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花的勇气》_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花的勇气》_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花的勇气》_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花的勇气》

本文是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花的勇气》,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全意,学习作者的记叙与描写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读出作者失望、吃惊、遗憾、惊奇和震撼的语气。

(2)在朗读中思索体味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和描写的运用,在抒发感情上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进行阅读,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达上升到对课文的理解。

2、教学难点:使学生从阅读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并能够自己总结出课文的中心思想,感悟出生命的哲理,能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查找并细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阅读《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能够有所感悟并推荐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起兴,兴趣导入

(打开幻灯片,播放《花仙子之歌》)

同学们,刚才给大家播放的《花仙子之歌》喜欢吗?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花

呢?为什么会喜欢呢?

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在花店里各个时节都有上市的名花,可是,你注意过路边又或者草坪上的野花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花的勇气》,课文里的这些野花并没有生长在安逸的温室了,我们看看它们的经历跟我们平常在花店里见到的花有什么不同,作者又有些什么样的感情变化。

二、朗读课文,品析感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带着问题朗读(展示“分析课文(1)”的幻灯片),把原文上“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用铅笔画出来。

3、认识并学习本课生字:吕、滥、厘、刷。进行组词。

4、读后交流: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2)粗读概括,精读体会

1、提问学生,对课文进行概括(先由学生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大要素,后展示幻灯片“文章概要”)。

2、教师提示,学生准确地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五个词语(于幻灯片“分析课文(1)”中输入“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的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

3、提出问题:使作者产生这些感情变化的相应原因是什么(对应幻灯片“分析课文(1)”进行指导性回答)?

4、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的相应位置。点名有感情地朗读相应感情变化的句段(展示幻灯片“分析课文(2)”)。

5、教师针对以上学生的朗读进行纠正,更深一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3)品析语言,学以致用

1、默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2、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细细品味,画出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展示并完成幻灯片“课后讨论(畅所欲言)”中的“文章写作方法参考”部分)。

(4)综合归纳,升华思想

请同学们结合文章概要的归纳,及以上对课文的分析,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回答后展示幻灯片“中心思想”)

(5)课后讨论,畅所欲言

就通过本文作者的观花经历所归纳的中心思想,作者得出什么样的生命哲理?同学们又学到什么或者有何看法?就此各抒己见(展示幻灯片“课后讨论(畅所欲言)”并完成“揭示人生哲理”部分)。

三、布置作业,温故知新

1、向学生推荐阅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

2、鼓励学生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3、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力求有感而发地写一篇关于花草的日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