真的学习台资企业、外资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大胆的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到目前为止引进高级管理人才3名,无纺布专业高级技术人才6人,形成一支既懂管理又懂技术、敢于创新、勇于负责,出色完成任务的现代管理团队。有效运用行销情报,把握市场脉搏,提高销售预测能力。严肃生产程序管理,确保对客户的品质承诺,维护企业信誉。坚决奉行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原则。做到重合同守信用,受到了新老客户的认可和信任,产品销售业务逐年增长,2010年客户仅有 96家,2012年迅速增长至 300多家,

绿色食品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 一、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和趋势 江西绿色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选择以绿色食品作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是由于我国绿色食品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和近年来市场快速的成长。公司认为绿色食品和优质农产品是保证公司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绿色食品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 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 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 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所以,严格地讲,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在我国已有12年的发展时间。截止去年底,全国共有1217家农业和食品加工企业的2400个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绿色食品实物生产总量达到2000万吨,产品年销售额为500亿元,出口创汇4亿美元。通过开发绿色食品,使5800万亩的农田、草场和水面受到检测和保护。 近几年来,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开发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 今年以来,绿色食品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3月底,全国共有1300家企业的2570个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 从总体上看,我国绿色食品已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绿色产品总量已有了一定的规模,产品质量和商标品牌已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影响力越来越大。绿色食品市场建设初显成效。目前,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南京、西安、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绿色食品以其鲜明的形象、过硬的质量、合理的价位赢得

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一、环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在现代生活中任何企业或个人都无法离开周围环境。企业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或是某个行业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每一项经营活动都与其他系统或其他子系统紧密相连。因而与其伴生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文化并不是一个静止的事物或历史的沉淀,而是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以新的姿态出现的一种管理方式,并必将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们现在的物质基础还很薄弱,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还占有一定的比重,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还未得到高度发展。所以我们在分析企业文化的经济环境时就不能不着重考虑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的消费状况。一般说来,生产力决定着消费力。这种关系具体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形成的经济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消费品的生产能力、消费资源的开发能力和综合利用能力也就不同,从而造成消费品的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不同,直接影响到消费品生产企业的经营策略与经济利益。同时人们形成的不同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也使得原来的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如1989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在对118个国家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经济发展水平与国民收入及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若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在800至2000美元之间,他对食品的消费支出占40%一49%,他的生活水平便达到了小康。这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会发生很大变化,一般不再满足于温饱,而去追求生活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对产品从质量到品牌商标、文化内涵、美观、艺术欣赏和社会价值等方面都作出更高的要求。 2·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文化内涵的要求 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便带来社会时尚观念、规范等文化行为的不同,消费者对于商品的知名度、商标等方面的需求、爱好程度也就不一样。有经验、有眼光的企业,善于跟踪把握消费者对品牌不同的需求变化,确定产品的价值定位,不断改变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社会地位和声誉,使自己产品的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常变常新,保持不竭的生命活力。如海尔集团响亮地打出自己的品牌,这个率先通过1509001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的中国企业,便"海尔"这个名字(商标)以265亿元的品牌价值成为中国家电著名品牌。而整个家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完全得益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及时推出了符合人们消费结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水平的产品。因此企业对于生产项目的选择,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精神,都与时代观念相同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步。由于消费者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对商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要求不同,那些经过长期考验具有永恒魅力和持久发展潜力的产品,就是名牌商品。这种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它具有无限的增值潜能。因此,经济增长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们的竞争意识日益增强,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献出现了。一方面因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递进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所需要的物质产品,从生活日用品到工业用品、电子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等大量优质产品不断被制造出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如以电子产品为主,创造出KTV、卡拉OK等新的文化生活方式,刷新或补充了企业文化的内容,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社会时尚。 (二) 企业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同全体员工在追求企业经营发展和社会经济繁荣的过程申逐步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它深刻、完整地反映了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中人与人之间本质的联系。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与成长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1.企业文化是不断变革社会生产方式的精神力量。企业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它决不会停留在某一个发展阶段上。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总是同先进的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促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促使企业生产不断发展、社会生产方式日益更新,

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f38507810.html, 1

目录 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 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 (3)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3)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4) 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4) 五、进出口贸易历史变动轨迹 (7) 六、2015-2020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8) 第二节中国化妆品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2) 一、化妆品行业监管管理体制 (12) 二、化妆品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13) 三、上下游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15) 第三节中国化妆品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7) (一)化妆品企业里技术经常不受到重视: (17) (二)化妆品研发不易体现高科技、高技术含量 (18) 2

3 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 历史变动轨迹 2014年中国GDP 突破10万亿美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 亿元,增长8.1%。 图表- 1:2010-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城市上涨2.6%,农村上涨2.8%。分类别看,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4.7%,烟酒及用品上涨0.3%,衣着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交通和通信下降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8%,居住上涨2.8%。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4.6%,油脂价格上涨0.3%,猪肉价格上涨0.3%,鲜菜价格上涨8.1%。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环比上涨0.3%。全年工业生产

深圳产业发展状况.(DOC)

深圳产业发展状况 一、目录 A深圳产业发展状况 (一)、深圳经济总体状况 (二)、深圳主要产业发展状况 (三)、深圳的产业结构 B深圳支柱产业的分析(高新技术产业)(一)、高科技产业界定与范围 (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三)、深圳高科技产业发展沿革 (四)、深圳高科技产业良好的经营环境与发展条件(五)、深圳高科技企业基本情况 (六)深圳高科技企业具体案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C结语(深圳产业未来发展之路) D资料来源 二、深圳产业发展状况

(一)、深圳经济总体状况: 深圳是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人均GDP 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深圳经济总量相当于国内的一个中等省份,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1979年人均GDP仅为606元人民币,2008年达到13153美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806.54亿元,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1.82亿元,增长17.6%;进出口总额2999.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二)、深圳主要产业发展状况: (1)、支柱工业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深圳重点发展计算机软件产业、通信产业、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产业、视听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重点轻工产业和能源产业等七大主导行业。制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新兴行业发展迅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第一大工业行业。出口产品产值2177.9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1.0%,提高3.1个百分点。以机械设备行业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工业成为深圳市第二大行业。 (2)、物流 2004年以海港和空港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全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13537.14万吨,增长20.7%。集装箱吞吐量达1365.90万标箱,增长28.2%。 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218.88亿元,占GDP的7.65%。形成了以EDI信息网络中心为基础的物流信息平台,以港口运输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 货运量达6478.58万吨,比上年增长14.0%。货物周转量完成243.7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51%。港口货物吞吐量11219.54万吨,同比增长27.98%。机场货邮行吞吐量达到40.66万吨,增长21.7%。邮政业务量达到9.83亿元,增长26.03%。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全球第四。深圳逐步成为全球化、多功能、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物流业初步形成以“国际物流为重点、区域物流为基础”的产业特点。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和以邮电通讯及网络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共同构成深圳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运行平台。以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