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的临床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余丹;张念;程辉;易雪【摘要】目的总结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将5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6),治疗组使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对照组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比较2组出血表现、血小板变化情况、输血依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出血患者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小板恢复时间平均为(7.35±2.64)d,对照组为(9.73±1.89)d,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治疗组平均每位患者输血依赖频率为(2.73±0.43),对照组为(4.21±0.60),治疗组输液依赖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rhTPO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hlL-11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 rhTPO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方法.【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3(017)017【总页数】3页(P113-115)【关键词】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急性白血病;重组人白介素-11【作者】余丹;张念;程辉;易雪【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湖北武汉,430000;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湖北武汉,430000;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湖北武汉,430000;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湖北武汉,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急性白血病(A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造血干/祖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

目前其治疗以化疗为主,虽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但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时,血小板减少往往使后续化疗推迟,甚至增加相关死亡率[1]。

作者采用对照研究,观察使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A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加 阿 糖胞 苷 ( I A3 — 7 ) , 高 三 尖 杉 酯 碱 加 阿 糖 胞 苷 ( HA) , 米 托 蒽 醌 加 阿 糖胞 苷 ( MA) ; 急 性 淋 巴细 胞
白血病 ( AL L) 选 用 柔 红霉 素 、 去 甲氧 柔 红 霉 素 、 米 托 蒽醌 联合 长 春新 碱或 长春 地辛 、 泼 尼松 , 加 或不 加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和对 照组 。治 疗 组 化 疗 结 束 后 2 4 h开 始皮 下 注 射 r h — T P 0 1 5 0 0 0 U, 每 日 1次 , 对 照 组 按 常规 治疗 措 施
处理血小板减少 。 如血小板检测≤ 2 o ×1 O 。 / L, 可选择 输注单采血小板 。 动 态 监 测 血 小 板 恢 复情 况 , 分 析 比较 两组 病 例 血小板恢复时间 、 血小板≤1 0 0 ×1 0 。 / L 的持 续 天 数 及 血 小 板 输 注 次 数 , 观 察 特 比澳 治 疗 不 良反 应 。结 果 : 治 疗 组 化 疗 后血小板 计数恢 复≥1 0 0 ×1 0 。 / L 早 于对 照 组 ; 减 轻 了 化 疗 后 血 小 板 的下 降 程 度 ; 缩 短血小板 <5 O ×1 0 。 / L 的 持 续 时 间; 减 少 血 小 板 输 注 次 数 。化 疗 后 患 者 肝 肾 功 能 、 凝 血 功 能 等 指 标 的 变 化 无 明显 差 异 , 不 良反 应 轻 微 , 仅 个 别 出 现 发 热、 寒 战、 肌 肉酸 痛 或 头 晕 。结 论 : r h — T P O 是 治 疗 急 性 白血 病 化疗 相 关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的安 全 、 有 效 的药 物 。 关 键 词 重 组 人 血 小 板 生 成 素 ; 急性 白 血 病 ; 白血 病 化 疗 相 关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艾曲波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艾曲波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艾曲波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分析引言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容易出现皮肤和黏膜出血等症状。

目前治疗ITP的主要手段包括激素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血小板减少治疗等。

一些患者对传统治疗方法反应不佳,甚至出现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艾曲波帕(Eltrombopag)是一种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可以促进骨髓内血小板的生长和成熟。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uTPO)也具有类似的作用,可以促进骨髓内血小板的生成。

联合使用艾曲波帕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ITP的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艾曲波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ITP的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艾曲波帕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作用机制艾曲波帕是一种口服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通过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结合,刺激骨髓内幼稚血小板的增殖和成熟,从而增加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同样具有类似的作用,可以刺激骨髓内的幼稚血小板增殖、成熟和释放,增加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

联合使用艾曲波帕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以协同促进血小板生成,对ITP患者血小板减少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2. 艾曲波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ITP的临床疗效近年来,有不少临床研究对艾曲波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ITP的疗效进行了探讨。

