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型+ 创新型” 人才的需求作一点有益的探索。 通 过调 查与研 究 , 针对 目前本科 应用 型地 方 高校分 析化 学 实 验教 学 内容 和 教学 方 法 等方 面 提 出改 进 的方案 , 为全 面提高该 类学 校 的分析化 学 实验
措施 , 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首先 , 抓好预习, 培养学生 自 学能力。 学生在 实验前先写预习报告, 对实验 目的、 原理、 步骤 以 及注意事项要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在讲解实验之 前先 提 问, 查学 生 的预 习情况 , 随机抽 查学 检 或 生讲解并演示,促进学生加强预习和注意思考 , 这样 , 既可以缩短实验时间, 也可 以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脚 其次, 。 增强 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同时注重能力培养。分析 化学实验的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
业学生 的学 习与就 业需要 ; 另外 学生所 学专 业不
同, 而所开设的实验项 目和内容几乎完全相 同, 在教学过 程 中没有体 现分 层次分类 教学 的方 法 , 因而难以达到本科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另外教学方法低效 , 目前的实验教学仍以传统的 教师课堂教学传授知识为主 ,学生 自主学 习能
2 0 年第 1 卷第 6期 09 1 总第 9 期 9
巢 湖 学 院学 报
J u a fC a h o lg o r l h o uC l e n o e
No6 , 1 22 0 .. Vo . . 0 9 1 Ge e a e i l . 8 n rl r 9 S a No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收 稿 日期 :07一o —0 20 4 9 作者简介 : 田澍 (93一) 男 , 士 , 师 , 事 分 析 化 学 教 学 和 科 研 工作 17 , 硕 讲 从
7 5 一 一
维普资讯
了较 好 的教 学效 果 。
亲身 的实 验来 验 证方案 的可行 性 , 再来 讲解 滴定 的可
行性判 据 , 能 从 理 论 和感 官 上 起 到 双 重 效 果 。再 就 如 , 绍重 铬酸 钾 法 测定 铁 矿 石 中铁 含 量 时 , 介 同学 提
出有汞 法会 对 环境 造成 污染 , 且从 参考 书 中查 找到 并
倡合 作 小组 学 习 , 旨在提 高 学 生 的学 习 主 动性 , 励 鼓
参 与 , 眼于培 养 学 生分 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 着 采 取 的措施 有 :
E—m i: i  ̄2 @13 cr a t n 9 6 .o l a n
一
化学教 师 , 因为 化学本 身就 是 吸引人 的。在 课堂上 如
目圆
27 2, . 0 .l N 7 0V_ o o1
边 论 缘坛
问题 , 师通 过 网站 、 教 邮件 、 Q对 学 生 提 出 的 问题 进 Q 行 回答 , 典 型的 问题 反馈 到 课堂 教学 中 , 将 改进 课 堂 教 学 。改革 后 的教学 方式受 到学 生的欢 迎 和好评 , 收 到 了 良好 的教学 效果 。 1 4 改革 考试 形式 和 评分 方 式 , 再 单 纯 以 一 次 考 . 不
其 目标 是培养 专 业 人 才… 。 而从 终 身 教育 的观 点 出 发, 大学本 科 阶段 只是 高 等பைடு நூலகம்教 育 的基 础 教 育 阶段 , 不
浅析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这样 , 从教 育技 术学科 要 素 的镛 度 , 育工 作者 教
也就不 难 理解教 育 现代化 的进程 与发 展 了 。教 育现
学媒 体 , 同时继 承传统 教学 媒 体 的有 效 成分 , 使媒 体 与 现形 势下 的教 学组 织形 式互 为补 充 , 相辅 相 随 , 共 同形成 优化 的教 学 过 程结 构 , 到 优 化课 堂 教 学 的 达
目的 , 好 地实 现教 学 目标 。 更
代 化从 多 方位 、 角度 、 多 多层 次 去 推进 教 育 实 践 , 以 人 的现代 化作 为培 养 目标 , 教 育 工 作 者转 变 陈 旧 使 的观 念 , 立先 进 的观念 投身 教育 教学 活 动 , 教学 树 从 内容 现代 化 、 育 方 法 现代 化 、 育结 构 现 代 化 、 教 教 教
ZHAO n —u Mi g r i
( ea d a C l g r t fa d Wo e , h n z o n n4 0 0 , hn ) H n nMe i l ol e o a n r r Z eg h uHea 5 0 3 C i c e f Sf ks a
