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带答案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带答案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二战风云”的影片回顾展,以下是某部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根据片段中的对白判断,该影片为

A.《诺曼底登陆》B.《血染珍珠港》

C.《中途岛海战》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1940年7—10月,德国对英国发动了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虽然实力悬殊,但英国军民始终坚持战斗,极大地消耗了德军兵力,不列颠空战的胜利为日后盟军反攻欧洲大陆奠定了基础。当时领导英国军民抵抗的英国首相是

A.张伯伦B.丘吉尔C.艾登D.达拉第

3.如图所示的战役

A.标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B.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D.宣告二战欧洲战事结束

4.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这说明罗斯福

A.对工业进行了调整

B.逐步走向了独裁

C.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5.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水稻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物价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以上农业政策调整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影响

D.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6.“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建立法西斯专政

C.兴建公共工程

D.实行计划经济

7.今天恐怖活动已对人类社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20世纪30年代笼罩着世界的恐怖力量是

A.反革命势力B.殖民势力C.垄断组织势力D.法西斯势力

8.某班同学围绕“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提出了下列看法,你认为最主要的是

A.英、法操纵国联,美国拒绝参加

B.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结盟,四处侵略

C.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D.苏联实施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9.下表中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10.“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十年。”为了摆脱“萧条、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下列叙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A.美国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B.德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C.日本军部上台组阁D.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1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②德国突袭波兰③诺曼底登陆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

12.下列图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重大战役,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13.1944年,斯人林在评价某次军事行动时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他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柏林战役D.诺曼底战役14.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玫策。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该政策A.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

B.使银行的信用得列了恢复

C.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15.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16.1945年,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以下是会议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B.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C.战后成立联合国D.通过并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

17.下表是1929—1933年德、日的经济简况表

国家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缩减失业人数

德国40.6%69.1%600多万

日本8.4%50%300多万

对此,德、日两国采取缓解的措施是

A.实施罗斯福新政B.建设工业化国家

C.实施新经济政策D.建立法西斯专政

18.这场战争的最直接最深刻的结果,是它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欧洲侧翼大国的真正崛起,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完全被战火所摧毁,被新的国际格局取而代之。“这场战争”指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朝鲜战争

D.美苏冷战

19.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

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

C.上述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状态

D.当时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20.“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这一规定出自

A.《权利法案》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慕尼黑协定》

21.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通过政府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作,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以下做法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修建田纳西河水利工程B.政府稳定农产品价格

C.政府帮助银行恢复信用D.通过了《社会保险法》

22.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地打击。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张,最终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美国则实行了罗新新政,其主要作用是:

A.使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B.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缓和了危机。

C.从根本上变革了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

D.摧毁了法西断势力,沉重打击了殖民体系

23.《全球通史》记载:“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超市的弃货堆里寻剩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对此,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 )

①增加农业产量

②兴办公共工程

③进行社会救济

④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③

24.2019年是二战全面爆发80周年,张华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进行了整理。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正确的表述是

A.A B.B C.C D.D

25.爆发范围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突出特点,出现了亚洲、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是()

A.德军突袭苏联

B.日军偷袭美海军基地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美、英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44年6月6日”“盟军”“法西斯”,链接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最后的决战阶段。故选A。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法国败亡的形势下,1940年5月,张伯伦辞职,丘吉尔任战时首相,领导英国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艾登在1955-1957年出任英国首相,故C不符合题意;达拉第是法国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德国对苏联重镇斯大林格勒发动了进攻,德国战败,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重要的转折点,题干图片描述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B项符合题意;珍珠港事件标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A 项不符合题意;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C项不符合题意;德国投降宣告二战欧洲战事结束,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对图片有足够的敏感度,有较高的理解能力,通过分析图片得出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结合这一战役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这说明罗斯福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符合题意。对工业进行了调整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之一,但与题干“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不符,A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没有逐步走向独裁,B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没有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特点以及影响。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为防止生产过剩、物价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可得出这是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举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是列宁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二战后苏联开展改革的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影响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举措,通过调整农业,减耕减产,以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生产过剩,其原因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故D符合题意。故选D。

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描述的是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给各国带来巨大破坏,为了挽救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度过了危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A符合题意;美国没有建立法西斯专政,B排除;兴建公共工程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之一,C排除;罗斯福新政中没有实行计划经济,D排除。故选择A。

【点睛】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内容。

7.D

解析: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德国、日本与意大利结合了法西斯侵略集团,对世界实行侵略扩张的恐怖主义政策。故选D。

