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育案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课内实践教学为平台

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高校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大学生中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为了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达到学生能学懂、真信和会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立德树人” 为根本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注重融入贯穿促转化,推动教学方法改革。从2010 年秋季学期开始举办“求是”杯“概论”课演讲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实现了思想碰撞、内心共鸣和普遍共识,有效地培育了“95 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一、目标明确,弘扬主旋律,增加正能量针对“ 95 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新特点,改变过去的填鸭式、训导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交流的机会,就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作为“ 05 方案”的主干课程之一,“概论”课内容多、课时重,“概论”课程的精髓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当前

我国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在这一实践中每位

同学感同身受,如何结合“ 95 后”大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解剖当前热点、难点问题,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为此我们将以前各班举办的演讲赛提升到全校性的比赛,实事求是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所以将此演讲赛命名为“求是”杯。

二、组织周密,调动积极性,提倡创新性“求是”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八届演讲赛,实现了学校课程比赛中参赛队员最多、比赛时间最长和内容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效果好,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具体做法:

a. 准备阶段:第1-3 周——教师提出参考题目,各个教学班学生自愿组合,确定自己的演讲主题,进行材料的搜集与演讲的准备;

b. 预选阶段:第4-14 周——各教学班展开选拔赛,由班级其他同学现场对演讲组进行评分,最终在每个教学班选拔出1-2 组后参加

学校层面的比赛;

c. 决赛阶段:第15 周——经过一学期选拔,各教学班

最终评选出的优秀小组经过抽签决定决赛出场次序,每组演讲的时间为15 分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研室的老师们担任演讲赛的评委,采用十分制打分,包含演讲内容、PPT 制作、演讲的效果等方面,由评委当场亮分,记分员统分,并当场公布,最终按得分高低,评选出

各等级获奖者。

三、成效显著,彰显自信心,增强使命感,经过4 年多的探索,“求是杯”概论课演讲赛已成为学生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平台,在培育“ 95 后”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过程中自觉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显著成效。

1、全员参与,反响强烈“求是杯”概论课演讲赛每年分春、秋两学期在大二年级举行,至今已举办了七届。每届参加学生达2 千多人,先是在各教学班举行选拔赛,在此基础上每届推选18-20 组参加校级比赛,分获特、一、二、三等奖。学生全员参与,每组都有平等的机会,所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反映通过演讲赛“使《概论》课程变得更加有活力,增加了同学们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关注《概论》课程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分组演讲,可以锻炼一个团队的能力。”“《概论》课虽然枯燥,但有其独特的魅力,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改革,才能使这门课程变得更有意义,让我们每位同学都可

以从这门课程中获得知识,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做好基石!(2009 印技沈攀峰等语),被学生誉为“史上最强大的演讲

赛。

2、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作为《概论》课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贯穿在《概论》课教学的始终,从开学初分组动员,到第五周开始辅导选题、制作、演讲选拔,到13 周举办演讲大赛,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与《概论》课密切结合。学生的选题涵盖了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繁荣兴盛,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概论》课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为此,我们每届都要确定主题,引导学生选题、收集资料、制作PPT ,如第二届的主题是“为建党九十周年欢呼” ,第六届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突出“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理论联系实

际,引导学生思考、认知、感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培育和提升“ 95 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与自

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为了把“概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就必须理论与实践联系,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改变传统的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的教学方式,就要针对“ 95 后”大学生的特点,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自主创新学习方法,给广大同学创造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发挥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使《概论》课真正达到咨政育人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