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的话语权

合集下载

从福柯的“话语权力论”看中美贸易谈判

从福柯的“话语权力论”看中美贸易谈判

语 权 利” 与 “ 语权 力” 问题 。作者 认 为在现代 国际 贸易谈判 中谁拥 有 了话 语权 ,谁 就 能最大 限 话
度 地 操 控 和 影 响 谈 判 的 走 向 和 实质 , 中政 治 因素 、 谈 判 者 的 认 知 形 式 和 话 语 配备 决 定 了话 语 权 的 其 实现 。 因此 ,要 创 立话 语 权 共 享 的谈 判 境 界 , 在 提 高 国 家 政 治 经 济 实 力 的 同 时 , 我 们 必 须 了解 话 语 与 权 力联 结 的 隐 蔽 机 制 , 洞 察 话 语 与 主 体 之 间 的 复 杂 关 系 。 关 键 词 : 福 柯 ; 贸 易 谈 判 ;话 语 权 力 ; 话 语 权 利
增 、扰乱 美国市场 ”为由 ,先后 对针织衬衫 、棉制裤子等 9
种 中国纺织品设立配额限制 。对 中美双方来说 ,都面 临着尽 快达 成协 议的压力 。因此 自 2 0 0 5年 6月 以来 ,双方密集地 先后就纺织品 问题进行 了耗时 5 个月 、历经 7 轮的谈判 ( 见
版 ,福柯将其爆炸性理论原则所具有的政治后果和实践维度
结 合 起 来 ,思 考 “ 话 语 ”( xr—i us e )实践 与知 识 超 E t ds ri s a c v
话语 之间的勾连关 系[。Mc o l Grc 认为福柯突破 了 5 1 H u和 ae “ 语言的运用 ”范畴 ,给话语赋 予了新 的内涵 【 。中国学者 6 ] 王治河也指出,福柯的贡献在于他创造性地将话语和权力研 究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 ,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 得的 ,任何脱 离话语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人与世界的关系 就是话语关系[ 。福柯通过研 究话语的认知形式和权力结构 7 ] 的双 重属性 ,指 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 。“ 一种话 语就 是一种 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 ,无论这种权力是肯定的 ,还是司 法 的 ” 】 布朗认为福柯将话 语和权力结合对社会 学研 究 l。利 8 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 ,即说话者 “ 通过对可说的话进行筛选 并 通过对已说过的话进行过滤 ,从而阻止话语带来的危险”1 [。 9 在福柯的话语理论 中,陈述主体是一个话语的位置 ,主体的 性质和特点都是由话语来建构的 。由于主体这个位置处于各

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分析

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分析

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分析作者:徐军义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35期摘要:福柯是欧洲20世纪从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过渡的重要哲学家。

他从知识考古的角度,对话语和权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知识、真理是权力的形式,权力离开了知识、真理也就不成为权力。

文学话语是不同知识、真理表达沟通的自由领域,因此,它是显示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权力规律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福柯话语知识权力话语权力理论一米歇尔·福柯(1926—1984)是法国从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过渡的哲学家,《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他称为“结构主义哲学家”,但他自己从不承认自己是结构主义者,1983年,57岁的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简单的说,我是一个尼采主义者。

借助于尼采著作,我试着尽最大可能在许多方面看看在这个或那个领域能够做些什么。

”[1]从福柯的一生来看,福柯对尼采的哲学思想并没有多大兴趣,更多的是秉承了尼采向传统挑战的反叛精神,极力去研究被传统所排斥在外的如“疯癫”、“性”的领域,探索它们之所以被“理性”所排斥的规则。

