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从福柯的话语观看话语共同体-精品文档

从福柯的话语观看话语共同体-精品文档

从福柯的话语观看话语共同体提要:福柯通过审视话语与权力,构建了人与世界之间的话语关系。

他以话语为人类本质活动的理念为话语共同体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目前,话语共同体已经成为国外学者研究专门用途语言的基本框架,但是国内学者却较少关注这一理论。

文从福柯的话语理论入手,发掘并构建话语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希望能够为专门用途语言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Community from the View of FoucaultYan Ming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Foucault 's theory of discourse critiqued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ourseand power, and then he constructed the discursive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the world. His theory considered discourse as the most basic practice of human, which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iscourse community.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LSP research, discourse community is usually neglected in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This thesis tries to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discourse community from Foucault 's theory ofdiscours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new references for LSPresearch.米歇尔•福柯( Michel Foucault, 1926-1984,简称福柯)被誉为 20 世纪法兰西的尼采( F. Nietzsche )。

浅谈福柯理论在女性主义中的应用

浅谈福柯理论在女性主义中的应用

浅谈福柯理论在女性主义中的应用1. 引言1.1 介绍福柯理论和女性主义的基本概念弗洛伊德·福柯(Michel Foucault)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法国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当代女性主义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福柯理论主要关注权力、知识和身体,通过对这些概念的重新解释和批判,他提出了许多触及女性问题的重要见解。

女性主义是一种关注性别平等和性别权利的社会运动和理论体系。

它关注的问题包括性别歧视、女性权力、性别身份建构等。

女性主义者致力于揭露和消除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推动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和实践。

福柯理论在女性主义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福柯的权力知识观对女性主义提供了重要启示,他认为权力不是一个单一的、集中的实体,而是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和日常生活实践中的。

这种观点有助于揭示女性权力的微观运作机制和女性被边缘化的原因。

福柯的生命权力观对女性主义也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他认为现代社会通过各种机构和规范对生命的控制,这种生命权力对于女性来说尤为重要。

女性在生活中所面临的生理健康问题、生育权利等,都受到这种生命权力的影响。

1.2 论述福柯理论在女性主义中的重要性福柯理论在女性主义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福柯理论提供了一种权力知识观,可以帮助女性主义者认识到权力结构如何在社会中运作,从而揭示出女性在权力关系中的地位和受压迫状况。

福柯理论的生命权力观强调了个体在社会中受到的规训和控制,揭示了女性在生活中受到的各种束缚和限制。

女性主义者可以通过福柯的理论来探讨和分析这些规训的根源,为解放女性提供理论依据。

福柯的反抗理论和身体权力观也为女性主义者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帮助她们在社会中进行反抗和抗争,以及探讨身体政治下的性别权力关系。

福柯的认同论述与性别身份建构相关的思想,也为女性主义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帮助她们理解和批判现存的性别观念和社会规范。

福柯理论在女性主义研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女性主义理论建设和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启示。

福柯种族斗争话语 -回复

福柯种族斗争话语 -回复

福柯种族斗争话语-回复主题:福柯种族斗争话语福柯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姓氏。

他的思想对于社会学、政治学以及文化研究等学科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

其中,福柯对于权力与话语的关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揭示了社会中种族斗争的本质与运作方式。

本文将以福柯的种族斗争话语为主题,一步一步回答。

第一部分:福柯对种族斗争话语的定义与形成机制(500字)福柯认为,种族斗争并非简单的身体冲突,而是通过权力的运作和话语的制约而形成的复杂社会现象。

福柯把种族斗争看作一种权力关系的表达,而这种权力关系是通过话语来建立和维持的。

福柯指出,话语是由权力渗透到社会和文化中的一种表达方式。

通过话语,权力构建了一种特定的知识观念和价值体系,并将其强加于人们的社会认知和行为中。

在种族斗争中,权力通过话语来定义、界定和控制种族的识别、归属、地位和权益。

这种话语权力不仅通过正式机构如法律规章和制度,还通过日常社交、教育、媒体等途径传递和强化。

福柯认为,种族斗争的话语构成了一种规范性的表达模式,通过惯例和规则来界定种族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这种规范性不仅来自于实际的行为和言论,还来自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和认同。

种族话语的制约和塑造使得种族斗争成为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权力关系,即使在表面看似平等的情境中,种族分化和冲突依然存在。