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乘机崛起,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它们四处侵略扩张,还结成了轴心国集团,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B符合题意;英、法操纵国联,美国拒绝参加发生在1919年,A排除;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世界不利于世界发展,但不是当时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C排除;苏联实施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故选择B。

9.B

解析:B

【详解】

依据“对应错误”,结合课本所学,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B项符合题意;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这个被称为“慕尼黑阴谋”的事件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A项不合题意;1942年7月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1943年2月苏军反攻打败了德军。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项不合题意;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瓦解,美苏冷战中的开始。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是在1922年,与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无关,选项D都符合题意;面对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渡过了经济危机,排除A;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1933年德国希特勒出任总理,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排除B;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1936年日本军部上台组阁,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排除C。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时间上进行分析,意大利是在1922年走上法西斯道路的,面对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德国和日本,不要混淆知识点。1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1944年6月美英联军诺曼底登陆、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故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②①③④,故B符合题意;ACD排除顺序错误,排除。故选B。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①诺曼底登陆发生在1944年6月,②德军突袭波兰发生在1939年9月,③苏军攻克柏林发生在1945年4月,④日本偷袭珍珠港发生在1941年12月。所以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②④①③,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可知,“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由此判断这是诺曼度登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成功,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台,就实行新政,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以防止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C符合题意;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是以工代赈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使银行的信用得到了恢复是整顿银行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的内容,抓住时间是1937年,抓住数字之间的差距,结合此时期的史实解答问题,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而通过并发表《联合国家宣言》是在194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所以雅尔塔会议不正确的一项是D,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

意,排除。故选D。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1929-1933年德、日的经济简况表”及所学可知,德、日两国采取缓解的措施是建立法西斯专政。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加强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导致了二战的爆发,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与美国有关,排除;B项与苏联有关,排除,C项与苏俄有关,排除。故选D。

1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这场战争的最直接最深刻的结果,是它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欧洲侧翼大国的真正崛起,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完全被战火所摧毁,被新的国际格局取而代之”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可知,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格局被冲垮,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苏联成为唯一一个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苏两级格局逐渐形成,故B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欧洲国家仍占据主导地位,故A不合题意;朝鲜战争与欧洲大国无关,故C不合题意;美苏冷战是在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情况下形成的,与题干不符,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漫画中的交易所、“股东”、“跳楼”可知与1929年经济大危机有关。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首先在股市发生危机,题中正反映了股市危机的概况,由此可以判断选项D符合题意,因为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采取国家加强干预的方式,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选项AB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C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状态是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故选D。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九国公约》的有关知识。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进一步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通过政府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作,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做法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修建田纳西河水利工程。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这些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有利于农业生产,在客观上刺激了消费需求,公共工程兴建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水利工程。它吸引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美国为解决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政府干预经济,使国家渡过了危机,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缓和了危机。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通过阅读题意可知经济大危机导致人民生活陷入极端的贫困,为了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罗斯福总统着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和社会救济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所以②③是罗斯福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措施,①④不符合对人民救济采取的措施。故选B。

点睛:关于罗斯福新政,需要重点掌握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原因、目的、采取的各种措施、特点、作用等知识,属于考试的高频考点。

2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击,1943年2月大败德军。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项符合题意;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击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排除A项;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标志着二战规模的扩大。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排除B项;1945年5月,苏军攻占柏林,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排除D项。故选择C。

2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6月,美英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选项D符合题意;德军突袭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A排除;日军偷袭美海军基地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B排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C排除。故选D。