这样,通过研究,福柯填补了以往学术历史上的空白,为人们观察和认识事物提供了新的视角。

而他的权力话语,只是其学术体系中的一部分。

福柯处于西方哲学上从认识论向语言论转化的时代,重视语言在生活中的作用。

他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和语言的世界。

……许多人包括我在内都认为,不存在什么真实事物,存在的只是语言,我们所谈论的是语言,我们在语言中谈论。

”[2]福柯强调语言对人的制约,只有遵循语言系统自身的规律,人们在生活中的表达和沟通才能有效,否则,就是痴人说梦。

在他看来,不是人在说话,相反,是话在说人,这样,传统中关于人创造、占有、支配和使用语言的主体性被解构,是语言建构了人的本质。

所谓的历史,是由人们“这样说”或“那样说”所决定的,不存在真实的历史,只是语言反复的被言说,就构成了历史的“真实”和人的“本质”。

另外,语言有自己的规则,但人们为什么“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在表达言说的背后是否还有更为本质的力量,同一事实的不同言说,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这种连续的追问,就形成了福柯的话语理论,以探索语言、知识、真理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福柯知识权力论

福柯知识权力论

但其实福柯的权力思想既博大精深又晦涩难懂,甚至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他的权力观飘渺不定、难以捉摸。确实,福柯自己对权力并没有一种很规范的定义式的说法,而是力图从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阐发权力
一:权力是一种关系。以往人们总是把权力看作一种物,就像统治权的理论那样,谁拥有统治权就像拥有某种商品、财产那样,谁就能够运用这种权力来统治其他人、控制其他人。福柯主张权力是一种关系。权力关系可以看作是处于流动的循环的过程中,"权力从未确定位置,它从不在某些人手中,从不像财产或财富那样被据为己有。权力运转着。"
当今世界,谁拥有知识,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权力,谁就成为支配者
谁不拥有知识,谁就不拥有财富,谁就不拥有权力,谁就会成为被支配者
在某些领域,我们也会感受到"知识﹣权力"的滥用
4
3
比如医学领域,医生们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知识,也就拥有了对医学的解释权,具备了规定何为病、为何病的权力
2
高级的权力则是让群体自发地共同认可某秩序,这就需要靠统一的知识来实现
1
2
3
4
5
6
7
过去的女性因为这些行为而被物化和污名化,那我现在大大方方地以"自由意志"为基础去展示我的身体,是不是就可以消解它的负面意义了
但其实它是打着自由主义的名号让我们陷入虚假两难,让我们以为女性要解放和前进的方式是成为二元对立的另一方
以前脱衣舞者是被客体化的商品,那我现在以自由意志为基础去展示是不是就可以去客体化
对此福柯当然是怀疑的
对此福柯当然是怀疑的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那么,作为一个权力思想家,福柯又是如何看待权力呢?尼采说,"知识不是真理,而是权力意志和工具的体现",福柯将其发展为:知识总是以真理的形式为权力作辩护。知识为权力划定范围、权力为知识确定形式,两者互相支撑。权力,即支配关系。低级的权力是凭借暴力镇压群体。高级的权力则是让群体自发地共同认可某秩序,这就需要靠统一的知识来实现

马克思·福柯语录

马克思·福柯语录

马克思·福柯语录标题:马克思·福柯语录:剖析权力与抵抗的辩证关系引言:马克思·福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以其对权力、知识与抵抗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于世。

福柯的语录不仅揭示了权力运行的机制,更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权力结构中保持自主性与抵抗。

本文将以福柯的语录为引子,深入探讨权力与抵抗的辩证关系。

正文:1. “权力不是一种物品,也不是一种特权,而是一种社会关系。

”福柯指出,权力并非某个个体或团体所拥有的特权,而是一种社会关系。

权力的存在和运行是由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权力看作是一种单一的实体,而应该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理解。

2. “权力并非单向的,而是一种多维的、网状的关系。

”福柯认为,权力并不是从上而下的单向流动,而是一种多维的、网状的关系。

权力在社会中的存在是由各种复杂的关系构成的,不同个体和团体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这种多维的权力关系使得权力的运行变得更加复杂和隐蔽。

3. “权力并非只是压迫与统治,它也是一种生产关系。

”福柯认为,权力不仅仅是一种压迫和统治的工具,它也是一种生产关系。

权力通过规范和规则的建立,塑造了社会的秩序和行为准则。

权力的存在和运行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统治,更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 “抵抗是权力的必然产物。

