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

J i a n g W e i L i u V i
A b s t r a c t : O b{ e c t i v e: T o a n a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r e c o m b i n a n t h u m a n i n t e rl e u ki n — l 1 o n t r e a t i n g t h r O m b o c y t o p e ni a a f t e r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o f a c u t e l e u k e mi a . M e t h o d s: 1 4 0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b o t h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m e t h o d a n d r e c o m b i n a n t h u m a n i n t e r l e u k i n 一 1 1 .T h e n c o m p a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重组人 白细胞 介素- 1 1 治疗急性 白血病 化疗 后血小板减少 的临床 效果
姜 薇 刘 怡 成 都市 第五 人 民医 院血 液风 湿免 疫科 四川 成都 6 1 1 1 3 0
摘要 : 目的:研 究重组人 白细胞 介素. 1 l 治疗急性 白血病化疗后 血 小板 ( P n ) 减少 的临床效 果。方法:抽取 2 0 1 2年 8月 ~ 2 0 1 4 年8 月本 院接诊 的 1 4 0 例急性 白血病化疗 患者作为研 究对 象,按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 ( n = 7 0 ) 和参照组 ( n = 7 0 ) ,参 照组患者采取 D A 标准方案 、V O L P方案等 常规 治疗方法 ,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 上予 以重组人 白细胞介素. 1 1 治疗 ,观察并 比较 两组 患者 临床 治疗效 果及 治疗耐受情况 。结果 :试验组 总有效 率为 8 1 . 5 %明显 高于参 照组 6 4 . 3 %,组 间比较差异显著 , 具有 统计学意义 ( x 2 = 5 . 2 0 1 ,P<0 . 0 5) ;在治疗耐 受情况方面,试验 组患者 中总共有 6例不适反 应 ,耐受率 高达 9 1 . 4 %,明 显 高于参照组 的 8 1 . 4 %,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 x 2 = 4 . 4 4 0 , P < O . 0 5 ) 。结论:重组人 白细胞介素 。 1 1 治疗急性 白血病化疗后血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怎么升(攻略)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怎么升(攻略)骨髓抑制是化疗主要的毒性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对于白细胞减少,一般情况下,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可以快速得到改善。
而针对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不及前者。
因此,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已成为限制化疗剂量强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和化疗周期等有关。
CIT发病机制01PLT生成减少化疗药物可对血小板生成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包括抑制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系祖细胞增殖,使巨核细胞产生减少,抑制巨核细胞生成和释放血小板的功能等,最终导致血小板减少。
02PLT破坏增加化疗药物可导致药源性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既往报道反复应用奥沙利铂可诱导并维持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
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孤立的血小板下降,多于奥沙利铂累积剂量>850 mg/m2 后发生。
03PLT分布异常化疗药物导致肝窦损伤,肝窦内皮细胞受损并脱落,肝窦阻塞,进而引起门脉高压和脾机能亢进,血小板在脾内滞留和破坏增加,引起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下降。
此类情况多表现为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患者可合并脾肿大和门脉高压等并发症。
容易导致CIT的药物①含吉西他滨、铂类、蒽环类及紫杉类的化疗方案。
②分子靶向药物,如阿帕替尼、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利妥昔单抗和西妥昔单抗等,即使不与化疗药物联用,也可导致一定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其处理原则与化疗药物所致的CIT不同。
CIT诊断▶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00×10^9/L;▶发病前有确切应用某种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物,且停药后血小板减少症状逐渐减轻或恢复正常;▶排除了其他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肿瘤的骨髓侵犯和脾机能亢进等;▶排除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非化疗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排除由于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作为检测样本抗凝剂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伴或不伴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红斑或鼻衄,甚至内脏出血;▶再次使用该化疗药后血小板减少症再现。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i n P r a c t i c e ・1 1 3・
Hale Waihona Puke 重 组 人 促 血 小 板 生成 素治 疗 急 性 白血 病 化 疗 后 血 小 板 减 少 症 的疗 效
A B S T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o s u mma r i z e t h e e x p e r i e n c e s o f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c h e mo t h e r a p y — i n —
余 丹 ,张 念, 程 辉 ,易 雪
( 湖北省 武汉市第一医院 血液 内科 ,湖北 武汉 , 4 3 0 0 0 0 )
摘 要 :目的 总结 急性 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的治疗经验。方法 将5 2例急性 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 治疗 , 对照 组使用重 组人 白介 素一 1 1
r h T P 0是 治疗急性 自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的有效方法 。 关键词 :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 ;急性 白血病 ;重组人 白介素一 1 1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3 3 . 7 1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1 6 7 2 - 2 3 5 3 ( 2 0 1 3 ) 1 7 - 1 1 3 — 0 3 I 3 0I :1 0. 7 6 1 9 / j c r n p . 2 0 1 3 1 7 0 4 1