第二部分:福柯的话语权力如何强化种族斗争(500字)福柯认为,话语权力对于加剧种族斗争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话语权力通过将种族与固定的特征、属性和标签联系在一起,强化了人们对种族的定义和认同。

这种定义和认同基于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并且往往是一种排他性的分化。

通过话语权力,种族之间的界限被放大,人们从而形成了对于自身种族认同的强烈情感,进而导致种族斗争的加剧。

其次,话语权力通过引导和操纵人们的认知和行为,进一步加剧了种族斗争。

福柯认为,权力通过话语的塑造,影响和限制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想象。

福柯的“作者-功能”说及其理论基础

福柯的“作者-功能”说及其理论基础

福柯的“作者-功能”说及其理论基础在巴特喊出“作者死了”之后不久,福柯就提出了“作者-功能”理论,深入推进了对作者问题的研究。

与巴特等人论述“作者死亡”不同的是,“作者-功能”说的理论基础是福柯的考古学方法,它与福柯对主体进行的批判紧密相连,它是福柯主体批判的一部分,或者更确切点说,它是后者的一个具体化、一个例证。

福柯的“作者-功能”理论对当今的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具有深刻启示。

标签:话语;作者-功能;考古学;陈述;主体1968年,巴特喊出“作者死了”的口号,这立刻引起了众多思想家的激烈争论,《作者之死》发表后仅仅一年,福柯就在一次演讲中评论了“作者死亡”说,并提出了他的“作者-功能”理论。

与巴特等人不同的是,福柯的“作者-功能”理论以考古学方法为方法论基础,并与他的主体批判紧密相连,是主体批判自然而然的结果,是主体批判的一个具体说明或例证。

“作者-功能”理论对当今的文学研究有着深刻启示,例如,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分析文学作品的话语分析方法。

一、“作者-功能”理论福柯认为,虽然作者已经消失或者说死了,但是,又出现了一些意图替代作者特权地位的观念,这些观念实际上保留了这种特权,这些观念中最重要的两个就是“作品”和“写作”。

首先是“作品”,现代批评不再去揭示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再通过一个文本重构一种思想或经验,而是分析作品的结构、内在形式等。

但是,问题在于:什么是一部作品呢?经过考察,福柯发现,并不存在一个关于作品的理论。

这说明,撇开作者而只研究作品是不妥的,因为,“如果有人为了方便而避开作者的个体性或他作为作者的身份而集中于一部作品,那么,他将不能正确地评价存在同样问题的‘作品’一词以及它所指定的那个整体”。

[1]其次是“写作”,“写作”这个观念使经验性的作者变成了一种先验的匿名性,而使写作处于先验地位就隐晦地保留了作者的特权地位。

显然,仅仅重复“作者死了”这样的空洞口号是不够的,人们应该审视作者消失后留下了的空间,仔细观察它新的分界线。

福柯的空间、权力和话语理论在后现代艺术中的体现

福柯的空间、权力和话语理论在后现代艺术中的体现

第33卷第2期2017年4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33 No.2Apr.2017福柯的空间、权力和话语理论在后现代艺术中的体现史丽晴(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福柯是法国著名的后现代思想家,其学说以语言学为基础而影响到世界各地不同的学术领域。

福柯对空 间、权力和话语的分析在其理论体系建构中独树一帜,并在当代学术界不断引起争议。

在美学与文学艺术学界,福柯的空间、权力和话语理论同样占有重要地位。

艺术作品及艺术家的空间呈现、艺术家的话语权和身份认可、文学艺术对人类生存实践的影响,在后现代艺术中已经不同以往。

本文以福柯的空间、权力和话语理论建构为线索,试图分析后现代艺术的空间特性以及其中话语权力的体现。

关键词:福柯理论;后现代艺术;话语权力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M44( 2017) 02—0063—04福柯的话语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以往话语 研究的局限。

在福柯那里,话语不仅仅是一个语言 学问题,作为构成人类社会文化实践的核心内容还 产生了“权力”的维度和功能,于营造合理的社会秩 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理解当代社会文化的一 把钥匙。

福柯关注话语与权力的关系、社会不同领 域的话语建构、话语在当代社会结构与发展变化中 的作用等众多领域,他以极为敏锐和独到的视角分 析了话语、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开创了 话语分析的社会和实践向度,并成为社会科学一种 影响深远的分析模式,对美学、艺术研究也产生了重 要而深远的影响。