”福柯强调,权力和抵抗是密不可分的。

权力的存在必然引发抵抗的产生。

抵抗是个体或群体对权力关系的反抗和挑战,是一种自主性的表现。

福柯认为,抵抗的出现是对权力的一种反思和重新审视,它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5. “抵抗并非单纯的反抗,而是一种对权力的重新塑造。

”福柯认为,抵抗并非单纯地反抗和对抗权力,而是一种对权力的重新塑造。

通过抵抗,个体和群体可以重新定义权力关系,寻找新的自主性和解放的可能性。

抵抗是对权力的反思和创造性的回应。

结论:马克思·福柯的语录揭示了权力与抵抗的辩证关系。

权力并非单一的实体,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它通过多维的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建立来运行。

福柯的权利话语与后殖民主义

福柯的权利话语与后殖民主义

8福柯的权利话语与后殖民主义王冬梅( 荆楚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1 )摘 要:根据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思想溯源,所谓权利和话语是指不同客观事件承担的本质蕴藏着同一轨迹的内在过程集合即两者具有不可分割属性。

他认为知识使统治的结构获得某种合法性,而这种统治总是具有压迫、监禁和权力的分割等特征。

进而影射出的话语权利启发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家们并奠定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基础。

他们借用福柯的权利话语理论来研究殖民主义文本并指出其中隐含的权利关系,是西方宗主国对边缘文化的控制,是一种话语权利机制。

关键词: 权利; 话语; 后殖民主义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 (2008) 01-0008-03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 1926~1984)的理论充满挑战性,其主要理论可以概括地表现为“知识型”、“人之死”、“话语权力”、“谱系学”等重要事件。

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始终坚持权利与话语权力的诉求方式与机制的融合,进而围绕权力和知识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权力与真理、权力与知识分子、权力与政治、权力与性、权力与后现代后殖民问题的当代分析,因此被称为权利思想家而闻名世界。

在M .福柯的一生中,不遗余力地置身于为被排除边缘的他者说话,努力去发现被知识、权利压抑的异端和边缘化的东西,竭尽全力让这些异端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共鸣。

M .福柯的这种思想被后殖民主义者,第三世界的人们所利用,于是上世纪70~80年代产生了风靡全球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也造就了大批重量级思想家,如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W.Said )、斯皮尔瓦克等等。

1.权利、知识和话语M .福柯所认为的权利,在其理论里面不是狭义的“政权”,而是广义的支配力和控制力。

它是一种网络,可以蔓延到社会各个角落。

权力的策略产生了知识,权力与知识之间有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因此,知识分子总是努力划定一条不可超越的界限,把象征着真理和自由的知识领域与权力运作的领域分割开来。

福柯的“话语权力”观及其对翻译的镜鉴

福柯的“话语权力”观及其对翻译的镜鉴

力三位 一体 : 话语是载体 、 知识是表 象 、 力是 实质 , 权 没有 话语 的 生产就 没有权 力 的 实施 , 与世界 的关 系就是 一种 “ 人 话 语” 关系。话 语权力思想 与西方的翻译霸权相辅 相成 : 译霸权 是 “ 翻 话语 权 力” 的一 种表 现形 式、 种 实践形 式 , 语权 一 话
关系。
话语是知识的载体和工具 , 权力 和知识 是个
收稿 日期 :0 1一 8—1 21 O 7 作者简 介 : 王蜜 (9 7 ) 女 , 】8 一 , 山东新泰人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 事外匡 语言学 与应用语言学 研究 。 l
性, 揭示了“ 话语权力 ” 的权力本质。 话语本身就 是一 种结构 性 的权 力。福柯 在
“ 如果 没有 话语 的 生产 、 累 、 通 和发 挥 功 能 的 积 流
《 性经验史 》 中通过对 性话语 和性实 践关系 的阐 发揭示性话语 权力观 : 福柯 的理 论体 系里 , 在 话 语不仅仅是语 言 , 更是 一种 调控权力 之流的规则
力图证 明疯狂 和健全 、 患病 和健 康、 真理 和谬误 之间的区别 , 始终是 由不同时期 占主导地位 的话 语模式决定 的。话语被谁 掌握 , 谁就有 了说话 的 权利 , 疯子之所 以是疯 子 , 因为理 性 的话 语 占 是 据 了上 风 , 子被 驱 逐 出理 性 之 外 而 造 成 了疯 癫 疯
话语 的失声 与 疯癫 权 力 的缺 场 。 在 福柯 看 来 , 话 语 模 式 与 其 说 是 假 设 和 观 “ 察 或理 论 和 实 践 之 间 进 行 自主 交 流 过 程 所 形 成 的产物 , 如说 是 在 一 定 时 期 内决 定 哪 些 理 论 和 不 实 践 占上风 的基础 ” , 样 一来 , 语 模 式 就成 ]这 话 为 权力 的先 在 载 体 , 么 , 同 的 话 语模 式 , 相 那 不 就 应 地在 人 与 人 之 间 进 行 不 同 的 潜 在 权 力 分 配 。 种新 的话 语 模式 久 而久 之 蜕 化 成 习 惯 、 例 和 惯 制度 , 果必 然重 塑社会 关 系 , 构权 力 结构 。 结 重