t h r o mb o p o i e t i n.wh i l e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r e c o mb i n a n t h u ma n i n t e r l e u k i n 一 1 1 . Th e b l e e d i n g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s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p l a t e l e t c o u n t ,t h e t i me s o f p l a t e l e t t r a n s f u s i o n a n d t h e s i d e e f f e c t s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引言: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由于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而导致骨髓功能异常的恶性肿瘤。
化疗是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种主要方法,但常常会伴随着副作用,其中最常见且严重的副作用之一是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的减少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近年来,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的应用为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在这方面的疗效。
1.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的作用机制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uTPO)是一种通过刺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血小板生成的生物制剂。
该药物与骨髓中的TPO受体结合,启动一系列的信号转导途径,最终促使骨髓干细胞向血小板的发育路径转变。
2. 临床研究数据支持rHuTPO在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的应用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rHuTPO在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的疗效。
一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应用rHuTPO使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且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另外,研究还发现rHuTPO对于患有急性白血病的患者的疗效相对更为明显。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rHuTPO能够有效提高血小板计数,减轻患者的出血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3. rHuTPO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注意事项在应用rHuTPO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常情况下,治疗开始时应根据血小板计数确定rHuTPO的起始剂量,并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个体化调整。
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测血象,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4. rHuTPO在其他血液疾病中的应用除了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rHuTPO还可以用于其他血液疾病的治疗,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也常常伴随着血小板减少,因此rHuTPO的应用在这些疾病中同样具有一定的疗效。
结论: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制剂,已经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目的探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在化疗结束后24 h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U,而对照组患者未给予rhTPO治疗。
监测两组患者4、8、12、24 d后的血小板动态变化情况及化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恢复情况。
结果化疗4 d后,两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8、12 d后,实验组患者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24 d后,两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均恢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化疗后实验组患者血小板≤30×109/L的持续时间与血小板≥50×109/L所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hTPO可减少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的降低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同时其毒副作用也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白血病;化疗;血小板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化疗后通常都会伴随比较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情况,而临床处理、防治比较棘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血小板输注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主要方法[1]。
但是,血小板的保存时间很短,而且来源也比较紧张,这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
近年来,全长糖基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逐渐成为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主要方法[2-3]。
笔者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rhTPO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7~66岁。
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与治疗方法

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与治疗方法血小板减少(Thrombocytopenia)是指体内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情况。
血小板是一种在血液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细胞片段,主要负责血液凝结和止血过程。
当血小板数量减少时,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并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探讨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以及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病因分析1. 骨髓抑制:骨髓是生产血小板和其他成分所必需的。
某些疾病或药物可能会对骨髓功能造成抑制,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
- 疾病:例如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以影响骨髓功能。
- 药物:某些化学药物(如化疗药物)、镰刺细胞性贫血治疗所用的羟基脲等可引起骨髓抑制。
2. 免疫介导的破坏:免疫介导的疾病可能导致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血小板,造成血小板减少。
