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中对距离保护产生影响原因的探讨_熊晓辉

高压输电线路中对距离保护产生影响原因的探讨_熊晓辉
高压输电线路中对距离保护产生影响原因的探讨_熊晓辉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距离保护一般可分 为、和三部分。 2、距离保护I段能够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3、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来整定。 4、阻抗继电器按比较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式 和式。 5、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___________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 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7、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 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更高。 8、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加入继电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保护范 围,可能造成保护的。 11、根据《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对50km以下的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应有对本线末端故障的灵敏度不小于的延时保护。 二、选择题: 1、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

(A)最小测量阻抗;(B)最大测量阻抗;(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2、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最有选择;(B)最灵敏;(C)最快速;(D)最可靠。 3、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需采用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的 是。 (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C)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D)偏移特性和方向阻抗继电器。 4、距离保护是以距离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 (A)测量;(B)启动;(C)振荡闭锁;(D)逻辑。 5、从继电保护原理上讲,受系统振荡影响的有。 (A)零序电流保护;(B)负序电流保护;(C)相间距离保护;(D)相间过流保护。 6、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 (A)使保护范围伸长;(B)使保护范围缩短;(C)保护范围不变;(D)保护范围不定。 7、方向阻抗继电器中,记忆回路的作用是。 (A)提高灵敏度;(B)消除正向出口三相短路的死区;(C)防止反向出口短路动作;(D)提高选择性。 8、阻抗继电器常用的接线方式除了00接线方式外,还有。(A)900接线方式? (B)600接线方式? (C)300接线方式? (D)200接线方式 三、判断题: 1、距离保护就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2、距离Ⅱ段可以保护线路全长。() 3、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的数值随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4、方向阻抗继电器中,电抗变压器的转移阻抗角决定着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 5、阻抗继电器的最小精确工作电压,就是最小精确工作电流与电抗变压器转移阻抗值的乘积。() 6、在距离保护中,“瞬时测定”就是将距离元件的初始动作状态,通过起动元件的动作而固定下来,以防止测量元件因短路点过渡电阻的增大而返回,造成保护装置拒绝动作。()

距离保护地振荡闭锁

§3.5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Power Swing Blocking of Distance Protection ) §3.5.1振荡闭锁的概念(Concept of Power Swing Blocking ) 并联运行的电力系统或发电厂失去同步的现象,称为 电力系统的振荡(Power Swing )。电力系统振荡时,系统两 侧等效电动势间的夹角 在o o 360~0范围内作周期性变化, 从而使系统中各点的电压、线路电流、功率方向以及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也都呈现周期性变化。这样,以上述这些量为测量对象的各种保护的测量元件,就有可能因系统振荡而动作。 电力系统的振荡是属于严重的不正常运行状态,而不是故障状态,大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自动装置的调节自行恢复同步。如果在振荡过程中继电保护动作,切除了重要的联络线,或断开了电源和负荷,不仅不利于振荡的自动恢复,而且还有可能使事故扩大,造成更为严重后果。所以在系统振荡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保护因测量元件动作而误动。这种用来防止系统振荡时保护误动的措施,就称为振荡闭锁。 因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和功率方向保护等一般都只应用在电压等级较低的中低压配电系统,这些系统出现振荡的可能性很小,振荡时保护误动产生的后果也不会太严重,所以

一般不需要采取振荡闭锁措施。距离保护一般用在较高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系统出现振荡的可能性大,保护误动造成的损失严重,所以必须考虑振荡闭锁问题。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书所提及的振荡闭锁,都是指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 §3.5.2 电力系统振荡对距离保护测量元件的影响(Effect of Power Swing to Measuring Unit of Distance Protection ) 1.电力系统振荡时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 现以图3-31所示的双侧电源的电力系统为例,分析系 统振荡时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 设系统两侧等效电动势M E 和N E 的幅值相等,相角差(即功角)为δ,等效电源之间的阻抗为N l M Z Z Z Z ++=∑,其中M Z 为M 侧系统的等值阻抗,N Z 为N 侧系统的等值阻 抗,l Z 为联络线路的阻抗,则线路中的电流和母线M 、N 上的电压分别为: ∑ -∑∑-=?=-=Z e E Z E Z E E I j M N M )1(δ (3-144)

外电线路安全距离和措施

外电线路安全距离和措 施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外电线路安全距离和措施1、外电线路安全距离和措施 (1)避免在架空输电线路下进行施工,如有必要,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或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2)施工距离达不到要求,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拦、围护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示牌; (3)临时用电的电源线漏电保护装置要齐全; (4)各种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必须按规定选用。严禁用铁丝、铝丝等非专用熔丝替代。 2、架空线路的安全要求 (1)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2)架空线的档距档距为不得大于35m,线间距不得小于30mm;

