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习题及答案3
初三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初三数学练习题及答案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必修课程之一。
在初三阶段,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它不仅是高中数学的基础,还是大学入学考试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初三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学练习题及其答案。
整数运算:1. 计算:(-3) + 5 - (-2) - 7 + 9 = ?答案:22. 计算:(-4) × (-6) ÷ 2 = ?答案:123. 计算:(-8) ÷ 4 × (-2) = ?答案:4代数方程:1. 求解方程:2x + 5 = 17答案:x = 62. 求解方程:3(x - 4) = 15答案:x = 93. 求解方程:2(3x + 1) = 10答案:x = 1几何图形:1. 已知ABCD为矩形,AB = 6cm,BC = 4cm,求矩形的面积。
答案:矩形的面积为 24 平方厘米。
2.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C = 90°,AB = 5cm,BC = 12cm,求AC的长度。
答案:AC的长度为 13cm。
3.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为 20cm,求正方形的面积。
答案:正方形的面积为 25 平方厘米。
概率与统计:1. 有一枚均匀的六面骰子,抛掷一次,求出现奇数的概率。
答案:出现奇数的概率为 1/2。
2. 一袋中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红球4个,黄球5个,蓝球3个。
从袋中随机取出一个球,求取出红球的概率。
答案:取出红球的概率为 4/12,即 1/3。
3. 一班学生的身高数据如下:160cm、165cm、170cm、175cm、180cm。
求这组数据的平均身高。
答案:平均身高为(160 + 165 + 170 + 175 + 180) ÷ 5 = 170cm。
以上只是一部分数学练习题及其答案,通过这些练习题,初三学生可以巩固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当然,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记住答案,更重要的是理解概念和解题方法。
初三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在初三学年,数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三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希望这些习题能够帮助大家巩固知识点,提高数学水平。
【习题一】1. 已知抛物线 y = 2x^2 + 3x + 5,求其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方程。
2. 计算: (a + b)^2 - (a - b)^2。
3. 若4x + 3 = 2(x + 5),求 x 的值。
4. 某商品原价100元,商家现推出8折优惠,请问优惠后的价格是多少?5. 已知等腰梯形的上底为6 cm,下底为12 cm,高为4 cm,求其面积。
【答案一】1.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以通过公式 x = -b/2a 来求解,在这个抛物线中,a = 2,b = 3。
因此,顶点的 x 坐标为 -3/4,代入方程可以求得 y 坐标为 37/8。
对称轴方程为 x = -3/4。
2. 根据展开公式,可以得到 (a + b)^2 - (a - b)^2 = a^2 + 2ab + b^2 - (a^2 - 2ab + b^2) = 4ab。
3. 通过分配律将等式右边进行展开,得到 4x + 3 = 2x + 10。
然后,将 x 的项移到等式左边,常数项移到等式右边,得到 2x - 4x = 10 - 3。
因此,x = -7。
4. 8折优惠表示打八折,即价格打九折。
原价100元,打九折后的价格为 100 * 0.9 = 90 元。
5. 等腰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上底、下底和高的关系进行计算,公式为:面积 = (上底 + 下底) * 高 / 2。
代入数值,可以得到面积为 (6 + 12) * 4 / 2 = 36 平方厘米。
【习题二】1. 化简下列算式:3(x + 2) - 4(2x - 1) + 2(3x + 5)。
2. 若一个数的一半减去5等于3,求这个数。
3. 在一个等差数列中,已知首项 a1 = 3,公差 d = 2,求第十项 a10 的值。
初三数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0.5B. √2C. 0.33333...D. 2答案:B2.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2答案:A3. 以下哪个表达式等于2x - 3x + 4x?A. 3xB. -xC. 2xD. -x + 4x答案:C4.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0,那么第三边的长度是:A. 5B. 10C. 15D. 不能确定答案:B5. 一个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的判别式Δ是:A. b² - 4acB. b² + 4acC. 4ac - b²D. a² - 4bc答案:A6. 一个圆的半径是3,那么它的面积是:A. 9πB. 18πC. 27πD. 36π答案:C7. 函数y = 2x + 3中,y随x的增大而:A. 减小B. 增大C. 不变D. 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8. 以下哪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A. 等边三角形B. 矩形C. 等腰梯形D. 半圆答案:B9.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比例关系?A. 3:4 = 6:8B. 2:3 = 4:6C. 5:7 = 10:14D. 1:2 = 3:6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以是______或______。
答案:5,-512. 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_。
答案:60°13. 一个数的平方是36,那么这个数是______或______。
答案:6,-614.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_____度。
答案:180°15.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4,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1616. 一个圆的直径是10,那么它的周长是______π。