-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产生抗体攻击和摧毁血小板。
-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3.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也可能是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例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Giant Platelet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血小板减少和异常形态的综合征。
4. 并发药物或化学物质使用:有些药物或化学物质被使用后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包括:- 抗生素:氯霉素、四环素等;- 利尿剂:甘露醇、呋塞米等;- 抗癌药物:紫杉醇、顺铂等。
5. 其他原因:血液稀释、感染、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等也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二、治疗方法针对血小板减少的不同原因,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观察和监测:对于轻度血小板减少或无明显出血症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观察和监测其血小板数量,并定期进行检查。
这种方式适用于某些自身免疫性因素引起的轻度血小板减少。
2. 药物治疗:- 免疫抑制剂:对于由骨髓抑制或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所引起的患者,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环孢素A等)来提高血小板生产。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因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科54例患有急性白血病、侵袭性淋巴瘤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
在化疗结束骨髓抑制期仅给予预防出血、输注血小板的为对照组;化疗结束24小时开始予重组人白介素-11 1.5~3mg/d(40μg/kg)皮下注射治疗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及出血并发症等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后14d,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并且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中,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状,减少化疗后出血并发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药物。
【关键词】重组人白介素-11;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124-02在血液系统的急性白血病、侵袭性淋巴瘤治疗中,临床中化疗是必须的治疗手段,使患者延长生存及改善生存质量[1]。
然而化疗后最常见及带来严重并发症的是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其中血小板减小易导致重要脏器出血导致死亡,如果为患者输注浓缩血小板,浓缩血小板要求及时采集、及时输注,目前血源严重紧缺;浓缩血小板输注后仅维持平均3天,而且价格昂贵;甚至输注无效时常发生。
为了进一步探究重组人白介素-11的临床疗效,本研究进行了相关的对照实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急性白血病、侵袭性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白血病(非M3型)骨髓MICM及淋巴结病理学检查诊断确诊,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8.3±4.3)岁,肿瘤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非M3型)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余丹;张念;程辉;易雪【摘要】目的总结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将5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6),治疗组使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对照组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比较2组出血表现、血小板变化情况、输血依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出血患者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小板恢复时间平均为(7.35±2.64)d,对照组为(9.73±1.89)d,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治疗组平均每位患者输血依赖频率为(2.73±0.43),对照组为(4.21±0.60),治疗组输液依赖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rhTPO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hlL-11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 rhTPO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方法.【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3(017)017【总页数】3页(P113-115)【关键词】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急性白血病;重组人白介素-11【作者】余丹;张念;程辉;易雪【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湖北武汉,430000;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湖北武汉,430000;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湖北武汉,430000;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湖北武汉,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急性白血病(A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造血干/祖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
目前其治疗以化疗为主,虽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但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时,血小板减少往往使后续化疗推迟,甚至增加相关死亡率[1]。
作者采用对照研究,观察使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A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常80%-90%的 化疗患者会出现 白细胞降低。
20%-30% 的 患 者 会出现明显的血小 板减少。
国外数据显示, 全球每年由化疗 药物所致血小板 减少患者达 300000。
1. 欧阳锡林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10. 23 (4) 319-321.
血小板减少影响化疗缓解率
COX回顾性分析85例新诊断的AML或MDS患者,评估血小板计数对化疗结果的影响。 化疗≥21天时,血小板<30,000与≥30,000患者的缓解率。结果显示,血小板≥30,000组 有更多的患者获得CR。 X Chen et al. Leukeia. 2015.
耐受良好,在心肌方面 避免毒性叠加
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选择 宋丽楠. 现在肿瘤医学. 2007. 15.(2):281-283.