也就是说,作为福柯思想核心的 权力与话语理论对开展艺术及美学研究也有良多的 启示。

如果对福柯的话语理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 看出,话语问题是福柯终其一生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换言之,话语问题是福柯整个学术思想的一根红线,贯穿了福柯的整个学术体系和思想体系,而不仅仅 是其“考古学时期”的一时性话题。

试析福柯的话语理论与文学研究

试析福柯的话语理论与文学研究

研 究者 纷纷 发掘 曾经被 湮没 的声 音 ,第三 世界文 学 、女性 文 学、 黑人文 学等 都纷 纷登场 。而随着 改革 开放 后欧 风美 雨 再次 洗礼 中 国,话语 理论 也在 中 国的文 学研 究领域 悄然 落 地生 根 ,现实 主义 不再 是文学 研 究领域 唯一 的尺度 ,甚 至 有人 重新 审视传 统意义 上 的现 实主 义作 品 。 福 柯 在 话语 理 论 中提 出 ,“ 话语 通 过三 种 途 径发 挥作 用 ,分 别 是赋权 、 限制和 建 构 ”。研 究者们 在 文学研 究中 逐 渐注 意 到 了话语 . 权力 在文 学创 作 中的 作用 ,他们 基本 有 两 个着 眼 点 :一 是对 文 学作 品本 身暗 含 的话语 . 权 力 进 行揭示 ,二是对 不 同版本 的翻 译作 品进 行 比较 研 究。前 者 对文学作品内在的人物角色和创作者对他们的情感评价进 行分 析 ,进而 探讨作 者在 创作 时所 持 的权 力角度 及对话 语 权 力的运 用 。虽然 不 同研 究者 针对 的 是民族 、性 别甚 至时 代特征等不同的角度,但是他们秉持的都是作者对一方话 语. 权 力 的赋 予 和 对 另 一方 的话 语 . 权 力 的 剥 夺 。例 如 : 学 者宁 俊红 在 《 <水 浒 >女 性形 象漫 说一 兼谈 <水浒 >的 “ 话语” 》一 文里 ,对 《 水浒 传》 中典 型的 女英雄 形 象和淫 妇 、妓 女形 象进 行分析 ,进 而揭 示 出作者 在创作 时所 持 的 男性权 力 的观 点, 因为其 中的 女性之 所 以成为 英雄 ,是 因 为她们 也具 有 了武艺 高强 、讲 求义气 等 男性特 征 ,而淫妇 则都 是阻碍 男 性追求 “ 义 ” 的绊脚 石 。宋 来根 在 《 福柯 话 语理 论视 域 下的 <去吧 ,摩西 > 》 中揭示 了福 克纳 对南 方 种族 关系 的忧 虑与 无奈 ,小说 正是 通过 《 去 吧 ,摩 西 》的 主人 公麦 卡斯 林最 终无 法挑 战根深 蒂 固的 黑人异质 性 话语 来 表 现 作者 的忧 虑 。相 比于 直接 探 讨 文 学 作 品 内在 的权 力. 话 语 关系 ,对 文学 作 品的不 同译 本进 行对 比研 究 或许 更 能 说 明文 学创 作 中 的权 力 。翻 译 的母 本 固 然是 相 同 的,

基于“话语”理论的福柯政治哲学探析

基于“话语”理论的福柯政治哲学探析

第40卷第1期2019年1月Vol.40No.1Jan.2019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文章编号]1004—5856(2019)01—0008—04基于“话语"理论的福柯政治哲学探析陈墨(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大连116045)[摘要]福柯对治理者自理能力的政治理性批判考察展现了不同于传统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思想,其以结构主义专业理论为基础,对其进行了拓展性延伸。

在后现代主义发展浪潮中,福柯以其不同于宏观政治哲学的思想,通过建立“话语”理论基础,对人权进行了革新性阐述,构建了新型权力哲学体系,完善了后人道主义理论系统,这是一场哲学史上的査大思想变革。

丈章据此背景,从其建立在“话语”理论基础上的思想变革出发,对福柯政治哲学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分析。

[关键词]福柯政治哲学;“话语”理论;权力;后人道主义[中图分类号JB565[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9.01.003作为法国上世纪后半期举足轻重的政治哲学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出版了《癫疯与文明》《词与物》《临床医学的诞生》等一系列关于后现代主义理论政治哲学思想的书籍,这些著作的出版代表着后现代主义逐渐成熟。