初三数学圆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圆基础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直径和半径的关系1. 若一个圆的半径为5cm,求其直径的长度是多少?答案:直径的长度是2倍的半径长度,因此直径的长度为10cm。
2. 若一个圆的直径为12cm,求其半径的长度是多少?答案:半径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一半,因此半径的长度为6cm。
练习题二: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3.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3cm,求其周长和面积。
答案:圆的周长公式为C = 2πr,其中r为半径。
将半径代入公式,可得C = 2π × 3 = 6π ≈ 18.85cm。
圆的面积公式为A = πr²,将半径代入公式,可得A = π × 3² = 9π ≈ 28.27cm²。
4. 已知一个圆的周长为10π cm,求其半径和面积。
答案:圆的周长公式为C = 2πr,已知周长为10π,因此10π = 2πr,可得r = 5。
圆的面积公式为A = πr²,将半径代入公式,可得A = π × 5² = 25π ≈ 78.54cm²。
练习题三:相交圆的交点个数5. 如果两个圆相交于两个点,这两个圆的关系是什么?答案:两个相交的圆是相交圆。
6. 如果两个圆相交于一个点,这两个圆的关系是什么?答案:两个相交于一个点的圆是切圆。
7. 如果两个圆不相交,也不包含对方,这两个圆的关系是什么?答案:两个不相交也不包含对方的圆是相离圆。
练习题四:判断圆心在坐标系中的位置8. 圆心坐标为(2, 3),半径为4的圆在坐标系中处于哪个位置?答案:根据圆心坐标和半径,我们可以在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圆。
圆心(2, 3)代表圆心在横坐标2,纵坐标3处,半径为4表示从圆心向外延伸4个单位的长度。
因此该圆处于横坐标为2,纵坐标为3的位置,并以该点为中心向外扩展4个单位的长度。
练习题五:圆的切线和切点9. 若一条直线与圆相切,这条直线与圆的关系是什么?答案:一条与圆相切的直线称为圆的切线。
九年级数学解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解方程练习题及答案方程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概念,通过方程可以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并找到问题的解。
解方程是数学学习中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数学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九年级数学学习中,解方程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需要同学们进行大量的练习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与技巧。
下面给出一些九年级数学解方程的练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题目一:解下列方程:1. 2x + 3 = 72. 4(5 - x) = 163. 3x/2 - 1 = -2答案一:1. 解方程2x + 3 = 7:首先,我们将方程变形,得到2x = 7 - 3,即2x = 4。
再通过除以2,得到x = 4/2,即x = 2。
2. 解方程4(5 - x) = 16:首先,我们先化简方程,得到20 - 4x = 16。
再通过移项,将-4x移到方程左边,得到-4x = 16 - 20,即-4x = -4。
最后,通过除以-4,得到x = -4/(-4),即x = 1。
3. 解方程3x/2 - 1 = -2:首先,我们将方程变形,得到3x/2 = -2 + 1,即3x/2 = -1。
再通过乘以2/3,得到x = -1 * 2/3,即x = -2/3。
题目二:解下列方程组:1.2x + 3y = 74x - y = 12.x + y = 6x - y = 2答案二:1. 解方程组:方程组1:2x + 3y = 74x - y = 1首先,可以通过消元法解方程组。
我们将方程2乘以2,得到8x - 2y = 2。
然后,将方程1和方程2相加,得到6x = 9,即x = 1.5。
将x = 1.5代入方程1,得到2 * 1.5 + 3y = 7,即3y = 4,y = 4/3。
因此,方程组的解为x = 1.5,y = 4/3。
2. 解方程组:方程组2:x + y = 6x - y = 2首先,将方程1和方程2相加,得到2x = 8,即x = 4。
将x = 4代入方程1,可以得到4 + y = 6,即y = 2。
初三解方程100道及答案

初三数学解方程练习题及答案解方程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关键。
在初三阶段,学生需要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100道初三解方程练习题及答案,帮助大家巩固解方程的知识点。
一、解一元一次方程1.解方程2x + 5 = 15。
解:首先将方程化简为2x = 15 - 5,得到2x = 10。
然后再将2x除以2得到x = 5。
所以方程的解为x = 5。
2.解方程3(x - 4) = 15。
解:首先将方程化简为3x - 12 = 15。
然后将方程两边的常数项移动到一边,得到3x = 15 + 12,即3x = 27。
最后将方程两边除以3,得到x = 9。
所以方程的解为x = 9。
3.解方程4x + 7 = 23。
解:首先将方程化简为4x = 23 - 7,得到4x = 16。
然后将方程两边除以4,得到x = 4。
所以方程的解为x = 4。
4.解方程5(x + 2) = 35。
解:首先将方程化简为5x + 10 = 35。
然后将方程两边的常数项移动到一边,得到5x = 35 - 10,即5x = 25。
最后将方程两边除以5,得到x = 5。
所以方程的解为x = 5。
5.解方程6x - 8 = 10。
解:首先将方程化简为6x = 10 + 8,得到6x = 18。
然后将方程两边除以6,得到x = 3。
所以方程的解为x = 3。
二、解一元二次方程1.解方程x^2 + 5x + 6 = 0。
解:首先我们可以尝试因式分解。
将方程因式分解为(x + 2)(x + 3) = 0,然后分别令x + 2 = 0和x + 3 = 0,得到x = -2和x = -3。
所以方程的解为x = -2和x = -3。
2.解方程2x^2 + 3x - 2 = 0。
解:我们可以使用求根公式来解这个方程。
根据求根公式,方程的解可以表示为x = (-b ± √(b^2 - 4ac)) / (2a)。