九年级中考历史题

2018-2019-2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共5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 A .西域都护的设立 B .安西都护府的设立 C .伊犁将军的设立 D .北庭都护府的设立 2.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反映出宋代( ) A .对外交往频繁 B .民族战争不断 C .海外贸易发达 D .商品经济繁荣 3.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 .雍正 D .乾隆 4.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的历史事件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5.在1955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淋漓尽致地发挥其高超的外交艺术,将会议一步一步引向“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精神的胜利。这次会议是( )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26届联大 D .雅尔塔会议 6.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是( ) A .楔形文字 B .汉谟拉比法典 C .种姓制度 D .金字塔 7.徐杰明在《英国通史》中写道:“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开始于(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工业革命 C .第二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8.有人认为:假如塞尔维来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这场战争就不会爆发。“这场战争”是指(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中东战争 D .科索沃战争 9.“苏联意识到要善待在亚洲、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显著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美国人感到需要 遏制共产主义运动的全球扩散。”材料反映的是( ) A . 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二战时期美苏同盟关系 C .二战后美苏“冷战”格局 D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多极化趋势 10.如果给右图会标设计主题,下列主题最适合的是( ) EU-CHINA A .中国加入国际联盟 B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中国与欧洲联盟的交流与合作 D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二、读图题(共8分) 11.(7分)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的颁布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2)图2场景出现于哪一历史事件中?(1分)《独立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1分) (3)图3所示《人权宣言》是哪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1分)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三、材料解析题(第12题7分,第13题8分,共15分。) 12.(7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班级: 姓名: 考号: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互联网查询D.考古发掘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3.如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作者对辛亥革命并不认同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军阀()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5.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这条道路的标志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的胜利 6.八年级(8)班开展探究学习,计划在暑期组织部分同学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 请你帮助设计一条线路,与当年红军长征的线路大致相同() A.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吴起镇﹣﹣会宁 B.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吴起镇﹣﹣会宁 C.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吴起镇 D.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会宁﹣﹣吴起镇 7.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A.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8.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改革开放新时期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 卷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

沪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说明:1. 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10页。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 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科目代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 上;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第二卷密封线内。不得 在答题卡和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3. 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它答案,凡 答案写在第一卷上不给分;非选择题(26---31)答案必须写在第二卷题 目指定的位置上。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古代君主中没有被称为皇帝的是 A. 商纣王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2.释迦牟尼的塑像被尊奉在 A. 教堂里 B. 佛寺里 C. 道观里 D. 清真寺里 3.代表我国古代纺织业最高水平的是 A. 丝绸 B. 麻布 C. 棉布 D. 尼龙 4.下列几个行业中,受到我国古代统治者重视的是 A. 商业 B. 手工业 C. 农业 D. 制造业 5.下图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张骞 B. 班固 C. 鉴真 D. 玄奘 6.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 八国联军 B. 英法联军 C. 美英联军 D. 德法联军 7.1919年5月4日,在天安门广场响起的口号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 列举题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列举题专项练习题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是一场由失败的封建地主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 2、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 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3、辛亥革命的性质 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5、五四运动的性质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 7、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8、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领导的反封建文化运动。 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1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 1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 13、使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14、使中国半殖民程度大大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15、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 威海卫战役 16、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平型关大捷 18、国民政权垮台的标志性事件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19、中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 20、在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百团大战 21、全面内战的开始 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 22、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九一八事变 24、长征中,红军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四渡赤水 25. 长征中,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 巧渡金沙江 26.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七七事变 27.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三大战役 28. 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屡败的局面的事件 抗美援朝

深圳市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

深圳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与社会试卷 说明:1.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场、试室号和座位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好。 2. 全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4.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26—30),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电视剧《命运》反映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成长和发展历程,让观众

更直观、更全面地了深圳经济特区。这里体现了大众传媒所起的作用是

(D) ①监督②传递和获取信息③娱乐④文化传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C) ①最高立法权②最高监督权③最高决定权④最高审判权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深圳“敢为天下先”的拓荒牛精神,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D) ①自强不息②爱好和平③开拓进取④勤劳勇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2010年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市遭遇严重干旱,给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这五省市都位于(A)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 5.澳大利亚海陆疆域的突出特点是(D) A 岛国 B 海陆兼备的国家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巻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 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这反映了 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 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 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8.197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圳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9.1979年、占中国人ロ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10.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2分)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老师在课堂上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结束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请问,这里的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指的是 A.竟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2、在2015年的博鳌论坛上,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正式出台。“一带一路”战略,不单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升级版,也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依次是 ①河西走廊②长安③西亚④欧洲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3、某学校举办“中国古代重大工程”图文展览。“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这首诗与下列哪幅图片搭配最合适 4、宋代在与辽、夏、金的长期战争中往往以送“岁币”的方式议和,最终被蒙古族所灭。然而,宋代在文化上却成就辉煌:宋词光耀千秋,书法名家辈出,“通鉴”影响深远,“清明河图”传世。由此观之,宋代 A.文武兼备 B.重文轻武 C.重武轻文D.以文驭武