福柯不仅拓展了结构主义的整体框架性,还对“话语”理论进行了创新性定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别于当时主流哲学思想的权力哲学系统,逐渐完善了自身的后人道主义思想。

而福柯也因为进行了这一次哲学史上不可忽视的思想变革,成为了政治哲学思想界中的重要人物。

一、福柯的“话语”理论“话语”在哲学思想家中本身就没有明确的定义。

在福柯的“话语”理论中,其作为关键的研究内容,是所有福柯哲学思想研究人士不可绕过的必修内容,因此很多人将“话语”作为福柯思想的核心枢纽。

福柯之“话语”不仅有着广义与狭义之间不同的界定范围,同时也可归划为现实生活中所有关于文化精神的社会建设活动。

福柯的“知识型”及其理论启示

福柯的“知识型”及其理论启示

•西方文论研究•福柯的“知识型”及其理论启示摘要:在知识社会学的视野中,福柯的“知识型”并非特定时代、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被人们刻意创设的某种知识生产活动的“事前”设计。

福柯并不认同那种简单的历史决定8,他提出“知识型”这一概念的目的就是弃置主体的决定性功),探寻和说明知识与理论形成的可)性条件。

“知识型”固然是一个时代所有知识形式之建构共同遵从的“语法”系统,但又不可被简单地视作一种知识的支配形式或构型法则,它作为一种话语(知识)关联总体,与在现实中相互关联的知识、科学、理8的话语体系之建构同步生成并可)随关系的变化而发生转换。

福柯对于“知识型”的“界定”以及他对西方文化发展历史中的“知识型”的系列考察分析,为我们观照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各领域知识及知识型的生成、转换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8参,冃C关键词:知识型;知识社会学;秩序建构(知识生产在知识社会学的视域内,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乃是人们在各学科领域知识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系统性的知识建构。

这一建构过程并非一种纯粹的逻辑推演,亦非相关领域人类活动实践经验的一种完全的归纳与抽象,而是在社会生活各层面、意识形态各领域以及各种学科知识的复杂关系中完成或展开的。

知识社会学为我们观照这一过程的展开与完成形态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而源自福柯的“知识型”概念更为我们寻绎或描述这一过程的规律性现象提供了认识工具,因为以“知识型”理论视野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及当代演化,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发展的规则、秩序与内在理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反思中面向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实与知识生产状况,构建更具现实意义和阐释效力的知识体系。

国内学界关于“知识型”概念及理论在研究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虽然已经较为常见,*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知识社会学视阈下中国文论知识型的生成及转换研究”(项目编号:14BZW006)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筒介:姜文振(1967-(,男,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化与文论、中西比较诗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献综述以“福柯话语理论”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搜相关文献共119篇,分类得与理论相关的文章33篇,用于文学作品与文学人物分析共34篇,与文化相关的共10篇,理论联系现实的共13篇,与翻译中的话语权力有关的文献共11篇,此外与教育有关的有6篇,其他话语理论的学者的文献4,其他学科有8篇,下文将对文献分类整理。

一、福柯话语理论(一)相关文献资料编号标题作者出处日期摘要1.“人之死”何以成为可能——试论福柯的话语主体理论黄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福柯的“人之死”提出的背景、话语/主体——解构主体的方法论、“人之死”的含义、话语住体理论的评价2.“政治解剖学”——福柯权力观论略陈缘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建构福柯权力哲学的逻辑,即:经验~知识一权力;身体一主体一权力;理性一非理性一权力。

认识理性与权力的关系,使规训不再成为一种压制或奴役的新方式,而是作为变革现代性缺陷的途径等。

3.从“人之死”到“作者之死”——福柯作者理论探析董树宝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3月人是现代知识型形构的产物,作者也是现代知识型形构的产物。

当代书写还改变了传统书写与死亡的关系。

4.从福柯对主体性的批判看其文学观张娜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以福柯批判主体性为出发点,审视了福柯理论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主体、话语和权力,并透过福柯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哲学论述的思维方式来探究福柯理论中散现的文学观点。

5.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看福柯的话语理论吴继宁考试周刊2009年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福柯建筑于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基础之上的话语及其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说明。