(3)架空线的弧垂最大弧垂处与地面的最小垂直距离,施工现场一般场所4m、机动车道6m、铁路轨道7.5m; (4)各种电源导线严禁直接绑扎在金属架上。 3、配电箱、开关箱 (1)施工现场的各种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有防雨措施,并应装设端正、牢固。 (2)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底部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3~1.5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底部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在0.6~1.5m. (3)配电箱、开关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 (4)电动建筑机械应有各自专有的开关箱,就近设置,实行“一机一闸”制。 (5)配电箱内的开关电器应与配电线路一一对应配合,作分路设置。 4、施工照明施工现场的照明配电宜与动力配电分别设置,各自自成独立配电系统。照明采用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场所为220V; (2)隧道、人防工程、有高温、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4m 等场所不大于36V; (3)在潮湿地点或易触带电体场所,照明电源不得超过24V; (4)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不大于12V。 5、手持电动工具安全 (1)采用安全特低电压,通过限制电压抑制通过人体的电流,保证触电时处于安全状态。 (2)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结构的电动机和导线。 (3)非金属壳体的电动机、电器,存放和使用时不应受压、受潮,不得接触汽油等溶剂。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42806资料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42806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距离保护一般可分 为、和三部分。 2、距离保护I段能够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3、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来整定。 4、阻抗继电器按比较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式 和式。 5、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___________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 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7、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 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更高。 8、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加入继电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保护范 围,可能造成保护的。 11、根据《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对50km以下的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应有对本线末端故障的灵敏度不小于的延时保护。 二、选择题: 1、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

(A)最小测量阻抗;(B)最大测量阻抗;(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2、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最有选择;(B)最灵敏;(C)最快速;(D)最可靠。 3、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需采用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的 是。 (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C)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D)偏移特性和方向阻抗继电器。 4、距离保护是以距离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 (A)测量;(B)启动;(C)振荡闭锁;(D)逻辑。 5、从继电保护原理上讲,受系统振荡影响的有。 (A)零序电流保护;(B)负序电流保护;(C)相间距离保护;(D)相间过流保护。 6、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 (A)使保护范围伸长;(B)使保护范围缩短;(C)保护范围不变;(D)保护范围不定。 7、方向阻抗继电器中,记忆回路的作用是。 (A)提高灵敏度;(B)消除正向出口三相短路的死区;(C)防止反向出口短路动作;(D)提高选择性。 8、阻抗继电器常用的接线方式除了00接线方式外,还有。 (A)900接线方式? (B)600接线方式? (C)300接线方式? (D)200接线方式 三、判断题: 1、距离保护就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2、距离Ⅱ段可以保护线路全长。( ) 3、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的数值随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4、方向阻抗继电器中,电抗变压器的转移阻抗角决定着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

第四章距离保护

第四章距离保护 一、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对距离保护的规定 (一)对110kV线路的下列故障,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1)单相接地短路。 (2)相间短路。 (二)110kV线路装设相间短路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如下 (1)主保护的配置原则。在下列情况下,应装设全线速动的主保护。 1)系统稳定有要求时。 2)线路发生三相短路,使发电厂厂用电母线或重要用户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60%,且其他保护不能无时限和有选择性地切除短路时。 (2)后备保护的配置原则。11OkV线路后备保护配置宜采用远后备方式。 (3)根据上述110kV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对接地短路,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装设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2)对某些线路,当零序电流保护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应装设一段或二段零序电流保护作后备保护。 (4)根据上述11OkV 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对相间短路,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侧电源线路,应装设三相多段式电流或电流电压保护。 2)双侧电源线路,可装设阶段式距离保护装置。 3)并列运行的平行线,可装设相间横联差动及零序横联差动保护作主保护。后备保护可按和电流方式连接。 4)电缆线路或电缆架空混合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保护装置宜动作于信号。当危及设备安全时,可动作于跳闸。 二、DL 400-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规定 (一)ll0~22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的线路保护 (1)对相间短路,应按下列规定装设保护装置: 1)单侧电源单回线路,可装设三相电流电压保护,如不能满足要求,则装设距离保护; 2)双侧电源线路宜装设距离保护。 (2)对接地短路,可采用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之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 (二)330~500kV线路的后备保护 (1)对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宜采用阶段式距离保护。 (2)对接地短路,应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对中长线路,若零序电流保护能满足要求时,也可只装设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接地后备保护应保证在接地电阻不大于300Ω时,能可靠地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 第一节距离保护概述 一、距离保护的原理 这种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这一距离的远近决定动作时限的一种保护,称为距离保护。距离保护实质上是反应阻抗的降低而动作的阻抗保护。 二、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限与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的关系,称为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目前广泛应用的是三段式阶梯时限特性的距离保护。距离保护的Ⅰ、Ⅱ、Ⅲ段与电流保护Ⅰ、Ⅱ、Ⅲ段相似。