其中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将艾曲波帕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应用于难治性ITP患者,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得到了显著提高,且几乎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一些临床试验也证实了联合应用艾曲波帕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难治性ITP患者血小板减少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耐药性较低。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艾曲波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ITP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4. 艾曲波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目前,艾曲波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ITP已经被纳入国际和国内临床治疗指南中,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赵钰;徐茂忠;秦茹娟;徐昕【期刊名称】《血栓与止血学》【年(卷),期】2014(020)002【摘要】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化疗后血小板计数≤20×109/L的25例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周期化疗,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研究方法,第一周期(对照组)化疗后出现血小板计数≤20×109/L时给予输注血小板悬液;第二个周期(治疗组)化疗结束后,在前述治疗基础上,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给予皮下注射rhTP0 15 000 u,每日1次,连续7d,若未见效,最多延长至14 d;血小板计数≥75×109/L或血小板绝对数升高50×109/L时停药.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小板最低平均值为12.4±6.7 × 109/L和(10.8±9.0)×109/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20×109/L的持续时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8±1.3 d和6.5±1.7d(P<0.05).血小板恢复至≥50×109/L、≥75×109/L、≥100×109/L所需的天数治疗组分别为7.4±1.4 d、9.5±1.5d、11.7±1.8 d,短于对照组的10.3±1.6 d、12.4 ±2.0 d、15.4±2.8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小板输注量为13.0±6.8u,对照组血小板输注量为18.5 ±7.6 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rhTPO能有效促进血小板的恢复,减轻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的输注量.【总页数】4页(P53-56)【作者】赵钰;徐茂忠;秦茹娟;徐昕【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血液科,江阴,214400;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血液科,江阴,214400;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血液科,江阴,214400;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血液科,江阴,214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相关文献】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观察 [J], 刘肖庆2.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 [J], 赵香云3.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 [J], 赵香云4.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联合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分析 [J], 贺栋;万柏林;邹民5.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联合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分析 [J], 贺栋;万柏林;邹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周朝阳(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血液科,云南 楚雄 675000)【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治疗中应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的疗效。

方法:选择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化疗治疗,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患者化疗后均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重组人白介素-11用于治疗对照组患者,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对比治疗前后4.d、12.d、24.d两组患者血小板指标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化疗依从性。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指标水平分别为(25.15±2.30)×109/L和(26.02±2.24)×109/L,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d、12.d、24.d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指标水平为(38.21±4.25)×109/L、(84.26±11.05)×109/L、(112.35±9.41)×109/L,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指标水平(31.63±3.45)×109/L、(67.56±10.78)×109/L、(88.67±8.72)×109/L,存在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患者的26.67%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比较生活质量评分(SF-36)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相比于治疗前均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对后续化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及白细胞介素-11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及白细胞介素-11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及白细胞介素-11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3-06-12T12:46:04.386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4期作者:危佩郭军童雅君陈婷[导读]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及白细胞介素-11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危佩 郭军 童雅君 陈婷(长兴人民医院;浙江湖州313100)摘要:目的 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及白细胞介素-11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

实验组患者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输血,对照组采用白细胞介素-11联合输血治疗。

结果 治疗后3d,7d,14d实验组血小板计数水平上升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可显著提升患者血小板水平。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白细胞介素-11 血液肿瘤血小板(PLT)减少是血液肿瘤化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其限制了化疗药物剂量的使用,会降低化疗的效果,而且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会有自发性出血的倾向,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临床上对于血液肿瘤化疗患者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案,其中直接输入血小板、白细胞介素-11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本次研究中,主要探讨rhTPO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

实验组中,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3~75岁,平均(63.05士10.14)岁。

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6~76岁,平均(63.65士11.39)岁。

纳入标准:①经骨髓穿刺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血液肿瘤;②所以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③化疗治疗所致的血小板计数下降,且血小板计数降低至50×109/L。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输 注单采血小板 ,但未使用重组人 白介 素 一 1 1 针。
1 . 3 观察指标 试验 开始后 每 2天复查血常 规。每周
牾疗前 第l 疗程 第磅 程

2 . 4 疗 效评 估 完 全反 应 ( C R)1 4例 ( 5 6 %) ,平 均 获得 反应 时间为 ( 1 2 . 6± 4 . 3 ) d 。有效 ( R) 8例 ( 3 2 %) , 无效 ( N R)3 例 ( 1 2 %) ,总有效率 ( C R + R) 8 8 %。
1 . 1 一般 资料 2 0 0 9年 1 月至 2 0 1 2年 1月 ,3 6例
者包 括第一个 疗 程无效 或第 一个疗 程有 效 ,但停 药 1 周后 血小板 又迅速下降者 。 2 . 3 疗效 观察 ( 1 )血小板计 数变化 : 治疗 前 的 B P C 平 均值 为 ( 1 2 . 3± 6 . 5 )×1 0 9 / L ,第 1 个疗 程后 的 B P C 平 均值 ( 1 1 8 . 7 ±5 3 . 4)×1 0 9 / L ,与治疗 前 比较差异 有
异 性造血 调控 因子 ,具有刺 激 巨核 系祖 细胞 增殖 与分 化 ,促 进巨核细胞成熟 的活性 ,可增加 血小板 的生成 。 作 者对 国产 注射 用 r h T P O治 疗 I T P患者血小 板减少 的 有效性 和安全性进行 了评估 。报道如下 。
2 结 果
2 . 1 入组 患者 共有 3 6例患 者剔 除 因其他 原 因 ( < 1
后B P C < 3 0×1 0 9 / L或 者 血小 板数 增 加不 到 基 础值 的 2
倍 或者有 出血 表现 。在定义 C R或 R时 ,应至少 检测
血压升高 6例 , 症状大多轻微( I 一Ⅱ级 ) , 毋须特殊处 理 , 而畏寒 、发热 、头痛 、膝关节 痛等症状 均未 出现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L I Mi n - j Ⅱ n GU O L i - k u n Z HO N G Y i n g - h o n g F E NG S i — q i o n g
De p a r t me n t o f He ma t o l o g y ,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o f Me i z h o u C i t y i n G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Me i z h o u 5 1 4 0 0 0 , C h i n a
o b j e c t s , a l l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g r o u p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d r u g t r e a t m e n t , p a — t i e n t s i n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g r o u p w e r e g i v e n r h T P O 1 5 0 0 0 U b y s u b c u t a n e o u s i n j e c t i o n a t 2 4 h o u r a f t e r c h e mo t h e r a p y ,
b o c y t o p e n i a a f t e r c h e mo t h e r a p y i n a c u t e l e u k e mi a p a t i e n t s . Me t ho d s 5 0 t h r o mb o c y t 0 p e n i a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c u t e l e u k e mi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 探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
果。方法 60例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治疗组和对
照组, 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白细胞介素-11治疗, 治疗组患者采用重组人
血小板生成素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化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
计数下降最低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小板
计数最高值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小板计数0.05), 具有可比
性。