初三上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2B. 0.5C. 0.33333…D. 3答案:A2. 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不是答案:A3. 一个二次方程ax²+bx+c=0的根的判别式是?A. b²-4acB. b²+4acC. 4ac-b²D. 4ab-c²答案:A4. 函数y=2x+3的图象是?A. 一条直线B. 一条曲线C. 一个圆D. 一个椭圆答案:A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那么顶角是?A. 45°B. 90°C. 135°D. 无法确定答案:B6. 下列哪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梯形C. 圆D. 以上都不是答案:C7. 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0D. 以上都是答案:A9. 一个二次函数y=ax²+bx+c的顶点坐标是?A. (-b/2a, f(-b/2a))B. (b/2a, f(b/2a))C. (-b/a, f(-b/a))D. (b/a, f(b/a))答案:A10.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公差是3,那么第5项是?A. 14B. 17C. 20D. 23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51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6,底角是45°,那么腰长是________。
答案:6√213. 一个二次函数y=ax²+bx+c的对称轴是x=________。
答案:-b/2a14.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415.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3,公差是4,那么第10项是________。
初三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2B. √2C. 0.33333...D. 1/3答案:B2. 一个二次方程ax²+bx+c=0(a≠0)的根的判别式是:A. b²-4acB. 4ac-b²C. a²-4bcD. 4ab-c²答案:A3. 函数y=2x+3的图象不经过哪个象限?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C4. 以下哪个表达式代表的是正比例函数?A. y=3xB. y=x²C. y=1/xD. y=x+1答案:A5. 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25πB. 50πC. 75πD. 100π答案:C6.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A. 60°B. 30°C. 45°D. 90°答案:B7. 以下哪个选项是等腰三角形?A. 三边长分别为3, 4, 5B. 三边长分别为2, 2, 3C. 三边长分别为1, 1, 2D. 三边长分别为4, 5, 6答案:B8.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3,那么这个数是:A. 3B. -3C. 0D. 6答案:A9.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8,第三边的长x满足的条件是:A. 2<x<14B. 4<x<10C. 2<x<10D. 4<x<14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是不等式?A. 2x+3=7B. 2x+3>7C. 2x+3<7D. 2x+3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2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52.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度。
答案:1803.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公差是3,那么第5项是________。
初三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5,求圆的面积。
A. 25πB. 50πC. 75πD. 100π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求斜边的长度。
A. 5B. 6C. 7D. 83.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这个数是。
A. 16B. -16C. 8D. -84.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3和4,求其体积。
A. 12B. 24C. 36D. 485. 一个数的立方是-27,这个数是。
A. -3B. 3C. -27D. 27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7. 若a-b=2,且a+c=10,则2a=________。
8.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7,这个数是________。
9. 一个数的倒数是2/3,这个数是________。
10. 若x²-4x+4=0,那么x=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1. 解一元二次方程x²-7x+12=0。
12.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一条直角边长为3,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13. 已知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为6,高为4,求其体积。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4.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3x²-2x+1) - (2x²+3x-5)。
15. 求下列方程的解:2x²+3x-2=0。
16. 已知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54,求其边长。
五、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17. 某工厂生产一种产品,每件产品的成本为20元,销售价格为30元。
如果工厂希望获得的利润是销售收入的20%,那么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应该是多少?18.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30名学生数学成绩优秀,10名学生数学成绩良好。
如果班级平均数学成绩为85分,那么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平均成绩至少是多少分?六、证明题(每题5分,共5分)19. 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在Rt三角形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D、E,且AB=4,DE=1,求CD的长。
2、等腰△ABC的顶角∠BAC=120°,底边BC=12边AC的垂直平分线ED交BC于D,求AD
3、若M,N分别是∠AOB的边OA,OB上的两点,则既与M,N两点距离相等又与OA,OB两边的距离相
等的点的集合为()A,一条直线B,一条射线C,一个点D,一条直线或一个点
4、如图(甲),D是△ABC的边BC的延长线上一点.∠ABC、∠ACD的平分线相交于P1.