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

§3.5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Power Swing Blocking of Distance Protection) §3.5.1 振荡闭锁的概念 ( Concept of Power Swing Blocking) 并联运行的电力系统或发电厂失去同步的现象,称为电力 系统的振荡(Power Swing)。电力系统振荡时,系统两侧等效电动势间的夹角在0o~360o范围内作周期性变化,从而使系统中各点的电压、线路电流、功率方向以及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也都呈现周期性变化。这样,以上述这些量为测量对象的各种保护的测量元件,就有可能因系统振荡而动作。 电力系统的振荡是属于严重的不正常运行状态,而不是故障状态,大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自动装置的调节自行恢复同步。如果在振荡过程中继电保护动作,切除了重要的联络线,或断开了电源和负荷,不仅不利于振荡的自动恢复,而且还有可能使事故扩大,造成更为严重后果。所以在系统振荡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保护因测量元件动作而误动。这种用来防止系统振荡时保护误动的措施,就称为振荡闭锁。 因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和功率方向保护等一般都只应用在 电压等级较低的中低压配电系统,这些系统出现振荡的可能性很小,振荡时保护误动产生的后果也不会太严重,所以

一般不需要采取振荡闭锁措施。距离保护一般用在较高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系统出现振荡的可能性大,保护误动造成的损失严重,所以必须考虑振荡闭锁问题。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书所提及的振荡闭锁,都是指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 §3.5.2电力系统振荡对距离保护测量元件的影响(Effect of Power Swing to Measuring Unit of Distanee Protectio n) 1电力系统振荡时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 现以图3-31所示的双侧电源的电力系统为例,分析系统振荡时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 E M M KZ I N E N E之——------------------ 1U 图3-31双侧电源的电力系统 设系统两侧等效电动势E M和E N的幅值相等,相角差 (即功角)为,等效电源之间的阻抗为Z Z M乙Z N,其中Z M为M侧系统的等值阻抗,Z N为N侧系统的等值阻抗,乙为联络线路的阻抗,则线路中的电流和母线M、N上 的电压分别为: E M E N_E E M (1 e」) (3-144)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

课程设计题目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任务的提出与方案的提出 1.1前言 (3) 1.2绪论 (4) 1.3摘要 (5) 1.4基本原理 (6) 第二章:详细设计: 2.1最大负荷电流的计算 (7) 2.2短路电流的计算 (7) 2.3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 (7) 第三章:总体设计 3.1距离保护的优缺点 (10) 3.2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 (10) 3.3结论 (12) 第四章:结束 4.1设计感言 (22) 4.2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 1.1前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学、课程设计等几个主要部分。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而发电厂正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并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五大部分,电网各个元件参数及负荷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对所选择的保护装置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是本设计的重点。

1.2、绪论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发生各种型式的短路。在发生短路时可能产生以下的后果. 1.通过故障点的很大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2.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引起它们的损坏或缩短它们的使用寿命; 3.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破坏用户工作的稳定性或影响工厂产品质量; 4.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动,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 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这种情况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例如,因负荷超过电气设备的额定值而引起的电流升高(一般又称过负荷),就是一种最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由于过负荷,使元件载流部分和绝缘材料的温度不断升高,加速绝缘的老化和损坏,就可能发展成故障。此外,系统中出现功率缺额而引起的频率降低,发电机突然甩负荷而产生的过电压,以及电力系统发生振荡等,都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 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事故,就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容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 系统事故的发生,除了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如遭受雷击等)以外,一般者是由于设备制造上的缺陷、设计和安装的错误、检修质量不高或运行维护不当而引起的。因此,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掌握客观规律,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就可能大大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 在电力系统中,除应采取各项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外,故障一旦发生,必须迅速而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第四节-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及采取的防止措施

