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模范好老师事迹材料

中学模范好老师事迹材料
中学模范好老师事迹材料

中学模范好老师事迹材料

黎元荣老师,男,48周岁,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模范教师。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高中英语教学、教研及班主任工作,是我校骨干教师之一,英语学科带头人,英语教研组组长。长期以来,他扎根深山,勤奋敬业、悉心育人、为人师表,深受学生的敬爱、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好评和社会的肯定。二十七年如一日,他执着而痴情地守望着他心中的那一片热土,用青春和赤诚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奉献诗篇。

一、扎根深山,无怨无悔

1987年仲夏,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怀着对上土市中学的感恩之情,他放弃了条件较好的工作分配,毅然回到母校的怀抱,从此,成为一头任劳任怨,不求回报的“老黄牛”。

上土市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地处皖鄂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距县城140华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因此,特殊的地理环境、滞后的农村经济也制约了我校的发展。

二十七年来,一批批老师来了,又相继离开了。只有他一如既往,默默坚守,春去秋来,送走一届,又迎一届,他把他们送进了大学的课堂。凭他的教学能力、专业特长、教学成绩和教学威望,

完全可以到外地轻易谋取职业,收入还可以翻一番,可他不为所动,他的亲友、同学和学生无不为他感到遗憾和惋惜,曾无数次问他“你为什么还不调往县城?死守那块旧土有何求?”他总是笑笑,说:“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我既然选择教师,就要用心血去呵护我坚守的一方热土,至于别的,我一无所求。”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曾多次婉言谢绝了其它学校的邀请,还主动放弃了多次进城的机会。近年来,很多教师在县城买房买车,而他却以校为家,依旧住着学校简陋的平房。因为他最钟情的还是这片土地,他愿为那些幼苗化作春雨,他愿意为那些航船添一阵顺风!对自己,他保持着一种情怀,安于这单纯而清贫的职业。

人生能有几多春秋?二十七年,扎根深山,无怨无悔,甘愿清贫,无私奉献。当年是青春飞扬,满头乌发,现在却是皱纹满面,两鬓斑白。他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他所忠诚的事业,他所眷念的大山!

二、孜孜不倦,忘我工作

二十七个春夏秋冬,近万个日日夜夜,黎元荣老师把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工作岗位上。二十届高三年级两个或三个班级的外语教学工作,十八年班主任工作就是他艰辛工作历程的见证。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生生源多,教师紧缺。所以,他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就勇敢地承担了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任务;后来,面对领导的重托、学生和家长的期盼,他又毫无怨言地几乎年年挑起高三年级两个或三个班级的英语教学重担。因此,常被同事们戏称为“课霸”,他只是苦涩地笑笑。众所周知,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是非常辛苦的,责任大,负担重,课程紧,作业多,起得早、睡得晚;因为还要无偿给学生补课,几乎没有周末和假日。黎老师是个不甘落后的人,他曾在全校教师会议上公开承诺:“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要做到并力争更好。”为此,无论是初出茅庐还是经验能手,他都以忘我的工作态度,刻苦钻研教材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请有经验的教师听他的课、找问题;找学生座谈,让学生给他提建议;调整思路,改进教法,积极尝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发各种资源,构建活泼有趣的高效课堂。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