6.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陶微希安徽大学学报2009年3月话语定位于以“异位”为开端的知识型的空阀构型之中;话语由实践性的陈述整体构成;来源、间断性和离散性成为话语的主要原则。

在此概念中,福柯反传统历史现、反西方现代文明的思想得到了充分展现。

7.福柯的话语批判理论与知识分子职守吕宏波北方论丛2006年第5期知识分子已经从“立法者”转变为“阐释者”,从根本上改变了知识分子的职守。

但事实上,从启蒙与知识分子的现代产生看,消解权威和守护理想是知识分子永恒不变的职守。

这是后现代条件下无法消解的理念,知识分子的话语批判理论不过为知识分子消解自身的权威提供视角而已。

8.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分析徐军义文教资料2010年12月福柯从知识考古的角度,对话语和权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提出知识、真理是权力的形式,权力离开了知识、真理也就不成为权力。

文学话语是不同知识、真理表达沟通的自由领域。

因此.它是显示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权力规律的主要方式。

9.福柯的权力论与批评性语篇分析辛斌外语学刊2006年第2期简述福柯的权力观和他关于权力与知识和话语的关系的思想,并试图由此表明,虽然以费尔克劳等人为代表的CDA 深受福柯理论的影响,但在涉及权力、真理和意识形态等一些重要方面却有明显的差异。

10.福柯的权利话语与后殖民主义王冬梅铜仁学院学报2008年1月权利、知识和话语;后殖民主义对文本与权利的揭示;11.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理论剖析黄晖法国研究2006(2)话语分析:知识考古学的运作策略、知识考古学的理论特征、知识考古学与思想史的区别、考古学的矛盾与谱系学的引入12.福柯后现代微观权力言说述评周建漳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1月对传统权力观基本思路的反思、权力的谱系、福柯权力观的启示及其问题13.福柯话语符号学美学研究苏连英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介绍福柯话语符号理论的基础——知识型;对福柯在《词与物》中表现出来的反理性主义和反人本主义的话语主体理论进行分析;福柯的话语分析理论;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福柯话语符号学美学的批评实践。

14.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杨眷芳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8月话语事件与话语实践、话语本性的双重性、话语理论与文本话语的读解15.福柯话语理陶徽广西200为权力与话语共生交叠的状态、话论的文论和批评意义希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年4月语理论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重要意义、16.福柯话语理论视野下的文艺制度论汤世亮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10月从福柯的话语理论的视角来对文艺制度及其悖论进行一番梳理,从而得出文艺制度的悖论不过是权力话语的狡计的结论。

17.福柯话语理论探要吴猛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11月话语问题并不是如人们常常认为的那样仅仅是福柯“考古学时期”考察的主题,而是贯穿福柯全部思想的一个问题;福柯话语理论的核心、乃至福柯全部思想的基石是话语的“功能性”。

18.福柯话语理论中的控制与反控制刘晗兰州学刊2010年第4期话语的外部控制、话语的内部控制、话语使用条件的控制、话语控制中的反控制19.福柯话语权简梳杨波怡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1月概述学界对话语权的探讨,论述福柯对话语权的理解、阐释和建构;梳理权力、话语权与历史学、谱系硕士学位论文学的关系,话语权对生命的控制;从疯癫史、刑罚史、战争史等角度梳理话语权理论在历史中的形态;考察福柯的性话语理论。

20.关于“话语”的关键词研究苏海涛邱越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4月话语理论主要资源、我国学术界对“话语”理论的运用、话语理论在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现状21.后现代视域中伊利格瑞的女性话语理论重构高敏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6月伊利格瑞与西方女性主义、伊利格瑞对西方父权制话语的批判、论述伊利格瑞女性主义话语理论的构想、伊利格瑞关于女性主义话语理论重构的意义和局限22.话语、权力和主体—关于后结构主义者福柯的理论分析梁鸿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2月“话语”的使用促使文学批评远离了传统对“意义”的追问,它使我们从方法问题转移到对功能的描述上,尤其是转向主体如何在社会话语和制度中被产生以及主体如何成为“主体功能”的问题。

23.建立在“话语理论基础上的思想变革欧阳英晋阳学刊2007年第1福柯的“话语”理论、福柯的权力哲学、福柯的后人道主义——福柯政治哲学探析期24.论“话语的秩序”——福柯话语理论的一次重要转折黄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话语内部的秩序、类控制话语的规则——对话语主体的控制、福柯提出的重新理解话语原则25.论福柯的三维话语理论陈长利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月福柯话语理论不是知识话语、权力话语某个单一维度,而是一个话语系统。