福柯微观权力论下的教师话语权的两种性质

福柯微观权力论下的教师话语权的两种性质

观点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教 师话语 权力 问题。通过对教师话语权 的性质分析 ,有利于帮助我们弄清 “ 教 师话语霸权” 、“ 教师 中心化” 之说 ;也有利于优化教 师话语及话语权 ,从 而更好地推 动课 堂教 学。 . 关键词 :教师话语权 ;压抑性 与否定 性;生产性与积极性
中 图 分 类 号 :G 6 4 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8 3 5 0( 2 0 1 3 )0 1 —0 o 2 5 —0 3
语权性质有利于帮助我们消除“ 教师话语霸权” 说, 也有利于
优化教师话语及话语权, 从而更好地推动课堂教学。 二、 教师话语权的压抑性和否定性
福柯早期作品中 认为 “ 权力是压制性的, 是对个人或 群
体等进行支配, 控制、 监督和镇压……” 。 支配涉及对个人 行为的确定与控制, 通过运用权力使其服从来达到一定的目 的, 从而使他人屈从于其拥有者的意志, 这涉及事体与心理的 压迫, 但无论是以可怕的方式还是以稍微可怕的方式, 都具有
个人施以监控, 消除他们的危险状态, 通过反复灌输训诫条例 来改变他们的行为, 结果将不可避免的造就一些毫无创造能 力的驯顺的团体和听话的人群” 。教师话语权的压抑性和否

作者简介 : 谌
艳( 1 9 8 l 一) , 女, 湖 南常德人 , 湖南文理 学院外 国语 学
院, 讲 师, 硕士。
2 5・
山西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
2 0 1 3年第 1 期
定性就体现在一系列的支配、 控制、 监督和对学生规范化的培 养中。 、 从空间话语权来讲 , 教师对学生实施的监督和控制, 教师 处于绝对彰显的优势。教师就好 比一个中央监视点, 一个权 力实施的核心, 对于其被监视者学生树立学习的自 信心, 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因 而教师话语 在推动 教学改革中 处于首要地位, 关注 教学改革首先就要关

话语即权力[话语、权力与身体]

话语即权力[话语、权力与身体]

话语即权力[话语、权力与身体]欧内斯特·海明威在他的作品里塑造了很多光彩夺目的“海明威式的硬汉子”,而很多研究者认为,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却始终处在男主人公的阴影遮蔽下。

很多女权主义批评家认为,生活中的海明威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因此他笔下的女性形象难以摆脱他对女性态度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他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就是温顺、服从的女人。

但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我们从女主人公吉格(Jig)身上看到的却是女性权力意识的苏醒。

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对话分析,借助法国哲学家福柯关于话语与权力、身体之间关系的论述,对该小说塑造的女性形象和权力关系加以分析,力图获得与以往研究者不同视角的阐释。