第四节 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及采取的防止措施 一、短路点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保护1的测量阻抗为g R ,保护2的测量阻抗为g AB R Z +。由图(b)可见,当g R 较大时,可能出现1.J Z 已超出保护1第Ⅰ段整定的特性圆范围,而2.J Z 仍位于保护2第Ⅱ段整定的特性圆范围以内。此时保护1和保护2将同时以第Ⅱ段的时限动作,因而失去了选择性。 结论:保护装置距短路点越近时,受过渡电阻的影响越大,同时保护装置的整定值越小,则相对地受过渡电阻的影响也越大。 对图3—36(a ) 所示的双侧电源的网络,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可能使量阻抗 增大,也可能使测量阻抗减小。 保护1和保护2的测量阻抗分别为 式中 α—d I 超前1d I 的角度。 当α为正时,测量阻抗增大,当α为负时,测量阻抗的电抗部分将减小。在后一种情况下,可能导致保护无选择性的动作。过渡电阻主要是纯电阻性的电弧电阻R g ,且电弧的长度和电流的大小都随时间而变化,在短路开始瞬间电弧电流很大,电弧的长度很短,R g 很小。随着电弧电流的衰减和电弧长度的增长,R g 随着增大,大约经0.1~0.15秒后,R g 剧烈增大。 减小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影响的措施 (1)采用瞬时测定装置 它通常应用于距离保护第Ⅱ段。原理接线如图3—37所示。 (2)采用带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保护2的测量阻抗Zcl2=Zd+Rg 当过渡电阻达Rg1时,具有椭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开始拒动。 当过渡电阻达Rg2时,方向阻抗继电器开始拒动。 当过渡电阻达Rg3时,全阻抗继电器开始拒动。 结论: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在+R 轴方向所占的面积越大则受过渡电阻的影响越小。 采用能容许较大的过渡电阻而不致拒动的阻抗继电器,如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等。 二、电力系统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及振荡闭锁回路 (一)电力系统振荡时电流、电压的分布 图3-38为简化系统等值电路图, 当系统发生振荡时,设M E 超前于N E 的相位角为δ,E E E N M == ,且 系统中各元件的阻抗角相等,则振荡电流为 ∑-=++-=Z E E Z Z Z E E I N M N L M N M zh =∑δ--Z )e 1(E j 振荡电流滞后于电势差N M E E -的角度为系统振荡阻抗角为 N M Z M E 图3-38 系统振荡的等值图

第三章距离保护

第三章:电网距离保护 1.距离保护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壁纸,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工作的保护。 基本原理:按照继电保选择性的要求,安装在线路两端的距离保护仅在下路MN内部故障时,保护装置才应该立即动作,将相应的断路器跳开,而在保护区的反方向或本线路之外正方向短路时,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与电流速断保护一样,为了保证在下级线路的出口处短路时保护不误动作,在保护区的正方向(对于线路MN的M侧保护来说,正方向就是由M指向N的方向)上设定一个小于本线路全长的保护范围,用整定距离Lset来表示。 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首先判断故障的方向,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正方向上,则设法测出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Lk,并将Lk与Lset相比较,若Lk小于Lset,说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内,这时保护应立即动作,跳开相应的断路器;若L K大于Lset,说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外,保护不应动作,对应的断路器不会跳开。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反方向上,则无需进行比较和测量,直接判断为区外故障而不动作。} 通常情况下,距离保护可以通过测量短路阻抗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和判断故障距离。 2.几种继电器的方式: 苹果特性:有较高的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耐受过负荷的能力比较差;橄榄特性正好相反。电抗特性:动作情况至于测量阻抗中的电抗分量有关,与电阻无关,因而它有很强的耐过渡电阻的能力。但是它本身不具有方向性,且在负荷阻抗情况下也可能动作,所以通常它不能独立应用,而是与其他特性复合,形成具有复合特性的阻抗原件。 电阻特性:通常也与其他特性复合,形成具有复合特性的阻抗原件。 多边形特性:能同时兼顾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和躲负荷的能力。 3测量阻抗:Zm定义为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Um&与测量电流Im&之比,即Um&/Im& 动作阻抗:使阻抗原件处于临界动作状态对应的阻抗(Zop)。 Zset1的阻抗角称为最灵敏角。最灵敏角一般取为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 短路阻抗:Zk=Z1Lk(单位长度线路的复阻抗与短路距离的乘积) 整定阻抗:Zset=Z1Lset 4.负荷阻抗与短路阻抗的区别:负荷阻抗的量值较大,其阻抗角为数值较小的功率因数角,阻抗特性以电阻性为主。短路阻抗的阻抗角就等于输电线路的阻抗角,数值较大,阻抗特性以电感性为主。 5.测量电压的选取和测量电流的选取:要取故障环路上的电压、电流。 为保护接地短路,取接地短路的故障环路为相-地故障环路,测量电压为保护安装处故障相对地电压,测量电流为带有零序电流补偿的故障相电流,由它们算出的测量阻抗能够准确反应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故障和三相接地短路情况下的故障距离,称为接地距离保护接线方式。 对于相间短路,故障环路为相-相故障环路,取测量电压为保护安装处两故障相的电压差,测量电流为两故障相的电流差,由它们算出的测量阻抗能够准确反应两相短路、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接地情况下的故障距离,称为相间距离保护接线方式。