5、从下列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6、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其中正确的有 A ——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b ——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c ——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d ——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ab B.bc C.cd D.ac 7、一位法国作家在论述鸦片战争时说:“要找一个作战的借口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信基督教的国家,却在一个所谓野蛮国家的君主努力停止一种很不道德的贸易的行动上,去寻找开战的借口,是不太值得的。”这则材料说明这个法国作者反对英国 A、寻找借口发动战争 B、武装保护鸦片贸易 C、歧视中国发展落后 D、强行传播基督教义 8、“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材料中“更为可取的方面”主要指 A.近代工业B.军队建设C.政治制度D.文化教育 9、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这个历史事件为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是()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4.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5.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6.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 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九年级历史中考题汇总(材料题)人教版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网、新浪网等组织了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受访者中,40.2%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选择“创新精神”。 (1)据材料一,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3分)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地位?(3分) 材料二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预示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2)遵义会议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分)据材料二,概括长征胜利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2分) 材料三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对中国革命的特殊关注而受到 世人注目。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的图像首次出现在《时代》周 刊封面上(见右图)。 (3)据材料三,指出《时代》周刊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时中国 革命的主要形势。(2分)图中“民主统一”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中 国革命的追求,你认为其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分) (2009·山东日照)以下这些珍贵的图片,从不同的角 度见证了历史。仔细观察,完成相关问题。(10分) 图一图二图 三图四 (1)请依次写出以上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4分) (2)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幅图片,简述它所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及其历史意义。

(6分)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不懈追求,历经艰辛,终于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862年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同文馆”,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5万匹。 材料二 1949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哪个派别的活动?(1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活动的历史作用。(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1分)这一事件有怎样的重大意义?(4分) (3)结合所学招商,指出材料三中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首都北京见证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展示了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根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

初中历史中国史各地中考选择题库

初中历史各地中考选择题库 一、中国古代文化史(上)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注意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2、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下列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为这一论断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3、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始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神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逐鹿 C、长平 D、城濮 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6、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房子 7、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0、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一课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奖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瀛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12、“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稿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4分) 1.希腊小的城邦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由此看来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A.君主专制B.相互攻伐 C.“小国寡民”D.商品经济发达 2.伯里克利连续15年当选雅典将军,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这一时期,古代雅典创造的最宝贵的文明成果是() A.阿拉伯数字B.奴隶主民主政治 C.《马可?波罗行纪》D.金字塔 3.公元前5世纪,雅典军队统帅尼斯阿斯曾言:“男人就是城邦。”这里“城邦”的含义是指() A.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 B.少数贵族的寡头政治 C.成年男性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 D.雅典的所有男子 4.下列对如图数据的分析,与史实相符的是() A.外邦人同样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B.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不足雅典居民的一半 C.全体自由民可以参加国家最高权利机关为公民大会 D.占据人口半数的奴隶可以担任政府公职 5.“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A.雅典在希腊一百多个城邦中学校最多 B.希腊所有城邦的学生都到雅典来上学 C.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希腊各城邦的典范 D.雅典的一切行为都是其他城邦的典范 6.奥运火种取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这里出现了西方第一缕文明的曙光。西方第一缕文明” 给西方乃至世界最主要的贡献是() A.开放的海洋文明B.民主的政治文明 C.高度集权的农业文明D.自由的商业文明 7.“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土地。这种自然环境成为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是产生民主制度的根源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8.《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A.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B.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C.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 D.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 9.如图是某生在复习古代某国发展历程这一专题时所绘制的年代尺(BC指公元前,DC 指公

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 3、揭开中华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B铁木真C努尔哈赤D皇太极 5、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要们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人民宪章》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国际歌》的诞生 7、我们能够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最应该感谢 A瓦特B爱迪生C莱特兄弟D卡尔本次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9、下列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 10、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B欧洲联盟的成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第11题7分,第12题6分,第13题各7分,第14-15题各6分,第16题8分,共40分) 11、【彰显辉煌历史】(7分) 汉朝和唐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据此回答: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举两例)(2分)(2)“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创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胜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2分)(3)汉唐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合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2分)(4)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2分) 12、【试看资产阶级革命】(6分) 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1分) (2)在此期间美国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关键性的领导人是谁?(2分)(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2020届人教版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有答案)(一)(加精)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初中中考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面选项中,朝代名称与建立时间、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秦朝—公元221年—嬴政B.唐朝—618年—李世民 C.明朝—1368年—朱元璋D.清朝—1636年—努尔哈赤 2.汉字听写大赛经电视热播后,汉字的演变历史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下列汉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 C.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D.金文→小篆→甲骨文→隶书 3.右面的著作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在这两部著作中均有记载的史实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东汉建立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隋朝开凿大运河 4.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 5.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又分地”的意义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6.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A.始终贯彻党的最高纲领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7.“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作出以上重大决策的党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8.“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该材料描述的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B.达·伽马到达印度 C.迪亚士发现好望角D.麦哲伦环球航行 9.阅读下表,对美国1950—1999年经济发展总体特征概括最准确的是:() 年份1950 1955 1965 1975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8.7 5.6 6.3 —0.8 年份1982 1985 1994 1999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1.9 3.3 3.9 4.0 A.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实力一直膨胀,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20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朝鲜战争的泥潭,经济持续下降。