一话语与权力这篇小说的很简单:一对情侣在等开往马德里的火车时,在一个小酒馆里商量这个女孩该不该做堕胎手术。

小说主要由两人之间的对话构成,从对话中看出来,女孩怀上了爱人的孩子,内心渴望要这个孩子,因而不愿意做这个手术,但这个男人不想要这个孩子,觉得孩子是个累赘。

除了对话之外,人物动作行为的描述很少,内心活动的直接描述几乎没有。

可以说,这部小说也是海明威“冰山原则”娴熟运用的一个范例,而“水下部分”——作者意图、之间的关系等都隐含于两人的对话之中,而福柯的话语理论以他对权力与话语关系的独到分析可以为该小说中人物的权力关系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话语”在福柯的哲学中是个含混而复杂的概念,但又是其所有理论规划的基础。

在他那里,“话语”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文化生活的所有形式和范畴”都是“话语”;狭义的“话语”指“提出有效性主张的语言形式”;这里讨论的“话语”采用狭义意义上的话语。

福柯指出了三种控制话语的原则,即话语的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原则,以及对说话主体的控制。

有些话语是不对某些主体开放的,即这些话语形式不属于这些主体。

例如,在传统的父权制社会中,男女之间对话时,女性总是被期待说出顺从和赞成的话语,而非反抗和否定的话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柯的话语权傅柯的“话语理论”简述1、话语权概述“话语权”成为当代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出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在国内被人们频繁使用,在许多研究领域都运用傅柯的“话语权理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上至学者,下至普通百姓,大家似乎都对“话语”和“话语权”的含义甚是了然。

不同的学者在他们不同的学术领域中都多次提到对相关“话语”和“话语权”的理解,有人论述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的“话语权”,有人论述亚裔文学在国外的“话语权”,有人论述中国农民的“话语权”,有人论述民间文学的“话语权”,也有人研究建筑设计中的“话语权”,还有很多学者运用“话语权”这一较为复杂的概念来进行文本细读和分析,比如利用话语权来阐述某些特殊翻译现象等等。

话语作为人认识世界的工具,作为人与人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作为与思想直接对应的关系,其存在初期仿佛被认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但随后对话语的认识与研究却越来越丰富和深入,事物各式各样的存在激起人们的思考,而思考又需要一个中介来“想”和神病学、医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但修辞学只研究其著作中以话语为中心的观点。

话语以及话语权是傅柯在研究中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傅柯的“权力理论”一直受到学界关注。

由于独特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傅柯对精神病学、心理学和性错乱等问题感兴趣,他对话语问题的研究也就不是停留在普通的人文领域,而是集中在权力、历史、性、死亡、疯癫、精神病学、不正常的人等非常规领域里。

事实上,话语与话语权在傅柯生平的不同时期、不同著作的研究中是一个比较复杂多变的概念体系,甚至傅柯自己对话语与话语权的理解,都是随着他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

话语和话语权在傅柯的理解中,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内容,而是可以在诸多领域中发生变化的概念。

但是,虽然在傅柯的理解和认识中,话语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概念,他同时也指出:“话语是间断的、偶然的和有形的特殊事件系列。

话语作为一种具有自身的连贯和前后相继形式的实证性实践,既不同于线性的言语或书写,也不同于流变的意识。

而话语事件的前后连贯和相继出现就意味着认可间断、断裂、散布、界限和转换等的存在,否定了事件的一成不变的线性连续性。

”傅柯所关注话语与言语交际领域普遍关注的话语并不处于同一层次。

他认为,“话语不仅来源于某个作家某部作品的思想,代表超常的精神,也不仅仅是阅读、写作的过程,应当把它看作是一种反复无常、难以捉摸,但能展示某种物质内容的活动。

”他还强调的一个概念就是修辞即认识方法。

话语问题显然并不仅仅是语言学问题,因为在完整的言说活动中,话语所传递的信息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因素,还有大量超语言因素存在。