1、距离保护的第Ⅲ段不受振荡闭锁控制,主要是第Ⅲ段的延时来躲(精)

1、距离保护的第Ⅲ段不受振荡闭锁控制,主要是*第Ⅲ段的延时来躲过振荡。(√) 2、对联系较弱的,易发生振荡的环形线路,应加装三相重合闸,对联系较强的线路应加装单相重合闸。(×) 3、断路器的失灵保护主要是由启动回路、时间元件、电压闭锁、跳闸出口回路四部分组成。(√) 4、同期并列时,两侧断路器电压相差小于25%,频率相差1Hz范围内,即可准同期并列。(×) 5、变压器差动保护在新投运前应带负荷测量向量和差电压。(√) 6、新安装的电流互感器极性错误会引起保护装置误动作。(√) 7、新投运的变压器做冲击试验为两次,其他情况为一次。(×) 8、零序电流保护接线简单可*,配以零序方向继电器,一般在中长线路中,灵敏度可满足要求。(√) 9、真空断路器是指触头在空气中开断电路的断路器。(×) 10、变压器油枕中的胶囊起使油与空气隔离和调节内部油压的作用。(√) 11、当变压器三相负载不对称时,将出现负序电流。(√) 12、变压器铭牌上的阻抗电压就是短路电压。(√) 13、在非直接接地系统正常运行时,电压互感器二次侧辅助绕阻的开口三角处有100V 电压。(×) 14、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可以互相连接。(×) 15、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根据10%误差曲线来确定。当误差不能满足要求时,该电流互感器不能使用。(√) 16、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串联后变比不变,容量增加一倍。(√) 17、电抗器的作用是抑制高次谐波,降低母线残压。(×) 18、在SF6断路器中,密度继电器指示的是SF6气体的压力值。(√) 19、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时,应将消弧线圈退出运行。(×) 20、电容器组跳闸后不能立即合闸,应间隔1min再合闸。(×)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距离保护一般可分为、和三部分。 2、距离保护I段能够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3、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来整定。 4、阻抗继电器按比较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式和式。 5、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___________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7、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 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更高。 8、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加入继电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保护范围,可能造成保护的。 11、根据《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对50km以下的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应有对本线末端故障的灵敏度不小于的延时保护。 二、选择题: 1、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 (A)最小测量阻抗;(B)最大测量阻抗;(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2、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最有选择;(B)最灵敏;(C)最快速;(D)最可靠。

高压线和住宅的安全距离应该是多少

高压线和住宅的安全距离应该是多少? 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 1千伏以下 1.0米 1——10千伏 1.5米 35千伏 3.0米 66——110千伏 4.0米 154——220千伏 5.0米 330千伏 6.0米 500千伏8.5米 距离500KV输电线路边导线正下方5米内的长期居住人的房屋才能够拆迁!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如果是高压走廊的话:(单杠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杠多回垂直排列) 电压等级(KV)走廊宽度(M) 35 12~20 66、100 15~25 220 30~40 330 35~45 500 60~75 注意,这里的单杠的。高压线本身也有宽度的,一般高压铁塔的宽度在3~4米左右,所以得从边线往外算,不能从中心算。 低频磁场辐射的强度和累积量都会影响致病的概率。1992年,瑞士对 200KV-400KV高压输电线沿线500米范围内居住1~25年的50万名居民进行医学调查,发现肿瘤、特别是儿童白血病的发生与高压电磁场有直接关系。 关于“电磁辐射”的专家结论: 不超过0.4微特斯拉(μt)的电磁辐射为安全的 电磁辐射的判断: 220千伏的高压线在百米范围内; 132千伏的高压线在数十米范围内 11-66千伏的高压线在十数米范围内 埋藏在地下的高压线只在数米范围内 以上的电磁辐射强度均超过0.4微特斯拉。 另外再告诉风无泪一个如何判断高压线电压的标准: 两个指标: 1、绝缘子个数 为了提高远距离传输效率,一般采用高压低流方式传送,这样来降低电的损耗。瓷瓶的个数越多,相对电压越高。 在中国,高于380V就可以称为高压电。 电线杆越高,一般电压越高,城市里水泥普通杆子一般上万V 对于高压铁塔,看绝缘子个数,500kv 23个;330kv 16个;220kv 9个;110kv