对 学生 主体 性 的发 挥 更 有利 ; 的 教 学设 计 理 论 与 新 学 习方 法 , 促成 了新 的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与模 式 结 构 的 改变 , 变革 了教 学模 式和教 学 方法 。
4 教 育 现 代 化 的 发 展
育装 备现 代化 , 师资 队伍 现代 化 、 育 管 理现代 化等 教
教 学效率 。
素, 即人 思维 或 理 念 上 的一 些 成 分 。 教育 技 术 的落 脚 点在 于它 对教 育教 学理 论 的再分 析 并立 足于 问题
解 决 的教育 实践 。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验 主要有 四个 ,即看录像与绪论 、分析 天平称 量操作 、分析仪器 的准备 和洗涤 、酸碱溶液 的配制 和浓度
比较 。
这 部 分 实 验 是 所 有 专 业 必 须 完 成 的 内容 ,是 后 续 试 验 的基 础 。 12 证 实 验 部分 .验
收稿 日 :2 0 .11 期 071 4 - 作 者简介 :王成 国 ( 9 3 ) ,副教授 ,研究方向 : 析化学 16 . 男 分 基金 资助 :武汉科技学院资助教学研究项目.
重知识 、轻 方法 ;重灌输 、轻主动 ;重 成绩 、轻能力 。实验 内容也存在着 “ 四多 、四少”现象 :传统 陈旧的实
验 多 ,现 代 的 能 够 反 映 当今 学 科 发 展 的 实 验 少 ;对 原 理 、方 法 验 证 的 实 验 多 ,综 合 和 设 计 的实 验 少 ;利 用传 统 落后 的 手段 进 行 实 验 的多 ,利 用 现代 手 段 进行 实 验 的少 ;学 科 独 立 的 实 验 多 ,与 其 他 学 科 交 叉 渗 透 的实 验少 。 教学 效 果 主要 表 现 为 “ 差 ” 三 :学 生实 事求 是 ,严 肃 认 真 的科 学 态 度 较 差 ;多 数 学 生 实 验 基 本 操 作 不 规 范 ,操 作 技 能较 差 ; “ 方 抓 药 ”式 的操 作 ,缺 乏 科 学 的想 象 和创 意 , 实 验 中 出 现 的 异 常 现 象 和 问题 未 能 进行 深 人 的探 照 对
生往 往有 不 同的 方法 。本文 总结 了几 年分 析 化学 实验 改革 以来 的收获 ,提 出优 化 实验 内容 、改 革实验 教 学方 法 、提 高 学生实 验兴 趣 ,是 完成教 学 实践 活动 的重要 手段 。
关键词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总结 中图分类号 :0 5 .6 2 63 5. C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56 (08-0 8 -0 0 9 1020 ) 0 9 3
化学教学专业实践情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化学教学专业成为了众多师范院校的热门专业。
化学教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胜任中学化学教学的优秀人才。
本文将从化学教学专业的实践情况出发,探讨其教学特点、实践内容以及实践成果等方面。
二、化学教学专业的教学特点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化学教学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系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2. 突出教学技能的培养化学教学专业强调教学技能的培养,如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
这些技能对于化学教师而言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化学教学专业注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化学教学专业的实践内容1. 基础课程学习化学教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化学原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
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教学实践奠定基础。
2. 教学技能训练教学技能训练是化学教学专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的能力。
(2)课堂管理:培养学生组织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
(3)教学评价:培养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能力。
(4)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实验仪器的能力。
3. 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是化学教学专业实践的关键环节。