对抗巨核细胞的凋亡: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在治疗观念上的变迁10
2008年FDA批准血小板 生成素受体非肽激动剂 做为孤儿药上市
由过去的只能紧急的对症处理转变到 针对机制促进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生 成
8. Zeuner A, et al. Cancer Res. 2007,67(10)4767-73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带来的临床难题及理想治疗
➢ 推迟化疗,降低化疗剂量 ➢ 增加颅内出血高死亡风险 ➢ 化疗药物的心肌毒性明显,任何
治疗应避免雪上加霜
针对机制,对抗巨 核细胞凋亡
疗效确切,起 效迅速
促进血小板生 成的同时,不 能诱发白血病 增殖
Before
After
•补充血小板 •血小板输注
促进巨核细胞的生成和血小板的生成 •促血小板生长因子:rhTPO、IL-11、 艾曲波帕,雷米斯汀
10. 童荣生等. 中国药房.2010.21(17)1611-15.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血小板输注指征1
化疗后患者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指征
外周血Plt<20×109/L
SPRINT研究显示79%的患者输注血小板 并未降低出血等级12
治疗性血小板输注后出血等级评估
10%
21%
69% 等级降低
没有变化
等级增加
•在SPRINT研究中,对186例活动性出血患者给予治疗性血小板输注,并对输注前后出血等级进行评 估。 •结果显示,79%的患者输注血小板并未降低出血等级(69%出血等级并没有降低,10%等级增加)。
当患者合并发热(>38℃)、感染、脾抗或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时,可适当 放宽输注指征,并应增加血小板输注量。
临床上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下列情况: 1) 一般情况 2) 化疗前血小板基值 3) 既往出血史 4) 放化疗治疗情况 5) 有无骨髓转移 6) 是否存在血小板功能异常
1. 欧阳锡林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10. 23 (4) 319-321.
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有血栓病史者。
共收集到7 篇已发表的有关rhTPO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 减少的随机对照及半随机对照研究,均为中文文献,无相关的 系统评价。
① 非随机自身对照试验
试验组在化疗后6~24 h 内,皮下注射rhTPO 1μg/kg,每日1 次,疗 程14 d
对照组未使用任何血小 板生成因子,仅出现重 度血小板减少时给予血 小板输注。
1 郝建萍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322 0黄E0lt8琳in,3g. 1,中e(t1国a0l).药1J4房C5l0i.n-21O01n1c.o2l.22.(04021):;319981173-379-9406.. 4 Shaikh AS, et al. BMJ Open. 2013, 3(11):e003663.
.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 14(2) 109-12.
在任何情况下,血小板输注都必须对 可能的临床获益与风险进行权衡13
补充血小板 预防出血
输血反应 感染 诱发自身抗血小板抗体 保存时间短 来源紧张 费用较高
------
长期以来,血小板输注一直是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标准治疗方法,其对骨髓抑制 性化疗所致的一过性血小板减少疗效肯定。但血小板输注带来的不良反应限制 了其临床应用。临床实践中需平衡治疗的风险与获益。
② 随机开放对照试验:
3. 郝建萍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8,31(10)1450-1
化疗药物导致的巨核细胞凋亡是患者骨髓抑制后 血小板减少的关键机制8,9
髓细胞样干细胞
原(始)巨核细胞 巨核细胞
化疗药抑制骨髓 造血干细胞、巨 核系祖细胞增殖。
血小 板前 体
血小板
血小板生成受抑,成 熟分化受阻,畸变甚 至过度凋亡。
血小板减少为主因导致的颅内出血是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第一死亡原因3
颅内出血死亡患者中有严重血小板减 少症(PLT ≤20x109/l )
严重血小 板减少症
65.1%
统计1987~2006年19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死亡原因,在确诊后的各个阶段,颅内出血是第一 死亡原因,其中65.1%有严重血小板减少症。
13. 黄琳. 中国药房. 2011. 22.(42):3987-3990.
TPO是系特异性促血小板生长因子
TPO K41a9u-s4h3a1nsky, blood 1995 86:
Meta分析评估rhTPO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 血小板减少13
研究纳入标准
男女不限,年龄18-75岁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 体能分级≤2 级; 在前一次化疗周期内,血小板 计数最低值≤ 75×109/L; 临床需继续接受至少2 个周期 以上的相同化疗方案,剂量调 整为±10%; 主在要前排一除次标化准疗后已获得适当的 血血清液转学氨恢酶复和,胆但红血素小大板于计正数常恢 值复上后限的的最1高.5值倍≤;400×109/L 肌酐大于1.5 mg/dL;
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
目录
• 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危害及发生原因 • 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现状及不足 • TPO用于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国外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化疗所致 血小板减少患者达30万1,2
Hale Waihona Puke 据调查,目前国内 患肿瘤的人数逐年 增长,每年新增各 种肿瘤患者约有数 百万人,其中 70%-80% 是 晚 期 肿瘤患者,化疗是 这些患者的主要治 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