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及防止方法

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及防止方法 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 一,短路点过度电阻的影响 二,电力系统震荡的影响 三,电压回路断线的影响 四,串联电容补偿的影响 五,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短路点过度电阻的影响 过度电阻的存在,使得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会使保护范围缩短,有时也会引起保护的超范围动作,或反方向误动作。 例如:①下图中,BC始端经过度电阻Rt短路 (图5-48、图5-49) 若Rt较大,Zk1会超出保护1的Ⅰ段整定范围,而Zk2仍位于保护2的Ⅱ端段,这时,保护1、保护2的Ⅱ段将同时动作,将B母线切除,扩大了停电范围。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保护装置离保护点越近,受过度电阻影响就越大;保护装置整定值越小,受过度电阻影响就越大。(所谓手过

度电阻影响大是指,一个较小的过度电阻就有可能使测量阻抗超出整定范围。) ②对于不同动作特性的阻抗继电器,过度电阻对其影响也是不同的,如图: (图5-51) 当Rt逐渐增大时,测量阻抗依次超出透镜型阻抗继电器、方向性阻抗继电器、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范围。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在R轴正方向上动作特性所占面积越大,受过度电阻的影响就越小。 针对以上讨论结果,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和手段来防止过度电阻的影响: ⑴采用合适的阻抗继电器 过度电阻大多是纯电阻,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图5-13c)所示的阻抗继电器,只要电抗值不超出整定范围,阻抗继电器不会拒动。 利用多边形阻抗继电器可以灵活整定的特点,我们可以使继电器不发生拒动(图5-14) (图5-52)a所示动作特性既容许在接近保护范围末端发生短路时有较大的过度电阻,又能防止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负荷阻抗较小时阻抗继电器误动作;b所示动作特性既可以满足相间短路时过度电阻较小的情况,又能满足接地短路时过度电阻较大的情况。 ⑵利用瞬时测量回路固定阻抗继电器动作 所谓固定阻抗继电器动作,即使其动作只反映短路瞬时的过度

某输电线路距离保护设计方案

某输电线路距离保护设计方案 1.1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概述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是指利用阻抗元件来反应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阻抗元件的阻抗值是接入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就是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因线路的阻抗值与距离成正比,所以叫距离保护或阻抗保护。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总工作于最大运行方式下,因此当运行方式变小时,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将缩短,灵敏度降低;而距离保护测量的是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较小,保护范围稳定,常用于线路保护 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主要有符合要求电网结构、系统运行方式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来保证。高压及以上等级电网中,继电装置可靠性和速动性有双重主保护来保证,其选择性和灵敏性主要由相间接地故障后被保护延时段来保证。距离保护是以距离测量元件为基础构成保护装置,称阻抗保护。系统正常运行时,保护装置安装处的电压为系统的额定电压,电流负载电流,发生短路故障时,电压降低、电流增大。因此,电压和电流比,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有很大变化。由于线路阻抗和距离成正比,保护安装处的电压与电流之比反映了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的阻抗,也反映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距离。所以按照距离远近来确定保护动作时间,这样就能有选择地切除故障。 当前微计算机硬件的更新和网络化发展在计算机控制领域。单片机与DSP芯片二者技术上的融合,主要体现在运算能力的提高及嵌入式网络通信芯片的出现和应用等方面。这些发展使硬件设计更加方便。高性价比使冗余设计成为可能,为实现灵活化、高可靠性和模块化的通用软硬件平台创造了条件。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微机保护设计网络化,将为距离保护的设计和发展带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创新,它会大大简化硬件设计、增强硬件的可靠性,使装置真正具有了局部或整体升级的可能。 1.2本文研究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是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计算和分析主要内容是计算保护1距离保护Ⅰ段、Ⅱ段和Ⅲ段整定值和灵敏度,计算灵敏度同时要注意每个保护的动作时间要精确,上述工作完成后接下来对设计提出的系统震荡和短路过渡电阻对系统的影响进行相应的计算分析,并确定距离保护的范围,并分析系统在最小运行方式下振荡时,保护1各段距离保护的动作情况。后用MATLAB仿真,验证计算的正确性。