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到中学进行为期一定时间的实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实习内容包括:(1)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2)担任助教,协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3)独立承担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实践。
四、化学教学专业的实践成果1. 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通过化学教学专业的实践,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水分析化学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的主要就业方 向之一 ,专业需 求表 现为满 足职业 岗
位要 求的实践技 能和理 论基础 ,相应 地 ,教学 内容 不仅 要注重理论 知识 的充实 ,还要加 强实践技 能 的 训练 ,于是教学 内容 的取舍上 体现 出相关特 点 。
、
从专 业需求 出发 改革 教学 内容 ,紧跟 学科
发展延伸 课堂信 息
水分 析化 学 的课 程 目标 是培 养学生水 质分 析的 系统知识 和专 门技能 ,使其 能独立 完成 常规水质 指 标 的检测分析 。水质监 测与分 析是 环境类 专业学 生
尽 可能展 开工作 面进行 充分 的实践 锻炼 ,培养 学生 规 范准确 的水 分 析操作 技术 。水分 析化学实验课 时
的教 学手段 。如 化学 分析 中的基 本理 论的学 习 、公
在教学 中具体 的做法 就是 学 以致 用 ,要求 学生 能利
用所学知 识解释 生活 、 自然和科 学 领域 中一些 和水
化学相关 的现象 ,分 析一 些水分 析 和水处理 问题 。
二 、灵活运 用任 务驱 动法 ,充 分发挥 个性化 教
造性思 维与科 学探索 精神 , 此外 还设立 开放实验室 , 利用课 外时间 为学生 提供 更多 的训练 和发展机会 。 最后 ,教 学 内容 注意 跟进学 科发展 ,力求理论
容 ,使 之体系完整 、 内容 精炼 。工科 专业 的水 分析 化学 教学不必面 面俱 到 ,而应更 注重其 实用性 和适 用性 。内容安排上 淡化理 论 , 强化 应用 ,详其该 详 ,
改革 和创新 以提高教 学效 果 ,适应 专业 发展和 市场 需求 。
一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tg ae t td n s x e i n a e a n t n wa sa l h d a d dsu sd i hs p p r Th r ci e rtd wi su e t ’e p r h me tl x miai s etbi e n ic se n t i a e . o s epat e c
i to uc d whih o tmie het a hi o m nd t a h ng me h d.Th y t m ft a he s n rd e c p i z d t e c ng f r a e c i t o e s se o e c r ’pr — x e i n n— e e p rme ti
学 生 通 过 自主 学 习 , 于分 析化 学 实 验 有 一 个 总体 的认 识 和 对 了 解 , 加 学 生 的实 验 基 础 知 识 , 实 验 基 本 技 能 训 练 做 准 增 为
近年来 , 高等教育发展迅猛 , 招生 人数越来越多 , 毕业生 面临着前所 未有就业堰力 , 而技术 型 、 应用型 , 实践 能力 强 的 人 才 才 会得 到用 人 单 位 的青 睐 。面 对 这 一 形 势 , 等学 校 各 高 学科应积极进行教 。我们 充分重视这一现实 , 以分析 化学精 品课程建设 为平 台, 从优 化分析化学实 验课 程教学体
未 来 的科 学 研 究 及 实 际 工 作 打 下 良好 的基 础 。1 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 学是化 学学科几大主要二级学科之一 , 曾被认 为
是 “ 现代 化学之母 ”[ 】 化学是从 分析 化学开始 的”E 。 I,“ 2 ]
样 ,既节省了学时 ,又调动 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了他
们 的自学能力 。 此同时, 与 我们还特别注重对难点内容的讲
但是近年 来情 况却发生了变化 , 分析化学 已发展 到分析科 学
的方式进行。 提倡在课程上提出一些 “ 开放性”问题, 引发
收稿 日期 :2 1 —0 —2 01 9 1 基金 项 目:湖 南科 技学院校级教改课题 ( 湘科 院教字
[0 94号) 20] 作者简介 :丁满花 ,女 ,硕士 ,讲师 ,研究 方向为分析 化学教学及有机催化合成 。
4 9
De .011 c2
分析化 学教 学方 法改革 的研 究 与实践
丁满花
( 南科 技 学 院 生 命 科 学 与 化 学 工 程 系 , 湖 南 永 州 4 5O ) 湖 2 1 0 .