1. 2 治疗方法 在患者的血小板计数0.05)。治疗后, 治疗组的血小板计数
恢复最高值是(215.8±75.5)×109/L高于对照组的(179.3±85.8)×109/L (P<
0.05)。

2. 2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对比 治疗组患者在<50×109/L的持续
时间、恢复到70×109/L的时间以及恢复到125×109/L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2. 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在治疗期间, 治疗组患者出现2例肌肉
酸痛, 3例头痛, 1例晕厥, 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出现5例肌肉酸痛,
2例心悸, 2例头痛, 4例乏力, 2例浮肿, 发生率为50%, 两组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 若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导致死亡。这
一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化疗剂量的使用, 在传统治疗中多采用血小板输
注方式治疗骨髓抑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该疗法能有效减少出血等并发症, 但
是重复输注血小板又可能引起输血反应以及增加感染的危险, 而且长期输注血
小板也可能导致输注的无效[2]。目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11、
重组人巨核细胞生长发育因子等药物是临床上治疗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的主要
药物。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前两种药物的疗效。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是一种糖蛋白分子, 其能刺激巨核细胞生长和分化,
对于巨核细胞生长的各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从而达到增加血小板计数
的目的[3]。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是从仓鼠卵巢细胞中提纯制成的, 具有显著的
增加血小板的效果。一项关于实体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rhTPO治疗的
多中心临床研究证明:化疗后给患者注射rhTPO能显著减轻患者的血小板下降
情况, 缩短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与化疗后不注射rhTPO的对照周期相比,
注射rhTPO的周期血小板计数下降最低值高出12×109/L, 且血小板计数
<50×109/L的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 血小板计数恢复的最高值更高, 说明在肿
瘤化疗后的血小板减少临床治疗中, 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产素疗效确切。另外,
rhTPO的安全性较高, 不良反应少, 一般出现肌肉酸痛、发热、头痛等并发症
时无需对症处理, 大多数患者能自行恢复。在本次研究中,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
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P<0.05), 且治疗组患
者的并发症较为轻微, 无需特殊处理即恢复。

白细胞介素-11是一种非特异性造血生长因子, 是用基因重组技术制成的一
种促血小板生长因子, 将其运用到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并发症治疗中, 能迅速刺
激人体的造血干细胞繁殖和巨核细胞繁殖, 促进巨核细胞的成熟、分化, 促进
机体内血小板的生成, 逐渐增加血小板计数, 而且血小板的功能基本不会发生
变化[4]。有研究指出:对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白细胞介素-11治疗后, 机体内
生成的血小板在形态、结构、功能和寿命上与正常血小板没有差异[5]。

在本次研究中, 对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细胞介素-11的疗效进行对比发
现, rhTPO治疗组的血小板升高速度更快, 且血小板最高值也高于采用白细胞
介素-11治疗的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P<0.05)。说明在化疗相关血小
板减少的临床治疗中, 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有
助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尽快恢复正常, 确保化疗治疗的顺利进行。在化疗后应
尽早使用rhTPO皮下注射, 使得血小板计数尽早恢复正常, 提高机体免疫力。

参考文献
[1] 陈芳君, 张丹, 王增, 等.重组人白介素-11(Ⅰ)与重组人促血小板
生成素治疗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的经济学评价.中国药师, 2015(2):250-252.

[2] 黄月婷, 刘晓帆, 薛峰, 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41例儿童原发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5, 36(6):511-514.

[3] 李秋文, 叶明, 肖文华, 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预防恶性肿瘤化
疗后血小板减少.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2(7):1064-1066.

[4] 黄燕苹, 徐铭宝, 莫晨, 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大肠癌化疗致
血小板减少.武警医学, 2012, 23(12):1085-1086.

[5] 赵钰, 徐茂忠, 秦茹娟, 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恶性血液病化
疗后血小板减少.血栓与止血学, 2014, 20(2):53-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