这个话语系统是出知识话语、权力话语、生会话语三个维度共同构成的。

26.媒介话语的意识形态建构——一个批判性的视角卢颖生郭志鹃新闻爱好者2009年8月意识形态的定义、考察媒介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媒介话语如何建构意识形态27.名词化与权力王景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2009年6月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名词化理论和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探究名词化对语篇传播权力影响、行使权力关系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揭示名词化现象和权力行使的相互关系。

论文28.西方修辞视野下权力话语策略及反思董丽云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8月权力的话语策略、西方修辞视野下的话语策略、权力话语运作的西方修辞策略29.寻找疯癫“言说”的可能性:从考古学到系谱学的转换——读福柯《疯癫与文明》韩平河北法学2007年5月要探讨《疯癫与文明》中对予疯癜言说的可能性的问题,认为福柯通过疯癫的历史间断性和真理建构性的角度为疯癜言说的产生开启了大门,但在考古学时期作为“话语实践”的“严肃言语行动”的理论分析面对德里达的质疑需要重新思考。

认为在系谱学时期和性史的研究中,福柯通过对既包含历史的参与者与言说者的二重身份的“当下”历史的现代性探讨,和在性史中对于“自我技术”的探讨,为疯癫的言说提供理论上的可能性。

30.语篇与语篇的“对话”——语篇互文性的理论探徐涛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6期在对前苏联思想家、理论家巴赫金的异质论理论,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福柯的话语集合体理论和英国批评话语学家费尔克兰福的话语秩讨序理论进行详细阐述的同时,基于马克思主义对语言的历史唯物观,提出贯穿于这个社会学话语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语篇的互文性原则。

31.语言-文本-社会实践——话语理论发展的三种形态汤世亮周海燕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2月从语言、文本和社会实践三个不同层面,来梳理和分析话语理论的发展历史,并重点论述了福柯的话语理论在这整个过程中所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32.知识与权力——福柯话语理论之中心陶徽希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一在考古学阶段.各种知识话语是其研究重心;在系谱学阶段,福柯将工作重心放在权力之上;福柯在后期工作中更集中地研究知识话语和权力话语的关系。

33.作为话语的“启蒙”和“现代性”——福柯关于启蒙的两篇文章探析马汉产云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拒绝对启蒙的敲诈、、决心要在话语的范围中描述陈述以及它们的可能关系、要建立现在本体论或我们自身本体论的东西、福柯的启示与局限(二)文献分析1、讨论福柯的话语理论离不开对“话语”的辨析,除了有整篇文章都在讨论话语的《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外,几乎每篇文章中都有对“话语”的讨论。

各学者对“话语”词义的辨析和理解大致有这样几种:✓福柯的话语不同于语言学中的概念,不是单一的句子、命题、言语、文本这样的相对独立而自治的意义单位,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即“话语实践”(discursive practice),它是一切知识的基础,而知识则是“由某种话语实践按其规则构成的并为某门科学的建立所不可缺少的成分整体”。

——吴继宁《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看福柯的话语理论》✓“话语”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学概念,而更主要的是一个多元综合的关于意识形态再生产方式的实践概念,它具有自身的实践性,存在于立体的语境中,既随着语境变化又反作用于语境,人类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脱离“话语”而存在。

与传统历史研究对于“话语”的意义和本质的强调不同,福柯的研究重点是“话语”的生成与作用。

“话语”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贯穿于其考古学和系谱学的始终,“考古学是分析局部话语的适当方法,系谱学则是在描述这些局部话语的基础上使被解放的知识能够活跃起来的策略”。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福柯所理解的“话语”主要是探讨各种知识领域的话语。

因而,福柯赋予“话语”相当宽泛的意义,话语是用以表征的工具,某一事物被纳入对象领域,实际上就是进入了知识领域,当然也就在语言中得以陈述成为话题,从而进入话语领域,但是其中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机制,这些机制的运作才真正使得事物被言说出来。

——黄晖《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理论剖析》✓在CAD中,克莱斯对话语的定义或许最接近福柯“话语”的原义:它是“表达一个机构的意义和价值观的一套有组织的系统性的‘陈述’------一种话语提供一套关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可能的陈述,组织并构造谈论某一特定话题、对象、过程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