导线、电缆安全距离汇总

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 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对地面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列数值: 导线对地面的最小距离(m) 注:*的值用于导线三角排列的单回路。 **的值对应导线水平排列单回路的农业耕作区。 ***的值对应导线水平排列单回路的非农业耕作区。 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的最小净空距离应符合下列数值: 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的最小净空距离(m)

输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可燃材料的建筑物。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如需跨越时应与有关方面协商同意,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不应跨越长期住人的建筑物。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庆符合以下规定:1、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数值: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2、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应符合以下数值: 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 3、在无风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符合以下数值:

输电线路经过经济作物和集中林区时,宜采用加高杆塔跨越不砍通道的方案,并符合下列规定: 1、当跨越时,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数值: 导线与树木之间(考虑自然生长高度)的最小垂直距离 2、当砍伐通道时,通道净宽不应小于线路宽度加通道附近主要树种自然生长高度的2倍。通道附近超过主要树种自然生长高度的非主要树种树木应砍伐。 3、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输电线路通过公园、绿化区或防护林带,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数值: 导线与树林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 4、输电线路通过果树、经济作物林或城市灌木林不应砍伐出通道。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城市绿化灌木以及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数值:

短路和系统振荡对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用电负荷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对于电能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电能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求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110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中,距离保护占了大多数。距离保护在保护110kV 输电线路可靠输送电起到重要的作用。距离保护的核心元件就是阻抗继电器,它的作用是测量保护安装处到输电线路故障点之间的阻抗,这个阻抗也就反映了故障点离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因为输电线路的阻抗不会随着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与短路故障的类型没有关系,所以距离保护相比于电流保护而言更加稳定可靠;距离保护也不会因为重负荷情况下短路时造成灵敏度不足的情况;同时距离保护对于各种复杂的电网结构更好的适应性。总之,距离保护的性能更为完善。 距离保护中的阻抗继电器是反映距离保护性能的一个硬指标,阻抗继电器测量距离越准确,距离保护装露的性能越好。 本文主要研究输电线路短路与振荡时对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1.2 我国阻抗继电器研究现状 1.2.1 传统距离保护原理 1.2.1.1 直线特性阻抗继电器 直线特性阻抗继电器主要有电阻型继电器,电抗型继电器,眼相继电器。其阻抗特性在阻抗 复平面中分别为一直线。电阻继电器动作与否,只取决于测量阻抗的电阻值,电抗继电器动作与