2013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山西省2013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文科综合(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 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B)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2.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C) 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度③科举制④军机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3.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 是(A)A.闭关锁国政策B.重农仰商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4.“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 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B)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5.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和影响是(D) 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 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6.右图反映的是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旗升起的地方”这一 这是(A)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模拟试题附答案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从初一位诗人。”这里的“旧时代”“新时代”分别指 A.奴隶时代封建时代B.封建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D.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时代 2.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得到很快发展,但由于西欧封建领主对城市居民可以任意征税,为此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的反抗来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他们常用的手段是 A.武力斗争杀死领主B.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C.政治谈判金钱赎买D.国王支持武力斗争 3.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特写道:“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起被贩卖到美洲。”昆塔的遭遇与下列哪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A.“发现”美洲 B.美国独立战争 C.“三角贸易” D.美国南北战争 4.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敢于引起旧瓶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做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C.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 5.如下图内容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 A.经济前提B.精神动力C.物质条件D.政治支持 6.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率领船队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哥伦布 B.麦哲伦达?伽马 C.哥伦布麦哲伦 D.迪亚士达?伽马 7.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以纪念() A.哥伦布到达美洲B.达·伽马到达亚洲 C.迪亚士到达非洲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8.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人物,通过对艺术和对人类、事物的仔细观察而孜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题(练习)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沸血的烧痛”是两岸人民的分离之痛。与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有关的历史事件有() ①戚继光抗倭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 A.①②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④ 2 .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说明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的国情相结合 ②社会主义彻底失败 ③西方国家不会放弃“和平演变”战略 ④苏联模式失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 . 1999年,世界上一种全新的货币欧元诞生,其票面由窗户、大门和桥梁三个基本建筑构成,分别代表欧盟

之间的开放、合作与沟通精神。下列关于欧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 B.欧盟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C.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D.欧盟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4 .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A.《天演论》的出版B.《海国图志》的出版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D.《新青年》的创办 5 . 列表分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观察下列表格,导致其中经济数据发生剧烈变化的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 B.军备竞赛的影响 C.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打击 D.十月革命的冲击 6 .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南方谈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表述中符合邓小平这个观点的是()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7 .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是()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B.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2019中考历史与社会标准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9中考模拟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读世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①②所表示的地形分别是() 第1题图第3题图第8题图 A. 高原、山地 B. 平原、山地 C. 高原、平原 D. 丘陵、高原 2.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B. 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C. 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 D. 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3.据图可知,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地区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A. 基督教 B. 佛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4.以下远古先民的用具中,能体现先民具有原始自然崇拜的是() A. 黑陶 B. 彩陶 C. 舞蹈纹彩陶盆 D. 骨针 5.人们经常用“发现了新大陆”来指遇到惊喜的事。发现新大陆的说法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伽马 D. 麦哲伦 6.莫斯科主要的工业部门有() ①汽车工业②化学工业③机床工业④电机工业⑤电子工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7.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A. 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B.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8.如图郑板桥的这首诗反映了()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9.关于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义和团势力起源于山东地区 ②义和团与帝国主义联手,力量强大 ③达到削弱义和团势力的目的 ④利用义和团抵抗外国的侵略势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 基本原则……变革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这种“进步”包括() ①颁布《法典》②多次打败反法同盟③远征俄罗斯④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I 基础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悠远古老而又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是世界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回答1-3题。 1.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咸阳,东至鸭绿江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2.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下列人物在造纸术的改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司马迁 B.蔡伦 C.张衡 D.张仲景 3.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那里的大部分洞窟开凿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 D.民国时期 努力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来都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回答4-6题。 4.为巩固统一,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5.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

6.下列各项,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回答7-9题。 7.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践行了自己“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的豪言壮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 A.邓世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9.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比较落后 B.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C.以重工业为主 D.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 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回答10-11题。 1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民族解放运动 B.反封建斗争 C.反法西斯战争 D.帝国主义战争 1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A.珍珠港事件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苏军攻克柏林 12.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