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课题设计

如何撰写课题设计
如何撰写课题设计

如何撰写课题设计

——教师教科研专题培训之一一、课题选择

显示先声夺人之势,引人入胜的创意。课题选定要具备4点:学术性、实践性、针对性、扬长性(扬己之长)。归结起来说,符合以下五种情形之一的课题都可选:

1、补白性选题。即:前人没有研究的,至少国内无人涉足,可以填充研究空白。

2、开拓性选题。即:前人有所研究,但成果很少,能将研究拓宽,研究程度加深,并做出系统、全面、深度的研究。

3、提问题性选题。即: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率先提出。

4、超越性选题。即:能总结实践中的新经验,解决新问题,研究的结果远远超出前人的程度和水准。

5、总结性选题、即:针对前人研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做出系统全面、深入的总结性研究。(集其大成)

二、题目设计

第一项要求:题目要新颖第二项要求:题目与内容相符

第三项要求:题目大小适当(题目太大必然空泛,太小了不够分量)(一)题目三要素。即:研究的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通常情况下,题目的字数在10到25个字,大多数课题题目字数在15至20个字。字数太少,难以表述课题的意思,难以展示课题题目的作用;字数太多,太累赘,太繁琐,让人不易抓住中心。如:“小学阶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课题的研究范围为小学,其研究内容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其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

(二)课题的语法结构

一般的教育科研课题,其题目的语法结构相对比较规范,有一定的要求。绝大多数由一个复杂的短语构成,极少数有两个复杂的短语构成;绝大多数由复杂的动宾结构短语或并列结构短语构成。一般教育科研课题题目的语法结构形式为:“××的研究”,“××的实验研究”,“××的调查研究”,“××的研究与实践”,“××的实践与研究”……

(三)题目要体现课题的创新点——独辟蹊径的、与众不同之处。三、课题设计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

的理论和学术价值。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着重反映本校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研究的价值要写清楚具体解决的问题。如:借助本课题的研究,探索识字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三)理论思考

包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核心概念界定要求说明课题名称以及表述课题研究主要概念(也称关键词)的定义、涵义以及特征。还可以加入理论基础。如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指导等。

(四)研究目标

目标设定要扣题,要具体,目标要力求简单、综合,不要散。基本模式是:通过——研究,达到——的目标。(也就是解决哪些问题)通常情况下目标中包含3个方面:理论体系构建方面的目标、学生发展目标和教师发展目标。

如: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五)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研究内容,多少由课题决定的。要写清研究什么,从什么途径进行研究。如:《小学语文活动课研究和实验》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2、根据小学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小学各年级语文活动

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当、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3、根据小学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六)研究方法

根据课题性质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文献法、实践研究法……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如要用调查法,则要讲清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调查方法、问卷的设计或来源等。最好能把调查方案附上。

(七)课题实施步骤

从研究周期的确定,到研究过程的规划,即:不同时间段要做什么,采取的形式及方法。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九)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形式,必然包含课题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其视课题情况而定。可以是专题系列论文集、可以是实施策略的案例集,可以是过程音像资料等。

(十)保障措施

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