否,只取决于测量阻抗的电抗分量。直线特性虽然判句简单,但无方向性.而且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测量的阻抗变化情况,因此单纯利用电阻、电抗值作判别误差很大,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 1.2.1.2 圆特性阻抗继电器 圆特性阻抗继电器,有全阻抗圆,方向阻抗圆,偏移阻抗圆是传统继电保护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阻抗继电器。它实际是把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扩大为一个圆,以便继电器的制造和调试,简化继电器的接线。其中全阻抗圆特性无方向性,方向阻抗圆存在电压死区,偏移阻抗圆特性事前两者的综合。特性较好,应用较多。 1.2.1.3 四边形特性阻抗继电器 四边形特性阻抗继电器是综合了电阻电抗型直线特性,并考虑了阻抗的方向性,是一种较为精确反映故障测量阻抗边界的阻抗继电器,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过渡电阻的能力。在传统继电保护中,因实现因难而很少使用,但随着微机保护的出现。四边形阻抗特性继电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2 现有阻抗继电器新原理简介 现有一些较新的距离保护原理主要是同时利用电流电压量的变化情况,来鉴别故障,进行线路保护,主要有电流自适应保护,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以及利用行波来鉴别故障的距离保护原理等。 1.2.2.1 电流自适应保护原理 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是利用在线浏得到的电流电压值,由微机保护装置在线实时计算电流定值,可以免去麻烦的人工整定工作.且能使保护范围显著扩大。因此在理论上.其速断定值不是常数,是由当前的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决定.即根据电力系统当前实际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实时、自动整定计算,无需人工参与,能使速断定值和保护范围能保持最佳状态。但实际上,计算电流整定值的过程,引入了电压量,并要求输入被保护线路的阻抗值,即利用在线电压,实时算得的系统综合阻抗值,得到实时电流整定值,而后与在线电流相比较,以判别故障情况。可以看出其本质上还是距离保护,它同样受到PT断线,过度电阻等因素的影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 齐广振 20071626 一、引言 保护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输电线路的保护有主保护与后备保护之分。 主保护一般有两种纵差保护和三段式电流保护。而在超高压系统中现在主要采用高频保护。 后备保护主要有距离保护,零序保护,方向保护等。 电压保护和电流保护由于不能满足可靠性和选择性现在一般不单独使用一般是二者配合使用。且各种保护都配有自动重合闸装置。而保护又有相间和单相之分。如是双回线路则需要考虑方向。 在整定时则需要注意各个保护之间的配合。还要考虑输电线路电容,互感,有无分支线路。和分支变压器,系统运行方式,接地方式,重合闸方式等。还有一点重要的是在220KV 及以上系统的输电线路,由于电压等级高故障主要是单相接地故障,有时可能回出现故障电流小于负荷电流的情况。而且受各种线路参数的影响较大。在配制保护时尤其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和参数的影响。 二、阻抗测量的原理 假设一根均匀电缆无限延伸,在发射端的在某一频率下的阻抗称为“特性阻抗”。 测量特性阻抗时,可在电缆的另一端用特性阻抗的等值电阻终接,其测量结果会跟输入信号的频率有关。 特性阻抗的测量单位为欧姆。在高频段频率不断提高时,特性阻抗会渐近于固定值。 例如同轴线将会是50或75欧姆;而双绞线(用于电话及网络通讯)将会是100欧姆(在高于1MHz时)。 粗同轴电缆与细同轴电缆是指同轴电缆的直径大还是小。粗缆适用于比较大型的局部网络,它的标准距离长、可靠性高。由于安装时不需要切断电缆,因此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计算机的入网位置。但粗缆网络必须安装收发器和收发器电缆,安装难度大,所以总体造价高。相反,细缆安装则比较简单,造价低,但由于安装过程要切断电缆,两头须装上基本网络连接头(BNC),然后接在T型连接器两端,所以当接头多时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隐患,这是目前运行中的以太网所发生的最常见故障之一。 国内标准 计算机网络一般选用RG-8以太网粗缆和RG-58以太网细缆。(50欧) RG-59 用于电视系统。(75欧) RG-62 用于ARCnet网络和IBM3270网络。(93欧) 三、故障类型与相别判断原理 一种输电线路故障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 (1)数据采集以获得被保护线路两端的电压电流信号:①输电线路母线一次侧的三相高电压大电流经二次CT/PT变换后,转变成可进行采集和测量的低电压信号,经A/D采样得到相应数字信号保存;②输电线路两侧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获得误差小于一微秒的秒脉冲,经分频后以得到相应采样脉冲,作为A/D数据采集的触发脉冲,使两侧数据保持采样同步;③根据A/D 采样所得的电流电压数字信号,判断线路是否发生故障,若线路无故障,则重复以上过程,故障是否发生的判断依据为:Ⅰ:利用半波积分算法将采样得到的半个周波的电压电流数据计算得到一有效值,并将其与启动定值相比较,如果相电流或零序电流大于设定定值、或相电压或零序电压小于设定值,则认为发生故障;或Ⅱ:将采样得到的瞬时时刻的相电流值、

电力系统中安全距离要求

附录A安全距离要求 A. 0. 1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对地面最小距离不应小于表A.0.1的要求。 表A. 0. 1导线对地面最小距离(m) 注: 500kV非居民区11m用于导线水平排列,括号内的10.5m用于导线三角排列。对于750kV,括号内距离用于人烟稀少非农业耕作区。 A. 0. 2输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可燃材料的建筑物。对耐火屋顶的建筑,如需跨越时应与有关方面协商同意,500kV以上输电线路线路不应跨越长期住人的建筑物。 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表A.0.2-1的要求。 表A. 0. 2-1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m) 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输电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不应小于表A.0.2-2的要求。 表A. 0. 2-2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m) 在无风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表A.0.2-3的要求。 表A. 0. 2-3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m) A. 0. 3输电线路经过经济作物和集中林区时,宜采用加高杆塔跨越林木不砍通道的方案。当跨越时,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表 A.0.3-1的要求。当砍伐通道时,通道净宽度不应小于线路宽度加通道附近主要树种自然生长高度的2倍。通道附近超过主要树种自然生长高度的非主要树种树木应砍伐。 表A. 0. 3-1 导线与树木之间(考虑自然生长高度)的最小垂直距离(m) 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输电线路通过公园、绿化区或防护林带,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不应小于表A.0.3-2的要求。 表A. 0. 3-2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m) 输电线路通过果树、经济作物林或城市灌木林不应砍伐通道。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城市绿化灌木以及街道行道树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表A.0.3-3的要求。 表A. 0. 3-3 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城市绿化灌木以及街道行道树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