因此,傅柯所谈论的话语有其独特的所指,并非通常语言学中所论,话语体现出的是权力。

在傅柯看来,话语是由符号组成,但它不仅仅是符号集合,也不只是用来指明事物,它的内在远比我们描述及揭露出来的要多得多。

不同历史时期的话语是不同的,它们影响和支配着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

话语在语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语言形成的要素之一。

有的学者将话语权与翻译研究相结合,认为某些特殊的译语现象源于该语言在国际上拥有了话语权。

显然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有失偏颇的,这种看法仅仅从语言学层面理解了话语权,傅柯的话语权修辞思想并不等同于语言学提及的“话语权”。

并且,即使拥有了“权力”,也不能强硬的将某种语言为人们所接受,语言应该是约定俗成的。

话语作为一种实践,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和静止的结构,同时话语关系体系也是在经济和社会机制、过程、行为方式、规范体系、技巧、分类类型和特征化方式之间确立起来的。

话语实践就是一个匿名的、历史的、有确定时空定位的规则体系。

傅柯曾经指出,话语事件具有一定的规则性,而其规则性只存在于话语实践中,而无关于主体意识的独创性; 我们始终要在话语的层面上,在话语的范围内,从话语本身出发,去把握偶然系列的事件得以产生的外部可能性条件,而不应苦苦搜寻话语的内在意义核心。

在傅柯的著作中,有时候他并没有对话语和语言、言语等概念做一个区分,似乎这些是可以互换的概念;但有时候他却又将话语独立于语言和思想之外,代之以“话语事件”、“话语实践”等概念做出区分。

当然,在单独区分话语事件时,傅柯也明确表示:“显示话语事件展开的纯净空间,并不意味着把它自我封闭起来,而是要不受束缚地在其自身中和它之外描述关系的游戏。

”由此可见,当傅柯将“话语”与其它概念进行区分时,是旨在建立起某种关系,做出某种区分。

所以傅柯说:“这些关系所标志的不是话语使用的语言,不是话语在其中展开的景况,他们标志的是作为实践的话语本身。

”在更多时候,傅柯的“话语”都是不同于语言和言语的。

因为话语是一种实践,作为话语实践特征的话语关系体系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机制、过程、行为方式、规范体系、技巧、分类类型和特征化方式之间确立起来的,并不出现在对象中,却限定对象相互之间的关联和差异。

这些关系体系就是一个内在于实践并限定其特殊性的规则整体。

由此可见,话语不止是用符号来指称事物的语言和言语,话语也是间断的、偶然的和有形的特殊事例体系。

3、话语权的建构权力展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们通常对权力的理解都集中在国家权力、政治权力、统治权力等显性的领域,而傅柯所论述的权力却不同于这几种显而易见的、高高在上的权力。

傅柯对权力的理解是独特的,他认为权力渗透在个体的生活之中,每一个细微的生活细节都渗透了权力,一个人总是想要控制另一个人,权力无所不在、无所不及,权力并非是与普通的个体无关的东西。

而在话语的发展史中,权力始终是与话语如影随形的,话语最终发展成为了一种权力,这便是“话语权”。

话语作为一种权力,它和其它形式的权力一样,也是渗透性的,其影响也是深入而持久的。

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是辩证的,二者密不可分。

前者是后者的效用的表现形式,是后者的工具,是掌握后者的关键所在。

从这一意义出发,可以说“话语权”就是所谓的“权力”,一切权力均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

不同历史时期的话语同权力一样组成巨大的网,影响着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对权力来说,话语是把双刃剑,因为它也可能阻碍权力,也就是所谓的对抗力量。

话语是权力的传播途径,话语产生权力,巩固权力,但它也能削弱甚至破坏权力;因此,不能一刀切地认为话语从属于权力,或者说话语与权力处于对立面。

傅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还揭示了话语、权力和知识的关系。

在傅柯看来,话语既有书面文本,也有口头文本,还有非言语的具体与抽象的形式。

话语不仅是文献,还有构成话语对象的实践。

话语是掌握这个世界的关键,它直接牵涉着知识,而更为隐蔽地牵涉着权力。

傅柯的“话语”实际上就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是施展权力的工具,掌握权力的关键,只有满足某种条件或是从一开始就获得资格的人才能掌控。