摘
要:本文对分析化 学教 学方法改革进行 了 索,重点从教 学内容 、 堂教 学、考核 方式等教 学环节方面分析,提 出 探 课
力 ” [。 7 1
环节 中,通过设计一 些 “ 无标准答案” 的开放性课堂 习题 , 并通过强化课程作业的管理 ,达 到促进研究学 习的 目。
了研 究型教学模式 ,取得 了较好 的实践 效果。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 方法 ;教 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 :0 5 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7- 2 9(0 )1- 0 9 0 632 1 2 1 1 20 4 - 2
前
言
式地介绍一下 ,再给出适量 的思考题 , 学生 自学讨论 。这 供
课程讲授 不应 局限于启发式 , 而应进一步强调学生的参 与,学生的参 与程 度决 定了课程讲授 的教学效率 。 课程讲 授 是一个双 向交流 的过程 。 向交流一般可 以通过设问、讨论 双
起来 。对于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质量监控 、重量 分析、 沉淀 滴定、分离和富集这类描述性较强 的内容 , 则只是提纲
1 精选 教 学 内容 ,突 出重 点与难 点
以武汉大 学主编 的 分析 化学 >教材 为例 】 ) ,如果讲
透 了误差及数据处理 的有关知识 、酸碱平衡 中的质子条件、
就课程 的课 堂教学 环节而言 ,以学生为主体 的教 学优
化, 不再局限于启发式教 学 , 而更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 过程 中的参与 。 要求教 师在教 学设计过程 中, 这 充分考虑到 留有足够的让 学生思考 与展示 的空间, 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教 学。为 此,我们通过 问题式教学、自学引导与探究式教学 和个性化教 学实践 ,对 以学生为主 体的教学优化进 行了探
阶段 [ 。这 种发展趋势要 求对分析化 学的教 学模式应作 相 j ] 应 的改革 。
授, 如络合滴定 中的 副反应系数的计算 , 我们 从问题 的提 出、
概念的建立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加以详尽讲解 , 使学生
领悟和掌握解决 问题 的科学方法 。
19 9 5年 ,在美 国匹兹 堡会议上 ,以 “ 为什 么工 业界 不 喜欢 我们 的毕业生” 为题对分析化 学家 的教 育与 培养 中的问
学 生积极思考 ,养成探究、创新 的意识和 习惯 。多数学生具
有表达 的欲望 , 讨论所激发 的思考 以及分析所获得的结论 都 使学生具有表达的欲望 , 表达 的成就感有助于激 发学生进一
步交流的热情 , 由此形成热烈的课堂教 学氛围和教与 学的良
性 互动。通 过设计一 些 “ 开放式”课堂提问 ,利用 5 1 ~ 5分
索。
分布分数、溶液 的 p H值计算及酸碱滴定 的基 本原理 、络合 平衡 中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等重 点内容 , 就可带动
整 个教 学 ,也能起到使 学生 “ 举一反三”的效果 。所以 ,我
们花 了较 多学时去讲授这些重点 。 点误差 的教 学 , 终 我们重
点讲 解了林 邦公式 , 这个 知识 点可 以将 四大滴定紧密地联系
第 技学院学报
J u n l f n nUn v ri f ce c n g n ei g o r a a i e st o in ea dEn i e r o Hu y S n
V 1 2N0 1 03 _- .2
互 动
认为 分析化 学的毕业 生缺乏解 决实际 问题 的能力 以及基础
化学和质 量控制等 方面知识 ] 因此需要对 分析化学课程 。
体系 , 教学 内容和教学 方法进行 改革 。 本文就分析化学教 学 方法 的改革进行 了一种 尝试 ,学生参与度高 ,实践效果好 ,
得到学生 的普遍认 同和支持 。
规定 的知识点 自主设计作业题 目。 分析化学课程在这一教学
钟 的问题讨论 , 鼓励 学生积极思考 , 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 解。 例如 ,结合酸碱缓冲溶液及缓冲容量 的知识点 , 分析血
液缓冲介质的构 成,比较人体 的酸 中毒和碱 中毒 。 对于课堂 讨论 ,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差异 , 但相 当多的学 生反映 ,这类 课堂讨论题 ,“ 助于深化思考 ,真正感受到分析化学 的魅 有
题进行 了专题 讨论 [ , 由美国和英 国的调查结果表 明 ,工 4 ] 业界对现今分析化 学的本科 毕业生的质量明显不满意 , 普遍
2 课 堂教 学方 法与教 学手 段 的探索
21 .激发 学生兴趣 ,使 学生欣 赏化 学,享受化学 如果我们不能使化学有趣 , 我们就没有资格成为化学教 师 ,因为化学本身就是吸引人的 。 在课堂上如果 能引导学 生 用化学的角度来看待观察到的现象 , 就能使生活增添 很多乐 趣, 化学也就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必须死记 的原理 ,学生就 会欣赏化学 ,享受化学的乐趣。 22改革课 堂教 学模式 ,变灌输式的教 学为积极 的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