(1)若∠ABC=80°,∠ACB=40°,则∠P1的度数为______;
(2)若∠A=α,则∠P1的度数为_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乙),∠A=α,∠ABC、∠ACD的平分线相交于P1,∠P1BC、∠P1CD的平分线相交于P2,∠P2BC、
∠P2CD的平分线相交于P3依此类推,则∠Pn的度数为______(用n与α的代数式表示)
5、到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有 个。
6、在△ABC中, AD是∠BAC的平分线。
(1)如图①,求证:;
(2)如图②,若BD=CD,求证: AB=AC;
(3)如图③,若AB=5,AC=4,BC=6.求BD的长。
7、若在△ABC所在平面上求作一点P,使P到∠A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那么下列确定P点的方法
正确的是
2
A. P是∠A与∠B两角平分线的交点 B. P为AC、AB两边上的高的交点
C. P为∠A的角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P为∠A的角平分线与AB边上的中线的交点
8、分别是垂足,且AB=10cm,BC=8cm,CA=6cm,则点O到三边AB、AC、BC的距离分别等于?(要求过
程和理由)
9、等腰三角形ABC中,AC=2BC,周长为60,则BC的长为 。
10、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为AC上一点,且BD=BC,E为AB上一点,且AD=DE=EB,那
么∠A、∠EDB的度数是多少?
11、已知,如图,等边三角形ABC,延长BA至D,延长BC至E,使AD=BE,根据以上条件,你能判断出CD
与DE的关系吗?请给予说明.
12、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
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求证:AB=CD.
(1)延长DE到F,使得EF=DE;
(2)作CG⊥DE于G,BF⊥DE于F交DE的延长线于F;
(3)过C点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
3
答案
1、5分之3倍根号5 2、4 3、D 4、∵P1B、P1C分别平分∠ABC和∠ACD,∴∠ACD=2∠P1CD,
∠ABC=2∠P1BC,而∠P1CD=∠P1+∠P1BC,∠ACD=∠ABC+∠A,∴∠A=2∠P1,∴∠P1=1/2∠A,(1)∵∠ABC=80°,
∠ACB=40°,∴∠A=60°,∴∠P1=30°;(2)∵∠A=α,∴∠P1的度数为1/2α;(3)同理可得∠P1=2∠P2,
即∠A=22∠P2,∴∠A=2n∠Pn,∴∠Pn=(1/2)nα.故答案为:30°,1/2α,(1/2)nα. 5、4
6、(1)如图①,证明:作DE⊥AB于E,DF⊥AC于F,
∵AD是∠BAC的平分线,
∴DE=DF
∴ 。
(2)∵ BD=CD
∴
由(1)的结论
∴,
∴AB=AC。
(3)如图③,过A作AE⊥BC,垂足为E,
∴ ,
∴
由(1)的结论,
∴,
∴BD=。
7、C 8、由角平分线知OE=OF=OD;角c=90度,所以ODCE是正方形;设OE=X;所以OE=OF=OD=CE=CD=X
AE=6-X=AF;FB=10-(6-X)=4+X=BD;因为BC=8=BD+DC=4+X+X;即4+2x=8;得X=2 9、12 10、45、22。
5。解:∵AD=DE,∴∠A=∠AED,∵DE=EB,∴∠EBD=∠EDB,∵∠AED=∠EBD+∠EDB=2∠EBD,∴∠A=2∠
EBD,∵BD=BC,∴∠C=∠BDC,∵∠BDC=∠A+∠EBD=3∠EBD,∴∠C=3∠EBD,∵AB=AC,∴∠2=∠ABC,
4
∠1+∠2+∠ABC=180°,∴∠1+2∠2=180°,2∠EBD+2×3∠EBD=8∠EBD=4∠A=180°.∴∠A=45
11、
12、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它们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分别所在的两
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要证AB=CD,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解答:证
明:方法一:延长DE至点F,使EF=DE.∵E是BC的中点∴BE=CE,在△BEF和△CED中, EF=DE ∠BEF
=∠CED BE=CE ∴△BEF≌△CED(SAS).∴BF=CD,∠D=∠F.又∵∠BAE=∠D,∴∠BAE=∠F.∴AB=BF.∴
AB=CD.方法二:作BF⊥DE于点F,CG⊥DE于点G.∴∠F=∠CGE=90°.又∵∠BEF=∠CEG,BE=CE,在△
BEF和△CEG中, ∠F=∠CGE ∠BEF=∠CEG BE=CE ,∴△BFE≌△CGE.∴BF=CG.在△ABF和△DCG
中,∵ ∠F=∠DGC ∠BAE=∠CDE BF=CG ,∴△ABF≌△DCG.∴AB=CD.方法三:作CF∥AB,交DE
的延长线于点F.∴∠F=∠BAE.又∵∠BAE=∠D,∴∠F=∠D.∴CF=CD.∵ ∠AEB=∠FEC ∠F=∠BAE BE
=CE ,∴△ABE≌△FCE.∴AB=CF.∴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