社会各阶层以其特定的话语来约束和规范它们的成员以及他们的思与行。

话语犹如一张网,网住了它所该笼罩的成员,使他们能够按照一定的规矩和秩序来思考和行动。

话语这张网的幕后推手就是权力,话语编织的网络就是权力的网络。

因此,话语的实质是权力。

权力透过知识来加以展示,而知识的展示要更多地借助于话语。

这就是它们三者相对的一种存在的关系。

“建构”,是傅柯学术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傅柯看来,人类的整个文明,无论是辉煌还是阴暗,无论是伟大或者渺小,都是一种建构,整个人文历史就是一部有关人类的自我建构史。

在这些建构中,最基本同时又是最重要的建构即是“话语建构”。

话语是人类社会相互沟通与理解的交流平台,正因为有了话语平台,人类才得以在此基础上建构起各种制度、法律、原则、权力乃至整个文明。

所以,可以说“话语”是一项最初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建构,在话语建构的同时,它也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不断地解构并重构,因此整个话语史会显得极其复杂。

“观念史学家们始终将历史看作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承上启下的过程,而傅柯自己却是要发现偶然的、散布的间断性,打破观念史学家们所认为的历史的连续性,发掘出确确实实存在的历史中的种种间断性。

”因此傅柯在《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一书中多次提到,“知识史是由具有不同认识型特征的基本上的间断的历史时期组成的。

”正是因为话语不停地建构、更迭、解构、重构,话语就在历史中不停地建构起了各种各样四处渗透的权力,而权力又反过来建构起新的话语——为权力服务的话语;话语建构了整个历史,可以说人类所有或荒谬或伟大的历史文明都是由话语建构而成,历史无所谓真相或假象,历史就只是一堆由话语堆砌而成的文件、记录、书籍,随着权力与权力话语的发展方向而左右摆动;权力话语也建构起了人类的生命状态,建构起了生命的隐秘话语——性状态的话语,并借此来掌控人的肉体与灵魂,达到身体规范、灵魂驯顺的目的。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话语就是一种经过较长时间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社会文化语码,以语词言说的形式潜在地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话语一旦形成,便拥有了自己的意义世界,形成了自己的特定规则,构建了自己的知识形式和话语系统,语言是人造就的,语言也造就了人。

由此可知,话语是一种建构,它的目的除了交流与沟通之外,其最大的功能还在于“建构”,建构起整个人类文明,并在漫长的建构过程中,建立起了无数复杂多样的文化、生活乃至生命状态。

4、结语傅柯并非一个常规意义上的学者,他的研究领域非常独特,他的很多思想被视为奇思异想,他的想法也常常出人意料。

但是傅柯的诸多思想都是与他的话语以及话语权思想紧密相关的,然而他又不是从普通的语言学等领域切入话语研究,他的话语研究以及话语权理论大都是与他的权力观相联系的。

傅柯研究的话语是语言的形式和文化生活的所有形式和范畴的综合。

它是“一种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的深层逻辑,暗中支配着各个不同群体的言语表达、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它是对某一特定的认知领域和认知活动的语言表述,是一种制约的语言应用,且体现意识形态的语义,是一种政治语义学范畴”。

因此,傅柯所谈论的话语有其独特的所指,并非通常语言学中所论,话语体现出的是权力。

话语建构起了人类文明,可以说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与话语紧密相连。

当话语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权力的时候,它不是一种野蛮的权力,它是一种实践,是一个匿名的、历史的、有确定时空定位的规则体系。

拥有话语权,就拥有了一种强大的、渗透人身体和思想的权力。

话语权的持有者,可以建构胜利、历史、理性,可以将异己的话语建构为他者,让它保持沉默,将它排斥和放逐,或者改造它,将它归为己用。

所以话语权是一种实践性的权力,它不停地控制和征服其他各种力量,并最终以话语的力量对人体的运作加以精细的控制。

傅柯对于话语的研究涉及到了诸多学者没能涉足的地方,他的权力话语观是独特而全面的,研究他的话语理论,有助于我们看清权力的渗透和演变,傅柯不愧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